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要素在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音乐欣赏教案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音乐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欣赏的要求;2. 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3.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鉴赏能力;4. 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1. 科学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欣赏要求;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的定义与重要性音乐欣赏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理解和欣赏,以及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法等要素的认识,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教育的过程。
音乐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2. 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音乐欣赏需要理解和感知以下基本要素:音乐形式、曲式结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表现手法等。
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和感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和艺术内涵。
3. 音乐欣赏的方法(1)感性欣赏法: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提升情感表达能力;(2)形象联想法:通过音乐作品中的旋律、音色等元素,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意境;(3)分析鉴赏法: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节奏等要素进行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识和评价能力。
4. 音乐欣赏教学策略(1)情感导入策略:在教学开始前,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互动式教学策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3)多媒体辅助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作品的音频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4)评价反馈策略:及时对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励他们持续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方法1. 示例法:通过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并欣赏音乐;2. 分析法: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要素,如曲式结构、旋律、和声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3. 想象法: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联想和想象,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4. 比较法:比较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介绍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课程。
通过学习音乐的历史、音乐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学习目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听音乐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聆听各种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2.掌握音乐的构成要素:学生学会分析音乐的各个构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3.熟悉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独特的美学特点,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4.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学习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敏感度。
学习内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乐的基本知识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乐的构成要素、音乐符号、音高、音程等,以及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技巧等。
音乐史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音乐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音乐时期的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特点。
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聆听和分析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家和作曲家学生将学习著名音乐家和作曲家的作品和生平,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
通过学习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课将组织各种音乐欣赏活动,如音乐会观摩、学生演奏会、音乐节等,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且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
学习方法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1.多听音乐: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聆听,培养自己的听觉感知能力。
2.分析音乐: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音乐的构成要素和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3.学会鉴赏: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鉴赏音乐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音乐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带来娱乐和放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一步。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拓宽视野,提升审美能力。
而且,音乐欣赏还能帮助学生发展情感,增强情绪的表达能力。
二、营造音乐氛围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学校可以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比如,在教室里播放轻音乐,或者组织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此外,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分享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加强音乐课程的设计音乐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可以通过学唱歌曲、乐器演奏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的创造和表达。
此外,学校可以选用多样化的教材,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演变和发展。
四、提供多种表演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音乐家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
五、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音乐表演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合唱团、乐团等音乐团体的组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音乐,发展团队协作能力。
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音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音乐活动,如参加音乐比赛、演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舞台的魅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七、完善音乐设施和资源学校应该注重完善音乐设施和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购买音乐器材、音乐教材、音乐软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教育。
总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识别并感受音乐中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及其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情感表达。
2.艺术表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音乐要素知识分析音乐作品,尝试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3.文化理解:理解音乐要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与差异,增进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音乐要素创作简短的旋律或节奏片段,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的定义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要素如何共同构建音乐情感与意境。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生动地描述音乐体验。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音频、视频、图示等)•音乐作品片段(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节选、莫扎特《小夜曲》等)•乐器(如钢琴、小提琴模型或电子乐器软件)用于演示音色•音乐要素分析图表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音乐要素的基本概念。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运用。
•演示法:利用乐器或软件展示不同音色的差异。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要素创作练习。
•案例分析法:选取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包含丰富音乐要素变化的音乐片段(如《命运交响曲》开头),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波动,提问:“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它是如何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引出音乐要素的概念。
2. 新课教学•理论讲解:••节奏:展示不同节奏型的图示,敲击节奏让学生模仿,感受节奏的变化对情绪的影响。
•旋律:播放两段对比鲜明的旋律,讨论旋律的起伏如何影响情感表达。
•和声:简单介绍和声原理,通过钢琴演示和弦进行,让学生体会和声的和谐与张力。
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音乐要素在音乐理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音乐理论当中融入音乐要素的教学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一起来看一下吧。
音乐三大要素是节奏、旋律以及和声,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赋予一定的情调就会形成旋律。
音乐教学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让学生从学习当中受益。
教师要使学习内容有趣,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音乐学习当中,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音乐理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帮助学生把音乐与人生紧密结合到一起。
在音乐教学当中,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欣赏,要能够揭示节拍、节奏、力度、速度、音色以及旋律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不能枯燥的讲解理论知识,应该让学生体验音乐,把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的理论教学当中,把分散的知识联系到一起,注重艺术的完整性。
一、音乐情感变化中融入音乐要素的变化情绪和情感是密切相关,但是又有区别的心理形式,情绪比情感的范围更加广泛。
每当我们体验到了某种情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是这种情绪色彩不像情感那样更加持久,更加稳定。
情感有高、低层次的区别,也有深度和强度之分。
情绪与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基本特征,而且,在音乐教育中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
音乐的进行其实就是情感在不断展示以及变化的过程,是音乐要素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是生动的心理语言,从艺术形式来探讨,音乐的表现力远远高于其它艺术门类,音乐的特殊性就是情感的抒发、撞击、宣泄、交流以及审美。
小学一音乐欣赏

小学一音乐欣赏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一年级音乐欣赏的意义、适合的音乐内容以及欣赏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小学一年级音乐欣赏的意义重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美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此外,音乐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脑力发展和智力提高,提升他们的听觉和观察力。
音乐欣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音乐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欣赏内容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度还相对较低,因此在选择音乐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简单易懂的音乐作品,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欣赏中轻松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二是要选择旋律明快、朗朗上口的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三是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文化知识和道德价值观。
最后,在进行小学一年级音乐欣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尽量减少噪音和干扰,保证音乐的清晰度和质量。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辅助一些图片、视频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容和背景。
此外,教师还应该尽量保持欣赏过程的愉悦和轻松,避免过多的压力和限制,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音乐欣赏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选择适合的音乐内容和注意欣赏过程中的细节,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并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对音乐有才华和热情的人才。
教案设计中的音乐欣赏

教案设计中的音乐欣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案设计中,合理地安排音乐欣赏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的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音乐欣赏在教案设计中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情感内涵和艺术特点。
在教案设计中引入音乐欣赏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此外,音乐欣赏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音乐欣赏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知。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并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这对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教案设计中的音乐欣赏操作方法在教案设计中引入音乐欣赏环节,需要合理地安排欣赏时间和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供教师参考。
1.确定音乐欣赏的目标: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明确音乐欣赏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方式的理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等。
目标的明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欣赏材料和设计欣赏活动。
2.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可以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需要考虑到作品的艺术性和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
3.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欣赏环境,借助音响设备提高音乐的音质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灯光、布置教室环境等方式,营造出适合音乐欣赏的氛围。
4.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
论音乐的基本要素与表现作用

论音乐的基本要素与表现作用---在音乐鉴赏中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探究音乐鉴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一种活动。
在学校开设音乐鉴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陶冶情操,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缓解学生的生活压力。
音乐鉴赏主要依靠听觉来感受音乐,音乐要充分的将音乐的要素表现出来,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在音乐鉴赏中音乐基本要素的表现作用。
首先,我们来简单的说说什么是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就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的音色等,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
基本要素就是要将各个要素结合于音乐中的一种形式。
正是有了这些要素有规律的结合就形成了音乐。
这些要素的不同组成就会形成不同的音乐。
而在音乐的表现中,音乐的基本要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根据不同物品的所发出的音色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乐器演奏的音乐;根据音乐的速度和节奏的不同,可以感受到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音乐等等。
这些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的表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音乐鉴赏课程就可以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到音乐中各种情绪丰富的表现,通过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
从而揭示音乐的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
音乐要素在音乐鉴赏中的表现作用:音乐的旋律是当人们开始进行音乐的欣赏,在打开曲子的同时,最先听到的就是这首曲子美妙的旋律。
在聆听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包括音乐的力度、速度、快慢以及音乐的强弱等等音乐的要素。
通过这些再来分辨演奏音乐的乐器,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等。
学生必须要感受到音乐中的各种变化,体验变化的节奏、旋律,学生要根据这些音乐要素来判别和鉴赏音乐。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主要是对速度和力度这两个音乐要素的欣赏,例如一段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即轻快有俏皮、力度有强有弱、节奏有快有慢,在这样的音乐画面中,学生体会到的就是作品的特色,旋律体现的是作品的一种优美的意境。
8音乐欣赏的四要素

音乐欣赏的四要素洛阳市第三十三中学孟紫千音乐欣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它包括官能欣赏、情感欣赏、视觉欣赏、理性欣赏。
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一、欣赏音乐要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
“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
”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
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
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
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音乐再现的一种方法是艺术性地模仿出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所引起的联想。
如朱践耳的作品《蜜蜂过江》,通过弦乐和木管轻盈、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模拟出蜜蜂飞舞时发出的翁鸣声,使人感受到蜜蜂的造型,并从这和谐的音响中唤起对大自然、对生活形象和意境的联想。
如果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模仿的音响在耳中可能只是纯粹的、自然的音响模仿,欣赏者不可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的欣赏无疑是低层次的。
音乐再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听觉与视觉的“联想”关系,即用声音来类比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

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思维,丰富生活。
音乐欣赏课程对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
首先,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对他们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音乐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同时,音乐欣赏也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传统。
其次,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通过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辨别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此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包容和尊重不同的艺术形式。
要实施一堂成功的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和创造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可以从简单的儿童歌曲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音乐作品。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内涵。
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视频、演唱会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如抢答、分组讨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除了学校音乐欣赏课堂,家庭也是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共同欣赏和讨论音乐作品。
可以带孩子参加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学习音乐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综上所述,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幼儿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对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幼儿音乐欣赏的重要性1. 促进情感发展音乐是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音乐欣赏,幼儿可以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2. 拓展审美视野音乐世界博大精深,通过幼儿音乐欣赏,可以让幼儿接触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开拓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培养认知能力幼儿在音乐欣赏中,可以通过观察、倾听和思考,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感知、思维和判断能力。
比如,通过辨认不同的乐器声音,幼儿可以学习到音乐元素的差异和组合,培养他们的听觉、视觉及认知能力。
4. 发展创造力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幼儿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创造和创作热情,进一步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及技巧1. 创设良好音乐环境为了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我们需要在幼儿园及家庭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可以播放各类优质的音乐作品,定期举办音乐会或欣赏活动,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亲身体验音乐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是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亲身体验音乐,例如让他们通过演唱、舞蹈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让他们亲自感受音乐的美妙和乐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启发思维,培养表达能力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问他们对音乐的印象,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鼓励创造和参与为了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我们需要鼓励幼儿在音乐中做一些创造和参与的事情。
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欣赏

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欣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的欣赏,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情感表达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音乐欣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音乐教育。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培养幼儿细腻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幼儿能够主动感知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培养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同时,音乐欣赏也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二、音乐欣赏的过程1. 选择合适的音乐内容在音乐欣赏中,应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内容。
旋律简单易懂、曲调优美动人的音乐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此外,也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儿歌、儿童歌曲、经典乐曲等。
2. 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十分重要。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整洁的音乐室,或是利用幼儿园的多功能教室等场所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同时,应确保音响设备的良好质量,以保证音乐的传播效果。
3. 合理的音乐欣赏时间安排幼儿的专注力有限,因此,应合理安排音乐欣赏的时间。
较短但频繁的音乐欣赏时间可以避免幼儿的疲劳和无聊情绪。
同时,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结合其他活动,如手工制作、舞蹈动作配合等,使音乐欣赏更具趣味性。
4. 引导幼儿参与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可以让幼儿用画笔或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或是让他们参与声音模仿等互动活动。
通过参与,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
5. 分享和反思音乐欣赏后,可以向幼儿提问,引导他们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听众的分享,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音乐欣赏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简短的反思和总结,以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三、音乐欣赏对幼儿的益处1. 促进智力发展音乐欣赏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通过感知和理解音乐,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
掌握音乐元素对提升音乐鉴赏和艺术实践的作用

掌握音乐元素对提升音乐鉴赏和艺术实践的作用发布时间:2022-04-22T07:16:30.539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5月作者:陈建秀[导读] 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学科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制定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方面作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就要会“听”,音乐鉴赏课程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学生如何“听”的能力。
如何把音乐欣赏课上好,让它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推进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音乐所包含的知识内涵影响着人们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涵盖了速度、力度、节奏、曲式、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需要凭借这些要素作为表现手段。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的理解要从听觉入手,倾听创作者的内心,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引领学生从音乐的音色、速度、力度、和声、旋律等各个音乐元素进行分析,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感受体验音乐情感、音乐形象与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能使学生在音乐生活中迅速获得与音乐作品的情绪相一致的内心共鸣,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既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习惯,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就要会“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对音乐元素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体会作品的真情实感获得好的音乐体验,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更生动的表现艺术作品。
例如跟着节奏舞蹈,随着旋律律动,学习和声更好的进行器乐合奏等等,都是对于音乐的体验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陈建秀广西南宁市第五中学广西南宁 530000内容提要: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学科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制定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方面作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音乐欣赏课程律动旋律享受音乐之美

音乐欣赏课程律动旋律享受音乐之美音乐欣赏课程:律动旋律,享受音乐之美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索音乐的魅力,并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本文将带领您进入音乐的世界,一同享受音乐之美。
第一部分: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音乐作为人类无声的语言,拥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希腊的古典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音乐在不同文化中的发展各具特色。
我们将了解音乐起源的不同理论,并深入了解不同时期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音乐的要素与表现手法在音乐中,律动和旋律是最基本的要素。
律动通过节奏传递出音乐的脉动感,而旋律则是音乐的灵魂,将情感与思想通过音符表达出来。
我们将学习如何辨识律动和旋律,并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来体会它们的魅力。
除了律动和旋律,音乐还包含丰富的和声和表情。
和声是不同音符同时发声时产生的音响效果,可以增添音乐的层次感和深度。
而表情则是音乐中情感的表达,例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感受这些音乐要素,并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来领略音乐表现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音乐作为一门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包含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
每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我们将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古典音乐是欧洲音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
我们将通过欣赏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感受古典音乐的庄重和深邃。
流行音乐则是大众喜爱的音乐类型,融合了各种流派和风格。
从摇滚乐到流行乐,我们将聆听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等流行音乐巨星的歌曲,感受流行音乐的热情和活力。
爵士音乐是美国音乐的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节奏和即兴表演特点。
我们将欣赏乔治·格什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爵士音乐家的演奏,领略爵士音乐的魅力和自由性。
音乐初中教材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

音乐初中教材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与评价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与评价,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与感受。
本文将介绍初中教材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开阔音乐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人生阅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在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中,首先要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学生需要通过听觉感知和分析,了解这些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音乐欣赏的历史发展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欣赏的历史发展,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特点。
通过学习音乐的历史变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音乐欣赏的艺术表达音乐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情感内涵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绎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方法1. 听音乐音乐欣赏的基础是听音乐,学生应该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和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内涵。
2. 分析音乐学生不仅要通过感受音乐,还要学会分析音乐。
他们可以从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分析音乐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分析。
3. 表演音乐通过表演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表演,让学生通过演奏乐器、唱歌或舞蹈等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音乐要素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

音乐要素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3-13T11:27:18.4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月总第75期供稿作者:◆刘文[导读] 突出了节奏在音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
◆刘文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中心小学271404摘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能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要素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把审美体验价值放到第一位。
这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
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呢?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与音乐隔离开来的单纯的记忆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知识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在音乐欣赏情景的变化中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乐课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

音乐课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激起共鸣。
在音乐课上,音乐欣赏是学生们接触和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包括曲式、节奏、旋律和音色等。
曲式曲式是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曲式有奏鸣曲、交响曲、独奏曲等。
奏鸣曲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快速的第一乐章、柔和的第二乐章和活泼的第三乐章。
交响曲则包含多个乐章,通常是快速-慢速-中等速度-快速的四个乐章。
独奏曲则由一个独奏演奏者和伴奏乐队组成。
了解曲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
它包括音符的长度、重心和音乐的节拍。
不同的节奏可以给人不同的感觉。
例如,快速而有力的节奏可以让人感到兴奋和活跃,而缓慢而平稳的节奏则使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需要注意音符的起伏和强弱变化,以及它们与整体乐曲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领会作曲家的意图和表达。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和音符的组合所构成的。
它是音乐中最容易被人们记忆和接受的部分。
旋律可以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境,通过和声、跳音、连音等手法来丰富音乐内容。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需要留意旋律的起伏和变化,体会它带来的情感冲击和表现力。
音色音色是音乐中与乐器或人声的音质特征有关的要素。
不同的乐器或声音来源产生不同的音色,它是区分各种乐器和歌唱者的重要特征。
音色可以决定音乐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可以从音色中感受到乐曲的氛围和表达的意境。
例如,小提琴的音色柔美而高亢,钢琴的音色清脆而宏亮。
总结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了解曲式、节奏、旋律和音色等基本要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与深意,通过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
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国旗下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

国旗下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国旗下,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国旗下,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修养。
本文将从音乐的重要性、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以及在国旗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音乐的重要性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活是一种错误。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影响力。
它可以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唤起人们的感触和共鸣。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一支动人的音乐可以让人沉浸其中,忘却烦忧,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此外,音乐还能够提高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聆听音乐,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音符、旋律和音调的美妙组合,培养对于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激发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要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多听音乐。
音乐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和风格,我们应该广泛地接触各种音乐形式。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聆听,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等。
同时,也要关注当代的音乐作品和新的音乐流派,了解时下的流行音乐和地方音乐。
其次,学会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理论,了解音乐的结构和要素,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同时,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另外,参与音乐活动。
可以加入学校的音乐社团或者合唱团,参与合唱演出或者乐团演奏。
通过亲身参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开放的态度。
音乐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我们不必追求完全掌握,而是要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体验和欣赏。
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尽可能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感受和品味其中的美。
试论音乐要素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音乐要素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人们通过聆听具体音乐作品或通过阅读、分析乐谱等方式,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感,同时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不断体会音乐的情感、形象,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欣赏中,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1音乐欣赏中情景变化要渗透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要素变化。
例如,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
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中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乐曲的第一段“江楼钟鼓”是节奏自由的散板,具有引子性质。
琵琶用弹挑、轮指等手法由慢而快的模拟了阵阵低沉的鼓声,而箫和古筝奏出的波音则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栩栩如生。
2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欣赏十分重要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美。
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
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同时就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情感力量远远胜过其它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的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的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
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它表现了在旧社会失去亲娘的幼女的悲惨生活,歌曲简单,仅六小节,但结构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要素在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音乐要素在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邱隘实验小学毕承宜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要素、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这只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
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
要注重艺术的完整性,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原则。
与音乐隔离开来的单纯的记忆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知识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是,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
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册《爱劳动》一课中我注重了音乐表现的情景、场面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运用的第一段音乐是表现小和尚,第二段是表现胖和尚的)。
在一上课老师问学生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小和尚。
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胖和尚。
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
第二段的音乐浑厚、笨重、低沉。
虽然学生由于学的知识少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得音乐画面。
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我听到、看到过得音乐优质课、公开课教学大都是与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
在欣赏教学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现象,不注重深层次地实际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音乐组人员经过讨论、实践、验证大胆
的运用了通过学生说出以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
再例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是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
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
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点音乐重而且快、很紧张。
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得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
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二、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二种心理形式。
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
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中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
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
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
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
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 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渲泄、情感交流、和情感
审美。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搞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
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的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
情绪甚至会相反。
在《爱劳动》一课中老师通过情绪的变化,就挖掘的音乐要素的变化。
如, 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第一段音乐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情绪。
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焦急的情绪。
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优美,第二段音乐很紧张。
通过学生对乐曲舒展与紧张而终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
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三、音乐欣赏的体裁形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是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区别独唱、独奏、
齐唱、齐奏。
《爱劳动》是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老师在进行歌曲教学中,首先通过歌曲中的衬词:嗨哟里格嗨哟嗨嗨…..与劳动的步伐相结合来了解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音乐与行进的步伐是统一的。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册《汪汪与咪咪》一课通过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体会三拍子咚、嚓、嚓,咚、嚓、嚓的舞蹈场面,把音乐场面融合与渗透了音乐情绪、情感,音乐的力度、速度等表现要素体验乐曲的各种节奏形式与音乐体裁的关系。
突出了节奏在音乐要素中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受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新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