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物种起源的定义:介绍物种起源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1.2.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讲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第二章:物种起源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掌握物种形成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2.2.1 物种的定义:解释物种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物种的界限。
2.2.2 物种形成的过程:介绍物种起源的四个阶段,让学生理解物种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第三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2 教学内容3.2.1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讲解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素,让学生明白自然选择的作用机制。
3.2.2 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阐述自然选择如何导致生物进化,让学生了解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第四章:生物进化证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增强对进化理论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4.2.1 化石证据:讲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让学生认识化石作为进化证据的重要性。
4.2.2 比较解剖学证据:介绍比较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展示比较解剖学在揭示生物进化关系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2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生物进化的意义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实际案例6.1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实例。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教学内容:1. 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
2. 解释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如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3. 展示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章节二:自然选择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释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包括适应性、生存和繁殖。
2. 展示自然选择的实例和图示。
教学活动:1. 引入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适应性、生存和繁殖的关系。
2.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自然选择的实例。
3. 展示自然选择的图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章节三:变异和遗传教学目标:1. 了解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包括随机变异和适应性变异。
2. 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如基因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教学活动:1. 引入变异的概念:解释随机变异和适应性变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遗传的基本原理。
3. 展示基因和遗传物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章节四: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 理解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如化石记录、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
2. 强调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在研究进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化石记录:展示化石记录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3. 讨论化石记录和遗传变异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的贡献。
章节五: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 掌握物种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1. 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如适应性和生态位的分化。
《物种起源》教案》

《物种起源》教案(一)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重要性。
解释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
1.2 目标和期望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和达尔文的观点。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兴趣和好奇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阅读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促进思考和理解。
1.4 教学材料《物种起源》原著或相关阅读材料。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重要概念和图片。
《物种起源》教案(二)第二章: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2.1 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自然选择的定义和原理。
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如何导致物种的适应和变化。
2.2 适者生存解释适者生存的概念和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探讨适者生存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2.3 案例研究:鸟嘴的适应性通过图片和实例分析鸟嘴的适应性对物种生存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适应性的重要性和对进化的贡献。
2.4 小组讨论分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对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物种起源》教案(三)第三章:变异和遗传3.1 变异的概念解释变异的定义和原因。
强调变异在进化中的重要性。
3.2 遗传的机制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探讨基因和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3.3 案例研究:颜色的遗传通过实验或实例分析颜色的遗传规律。
引导学生理解遗传变异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
3.4 小组讨论分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变异和遗传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
《物种起源》教案(四)第四章:地理分布和物种形成4.1 地理分布的意义解释物种地理分布的概念和其对进化研究的重要性。
探讨地理分布对物种分化和形成的影响。
4.2 物种形成的过程介绍物种形成的几种主要方式和机制。
分析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3 案例研究: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物种形成通过图片和实例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物种的形成。
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分布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理解物种起源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了解其对生物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物种起源的概念:介绍物种起源的定义,解释物种是如何产生的。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阐述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素,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物种起源的意义:分析物种起源对生物学的贡献,讨论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概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物种起源的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起源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物种起源的概念:详细解释物种起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物种是如何产生的。
3. 阐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讲解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素,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分析物种起源的意义:讨论物种起源对生物学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种起源概念、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物种起源意义的理解程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上册2. 辅助材料:PPT课件、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相关案例、讨论话题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资料、学术文章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物种起源的概念及其意义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2. 教学难点:a. 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素b. 物种起源对生物学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八、教学准备1. 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梳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2. 制作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生动有趣的PPT课件3. 准备案例和讨论话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设定讨论话题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是否需要调整3. 反思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寻找改进措施4. 反思作业布置:检查作业难度和量是否合适,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实地考察,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2. 开展生物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3. 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邀请生物学家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十一、教学进度计划1. 第1周:介绍物种起源的概念和背景2. 第2周:详细讲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3. 第3周:分析物种起源的意义和对生物学的影响4. 第4周:通过案例分析自然选择在实际生物进化中的应用5. 第5周:组织课堂讨论,探讨物种起源对人类社会的启示十二、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避免误导学生2.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4.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十三、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物种起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他们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4.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十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物种起源》原著,深入了解达尔文的观点和论证过程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书籍和学术文章,扩展对生物进化的认识3. 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高研究能力4. 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深入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十五、教学总结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2.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3. 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4.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物种起源的概念及其意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难点: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素物种起源对生物学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知,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作者及出版背景。
生物进化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背景及历史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
2. 课件:作者、出版背景、生物进化概念、生物多样性原因等。
3. 视频资料: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达尔文吗?他有什么重要贡献?引导学生回顾达尔文及其代表作《物种起源》。
2. 讲解《物种起源》介绍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历史意义。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3.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4. 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阐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分析自然选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生物进化的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7. 板书设计《物种起源》导言作者:达尔文出版背景、历史意义生物进化概念生物多样性原因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六、教学内容1. 达尔文的生平事迹2. 《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概述3. 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达尔文的生平事迹及其对生物学的影响。
《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意义。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
生物进化理论对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和背景。
2. 使学生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对生物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种起源的定义和背景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3. 物种起源的意义和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概念、背景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物种起源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探究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假设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等。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海报。
4. 实验器材(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物种起源的概念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四个要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物种起源的意义和影响,如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
4. 探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假设和实验验证,深入研究物种起源相关话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7. 板书设计:物种起源定义:……背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意义和影响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种起源概念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学术写作的能力。
4. 小论文:通过学生的论文,评估其对物种起源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3.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八、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或进行自然观察之旅。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概念,理解物种起源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种起源的概念2. 物种起源的意义3.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概念、意义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概念、意义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2. 课件:物种起源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4. 参考资料:关于物种起源的研究论文和书籍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物演化历程的动画,激发学生对物种起源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物种起源的概念,阐述物种起源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3. 案例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遗传物质等,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种起源的重要性和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七、课堂练习八、拓展与延伸1. 邀请生物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种起源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察生物进化相关的展品,巩固所学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进化的过程。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了物种起源的概念、意义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探索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出版时间和背景。
2.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
3. 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
4. 能够运用自然选择解释生物的适应性。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 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难点:1.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
2. 生物进化的证据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
2. PPT课件。
3. 生物进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引言1.1 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他的背景和贡献。
1.2 介绍《物种起源》的出版时间和影响。
1.3 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思考,提出问题:“生物是如何演化的?”第二章:自然选择学说2.1 介绍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概念:适者生存、变异和遗传。
2.2 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3.1 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
3.2 分析化石记录,了解生物的演化历程。
3.3 探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生物的适应性4.1 解释生物适应性的概念。
4.2 分析生物适应性的实例,如鸟的羽毛、鱼的鳞片。
4.3 引导学生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5.1 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5.2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5.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提问。
2. 学生作业和研究报告。
3. 期末考试相关考题。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证据(续)6.1 探讨地层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6.2 分析地层中的化石分布规律,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
6.3 引导学生思考地层学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查尔斯·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的基本信息。
2. 理解生物进化论的概念及其对科学界和宗教界的冲击。
3. 掌握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
4. 分析《物种起源》导言中的主要论点。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查尔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简介。
2. 生物进化论的概念。
3.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
4. 《物种起源》导言的主要论点。
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2.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数学模型。
3. 达尔文进化论与当代生物学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物种起源》导言节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物学知识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章:引言1.1 教师开场介绍: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物种起源》导言,以及查尔斯·达尔文对其影响。
1.2 学生自主阅读:学生阅读《物种起源》导言节选,理解基本内容。
1.3 讨论和分享:学生分享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导言中的关键论点。
第二章:查尔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2.1 教师介绍:详细介绍查尔斯·达尔文的生平、研究背景和《物种起源》的发表。
2.2 学生探究: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2.3 讨论和分享: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达尔文的研究方法和《物种起源》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物进化论的概念3.1 教师讲解:讲解生物进化论的概念,包括进化的定义、进化的证据等。
3.2 学生实践: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
3.3 讨论和分享: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进化论的重要性。
第四章: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4.1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包括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等。
4.2 学生探究: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数学模型。
4.3 讨论和分享: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及其生平事迹。
2.掌握《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书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英国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就对自然界充满好奇。
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2)达尔文的环球航行1831年,达尔文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贝格尔号”船环球航行。
这次航行历时五年,达尔文沿途对各种生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生物学资料。
2.课程内容(1)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种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法则进化的。
这一观点打破了当时宗教神学的物种不变论,引起了轰动。
(2)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不断进行竞争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适者生存是指在竞争中,那些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基因传给后代,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3)物种起源的主要论点1.共同祖先: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2.物种形成:物种是通过逐渐的演化过程形成的,而非一次性创造的。
3.地理分布: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质变迁有关,生物物种的分布规律与地质史密切相关。
4.人工选择:人类可以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品种。
通过对《物种起源》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认识到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种起源》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掌握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生物进化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探讨生物进化论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及其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物种起源》这本书。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物种起源》导言,了解书籍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如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如生物形态的演变、生物种群的分化等。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论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种起源》的哪些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继续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其他观点,如共同祖先、生物分类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生物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育种等。
三、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物进化过程。
四、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巩固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收集生物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物种起源》的哪些内容?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论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争议。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术争议。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生物进化论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生物学、医学、环保等领域的贡献。
四、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辩论:生物进化论是否应该纳入中学教材。
五、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范文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及其成就。
2.理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教学难点: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达尔文的照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思考:达尔文为什么会被誉为“生物学之父”?2.自主学习(1)请学生自主阅读《物种起源》导言部分,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学生举例说明进化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案例分析(1)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如:长颈鹿的进化。
(2)引导学生分析长颈鹿进化的原因,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
5.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进化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2)学生举例说明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农业等。
6.课堂小结(2)强调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1.深入阅读《物种起源》,理解进化论的核心观点。
2.收集生物进化的实例,分析其背后的进化原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理解了进化论的核心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进化论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中的关键段落,如“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会经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段话,达尔文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什么呢?”学生:“物种是会变化的。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种起源》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概念、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2. 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如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达尔文探究生物进化的案例,如finches 鸟嘴的适应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达尔文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过程。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五、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深入学习(10分钟)1. 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
2. 分析自然选择的作用和意义,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物进化对人类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八、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种起源》导言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六、进化理论的争议与发展(15分钟)1. 介绍《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的争议,如创造论与进化论的争论。
2. 讲解进化论在科学界逐渐被接受的过程,以及后续科学家对进化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七、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15分钟)1. 讲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分析化石记录对进化论的支撑,如过渡化石的存在。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分析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 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2.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准备《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背景和意义。
2. 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理解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生物进化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生物进化的含义。
四、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五、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导言部分,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通过讲解达尔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六、比较解剖学与胚胎学证据(10分钟)1. 教师讲解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证据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支持。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及其科学成就。
2.掌握《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教学难点:理解生物进化论的科学依据及其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查尔斯·达尔文:出生背景、成长经历、科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物种起源》的出版背景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2.自学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理解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就《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精讲点拨(1)讲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物种的起源、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生物进化论的科学依据。
(2)分析生物进化论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5.案例分析(1)举例说明生物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物进化论与人类起源、生物进化论与疾病防治。
(2)引导学生运用生物进化论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物种起源》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物进化论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表现。
4.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五、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积极参与、善于思考的学生。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最大胆的观点是什么?”(2)在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时,可以通过实例来解释:教师:“让我们以鸟类的翅膀为例,想象一下,最早的鸟类祖先可能只有简单的翼缘结构,那么这些结构是如何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翅膀的呢?”2.教学难点补充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化石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物进化的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进一步解释:“化石是生物进化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生物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
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

语文教案-《物种起源》导言一、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查尔斯·达尔文所著作的《物种起源》一书的导言部分,进一步理解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加深学生对科学文献阅读的理解和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思考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二、教学重点•能够理解文本主旨,捕捉重点信息•能够理解生物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理解科学发现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四、教学内容1. 案例介绍•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和他对进化论的贡献。
2. 教学输入•分析《物种起源》的导言部分,进一步理解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学习生物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科学发现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教学输出•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思考,进行批判性思考。
如:充分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含义,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科学精神。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思维导图与探究法 [^1]六、教学评估•口头检查,包含针对案例内容的问题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测试。
•书面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阐述和扩展。
七、教学资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原文•科学研究实例八、教学媒体•讲台•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九、参考文献•[1] 张明,王芳石.以探究为基础的思维导图教学法[J].实践与探究,2021(37):181-182+185.十、课程设计思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远古时期对生命起源行为的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理解生物学概念,如:自然选择、进化等。
•通过对达尔文的学习和作品的讲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对现实生活践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和科学论文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一、教案概述《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的科学性,以及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将能够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并初步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的基本信息。
2. 掌握自然选择的概念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认识到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化论的实际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进化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达尔文及其著作《物种起源》,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学等领域。
4. 讨论:引导学生就进化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如生物进化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等。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科学性。
六、教学拓展1. 观看相关纪录片:如《自然选择之美》、《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2. 推荐阅读:让学生阅读《物种起源》全书,以及达尔文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
3. 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观察各类生物标本,感受生物进化的历程。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物种起源》导言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种起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2.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物种起源》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探讨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物种起源》导言部分。
2. 参考资料:关于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资料。
3. 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案例和图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授(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Step 3: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Step 4: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案例,学生分组分析并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活跃程度和贡献。
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展现。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小测验或提问,检查学生对《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复习《物种起源》导言部分的内容,重点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精选6篇)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精选6篇)《〈物种起源〉导言》篇1邱龙涛A. 课时安排:二教时。
B. 教学目的:一、思想教育目标:学习作者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能力培养目标: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C.教学设想:一、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词语,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三、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一些长句,并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
第一课时A.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
“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二、教师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了几方面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理解。
第一种理解:主要写了四方面内容。
即《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第二种理解: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
对《物种起源》从写作到出版的一些说明;简介《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种理解: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概述《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为本书写了出版说明;阐明关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2.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再用幻灯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4545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4.png)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物种起源》导言教案第一课时一、导语: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介绍作者: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
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
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
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
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
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三、解题: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
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
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介绍作者:
查理达尔文(18093段:成书出版43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文中的“那时候”指_____年,“现在”指_____年,“这个问题”指_______。
明确:1831年;1859年;物种起源问题。
(2)从第一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了___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
明确: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
(3)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问题及写作《物种起源》一书的经过,目的何在?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 、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 、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对问题的研究。
C 、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 、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绪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
明确:D 作者从“远航”到“现在”,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的严谨、审慎态度,刻苦钻研7节,找出各段的关键句。
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1、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键句。
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
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同时也显示脉络层次。
1、第四段的关键句是?
明确: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2、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明确: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可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六个层次,同一层次、上一层与下一层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点。
如:桃花与梅花同属蔷薇科,家猫与东北虎同属猫科,人与金丝猴同属灵长目。
生物胚胎间的关系:人、鸡、猪、蛙、龟、鱼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地理的分布:在大体相似的气候,如南美洲、非洲、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可是生物类型彼此送别很大,或者是说在有些地区,如非洲(或南美洲)内部各地气候条件很大,但那里的生物类型却彼此相似。
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古生物学的地质学按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这就证明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从最简单的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3、他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
明确: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4、作者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
明确:“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
5、这说明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轻率、精益求精的精神。
6、本段的最后两句话有什么任用?
明确:这两句话举了两个事例,来否定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
二、学习第五段。
1、第五段和第四段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
明确:因果关系(关联词:因此)
2、第五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明确:第二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所以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
说明作者具有亲身实践的精神。
3、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4、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我经常获得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三、学习六七两段。
1、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是什么?
明确: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2、关于物种起源,作者的两大基本观点是什么?
明确:
A、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B、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惟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3、对这两个观点,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作者说“我深信”、“我又确信”,说明对自己的观点毫不怀疑,坚持真理。
四、总结:
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人格魅力
1、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
2、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
3、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
4、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肃认真的态度
5、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
6、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
7、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