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案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 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d2299d14791711cd79174e.png)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教案教学设计春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以上教学重点中,第一点与第二点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
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
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
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其次是师生相互质疑。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媒体设计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
小班语言诗歌欣赏春风教案
![小班语言诗歌欣赏春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6c4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c.png)
小班语言诗歌欣赏春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春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够听懂、朗读和理解与春风相关的小班语言诗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春风的感受。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风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感受力,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春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春风的小班语言诗歌。
2.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春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春风的小班语言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特点和感受。
2. 学习诗歌教师给学生朗读一首关于春风的小班语言诗歌,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春风的感受。
3.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朗读诗歌,然后评选出最好的小组朗读。
4. 制作春风画让学生用颜料和画笔,画出他们心中的春风,然后在画作下方写上一句与春风相关的简短诗句。
5. 诗歌朗读比赛让学生依次朗读自己的诗句,然后评选出最好的诗句,并给予奖励。
6.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到的感受。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春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并画出自己心中的春风。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春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一节课,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关于春风的教案范文中班
![关于春风的教案范文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5d27d5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0.png)
关于春风的教案范文中班春风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春风的形成原理、特点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春风的形成原理和作用。
2. 难点,学生对春风的作用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2. 学习春风的形成原理,通过课件和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春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空气密度变化引起的。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天会有风?风是如何形成的?3. 探究春风的特点,让学生观察春天的风是怎样的?温暖、轻柔、带有花香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春风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 讨论春风的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春风对植物生长、农作物种植、人们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5. 拓展,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春风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特点和作用。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春风的形成原理、特点和作用,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2. 搜集春风的图片或视频,写一篇感受春风的作文。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春风的形成原理、特点和作用,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实验和观察环节的设计。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春风》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春风》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4cf48e2cc58bd63186bd74.png)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在文中圈点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冰砚()冰溜()冰碴()
乍暖还寒( ) 粗犷(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靸鞋( ) 刮折( )呜呜吹号( )
(2)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的词语:
( ):评论好坏。
( ):将养,休息和调养。
( ):消除心中的气愤。
2.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北方春风的句子,感受作者对春风的感情。
【合作探究】
1.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2.作者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北国的春风,请分别勾画出来,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并概括在下面。
3.江南的春风与北国的春风有什么不同?试概括在下面。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评阅等次
【拓展延伸】
春天的雨与大夏天的雨肯定是不同的,你感觉到了吗?请写两个描写春雨与夏雨的句子(要求用修辞手法)。相信你一定能够写的很棒!
【作业布置】
词句品味积累
1.把“呜呜吹号,哄哄呼啸”改为“哄哄吹号,呜呜呼啸”好吗?为什么?
2.
3.
2“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中的“轰” 与“嘎”对调好不好,为什么?
课题
《春风》
课时
2课时
笔记栏
【导学目标】
1.找出描写北方春风气势和力量的词句,体会北方春风的特点。(重点)
2.学习文中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体会作者对北方春风的赞美之情。(难点)
【学法指导】
1.边朗读边用双色笔圈点勾画出疑难字、词、句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段。
2024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403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读课题。
3 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去ft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o 2 读后交流,了解大意o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o
2
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 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 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 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ft,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ft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
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 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 “ft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ft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ft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ft雨的喜爱之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ft雨的色彩美o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fefe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2.png)
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篇一1、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进一步理解和积累本单元的词语。
2、训练正确地进行多种病因修改;体会排比、比喻、拟人句子的作用,积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样句写句子。
3、读懂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划准中心句,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并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完成第1、2、4、5(1)(2)题,继续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准确修改病句,归纳说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积累好词语的知识要求。
教学过程一、揭题,讲清目标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积累好词语”的训练要求,理解积累本单元更多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汉字1、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2、反馈订正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完成书中练习中的4个词2、补充下列解释:1)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招引朋友、同伴。
()四、照样子写词语。
家家户户aabb:活动活动abab:闪闪亮aab:金亮亮abb:五、修改病句。
1、小黑板出示:缺主语病句修改1)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读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认识。
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1)联欢会上的音乐歌舞真好听。
2)天黑了,风雨越刮越猛。
3)小河两岸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的。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关联词语使用错位的病句修改7)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8)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
9)尽管刮风下雨,民警总是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的车辆。
2、出示题目——各自阅读思考试改——四人小组议论,找出一类病因及修改办法——个人修改订正。
2、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修改病句。
3、交流讲评:说病因,讲修改办法及修改病句的结果。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完成4——4题。
2、积累佳句,划出中心句,进行说理训练。
教学过程一、单元听写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
初中语文 春风教案
![初中语文 春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575c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0.png)
初中语文春风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 重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起春天的景象,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理解课文的大意,解释一些难懂的词语。
2.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品味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用画画、写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2. 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欣赏。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来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2. 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亲身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同时,学生对课文的情感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4b88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7.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积累古诗词《春日》。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依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语言应用: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思维能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朱熹的诗《春日》。
难点: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美的文章,今天让我们进入本单元的语文园地采撷更美丽的花儿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二、交流平台1.默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1)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
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2)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
3)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回顾单元学习的课文,你学会了哪些阅读策略和方法?总结:读书时,思考阅读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时,重点阅读、快速浏览相结合。
三、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想一想:三段话围绕哪个意思写的?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中班语言春风教案
![中班语言春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d5f4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4.png)
中班语言春风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会相关的春天词汇。
3.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春天的感受和观察。
二、教学准备1.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2.彩色画笔、彩色纸、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3.课件或音频设备。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看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卡片,并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春天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点,例如温暖、花开等。
步骤二:学习春天词汇(15分钟)1.准备一些春天相关的词卡片,例如花朵、蝴蝶、阳光等。
2.分发词卡片给学生,让他们看词并尽量准确地表达出来。
3.鼓励学生用手指指着图片来帮助自己记忆和理解词汇。
步骤三:语言表达(20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词汇描述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观察。
2.鼓励学生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供一些模板句子,例如“春天里,我看到了________。
”让学生补充自己在春天中所见的事物。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步骤四:手工制作(20分钟)1.提供彩色纸、剪刀和彩色画笔等手工制作材料。
2.让学生用材料制作与春天相关的手工作品,例如花朵、蝴蝶等。
3.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想法。
步骤五:总结评价(5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回顾学生学到的春天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下节课的学习。
四、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一起到校园或户外观察春天的变化,并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2.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制作一本春天的手工绘本,记录他们对春天的观察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手工制作作品,评价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春天。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d3495ff242336c1fb95e22.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积累古诗词《春日》【教学重点】积累古诗词《春日》【教学难点】学习写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二、理解形象,学方法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小学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材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141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3.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材教案《春风》这篇文章里他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比。
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春风》教材教案一一、文学常识林斤澜:浙江温州人,作家,代表作有《盆景》、《山里红》,是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
二、课文分析第五段是一个过渡段,把前后分成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与江南春天对比,北方的春风让人有意见。
这一部分作者先摆出了人们对北方春风的三种意见——短、风大、刮土。
与之对比,江南的春天柔美令人陶醉。
第二部分:着重描述北方春风的特点。
这是文章的重点。
1、北方的春风有哪些特点?与南方春风有什么不同?“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风来时的雄浑辽阔写北方春风的非凡气势。
以“扑、漫、插、灌、呼啸”等准确而有表现力的动词,写北方春风强劲的力度。
“呜呜、哄哄、撒拉撒拉、轰、嘎”等拟声词从听觉写北方春风的雄壮的声威。
江南的春风更具柔性,北方的春风更多一份豪壮,更具阳刚之美,更能磨炼人们的意志。
2、反复阅读课文,作者对北方春风是怎样的态度? 酣畅淋漓的描绘,赞美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
3、找出文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赞美北国的春风是具有阳刚之美的雄风。
三、重点语句理解1、“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中的“有名无实”是指什么? 从下文的“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的语义可以得知,“有名无实”是指在北方看不到南方春天的美景。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写的是什么景象? 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生机勃勃。
3、“轰”的一声,是哪里来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北国的春风强劲有力。
四、写作特点1、对比。
江南春风与北国春风相对比。
2、运用抑扬的手法。
写江南的春天先扬后抑;写北国的春风先抑后扬。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春风》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春风》](https://img.taocdn.com/s3/m/09a2d3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d.png)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规划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音训练,通过游戏、歌曲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发音。
部分幼儿发音不准确
幼儿们在朗诵时表现力略显生硬,今后可加强表演技巧的指导,引导幼儿更加自然地表达情感。
朗诵表现力有待提升
本次公开课中,幼儿之间的互动较少。未来可以增加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环节,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进行简单的表演。
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03
02
01
教材特点
《春风》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适合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诗歌通过描绘春风带来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选用理由
该诗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语言简练、生动,易于被幼儿接受和喜爱。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春风》
汇报人: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与互动环节教学效果评价与反思总结家长参与及家园共育策略探讨资源整合与延伸活动设计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规划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多媒体资源
利用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景观设施等,组织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感受春风拂面的温暖。
校园环境资源
03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春风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01Fra bibliotek家长资源
邀请从事与春天、风等相关职业的家长进校园,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年级《春风》教学设计
![二年级《春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822e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2.png)
二年级《春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春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春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认识10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认识偏旁“几”(几字头儿)、折文儿;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春天景象的'图片或动画情景。
学生:搜集春天的图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现在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哪个季节,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
2.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自读儿歌,感知大意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学习生字词语1. 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提醒要读准的字音。
2. 全班交流,提醒同学难读的字音。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导认读。
3. 开火车读生字词语,巩固对生字字音的掌握。
四、朗读课文,学习儿歌1. 抽学生朗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2. 把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要读好儿歌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和表示春天特征的词语。
五、诵读儿歌,练习背诵采取教师引读,学生自读、互读的形式练习背诵。
六、拓展学习,仿写儿歌1. 结合课后第二题,说说校园里的春天。
2. 交流搜集的春景图片资料,说说春天还有什么特点。
3. 教师出示课文,如:(1)春风给柳树梳头发,梳出条条绿芽芽。
(2)春风给风筝梳头发,梳出……(3)春风……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示作品。
组内同学合作,可以采取作诗、绘画、朗诵等形式完成。
七、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 抽读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
2. 自主择字组词语。
春风优秀教案
![春风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9d2f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d.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春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比较北国的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体会对比手法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理解文章的主题,领略作者的情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感受语言之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品析精彩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想像法、启发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北方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一提到冬天,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景象。
那么,在我们印象中,冬天有没有吹过风呢?冬天的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春风》,它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冬天的风可不一样,它是春天的风。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的。
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边读边思考。
组织交流读书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品析语言: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修辞手法、用词等角度进行品析。
总结:
春天的风非常柔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义。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787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0.png)
学过程设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2.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板书:语文园地)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
二、“交流平台”的学习1.(出示课件4、5)引导学生关注“交流平台”中几位学习伙伴交流的内容。
(板书:交流平台:有目的地阅读)2.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吧!(出示课件6)(1)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2)跟阅读目的不相关的材料可以不仔细读。
(3)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逐渐养成习惯。
(设计意图: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出示课件7)1.题目中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读一读例句,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的?(板书:词句段运用:刻画人物入迷的方法)例句1、2:作者运用了“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伸长脖子、探过来”这一系列动作描写。
(出示课件8)例句3: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了“上前、后退、叽里咕噜、踩、挥动、舒了口气”这一系列动作描写,运用了“眼睛闪着异样的光、激动、痴痴地微笑”这一系列神态描写。
(出示课件9)2.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景?动笔写一写吧!(出示课件10)示例: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用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2.朗读并背诵《春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题1.(出示课件11)读题中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删去加点的部分,再来读一读,看看和原句有什么区别。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5篇)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5da3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0.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5篇)最新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移”、“渚”等5个二类生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和文字的分析和理解,了解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2、今天,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在建德江边看到的景色。
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3、自己读读吗?来,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读)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三、明诗意,悟诗情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交流)3、反馈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比赛)——相机指导背诵四、总结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2、师小结五、布置练习1、搜集有关孟浩然的其他诗歌2、为《宿建德江》配画。
板书设计: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最新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2)教学目的: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春风拂面》教案
![《春风拂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134f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8.png)
《春风拂面》教案春风拂面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春风拂面》这篇课文的教学准备,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效教授这篇文章。
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表述。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
2. 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对自然景物进行感受和表达。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情感表达,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激活通过播放春天的音乐或展示春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春天所熟悉的感受和记忆,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导入主题通过呈现课文标题《春风拂面》以及展示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特点的讨论和描绘。
3. 预习导入教师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准备新课。
4. 集体朗读由教师带领全班进行集体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情感表达的生动性。
5. 分组研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研读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组内讨论并互帮互助。
6. 梳理重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解释生词和短语,并进行相关练习。
7. 个人表达要求学生就文章中的景物展开个人表达,可以通过图画、诗歌、短文等方式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8. 小结归纳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让学生再次回顾与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进行个别评价和小组评价,为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提供参考。
七、拓展延伸可以请学生自行查找与春天相关的诗歌、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享,拓展学生对春天的感悟和理解。
以上是本教案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春风》幼儿教案
![《春风》幼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d3fc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b.png)
春风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春天及相关特点,了解春季的变化。
2. 培养幼儿感受春风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春天的兴趣和热爱。
3. 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其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春风的来临与特点2. 与春风相关的生活现象和变化3. 大自然春天的美丽景色三、教学准备1. 包含春天与春风的图片或图表2. 与春风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幻灯片3. 自然现象的图片,如开花的树、飞舞的蝴蝶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请幼儿讨论一下现在是哪个季节,让幼儿描述一下外面的天气,引导他们注意到春天的特点。
2. 学习春风的特点通过图片或实物等教具,让幼儿了解春风的定义和特点。
可以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春风的温暖、轻柔、让人舒适等特点,并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联系起来。
3. 观察与描述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例如树上长出新芽、花朵盛开、蝴蝶飞舞等。
并请幼儿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鼓励他们使用丰富的词汇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4. 活动与游戏为了使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春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春风相关的活动和游戏。
例如,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春风的温暖,让他们玩出春风的姿态,如舞动纸条、放风筝等。
5. 制作春风画给幼儿提供一些颜料、画笔和纸张,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春天和春风的想象,自由地创作春风画。
鼓励他们用色彩丰富、线条流畅的方式表达对春风的感受。
6. 总结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总结春风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和美好。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结合季节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其他春天的特点和现象,如春雨、春光等,并与幼儿分享有关春天的童话故事、诗歌或歌曲。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创作的春风画作品、幼儿对春风的描述和表达等方面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七、家庭延伸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告知家长,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体验和探索春天的美丽,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方式与孩子共同度过一个充满春意的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斤澜的《春风》学习感悟
《春风》的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5段),引出本文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北国春风一下子到来的情景。
第三部分(10-11段),再用江南的春衬托北国春风的粗犷。
结尾独句成段,意味深长。
《春风》的内容分析:
文章描写了北国春风的粗犷之美。
作者不仅从生活角度,环境角度,而且从生命意志的角度审视春风,把她描绘成季节的使者和自然命运的敲门人。
开篇交代关于北京春天的两种常见意见,直接了当地点明北国春天的短暂;第二个意见引出议论的焦点是春风,这也是本文的写作话题。
北京的俗语“春脖子短”,说法形象,点明北国春天的短暂。
第3段,作者以江南的春天作比较,再引用古诗词名句强调江南之春的柔美。
作者描写冬的景象言简意丰,如:“是水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是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
句中“潭、溪、井、台”列举出北方水的几种形态。
“坚持”一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冰天冰地的景象。
作者写北国春风到来时的景象,用准确传神有力度的动词、拟声词,用短句,直接写出春风来得迅猛,出乎意料,气势浩大。
这些描写给人直观的感受,真切而直接。
作者还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
间接描写往往能从侧面丰富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吧。
嘎的一声,是碗口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
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着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用“河水开裂”、“碗口的病枝刮折”、“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从低到高,从小到大,气势越来越彰显出来,衬托出春风给北国带来的壮美。
写景离不开写人,北方春风的壮美与北国村民的豪迈息息相关。
“过草地、走沙漠、扑山梁”,又是短句,又是一连串动词,简洁,干脆,一如北国的春风。
文章无论写景还是写人,线条简洁,语言短促,像岩画或石刻那样,既粗犷有力,又具有地方特色。
《春风》的思考问题:
1.第1段中,“春脖子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脖子”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
含义是“持续的时间”。
2.第3段“意见里说的景象”中的“景象”是指什么?
“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3.第4段哪句话暗示作者现在不太喜欢江南的春天?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
4.第5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
5.“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句中“潭、溪、井、台”,列举出北方水的几种形态;省略号,则交代了冰的形状各种各样,远远不止这些,暗写冰在北国冬天很普遍。
6.北方春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7.南方春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8.举例说明,本文直接描写北国春风有什么作用?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鸣鸣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
这样直接描写春风,给人直观的感受,真切而直接;北国春风像百万骑兵鏖战,写出春风来得迅猛,出乎意料,气势浩大。
9.举例说明,本文间接描写北国春风有什么作用?
间接描写往往能从侧面丰富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吧。
嘎的一声,是碗口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
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着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用“河水开裂”、“碗口的病枝刮折”、“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从低到高,从小到大,气势越来越彰显出来,衬托出春风给北国带来的壮美。
10.作者为什么怀念北国的春风?
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坚冰霜雪,伴随作者经历艰苦的岁月。
赏析材料: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杰作。
全篇97字,用触目惊心的描写,细腻地展示作者曲折
的心理活动,用精炼概括的词语,集中地反映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哀愁的语言,凄惨的旋律,无一不是她饱经忧患后低沉的倾诉,无一不是她历尽折磨后深长的忧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诸叠字是景语,又都是情语,情景交融。
“寻寻觅觅”,写主人公起床伊始若有所失,到处寻找,托出她空虚、不安和恍惚的心情。
“冷冷清清”,承上启下,寻觅毫无收获,更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写出冷清至极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凄凄惨惨戚戚”,极力渲染她凄苦、悲惨和忧戚的情态。
这7种叠字都具有浓厚的感情,即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悲愁之情。
这种感情,不仅与全篇的气氛完全一致,而且它们冠于词头,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使读者一接触此词就深受感染,并贯穿始终。
“点点滴滴”,拟黄昏时雨打梧桐声。
这两个叠字本来是不含哀乐感情的写景之句。
可是,在前面7个叠字那种凄厉气氛的笼罩下,这触景生情之笔也恰到好处地点染出作者长期积郁沉重的心理。
正是由于词人长期忧心忡忡,带着这种情感去写景,景语中饱蕴着感情,无一不是情语。
这种以愁情写出的凄景,即使运用一般的中性词语,也能表达作者体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