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分章阅读书目

合集下载

《政治学导论(第五版)》第一篇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_2

《政治学导论(第五版)》第一篇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_2

克思主义,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这一点和历史制度主义的
“路径依赖”理论有些相似。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4
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
而导致的权力结构,这一点直接影响着新制度主义的“制度(权力结构)的重要性”。
5
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其实就是
目录/CONTENTS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学 第三节 政治学方法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三、政治的地位
一、什么是政治
我们认为,政治就是关于维护国家性和分配正义的体系与能力。这个极为简单的 界定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国家性(the stateness) 第二,与国家性密切相关的是“国民性”(the nationality) 第三,国家性前提下的分配正义 第四,国家性和分配正义不但是制度体系,更是制度能力或者治理能力 第五,政治的公正原则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背景: 第一,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学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革命性。 第四,发展性。
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3 .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知识渊源主要 是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是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 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而政治学上的新制度主义是指前两者。 ( 1 )历史制度主义。 ( 2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政治学书目1

政治学书目1

《政治学名著导读》书目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4.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让•博丹:《主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0.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柏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0.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3.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5.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8.奥尔森:《国家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政治学推荐阅读书目1、《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3、利维坦》霍布斯商务印书馆4、《政府论》(下)洛克商务印书馆5、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商务印书馆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7、《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8、《法国革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9、《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商务印书馆10、《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11、《论自由》密尔商务印书馆12、《代议制政府》[英]J.S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3、《法哲学原理》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4、《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韦伯商务印书馆15、《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三联书店16、《正义论》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7、《欧洲政治思想史》[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自由主义》李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陕西人民出版社20、《当代欧洲政治思想》[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政治哲学史》(上、下)[美] 约翰施特劳斯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2、《政治学说史》(上、下)[美] 萨拜因商务印书馆23、《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李小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4、《比较现代化》[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5、《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美]道格拉斯•C•诺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6、《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塞缪尔,亨廷顿三联出版社27、《国家兴衰探源》[美]曼库尔.;奥尔森商务印书馆28、《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29、《政治体系》戴维•伊斯顿商务印书馆199330、《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商务印书馆31、《现代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32、《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33、《当代政治理论》[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34、《政治社会学》[美]安东尼•奥罗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35、《政治学手册》(上、下)[美]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6、《政治人》[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7、《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上海三联书店39、《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美]詹姆.布坎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40、《同意的计算》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戴维•B•杜鲁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2、《自由秩序原理》(上、下)[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三联书店1997年版43、《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美]贝蒂.H.齐斯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44、《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阿兰.艾萨克浙江人民出版社45、《民主与市场》[美]亚当.普沃斯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6、《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美]哈罗得.拉斯韦尔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7、《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天津人民出版社48、《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49、《比较政治学理论》[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50、《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美)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51、《东方专制主义》(美)卡尔•魏特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2、《帝国的政治体系》艾森斯塔得贵州人民出版社53、《难以抉择》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华夏出版社198954、《民主的危机》米歇尔.克罗齐、塞缪尔.亨廷顿、绵贯让治著求实出版社198955、《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56、《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S库恩福建人民出版社57、《财产与自由》(美)詹姆斯.布坎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8、《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59、《比较政治学》[美]迈耶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60、《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1、《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郭少棠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2、《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63、《公民文化》[美]阿尔蒙德、维巴著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64、《论民主》[美]罗伯特•A•达尔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65、《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66、《一致与冲突》[美]李普塞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7、《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美]塞缪尔•亨廷顿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68、《政治体制》[日]山口定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69、《政党》[日]冈泽宪芙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70、《民主的嘲讽》[美]戴伊、齐格勒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71、《两种人:官僚与政客》[美]阿伯巴奇、普特南、罗克曼著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72、《西方世界的兴起》(美)D.;诺思华夏出版社73、《民主新论》(美)乔.萨托利东方出版社74、《复和共和制的政治理论》(美)奥斯特罗姆上海三联出版社75、《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6、《欧洲民主史》(意)马斯泰罗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7、《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二卷)(英)卡尔.;波普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8、《公共选择理论》(美)丹尼斯.;缪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9、《民主理论的前言》(美)达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80、《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美)米瑟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美)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2、《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上海三联出版社83、《致命的自负》(英)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4、《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英)巴利上海人民出版社85、《政治与行政》[美]F.J.古德诺著华夏出版社86、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奥斯特罗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87、《变动中的民主》(日)猪口孝等吉林人民出版社88、《多头政体》以及Polyarchy英文版(美)达尔商务印书馆89、《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导言和第七章)第二卷(序言)[美]沃勒斯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90、《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美]斯梅尔塞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91、《社会研究方法》(上,下)[美]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92、《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刘泽华三联书店1987年版94、《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朱光磊著天津人民出版社95、《比较政治分析》王沪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6、《政府与市场》曹沛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97、《政党与政府》郭定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98、《国内政府间关系》林尚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99、《政府权能理论》施雪华著浙江人民出版100、《当代中国政府体系》陈红太著华文出版社101、《政府创新》刘靖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2、《危机管理》薛澜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03、《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谢庆奎著中信出版社104、《政府学概论》谢庆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5、《改革政府》[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06、《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美]斯蒂格里茨等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07、《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美]B.;盖伊.;彼得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08、《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管理卷) 刘靖华,姜宪利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9、《现代化新论》罗荣渠北京大学出版社110、《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董辅仍经济科学出版社111、《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2、《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13、《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盛洪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5、《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萧超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16、《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中,下册)刘泽华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17、《中国思想通史》(多卷本)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人民出版社118、《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台湾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19、《中国哲学史新编》(多卷本)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120、《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中国书店12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新版122、《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陈哲夫等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123、《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高军等主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124、《二十世纪思想史》陈哲夫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25、《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三册)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26、《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江苏人民出版社127、《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28、《现代精神与儒学传统》杜维明三联书店129、《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江苏人民出版社130、《文献通考》(元)马端临中华书局13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三联书店132、《中国制度史》吕思勉中华书局版133、《中国制度通史》(第一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34、《士大夫政治演出史稿》阎步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35、《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袁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36、《比较宪法》王士杰,钱端升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非商务版)137、《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38、《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美)奇尔科特社科文献出版社139、《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吴大英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包括以下几类:
1.政治学经典著作:《理想国》、《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
学》、《君主论》、《利维坦》、《政府论》、《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2.政治学理论著作:《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政治生
活的系统分析》、《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等。

3.政治思想史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等。

4.政治学教材:《政治学导论》、《比较政治学导论》、《政治
学原理》等。

5.政治学论文集:如《政治学论文集》等。

6.政治学杂志:如《政治学研究》等。

这些书目涵盖了政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经典著作、理论著作、思想史著作、教材和论文集等,适合对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政治学名著导读书目

政治学名著导读书目

政治学名著导读书目
1.《理想国》,柏拉图,吴献书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

2.《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07。

3.《君主论》,[意]马基亚维里著,王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4.《利维坦》,霍布斯著,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5。

5.《政府论》,[英]洛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

7.《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向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8.《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4。

9.《代议制政府》,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商务印书馆,2009。

10.《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亨廷顿,王冠华译,上海民出版社,2008。

11.《第三条道路》,安东尼·吉登斯,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十三章政治民主

第十三章政治民主
议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的标志,由于其成员均为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因而被视为“人民主权” 的物质形态,也被宪法授予最终控制权。
普选制是指所有成年公民除依照法律被强制剥夺选举权之外,不受任何资格限制,普遍地享有参 与选举的权力。
政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支柱,是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一种平衡机制。 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权力制衡思想,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机器的组织原则。
1.古典民主主义 古典民主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依据。但是,当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后,就不愿再提 及“谁统治”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维护和完善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制度,于是,民主是制度和程 序的民主理论应运而生并流行起来。 2.精英民主主义 意大利式的精英理论家认为,无论如何定义“人民”这个美丽的辞藻,人民在历史中都是没有什 么地位的;历史的舞台不过是走马灯般的精英在演出。 3.多元民主主义 传统的多元主义理论主要产生并流行于英国,其现实基础是英国工会运动的发展和壮大。现代多 元主义的产生和流行,主要是由于企业公司等利益集团而非工会在西方国家的作用。现代的多元主 义转过来又影响了民主社会主义,并极大地影响了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实践,成为西方世界 意识形态的核心。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民主的条件比民主形式本身更重要,这个条件就是同质化问题。 政党竞争其实是政治组织之间的竞争,而政治组织的基础要么是传统的阶级,要么是种族,要么 是教派。这样,在存在严重的阶级对立、种族冲突和教派(文明)冲突的地方,党争民主必然导致 社会撕裂和无效治理。 从世界史到今天的世界政治现实,选举民主作为实现人民主权的方式至少需要以下要素所构成的 同质化条件: 国家认同。 共享信念。 基本平等的社会结构。 国家认同危机。 国内的“文明冲突”。 社会不平等加剧。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一、政治学入门●《政治学》【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2。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华夏出版社,2002。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阿尔蒙德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比较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政治中的人性》【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商务印书馆。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著,华夏出版社。

●《政治哲学史》(上下)【美】列奥·施特劳斯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政治学说史》(上、下)【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商务印书馆,1986。

二、政治学经典名著●《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

●《君主论》【意】马基雅弗里著,商务印书馆。

●《利维坦》【英】霍布斯著,商务印书馆。

1985。

●《政府论》(上、下)【英】洛克著,商务印书馆。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

●《论法的精神》(上下)【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

1986。

●《论代议制政府》【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

1982。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

1994。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熊彼得著,商务印书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三联书店。

1992。

●《经济与社会》(上下)【德】马克斯·韦伯著,商务印书馆,1997。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迪维尔热著,华夏出版社,1987。

●《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美】林德布洛姆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正义论》【美】罗尔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

政治学导论 - 第三版 - - 杨光斌-打印版

政治学导论 - 第三版 -  - 杨光斌-打印版

政治学导论 - 第三版 - - 杨光斌-打印版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篇政治的性质政治是人类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兴衰成败。

政治研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的主体学科之一。

作为导论的基础,本篇将主要介绍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以及作为政治核心要素的权力。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关键词:政治政治学政治权力本章重点:政治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

学生应该重点理解政治的基本含义;政治的重要地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简史;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与类型;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什么是政治1. 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1)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权力之争。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建立在对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的,是对政治本质的深刻把握,是一种社会中心主义的政治观。

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因此,结合各位学者对政治的定义,我们认为:政治就是1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可以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 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学阅读书目

政治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沈阳出版社,1999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2005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译林出版社,2002年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列奥·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上下),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年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3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石元康:《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三联书店2002年(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美)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马克思《1844年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希腊人和希腊文明》内莫:《民主与城邦的衰落》《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政治与行政》(美)古德诺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伊斯顿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自由市场与国家》(美)布坎南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民主新论》,萨托利著,世纪出版集团,2009 年版《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美)马丁.李普塞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政府部门》(美)戴维.奥斯本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政治科学》(第6版)(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美)里普森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第2版),(美)迈耶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世界政治》(第5版)(美)拉西特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美)亨利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美)帕顿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年版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政治学原理阅读材料经典书单.doc

政治学原理阅读材料经典书单.doc

政治学原理:讨论方案及阅读材料课程必读资料:1.柏拉图:(1)陈恢钦:“柏拉图理想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2)王蓓:“柏拉阁政治哲学新析”,《政治学研宄》2003年第3期。

(3)王学军:“国际政治视角下的柏拉图政治哲学”,《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 年第1期。

2.亚里士多德:(1)何建华:“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初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王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观研究”,《政治学研究》2003年1期。

3.修昔底德:(1)Daniel Garst, “Thucydides and Neoreal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 1, 1989.(2)陈玉聃:“《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理论”,《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 期。

4.奥古斯丁:(1)夏洞奇.•“在‘惩恶’与‘扬善’之间:奥古斯丁论国家的双重作用”,《史林》(2007 年第2期。

(2)夏洞奇:“‘两座城’学说与奥古斯丁的国家观”,《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5.阿奎那:(1)林庆华:“析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概念”,《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翟志宏:“阿奎那理性神学基本特征论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 年版第3期。

6.马基雅维利:(1 ) Steven Forde, “International Realism and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Thucydides, Machiavelli, and Neorealism”,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9, No.2, 1995.(2)胡传荣:“男儿雄风与命运女神:马基雅维利国家政治观的社会性别剖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2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导论》大纲与分章阅读书目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
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Harold Lasswell,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1958.
Carl Schmid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第二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 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 ol. 67, No. 2 (Apr., 1958), pp. 164-194.
丹尼斯·朗:《权力论》,陆振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章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版。

Louis Hartz,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 Orlando: Harcourt, Inc., 199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
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2版),孙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Michael H. Hunt, 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Samuel P. Huntington, “Conservatism as an Ideolog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1, No. 2 (Jun., 1957), pp. 454-473.
第五章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Hispanic Challenge”, Foreign Policy, No. 141 (Mar. - Apr., 2004), pp. 30-45.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第六章
Thomas Hobbes, Leviathan, London: Penguin Books,1985.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Hans J. Morgenthau, “The Problem of Sovereignty Reconsidered”, Columbia Law Review, Vol. 48, No. 3 (Apr., 1948), pp. 341-365.
第七章
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第八章
Samuel P. Huntington, “A Revised Theory of American Party Pol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44, No. 3 (Sep., 1950), pp. 669-677.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7章。

John Mearsheimer, Stephen Walt, 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7.
第十章
Fred I. Greenstein, The Presidential Difference: Leadership Style from FDR to Obam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第十一章
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F. A. 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第十二章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第十三章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Chaeyoon Lim, "Social Network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Do Networks Matter?" Social Forces, Vol. 87, No. 2 (Dec., 2008), pp. 961-982.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三编。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章。

伯兰特·罗素:《社会改造原理》,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merica vs. Europe”, World Politics, Vol. 18, No. 3 (Apr., 1966), pp. 378-414.
第十五章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Huntington, "How Countries Democratize",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6, No. 4 (Winter, 1991-1992), pp. 579-616.
John O'Manique, “Human Rights and Development”, Human Rights Quarterly, Vol. 14, No. 1 (Feb., 1992), pp. 78-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