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汇编
人教物理九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人教物理九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d3a9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7.png)
人教物理九全册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引言本篇导学案将介绍在人教物理九全册中第17.4章的内容,即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在学习本章之前,我们已经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了解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现在,我们将学习如何应用欧姆定律来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
一、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1. 串联电路简介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连接在一条导线上,电流依次通过这些电器。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电压分配给每个电器。
2.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求解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来求解电压。
对于一个有n个电阻的串联电路,总电阻可以通过下式求解:总电阻 = 电阻1 + 电阻2 + ... + 电阻n3.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将根据电阻的大小进行分配。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电压:电压 = 电流×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每个电器上的电压之和。
二、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1. 并联电路简介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同时连接到同一个电源上。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分配给每个电器。
2.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求解对于一个有n个电阻的并联电路,总电阻可以通过下式求解:1 / 总电阻 = ( 1 / 电阻1 ) + ( 1 / 电阻2 ) + ... + ( 1 / 电阻n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各个电器的最小电阻。
3.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将根据电阻的大小进行分配。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电流:电流 = 电压 / 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每个电器上的电流之和。
三、习题练习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习题练习,以加深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理解。
1.一个串联电路中有3个电阻,分别为10Ω、20Ω和30Ω,电源的电压为12V,求:总电阻和总电流。
2.一个并联电路中有3个电阻,分别为10Ω、20Ω和30Ω,电源的电压为12V,求:总电阻和总电流。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f5c7aee06eff9aff80723.png)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的分压和分流关系3.加强分析能力。
课前导学一、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变形公式:二、串联电路的特点①串联电路中, 。
I=I1=I2②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U=U1+U2③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
R=R1+R2④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I = I1 + I2②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等于。
U = U1 = U2③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等于个并联电阻的。
21111RRR+=④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课堂导学一、合作探究1.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例题1:如图所示R1=10Ω,电源电压6v,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5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小结: 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路中的总电压除以总电阻。
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随之改变,以及另一个电阻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
2.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例题2:如图所示R1=10Ω,电源电压12v。
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4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Ω时,通过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
小结: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及干路电流会改变,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
二、精讲点拔由上面的两个例题可以知道: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而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
1.串联分压. 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3f8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4.png)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 1. 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
2.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解答电学计算题的方法。
预学案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欧姆定律的公式:;两个变形式:、。
2.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用公式表达):(1)电流的规律:;(2)电压的规律:。
3.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用公式表达):(1)电流的规律:;(2)电压的规律:。
4.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
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选填“大”或“小”)5.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变化,干路电流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选填“大”或“小”)探究案探究一、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电阻R1的电流和通过电阻R2的电流相等,都等于I。
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R2两端的电压U2=IR2。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U=U1+U2,有U=IR1+IR2=I(R1+R2),可求得I=___________ 即: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
2.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大小关系(1)提出问题: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电路的阻值大些还是小些?(2)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第十七章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导学案
![第十七章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d12b03af1ffc4fff47ac54.png)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_________
2)并联电路中,电阻越_____分得电流越_____即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_______即
三、课堂导练及展示
有两只电阻,R1=3欧姆,R2=6欧姆,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伏特的电源上,这两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_____,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_____。
重点
难点
重点: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1、自学检测(查)及展示:
1.串联电路中:
电流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
电压规律: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启示:串联电路的电阻具有分压作用
1)串联电路电阻规律: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_______(R>R1R>R2)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_________
2)串联电路中,电阻越_____分得电压越_____即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______即
例2:如图2所示,R1=30Ω、R2=15Ω、I1=0.2A,
求:1)电源电压为多少?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多少?
3)干路中的电流为多少?
4)电路总电阻为多少?
解:
启示:并联电路的电阻具有分流作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b4313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7.png)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学习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学习难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并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 【自主预习】1。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之和.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R=R 1+R 2,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选填“大”或“小”) 2.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电流会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12111R R R =+,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合作探究】★学生活动一: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如果电源电压为U ,R 1两端电压为U 1,R 2两端电压为U 2,R 为R1和R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R ,称为总电阻。
图中,R 1和R 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为I =I 1=I 2, 根据欧姆定律UI R=有 :U 1=I 1R 1; U 2=I 2R 2; U=IR . 串联电路电压关系:U =U 1+U 2 所以:I R =I R 1+I R 2R =R 1+R 2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表达式:R =R1+R2说明:几个电阻串联,相当增加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通过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即:I =I 1=I 2由欧姆定律U I R =可知:有111U I R =;则有222U I R =;11R U =22R U ⇒21U U =21R RRU =11R U ⇒1U U=1R R 串联分压★学生活动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R 1和R 2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是I 1、I 2,干路电流I ,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UI R=;11U I R =;22U I R =因为并联电路中:I= I 1 +I 2所以:RU=1R U+2R U 即:12111RR R =+说明:几个电阻并联,相当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教学设计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教学设计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0d59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3.png)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理解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课重视科学方法研究和解题的方法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学会推导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并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掌握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学情分析在学习该内容前,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等知识,为这一节学习做了很好的基础铺垫。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探究过欧姆定律中涉及的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很轻松地理解欧姆定律具体的内容,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思维误区,如在推导式中,学生可能认为电阻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这些误区为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应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题目,认识事物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知识来支持。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总结出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联电路中的电学问题。
2.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并联电路中的电学问题。
3.典例应用及方法提炼。
核心素养学生通过计算,总结推断出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辅以应用实施复杂电路问题,具有初步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掌握解决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难点:对于解题方法的提炼。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1.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I=UR。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71e9fa84868762caaed57e.png)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计算题2)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一般求法;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导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基本知识1.欧姆定律的公式I= ;变形:U= ,R=2.串联电路的特点: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电压的分配3.并联电路: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电流的分配(二)、串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
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非常广泛。
实际电路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往往可以简化为串联电路或者并联电路,再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应用欧姆定律来解决串联合并联电路中的问题。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2、出示目标:1)通过练习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计算题2)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一般求法;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电阻的串联结合欧姆定律变形公式U=IR,推导串联电路电压特点U=U1+U2,看能得出什么结论:(1)、特点:(2)、公式:(3)、实质:2、电阻的并联结合欧姆定律公式I=U/R,推导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I1+I2,看能得出什么结论:(1)、特点:(2)、公式:(3)、实质: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总结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并在组内讨论五、达标检测:1.甲、乙两电阻之比为2:1,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甲、乙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A.1:2 B.2:1 C.1:1 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7Ω,R2=8Ω,S闭合,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A.2.5 V B.7.5 V C.14 V D.3.5 V 3、在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628a5d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a.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引言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欧姆定律在简单电路中的应用。
在本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一、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1.1 串联电路的概念串联电路是将多个电器依次连接起来,并且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相同,而电压总和等于各个电器的电压之和。
1.2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根据欧姆定律,我们知道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为I=U/R。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因此可以推导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计算公式为U=IR。
举个例子来说明,在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R2和R3。
假设电源提供的电压为U,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U=U1+U2+U3,其中U1=IR1,U2=IR2,U3=IR3。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从而得到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分布。
二、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2.1 并联电路的概念并联电路是将多个电器并排连接起来,并且电流可以分流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而电流总和等于各个电器的电流之和。
2.2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根据欧姆定律,我们知道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为I=U/R。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因此可以推导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U/R。
假设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R2和R3。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I=I1+I2+I3,其中I1=U/R1,I2=U/R2,I3=U/R3。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各个分支电路的电流,从而得到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分布。
三、串并联电路的综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串并联电路的综合应用。
具体而言,就是在一个电路中既存在串联组合,又存在并联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结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来进行计算。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a6bb3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1.png)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个体差异较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有的则偏好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
4.实验操作技巧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搭建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
5.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困难:(1)将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特点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电流、电压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可能存在误差;(3)部分学生对电路图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有限,可能影响他们对电路特点的把握;(4)团队合作时,沟通和协作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2.作业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计算错误、电路图绘制不规范、解题思路不清晰等。
-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等。
-在课堂或课后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针对其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345a86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png)
4.教学手段:
-讲授法:教师讲解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压、电流关系,培养实践能力;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压、电流在各元件中相同。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电压在各元件中相同,电流强度根据各分支电路的电阻分配。
2.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I与两端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公式为I=V/R。
5.在批改学生分析电路中的总电阻的作业时,重点检查分析过程是否合理,计算结果是否符合欧姆定律的规律。对于分析错误的地方,及时指出并给出正确的分析方法。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电路的运行过程,加深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的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277c4a31b765ce0508146c.png)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 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重点难点】1.会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或电阻。
2.会熟练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的关系进行计算。
学习内容一:欧姆定律的应用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83-P8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I=I1=I2,电压关系是U总=U1+U2。
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I总=I1+I2,电压关系是U总=U1=U2。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学习P83的例题1分析:这是一个什么电路?在此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问题1要求什么?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答:这是一个串联电路,要求流过R1的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只要求出电路中的总电流就知道了R1的电流。
2.推导:在串联电路中U总=U1+U2而U1=IR1,U2=IR2所以可以得到U总=IR1+IR2=I(R1+R2),则电路中的总电流I总=U总/(R1+R2)。
3.代入数值,求出问题I,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问题2的电流。
4.通过计算这道题,我们能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试推导。
答:R总=R1+R25.想一想:为什么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大?答:把几个电阻串起来相当于电阻变长了,而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所以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大。
6.学习P84的例题2分析:这是一个什么电路?在此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问题1要求什么?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答: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要求通过R1的电流和电路的总电流I。
要求R1中的电流就要知道R1两端的电压和R1的阻值,然后利用I=U/R1来求解。
(导学案)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导学案)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43f1a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png)
课时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了解在电学计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初步了解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掌握解决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2.难点:在电路计算中注意两个“同一”,即同一对象,同一时刻。
【课前导入】问题1: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什么?问题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什么?【课堂练习】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2.把甲、乙两盏灯按一定方式连接到电源上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为0.32A和0.24A,则甲、乙两灯的连接方式为()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无法确定3.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_______;5.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
即I干=1I+2I+3I。
6.串联电路中电流_______________。
即1I =2I =3I =4I 。
通过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便可知道为什么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________,将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电流表中的电流与待测电流也就________,所以电流表测出的电流也就是待测电路的电流。
7.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选用_______的灯泡进行实验。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d03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e.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对于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变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变化规律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灯泡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串并联电路的图示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298d49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学会用欧姆定律解答串联电路计算。
(2)学会用欧姆定律解答并联电路计算。
2.科学思维:学习用“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或并联)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进一步了解家庭电路是并联的。
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变化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上电流会变化,但另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
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杠杆支架、钩码、天平、羊角锤、指甲钳、钢丝钳。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23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高端访谈专访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中关系为维护世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舞台灯光和音响的调节可以通过电路来控制,它的电路可等效为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非常广泛。
实际电路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往往可以简化为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
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例题1 如图所示,电阻R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6V。
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5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20Ω时,通过R1的电流I'。
(1)如图所示,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电阻R2的电流等于通过电阻R1的电流,都等于I。
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电阻R2两端电压U2=IR2。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U=U1+U2,有U=IR1+IR2=I(R1+R2)可求得I=U/(R1+R2 )=6V/(10Ω+50Ω)=0.1A(2)如同(1)的分析一样,可求得R3,R1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I′=U/(R1+R3 )=6V/(10Ω+20Ω)=0.2A由上面的例题可以看成,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各分电阻之和。
【学案】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学案】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795877f18583d0496459b1.png)
17.2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3.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二、重点: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问题,进行电路计算。
难点:推导串联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回顾: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科学探究自主探究: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接着,请阅读例题并尝试做一下。
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同时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U I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合作探究: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实验1:按教材图7.2-2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实验现象说明:串联的两个电阻,总电阻比一个电阻 。
如果串联3个或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实验现象相同。
由此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1中,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 l 和R 2 , 设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 ,R l 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和U 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 l 和R 2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 和R 1、R 2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个电阻(R 1、R 2、R 3 … … R n )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 即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实验2:把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到教材图7.2-3实验中,我们再观察实验现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实验现象说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_______ 都小。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1b6a13bb68a98270fefa04.png)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课题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2.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会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3.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会用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并联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2.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2.通过推导过程使学生树立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教学重点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阻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5Ω、10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教学难点探究电阻串、并联规律中等效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学课时 1.5课时课前预习1.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之和.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R=R1+R2,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选填“大”或“小”)2.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电流会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12111R R R=+,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利用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实验,知道了求电阻的基本方法:URI=.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利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规律的知识,这是一节关于欧姆定律综合运用的探究课,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进行新课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教师演示实验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1)实验探究:实验1:用“伏安法”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实验原理:URI=实验器材:5Ω、10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说明:①电阻选带有骨架的线绕电阻或精确性较高的金属膜电阻.②电源选用输出比较稳定的电源.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要太大,并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整数.④根据第3节“伏安法”测电阻课程资源的相关介绍,确定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⑤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得出总电阻R与R1、R2的关系:R=R1+R2=5Ω+10Ω=15Ω教师根据实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等效电阻的含义,学会在物理中运用“等效替换”的思想来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R总=R1+R2.(2)定性研究:电阻串联的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大.(3)理论推导:因为R1、R2是串联的,所以有电压规律:U=U1+U2;电流规律:I=I1=I2欧姆定律:UIR=欧姆定律适用于单个的用电器和由几个用电器组成的一段电路,所以对于R1,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当有3个电阻R1、R2、R3串联时,可以将串联的R1、R2看成一个电阻为R′(R′=R1+R2),而后将R′和R3串联的总电阻为R=R′+R3=R1+R2+R3.同理可证,当有n个电阻R1、R2、R3、……、R n串联时,总电阻R=R1+R2+R3+…+R n.进行新课则有111UIR=;对于R2,则有222UIR=;对于串联电路,则有UIR=.将I1、I2、I变形后得U1=I1R1,U2=I2R2,U=IR,代入电压规律得:IR=I1R1+I2R2.由于I=I1=I2,所以R=R1+R2.板书: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例1】如图所示,电阻R1为12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请求出电路的总电阻.解:由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得出U1=U-U2=8V-2V=6V,1116V=0.5A12ΩUI IR===,222V=4Ω0.5AURI==,R=R1+R2=12Ω+4Ω=16Ω.2.探究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在理解了串联电阻的规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掌握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及相关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个例题.【例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83的例题1,并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则R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A.10Ω,9VB.20Ω,6VC.20Ω,9VD.10Ω,6V解析:闭合开关S1、S2时,电阻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电阻R1,故此时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16V100.6AURI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的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电压,为2V,则R2两端电压为6V-2V=4V,根据1122R UR U=可得,电阻R2的阻值为2×10Ω=20Ω.答案:B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教师演示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1)实验探究:实验2:用“伏安法”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实验原理:URI=实验器材:5Ω、10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备课笔记课外拓展:当待测电阻很小时,采用外接法可减小测量误差.当待测电阻很大时,采用内接法.初中阶段一般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带来的误差影响,也就是对外接法和内接法不作区分.进行新课各1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说明: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103Ω),发现利用欧姆定律URI=测量出的总电阻R比R1和R2都要小.(学生此时还不能及时从测量结果103Ω中联想到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12111R R R+总=,只知道R总=103Ω<R1<R2)(2)定性研究:电阻并联的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小.(3)理论推导: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I1+I2;电压规律:U1=U2=U对于R1,则有111UIR=;对于R2,则有222UIR=;对于并联电路,则有UIR=.则1212U UUR R R=+,由于电压相等,故12111R R R=+.教师引导学生验证实验2中的总电阻103Ω是否可用12111R R R=+总即1212R RRR R+总=来计算,帮助学生验证并理解并联电阻公式12111R R R=+总的真实性:111935103010RΩΩΩΩ+总===,和实验结果相符.板书: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2111R R R=+,或1212R RRR R+=注意:在推导出12111R R R=+的结论后,可以此作为推论,推导出当并联电阻达到3个或3个以上时,仍可得出此类似的结论:12311111n.R R R R R+++⋯=为减轻.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问题的思路(1)分析电路图,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即确定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在判断时,可运用“去表法”来判断.(2)若是电路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要明确电流表或电压表各是测量哪段电路中的电流或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3)根据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进行分析与计算.2.用“分压”“分流”关系解题的思路应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分析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运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或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进行分析,特别要注意的是,若题图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则要先明确电流表或电压表各是测量哪部分电路中的电流或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防止将比例搞错.进行新课学生负担,应指出该公式的计算应用在初中阶段很少涉及,只有当并联的电阻相同的特殊情况下,可能用到,如4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为04R.【例4】如图所示,是某探究小组测量电阻时所得到的两个定值电阻A和B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图象,则A的电阻值为____Ω;若将A和B并联接入到电压为15V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A.解析:由电阻A的图象知,当I1=1A时,U1=6V,则1A16V61AURIΩ===.由电阻B的图象知,当I2=0.6A时,U2=6V,则2B26V100.6AURIΩ===.电阻A和B并联接到电压为15V的电源两端时,总电流11A15V15V+4A6Ω10ΩBU UI.R R=+==答案: 6 42.探究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在理解了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掌握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及相关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个例题.【例5】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84页的例题2,并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教学板书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我们通过结合前一章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应用欧姆定律直接推导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公式:①串联电路:R总=R1+R2;②并联电路:12111R R R+总=,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难题解答例6】如图所示,3个阻值均为10Ω的电阻R1、R2、R3串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路中,某同学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电阻R2的两端,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据此可知电压U=V;若用一只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并联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V.解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段导线,若将电流表并联在R2的两端,则R2被短路,R1、电流表、R3串联在电路中,R串=R1+R3=10Ω+10Ω=20Ω,备课笔记教材习题解答则 1.5A?20Ω=30VU IR==串;若将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则R1、R2、R3串联在电路中,R'串=R1+R2+R3=3R1=3×10Ω=30Ω,根据串联电路中1122U RU R=知U1=U2=U3,则U2=13U=13×30V=10V.答案:30 10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1.推导出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用等效的观点分析串、并联电路是本节的难点,协调好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在推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中,借助于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而使总电阻增大;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总电阻减小等方面去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2.为了便于学生对“等效代替”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概念的引入正是基于合力作用的效果与分力作用的效果相同,类似地引入总电阻的概念,可画出等效的电路图,说明用等效的电阻接入电路,电路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相同,故可用等效电阻来代替原来的串联电阻.3.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不可将推导过程全盘包揽,在引导后要交给学生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电路图并将各个量在图中标清楚,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根据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自己尝试找出等效电阻和串、并联电阻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规律总结:1.串联分压作用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U1=I1R1,U2=I2R2,又因为串联电路中I1=I2,所以U1∶U2=I1R1∶I2R2=R1∶R2.即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2.并联分流作用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U1=I1R1,U2=I2R2,又因为并联电路中U1=U2,所以I1R1=I2R2,所以I1∶I2=R2∶R1.即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当并联电路中某支线电阻改变时,该支线电流及主干电流改变,其他支线的电压与电流均无变化.。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83c0caf45b307e8719768.png)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3.加强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简单的计算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是:。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是:。
3.欧姆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
【自主学习】:学点一: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例题1:如图所示R1=10Ω,电源电压6v,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5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小结:①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②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及都会随之改变。
学点二: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例题2:如图所示R1=10Ω,电源电压12v。
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4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Ω时,通过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
小结: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电阻改变时,及电流会改变,但另一个支路的和都不变。
【学法指导】: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写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出结果。
【课堂小结,反思整合】:(将所学知识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组长汇总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达标检测,反馈提升】:1.如果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试证明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总电阻)R=R1+R22.如果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试证明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总电阻)1/R=1/R1+1/R23.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电路的总电阻为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的分压和分流关系
3. 加强分析能力。
课前导学
一、欧姆定律的内容:
公式: 变形公式: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串联电路中, 。
I=I 1=I 2
②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
U=U 1+U 2
③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 。
R=R 1+R 2
④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
I = I 1 + I 2 ②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等于 。
U = U 1 = U 2
③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 等于个并联电阻的 。
2
1111R R R += ④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
课堂导学
一、合作探究
1.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题1:如图所示R1=10Ω,电源电压6v ,开关S 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R2=5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
小结: 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路中的总电压除以总电阻。
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随之改变,以及另一个电阻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
2.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题2:如图所示R1=10Ω,电源电压12v 。
开关S 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R2=4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Ω时,通过R1的电流I ’1和总电流I ’。
小结: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及干路电流会改变,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 电压都不变。
二、精讲点拔
由上面的两个例题可以知道: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而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
1.串联分压. 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
2.并联分流. 电阻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小,分得的电流越大。
课后练习
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___。
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__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___。
电路的总电阻为__ _Ω。
2.电阻R 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
则总电阻为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 A,R2的电压_________V。
3.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通过R2的电流为__ __A,总电阻为。
4.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
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
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5.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当()
A.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大
B.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小
C.全校电灯开关都断开时最小
D.全校电灯少用时最小
6.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R2为6Ω,当S断开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1A,如把S合上,电流表的示数为()
A.0.5A
B.0.75A
C.1A
D.1.5A
7.为了使一只电阻为10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的电灯接在24V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那么电路中必须()
A.串联一只30Ω的电阻
B.串联一只10Ω的电阻
C.并联一只30Ω的电阻
D.并联一只10Ω的电阻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A、20Ω”,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求:
⑴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范围;⑵如果滑片P在a、b间的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4V,电流表的读数是0.4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那部分电阻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