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33e6b4852458fb760b56e4.png)
例题5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C燃烧时发出
黄色的原因:
。
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能量低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高的轨道上,跃迁到能量高的轨
道的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随即跃迁回原来
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
2
微
粒 间
化学 键
作
用
与
物
质
的
分子
性
性质
质
共价键
配位键和配位 化合物 金属键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杂化轨道理论
例题4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
化合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
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是
;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
(子Cu4。2)+已形往知成硫N配酸F3离铜与子溶N,H液3其的中原空加因间入是构过_型量__都氨_是水__三,__角可__锥生__形成_,_[C_单u。(NNFH32不)2]易2+与配离 解析:NF3分子中氟原子非金属性强是吸电子的,使得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_(填“高”或“低”),请 解释原因__________。 解析: Cu2O和Cu2S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 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由于氧离子的例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 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 子点键比C强u于2S亚的铜高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a47c707b7360b4c2e3f64cf.png)
高中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
高中化学选修3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3结束时掌握。
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37c82d7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f.png)
选修3 物质构造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构造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构造与元素旳性质 第2课时
2024/10/5
1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旳】
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旳涵义, 能应用元素旳电离能阐明元素旳某些 性质。
2024/10/5
2
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旳性质随( 核电荷数 )旳递增发生周
3、已知在200C 1mol Na失去1 mol电子需吸收650kJ能
× 量,则其第一电离能为650KJ/mol。 × 4、Ge旳电负性为1.8,则其是经典旳非金属
5、气态O原子旳电子排布为:
× 6、 半径:K+>Cl-
×
√ 7、酸性 HClO4>H2SO4 ,碱性:NaOH > Mg(OH)2
8、第一周期有2*12=2,第二周期有2*22=8,则第五周
D.钾旳第一电离能比镁旳第一电离能大.
K〈Na〈Mg
2024/10/5
16
元素周期律
2、在下面旳电子构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旳
原子可能是 ( C )
A.ns2np3
B.ns2np5
C.ns2np4
D.ns2np6
2024/10/5
17
元素周期律
(三)电负性(阅读课本P18)
1、基本概念
化学键:元素相互化合,相邻旳原子之间产生旳 强烈旳化学作用力,形象地叫做化学键。
(第ⅡA元素和第ⅤA元素旳反常现象怎样解释?) ⅤA半充斥、 ⅡA全充斥构造
2)同主族旳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降低。
2024/10/5
12
元素周期律
3、电离能旳意义: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9bf874ba1c7aa00b42acb40.png)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电负性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3、电负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1. 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 对于电离能和电负性概念的教学,应突出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在了解电离能概念和概念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8baaeff242336c1fb95e45.png)
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一、电负性1.有关概念与意义(1)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2.递变规律(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①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①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②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3)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如H的电负性为2.1,Cl的电负性为3.0,Cl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3.0-2.1=0.9<1.7,故HCl为共价化合物;如Al的电负性为1.5,Cl的电负性与Al的电负性之差为3.0-1.5=1.5<1.7,因此AlCl3为共价化合物;同理,BeCl2也是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特别提醒电负性之差大于1.7的元素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F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
例1(2018·北京朝阳区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B.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族的观点【考点】元素的电负性【题点】电负性的含义及变化规律答案A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电负性逐渐减小,A项不正确;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B项正确;电负性越大,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C项正确;NaH中H为-1价,与卤素相似,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族的观点,D项正确。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第一单元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第一单元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7cf2ea4693daef5ef73dea.png)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 变化——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r)
(1)共价半径rc:单质分子中,共价 单键结合的两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2)van der Waals半径rv:单质分子 晶体中相邻分子间两个非键合原子核 间距离的一半 (3)金属半径是指金属单质的晶体 中相邻两个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同理
例如:
E+ (g) - e- E 2+ (g)
I2
Li(g) e Li (g)
2 3
I1 520.2kJ mol
1
Li (g) e Li2 (g)
I 2 7298 .1kJ mol1
1
Li (g) e Li (g) I3 11815 kJ mol
S区
p区 d区
ⅠA、ⅡA
ns1-2 ns2np1-6
ⅢA~ⅦA和零族
ⅢB~ⅦB和Ⅷ族 (n-1)d1-9ns1-2
ds区 ⅠB、ⅡB
(n-1)d10ns1-2
f区 镧系和锕系(n-2)f0-14(n-1)d0-2ns2
4、过渡元素
①全部副族元素都称为过渡元素。包括d区、ds 区和f区的元素。其中镧系和锕系元素称为内过 渡元素 ②过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除钯外都 只有1~2个电子,所以它们都是金属元素。 ③它们的(n-1)d轨道未充满或刚充满,或f轨道也未充 满,所以在化合物中常有多种氧化值,性质与主族元 素 有较大的差别。
IA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VIIIA
2
3 4 5 6 7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B IB IIB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85d3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f.png)
b.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电子能量越 大,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原子轨道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②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x轨道 简
np能级 npy轨道 npz轨道
并 轨 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y2轨道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2n2
2、能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s、p、d、f、g、h……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二
三
KL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①电子云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2s
2p
F ↑↓ ↑ ↓ ↑ ↓ ↑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1s2 2s2 2p4
电子排布图
1s2 2s2
2p4
O原子
六、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结构与元素与的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与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b36bb4bc850ad02de80419d.png)
(二)电离能(阅读课本P18) 电离能(阅读课本P18) 1、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 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 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 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 表示,单位: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 选修3系列课件
物质结构与性质
1.2《原子结构与元素 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 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3、认识周 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 规律 4、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和位置间的关系 5、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6、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 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学与问: 学与问: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碱金属元素的 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2.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2.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跟 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铝的化合价有何关系? 钠、镁、铝的化合价有何关系?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 一电离能较小, 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 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 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从而 电离能越来越大。 电离能越来越大。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4facf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e.png)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说明〗全篇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说明〗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f0a3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本章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原子结构,简述了构造原理及运用构造原理进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用电子云的概念,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原子轨道。
在比较系统而深入介绍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易成为学习难点。
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注意知识的衔接与深化。
本章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教材以原子结构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推演元素的性质。
本章的内容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第一节“原子结构”中,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两个概念,给出每一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的电子数,并在能级的基础上引出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以及原子光谱。
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教材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
这样一来,教材中没有出现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降低了学习难度。
构造原理是一个经验规律,构造原理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次序。
该节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借助电子云的概念,形象地引出了原子轨道。
有了原子轨道的概念,运用原子轨道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作进一步研究,进而介绍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以及能量最低原理。
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中,首先,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的角度说起元素周期表,然后,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解释了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再通过“探究”栏目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关于元素周期律,教材重点讨论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另外,多样化的图表是本章在呈现方式上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本章总结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本章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f5d177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e.png)
对话·命题专家
化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0=(1+4y)/25,解得y=6。 又因为烃完全燃烧时,需氧气过量或适量,则必须满足10(x+y/4) ≤50,即x≤3.5,B正确。
构建·知识网络
总结·专题提升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化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总结·专题提升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化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3.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有机化合物的特征性质 利用有机化合物波谱法测量的结果或根据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具有特 殊现象的反应可推测出物质的结构特征,常见特征反应与对应官能团关 系如下。
(1)反应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 结构。
或C≡C、—CHO、酚类
构建·知识网络
总结·专题提升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化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含有
或C≡C、
—OH、—CHO、酚类结构及苯环上有侧链的物质。
(3)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物质:含有—OH、—COOH。
(4)能与Na2CO3或NaHCO3反应放出CO2的物质可能含有—COOH。
构建·知识网络
总结·专题提升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化学 选择性必修3 配人教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解析】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2=126,故1 mol三聚氰
胺分子中含C原子、H原子、N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C)=1
mol×126 12
gg··mmooll--11×28.57%≈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2b76815227916888486d77f.png)
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的价电 子层结构式,并指出该元素所属的周期和族。
其排布式为[Ar]3d54s2, 由于最高能级组数为4,其中有7个价电子,故该元素是第四周期ⅦB族。
思考与探究
按照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的元素划分为5个区:s区、p 区、d区、ds区、f区。划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s区、d区、 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P区,主族,第三周期,第VIIA族 ds区,副族,第四周期,第IB族
3、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给出其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3)第四周期第VIA族 (4)第四周期第IVB族
4S24P4 3d24S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DF ) A. B. C. D. E. F. G. S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结尾 d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p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p结尾 主族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含s,但都不含d 过渡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区元素的原子d轨道一定全满
课堂练习 1、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位置 上。试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 式并分析该元素在哪区? 由于是ⅥA族, 4d必是全充满的,所以价电子排 布为5s25p4,
电子排布式[Kr]4d105s25p4
属P区
2、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第几周期?第几族? (1)1s2 2s2 2p6 3s2 3p5 (2)[Ar]3d10 4s1
区的名称来自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充的能级的符号
(四)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s区: 含ⅠA与ⅡA共两族两列;价电子层为ns1或 2(n≥1) 特点: 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 ①并不是所有价电子层为ns1或2的元素都在 S区, He除外(它在p区) ②除H外,都是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公开课)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389d31367cd184254b3535c7.png)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并为后面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做好铺垫。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是选修内容,是在必修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但根据高中化学考纲,本部分内容在高考的选考大题中出现。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所教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必修二的内容还不够熟练,在新课之前还需要复习。
2、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周期和族的划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人教版选修三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人教版选修三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127b2579b89680202d8256a.png)
③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 负
例:NaH中,Na:0.9 H:2.1
Na显正价,H显负价
[思考4]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 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 对角线原则。请查阅电负性表给出相应的 解释?
因为它们电负性的大小比较接近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22原子半径及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22原子半径及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bad0553a0116c175e0e4850.png)
11.A、B、C、D、E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均属 于短周期元素,已知 A 是非金属元素,其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 数相等。Bn+和 C(n+1)+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C 是两 性元素。Dn-、E(n-1)-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 写 出 这 五 种 元 素 的 元 素 符 号 : A_____H_______ , B___M__g_______ , C____A__l ______ , D_____S_______ , E____C__l ______。
分别取少许 X、Y 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 MnO2 粉末,迅速产生无 色气体的是 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 与 C 组成的两种化合物 M 和 N 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 X、 Y 相等,则 M 为___N__H_3______,N 为____N_2_H_4_____。
径越小。
12.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的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1)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第__四__周__期__第_Ⅷ__族____,离子半 径:B2+_____<_______(填“>”“<”或“=”,下同)C3-。
(2)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______<______E。 (3)①F 与 E 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 2∶1、1∶1 的两种化 合物 X 和 Y,区别 X 与 Y 的实验方法是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 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高中化学选修三_教师用书(人教版)
![3高中化学选修三_教师用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34ea13cc175527072208e4.png)
高中化学选修三_教师用书(人教版)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重点和难点、具体教学建议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案供参考。
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本书编写者:吴国庆、李俊、徐伟念、王建林、郑忠斌、胡晓萍、陈学英、王乾(按编写顺序)本书审定者:李文鼎、王晶责任编辑:李俊责任绘图:李宏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5年6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教学建议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资源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教学建议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学资源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教学建议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教学资源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一、教学目标1.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能举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及应用。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7357656d1f34693dbef3edd.png)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
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
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
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
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
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图示大全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图示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35df3b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b.png)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图示大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2)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
2、有A、B、 C、 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 都小于 20 。其中 C、 E是金属元素; A 和 E 属同一族,它们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1 。 B 和 D 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 的 p 能级电子数是 s 能级电子数的两倍, C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 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A、B、C、D、E五种元素 的电负性分别为2.5,3.5,0.8,2.1,1.5,请回答下列问题: H ,B是________ O ,C是________ (1)A是________ Al ,D是 S ,E是________( ________ 用化学符号填空,下同) K (2)由电负性判断,以上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 K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________。 O 负 价,其他 (3)当B与A、C、D分别形成化合物时,B显________ 正 价。 元素显________ (4)当B与A、C、D、E(与E形成E2B)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化合 H2O、SO。 Al2O3、, K2O 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SO3 物中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7
5.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
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 为“对角线规则”。
如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 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 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解答: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2O、MgO, Be(OH)2、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H3BO3、H2SiO3都是弱酸。 这些都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
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的周期律。
2.实质 元素原子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
元素周期律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4
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 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 右,原子半径的变化 趋势如何?应如何理 解这种趋势?周期表 中的同主族元素从上 到下,原子半径的变 化趋势如何?应如何 理解这种趋势?
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 为“对角线规则”。
如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 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 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解答: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2O、MgO, Be(OH)2、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H3BO3、H2SiO3都是弱酸。 这些都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32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33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5
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半径: 1、影响因素:
原子半径 的大小 2、规律:
取决于
1、电子的能层数
2、核电荷数
3、核外电子数
(1)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2)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电子层、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大。
碱金属元素的 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2.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跟钠、镁、铝的化合 价有何关系?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 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 时失去电子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从 而电离能越来越大。 看逐级电离能的突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2课时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 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 性质。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
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 核电荷数 )的递增发生周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n+、Bn-、C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C
)
A.原子序数关系:C>B>A
B.微粒半径关系: Bn-> An+
C.C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原子半径关系是:A<B<C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9
元素周期律
(二)电离能(阅读课本P18)
1、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 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元素 电负 性
1.5
B
2.0
Be
1.5
C
2.5
CI
3.0
F
4.0
Li
1.0
Mg
1.2
N
3.0
Na
0.9
O
3.5
P
2.1
S
2.5
Si
1.8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9
元素周期律
1、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2、f区都是副族元素,s区和p区的都是主族元素× 3、已知在200C 1mol Na失去1 mol电子需吸收650kJ能 量,则其第一电离能为650KJ/mol。 4、Ge的电负性为1.8,则其是典型的非金属 5、气态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 6、 半径:K+>Cl7、酸性 HClO4>H2SO4 ,碱性:NaOH > Mg(OH)2 8、第一周期有2*12=2,第二周期有 2*22=8,则第五周 期有2*52=50种元素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3
元素周期律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4
元素周期律
1 、下列左图是根据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
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IA、VIIA元素的电负 性变化图。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5
元素周期律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6
元素周期律
5.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1)同周期: a、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最小的是碱金属,最大的是 稀有气体的元素; b、第ⅡA元素>ⅢA的元素;第ⅤA元素>ⅥA元 素 (第ⅡA元素和第ⅤA元素的反常现象如何解释?)
ⅤA半充满、 ⅡA全充满结构
2)同主族的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少。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0
元素周期律
思考与探究: 观察图1-21,总结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 数递增有什么规律?(同周 期、同主族)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1
元素周期律
12
元素周期律
3、电离能的意义: ①电离能是衡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难易的物理量。元 素的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越容易失去电子,即元 素在气态时的金属性越强。 ②判断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或形成的阳离子的电荷 ③利用逐级电离能判断化合价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3
元素周期律
学与问:P18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
×
×
×
× √
30
×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元素周期律
课堂练习:
1.(2009·上海高考)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 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 的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B ) A.Li,F
【解析】
B.Na,F
C.Na,Cl
D.Mg,O
所以共价键成分最少的为B项。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31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4
元素周期律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5
元素周期律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最小的是碱金属)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反常现象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最大的是稀有气体的元素:He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18
元素周期律
鲍林L.Pauling 1901-1994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鲍林研究电负性的手稿
19
元素周期律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0
元素周期律
2、电负性的标准和数值:以氟的电负
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 弱的尺度 金 属:<1.8 类金属:≈1.8 非金属:>1.8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1
元素周期律
(三)电负性
3、变化规律: ①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 渐增大,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②同一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呈现减 小趋势,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22
元素周期律
4、电负性的意义:
①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电负性越大,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元素的非金属 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②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大于 1.7)化合通常形成离子键;电负性相差不大(小于1.7) 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通常形成共价键; ③判断化学键的极性强弱 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趋势越大,键的极性 越大。 ④判断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