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说明书
马鞍山长江大桥
马鞍山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镇和铜陵市铜陵县之间,是横跨长江的一座公路大桥。
该桥全长约5.2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也是中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由于长江流域地区气候复杂多变,水流湍急,这对大桥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工程团队经过精密计算和充分试验,设计出了适应当地特殊环境的大桥结构。
大桥采用了混凝土拱桥和悬索桥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中间主桥为悬挂式悬索桥,两侧为混凝土拱桥,整体结构稳固而美观。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工程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大桥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并采用了生态坡道和植被覆盖等技术手段来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质。
此外,大桥还建有鱼道等设施,方便鱼类迁徙和繁衍,保障了水生物的生态平衡。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大桥的建成缩短了马鞍山市与铜陵市之间的交通距离,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互通互联。
其次,大桥还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这为马鞍山市和铜陵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马鞍山长江大桥还对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大桥附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开发和规划周边的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马鞍山长江大桥的生态旅游品牌。
总体而言,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为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座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壮举,更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体现。
考察报告:关于长江流域苏州太仓马鞍山武汉陆港建设和发展的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关于长江流域苏州太仓马鞍山武汉陆港建设和发展的考察报告陆港是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链接国家物流大通道的平台;XX国际陆港是自贸区建设的一部分,有利于大幅促进物流与经济发展。
各地陆港的建设和发展的起步点不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
为了充分了解各地陆港和口岸发展现状及中欧班列运营情况,调研各地多式联运工程建设进程,同时了解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实施状况,从而分析借鉴我国陆港及口岸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融入国家物流大通道建设。
我有幸受调研地单位邀请,参加了赴苏州、太仓、马鞍山和武汉的调研。
此次调研为期四天,达到了开阔视野、取优补短和借“他山之石”助力追赶超越提升发展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这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太仓、马鞍山、武汉四市发展陆港的概况苏州。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高新无水港坐落在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方正苏太高新港区内,项目运营主体为苏州苏太高新港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太仓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和苏汽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而成。
苏州发展陆港情况:苏州苏太高新港物流有限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拥有后续发展场地6万平方米、仓库3.5万平方米,周边300米范围内有集装箱专用仓库超10万平方米,10公里范围内有进出口企业120多家,年集装箱生成量约100万标箱。
苏州高新港具有在场地、区位、设施、市场、运力、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公司创立“苏州高新无水港”平台,旨在服务于全市乃至全苏南地区的各方客户。
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SIPPL)位于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东部,是向园区及苏州周边企业提供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以及仓储等多重服务的物流载体,是功能全面、辐射面广、以进出口通关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平台。
公司属于国有大型企业性质,原为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业务部,因配合公司发展需要,特于2009年底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7000万元人民币。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 一、基本概况 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 的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相交融,形成山、 水、林、城结合的独特风貌;并有雨花台砂 砾层自然剖面保护区、固城湖水产资源保 护区、紫金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多 处自然保护区。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
据1996年10月31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变 更调查成果,我市各地类的面积和构成如下: 1.农用地:497580.92公顷。其中,耕 地:309366.74公顷(464.05万亩),占土地总 面积46.89%;园地:10825.75公顷(16.24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1.64%;林地:60934.35公顷 (9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24%;牧草 地:1670.09公顷(2.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 0.25%;水面:114783.99公顷(172.18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17.4%。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 2.建设用地:135979.87公顷。其中,居民点 及工矿用地:97291.49公顷(145.94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14.75%;交通用地:12596.47 公顷(18.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91%;水 利设施用地:26091.91公顷(39.14万亩),占 土地总面积3.96%。 3.末利用土地:26154.08公顷(39.23万 亩),占土地总面积3.97%。
•
一、基本概况 南京市依其地貌特征属江苏省宁镇扬丘陵 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属 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处西风环流 控制之下,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 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全市蕴藏着较丰富的 矿产资源,境内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藏, 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
• 一、基本概况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674.9亿元,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为12660元,产业结构的比重为 7:51:42,属 "二、三、一"型产业结构特征,第 三产业比重居全省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317.95 亿元,工业总产值1007.0亿元。主要农产品中, 粮、棉、油、蔬菜的产量分别为179.46、0.37、 14.08、123.2万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39.9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3.94万亩。
《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功能区布设规范》
发布的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主要内容
代替标准编号
实施日期
1
JT/T 1347—2020
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功能区布 设规范
本标准规左了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功能区的布设基本要求及英公铁 联运作业区.仓储区、停车区和配套设施的布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铁联运货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
2021-04-01
JT/T 310— 1997. JT/T319 —2010、JT/T381—1998、
JT/T 498—2004
2021-04-01
32
JT/T 321—2020
灯塔主体及附属设施设苣要 求
本标准规立了海区灯塔分类与分级要求、灯塔建设用地要求,以及 灯塔主体、辅助用房.供电设施、交通设施、供水供汕设施、场地、 围墙和其他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泄位系统的沿海无线 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台站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JT/T 377—1998
2021-03-01
34
JT/T 747.1—2020
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
JT/T747的本部分规左了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技术架构、 构建模式及互操作。
JT/T1356的本部分规立了城市公共交通IC卡非接触读写终端电气 特性及通信协议的测试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JT/T978规左的非接触读写终端电气特性及通信协 议的检测。
2021-03-01
14
JT/T 1357.1—
2020/T1357的本部分规上了道路车辆淸障救援&用的或常用的术语 及其定义。
16
JT/T 1357. 3—
安徽省16个市物流发展水平研究
安徽省16个市物流发展水平研究物流业目前是一个很具有潜力的产值,伴随着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日益增长,物流业产值在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以安徽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市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合肥市的物流发展水平最高,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地区物流水平差距的原因,对提高安徽省物流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得各地区物流水平得到改善,使得物流业产值得以提升。
标签:物流发展水平;因子分析;安徽省1引言随着物流产业的逐渐崛起,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其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也是企业实现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
与此同时,物流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是离不开该地区的物流水平的。
安徽出于江淮的分水岭,各个地级市的发展各有其独特的特色。
本文将这16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运用SPSS13.0 FOR WINDOUW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对这16个地级市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排名,从中分析出各个市的物流发展水平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为各个市提高物流发展水平贡献出解决方案,使得各地区能够快速提高经济水平,也使得安徽省物流平均水平得以提高。
2因子分析2.1因子分析的主要内容因子分析是指对原有变量进行浓缩,将原有变量中的重合部分提取出来成为因子,用这些相互独立的因子来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使得这些相互独立的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
需要注意的是,因子分析法会导致少量的信息缺失。
2.2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1)判断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倘若原有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则不会存在信息重叠,也就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将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的几个因子。
(3)通过各种方法使得提取出来的因子实际含义明了,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4)通过各种方法计算各个样本在各个因子上面的得分,从而可以为深层次的分析奠定基础。
3对于16个市的物流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3.1数据以及指标的选取选择安徽省的16个市作为本文的样本,综合以往的研究报告选取了11个指标作为评价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马鞍山东环高速化改造工程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马鞍山东环高速化改造工程交通组织实施方案的汇报为保障马鞍山东环高速化改造工程施工期间通行路段的畅通,保障施工期间通行车辆及施工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造施工与宁芜高速主线通行车辆的相互干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及该改造路段周边区域实际通行状况,拟定《马鞍山东环高速化改造工程交通组织管理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马鞍山东环路建成于1996年通车,为双向四车道、部分封闭的一级公路,本次高速化改造工程始于宁马高速k26+274皖苏交界处,终于宁马高速k39+768马鞍山南环互通处,全长13.494公里,按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建。
本项目处理原路面8.695公里,铺筑沥青混凝土13.494公里,改建葛羊、南环两座互通立交,新建支线上跨桥5座、人行天桥1座、匝道桥4座、通道2座,加固维修中小桥7座、通道4座,新建葛羊、南环匝道收费所,扩建皖苏主线收费站,全线新增隔离及通讯、监控、服务安全等设施。
批准计划工期18个月(不含马鞍山市新建的改线路基工程)。
根据马鞍山市规划,东环路葛羊互通至雨山互通区间将重建新线,老东环路不予改造。
二、工程建设总体计划及拟定施工组织计划本项目于2009年12月26日举行开工典礼。
根据省指安排,将于2010年3月10日前完成施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3月12日改建路段正式开工;2010年底前完成葛羊、南环互通立交80%工程量;完成k26+274—k30+645、k35+444—k39+768原路面处理、沥青面层、机电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工程、收费雨棚施工任务,并实现主线通车的目标;完成小区建设主体工程;2011年5月底前完成k26+274—k30+645、k35+444—k39+768段剩余工程任务;待马鞍山市实施的k30+645—k35+444新建路段路基工程完工后,用4个月时间完成沥青路面、机电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工程任务。
安庆港长风铁水联运综合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DOC
安庆港长风铁水联运综合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安庆市港口管理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二〇〇九年三月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组织单位:安庆市港口管理局单位负责人:吴唐应局长编制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批准:徐建益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核定:吴睿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查:徐向阳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蔡峥高级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刘全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校核:蔡峥高级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刘洪珍高级工程师孟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爱良高级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周汉高级工程师编写:刘全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黄炳星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陈娓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C18100002号王红湘助理工程师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参加单位:安庆市港口管理局单位负责人:吴唐应局长项目负责人:曾全方副局长邱创杰副调研员高级工程师参加人员:吴传生科长工程师胡建南科长会计师王应中科长徐业平科长经济师许宁翔主任科员工程师范靖勇副主任经济师王雷副主任刘新宜副主任科员经济师杨蕾副主任科员陈燕统计员徐冰办事员经济师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目录前言 (1)规划背景 (1)规划依据 (2)规划原则 (3)规划期限 (3)规划目标 (4)规划范围 (4)第一章地理位置、港区现状及评价 (5)第一节地理位置 (5)第二节港口现状 (6)第三节综合评价 (9)第二章港区功能定位和需求预测 (11)第一节港区功能定位 (11)第二节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3)第三节船型发展预测 (17)第三章港区资源评价和利用 (20)第一节自然条件 (20)第二节资源条件 (24)第三节资源利用规划 (24)第四章港区、作业区布置规划 (26)第一节布置原则 (26)第二节主要功能区布局 (26)第三节水域布置规划 (28)第四节陆域布置规划 (30)第五节港区控制点坐标 (32)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第六节港区技术经济指标表 (34)第五章港区配套设施工程规划 (35)第一节集疏运规划 (35)第二节供电规划 (36)第三节给排水规划 (36)第四节燃气规划 (37)第五节港口通信规划 (38)第六节港口信息规划 (40)第七节交通管理规划 (42)第八节港口支持系统规划 (42)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3)第一节环评编制依据 (43)第二节规划分析 (43)第三节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47)第四节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 (49)第五节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53)第六节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6)第七节规划环境影响结论 (59)第七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60)第一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60)第二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61)第三节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61)第八章规划实施 (63)第九章问题及建议 (64)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附图目录附图1 港区鸟瞰图附图2 港区位置及对外交通图附图3 港区现状地块图附图4 港区功能区划图附图5 港区岸线利用规划图附图6 港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7 港区控制点坐标图附图8 港区交通对外接口图附图9 港区供电对外接口图附图10 港区给水对外接口图附图11 港区雨水排水对外接口图附图12 港区污水排放对外接口图附图13 港区燃气对外接口图附图14 港区通信对外接口图附图15 港区分期实施规划图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前言规划背景安庆港长风铁水联运综合物流基地(以下简称“长风港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新城东区。
马鞍山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1
博望区城市发展之需要
5
博望特征 1、近水而不亲水; 2、团状城市不适宜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充分体现山水特征; 3、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差。
马鞍山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The design of regulatory detail plan in Bowang
6
马鞍山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
马鞍山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The design of regulatory detail plan in Bowang
工作内容
01
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02
现状分析
03
新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04
行政中心规模与布局研究
05
规划依据、理念、目标
06
博望片区规划梳理(调整)
07
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中心湖 2、山水廊道——控规未落实
10
马鞍山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The design of regulatory detail plan in Bowang
02
现状分析
11
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
马鞍山博望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The design of regulatory detail plan in Bowang
NO5:完善文化休闲设施是新城提升吸引力的优势所在
文化设施能够体现新城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对于新 城特点的彰显、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营 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利于人口聚集。
上海各个新城经过十年的建设,均有公园、影院、体育 中心、图书馆等文化休闲设施,已构建了基本文化设施体系。 但与中心城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市级商业中心宜分散到人民路、 立山,同时加强组团商业中心建设,分设于汪家峪、深沟寺、长甸、沙河等。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 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项目主持人: 王炜 项目参加人: 王炜 过秀成 杨涛 徐吉谦 蒋冰蕾 殷广涛 孙爱充
傅振莹 刘松义 满书岩
孔昭沂
一、项目背景
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北距沈阳 89km,南距大连 308km,建成区呈组团式布局结构, 中心区包括铁东、铁西、立山、旧堡等 4 个区,拟建 4 个边缘组团分别为岭子、眼前山组团, 樱桃园、齐大山组团,汤岗子、大屯镇组团,腾鳌组团。建成区面积 115km2,中心城市面 积 100 km2,现状城市人口 142.2 万人,非农业人口 124 万人。
打通自由街隧洞至深沟寺近期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路,远期满足小汽车通行,并建议一些 支路早高峰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见图 3)。
在青年路、铁东二道街、东山街、五一路等距商业网点较近的路段修建人行天桥,开辟 文化街、二道街、五一路步行区,建立二道街、铁东四道街、青年街二层平台步行系统,创 建良好的购物休息环境。
建国路拓宽工程。建国路目前有轨线,且道路路幅较窄,无法发挥其交通走廊的功能, 建设拓宽至路幅 40~50m,并将有轨线西移 30~40m。
深营路建设。为了给正在开发的汪家峪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营城子新区提供先决的交通条 件,加强深沟寺与营城子两个居住区的联系,要加速建设深沟寺至营城子全长 5km 的深营 路(含深营隧洞),红线宽度 40m。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皖政办〔2021〕12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质量“航道上的安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加强我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交通强省建设为统领,以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为方向,以促进水运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水运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为支撑,以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为重点,以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保障,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当好先行。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水运基础设施功能显著提升,全省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占全省航道通航里程的40%,基本形成“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港口设计通过能力超过6亿吨,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超过200万标箱;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水运承担量显著增长,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2%以上,水运货运量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高质量“航道上的安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水运规划体系。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防洪、产业布局等规划,编制全省港口总体布局规划,修编全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和各市港口总体规划等,形成科学完备的水运规划体系。
中小型空港枢纽地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研究
第13期2019年5月No.13May ,2019中小型空港枢纽地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研究吴炼,马雪婧,孟建军(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航空出行需求愈来愈大,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发重要。
大型空港枢纽一般在大城市周边,具有人口、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且针对大型枢纽的综合交通系统研究也已相对成熟。
中小型航空枢纽缺乏大型枢纽的这些优势,但为了解决航空服务在区域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中小型航空枢纽的建设又势在必行。
因此,更需要探索适应于中小型空港枢纽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模式,以激发空港枢纽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文章通过对既有中小型机场综合交通体系的解读,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芜宣机场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方案,实现空港枢纽地区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中小型空港枢纽;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机场腹地;多元化交通方式中图分类号:U8文献标识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作者简介:吴炼(1983—),男,江苏海门人,高级工程师,副总规划师,博士;研究方向: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
引言近十几年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是在机场数量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民航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
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型机场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正外部性等特点,我国在现阶段加快支线机场建设具有积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1]。
而机场枢纽的建设往往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最大地发挥机场枢纽的这一功能,这就需要对空港枢纽地区的综合交通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合理分工,才能提升中小型枢纽与空间范围内大型枢纽的合作能力以及与其他中小型枢纽的竞争能力。
本文通过借鉴现有机场枢纽地区的发展经验,研究中小型空港枢纽地区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并以芜宣机场为例,构建适应于枢纽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体化的、高效的并具有一定韧性的综合交通体系。
马鞍山市项目建议书
马鞍山市项目建议书尊敬的市政府:我代表马鞍山市民,谨向您呈上一份关于改善市内交通状况的项目建议书。
当前,马鞍山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形成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难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建设新的高速公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道路已经不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我们建议在马鞍山市境内修建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以分流市区的交通压力。
该高速公路将连接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便利市民的通行。
二、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在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上,公共交通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建议增加公交车辆的数量和频率,增设新的公交线路,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建议引入智能化的公共交通调度管理系统,提高公交出行的运营效率。
三、加强自行车道建设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是减缓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之一。
我们建议在马鞍山市内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并建立自行车租借系统,以方便市民骑行。
此举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提倡健康出行。
四、优化停车管理停车难是马鞍山市现有的交通问题之一。
我们建议增加市内的停车场数量,并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违规停车的管理和执法力度,以确保交通秩序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交通拥堵问题与交通事故频发问题密切相关。
我们建议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组织交通安全演练等方式,提升市民对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
六、建设智慧交通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建议引入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数据管理和智能调度,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智慧交通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七、完善城市规划为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因素,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交通设施和公共交通线路等。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隐患治理研究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隐患治理研究◎ 王巧生 程立中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摘 要:文章围绕马鞍山长江大桥左汊主桥设置的自浮式复合材料防撞系统进行论述,对既有的防撞设施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
指出了防撞设施存在的隐患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方案。
通过隐患治理消除了既有防撞设施的病害,恢复了其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马鞍山长江大桥;桥梁防撞;复合材料防撞;隐患排查;治理方案1.引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综合、立体运输体系逐步形成。
公路方面道路网密度不断增加,水运方面航道里程快速增长。
安徽省作为承接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省份,近年来交通事业蓬勃发展。
据统计,截止2022年底,安徽省公路网总里程达23.8万公里,密度169.9公里/百平方公里;内河航道里程约6626公里,其中Ⅳ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约1830公里;跨各等级航道的桥梁600余座。
随着跨航道桥梁越来越多,桥区通航船舶吨位和通航密度也不断上升,受船舶撞击而诱发的桥梁垮塌事故正在日益增多。
据统计在1960年~2007年之间,全世界范围内有34座桥梁因船舶撞击倒塌,并且每年至少有一起严重的船撞桥事故发生[1]。
桥梁一旦发生船舶碰撞事故,不仅会造成船舶损失和影响航道通行,还会对桥梁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桥梁防船撞设施的设置和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重视桥梁防船撞隐患的治理,尤其是自2020年12月16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联合印发了“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后,各地加快了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
一方面对既有跨航道桥梁未设置防撞设施的要加快实施,另一方面对已设置防撞设施的桥梁要对防撞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文以马鞍山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左汊悬索桥原有的自浮式复合材料防撞系统[2]进行隐患排查。
根据排查结果及前期维护情况提出对防撞设施的加固措施。
2.工程概况2.1桥梁概况马鞍山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东部,左岸为和县,右岸为当涂县,该桥距上游芜湖长江大桥约27km,距下游南京长江三桥约46km,西起马鞍山市和县姥桥枢纽,在马鞍山江心洲处跨越长江,东至马鞍山市雨山区马鞍山东枢纽。
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马鞍山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马鞍山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6.10.08•【文号】交规划函〔2016〕722号•【施行日期】2016.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马鞍山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交规划函〔2016〕722号马鞍山市人民政府:《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马鞍山港总体规划(修订)的函》(马政函〔2016〕74号)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马鞍山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现就《规划》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一、《规划》包括马鞍山市行政区划内的长江港口和裕溪河、姑溪河、运粮河、黄池河、青山河、滁河、驷马山干渠、得胜河等主要支流港口。
二、马鞍山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区域综合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是马鞍山市对接长江经济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以铁矿石、钢铁、煤炭、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
三、同意《规划》提出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规划港口岸线57.145千米,其中已开发利用17.17千米。
(一)长江岸线。
共规划港口岸线30.435千米,其中已开发利用15.4千米。
左岸:中洋造船厂至鑫泰特种钢业有限公司码头,自然岸线长160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已开发利用。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下游750米至姥下河水厂一级保护区上界,自然岸线长25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姥下河水厂一级保护区下界至得胜河口上游1800米,自然岸线长7500米,除太阳河口、新河口口门、规划九华山路过江隧道保护区占用1100米岸线外,其余640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其中已开发利用435米。
安格水务水厂取水口下游750米至1000米,自然岸线长25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马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修正)
马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2.24•【字号】•【施行日期】2018.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马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6月16日马政办〔2015〕30号发布根据2018年12月24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马政秘〔2018〕84号)修正)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评价建设项目建成后对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更好地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和交通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扩)建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在对建设项目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并依据交通影响评价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内部和外部交通组织、出入口设置、停车场规模、行人和公交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一种技术方法。
第四条交通影响评价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依据,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除应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五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在建设项目选址阶段或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报审阶段进行。
第六条符合下列要求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选址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一)新建大型交通枢纽、大型公共停车场及重要公共设施等项目;(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在选址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第七条符合下列要求的建设项目,应当在规划方案报审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一)在城市中心区(天门大道-采石河路-泰山大道-葛羊路围合区域)新增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或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居住区;(二)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新增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或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的居住区;(三)单独报建的学校类建设项目;(四)交通生成量较大的客货运站、社会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类建设项目;(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在规划方案报审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与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方案咨询评估论证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与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方案咨询评估论证作者:吴文浩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10期摘要:本文对马鞍山市境内宁芜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与宁安城际铁路并行路段进行技术分析和安全评估,并提出安全防护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公铁并行;咨询评估一、概述G4211宁芜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皖江地区与苏南、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安徽省马鞍山市与芜湖市间的重要干线公路,在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项目改扩建起点位于苏皖省界,顺接江苏宁马高速改扩建终点,往南至终点芜湖枢纽互通,全长约49.663km。
现状G4211宁芜高速在马鞍山市建成区约9.1公路,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24.5m。
由于既有空间局促,宁芜高速与宁安城际铁路并行共用走廊带。
二、公铁并行间距分析现状高速公路与宁安城际铁路并行布设,部分路段间距过近,改扩建方案须满足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JT/T 1116-2017要求。
本路段与宁安城际铁路并行分级为Ⅰ级,并行间距为Ⅰ级;公铁并行间距一般值为50m,最小值为35m,极限值为20m。
现状马鞍山东环高架桥路段:公铁并行相邻路肩边缘横向距离27.0m,与宁安城际铁路动车组检修站横向距离为19米,不满足规范最小值35m要求。
三、改扩建方案分析现状马鞍山东环高架桥路段公铁并行最小间距为27m,两侧拼宽后,最小间距不满足现行规范极限值20m要求。
因此推荐采用“左侧加宽+旧路改建利用”方案。
四、高速改建施工对宁安铁路路基的影响评价对宁芜高速公路改扩建并行宁安铁路工程增建桥梁方案进行评估。
采用岩土软件MADIS GTS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宁芜高速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的影响。
(一)评价结论由并行段的计算分析结果可知,宁芜高速公路改扩建并行宁安铁路(马鞍山东环高架段)增建桥梁段施工与运营引起的宁安铁路路基变形较小。
具体结论如下:1、宁芜高速公路按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扩建,左侧分离增建一幅桥梁20m 宽桥梁,总体方案合理可行。
萧山综合交通规划文本
2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文本
满足全社会多样性的的交通需求。
【第8条】 近期交通发展目标
区域对外交通:通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2262”工程,实现“对外交通高速
化、区域交通一体化” 的发展目标; 全区道路交通:通过全区交通道路“12881”工程,实现“接轨大杭州、畅通 主城区、打通三组团、服务五新城、提升新品质”的发展目标;
【第2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4) 杭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在编 (5) 杭州市萧山次区域规划 (6) 杭州市萧山城区分区规划 (7) 杭州市萧山区交通系统规划 (8) 相关的交通专项规划 (9) 相关的政府文件、法规、标准及统计资料
>10
>20
>15
公交线网密度(km/km2)
>4.0
>2.0
>5.0
>2.5
公交 公交站点 300 米半
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说明5.14
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年修改)说明前言《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年由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划一直没有被市政府审批,但2006年以后的向山镇建设所涉及的规划设计均以该总规为准。
2008年由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局和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马鞍山市城市道路网整合》,确定的向山道路网与该规划一致。
09年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马鞍山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9修改版,对原规划的、与向山镇密切相关的东部环路、采石河东路作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又在向山镇东侧规划了区域性交通干道-凤凰湖大道。
09年市政府又提出“1255”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战略,将向山镇确定为中心镇。
种种原因确定《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不适应向山镇的经济发展,需对原规划进行修改。
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一)宏观背景:东向发展与中部崛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迎来一个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新高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三角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空间等一系列约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城市、区域(尤其是泛珠三角)竞争,正在实施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区域内的纺织、食品、冶金、家电、机械等传统产业在不断向外转移和扩张,这些都会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地做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马鞍山市向山镇正处在长三角经济区向内地经济扩散的发展前沿,具有接受长三角地区辐射和带动的区位条件。
作为长三角地缘邻近、文脉通融、产业链接、运输联通的重要腹地和紧邻地区。
向山镇处于东向发展的前沿地带,必将对向山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向山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一、背景及依据1、规划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沿江开发战略及马芜铜城市群发展体系的全面推行,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
安徽东向发展,交通东连、投资东引、产业东接是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其中基础设施的对接又是推进东向发展的前提。
改变以往围绕安徽省自给自足的经济来建设公路交通,加强衔接以上海为龙头的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公路网建设,加大“东连”出省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沿长三角地区快速通道的建设步伐。
进行800 里皖江资源开发最优配置,变地理的无缝对接为发展的无缝对接,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
“十一五”期间,安徽还将修建南北两条沿江高速作为重要的东西通道,4 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也将崛起,800 里皖江上将有7 座大桥。
交通东连,马鞍山市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马鞍山市应抓住契机,全面开展“南进东拓”的城市发展战略。
随着马芜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城际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的开通,使得马鞍山市与外部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路运输枢纽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马鞍山市的区位条件,大大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1999 年编制完成了《马鞍山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针对城市的客货系统、公路枢纽信息中心、各种站点的布置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对城市的公路运输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随着马鞍山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对外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多,引起交通集散分布的变化。
以及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完成,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现状的城市公路交通枢纽已不适用当前城市的经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公路枢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顺应城市增长格局的变化,有效地配合《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年)》的落实与实施。
结合编制完成的《马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开展第二轮《马鞍山市公路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
2、研究意义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元素,运输枢纽和运输线路、运输工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公路枢纽站场是发挥交通组织潜在效益的硬件,以公路主骨架为依托,以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以综合服务为保障,具有运输组织管理、中转乘换、中介代理、通讯信息和辅助服务等五大功能,与运输路线、运输工具并存、并重,是公路主骨架的客、运集散地。
通过本次规划研究,可以系统地把握马鞍山市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其发展环境,探讨未来公路运输枢纽的发展方向;分析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先进经验,获取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进一步认识公路枢纽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
研究适用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公路运输枢纽站场的布局方案;同时通过对马鞍山市公路运输枢纽站场的规划实施,将有利于改善马鞍山市公路交通的客、货运组织管理,使公路客、货运能够真正纳入到有序的管理中来,为马鞍山市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JT/T200—2004》部;《南京都市圈规划》,江苏省建设厅;,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马《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年)》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马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04—2020),南京道路交通规划研究所;《马鞍山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研究》,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马鞍山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1998—2010)计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马鞍山《马鞍山市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总体规划》,芜湖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马鞍山市统计年鉴》;其它相关规范、标准及已批准的相关规划。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1、规划范围马鞍山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即马鞍山市主城区及副城区(当涂县城)约125 平方公里范围内,同时考虑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及外围乡镇之间的区位关系和交通联系。
2、规划年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相一致,本次规划期限:近期到2010 年,远期到2020 年。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战略目标1、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围绕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化运输体系和马鞍山市道路客货运输“十一五”规划的总目标,加强马鞍山市的客货运输的站场建设,使站场设施功能更加齐全,服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站场功能,使客货运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道路运输业快速发展。
通过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的调节促进节点运输、仓储、物流等服务的开展,实现马鞍山市道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快马鞍山与周边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对接工程建设,形成“公、铁、水”三位一体化城市高效运输系统,构筑马鞍山市在皖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以及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为马鞍山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提供支撑条件。
2、规划原则2.1 坚持树立区域整体观,处理好城市公路运输枢纽与区域公路运输枢纽发展关系的原则:城市发展应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城市资源应能体现区域资源特点和优势,城市公路运输枢纽要有利于区域公路运输枢纽调整和促进市场资源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2.2 坚持综合协调,有机衔接的原则:要坚持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的原则,并正确处理新建与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关系。
2.3 坚持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方面要立足和贴近道路运输市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满足我市现代化战略的总体要求,并适度超前。
2.4 坚持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和谐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充分贯彻现代物流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一切为人着想,达到利民、便民的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要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远近结合。
2.5 坚持体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眼未来,立足生态,坚持站场可持续发展。
3、规划战略目标3.1 建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市公路运输枢纽站场经过本规划的实施,能充分发挥我市省级公路运输枢纽的功能,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周边、多层次的运输网络,促进整个马鞍山市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全市公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结构的调整,促进物流、零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从而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目的。
2010 年:客运站场要在现有数量适应、质量滞后的基础上,达到数量、质量全面适应;货运站场达到初步适应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2020 年:客货运站场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形成适应区域公路运输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绿色环保型公路运输站场体系。
3.2 构筑高标准、高效率、高度集成的交通衔接体系运输枢纽是城市中人流和物流汇集点,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连接着城市交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系统内部的关节,是人们各种交通出行行为的纽带。
未来马鞍山市将建设成高标准、高效率、高集成的对外公路运输枢纽网络,极大改善马鞍山市的出行条件,实现交通线路的网络化、交通方式的系统化以及内外交通的无缝化。
四、主要结论1、建设公路运输枢纽的必要性1.1 规划建设公路运输枢纽是确保马鞍山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又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格局。
世界性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已转移到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亚洲地区。
东南亚和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业也向内陆条件好的地区转移,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发展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马鞍山市具有紧邻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南京市的优越区位条件,产业带的转移为本市提供了机遇。
随着新产业的引入,长江三角洲产业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加工制造业的产品市场空间也将有所拓展,市场竞争腹地进一步扩大。
安徽省进一步加快实施“八百里皖江”发展战略,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将一并增强,马鞍山市为发挥后发优势,实行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加工制造业,抢占国内外市场制高点。
达到以上发展目标必须要有集运输生产、信息服务和运输组织为一体的现代化枢纽设施,目前马鞍山市对外的区域交通体5系尚不健全,对城际运输枢纽缺乏足够重视,城市重要运输枢纽之间的联系仍然不便,大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方式单一,特别是对广大农业腹地的交通设施发展滞后,不利于城市对农业地区的辐射与带动。
从上海出发的第二条华东高速公路的选址从马鞍山经过,预备在马鞍山建起安徽境内的第三座长江大桥;其高速通道修建起来后距离禄口机场仅需要约20 多分钟车程,可充分发挥距离机场近的优势;宁芜段铁路改造升级,形成国铁干线,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沿江高速公路和沿江铁路的修建,进一步加强了长江沿岸城市的连接。
使马鞍山市形成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地区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物质和人员交流日益加大,有利于形成具有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也有利于承接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的西拓。
这不但要求运输设施、运输设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还要求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
但由于过去的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已滞后于当今的高速发展趋势,运输内部结构欠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困难,各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不能有效的发挥,运力浪费严重,未能达到经济合理的运输效果。
规划建设马鞍山公路运输枢纽,可以充分利用运输枢纽,完善的信息网络,现代化的运输设施,科学的运输组织,合理配置运输资源,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实现各客货集疏的畅通,发挥马鞍山市城市的集散力,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1.2 建设公路运输枢纽是改善马鞍山快速公路运输系统,提高其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
马鞍山市是安徽省公路运输枢纽的一个重要节点,公路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极不平衡。
公路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行能力不断提高,民用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与此同时,公路承担的客货运量迅速增长。
但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的公路站场设施、运输设备还十分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是我市公路交通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市的公路运输站场系统还没有形成,大吨位、专业化、低能耗的货运运输工具和高效、安全、舒适的大中型高档客车在公路运输中的普及率还不高,公路运输信息化水平很低,公路运输管理水平,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路运输市场体制尚未完全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的快速、高效、优质的汽车运输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与完善,公路运输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公路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设公路枢纽。
1.3 规划建设公路运输枢纽是加强马鞍山市行业管理,建设有形有序运输市场的需要。
现如今我国运输市场打破了专业运输一统运输市场的格局,实行市场开放,各种经济成分的运输业户不断涌入市场,形成运输市场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