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设计图文并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现代化铁路客站建设高速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铁路客站室内设计应“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强调结构美学的空间设计方法,
并结合现代交通建筑实例对铁路客运站房室内空间设计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
一些思考。
关键词:现代铁路客站,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结构美学
过去的几年,是中国铁路建设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几年。铁路客运专线的
修建,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使铁路站房的内涵发生着显著变化。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铁路站房由过去单一的铁路客运站逐步演变为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汽车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传统的“等候式车站”正在向“通过式车站”演变。站房形式的变化带来了站房室内空间的变化:换乘空间的“复杂化”,候车空间的“集约化”,旅客流线与空间组合方式的“机场化”,,。
总之,影响铁路车站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设计思想被广泛
运用于站房建筑中,产生了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内部空间形态。随着“以人为
本”理念的不断强化,建筑师的注意力必然会从车站外观造型,转移到站房内部空间:即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关注旅客在室内的活动规律,关注内部空间的塑造,
为旅客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室内空间的表现将成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甚至是机电工程师真正的舞台。
一.铁路客站室内空间特征
铁路客站作为大量旅客汇集的一个场所,其交通功能是建筑设计的第一
要素。客站内部空间设计必须将旅客的行为模式和心里状态作为设计的重要因
素,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1. 方位感和易识别性(进站广厅、出站厅和候车厅)
在老一代铁路客站中,客流拥挤的现象贯穿在旅客进出站流线的始终,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旅客在旅行中的“拥挤”是一种消极的、不愉快的状态,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或紧张情绪。避免旅客在站房内的拥挤现象,使站内旅客能迅速聚集和疏散,站房内部空间中明确的方位感和易识别性是必需的。环境的易识别性主要是指人对所处环境形成认知地图或心理表征的容易程度,在站房室内空间中,主要体现在进站广厅、出站厅和候车厅。
新长沙站站房波浪起伏般的巨大屋顶,是对长沙这座“山水洲城”独特
环境的共生,同时屋顶曲线走向与旅客流线一致,将人流从入口平台自然的引领到进站广厅、基本站台候车厅、高架候车厅等公共空间,交通流线方向非常明确。而在屋顶天花的处理中,通过韵律变化的单向条形天花板和光带的设置,强化了空间的引导性,使得旅客在客站大空间下的任意位置都可清晰的识别正确的方向(图01~02)。
室内空间环境的易识别性要求客站内部空间简捷高效,各空间有较强的
特征性但又有很强的穿透性,使旅客能随时把握整体空间,在大空间之中以玻璃或低矮灵活的隔断划分不同区域,尽可能减少物体对视线的障碍,使旅客获得清晰的方位感。进站广厅是站房室内空间的重要部分,大量旅客进入广厅后必须尽快疏解。除了依赖于旅客引导系统外,室内空间本身的明确可读是设计的关键(图06~09)。
2.空间的多样性(商业服务空间、换乘空间)
商业服务空间
新一代的铁路客站,大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与城市其他交通服务设施
的关系密切。车站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资源被充分利用,而不仅仅是旅客暂时
出行的场所。除了需要更安静、舒适的候车环境外,车站向服务经营主体方向转化,从对旅客进行行为管理转化为旅客提供多元服务,站房内的商业空间可提供餐饮、金融、商务、娱乐、购物等综合服务。这一点,一些国外火车站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日本新京都火车站就是一个提供多种服务的城市综合体,一个城市客厅,
强调了市民的参与共享,弱化作为火车站的功能,不仅满足旅客在候车期间的需求,更能为城市居民甚至旅行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这是日本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横滨客运港实际上就是一个海上公园。
现阶段,我们强调以旅客为本体的室内空间设计,站房作为社会资源共
享的程度不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站房管理模式的变化,火车站内部的功能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要求站房具有为旅客提供多种不同需要的可能性,由此候车空间的设计将变得多样化和人性化。
如何在一体化的大空间中布置商业空间,是大型站房设计中要充分考虑
的问题。为方便旅客使用,多采用线侧夹层空间作为商业服务场所,也可在高架候车厅层两侧设置。(图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