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 自考 习题解答第5章稳定性分析分解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练习题及答案——25-12 已知)(1s G 、)(2s G 和)(3s G 均为最小相角传递函数,其近似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79所示。
试概略绘制传递函数 G s G s G s G s G s 412231()()()()()=+的对数幅频、对数相频和幅相特性曲线。
解:(1) ✈L K 11204511()lg .ω== ∴=K 1180则: G s K 11()=(2) G s K s s 22081()(.)=+20201022lg /lg K K ω== , K 21= (3) ✈L K K 333202001110()lg lg .ωω===s s K s G K 9)(,9111.01333====∴(4) ✈G s G G G G 412231()=+ 将G G G 123,,代入得:G s s s 41801251()(.)=+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解5-12(a)所示,幅相特性曲线如图解5-12(b)所示:图解5-12 (a) Bode图 (b) Nyquist图5-13 试根据奈氏判据,判断题5-80图(1)~(10)所示曲线对应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已知曲线(1)~(10)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按自左至右顺序)。
题号开环传递函数P N NPZ2-=闭环稳定性备注1G sKT s T s T s()()()()=+++1231110-12不稳定2G sKs T s T s()()()=++1211000稳定3G sKs Ts()()=+210-12不稳定4 G s K T s s T s T T ()()()()=++>12212110 0 0 稳定 5 G s K s ()=30 -1 2 不稳定 6 G s K T s T s s ()()()=++123110 0 0 稳定 7 G s K T s T s s T s T s T s T s ()()()()()()()=++++++5612341111110 0 0 稳定 8 G s KT s K ()()=->1111 1/2 0 稳定 9 G s KT s K ()()=-<1111 0 1 不稳定 10G s Ks Ts ()()=-11-1/22不稳定5-14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根据奈氏判据,确定其闭环稳定的条件:)1)(1()(++=s Ts s Ks G ; )0,(>T K(1)2=T 时,K 值的范围; (2)10=K 时,T 值的范围; (3)T K ,值的范围。
自动控制理论第5章
n1
n1 n n1 2 l n1 1
Bl e l t sin( l t l ), t 0 (3 - 21)
5.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g( t ) Al e pl t
l 1 n1 n1 n n1 2 l n1 1
g(t)的表达式:g( t ) L T ( s ) sRes T(s)e ResT ( s ), pi p
1 n st n i 1
i
i 1
情况1:对T(s)的单实数极点-p,记( s ) ( s p) ( s ), 满足 ( p) 0
(s
l
j l )( s l j l ) 0 (3 - 23)
的根 pl l 1,..., n1) l j l ( l n1 1,..., n1 n n1 2) ( ,
02:27 在左半s平面。
5.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二、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确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 1 直接计算或间接得知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 2 确定特征方程的根具有负实部的系统参数的区域。 应用第一种类型的两种方法是:(1)直接对系统特征方 程求解;(2)根轨迹法 应用第二种类型的两种方法是:(1)劳斯-胡尔维茨判据; (2)奈氏判据
02:27
利用MATLAB分 析系统的稳定 性及特性
引言
一般来讲,根据应用的需求或者对象本身的特性,被
控对象既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
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和常用传递函数。 如何系统稳定性定义? 什么样的系统才是稳定的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如何?有什么优势?
02:27
5.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自控原理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5-1 5()0.251G s s =+5()0.251G j j ωω=+()A ω=()arctan(0.25)ϕωω=-输入 ()5cos(430)5sin(460) =4r t t t ω=-︒=+︒(4)A ==(4)arctan(0.25*4)45ϕ=-=-︒系统的稳态输出为()(4)*5cos[430(4)]3045)17.68cos(475)17.68sin(415)c t A t t t t ϕ=-︒+=-︒-︒=-︒=+︒ sin cos(90)cos(90)cos(270)αααα=︒-=-︒=+︒或者,()(4)*5sin[460(4)]6045) 17.68sin(415)c t A t t t ϕ=+︒+=+︒-︒=+︒所以,对于cos 信号输入下的稳态输出计算规律与sin 信号作用下计算相同。
5-3(2)1()(1)(12)G s s s =++ 1()(1)(12)G j j j ωωω=++()A ω=()arctan arctan 2ϕωωω=--起点:0ω= (0)1;(0)0A ϕ==︒ 位于正实轴上。
终点:ω→∞ ()0;()180A ϕ∞=∞=-︒+∆ 从第三象限趋于原点因此,,Nyquist 曲线与虚轴有交点,并且满足:()arctan arctan 290ϕωωω=--=-︒ arctan arctan 290ωω+=︒所以有,1/(2)ωω= 21/2ω=()0.473A ω=== 因此,与虚轴的交点为(0,-j0.47)()ω(3)1()(1)(12)G s s s s =++ 1()(1)(12)G j j j j ωωωω=++()A ω=()90arctan arctan 2ϕωωω=-︒--起点:0ω= (0);(0)90A ϕ=∞=︒∆-- 位于负虚轴(左侧)无穷远方向终点:ω→∞ ()0;()270A ϕ∞=∞=-︒+∆ 从第二象限趋于原点因此,,Nyquist 曲线与实轴有交点,并且满足:()90arctan arctan 2180ϕωωω=-︒--=-︒ arctan arctan 290ωω+=︒1/(2)ωω= 21/2ω=2()0.673A ω===与实轴的交点为(-0.67,-j0))ω(4)21()(1)(12)G s s s s =++ 21()()(1)(12)G j j j j ωωωω=++()A ω=()180arctan arctan 2ϕωωω=-︒--起点:0ω= (0);(0)180A ϕ=∞=︒∆-- 位于负实轴(上侧)无穷远方向终点:ω→∞ ()0;()360A ϕ∞=∞=-︒+∆ 从第一象限趋于原点因此,,Nyquist 曲线与虚轴有交点,并且满足:()180arctan arctan 2270ϕωωω=-︒--=-︒ arctan arctan 290ωω+=︒1/(2)ωω= 21/2ω=()0.94A ω===与虚轴的交点为(0,j0.94))ω=5-4(2)10.5ω=,21ω=,1K =,0ν=(3)10.5ω=,21ω=,1K =,1ν=低频段直线(延长线)与0db 线交点的频率为:1/cK νω'=。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arctan
b a
2
arctan
j
b a
jw
1
s1 tan1 b
b
a
a Re
22
若上式b为负值,则角增量为
2
2
arctan
b a
如图:
j
jw
a
2
Re
tan1 b
s2
a b
23
若根在右半平面,其角增量如图所示,
j jw
tan1 b
3
b
a
a
Re
为
2
2
arctan
b a
24
现考虑n次多项式 Ds,且在原点有q个零点,可表示为
代入D(s)并命w从0增大到 时,复数D(s)的角连续增
大 ng
2
二 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1 反馈系统开环和闭环的特征方程式
Xi s
X0 s
27
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MK s DK S
闭环传递函数为
s
Gs 1Gs
DK
MK s s Mk
s
MK s Db s
令:F
s
1
G
s
1
MK DK
s s
arg1 G( j。w) 90o
列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o
(s)
(T1s
K 1)(T2s 1)(T3s
1)
讨论开环增益K的大小对系 统稳定性的影响
解:这是一个三阶系统,没有开环零点,且开环极点全部 位于左半s平面,因此是最小相位系统。 作极坐标草图,先计算极限值:
32
=0时,有
A(0) K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免费)[1]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免费)5-1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满足开环增益 及 解:① 首先确定开环增益K,00()12lim v s K SG S k →===② 未校正系统开环传函为:012()(1)G s s s =+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101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Gm = 70.5 dB (at 200 rad/sec) , P m = 16.5 deg (at 3.39 rad/sec)Frequency (rad/sec)③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得到幅穿频率 3.4c ω=,对应相位角'0()164,16c G j ωγ∠=-∴=,采用超前校正装置,最大相角 0(180())4016630m c G j ϕγωγ=-+∠+=-+=④ 11sin ,31m αϕαα--=∴=+ 0()(1)KG s s s =+40γ=︒112K s -=⑤ 在已绘图上找出10lg 10lg3 4.77α-=-=-的频率 4.4m ω=弧度/秒 令c m ωω=⑥0.128/,0.385/m T s T s ωα=⇒==∴=校正装置的传函为:110.385()110.128Ts s G s Ts s α++==++校正后的开环传函为:012(10.39)()()()(1)(10.13)c s G s G s G s s s s +==++ 校正后1801374340γ=-=>,满足指标要求.-100-50050100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10101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Gm = 99.2 dB (at 1.82e+003 rad/sec) , P m = 42.4 deg (at 4.53 rad/sec)Frequency (rad/sec)5-2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 设计串联迟后校正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系统稳定性
5.2 稳定的条件
当σi和λi均为负数,即特征根的 σi和λi均为负数, 均为负数 实部为负数,系统是稳定的; 实部为负数,系统是稳定的; 或极点均在左平面。 或极点均在左平面。
5.3 代数稳定性判据
定常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定常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根具有负 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根具有负 实部。因此,判别其稳定性,要解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 实部。因此,判别其稳定性,要解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避开对特征方程的直接求解,可讨论特征根的分布, 避开对特征方程的直接求解,可讨论特征根的分布,看其 是否全部具有负实部,并以此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这样 是否全部具有负实部,并以此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稳定性判据。 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稳定性判据。 其中最主要是E.J.Routh(1877 )h和Hurwitz( 其中最主要是E.J.Routh(1877年)h和Hurwitz(1895 E.J.Routh(1877年 年)分别提出的代数判据。 分别提出的代数判据 代数判据。
习题讲解: 习题讲解:
µ
G1
Q21
G1
h2
k1 k1 G1 ( s ) = , G1 ( s ) = (T1s + 1) (T1s + 1) k1k 2 G0 ( s ) = (T1s + 1)(T2 s + 1)
kp
G0 ( s ) G(s) = 1 + G0 ( s ) K p
5.4 Nyquist稳定性判据 Nyquist稳定性判据
系统稳定的条件? 系统稳定的条件?
5.2 稳定的条件
d n y (t ) d ( n −1) y (t ) dy (t )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 n a + an −1 + L + a1 + a0 y (t ) n ( n −1) dt dt dt d m x(t ) d ( m −1) x(t ) dx(t ) = bm + bm−1 + L + b1 + b0 x(t ) m ( m −1) dt dt dt d n y (t ) d ( n −1) y (t ) dy (t ) + a( n −1) + L + a1 + a0 y (t ) = 0 齐次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an n ( n −1) dt dt dt an s n + an −1s n −1 + L + a1s + a0 = 0 设系统k 设系统k个实根
自动控制理论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方版)第五章
第五章5-1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其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1)解: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列表取点并计算。
0.5 1.0 1.5 2.0 5.010.01.790.7070.370.2240.0390.0095-116.6-135-146.3-153.4-168.7-174.2系统的极坐标图如下:(2)解: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列表取点并计算。
00.20.50.8 1.0 2.0 5.010.910.630.4140.3170.1720.01950-15.6-71.6-96.7-108.4-139.4-162.96系统的极坐标图如下:(3)解: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列表取点并计算。
0.20.30.51254.55 2.74 1.270.3170.0540.0039-105.6-137.6-161-198.4-229.4-253系统的极坐标图如下:(4)解: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列表取点并计算。
0.20.250.30.50.60.8122.7513.87.86 2.520.530.650.317-195.6-220.6-227.6-251.6-261.6-276.7-288.4系统的极坐标图如下:5-2 试绘制上题中各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伯德图)。
(1)解:系统为Ⅰ型,伯德图起始斜率为-20dB/dec,在处与=20=0相交。
环节的交接频率,斜率下降20dB/dec,变为-40dB/de c。
系统的伯德图如图所示:(2)解:伯德图起始为0dB线,的交接频率,斜率下降20dB/dec,变为-20dB/de c。
的交接频率,斜率下降20dB/dec,变为-40dB/de c。
系统的伯德图如图所示。
(3)解:系统为Ⅰ型,伯德图起始斜率为-20dB/dec,其延长线在=1处与=20=0相交。
的交接频率,斜率下降20dB/dec,变为-40dB/de c。
的交接频率,斜率下降20dB/dec,变为-60dB/de c。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第五章习题与解答5-1试求题5-1图(a)、(b)网络的频率特性。
u rR1u cR2CR2R1u r u c(a) (b)题5-1图 R-C网络解(a)依图:⎪⎪⎪⎩⎪⎪⎪⎨⎧+==+=++=++=2121111212111111221)1(11)()(RRCRRTCRRRRKsTsKsCRsCRRRsUsUrcττωωτωωωωω11121212121)1()()()(jTjKCRRjRRCRRjRjUjUjGrca++=+++==(b)依图:⎩⎨⎧+==++=+++=CRRTCRsTssCRRsCRsUsUrc)(1111)()(2122222212ττωωτωωωωω2221211)(11)()()(jTjCRRjCRjjUjUjGrcb++=+++==5-2某系统结构图如题5-2图所示,试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求下列输入信号作用时,系统的稳态输出)(tcs和稳态误差)(tes(1)ttr2sin)(=(2))452cos(2)30sin()(︒--︒+=tttr题5-2图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图解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1)(+=Φs s 频率特性: 2244221)(ωωωωω+-++=+=Φj j j 幅频特性: 241)(ωω+=Φj相频特性: )2arctan()(ωωϕ-=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21)(11)(++=+=Φs s s G s e 则)2arctan(arctan )(,41)(22ωωωϕωωω-=++=Φj j e e(1)当t t r 2sin )(=时,2=ω,r m =1则,35.081)(2==Φ=ωωj 45)22arctan()2(-=-=j ϕ4.1862arctan )2(,79.085)(2====Φ=j j e e ϕωω )452sin(35.0)2sin()2( -=-Φ=t t j r c m ss ϕ)4.182sin(79.0)2sin()2( +=-Φ=t t j r e e e m ss ϕ (2)当)452cos(2)30sin()(︒--︒+=t t t r 时: ⎩⎨⎧====2,21,12211m m r r ωω5.26)21arctan()1(45.055)1(-=-===Φj j ϕ 4.18)31arctan()1(63.0510)1(====Φj j e e ϕ)]2(452cos[)2()]1(30sin[)1()(j t j r j t j r t c m m ss ϕϕ+-⋅Φ-++⋅Φ= )902cos(7.0)4.3sin(4.0 --+=t t)]2(452cos[)2()]1(30sin[)1()(j t j r j t j r t e e e m e e m ss ϕϕ+-⋅Φ-++⋅Φ=)6.262cos(58.1)4.48sin(63.0 --+=t t5-3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h t e e t t t()..=-+≥--11808049试求系统频率特性。
自控控制原理习题 王建辉 第5章答案
第五章 频率法5-1用时域与频域法分析设计和设计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2用时域法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5-3奈氏稳定判据的本质是什么?5-4何谓幅值裕度与相位裕度,并举例说明之。
5-5试述二阶系统闭环频率特性与时域中阶跃相应之间的关系。
5-6试定性叙述伯德图各段与时域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5-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W K (s)=110+s当系统的给定信号为 (1))30sin()(01+=t t x r(2) )452cos(2)(02-=t t x r(3))452cos(2)30sin()(03--+=t t t x r求系统的稳态输出。
解:5-7(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110)(1)()(+=+=s s W s W s W K K B因为)30sin()(0+=t t x r )30(0)(+=t j r ej X ω 02.511arctan29054.012110)(j j B eej W --=+=ωωω)2.530(09054.0)()()(-+==t j B r c ej W j X j X ωωω所以)8.24sin(9054.0)(0+=t t x c 解:5-7(2)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110)(1)()(+=+=s s W s W s W K K B因为)452cos(2)(0-=t t x r 化为正弦表达形式则)452sin(2)(0+=t t x r )452(02)(+=t j r ej X ω 3.1011arctan28944.012110)(j j B eej W --=+=ωωω)3.10452(07888.1)()()(-+==t j B r c ej W j X j X ωωω所以)7.342sin(7888.1)(0+=t t x c解:5-7(3)根据叠加原理,系统的输出为5-7(1)-5-7(2))7.342sin(7888.1)8.24sin(9054.0)(0+-+=t t t x c5-8绘出下列各传递对应的幅相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理论自考习题解答第5章稳定性分析分解
⾃动控制理论⾃考习题解答第5章稳定性分析分解第五章稳定性分析5—1 解:(1)系统的特征⽅程为020)1(212=++?=++s s s s 。
因为⼆阶特征⽅程的所有项系数⼤于零,满⾜⼆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即两个特征根均在S 平⾯的左半⾯,所以此系统稳定。
(2)系统的特征⽅程为030)1(312=+-?=-+s s s s 。
因为⼆阶特征⽅程的项系数出现异号,不满⾜⼆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此系统不稳定。
(注:BIBO 稳定意旨控制系统的输⼊输出(外部)稳定,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输出与输⼊之间传递函数的极点均在S 平⾯的左半平⾯。
若传递函数⽆零极点对消现象时,内部稳定与外部稳定等价。
此系统只含极点不含零点,所以传递函数的极点和特征⽅程的特征根等价,故直接可以⽤特征根的位置判系统的稳定性。
) 5—2 解:(1)特征⽅程中所有项系数⼤于零,满⾜稳定的必要条件;⼜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于外项乘积(5011020?>?),满⾜稳定的充分条件。
∴该控制系统稳定。
(2)特征⽅程中所有项系数⼤于零,满⾜稳定的必要条件;特征⽅程中所有项系数⼤于零,满⾜稳定的必要条件;列写Routh故系统有两个特征根在S平⾯的右半部。
(3)特征⽅程中所有项系数⼤于零,满⾜稳定的必要条件;⼜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于外项乘积(30020?),不满⾜<81稳定的充分条件。
∴该控制系统不稳定。
(4)特征⽅程中所有项系数⼤于零,满⾜稳定的必要条件;稳定。
由于第⼀列元素符号变化两次,系统特征根有两个在右半平⾯,其它4个根在左半平⾯。
(5)特征⽅程中所有项系数⼤于零,满⾜稳定的必要条件;不稳定。
由于表中出现全为0的⾏,为确定特征根的分布可构造辅助⽅程012048402324,43324=+?=+?=++=s s s s s s k利⽤辅助⽅程的导数⽅程的对应项系数代替全零⾏元素,继续完成表的列写。
结果:第⼀列元素⽆负数,右半平⾯⽆根,有4个根在虚轴上。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 五 章5-2 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49()1 1.80.8tth t ee--=-+试确定系统的频率特性。
分析 先求出系统传递函数,用j ω替换s 即可得到频率特性。
解:从()h t 中可求得:(0)0,(0)0h h '==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H s 与系统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R s 之间的关系为()()()H s s R s =Φ⋅即()()()H s s R s Φ=其中()s Φ为系统的传递函数,又1 1.80.836()[()]49(4)(9)H s L h t s s s s s s ==-+=++++1()[()]R s L r t s ==则()36()()(4)(9)H s s R s s s Φ==++令s j ω=,则系统的频率特性为()36()()(4)(9)H j j R j j j ωωωωωΦ==++5-7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s T (s )1s T (K )s (G 12++-=;(K、T1、T2>0)当取ω=1时, o180)j (G -=ω∠,|G(jω)|=0.5。
当输入为单位速度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1,试写出系统开环频率特性表达式G(jω)。
分析:根据系统幅频和相频特性的表达式,代入已知条件,即可确定相应参数。
解: 由题意知:()G j ω=21()90arctan arctan G j T T ωωω∠=---因为该系统为Ⅰ型系统,且输入为单位速度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1,即1()lim ()0.1ss s e E s K→∞===所以:10K =当1ω=时,(1)0.5G j ==21(1)90arctan arctan 180G j T T ∠=---=-由上两式可求得1220,0.05T T ==,因此10(0.051)()(201)j G j j j ωωωω-+=+5-14 已知下列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参数K 、T 、T i>0,i=1,2,…,6)(1))1s T )(1s T )(1s T (K)s (G 321+++=(2))1s T )(1s T (s K)s (G 21++=(3))1Ts (s K )s (G 2+=(4))1s T (s )1s T (K )s (G 221++=(5)3s K )s (G =(6)321s)1s T )(1s T (K )s (G ++=(7))1s T )(1s T )(1s T )(1s T (s )1s T )(1s T (K )s (G 432165++++++=(8)1Ts K)s (G -=(9)1Ts K )s (G +--=(10))1Ts (s K)s (G -=其系统开环幅相曲线分别如图5-6(1)~(10)所示,试根据奈氏判据判定各系统的闭环稳定性,若系统闭环不稳定,确定其s 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
自控原理习题解答第五章
dk 3 2 4s 18s 20s 8 0 ds
s 1.5s 0.5 3 2 s 3 s 4.5s 5s 2
2
s 3s
3
2 2 2
1.5s 5s 1.5s 4.5s 0.5s 2 0.5s 1.5 0.5
s 0.5s 3 3 2 s 4 s 4.5s 5s 2
1
4 95.58
6求与虚轴的交点
s 1.1s 1.3s 0.5s k 0
4 3 2
s4 s3 s s
2
1 1.1 0.93 0.465 1.21k 1.1k
1.3 0.5 1.1k 0
k
s1
0
2 0.465 1.21k 0,0 k 0.38;0.93s 1.1k 0
4
j
45; l 1 : 3, 4 3 (135)
4
m i 1 i
a
p z
j1
nm
0.5 0.3 j0.96- 0.3 - j0.96- 0 0.275 4
4分离点 2 ss 0.5s 0.6s 1 k 0
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
2实轴上的根轨迹: 0,0.5 3n m 4, 渐近线的倾角和渐近线 与实轴的交点 2l 1 , l 0,1,2
nm l 0 : 1, 2
n
k 答5 - 4Gs Hs ss 0.5 s 2 0.6s 1 1n 4, m 0, p1 0, p 2 -0.5, p 3 0.3 j0.96, p 4 0.3 j0.96
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 《现代控制理论》第五章稳定性
V (4). V (X)在Xe =0的某一个领域内是正定的; ( X ) 在同样的领域内是正定的,则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状 态是不稳定的 。
12
第四节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1.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判据
设线性定常自治系统为X = AX ,.. X (0) = X 0,..t ≥ 0 ,x e=0为平衡状态。
d1 ... 0 = X T ... ... ... X 0 ... d n
称D为实对称阵。
③二次标准型:V ( X 1,. ...X n ) = d1 x12 + ...d n X n 2 ④V (X)= X TDX 的符号性质:
a. V (X)或对称阵 D 为正定的充要条件是D 的主子行列式均为正; b. V (X)或对称阵 D 为负定的充要条件是D 的主子行列式满足: i <0 (i为奇数 ); i > (i 为偶数 ), i =1,2,3,4…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属于系统的基本结构特性。 BIBO——输入输出稳定性 由状态空间描述的内部稳定性 ——适用于各类系统。
1
第一节 LIAPUNOV稳定性定义
一.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实质:自治系统平衡状态的稳定 性——偏离平衡状态的受扰运动能否仅依靠系统内部的结 构因素使之限制在平衡状态的有限领域内或使之最终返回 到平衡状态——系统偏差量过渡过程的收敛性。
三.渐近稳定
1)定义:若①由任一初态X 0∈S (δ) 出发的受扰运动X 0u(t) 相对于 X e =0 对所有 t ∈t 0 均为有界,② X 0u(t) 满足 lim X 0u (t ) = 0 ,则称自治 t →∞ 系统的孤立平衡状态X e=0 在t 0 为渐近稳定的。 2)说明: ①渐近稳定反映X 0u(t)相对于 X e 随时间变化的渐近性。 ②若定义中δ(ε,t 0)与t 0无关,则X e 称为一致渐近稳定。 ③定常系统中X e 的渐近稳定和一致渐近稳定等价。 ④不管初始偏差X 0有多大, X e 均为渐近稳定的,则X e 必为大范围 渐近稳定的。 ⑤大范围渐近稳定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在状态空间中不存在其他渐 近稳定的平衡状态。 ⑥若线性系统的X e 为渐近稳定,则必为大范围渐近稳定。 ⑦Liapunov意义下的渐近稳定即为工程意义下的稳定。
自动控制理论第五章习题答案
2 ωn s( s + 2ζω n )
G( s) =
当取 r (t ) = 2 sin t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
css (t ) = 2 sin(t − 450 )
试确定系统参数 ω n , ζ 。 解:根据公式(5-16)和公式(5-17) 得到: c ss (t ) = A G B ( jω ) sin(ωt + ϕ + ∠G B ( jω ))
20
ϕ (ω )
− 89 o
− 87.2 o
− 92.1o − 164 o
− 216 o
− 234.5 o
− 246 o
− 254 o
− 258 o
ω
30
50
100
ϕ (ω )
− 262 o
− 265 o
− 267.7 o
作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求得 ω c = 1 ,系统的穿越频率 ω r = 18 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为 h =
根据公式(5-16)和公式(5-17) 得到: c ss (t ) = A G ( jω ) sin(ωt + ϕ + ∠G ( jω ))
c ss1 (t ) = A1 G ( jω1 ) sin(ω1t + ϕ1 + ∠G ( jω1 ))
所以
=
1 5
sin(t + 30 0 − 26.6 0 ) = 0.447 sin(t + 3.4 0 )
C ( s) 36 = G ( s) = R( s) ( s + 4)( s + 9)
所以系 = A(ω )e jϕ (ω ) ( jω + 4)( jω + 9)
《自动控制理论》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5:D 、B 、D 、A 、B 6-10:B 、D 、C 、A 、C 11-13:D 、A 、B二、分析计算题5-1解 (a)依图:⎪⎪⎪⎩⎪⎪⎪⎨⎧+==+=++=++=2121111212111111221)1(11)()(R R C R R T C R RR R K s T s K sCR sC R R R s U s U r c ττ ωωτωωωωω11121212121)1()()()(jT j K C R R j R R C R R j R j U j U j G r c a ++=+++==(b)依图:⎩⎨⎧+==++=+++=C R R T CR s T s sCR R sCR s U s U r c )(1111)()(2122222212ττ ωωτωωωωω2221211)(11)()()(jT j C R R j C R j j U j U j G r c b ++=+++==5-2解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1)(+=Φs s 图5-76 系统结构图 频率特性:2244221)(ωωωωω+-++=+=Φj j j 幅频特性: 241)(ωω+=Φj相频特性: )2arctan()(ωωϕ-= 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21)(11)(++=+=Φs s s G s e则 )2arctan(arctan )(,41)(22ωωωϕωωω-=++=Φj j e e(1)当t t r 2sin )(=时,2=ω,r m =1则 ,35.081)(2==Φ=ωωj 45)22arctan()2(-=-=j ϕ4.1862arctan )2(,79.085)(2====Φ=j j e e ϕωω)452sin(35.0)2sin()2(-=-Φ=t t j r c m ss ϕ )4.182sin(79.0)2sin()2(+=-Φ=t t j r e e e m ss ϕ (2) 当 )452cos(2)30sin()(︒--︒+=t t t r 时: ⎩⎨⎧====2,21,12211m m r r ωω5.26)21arctan()1(45.055)1(-=-===Φj j ϕ 4.18)31arctan()1(63.0510)1(====Φj j e e ϕ)]2(452cos[)2()]1(30sin[)1()(j t j r j t j r t c m m s ϕϕ+-⋅Φ-++⋅Φ=)902cos(7.0)4.3sin(4.0--+=t t)]2(452cos[)2()]1(30sin[)1()(j t j r j t j r t e e e m e e m s ϕϕ+-⋅Φ-++⋅Φ=)6.262cos(58.1)4.48sin(63.0--+=t t5-4解 ()()()12G j K j K e j ==-+ωωπω=→∞00,()G j ω→∞∞=,()G j 0ϕωπ()=-2幅频特性如图解5-4(a)。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含习题答案)
f1 g1
劳斯阵列
注意:如果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的符号不全 相同,则该列元素符号变化的次数,就是特 征方程所含实部为正的根的数目。
劳斯判据使用说明: ( 1)用一个正数去乘或除劳斯阵的某一整行,不会改变稳定性的结论。
4 3 2 例5-1 设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D s s 8s 17 s 16s 5 0
Bl e
l 1
sin l t l Dr t r e r t sin r t r
r 0
n4 1
n2重实根
s pk
n3对不同的共轭复数根 s l jl
结论: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全部具 有负实部。
5. 2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s3, 4 2 j
系统特征方程具有两对共轭虚根,系统处于临界稳定。(不稳定,对应的 暂态分量为等幅振荡。)
劳斯判据使用说明:
例 5-3 : 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试应用劳斯判据判断预使系统稳定的K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可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K s s 2 s 1 s 2
大范围稳定:系统稳定与否,与初始偏差的大小无关。 小偏差稳定:初始偏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情况下,系统是稳定的。
5. 2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一、系统稳定条件分析
系统扰动输入到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
Xo s G2 s b0 s m b1s m 1 bm 1s bm M s N s 1 G1 s G2 s H s a0 s n a1s n 1 an 1s an D s
C s D s
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D(s)=0,特征方程的根即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
自动控制理论 自考 习题解答第5章稳定性分析
第五章 稳定性分析5—1 解:(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0)1(212=++⇒=++s s s s 。
因为二阶特征方程的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二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即两个特征根均在S 平面的左半面,所以此系统稳定。
(2)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30)1(312=+-⇒=-+s s s s 。
因为二阶特征方程的项系数出现异号,不满足二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此系统不稳定。
(注:BIBO 稳定意旨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外部)稳定,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输出与输入之间传递函数的极点均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
若传递函数无零极点对消现象时,内部稳定与外部稳定等价。
此系统只含极点不含零点,所以传递函数的极点和特征方程的特征根等价,故直接可以用特征根的位置判系统的稳定性。
) 5—2 解: (1)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又Θ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大于外项乘积(5011020⨯>⨯),满足稳定的充分条件。
∴ 该控制系统稳定。
(2)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列写Routh故系统有两个特征根在S平面的右半部。
(3)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又Θ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小于外项乘积(30020⨯⨯),不满足<81稳定的充分条件。
∴该控制系统不稳定。
(4)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稳定。
由于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两次,系统特征根有两个在右半平面,其它4个根在左半平面。
(5)Θ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不稳定。
由于表中出现全为0的行,为确定特征根的分布可构造辅助方程012048402324,43324=+⇒=+⇒=++=s s s s s s k利用辅助方程的导数方程的对应项系数代替全零行元素,继续完成表的列写。
结果:第一列元素无负数,右半平面无根,有4个根在虚轴上。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课后答案2
① 0=ν② )1)(12()12()(32222211221+++++=s T s T s T s T s T K s G k ξξ③32.0116.340lg 10lg 201111==⇒=⇒=-ωωωT032.016.314010lg lg 202222==⇒=⇒=-ωωωT025.040013==T 2.0821lg 2011≈⇒=ζζ 1621lg2022≈⇒-=ζζ④ 1.020lg 20=⇒-=K K)10025.0)(1064.0001.0()113.01.0(1.0)(22+++++=∴s s s s s s G k【解】:(1)504.12lg 2021===ωνK 其伯德图如解图(1)所示。
剪切频率204.121lg40≈⇒=c cωω相角裕量︒-≈⨯-︒⨯-︒=-8.2122.0tg 9021801γ 系统不稳定(特征方程漏项),相角裕量为负数。
(2)系统传递函数为)12.0()1(4)(2++=s s s s G其伯德图如解图(2)所示。
剪切频率(1)(2) 题2-5-12解图404.121lg20≈⇒=c cωω相角裕量︒≈⨯-=-︒⨯-+︒=----3.3742.0tg 4tg 2.0tg 902tg 1801111c c ωωγ系统稳定。
(3)一阶微分环节的介入,增加了剪切频率附近的相位,即增加了相位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4)希望中频段折线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且该斜线的频宽越大越好。
【解】:方法一[])1()1()1()1()1)(1()1)(1(1)1)(1()1(1)(31231212321311+++-+=-+-++-++=+=s T K s T s T s T K K s T s T s T s T K s T s T s T K K GH G K s G k二阶系统,有一个右半平面的开环极点,0,1==v p 。
由开环幅相曲线可知21,1==b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稳定性分析5—1 解:(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0)1(212=++⇒=++s s s s 。
因为二阶特征方程的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二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即两个特征根均在S 平面的左半面,所以此系统稳定。
(2)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30)1(312=+-⇒=-+s s s s 。
因为二阶特征方程的项系数出现异号,不满足二阶系统的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此系统不稳定。
(注:BIBO 稳定意旨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外部)稳定,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输出与输入之间传递函数的极点均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
若传递函数无零极点对消现象时,内部稳定与外部稳定等价。
此系统只含极点不含零点,所以传递函数的极点和特征方程的特征根等价,故直接可以用特征根的位置判系统的稳定性。
) 5—2 解: (1)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又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大于外项乘积(5011020⨯>⨯),满足稳定的充分条件。
∴ 该控制系统稳定。
(2) 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列写Routh故系统有两个特征根在S平面的右半部。
(3) 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又 三阶系统的系数内项乘积小于外项乘积(30020⨯⨯),不满足<81稳定的充分条件。
∴该控制系统不稳定。
(4) 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稳定。
由于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两次,系统特征根有两个在右半平面,其它4个根在左半平面。
(5) 特征方程中所有项系数大于零,满足稳定的必要条件;不稳定。
由于表中出现全为0的行,为确定特征根的分布可构造辅助方程012048402324,43324=+⇒=+⇒=++=s s s s s s k利用辅助方程的导数方程的对应项系数代替全零行元素,继续完成表的列写。
结果:第一列元素无负数,右半平面无根,有4个根在虚轴上。
5—3 解:(1)系统开环极点为-1、-2、-3,均在S 平面的右半平面,所以开环系统稳定;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61160)3)(2)(1(20123=+++⇒=++++s s s s s s特征方程的系数均大于零,满足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又有内项系数乘积大于外项系数乘积,满足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所以该系统闭环稳定。
(2)系统开环极点为0、-1、-2、-3,有一个在原点处,所以开环系统不稳定;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061160)3)(2)(1(201234=++++⇒=++++s s s s s s s s特征方程的系数均大于零,满足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列写定,根据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情况,有2个特征根在S 平面的右半平面,其它2个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
(3)系统开环极点为0、1、-5,其中一个在原点处,一个在右半平面,所以开环系统不稳定;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10540)5)(1()1(10123=+++⇒=+-++s s s s s s s特征方程的系数均大于零,满足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又有内项系数乘积大于外项系数乘积,满足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所以该系统闭环稳定。
(4)系统开环极点为0、1、-3/2,其中一个在原点处,一个在右半平面,所以开环系统不稳定;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10320)32)(1(10123=+-+⇒=+-+s s s s s s特征方程的系数不全大于零,不满足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所以,系统不稳定。
若列写Routh 表可以确定根的分布。
开环系统稳定与否是由系统开环极点的位置确定;而闭环系统稳定与否是由系统闭环极点的位置(或特征根的位置)确定。
所以,开环系统稳定,闭环系统不一定稳定;开环系统不稳定,闭环系统也不一定不稳定。
5—4 解:(1)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0>K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是719570065030<⇒>⨯K K ;所以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71950<<K 。
(2)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0030>⇒⎩⎨⎧>+>K K K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是⎩⎨⎧<+<-⎩⎨⎧>+>-⇒>+-⇒>-+⇒>+041.3041.0041.3041.00)41.3)(41.0(04.137)3(52K K K K K K K K K K 或由⎩⎨⎧>+>-041.3041.0K K 得:41.041.341.0>⇒⎩⎨⎧->>K K K 由⎩⎨⎧<+<-041.3041.0K K 得:41.341.341.0-<⇒⎩⎨⎧-<<K K K所以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41.0>K 。
5—5 解:(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4110)8)(3(123=+++⇒=+++K s s s s s s K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0>K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是2642411<⇒>⨯K K ; 所以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2640<<K 。
(2)若希望系统的特征根具有稳定裕量11=σ,则表示特征根不但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且距虚轴有一个单位。
设1-=v s ,做坐标变换。
得0)1(24)1(11)1(23=+-+-+-K v v v0145823=+-++K v v v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14014>⇒>-K K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是541458<⇒->⨯K K ; 所以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5414<<K 。
5—6 解:(1) 系统特征方程为025*******=+++s s s所有项系数1,21,80,250大于0; 赫尔维茨主行列式为021;0801250211>=∆>=∆主子行列式为;结论:满足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该系统稳定。
(2) 系统特征方程为02502507520234=++++s s s s所有项系数1,20,75,250,250大于0;赫尔维茨主行列式为;0250200250751025020>=∆ 075125020,02021>=∆>=∆各阶主子行列式为;结论:满足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该系统稳定。
5—7 解:(b)(a) 题为1型系统,则在原点的开环极点数为Q 开=1,开环传递函数不含右半平面极点,则P 开=0。
绘制辅助线:以原点为圆心、无穷大为半径,起于实轴顺时针旋转90°*Q开=90°与奈氏曲线起点相连成封闭曲线。
计算奈氏曲线与(-1,j0)点沿反时针方向所引射线的正负穿次:顺时针穿次数b=1,逆时针穿次数为a=0,则系统闭环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闭=P开-2(a-b)=2。
结论:该系统不稳定,有两个特征根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
(b)题为2型系统,则在原点的开环极点数为Q开=2,开环传递函数不含右半平面极点,则P开=0。
绘制辅助线:以原点为圆心、无穷大为半径,起于实轴顺时针旋转90°*Q开=90°*2=180°与奈氏曲线起点相连成封闭曲线。
计算奈氏曲线与(-1,j0)点沿反时针方向所引射线的正负穿次:顺时针穿次数b=1,逆时针穿次数为a=1,则系统闭环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闭=P开-2(a-b)=0。
结论:该系统稳定,所有特征根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
5解:(a)奈氏曲线起于实轴,故为0型系统,则在原点的开环极点数为Q开=0,不需加辅助线。
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平面极点数为P开=2。
计算奈氏曲线与(-1,j0)点沿反时针方向所引射线的正负穿次:顺时针穿次数b=1,逆时针穿次数为a=0。
则系统闭环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闭=P开-2(a-b)=4。
结论:该系统不稳定,有4个特征根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
(b)奈氏曲线起于实轴,故为0型系统,则在原点的开环极点数为Q开=0,不需加辅助线。
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平面极点数为P开=2。
计算奈氏曲线与(-1,j0)点沿反时针方向所引射线的正负穿次:顺时针穿次数b=0,逆时针穿次数为a=1。
则系统闭环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闭=P开-2(a-b)=0。
结论:该系统稳定,所有特征根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
(c)奈氏曲线起于实轴,故为0型系统,则在原点的开环极点数为Q开=0,不需加辅助线。
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平面极点数为P 开=1。
计算奈氏曲线与(-1,j0)点沿反时针方向所引射线的正负穿次:顺时针穿次数b=1,逆时针穿次数为a=0.5(起于射线为半穿)。
则系统闭环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 闭=P 开-2(a-b )=1-2(0.5-1)=2。
结论:该系统不稳定,有2个特征根在S 平面的右半平面。
5—9 解:(1)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2)(1)(ωωωj aj j G += 方法一:对应的相角与幅值条件为:2211)()(180)(ωωωωω+=+-=∠-a j G a tg j G依据相角裕量和穿越频率的计算公式得:84.019.1119.121)(111)()(45)(180442221==⇒=⇒=⇒⎩⎨⎧=+=⇒⎪⎩⎪⎨⎧=+===∠+=-a a a a j G a tg j G c c c c c c c c c c ωωωωωωωωωωγ方法二:依据相角裕量和幅值在不同频段的近似计算公式得:⎪⎪⎩⎪⎪⎨⎧⎪⎩⎪⎨⎧≥=≤≈===∠+=-)1(lg 20lg 20)1(1lg 20)(lg 20)(45)(180221a a a a j G L a tg j G c c ωωωωωωωωωωγ⎩⎨⎧≈≈⇒⎪⎩⎪⎨⎧=⇒==⇒1110)(1cc c c a aL a ωωωω [注]:穿越频率刚好在转折频率处,计算误差较大。
若穿越频率远离转折频率时,计算精度较高。
(2)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3)101.0()(+=ωωj Kj G 对应的相角与幅值条件为:⎪⎩⎪⎨⎧≥≤≈+=-=∠-)100()01.0(lg 20)100(lg 20)(]1)01.0[()(01.03)(32321ωωωωωωωωKKL Kj G tg j G依据相角裕量和穿越频率的计算公式得:83.2100]1)01.0[(101.01]1)01.0[()(4501.03180)(180232232.1≈⇒=⇒⎪⎩⎪⎨⎧+==⇒⎪⎪⎩⎪⎪⎨⎧=+==-=∠+=-K K K j G tg j G c c c c c c c ωωωωωωωγ[注]:若采用折线近似计算方法,由于穿越频率刚好在转折频率处,可能产生的计算误差较大。
5—10 解:(1)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105.0)(12.0()(++=ωωωωj j j Kj G对应的相角与幅值条件为:⎪⎪⎪⎩⎪⎪⎪⎨⎧≥⋅⋅≤≤⋅≤≈---=∠--()2005.02.0lg 20)205(2.0lg 20)5(lg 20)(05.02.090)(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K K K L tg tg j G根据增益裕量定义由相角条件得:10005.02.019005.02.0105.02.0]05.02.0[9005.02.018005.02.090)(111111111111111111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j G)(幅值裕量1ωL k g -=dB ,根据101=ω所在频段,利用幅值近似计算公式得:21.0202020lg 202.0lg 2011=⇒=⇒=-=⋅-=K KKK k g ωω(2) 根据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定义得:42.15005.02.0105.02.05005.02.04005.02.090180)(1801111≈⇒≈=⋅-+⇒=+⇒=---=∠+=----c c c cc c c c c c tg tg tg tg tg j G ωωωωωωωωωωγ幅值近似计算公式为:⎪⎪⎪⎩⎪⎪⎪⎨⎧≥⋅⋅≤≤⋅≤≈)2005.02.0lg 20)205(2.0lg 20)5(lg 20)(ωωωωωωωωωωKKK L由5.4≈c ω所在频段,利用幅值近似计算公式得:410lg 20)(=⇒=⇒=≈K K KL cc c ωωω5—11解:(1)绘制题5-11图(1)(3) 绘制K=100时,系统的Bode 图为:题5-11图(2)[注]:开环增益变化,仅仅是上下移动幅频特性曲线,而相频特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