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总学时/学分:64/4
58/6
授课时间:一(1,2)、三(1,2)/1-16周授课地点:7B414
任课教师姓名:田君职称:副教授
课程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

二、课程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机械设计基本知识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扼要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各实践环节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机械、了解机械;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获得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代机械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
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并结合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和规范、设计手册以及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等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近机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主要先修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工程力学等,后续课程主要有专业课、毕业设计。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5版。

2.参考书:
1)《机械设计基础·导教·导学·导考》,郭瑞峰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机械原理》,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版)。

3)《机械设计》, 濮良贵、纪名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表2 实验教学进程表
* 实验类型:分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四种。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
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分必做、选做两种。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应注意把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与研究实际机构和机器时的具体运用密切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随时注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机构和机器,根据所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教学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以模型、三维动画演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立体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的内容跨度较大,要多练多想,善于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达到将书“从厚读到薄”和“从薄读到厚”的境界;注意把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与研究实际机构和机器时的具体运用密切结合起来;随时注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机构和机器,根据所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2小时,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4小时。

3.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课前预习,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

勤于动脑动笔,认真演算习题,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必须参加实验课,亲自动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

4.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钟守炎
日期:2013年 9月 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