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词语的含义讲课稿
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 教师版
![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ac77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d.png)
理解加点字、词【目标】理解字、词的含义,掌握方法做题。
【重难点】理解字、词的含义,掌握方法做题。
【内容】考题形式: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答题技巧:先答字、词本意,再答出在文中的含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答题技巧:结合文章中心,解释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
先分别说出加点字、词和换的字、词的意思,再主要说用加点字、词的好处或换的字、词的不好,所以不能换。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
先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删掉有何效果,所以不能删。
【真题演练】(一)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刁横又霸道。
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
”我对它说:“就你贪(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
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dǔn dùn)。
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zhuǎ zhǎo)子“刷、刷”地在地上扒(bā pá)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chì cì)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
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
7文章中词语的含义讲义
![7文章中词语的含义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6d2a17952d380eb63946d21.png)
第七讲:文章中词语的含义考点分析: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解释词语的含义,一种是结合语境或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即在文中的含义,本节课要掌握理解这两种词语含义的方法,并会运用。
重点: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运用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难点:学会在具体的阅读理解中,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
考点一:直接理解词义一、直接解释词义直接解释词语的意思,有时并不考虑具体的语境,只要把意思说出来就行。
有时要联系语境,选择与语境相匹配的意思。
(见下表)巩固练习父爱昼夜无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
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
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
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
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
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
小六语文第2讲词语含义理解(教师版)
![小六语文第2讲词语含义理解(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f865ef02020740bf1e9bcd.png)
第 2 讲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一)、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每篇课文后边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二)、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要点性的字的意思,尔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凝神聆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够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够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
嫩叶仿佛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美丽。
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一、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团结和勾通,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结合和结合的意思。
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通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
如:尊敬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
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喜爱和热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热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
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进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要做到:(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神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满。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有的能够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看法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1、依照词语的不相同意思造句子。
新鲜①没有变质:这些水果真新鲜。
②少见的,出现不久的:苹果机已经不是新鲜的事物了。
自然①不勉强,不局促,不死板:平时胆寒的小明在台上却很自然,一点也不紧张。
②表示理所自然:你平时学习刻苦勤奋仔细,自然能获取好成绩。
理解散文中字词语含义 ppt课件
![理解散文中字词语含义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16ae98c5da50e2524d7fc2.png)
(4)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 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的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 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铺垫。无论是正面 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调动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反面铺垫又 叫对比。
2.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转换 (折)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折);总领(引起)下文的作用。 3.结尾句段的作用 (1)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 或兼而有之。 (2)结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结尾句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背水的日子(节选) 桃花
怀念背水的日子。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 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初夏时候,漫山 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 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 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4.插入段的作用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 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5.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 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 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二、掌握分析句段作用所需的阅读方法
1.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细读所给句段,把握其内容、层次、表达特点 做所有阅读题的前提都是读,要读细、读懂、读透。答题时之所以会出现“乱贴 标签”现象,是因为不少考生不愿读,草率地读,不愿在文本细读、深读上下功 夫,缺乏耐心和细心。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此问题,细读、深读所给句段是前提。 如何去读所给句段呢?很简单,就是看它写了什么内容,有怎样的层次,表达上 有无特点。把握住这三个要点,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的考生只要是答开 头段的作用,就盲目套上“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等术语。殊不知,开头 能“营造氛围”的文字一般是写景文字;开头能“奠定感情基调”的文字中须有 情感词语,且这个词语能代表全文的基本感情。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案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e8516b90d6c85ec3ac6e2.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理解词语含义和作用的答题技巧;3.体会现代文中重要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分析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答题技巧教学难点:如何分析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出示PPT)提问:这些题目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引出课题(过渡语:同学们,要想学会分析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我们首先要了解考查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题型又有哪些?我们先来明确第一点。
)二、考查的重点词语类型1.表达作者思想观点的词语2.表达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3.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关键词语4.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5.有比喻、反语等特殊意义的词语6.在结构上起照应或过渡作用的词语(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来明确第二点——考查题型。
)三、考查题型1.XX句中的XX一词指的是什么?2.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3.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XX一词写得好,好在哪儿?5.XX一词和XX一词能否替换,为什么?6.XX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说明文阅读常考题)(过渡语:了解了考查的重点词语类型和考查题型后,很多同学可能在想这些题目到底应该如何解答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种常见的考查类型。
)四、常考题型一——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看云识天气》七年级上册)答:“招牌”原指挂在商店门前的牌子,文中指云是天气的预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说明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苏州园林》八年级上册)答:“标本”原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的样品,这里是典范、范例的意思,暗示了各地园林或多或少会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背影》八年级上册)答:“聪明”原指人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文中属褒词贬用,是自以为聪明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难过和懊恼之情。
《加点字词解释》课件
![《加点字词解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0ded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3.png)
3
利用语境
在阅读和听说中不断遇到加点字词,加深对其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加点字词的常来自应用场景和案例新闻报道
加点字词在新闻报道中常用于强 调关键信息,提高读者的注意力 和理解。
法律文件
在法律文件中使用加点字词可以 明确表达条款和要求,避免歧义 和误解。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中常使用加点字词来准 确描述实验结果和现象。
加点字词在商务谈判中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传递信息 并避免歧义。
教育领域
教师使用加点字词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词汇和概念。
医学研究
加点字词在医学领域的使用可以 减少错误,确保精确传达研究结 果。
加点字词与同音字和多音字的区别
同音字
同音字在发音上相似,但意思不同。加点字词则在字形上有所区别。
多音字
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有多个不同的发音,而加点字词的发音则保持相对一致。
加点字词
加点字词同时具有字形和发音上的特点,使其在使用中更加准确和易于理解。
加点字词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1
创造联想
通过与其他词汇、图片或场景的关联来记忆和理解加点字词。
2
反复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加深对加点字词的掌握和记忆。
《加点字词解释》PPT课 件
本课件将向您介绍《加点字词解释》的重要性和应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独 特的布局设计,让您轻松掌握加点字词的知识。
加点字词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加点字词?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本节将解释加点字词的概念和其特点,帮助您深入了解它们的用途和 意义。
加点字词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商务谈判
结论和建议
通过学习加点字词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其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常见场景,您将能 够更加准确地使用加点字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效果。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教师教案)资料讲解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教师教案)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aa735a6172ded630b1cb6ab.png)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教师教案)阅读理解——某个词在文中的含义辨别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问题”: A: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 B:故障、麻烦 C :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D :关键、要点①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
( )②这次考试共有十个问题。
( ) ③那辆车又出问题了。
( )④渔夫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 )(一)词的本义:词最初的意义,也叫“基本意义”。
汇:河流汇合在一起骄:自满,自高自大 劳:劳动,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确定本义的方法:(1)查找工具书(2)组词法:用组词的方法猜读它的意义。
如:汇—汇合;骄—骄傲;劳—劳动(3)对应互释法: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后句中小流—江海 古诗讲究对仗工整 跬步——千里 跬步:小步、半步。
(二)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基本义发展起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想联系的意义。
如:“顾”本义是回头,其他如:“照顾”、“关心”、“顾虑”等义项都是由它引申而来的,都是“顾”的引申义。
(三)词的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意。
如:庶竭驽钝.. 本义为劣马、刀刃不锋利。
这里比喻平庸的才能。
其中:庶:希望 竭:竭尽 出自《出师表》,诸葛亮自谦的话。
(四)词的象征义:象征: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含义。
如:“春风又绿江蓝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月”,本义为月亮,这里象征思乡、思念亲人。
绿色:象征自然,和平,和谐,健康,希望。
花语:红色玫瑰——爱情 红色康乃馨——祝愿母亲健康长寿1、请分析某个词语的内涵?2、理解/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结合文章分析某词有几层含义?4、某个词指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5、某个加点词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含义:原义+语境义语境:上下文、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场合、写作背景等。
1、辨析多义词:瞻前顾后,准确捕捉上下词、上下句甚至上下段的关键信息,以及提供词义、色彩、感情暗示的词。
小学初中阅读理解 重点文章——重点内容加点字的含义分析方法 优质课件
![小学初中阅读理解 重点文章——重点内容加点字的含义分析方法 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cedee0ec3a87c24128c42c.png)
★1.第⑤段中加点的“诗意的言词”指代的具体对象是什么? ★2.结合文意,解释第⑩段中加点词“世界”的含义。
1、“诗意的言词”指的是翩翩起舞。 2、这里的“世界”本意指的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在这里既是指自然环境,也是作者的内心 世界、精神世界,表现了作者对蝴蝶的好感,更是希望我们也想蝴蝶一样,做一个舞者,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理解画线词在句中的含义。
●答题范式:该句运用了××(修辞)手法,“××”词这里指……(语境义),写出了……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面黄肌瘦”在这里 指的是老人的小册子已经很破旧,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 至爱,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
(一)从词的含义理解 (二)从修辞角度来看
⑦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乎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 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⑧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的点点黑,像很多 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最终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 是,第二年,同样在那个原野里,我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 惊喜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 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外国人哭晕在考场,你晕了么
学习目标 学习记叙文中字词含义分析的方法
【题型设置】
1.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2.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3.联系全文(上下文),体会(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或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深层) 含义。或直接要求回答某词有什么含义?或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阅读理解 之 词语含义与作用上课讲义
![阅读理解 之 词语含义与作用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ca3f1b99e31433238689327.png)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考题类型:解释词语的含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得好,好在哪里,某词的表达作用怎样理解某个词能否删掉或换成某个词①表面意思,深层含义②中心词或修饰语表意的准确性;③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准确、形象)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传递了某种感情、运用了修辞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结合前后内容理解;②依据语境,把握作者感情,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③同义词、近义词替换比较分析;④删除比较文章中的任何词语都不是孤立的,一个词语的含义总是跟上下文及文章的主旨紧密联系,并受其限制和制约。
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一)考查题型1、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
此题型的标志在于指示代词的出现,如“这”“那”“这些”“那些”“此时”“它”等。
2、对词语的品味。
即词语的表达效果或含义。
常常这样来考查: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妙处;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等。
(二)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1、把握特定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汉语中很多词语是多义词,即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意思,因此,在理解这些词语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使用的具体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思。
如《学会合作》中,说明合作必须具有协作精神时举的事例,写悠扬的乐曲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
“倾泻”的意思就是吹奏、弹奏。
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的含义。
记叙类文章中不乏写人之佳作名篇,自然,理解词语的含义就要联系人物的形象来分析了。
如《三打白骨精》中“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中“闪”的意思,指动作敏捷、很突然,显然与老妇人的年龄不相符合,突出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3、联系写作手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很多句子往往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在理解词语的含义时就要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
如“幽雅的歌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又飘出‘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中的“贝多芬”“莫扎特”显然用的是借代手法,分别指代贝多芬、莫扎特的优美乐曲。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 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3099301f69e31433294e2.png)
41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 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参考:“标本”原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 工的样品,这是范例、样本的意思。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
C、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参考:“聪明”原指人天资高,记忆和理解 力强,文中是褒词贬用(反语),是自以为 聪明的意思。
2、指代内容复杂或隐蔽时,需归纳综合;组织 语言尽量使用原文字眼,做到简明扼要。
3、可运用代入法检测所推断词义是否与原文内 容相冲突。
32
理解句子含义
题型: • 如何理解划线句的含义? • 划线句为什么这么说? • (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划线句所表现
的人物心理。
33
理解句子含义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
34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
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直接 代入句中,用自己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意 思。
• 例1:放心吧,孩子们!老天不会让我们总是呆在 冬天里!
• 分析:“老天”是指生活,“冬天”是指困境。 • 答:用了比喻,告诉孩子们,生活是有希望的,
我们不会总生活在困境中的。
35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 简称。词语在具体的语境 中所特有的含义,称为词 语的语境义。因为词语的 这种含义离开了具体的语 境便会消失,因此,就又 称为临时义。
““““
旅冷天这
游淡高个
淡”云菜
季。
中考记叙 文理解词 语含义
基本义 语境义
7
A、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 子——中间破了一圆圆的洞。
阅读加点词的含义PPT课件
![阅读加点词的含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f53ff0aa00b52acfc7ca77.png)
2019/11/27
.
7
答题角度一: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 贬用、贬词褒用或词语的感情色彩 减弱。
2019/11/27
.
8
二、例题引领,总结方法
例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 明了!(朱自清《背影》)请分析“聪 明”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聪明”原指:天资高,在文中词指语笨意,思发生 愚蠢,是形容词的褒词贬用,写出了因改未变能,真我们就 正理解父亲爱心,表达了自责和愧疚之要情解。释原意和
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
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
—“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2019/11/27
.
15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
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
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
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
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 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
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
现代文阅读之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ppt课件
![现代文阅读之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fb0faba417866fb94a8eb0.png)
现代文阅读之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可编辑课件PPT
4
一般地说, 所谓“重要词语”指以下词语: • ①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的词语; • 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 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 • ④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 • 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 ⑥有修辞的词语; • ⑦有特殊指代义的词; • ⑧概括性极强的词语; • ⑨多义词语
可编辑课件PPT
5
一、指代词意义的理解
指代义:指一篇文章中某些词语中指代
具体内容或含义,包括代词的指代义和 非代词的指代义两种。
可编辑课件PPT
6
1.代词的指代义:
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 “那…”“那个…”“那些”是远指; “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他”“她”“它”人(物)称代词
“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
参考答案
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
可编辑课件PPT
16
• 例3: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 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 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 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 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 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 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
可编辑课件PPT
14
二.其他词的语境义:
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意义。与多 义词不同,它的意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这个语境, 其意义就不存在。
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6e7b5b58fafab069dc02a0.png)
考试说明: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中考真题展示
2015重庆B卷《炸豆》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 义。(4分)
(1)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 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 粘稠的梦。
(2)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 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技法一:换词法 用与该词意思相近的词替换 例如:不畏→不怕 一瞬间→一刹那
技法二:分合法 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分开,添字分别注解,然后 再组合起来 例如:勘测,勘→勘探,测→测量,勘测就是勘探 和测量
技法三:反义否定法 用反义词加“不” “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 例如: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加点词语含义教案
![加点词语含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830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0.png)
加点词语含义教案教案标题:加点词语含义教案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包含加点词语的句子;2.学生能够掌握加点词语的含义和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1.学习加点词语的含义;2.培养学生对加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个包含加点词语的句子的材料;2.黑板/白板和相应的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与学生互动,呈现包含加点词语的句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让学生尝试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并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
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推测加点词语的含义,通过讨论和思考来达到共识;2.教师提供示例句子,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来推测加点词语的含义;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自己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教师及时纠正和引导。
讲解:1.教师结合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系统地讲解加点词语的含义;2.教师提供更多例句,并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影响。
练习:1.教师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知识判断加点词语的含义;2.学生个人完成练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答案和理解;3.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巩固:1.教师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加点词语,设计自己的句子,并解释词语的含义;2.小组呈现自己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评价。
总结: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内容和体会;2.强调加点词语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的能力。
拓展:1.教师布置相关的拓展作业,如写一篇短文,要求使用包含加点词语的句子;2.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运用加点词语。
教学反思:1.教师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和改进下一堂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练习运用加点词语;2.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加点词语的含义
![加点词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acccf1710a6f524ccbf8533.png)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⒈替换法⒉组合法⒊望文生义法①瞻前顾后释义法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
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根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
例: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风⑵鹰击长空⑶雁横烟渚⑷莺传柳浪②遵循规律筛选法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
实践发生的规律等。
适用于“根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③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
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等。
(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
(3)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
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细嚼慢咽品味法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
⑵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特殊含义。
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
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适用①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②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词语的比较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点词语的含义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张秀梅⒈替换法⒉组合法⒊望文生义法①瞻前顾后释义法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
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根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
例: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风⑵鹰击长空⑶雁横烟渚⑷莺传柳浪②遵循规律筛选法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
实践发生的规律等。
适用于“根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③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
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等。
(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
(3)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
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细嚼慢咽品味法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
⑵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特殊含义。
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
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适用①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②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词语的比较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
感情色彩仔细看,有无反语讽刺义。
言外义,拟人义,矛盾词语要注意。
作用:原则: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
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
双重含义要答全,矛盾词语分开议。
比喻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忘记。
2012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词语的含义中考大纲中有一条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词句的考查历来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
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是记叙文阅读中逢考必出的热点也是难点。
实际上对于词语含义的考查,重点考查的是语境义。
对于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使用。
这是对中学生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考察。
而词语的本义也就是字典义,是大家几乎都知道的,如果考察了一个常见词语,那么就是要求我们结合文章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换句话说,语境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由作者自己创造的意思,是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分析语境义就是分析出关键词写了什么内容,因此要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必须从语句所在的环境出发。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句出现的段落,一是文章的整体意思。
我们的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解释词的本义。
本义就是最常见的意义。
视情况而定,灵活添加。
(2)结合上下文,分析语境义。
这是答题的关键。
(3)联系中心。
一般都需要回答对中心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饱含作者的情感,是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
因此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最后要落到这个词表达了什么,说出该词语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事例来进一步说明。
【例1】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解析】“狡猾”本是贬义词,“诡计多端”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则知这是贬义词褒用,用以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小孩子用独属于孩童的心灵体会到老师并非要真的打他,从侧面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的爱。
【例2】《老北京的小胡同》(2005年北京题)(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
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
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
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
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
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
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结合上下文,解释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
【解析】这道题目就属于关键词理解题。
由文章的整体意思我们可以发现,正因为那时作者是一个穷孩子,所以他的自尊心格外强,不管做什么,他都不能让自己显得比别人差。
所以看到不花什么钱的屁股帘儿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一点也不比阔孩子花钱买的精致的沙雁风筝差,心里自然十分满足,大摇大摆的本义是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
形容走路神气的样子。
在文中指的是风筝在空中的样子,作者用这个词来形容风筝,含有自己的情感。
因此答案应为: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2012年中考语文之句子含义答题思路简析“推敲和体味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是初中语文学习课标中的明确要求,因此,词语含义和句子含义几乎成为逢考必出的一类题型,常常出现在现代文阅读的第二或者第三题,4到6分的分值,考频和分值都很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应该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
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
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遇到名词或者代词,要明确的回答出实际指代的内容,答题要明确;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整。
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细节描写分析得出。
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
就句子而言,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深层含义。
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
在此特别强调,分析句子含义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一定要细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并多总结答题模式与答题语言,就能熟练掌握此类题型。
利用“替换法”轻松仿句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程勇仿句以考查学生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在形式上相同或相近,在内容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仿句题的方法——“替换法”。
利用“替换法”仿句不用管修辞、句式,甚至是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也不用管,只需做好以下四步即可完成:第一步,读懂原句意思;第二步,确定替换词语;第三步,更换替代词语;第四步,复查全句内容。
利用“替换法”仿句为什么如此简便易行呢?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我们就用几个例句来说明。
1.赞颂英雄的句子:你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你们的。
2.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盏明亮的街灯,微笑是,微笑是,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3.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在,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
4.心灵是一棵树,而且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在这棵树上,能开出耀眼的奇葩,也能开出素洁淡雅的小花,,。
第一步:读懂原句意思这一步要明白全句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是褒义还是贬义,句式是不是很工整,有没有限制条件等。
例句1,仿句应该赞颂英雄;例句2,仿句应该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而且句子要很工整;例句3,全句是积极向上的,仿句时应该注意“黑暗”和“光明”等反义词;例句4,这个句子是有限制的,受“会开花的树”限制,应该从“花”的角度来仿,但由于例句的句式不是很工整,所以仿句的句式可以放宽一些。
第二步,确定替换词语这一步,要求学生找出要仿的句子中哪些词语不能动哪些词语则可以更换。
这一要求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多训练几次他们就能轻易找出要仿的句子中可以替换的词语。
例句1中,意志、坚韧、刚强可以替换;例句2中,一杯、浓浓的、咖啡、一盏、明亮的、街灯可以替换;例句3中,黑暗、光明可以替换;例句4中,耀眼的、奇葩、素洁淡雅的、小花可以替换。
第三步,更换替代词语就是用新词语更换可以替代的词语,但要尽量做到词性一致(名词换名词,动词换动词,形容词换形容词)、意思相合(褒义词换褒义词,贬义词换贬义词)、字数一致等。
总之,就是要尽量让新句子在形式上和原来的句子一样。
以例句1为例,“意志”是名词,所以换它的词也必须是名词;另外,“意志”是精神方面的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所以换它的词也应该是和精神有关的名词,如“心灵”“思想”“精神”“胸怀”等名词;此外,“坚韧”和“刚强”是褒义词,且和“意志”相关,所以换它的词应该是“崇高”“伟大”“纯洁”“善良”“美丽”“宽广”等;如此分析后只要更换相应的词语就可以完成仿句了。
比如,例句1就可以仿出以下很多句子:(1)你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你们的心灵是那样的善良和纯洁。
(3)你们的精神是那样的崇高和伟大。
第四步——复查全句内容这一步很重要,是要检查仿出的句子是不是合理,和原句是不是协调,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等,如果有就要及时修改,以便和原句保持一致。
比如,例句3学生不一定能注意到“黑暗”和“光明”是一对反义词,甚至忽略贬义词在前褒义词在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复查中确定。
我们先看一则学生失分的仿写案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书是波涛起伏的浪花;在人类启蒙的曲径上,书是(耐人寻味的启迪\精彩神奇的锦囊\曲折回环的捷径\温暖明亮的太阳);在科学知识的园地里,书是(园丁灌水的水壶\无边无际的大海\嫩绿茂密的野草)。
这一案例中,括号里的仿写虽然在形式方面基本上是对的,但由于没有注意到“长河”和“浪花”是包容性的从属关系,所以就没有注意替换上去的词语和“曲径”“园地”等的关系,所以都错了。
至于“野草”,虽然和园地有包容关系,但由于没有注意整个句子的美感,所以也错了。
总之,利用“替换法”仿句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很容易掌握,只有四步,学生好学好记,实际仿写起来也很轻松。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替换法”仿句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找出的词语很难构成合理的句子时不要纠缠,而是应该勇敢地更换其他词语;二是要注意整个句子是不是合理;三是不要仿出让人看不懂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