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 高中物理模型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 清晰实用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 清晰实用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清晰实用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汇总与清晰实用一、引言高中物理作为理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接触自然科学的第一步,也是理解世界的窗口。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掌握经典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经典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汇总高中物理22个经典模型,并探讨它们的清晰实用之处。

二、运动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模型位移、速度、加速度是运动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解释各种日常运动现象。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这个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受力的情况,进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解释了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引力现象。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描述了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让我们能够准确预测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5.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模型适用于空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计算各种投掷运动。

6.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受力的情况,解释了各种圆周运动中发生的现象。

7. 谐振谐振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谐振现象产生的原因,也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谐振的特性。

三、动能和势能8. 动能与势能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模型描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为我们解释各种能量转化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9.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模型说明了在某些力场内,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这个规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力学计算中。

四、波动10. 机械波机械波模型帮助我们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规律,解释了声音、水波等机械波的传播特性。

1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模型适用于介质中光的传播规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路径。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48 个解题模型高中阶段的物理常常会以模型的形式出现,这些模型应用在解题中提供了支持和辅助作用。

1高中物理解题模型汇总必修一1、传送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追及相遇模型:运动规律,临界问题,时间位移关系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

图像法等)3、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4、斜面模型:受力分析,运动规律,牛顿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必修二1、“绳子、弹簧、轻杆”三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2、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

半径。

临界问题)。

3、抛体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选修3-11、“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2、“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3、“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4、“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选修3-21、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2、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选修3-41、“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

2、“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选修3-51、“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

1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 比t ,a 用Δv与t 比。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

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高中物理中有许多经典的模型,这些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原理。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的24个经典模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吧!1.单摆模型:单摆模型用来研究摆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

它包括一个质点和一个细线,可以通过改变细线长度或质点的质量来研究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2.平抛运动模型:平抛运动模型用来研究水平投掷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它假设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作用。

可以通过改变初速度和仰角来研究物体的落点和飞行距离。

3.牛顿第一定律模型:牛顿第一定律模型认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这个模型帮助我们理解惯性的概念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4.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模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物体受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物体加速度。

5.牛顿第三定律模型:牛顿第三定律模型表明对于每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等大反向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力的概念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6.阻力模型:阻力模型用来研究运动物体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的大小与速度和物体形状有关,在物体运动时会减小其速度。

7.功率模型:功率模型描述了物体转化能量的速度和效率。

它等于功的大小除以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能量的转变和利用。

8.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型描述了热量在物体间传递的过程。

它通过研究热导率和温度差来解释热量传递的速率和方向。

9.摩擦力模型:摩擦力模型用来描述物体在接触面上滑动或滚动时的相互作用。

它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可以通过摩擦力模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停止。

10.力矩模型:力矩模型用来研究物体旋转的平衡和加速度。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M=rF,其中M表示力矩,r表示力臂,F表示作用力。

11.浮力模型:浮力模型用来研究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力。

它的大小等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推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和船只的浮力原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AB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Ⅰ。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有18条定律、2条定理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弹力:F= Kx3滑动摩擦力:F 滑= μN4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5浮力: F 浮= ρgV 排 6压力: F= PS = ρghs 7万有引力: F 引=G 221r m m8库仑力: F=K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 电=q E =qdu 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 ⊥I) 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13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5种基本运动模型1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态问题); 2匀变速直、曲线运动(以下均为非平衡态问题);3类平抛运动; 4匀速圆周运动;5振动。

1万有引力定律B 2胡克定律B3滑动摩擦定律B 4牛顿第一定律B5牛顿第二定律B 力学 6牛顿第三定律B 7动量守恒定律B 8机械能守恒定律B 9能的转化守恒定律. 10电荷守恒定律 11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12欧姆定律13电阻定律B 电学 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B 1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6楞次定律B 17反射定律 18折射定律B 定理: ①动量定理B②动能定理B 做功跟动能改变的关系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a=0 V 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完整版)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

(完整版)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

Fm 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物理复习和做题时需要注意思考、善于归纳整理,对于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下面是物理解题中常见的24个解题模型,从力学、运动、电磁学、振动和波、光学到原子物理,基本涵盖高中物理知识的各个方面。

主要模型归纳整理如下:模型一:超重和失重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 =m (g +a ); 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F =m (g -a )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铁木球的运动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模型二:斜面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μ=tg 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 μ> tg 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 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 θ一μcos θ)aθ模型三:连接体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记住:N=211212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12m m m N+=讨论:①F 1≠0;F 2=0122F=(m +m )a N=m aN=212m F m m +② F 1≠0;F 2≠0 N= 211212m F m m m F ++(20F =是上面的情况) F=211221m m g)(m m g)(m m ++F=122112m (m )m (m gsin )m mg θ++F=A B B 12m (m )m Fm m g ++F 1>F 2 m 1>m 2 N 1<N 2例如:N 5对6=F Mm (m 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N 12对13=Fnm12)m -(nm 2 m 1 Fm 1 m 2╰ α模型四:轻绳、轻杆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力的种类: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G = mg 弹力:F= Kx 滑动摩擦力:F滑= μN静摩擦力:O≤ f静≤ f m 浮力:F浮= ρgV排压力: F= PS = ρghs万有引力:F引=G m mr122电场力:F电=q E =q库仑力:F=Kq qr122(真空中、点电荷)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匀速直线运动F合=0 V0≠0 静止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定义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0 + a t S = v o t +12a t2几个重要推论:(1) 推论:V t2 -V02 = 2as(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t/ 2 ==V Vt2+=st== VN ≤V s/2 =v vo t222+(4)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高中物理模型大全

高中物理模型大全

高中物理模型大全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模型是我们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并预测未知情况下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模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简谐振动模型简谐振动模型是描述振动现象的重要模型。

在简谐振动模型中,假设振动系统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例如弹簧振子、摆钟等都可以使用简谐振动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2.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模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模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运动问题,如自由落体、斜抛运动等。

3.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型是描述热传导现象的模型。

在热传导模型中,假设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传递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与材料的热导率和截面积成反比。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解释热传导过程和计算热传导速率。

4.光的折射模型光的折射模型是描述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的模型。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个模型被应用于解决各种光学问题,如光的折射、全反射等。

5.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描述电流和电压分布的模型。

通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原理,我们可以建立电路模型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

这个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6.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模型。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解释行星运动、地球引力等现象。

7.声音传播模型声音传播模型是描述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模型。

根据声波传播原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声速在固体中最大,在气体中最小。

这个模型可以应用于解释声音的传播和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8.磁场模型磁场模型是描述磁场分布和磁力作用的模型。

通过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伦兹力定律,我们可以建立磁场模型来分析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力变化。

【高考领航】2017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课件:物理模型5 传送带模型

【高考领航】2017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课件:物理模型5 传送带模型
第11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x2=0+2-v0×t2=-1 m,负号表示方向向右.(1分) B的总位移x=x1+x2=-5 m.(1分) 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位移 x3=-x=5 m.(1分) 速度v= 2a3x3=2 5 m/s.(1分)
第12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3)t1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1′=-v0t1=-2 m.(1分) 该时间内传送带相对于B的位移 Δx1=x1′-x1=2 m.(1分) t2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2′=-v0t2=-2 m.(1分) 该时间内传送带相对于B的位移Δx2=x2-x2′=1 m.(1分) 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时间为t3,则 t3=v-a3 0= 5 s.(1分)
第8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当B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之后,B仍然做减速运动, 而此时B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变成了向 右,所以其加速度发生了变化,此后B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 设绳子的拉力为T2,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B受到向右的摩 擦力与绳对B的拉力,则
T2-μmg=ma2④(1分) 以A为研究对象,则A的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与B是相等的,A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第5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1)B向右运动的总时间; (2)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速度; (3)上述过程中,B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第6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规范解答 (1)B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刚开始时,B的速 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以B为研究的对象,水平方向B受到向左 的摩擦力与绳对B的拉力,设绳子的拉力为T1,以向左为正方 向,得T1+μmg=ma1①(1分)
以A为研究对象,则A的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与B是相等的,A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力如图,则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动量守恒中几种常见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动量守恒中几种常见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在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系统的动量均守 恒,故 mv2t-Mv1t=0,即 ms2-Ms1=0,而 s1+s2=l
所以 s1=Mm+lm,s2=MM+lm.
突破三 滑块—木板模型 例2:如图 Z13-2 所示,在长为 2 m,质量 m=2 kg 的平板
小车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 M=3 kg 的铁块,两者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0.5.开始时,小车和铁块一起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 v0=3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之后小车与墙壁发生正碰.设碰撞 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极短.求:
图Z13-3 (1)物块 A 在挡板 B 碰撞瞬间的速度 v 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d 时的弹性势能 Ep(设弹簧处于原长 时弹性势能为零).
规律总结:“带弹簧的木板与滑块”模型,分为三个过程: A物体下滑过程,遵循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物体碰撞B 物体过程,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遵循动量守恒定律;A、B整 体压缩弹簧的过程,又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摩擦力做功,机械能 不守恒),分清物理过程,正确应用物理规律建立方程,是解决 这类问题的关键.
专题提升十三 动量守恒中几种题第2讲方法模型) 突破二 人船模型
“人船模型”的适用条件是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 统,且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或有一个方向 动量守恒,其表达式是 m人 s人=m船 s船,只要问题不涉及速度, 就可以使用人船模型.
为 m1的小物块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 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 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m2 的挡板 B 相连,弹 簧处于原长时,B 恰好位于滑道的末端 O 点.A 与 B 碰撞时间 极短,碰撞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 OM 段 A、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 速度为 g,求:

高考物理:30个常考的物理模型

高考物理:30个常考的物理模型
24.“子弹打木块”模型: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乘以相对位移.
25.“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中经常遇到.考查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以及实际应用等.
26.“电路的动态变化”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7.“回旋加速器”模型: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典型模型.注意加速电场的平行极板接的是交变电压,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运动周期相同.
15.点电荷: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如果带电体的大小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即可认为分布在带电体上的电荷是集中在一点上的.
16.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离子等是不考虑重力的粒子,而带电的质点.液滴.小球等(除说明不考虑重力外)则要考虑重力.
17.“轻绳.弹簧.轻杆”模型:注意三种模型的异同点,常考查直线与圆周运动中三种模型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18.“挂件”模型:考查物体的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常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解题.
19.“追碰”模型:考查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常通过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解题.
20.“皮带”模型:注意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常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8.物体刚要离开地面.物体刚要飞离轨道等 物体和接触面之间作用力:FN=0.
9.绳恰好被拉直,此时绳中拉力:F=0.
10.物体开始运动.自由释放:表示初速度为0.
11.锤打桩无反弹:碰撞后,锤与桩有共同速度.
12.理想变压器:无功率损耗的变压器.
13.细杆:体积为零,仅有长度.
14.质点:具有质量,但可忽略其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视为几何点的物体.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15、"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16、"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17."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18.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19、"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20、"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21、"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23、"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2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高中物理11种基本模型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高中物理100个模型详解(一)

高中物理100个模型详解(一)

高中物理100个模型详解(一)高中物理100个模型1. 引言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物理模型是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的100个模型,涵盖了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光学模型1.光的直线传播模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模型:光在平滑表面上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3.光的折射模型: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4.光的色散模型: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角发生变化。

5.光的干涉模型:两束同频率相干光叠加时会出现干涉条纹。

力学模型1.牛顿第一定律模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它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弹簧振子模型:弹簧的振动可以用简谐振动模型描述。

4.滑动摩擦力模型: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和表面摩擦系数成正比。

5.空气阻力模型: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热学模型1.热传导模型: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2.热辐射模型:热能通过辐射传递。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模型:PV=nRT,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

4.内能变化模型:物体的内能改变等于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和。

5.相变模型: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

电磁学模型1.电场模型: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电场。

2.磁场模型: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磁场。

3.感生电动势模型:磁场的变化可以引起电动势的感应。

4.电阻模型: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电阻,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

5.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模型:描述了电磁场的生成和传播规律。

结论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

本文介绍了一百个高中物理模型,涵盖了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这些模型不仅仅是理论的工具,同时也是实践中验证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基础。

希望这些模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高中物理知识。

高三物理第一轮如何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如何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如何复习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技巧将物理知识网络的体系和细化把贯穿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的知识结构、前后关联展起来。

(1)高中力学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2)高中电学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关联知识点,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物理学科的真的知识构建重点放在课本定义、公式推导、研究现象(即物理意义)上。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惯性定律,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所研究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而动量定理所研究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作用规律,从这种角度去思考,那么复习物理、解答物理是极其有帮助的。

认识与理解典型物理题型要集中精力理解一个典型过程模型,充分利用典型的过程模型,挖掘典型过程在物理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过程,它是由实际物理过程简化成的理想模型。

课本例题、经典考题,尤其是多次考查到或接触到的题型,可以作为典型题。

要适当的联系实际,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高考命题很多都结合实际。

但是考生平时也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如果学校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的话,多关注一下新的题型,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考题。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

有的同学为了加快答题速度,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写,写到一半才发现写的不对,原来题没有审清,结果是想快反到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审题环节很重要。

审题到位后,再把题中的描述转换成一个活生生的情景,当然,应用能力的提高还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基础为首先。

高考物理考场答题技巧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

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情绪稳定,效率提高。

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

高中物理总复习经典物理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总复习经典物理模型归纳
v0 A B
1. 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两个相同的木板, 长度均为 L=1.00m, 一质量与木板相同的金属块, 以 v0=2.00m/s 的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 A, 金属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μ=0.1, g 取 10m/s2。 求两木板的最后速度。 2.如图示,一质量为 M 长为 l 的长方形木块 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 m 的小木块 A, m<M, 现以地面为参照物, 给 A 和 B 以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如图), 使 A 开始向左运动, B 开始向右运动, 但最后 A 刚好没有滑离 B 板。以地面为参照系。
µ (m 0 + m) gL =
1 1 1 2 (m 0 + m)v12 + Mv 2 − (m 0 + m + M )v 2 ③ 2 2 2
联立化简得: v02+0.8v0-22500=0 终速度 mv0=2mv
2
解得 v0=149.6m/s 为最大值, ∴v0≤149.6m/s
6. ⑴当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它们以共同速度 v 做匀速运动,相互作用结束,v 即为小车最 v=v0/2=3m/s
2
⑵ µmgS = 1 mv 02 − 1 ⋅ 2mv 2
S=6m
⑶ n = S − 0.5 + 1 = 6.5 = 6次
l−d
⑷物块最终仍停在小车正中。 *此解充分显示了全过程法的妙用。 7.AC A:
mv 0 = ( M + m)v 1 1 2 Q = mv 0 − ( M + m )v 2 2 2 1 1 mv fS = Mv 2 = ( 0 − m)v 2 C: 2 2 v Q = f ⋅ d
⑵A、B 不发生碰撞时长为 L,A、B 在 C 上相对 C 的位移分别为 LA、LB,则

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常见物理模型练

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常见物理模型练

常见物理模型练模型一直线运动的加速、减速组合模型【模型概述】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组合是一种典型的多过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与解决一般多过程问题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合纵连横、各个击破”:既要仔细分析每个独立子过程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性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相邻两个过程的纽带——转折点的速度(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若能结合速度-时间图象来分析,物理过程就会更加清晰明了。

1.(2016·河南洛阳高三统考)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8 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4 s停下。

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D.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2∶12.(2016·河北保定调研)质量为m=2 kg的物块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求:(1)4 s后撤去力F,物块还能继续滑动的时间t;(2)前4 s内力F的平均功率。

模型二动力学问题中的连接体模型【模型概述】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组成的系统称为连接体。

比较常见的连接体有三种:(1)用细绳连接的物体系,如图甲所示。

(2)相互挤压在一起的物体系,如图乙所示。

(3)相互摩擦的物体系,如图丙所示。

2.滑块—滑板: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3.(2016·海南七校联考)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已知物体A的质量m=2 kg,物体B的质量M=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新课标)2017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物理模型1纸带类模型课件(精)

(新课标)2017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物理模型1纸带类模型课件(精)

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 示.现测得AB=15 cm,BC=20 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 (3)D、C两球相距多远? (4)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颗?
解析
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相邻的两个小球
2
26.18+23.68-21.16+18.66 = ×10-2 m/s2=10.0 m/s2. 2 4×0.05
(3)小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小球上升过程中受 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答案:(1)3.98 作用 (2)10.0 (时间为T,则有Δx=aT2=1 m, xAC 可以求得CD=4 m,而B点的瞬时速度vB= ,所以OB之间的 2T v2 B 距离为xOB= =3.125 2a m,OA之间的距离为xOA=xOB-xAB=
1.125 m,即B、C选项正确.
2.某同学获得一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图,已知频闪仪 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当地重力加速 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物理模型1
纸带类模型
研究多物体在时间或空间上重复同样运动问题或单物体连续 相等时间内运动问题时,可将其运动看成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问题进行研究,应用以下两个重要推论求解. 1平均速度公式: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
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aT2.
[典例]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4时刻小球的速度v4= _____ m/s. (2)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________ m/s2. (3)对(2)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全面高中物理模型汇总

最全面高中物理模型汇总

最全面高中物理模型汇总经典力学:1、质点:是指由一个物理量组成的一体物,没有内部结构,其受到的外力可以用向量的思想来描述。

2、运动学:描述物体运动的性质和关系,如速度、加速度、距离、时间等变化的规律。

3、动量:指上时间变化的质量和速度之积,它决定了物体运动的各种特性,是基本定律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4、功和能量:是指一种物质或物理量在发生变化时所消耗的能量。

5、库仑定律:物体任一点上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沿着任一虚拟空间,同一方向绕该点旋转一周后,外力和原来大小和方向相等,此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

电学:1、回路:指电流从一点经过一定电阻、电容或电感等设备后又返回至原点的系统,电路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线路和电子器件。

2、电压和电流:是指流过导体中的电荷的速度和数量,单位分别是伏特和安培,它们也是电路的基本量。

3、电容:是指电介质中存在的一种气体电荷,它可以把电流储存起来,是电路中常用的设备。

4、电感:是指一个电路中由于电流产生磁场,以抗影响电流流动的装置。

5、磁学:是指用磁场理论解释电磁相关现象的科学,它可以用来研究电磁感应和电磁干扰的原理。

光学:1、衍射:是指光线在不同材料介质间发生折射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它可以用来研究光波传播过程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光学折射现象。

2、反射:是指当光线照射到不同方向时,它们会反向发射,这种现象就是反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在不同物质间的传播、折射和反射等现象。

3、折射:是指当光线穿过不同物质介质时产生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物质的光学性质决定的,它可以提高我们对光的理解。

4、几何光学: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光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可以用全局几何的方法来描述它们的相互作用,这些规律也是光的传播的基础。

5、量子光学:是指用量子理论来研究光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特性,如电磁相互作用、波动特性等。

物态变化:1、电离:是指温度、压力等能量介质作用,使原子或分子电荷分布发生变化,而原子或分子中电子由原子团脱离,形成新的原子或分子体系,这种现象叫做电离。

高考物理24个经典模型

高考物理24个经典模型

高考物理的24个经典模型包括:1.“皮带”模型:涉及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斜面”模型:研究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等。

3.“运动关联”模型:讨论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

4.“人船”模型:涉及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等。

5.“子弹打木块”模型:研究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等。

6.“爆炸”模型:探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7.“单摆”模型:涉及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等。

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研究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

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等。

10.弹簧振子模型:这个模型主要研究简谐运动的规律,如振幅、周期、相位等,以及能量守恒在振动系统中的应用。

11.平行板电容器模型:涉及电容的决定因素、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问题。

12.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模型:主要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运动轨迹(如圆周运动、螺旋式曲线运动)等。

13.电磁感应中的单杆模型: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力等知识点。

14.电磁感应中的双杆模型:在单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和有趣。

15.回旋加速器模型:主要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涉及洛伦兹力、动能定理等知识点。

16.光学模型: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以及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17.原子物理模型:涉及原子结构、能级跃迁、衰变、核反应等知识点,是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18.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综合模型: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多个物体和多个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

19.碰撞模型:这个模型涵盖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是研究动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工具。

届高考一轮复习 高中物理模型

届高考一轮复习 高中物理模型
(1)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若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
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 m2 的压力. 解析 (1)设上面弹簧的弹力为 F1,伸长量为 Δx1,下面弹簧的弹力为 F2,伸长量为 Δx2, 由物体的平衡及胡克定律有
F1=(m1+m2)g, m1+m2g
答案 (1)100 N (2)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
【变题】 1.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圆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m1 的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碗
连接质量分别为 m2 和 m3 的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两绳与水平方向 夹角分别为 60°、30°,则 m1、m2、m3 的比值为 ( B )
ma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 a 运动时,一定有 F
sin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时, F ( ma )2 ( mg )2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
a 向的夹角为 α,则 tan .
g
3. 如图,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一条轻绳 L1 和一条轻弹簧 L2 系 起,L1 水平,L2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现突然将 L1 剪断,问剪断瞬间 小球所受的合力。
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 2.轻杆受力不一定沿轻杆方向。 3.轻弹簧可以被压缩或拉伸,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关。 ①轻弹簧各处受力相等,其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
②弹力的大小为 F kx (胡克定律),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伸长量
或缩短量; ③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
△滑轮模型与死结模型问题的分析 1.跨过滑轮、光滑杆、光滑钉子的细绳两端张力大小相等. 2.死结模型:如几个绳端有“结点”,即几段绳子系在一起,谓之“死结”,那么这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模型整理
P2-4 “挂件”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滑轮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 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P4-7 含弹簧的物理模型(弹簧,橡皮绳(筋) ) P7-12 追及、相遇模型(运动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 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 P13 刹车模型 P13-17“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 P17-20“皮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 (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P20-22“滑块—木板”模型 P22-27“平抛”模型(平抛、斜抛,平抛中的临界问题,多体平抛)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 P27-29“ 平抛+斜面”模型 P29-32 类平抛问题 P33-34 圆周运动基础知识(有关物理量,向心力) P35-38“水平面圆周运动”模型(用极限法分析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向心力来源,实例) P39-40“竖直面圆周运动”模型(轻绳、轻杆、轻弹簧三件的异同点,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及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P41-47 圆周运动题组 P48-53“行星”模型(相关物理量:半径、速度、角速度、周期) (变轨问题,双星模型) P53-5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 P56 “人船”模型 P56-57“弹性碰撞” 和“非弹性碰撞”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P58-59 含有弹簧的类碰撞问题模型 P60-64“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串并联电路规律及电能、电功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 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电压、电流及电功率)问题) P64-65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P66-85“电阻测量”模型(两尺、电表读数,伏安法测电阻,测金属电阻率,描绘伏安特性曲线) (电路设计,内外接法,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 P85-91“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模型(电路设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图象) P91-105“电场”模型(电场力、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基本概念,典型电场) P105-11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模型(圆心半径的确定方法) P111-123“复合场” 模型(平衡与偏转、圆周运动、力和能问题) P124-127“多过程”模型(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力和能问题) P128-137“电磁感应”模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图象) P137-143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象问题 P144-150“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模型(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 (平面导轨,斜面 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P150-155“交流电”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P155-161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P161-167“对称”模型(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对称性,多解性)
F合 mg sin
4. 如图所示, 轻绳 AD 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 BC 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 ∠ACB=30°,g 取 10 m/s2,求: (1)轻绳 AC 段的张力 FAC 的大小; (2)横梁 BC 对 C 端的支持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析 物体 M 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判断,与物体相连的
ma sin
( ma )2 ( mg )2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
a . g
3. 如图,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一条轻绳 L1 和一条轻弹簧 L2 系 起,L1 水平,L2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现突然将 L1 剪断,问剪断瞬间 小球所受的合力。
F合 mg tan
题中的 L2 若为轻绳,仍求剪断 L1 瞬间小球所受的合力?
A.α 一定等于 β C.m1 一定小于 2m2 答案 解析 AC
滑轮两侧绳的拉力大小相等,合力竖直向上,所以 A 正确;滑轮两侧绳的拉力
大小等于 m2g,其合力大小等于 m1g.当滑轮两侧的绳竖直向上时 m2 最小,等于 m1 的一 半,因滑轮两侧的绳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 C 正确,B、D 错误. 【高考题】 1.(2012·广东理综·16)如图 10 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都为 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 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B)
轻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 C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图中轻绳 AD 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 M 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 AC 段的拉 力大小为:FAC=FCD=Mg=10×10 N=100 N (2)由几何关系得:FC=FAC=Mg=100 N 方向和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 答案 (1)100 N (2)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
4
【特点】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1)弹力遵循胡克定律 F=kx,其中 x 是弹簧的形变量。 (2)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橡皮绳只能受拉力,不能受压力。 (4)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 绳中的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弹簧和橡皮绳被剪断时,它们产生的弹力立即消失。 【解题】 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例题】 1.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 L1 和 L2,劲度系数分别为 k1 和 k2 的轻质弹簧竖 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 m1 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 m2 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 (1)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若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 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 m2 的压力. 解析 (1)设上面弹簧的弹力为 F1, 伸长量为 Δx1, 下面弹簧的弹力为 F2, 伸长量为 Δx2,
图 10 A.G 和 G 1 3 C. G 和 G 2 2 解析 B. 2 2 G和 G 2 2
1 1 D. G 和 G 2 2
根据对称性知两绳拉力大小相等,设为 F,日光灯处于平衡状态,由 2Fcos 45° 2 G,B 项 【概述】 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 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 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题, 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 动力学问题、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 振动问题、功能问题等,几乎贯穿了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 力。
由物体的平衡及胡克定律有 F1=(m1+m2)g, Δx1= m1+m2g k1
F2=m2g, Δx2= m2g k2
所以两弹簧的总长为 m1+m2g m2g L=L1+L2+Δx1+Δx2=L1+L2+ + . k1 k2 (2)要使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必须是上面弹簧伸长 Δx,下面弹簧缩 短 Δx. 对 m2:FN=k2Δx+m2g 对 m1:m1g=k1Δx+k2Δx 解得:FN=m2g+ k2 mg k1+k2 1
解:(1)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知,杆对球的弹力方向跟重力方向相反,竖 直向上,弹力大小跟球的重力大小相等,等于 mg. (2) 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小车以加速度 a 向右运动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杆 的弹力的合力一定水平向右,此时,弹力 F 的方向一定指向右上方,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平衡,水平方向上具有向右的加速 度,假设小球所受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有, F sin ma , F cos mg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 FN′=FN=m2g+ 答案 k2 mg k1+k2 1 m1+m2g m2g + k1 k2 k2 (2)m2g+ mg k1+k2 1
(1)L1+L2+
5
2.如图所示,一个“Y”字形弹弓顶部跨度为 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 其自由长度均为 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 长度不计) 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 去.若橡皮条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 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 2L(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 ( )
2 2 解得 F m g a ,tan
a 。 g
2
2.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 为 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小车静止时, F mg sin ,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 F mg cos ,方向垂直杆向上。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 a 运动时,一定有 F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时, F 向的夹角为 α,则 tan
A.
15kL 2
B.
3kL 2
C.kL 答案 解析 A
D.2kL
橡皮条长度最大时每根橡皮条上的弹力是 kL,设此时两橡皮条间夹角为 θ,则 L 2L2- 2 2 15 θ 15 = ,两橡皮条上的弹力合力为 2kLcos = kL,所以 A 对. 2L 4 2 2
θ cos = 2
3.如图所示, 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 m=1 kg 的物块 A 和 B 连接起来, 将 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 距地面的高度 h1=0.90 m.同时释 放两物块,A 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 B 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 A 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 B 物块换为质量为 2m 的物块 C(图 中未画出),仍将它与 A 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 A 距地面的高度为 h2 处同时释放,C 压缩弹簧被反弹后,A 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劲 度系数 k=100 N/m,求 h2 的大小.[答案] 0.5 m 解:设 A 物块落地时,B 物块的速度为 v1,则有: 1 mv 2=mgh1 2 1 设 A 刚好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x,对 A 物块有: mg=kx 从 A 落地后到 A 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对于 A、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有: 1 mv 2=mgx+ΔEp 2 1 换成 C 后,设 A 落地时,C 的速度为 v2,则有: 1 ·2mv22=2mgh2 2 从 A 落地后到 A 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1 ·2mv22=2mgx+ΔEp 2 联立解得:h2=0.5 m. 【变题】 1.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 R 的半球形容器 底部 O′处(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 P 点.已知容器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OP 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 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1 A.水平面对容器有向右的摩擦力 B.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mg 2 mg 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mg D.弹簧原长为 R+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