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实验: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实验一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一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4.2 实验一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一 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氧化铁系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 主反应:副反应: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1)影响本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00>∆H,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 H T K pp ∆=⎪⎪⎭⎫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

本实验的反应温度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n p K K =γ∆⎪⎪⎭⎫⎝⎛∑i nP 总可知,当γ∆>时,降低总压总P 可使n K 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本实验加水蒸气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气用量为:水∶乙苯=1.5∶1(体积比)或8∶1(摩尔比)。

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衡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能下降,适宜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0.6h-1为宜。

(2)催化剂本实验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其组成为:Fe2O3—CuO—K2O3—CeO2。

三预习与思考(1)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如何判断?如果是吸热反应,则反应温度为多少?实验室是如何来实现的?工业上又是如何实现的?(2)对本反应而言是体积增大还是减小?加压有利还是减压有利?工业上是如何来实现加减压操作的?本实验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加入水蒸气可以降低烃分压?(3)在本实验中你认为有哪几种液体产物生成?哪几种气体产物生成?如何分析?四实验装置及流程见图4.2-1。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OK)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OK)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苯脱氢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特点,了解副反应的反正和生成副产物的过程。

2.学习气固相管式催化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反应器正常操作和安装,掌握催化剂评价的一般方法和获得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3.学习动态控制仪表的使用,如何设定温度和加热电流大小,怎样控制床层温度分布。

4.学习气体在线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学习如何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色谱的正常使用和分析条件选择。

5.学习微量泵和蠕动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乙苯脱氢气固反应器,气相色谱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液体泵。

乙苯脱氢催化剂,化学纯乙苯,蒸馏水。

三、实验原理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和、氢气是一个吸热、分子数增加的可逆反应。

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压力,都能提高反应转化率。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反应转化率,不但受到催化剂和工艺条件的限制,更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

为了提高反应的单程转化率,在80年代国外开发了乙苯脱氢——氢氧化新工艺。

我国燕山石化公司也在2001年首次采用了这种生产工艺。

由于反应产物中的氢气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这样就破坏了原来的化学平衡,使反应向着有利于生成苯乙烯的方向进行。

同时,氢燃烧产生的热量,也正好用于反应物料的再加热,也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验仍然采用一步反应,即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

该反应所用催化剂为在α-32O Al 上载上Pt 元素,然后烘干、活化,得到工业用催化剂。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过程,在水蒸气存在下,有以下反应:主反应:C 6H 5C 2H 5→C 6H 5C 2H 3+H 2 (1)副反应:C6H5C2H5→C6H6+ C2H4(2)C6H5C2H5+H2→C6H5CH3+ CH4(3)C+2H2O→CO2+ 2H2CH4+H2O→CO+ 3H2C2H4+2H2O→2CO+ 4H2CO+H2O→CO2+ H2在实验中,由于前两个副反应生成的产物苯和甲苯留在了液体冷凝液中,而其他几个副产物都是挥发气体,进入尾气湿式流量计计量总体积后排出。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620℃
W% 1.83 1.60 45.63 50.95 质量/g 0.15 0.13 3.79 4.23
产品 苯 甲苯 乙苯 苯乙烯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各结果表
反应温度/℃ 乙苯转化率 苯乙烯选择性 苯乙烯收率
560.7
61.7%
12.7%
7.8%
591.9
70%
21.8%
15.26%
621.3
78.1%
高温、低压有助于脱氢反应的进行
减压:高温下进行负压操作不安全,加入惰性气体(稀释剂,一般用 水蒸气)实现降低原料气分压的目的。
副反应
C2H5
+ C2H4
CH3
C2H5
+ 2H2
+ CH4
乙苯脱氢反应产 物称为脱氢液, 也称炉油,其组 成为:苯、甲苯、 乙苯、苯乙烯。
C2H5
+ 2H2
+ C2H6
C2H5
8C + 5H2
C2H5
+ 16H2O
8CO2 + 21H2
在700 ℃下,加氢裂解的 平衡常数Kp仍很大,故裂 解和加氢裂解反应比脱氢 反应有利,需高活性、高 选择性催化剂。
t/℃
乙苯脱氢主副反应平衡常数比较
4.实验方案
乙苯脱氢工艺条件
温度的影响 主反应:吸热反应 ,T↑ , KP ↑ 副反应:裂解、 结焦,T ↑ ,有利于副反应,反应选择性变差
31.2%
24.37%
乙苯转化率、苯乙烯选择性、苯乙烯收率关系图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乙 苯的转化率增大,苯乙烯的选择性不断提高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7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苯乙烯,C 6H 5CH=CH 2,C 8H 8,是不饱和芳烃最简单,最重要的成员,广泛用作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原料,如结晶型苯乙烯,橡胶改性抗冲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和丁苯橡胶(SBR)等。

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很多,主要有乙苯脱氢法和共氧化法(联产环氧丙烷),乙苯脱氢法占世界苯乙烯总产量的90%。

本实验是以乙苯为原料,用气—固相催化脱氢法制苯乙烯。

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苯气相催化脱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乙苯脱氢操作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2. 熟悉反应器、汽化器等结构特点;3. 了解反应温度控制和测量方法以及加料的控制与计量方法; 4. 了解反应产物的分析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苯脱氢为可逆吸热反应:主反应: C 8H 10 C 8H 8 + H 2 △H 873K = 125 kJ/mol (1)除脱氢反应外,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烯烃、焦油等,如:C 8H 10 C 6H 6+ C 2H 4 △H 873K = 102 kJ/mol (2)C 8H 10 + H 2 C 7H 8 + CH 4 △H 873K = - 64.4 kJ/mol (3) C 8H 10 + H 2 C 6H 6 + C 2H 6 △H 873K = - 41.8 kJ/mol (4) C 8H 10 8C + 5H 2 △H 873K = - 1.72kJ/mol (5) 乙苯脱氢反应是一个吸热、摩尔数增多并需要催化剂的复杂过程。

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脱氢反应加快,苯乙烯收率也迅速增加。

反应温度过高,脱氢反应加快,但苯乙烯收率增加变慢,即副反应大大加快,所以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550-620℃范围内。

反应(2)、(3)是两个主要的平行副反应,这两个副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的平衡常数,因此,如果从热力学分析看,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可能性确实不大,所以要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增加主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是可以实现的。

乙苯脱氢实验报告

乙苯脱氢实验报告

乙苯脱氢实验报告乙苯脱氢实验报告引言:乙苯脱氢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将乙苯转化为苯乙烯。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乙苯脱氢反应过程,探究其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包括乙苯、催化剂、反应釜和气体收集装置等。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乙苯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接下来,将反应釜密封,连接气体收集装置,并通过加热使反应开始。

在反应过程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反应时间和温度。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乙苯脱氢反应的一系列现象。

首先,反应开始后,我们可以看到反应釜内的乙苯逐渐变为无色,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

这表明乙苯脱氢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生成的苯乙烯是气态的。

随着反应的进行,我们观察到收集装置中逐渐积累的气体体积增加,同时反应釜内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这说明乙苯脱氢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进一步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催化剂对乙苯脱氢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的催化剂,并观察到了不同的反应效果。

催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例如,当我们使用铜作为催化剂时,反应速率较快,但产物选择性较低。

而当我们使用铬作为催化剂时,反应速率较慢,但产物选择性较高。

这说明催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乙苯脱氢反应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反应时间对乙苯脱氢反应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记录了不同反应时间下的反应结果。

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釜内的乙苯逐渐消失,生成的苯乙烯逐渐增加。

这表明乙苯脱氢反应是一个随时间进行的反应,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乙苯脱氢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我们发现乙苯脱氢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催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此外,反应时间的延长也会增加反应的产物产量。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在铁系催化剂上进行固定床制备苯乙烯的过程,学会设计实验流程和操作;(2)掌握乙苯脱氢操作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学会获取稳定的工艺条件之方法。

(3)掌握催化剂的填装、活化、反应使用方法。

(4)掌握色谱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2.1 主副反应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和氢气是一个可逆的强烈吸热反应,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高温条件下才能提高产品收率,其反应如下:主反应C6H5C2H5C6H5C2H3+H2副反应C6H5C2H5C6H6+C2H4C2H4+H2C2H6C6H5C2H5+H2C6H6+C2H6C6H5C2H5C6H5-CH3+CH4此外,还有部分芳烃脱氢缩合、聚合物以及焦油和碳生成。

2.2影响因素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0>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ln K P H0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T P RT2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应的反应温度。

2.2.2 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K P K n P总可ni知,当△γ >0 时,降低总压 P 总可使 K n增大 ,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实验中加入惰性气体或减压条件下进行,通常均使用水蒸气作稀释剂,它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水蒸气的加入还可向脱氢反应提供部分热量 ,使反应温度比较稳定 ,能使反应产物迅速脱离催化剂表面 ,有利于反应向苯乙烯方向进行 ;同时还可以有利于烧掉催化剂表面的积碳。

但水蒸汽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转化率提高并不显着,因此适宜的用量为:水:乙苯= 1.2~ 2.6: 1(质量比)。

2.2.3 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中的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产物苯乙烯的选择性会下降,催化剂的最佳活性与适宜的空速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 0.6~1h-1为宜。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

一 、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在铁系催化剂上进行固定床制备苯乙烯的过程,学会设计实验流程和操作;2、掌握乙苯脱氢操作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学会获取稳定的工艺条件之方法;3、掌握催化剂的填装、活化、反应使用方法;4、掌握色谱分析方法。

二 、实验原理1、主副反应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和氢气是一个可逆的强烈吸热反应,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高温条件下才能提高产品收率,其反应如下:主反应副反应此外,还有部分芳烃脱氢缩合、聚合物以及焦油和碳生成。

2、影响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0>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 H T K P P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 氢 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 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应的反应温度。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γ∆⎥⎦⎤⎢⎣⎡∑=ni 总P K K n P 可知,当△γ>0时,降低总压P 总可使K n 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实验中加入惰性气体或减压条件下进行,通常均使用水蒸气作稀释剂,它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水蒸气的加入还可向脱氢反应提供部分热量,使反应温度比较稳定,能使反应产物迅速脱离催化剂表面,有利于反应向苯乙烯方向进行;同时还可以有利于烧掉催化剂表面的积碳。

但水蒸汽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转化率提高并不显著,因此适宜的用量为:水:乙苯=1.2~2.6:1(质量比)。

(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中的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产物苯乙烯的选择性会下降,催化剂的最佳活性与适宜的空速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0.6~1h-1为宜。

(4)催化剂乙苯脱氢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催化剂。

此反应的催化剂种类颇多,其中铁系催化剂是应用最广的一种。

化工专业实验: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

化工专业实验: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氧化铁系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3、掌握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找出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区域。

4、了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二、实验的综合知识点完成本实验的测试和数据处理与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以下知识: (1)《化工热力学》关于反应工艺参数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工艺参数与平衡组成间的关系。

(2)《化学反应工程》关于反应转化率、收率、选择性等概念及其计算、绝热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特点。

(3)《化工工艺学》关于加氢、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选择、工艺流程和反应器等。

(4)《催化剂工程导论》关于工业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

(5)《仪器分析》关于气相色谱分析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 主反应:副反应: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2、影响本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o >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H TK pp ∆=⎪⎪⎭⎫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

本实验的反应温度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Kp=Kn=γ∆⎪⎪⎭⎫⎝⎛∑i nP总可知,当∆γ>0时,降低总压P总可使Kn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本实验加水蒸气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气用量为:水﹕乙苯=1.5﹕1(体积比)或8﹕1(摩尔比)。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在铁系催化剂上进行固定床制备苯乙烯的过程,学会设计实验流程和操作;(2)掌握乙苯脱氢操作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学会获取稳定的工艺条件之方法。

(3)掌握催化剂的填装、活化、反应使用方法。

(4)掌握色谱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主副反应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和氢气是一个可逆的强烈吸热反应,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高温条件下才能提高产品收率,其反应如下:主反应C 6H 5C 2H 5C 6H 5C 2H 3+H 2副反应C 6H 5C 2H 5C 6H 6+C 2H 4 C 2H 4+H 2C 2H 6C 6H 5C 2H 5+H 2C 6H 6+C 2H 6 C 6H 5C 2H 5C 6H 5-CH 3+CH 4此外,还有部分芳烃脱氢缩合、聚合物以及焦油和碳生成。

2.2影响因素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0>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H T K P P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应的反应温度。

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γ∆⎥⎦⎤⎢⎣⎡∑=ni总PKKnP可知,当△γ>0时,降低总压P总可使K n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实验中加入惰性气体或减压条件下进行,通常均使用水蒸气作稀释剂,它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水蒸气的加入还可向脱氢反应提供部分热量,使反应温度比较稳定,能使反应产物迅速脱离催化剂表面,有利于反应向苯乙烯方向进行;同时还可以有利于烧掉催化剂表面的积碳。

但水蒸汽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转化率提高并不显着,因此适宜的用量为:水:乙苯=~:1(质量比)。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 浙大化工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报告 浙大化工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化工专业实验 指导老师: 王晓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氧化铁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种制备苯乙烯的过程;2.学会使用化学工艺类实验中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仪表、仪器; 3.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 主反应:-CH 2-CH 3 _—CH=CH 2 + H 2 117.8KJ/mol 副反应:-C 2H 5 +C 2H 4 105KJ/mol -C 2H 5+H 2 +C 2H 6 -31.5KJ/mol -C 2H 5+H 2 -CH 3+CH 4 -54.4KJ/mol 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C 2H 5+2H 2O -CH 3+CO 2+3H 2此外还有芳烃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2.影响本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00>∆H ,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 H TK Pp∆=⎪⎪⎭⎫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

本实验的反应温度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 学号:日期: 地点: 西溪化学楼装订线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ϑ∆⎪⎪⎭⎫⎝⎛=∑inp nPKK总可知,当时0>∆υ,降低总压P总可使K n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实验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可用于生产苯乙烯。

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和涂料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使用催化剂将乙苯脱氢制为苯乙烯,同时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实验仪器:采用多项仪器进行实验操作,主要包括反应釜、加热器、冷却器、气体净化器、漏斗等。

2. 实验材料:本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有苯乙烯、乙苯,催化剂、溶剂,以及各种实验用的试剂。

3. 反应条件:反应釜温度在350至450℃之间,催化剂量为反应物的5%,氢气流量控制在0.5至1L/min,同时保持反应时间在2到6小时。

4. 实验流程:将乙苯和催化剂加到反应釜中,逐步加热至设定的反应温度。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开始向反应釜中通入氢气,同时控制氢气流量和反应时间,完成反应后,用氮气吹干反应釜,并用氢气清洗。

5. 实验分析:收集反应产物,通过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手段,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组成,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生成的影响。

实验原理: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是将乙苯中的甲基基团和芳香基团分离,生成苯乙烯的反应。

催化剂是反应中的关键,可以选择镍、铂、钒等金属作为催化剂。

氢气在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提供氢离子,防止反应中的芳香基团被进一步氧化。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种类、温度、氢气流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产物的生成。

在相同温度下,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高于钒催化剂。

同时,反应温度越高,产物的产量越高,但也会导致副反应的增加。

氢气流量和反应时间的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反应产物的生成。

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过程和产物的分析,可以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使得反应产物的产量和纯度得到提高。

同时,本实验也为进一步的苯乙烯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三 乙苯脱氢

实验三 乙苯脱氢

实验三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苯脱氢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特点,了解副反应和生成副产物的过程。

2.学习气固相管式催化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反应器正常操作和安装。

3.自动控制仪表的使用,如何设定温度和加热电流大小。

怎样控制床层温度分布。

4.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色谱的正常使用和分析条件选择,学习如何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5.学习微量泵和蠕动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乙苯脱氢气固反应器,气相色谱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精密微量液体泵(苯),蠕动泵(水)。

乙苯脱氢催化剂,化学纯乙苯,蒸馏水。

(分析纯苯,分析纯甲苯)三.实验原理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和氢气是一个吸热、分子数增加的可逆反应。

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压力,都能提高反应转化率。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反应转化率,不但受催化剂和工艺条件的限制,更受到热力平衡的限制。

为了提高反应的单程转化率,在80年代国外开发了乙苯脱氢—氢氧化新工艺。

我国燕山石化公司也在2001年首次采用了这种生产工艺。

由于反应产物中的氢气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这样就破坏了原来的化学平衡,使反应向着有利于生成苯乙烯的方向进行。

同时,氢燃烧生成的热量,也正好用于反应物料的再加热,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验仍然采用一步反应,即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

该反应所用催化剂为α—A l2O3上负载Fe元素,然后烘干、活化,得到工业用催化剂。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过程,在水蒸气存在下,有以下反应:主反应:C6H5C2H5→C6H5C2H3+H2⑴副反应:C6H5C2H5→C6H6+C2H4⑵C6H5C2H5+ H2→C6H5CH3+CH4⑶C+H2O→CO2+2H2CH4+H2O→CO+3H2C2H4+2H2O→2CO+4H2CO+ H2O→CO2+H2在实验中,前两个副反应生成的产物苯和甲苯留在了液相冷凝液中,而其他几个副产物都是挥发气体,进入尾气湿式流量计计量总体积后排出。

新化工专业实验

新化工专业实验

实验一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原料,氧化铁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3、掌握本实验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操作。

主要配置:微型隔膜计量泵、流量计、混合器、汽化器、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冷凝器、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湿式气体流量计、阀门、实验管道、不锈钢框架及控制屏。

技术参数:1、汽化温度300℃,脱氢反应温度540~600℃,水∶乙苯=1.5∶1(体积比)(50毫升氧化铁催化剂)。

2、泵为微型隔膜计量泵;最大流量:9L/h;冲程频率:120/minute;吸程:2m。

3、反应器:Φ20×650mm,不锈钢。

4、液体混合器:50 ml,不锈钢。

5、气液分离器:ф50×150mm,不锈钢。

6、冷凝器:ф40×400mm,不锈钢。

7、各项操作及压力、流量的显示、调节、控制全在控制屏板面进行。

8、框架为不锈钢材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流程简单。

9、外形尺寸:1500×600×1700mm。

数据采集型(JK-TQYB/Ⅱ):配计算机、微机接口和数据处理软件、温度传感器、温度巡检仪。

能在线监测温度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主反应:副反应: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1)影响本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0>O ,从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式20RTH T K ∆=⎪⎭⎫⎝⎛∂∂P P ln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γ∆P ⎪⎪⎭⎫⎝⎛=∑ni n P K K 总可知,当>γ∆时,降低总压P 总可使K n 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实验22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22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22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22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苯乙烯制备过程,设计合理工艺流程,并安装好实验装置。

2、掌握检查实验装置漏气的方法。

3、学会稳定操作条件的方法,正确取好数据,并计算其结果,如空速,转化率、产率及收率。

4、学会使用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一般仪表、仪器。

5、作出反应温度对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影响曲线图。

二、原料及产品性质(略)三、主副反应及影响反应的因素主反应:ΔH 298K =115千焦/摩尔副反应:C 6H 5C 2H 5→C 6H 6+C 2H 4等在水蒸汽存在下还能发生下列转化反应:CH 4+H 2O →CO+3H 2,C 6H 5C 2H 5+2H 2O →C 6H 5CH 3+CO 2+3H 2 C 2H 4+2H 2O →2CO+4H 2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炭,也可能有深度裂解生成C 和H 2等副反应发生。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对反应影响很大,本实验一般控制在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增加体积的反应,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本实验加水蒸汽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汽用量为水蒸汽:乙苯=8:1(摩尔)=1.5:1(体积)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能下降,适宜的接触时间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在实验所用的铁系催化剂上,乙苯的液空速以0.6hr -1为宜。

四、催化剂本实验脱氢催化剂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其组成为Fe 2O 3—CuO —K 2O —Cr 2O 5—CeO 2。

C 6H 5C 2H 5H 2C 6H 5CH CH 2+℃五、实验部分1、实验装置图1 实验装置流程图1.乙苯计量管2.加料泵3.水计量管4.加料泵5.温度显示仪6.管式电炉7.管式反应器8.温度控制器9. 冷凝器10.气液分离器11.冷凝器12.湿式流量计2、反应条件控制预热温度300℃,脱氢反应温度540℃~600℃,水:乙苯=1.5:1(体积比)。

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电子版本

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电子版本

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氧化铁系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主反应:氢气苯乙烯乙苯+↔117.8kJ/mol 副反应:乙烯苯乙苯+↔105.0kJ/mol乙烷苯氢气乙苯+↔+-31.5kJ/mol乙烯甲苯氢气乙苯+↔+-54.4kJ/mol在水蒸汽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氢气二氧化碳甲苯水乙苯3++↔2+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

这些连串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2、影响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为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的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加,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

本实验的反应温度为540~600ºC 。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大的反应,降低总压可使平衡常数增大,从而增加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本实验加水蒸汽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汽用量为:水/乙苯=1.5/1(体积比)。

(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衡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能下降,适宜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0.6h-1为止。

3、本实验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其组成为:Fe2O3-CuO-K2O3-CeO2。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及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实验流程图1-乙苯流量计;2、4-加料泵;3-水计量管;5-混合器;6-汽化器;7-反应器;8-电热夹套;9、11-冷凝器;10-分离器;12-热电偶四、反应条件控制汽化温度300ºC,脱氢反应温度540~600ºC,水:乙苯=1.5:1(体积比),相当于乙苯加料0.5ml/min,蒸馏水0.75ml/min(50ml催化剂)。

实验讲义-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

实验讲义-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

实验十三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使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3.掌握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找出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区域。

4.学会使用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一般仪表、仪器。

5.了解气相色谱分析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了解并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搞清物料走向及加料、出料方法。

学会使用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一般仪表、仪器。

测定不同温度下乙苯脱氢反应的转化率、苯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考察温度对乙苯脱氢反应转化率、苯乙烯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三、基本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主反应:副反应: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导致活性下降。

2.影响本反应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o>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 H T K pp ∆=⎪⎪⎭⎫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使得副反应增加,导致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

本实验的反应温度范围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降低总压P 总可增加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本实验加水蒸气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气用量为:水﹕乙苯=1.5﹕1(体积比)或8﹕1(摩尔比)。

(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随之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下降,故需采用较高的空速,以提高选择性。

适宜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0.6h -1为宜。

3.催化剂本实验采用以Fe 、K 为主要活性组分,添加少量的I A 、ⅡA 、I B 族氧化物为助剂的GS-08催化剂。

实验22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22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实验22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苯乙烯制备过程,设计合理工艺流程,并安装好实验装置。

2、掌握检查实验装置漏气的方法。

3、学会稳定操作条件的方法,正确取好数据,并计算其结果,如空速,转化率、产率及收率。

4、学会使用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一般仪表、仪器。

5、作出反应温度对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影响曲线图。

二、原料及产品性质(略)三、主副反应及影响反应的因素主反应:ΔH 298K =115千焦/摩尔 副反应:C 6H 5C 2H 5→C 6H 6+C 2H 4等在水蒸汽存在下还能发生下列转化反应:CH 4+H 2O →CO+3H 2,C 6H 5C 2H 5+2H 2O →C 6H 5CH 3+CO 2+3H 2 C 2H 4+2H 2O →2CO+4H 2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炭,也可能有深度裂解生成C 和H 2等副反应发生。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对反应影响很大,本实验一般控制在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增加体积的反应,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本实验加水蒸汽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汽用量为水蒸汽: 乙苯=8:1(摩尔)=1.5:1(体积)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能下降,适宜的接触时间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在实验所用的铁系催化剂上,乙苯的液空速以0.6hr -1为宜。

四、催化剂本实验脱氢催化剂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其组成为 Fe 2O 3—CuO —K 2O —Cr 2O 5—CeO 2。

C 6H 5C 2H 5H 2C 6H 5CH CH 2+℃五、实验部分1、实验装置图1 实验装置流程图1.乙苯计量管2.加料泵3.水计量管4.加料泵5.温度显示仪6.管式电炉7.管式反应器8.温度控制器9. 冷凝器10.气液分离器11.冷凝器12.湿式流量计2、反应条件控制预热温度300℃,脱氢反应温度540℃~600℃,水:乙苯=1.5:1(体积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乙苯为原料,氧化铁系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单管反应器中制备苯乙烯的过程。

2、学会稳定工艺操作条件的方法。

3、掌握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找出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区域。

4、了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二、实验的综合知识点完成本实验的测试和数据处理与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以下知识: (1)《化工热力学》关于反应工艺参数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工艺参数与平衡组成间的关系。

(2)《化学反应工程》关于反应转化率、收率、选择性等概念及其计算、绝热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特点。

(3)《化工工艺学》关于加氢、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选择、工艺流程和反应器等。

(4)《催化剂工程导论》关于工业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

(5)《仪器分析》关于气相色谱分析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1、本实验的主副反应 主反应:副反应: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此外还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活性下降。

2、影响本反应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H o >0,从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20ln RTH TK pp ∆=⎪⎪⎭⎫ ⎝⎛∂∂可知,提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从而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是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使苯乙烯选择性下降,能耗增大,设备材质要求增加,故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

本实验的反应温度为:540~600℃。

(2)压力的影响乙苯脱氢为体积增加的反应,从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式Kp=Kn=γ∆⎪⎪⎭⎫⎝⎛∑i nP总可知,当∆γ>0时,降低总压P总可使Kn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故降低压力有利于平衡向脱氢方向移动。

本实验加水蒸气的目的是降低乙苯的分压,以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较适宜的水蒸气用量为:水﹕乙苯=1.5﹕1(体积比)或8﹕1(摩尔比)。

(3)空速的影响乙苯脱氢反应系统中有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副反应也增加,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能下降,故需采用较高的空速,以提高选择性。

适宜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温度有关,本实验乙苯的液空速以0.6h-1为宜。

3、催化剂本实验采用氧化铁系催化剂,其组成为:Fe2O3-CuO-K2O3-CeO2。

四、预习与思考1、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如何判断?如果是吸热反应,则反应温度为多少?实验室是如何来实现的,工业上又是如何来实现的?2、对本反应而言是体积增大还是减小?加压有利还是减压有利,工业上是如何来实现加减压操作的?本实验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加入水蒸气可以降低烃分压?3、在本实验中你认为有哪几种液体产物生成?有哪几种气体产物生成?如何分析?4、进行反应物料衡算,需要—些什么数据?如何搜集并进行处理?五、实验装置及流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装置及流程见图1。

六、实验步骤及方法1、反应条件控制汽化温度300℃,脱氢反应温度540~600℃,水﹕乙苯=1.5﹕1(体积比),相当于乙苯加料0.5mL/min,蒸馏水0.75 mL/min (50毫升催化剂)。

2、操作步骤(1)了解并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搞清物料走向及加料、出料方法。

(2)接通电源,使汽化器、反应器分别逐步升温至预定的温度,同时打开冷却水。

(3)分别校正蒸馏水和乙苯的流量(0.75mL/min和0.5mL/min)(4)当汽化器温度达到300℃后,反应器温度达400℃左右开始加入已校正好流量的蒸馏水。

当反应温度升至500℃左右,加入已校正好流量的乙苯,继续升温至540℃使之稳定半小时。

(5)反应开始每隔10~20分钟取一次数据,每个温度至少取两个数据,粗产品从分离器中放入量筒内。

然后用分液漏斗分去水层,称出烃层液重量。

(6)取少量烃层液样品,用气相色谱分析其组成,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7)反应结束后,停止加乙苯。

反应温度维持在500℃左右,继续通水蒸气,进行催化剂的清焦再生,约半小时后停止通水,并降温。

图1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流程图1——乙苯计量管;2,4——加料泵;3——水计量管;5——混合器;6——汽化器;7——反应器;8——电热夹套;9,11——冷凝器;10——分离器;12——热电偶3、实验记录及计算(1)原始记录时间温度/℃原料流量/(mL/min)粗产品/g尾气汽化器反应器乙苯水烃层液水层始终始终3)计算结果乙苯的转化率: %100⨯=FFRF α苯乙烯的选择性: %100⨯=RFPP S苯乙烯的收率: %100⨯•=S Y α七、结果及讨论对以上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将转化率、选择性及收率对反应温度作出图表,找出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区域,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包括曲线图趋势的合理性,误差分折,成败原因等)八、主要符号说明∆H 0298——298K 下标准热焓,kJ /mol ; Kp ,Kn ——平衡常数;n i ——i 组分的物质的量(摩尔); P 总——压力,Pa ; R ——气体常数; T ——温度,K ;∆γ——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摩尔)变化; α——原料的转化率%; S ——目的产物的选择性%; Y ——目的产物的收率%;PP ——苯乙烯的生成量,g ; RF ——消耗的原料量,g ; FF ——原料加入量,g 。

实验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茶叶中茶多酚实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植物油的基本原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超临界萃取技术是现代化工分离中出现的最新学科,是目前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先进的分离工艺。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热力学状态处于临界点CP(Pc、Tc)之上的流体,临界点是气、液界面刚刚消失的状态点,超临界流体具有十分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它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而扩散系数大、粘度小、介电常数大等特点,使其分离效果较好,是很好的溶剂。

超临界萃取即高压下、合适温度下在萃取缸中溶剂与被萃取物接触,溶质扩散到溶剂中,再在分离器中改变操作条件,使溶解物质析出以达到分离目的。

超临界装置由于选择了C02介质作为超临界萃取剂,使其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范围广,便于调节。

2、选择性好,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有针对性地萃取所需成份。

3、操作温度低,在接近室温条件下进行萃驭,这对于热敏性成份尤其适宜,萃取过程中排除了遇氧氧化和见光反应的可能性,萃取物能够保持其自然风味。

4、从萃取到分离一步完成,萃取后的C02不残留在萃取物上。

5、CO2无毒、无味、不然、价廉易得,且可循环使用。

6、萃取速度快。

近几年来,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在啤酒花、香料、中草药、油脂、石油化工、食品保健等领域实现工业化。

三、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1、仪器1)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2)天平;3)紫外分光光度计;4)筛子;5)烘箱6)粉碎机;7)量筒、容量瓶、移液管。

2、试剂茶多酚标准品:成都伟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瓶装CO2气体;无水乙醇;乙腈,色谱纯;甲醇,碳酸钠,福林酚,没食子酸,以上皆为分析纯。

3、材料带盖塑料瓶、封口塑料袋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取400克茶叶用多功能粉碎机破碎,过80目筛。

2、萃取称取粉碎后过80目的绿茶粉末400g装入萃取釜E,将65%乙醇200 mL装入萃取釜,CO2由高压泵H加压至25~35MPa(第一组27MPa,第二组30MPa,第三组35MPa),经过换热器R加温至45-50℃左右,使其成为既具有气体的扩散性而又有液体密度的超临界流体,该流体通过萃取釜萃取后(萃取时间60min第一次采集洋,90min第二次,运行120 min后关泵,排气降压,第三次收集萃取液),进人第一级分离柱S,经减压至4-6MPa左右,升温至55℃,由于压力降低,CO2流体密度减小,溶解能力降低,萃取物便被分离出来。

CO2流体在第二级分离釜S2进一步经减压,植物油料中的水分,游离脂肪酸便全部析出,纯CO2由冷凝器K冷凝,经储罐M后,再由高压泵加压,如此循环使用。

见图1。

1、通三相电源后,打开总电源开关;2、加热:打开萃取和解析釜的加热开关,并在控温仪表上设定其各自的温度参数;3、装料:将物料先装入物料筒,再将物料筒装入萃取釜;4、冷却:打开冷水机组,并设定温度5℃左右,等待制冷温度达到设定值;5、进气:打开CO2 气瓶。

先关闭阀V4、V6、V8、V9,然后打开阀V2、V3、V5 让CO2 进入萃取釜;6、升压:在温度到达设定值后,打开高压泵开关,高压泵开始加压,在萃取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打开并调节阀V9 使解析釜的压力稳定在所需的压力之上;同样当解析釜到达所需压力时,打开并调节阀V7,使解析釜的压力稳定在所需的压力之上萃取完成后,打开阀V8 放出解析物;7、出料:先关闭各个控制电源,再关闭总电源。

关闭阀V5,等萃取釜压力排完后,打开萃取釜的盖头,取出物料筒,倒出物料。

五、实验结果测试分析1.炒青绿茶中茶多酚总量的测定按GB/T 8313-2008测定茶多酚总量。

2. 超临界CO2提取炒青绿茶中茶多酚吸光度值的测定(1)茶多酚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茶多酚标准品0.025 0 g,加入65%乙醇溶解定容至250 mL,混匀。

配制成浓度为0.1 mg/mL茶多酚标准溶液,备用。

分别吸取茶多酚标准溶液(0.1 mg/mL)0.0 mL、2.0 mL、4.0 mL、6.0 mL、8.0 mL、10.0 mL 于6个50 mL的容量瓶中。

各补加65%乙醇至10 mL,再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5 mL,加入pH 为7.5的磷酸缓冲液至标定刻度,混匀后用石英比色皿,以空白试剂作对照,在波长为540 nm 处测定吸光度值(A),绘出标准曲线,建立回归方程。

(2)收集超临界CO2萃取液,离心、减压抽滤,取4.0 mL滤液,测定吸光度方法同上,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得相应浓度值。

3. 炒青绿茶茶多酚提取率的计算方法茶多酚含量=N×C/ W×100% (1)式中:N-稀释倍数;C-茶多酚浓度(mg/mL);W-原料投料量中干物质含量(g)。

茶多酚提取率=提取茶多酚含量/茶多酚总量×100%实验三 一氧化碳中温–低温串联变换反应A 实验目的一氧化碳变换生成氢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石油化工与合成氨生产中的重要过程。

本实验模拟中温–低温串联变换反应过程,用直流流动法同时测定中温变换铁基催化剂与低温变换铜基催化剂的相对活性,达到以下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多相催化反应有关知识,初步接触工艺设计思想。

(2)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方法及催化剂活性的评比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