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企业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131b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1.png)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食品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食品安全管理案例,探讨如何有效管理食品安全,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
案例背景某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后,引发了大量消费者的投诉,涉及食品质量、添加剂问题、卫生标准等方面。
该企业面临着巨额赔偿和声誉危机的风险。
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决定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面改善。
问题分析针对该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供应链管理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仓储环节存在问题。
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而仓储环境未能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
这些问题导致了原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2. 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在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存在着管理不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例如,生产线上的卫生措施不到位,工人对工艺流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使得产品品质无法得到保障。
3. 检测和监控企业在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方面存在缺失。
没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机制,也未能有效监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这导致了企业对食品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能力较弱,加剧了风险的扩大。
4. 沟通和危机管理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暴发后,对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不够明确和及时,缺乏危机公关的有效措施。
这使得企业声誉受损,还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食品安全管理:1. 供应链管理的改进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求供应商提供可追溯的原材料,并对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加强对仓储环境的监管和卫生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2. 生产过程控制的完善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和执行。
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对生产线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100f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d.png)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1. 案例一:奶粉安全风险的管控奶粉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奶粉安全事件,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一家知名奶粉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大幅下滑,被曝出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
针对这一情况,该品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
首先,召回所有存在质量问题的奶粉产品,并对原材料和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其次,与相关监管部门密切合作,公开信息,接受调查,向公众及时透明地通报问题。
同时,该品牌建立了更加严格的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对原料供应商进行监督,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在面对食品安全风险时的应对策略。
及时的反应和快速的措施能有效减轻公众对该品牌的负面印象,重塑消费者的信任。
2. 案例二:餐厅食品安全风险的管控餐厅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将直接危及消费者的健康,严重影响餐厅的声誉和经营。
下面以某家连锁餐厅的食品安全风险案例来分析与总结其管控经验。
该连锁餐厅曾经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未能达到标准的熟透度。
餐厅管理团队采取了以下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首先,对所有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引入专业的厨师团队,完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的安全性和标准化。
同时,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食材的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的全程可追溯。
通过该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教训。
建立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全员培训,以及引入专业管理团队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此外,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能及时发现与解决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3. 案例三:食品配送的风险管控食品配送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如温度控制、交通事故、储存和运输问题等。
下面以一个食品配送公司的案例来探讨风险管控的经验。
该配送公司在配送食品过程中,经常面临温度控制风险。
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899c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d.png)
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危机公关已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效管理和处理危机事件,对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公众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探讨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以及成功案例的分析和启示。
案例一:某餐饮连锁企业食品安全事件某餐饮连锁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后,出现多起食品安全问题。
顾客在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不良口碑传播。
这对于该企业的形象和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危机公关分析:1. 及时回应和公开道歉:企业首先应及时回应并对事件公开道歉,表达对受害者的关心和歉意。
这样可以积极主动地承认错误,避免负面口碑进一步扩大。
2.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展开调查,找出问题根源,并承担相应责任。
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公众对食品质量的疑虑,树立公众的信任。
3. 形成危机公关团队: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危机公关团队,具备危机应对的能力和经验。
及时响应和全面的信息管理是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关键。
案例二:某航空公司客户服务危机事件某航空公司在一次航班延误和取消的事件中,客户遭遇了巨大的困扰,激起了公众的愤怒和不满。
许多受影响的乘客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对该公司的不满情绪,给公司的声誉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危机公关分析:1. 及时回应和解决客户问题:对于受影响的乘客,公司应及时回应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解决方案。
通过积极回应客户的需求,可以缓解公众对公司的不满情绪,并寻求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2. 社交媒体管理:航空公司应积极监控和管理社交媒体上的关于该事件的讨论和评论。
及时回应负面评论,解释事实真相,并通过实际行动证明公司的改进措施,重塑公众对公司的形象。
3.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该公司还应反思事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培训和客户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公司能够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公众口碑。
企业危机处理的成功案例分享
![企业危机处理的成功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924324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2.png)
03
全面排查企业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 制和过程监管。
04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及 时发布整改进展和成果 ,重塑企业形象。
危机处理结果
企业成功度过危机, 消费者信任度逐渐恢 复。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得到全面升级和完 善,提高了长期竞争 力。
股价台 的用户数据泄露危机处理
次发生。
与媒体和消费者沟通,及时发 布企业改进措施和进展情况。
危机处理结果
客户满意度逐渐回升,企业形象得到 重塑。
企业获得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认可 ,重拾市场信任。
销量逐渐恢复,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04
案例四:某知名科技企业 的知识产权纠纷危机处理
危机发生背景
该科技企业因涉嫌侵犯某竞争 对手的知识产权,被提起诉讼 。
成功控制舆论
通过及时、透明和有效的危机处理, 平台成功控制了舆论,减轻了负面影 响。
用户信任恢复
业务稳定发展
虽然此次危机对平台业务造成了一定 影响,但平台凭借稳健的危机处理策 略和强大的品牌实力,实现了业务稳 定发展。
平台积极采取补偿措施,加强了与用 户的沟通和互动,逐渐恢复了用户信 任。
03
案例三:某跨国汽车企业 的产品质量危机处理
媒体广泛报道,对企业的声誉 和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面临巨大的法律和经济风 险,需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危机处理过程
深入调查
组织内部调查,了解事件真相 ,确定是否确实侵犯了竞争对 手的知识产权。
与竞争对手协商
主动与竞争对手接触,寻求和 解或达成合作协议,降低法律 风险。
组建危机应对小组
由企业高层领导、法务、公关 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制 定危机应对策略。
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4c54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2.png)
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案例分析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
然而,我们曾经遭受过多起食品安全危机,这些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本文将以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案例分析为主题,探讨食品安全危机的成因、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食品安全危机的成因食品安全危机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
首先,产业链上的环节复杂,多个环节参与者使得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从农田到餐桌的多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论是从生产、加工、储存还是销售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食品安全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忽视安全标准和质量控制,而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能及时跟上。
此外,信息传播的快速流动也使食品安全危机容易扩散。
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当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很快就会引起公众恐慌,并对企业产生持续影响。
二、食品安全危机的处理方法在食品安全危机发生的情况下,企业和政府需要采取果断措施来应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伤害。
首先,企业应该采取主动回应的策略。
企业应该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案件,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及时公开信息可以增加公众的信任,减少谣言的传播。
在公众危机管理方面,与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企业需要与监管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处理措施。
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危机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依法采取措施,监督企业整改,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企业需要主动配合并积极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
此外,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并向受影响的消费者提供补偿。
在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是受害的一方,企业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补偿,并采取措施来保障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三、预防食品安全危机的方法除了及时处理食品安全危机,预防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质量管控,建立健全的质量标准和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与危机应对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与危机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3d86a3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b.png)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与危机应对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和风险。
为了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权益,以及保护食品行业的发展和信誉,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都需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应对食品安全危机。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危机应对的策略与方法。
一、案例一:奶粉添加非法成分荷兰一家奶粉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了一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成分,导致一批奶粉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一旦该问题曝光,公众恐慌,企业信誉受损,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二、案例二:餐饮连锁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某餐饮连锁企业在加盟店的食品生产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食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多名顾客因食物中毒被送医。
事件曝光后,该企业陷入声誉危机,面临巨额赔偿和业务损失。
三、案例三: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某农产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导致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消费者食用后出现不适反应。
企业因此被罚款并且面临着诉讼。
四、案例四:食品配料虚假标注某食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虚假标注了配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调查后发现企业存在违规行为。
企业被罚款并且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五、危机应对策略:快速反应与信息公开在食品安全危机发生时,企业要快速反应并及时发布信息,积极与消费者和媒体沟通。
只有快速、准确地向公众公布事实真相,才能及时稳定公众情绪,维护企业形象。
六、危机应对策略:召回与整改措施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应立即启动召回机制,召回问题产品,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与此同时,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七、危机应对策略:建立预案与培训机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危机预案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并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八、危机应对策略:加强监管力度与合作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案例分析与总结
![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案例分析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f7a8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2.png)
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案例分析与总结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于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总结。
一、案例一:奶粉污染事件奶粉污染事件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揭示了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的不完善。
此次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格措施,包括加大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等。
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奶粉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案例二:有机食品行业有机食品行业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的研究热点。
有机食品生产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定,包括保护环境、禁用农药和化肥等。
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认证和监督,以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产品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
三、案例三:食品溯源系统食品溯源系统是一种将食品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全程记录的管理控制措施,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食品溯源系统可以追溯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来源,提高食品安全的透明度。
四、案例四: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餐饮业是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的重要一环。
餐饮业要做好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加强从原料采购到制作加工的全过程控制,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此外,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健康监测也是必要的措施,以提高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五、案例五: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是食品安全管理控制的重要方面。
相关法规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和范围,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添加剂,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确保其不超标使用,对于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六、案例六:食品安全国际合作食品安全不只关乎一个国家,而是全球性问题。
国际间的合作是食品安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
不同国家可以共同分享对食品安全的经验和技术,通过信息交流、共同研究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控制的水平。
2023年6月之后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案例述析
![2023年6月之后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案例述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f352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c.png)
2023年6月之后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案例述析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化的时代,任何有可能引发公众反响的事件都可能成为一场公关危机。
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以避免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2023年6月之后,出现了一起饮食安全问题,引发了一场企业公关危机。
以下将就这起事件展开案例述析,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对企业形象的影响、应对措施以及未来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事件背景2023年6月,某连锁餐饮企业的一家门店被曝出因食材变质引发了多名顾客食物中毒的情况。
这一事件很快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引发了一场公关危机。
该事件对该连锁餐饮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
二、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这次食品安全事件给该连锁餐饮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首先是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事件曝光后,公众对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生了质疑,信任度降低。
其次是对企业声誉的影响,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舆论一度向该企业倾斜,企业形象受损严重。
再次是对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影响,负面事件容易导致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信心丧失,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商业合作受到打击。
三、应对措施在面对公关危机时,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挽回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并尽可能减少危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1.及时公开信息: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公开事件的相关信息,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
2.诚信沟通:企业需要通过诚恳的沟通方式对外解释事件的原因,说明企业的态度和处理措施,向公众道歉并承诺改进。
3.修复行为:企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修复受损的消费者利益,通过赔偿、补偿等方式弥补消费者的损失,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4.建立监督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和内部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5.提升公共形象:企业可以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责任等方式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
肯德基食品安全危机应对措施分析
![肯德基食品安全危机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ebfce83186bceb19e8bb68.png)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危机不断,阜阳奶粉事件、雀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危机事件频频见诸媒体。
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给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不利。
当前,我国多数食品企业危机管理能力较低,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处置不当,轻则公司信誉受损,严重的破产倒闭。
因此,本文特选取肯德基在“苏丹红”事件和“药鸡门”事件进行分析,总结食品企业危机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一般结论,对于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肯德基食品安全危机案例回顾(一)“苏丹红事件”2005年3月17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刊登了关于肯德基致歉的相关报道。
其他许多媒体也对肯德基勇于认错的态度表示赞赏。
19日,肯德基连续向媒体发布了4篇声明,介绍“涉红”产品的检查及处理情况。
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发布了调查苏丹红的路径图,北京朝阳区肯德基万惠店抽查发现香辣鸡翅、香辣鸡腿汉堡、劲爆鸡米花三种产品含苏丹红———北京的这三种产品停售。
3月23日,肯德基在全国恢复了被停产品的销售。
28日百胜餐饮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苏敬轼现场品尝肯德基食品。
百胜集团表示决定采取中国餐饮行业史无前例的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4月6日,肯德基主动配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和《每周质量报告》等栏目的采访,记者的关注焦点已由肯德基“涉红”转变为对原料和生产链的全方位追踪。
(二)“药鸡门事件”2012年11月下旬,肯德基的原料供应商之一山西粟海集团被媒体曝光养殖45天的“速成鸡”,引发对原料鸡过量用药的质疑。
但随后,粟海集团所在的山西省农业厅对该工厂进行核查后澄清,粟海集团使用的饲料、兽药均符合国家规定。
此后,央视暗访山东多地养殖场,曝光其违规在饲料里添加多种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的行为。
其中涉嫌违规用药的六和公司亦为肯德基的原料供应商。
据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此前的通报,2010-2011年,百胜集团共自检山东六和集团鸡类产品19批次,其中有8批次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但肯德基并未停止与其合作。
“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71f36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7.png)
“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瘦肉精”事件背景介绍 (2)2. 事件对公众生活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3)二、事件爆发初期应对措施 (4)1. 政府部门的反应与公告 (6)2. 相关企业的应对策略 (6)3. 公众关注及舆论导向 (8)三、事件深化阶段的处理 (9)1. 更多企业被曝涉事 (10)2. 深入调查与证据收集 (12)3. 法律法规的跟进与完善 (13)四、信息公开与公众教育 (14)1. 信息透明化进程 (14)2. 公众健康教育与宣传 (16)3. 社会各界的参与与合作 (17)五、事件后续影响与反思 (18)1. 长期健康影响评估 (19)2. 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问题 (21)3.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21)六、结论与启示 (22)1. “瘦肉精”事件总结 (23)2. 对未来食品安全事件的启示与借鉴 (25)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对“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在面临类似危机时的有效应对策略和建议。
瘦肉精事件是指在养殖业中,部分养殖户为追求经济利益,使用违禁的瘦肉精类药物,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这类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此类事件的危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首先介绍了瘦肉精事件的基本背景和影响,然后通过对多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企业在面临瘦肉精事件危机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及时回应、公开透明、积极沟通、承担责任等方面。
本文还提出了政府部门在应对瘦肉精事件危机时应发挥的作用,如加强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
本文对未来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瘦肉精”事件背景介绍瘦肉精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其源头在于某些生猪养殖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违规使用瘦肉精这种药物来加速生猪生长,从而提高猪肉的质量和产量。
瘦肉精虽具有增加动物蛋白质合成和促进瘦肉增长的功效,但同时也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与危机公关案例研究
![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与危机公关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339d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1.png)
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与危机公关案例研究食品安全是一个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也会对食品企业造成严重的危机。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食品企业需要处理食品安全事件,并进行危机公关。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与危机公关案例的研究分析,探讨食品企业如何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一些有关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与危机公关的经验。
一、案例一:某食品企业被曝光添加有害物质某食品企业生产的某种食品被媒体曝光添加了有害物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食品企业需要及时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减少对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
1. 企业需要积极回应食品企业应该迅速回应媒体曝光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回应,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并详细说明事情的经过和食品的问题。
2. 迅速召回问题食品为了防止食品进一步对消费者造成伤害,食品企业需要立即召回存在问题的产品,并对受影响的消费者进行赔偿和处理。
3. 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食品企业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主动向消费者告知问题食品存在的危害,以及召回和处理的进展情况。
二、案例二:某食品企业产品含有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某食品企业的某种产品添加了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被相关部门查处,导致企业声誉受损。
食品企业需要通过危机公关措施,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1. 全面调查问题原因食品企业需要全面调查产品添加不符合标准添加剂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整改。
2.公开说明整改措施食品企业需要向公众公开说明整改措施,并针对产品添加不符合标准添加剂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做出详细分析和解释。
3.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食品企业需要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合作,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
三、案例三:某食品企业产品被曝光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某食品企业的某种产品被曝光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造成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和负面影响。
食品企业需要通过危机公关来恢复信誉。
1.公开说明问题及解决方案食品企业需要迅速进行公开说明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告知消费者企业正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食品安全危机案例
![食品安全危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f484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1.png)
食品安全危机案例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而食品安全危机则是指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食品安全危机案例为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即三聚氰胺事件。
这起事件由于一些不法商人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而引发。
三聚氰胺对人体肾脏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婴幼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这起事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力,相关部门未能有效监控奶粉市场,造成了不法商人有机可乘;二是企业缺乏自律意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使用有害物质。
针对这起事件,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标准,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环节的抽检工作,并加强了惩罚措施,对违法生产食品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了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苏丹红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在中国引发了巨大关注。
苏丹红是一种禁用的致癌物质,但被不法商贩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加颜色的鲜艳度。
这种添加行为不仅违法,还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苏丹红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漏洞。
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较弱,而不法商贩则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违法活动。
此外,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择手段地使用低品质的原料,从而导致了苏丹红事件的发生。
中国政府针对苏丹红事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原料的监管,禁止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料。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另外,政府还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
三、霉变鸡蛋事件2010年,新闻报道了国内某地霉变鸡蛋事件。
该事件的起因是鸡蛋存放不当导致发霉,进而释放有害物质。
大量食用有霉变的鸡蛋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
这起事件揭示了食品加工环节中的管理不善问题。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0573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3.png)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范文第一部分: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困境与应对策略,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第二部分:案例背景笔者选择了中国一家知名饮料企业作为案例,该企业因生产的某款饮料造成消费者上呼吸道感染的食品安全事件。
该饮料企业曾经一度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然而由于此次事件,企业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市场销售量锐减。
第三部分:事件原因分析根据调查报告,该饮料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把关不严,导致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原材料被用于生产。
其次,企业在生产工艺中存在漏洞,如不合理的工艺流程、不规范的操作等,进一步加剧了食品安全隐患。
另外,企业对产品质量抽检和监测不够严格,忽视了对食品的全面监管。
第四部分:影响与挑战该食品安全事件给企业造成了诸多影响与挑战。
首先,企业声誉受损,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了质疑,市场销售额大幅下滑。
其次,政府部门对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巨大。
此外,媒体和公众对该企业进行了大量负面报道,加剧了企业的形象危机。
第五部分:解决策略针对该食品安全事件,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挑战。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的合作管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原材料安全检测机制,确保所有原材料符合安全标准。
其次,企业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成品产品的检测和监管。
第六部分:改善效果评估企业应及时评估前述措施的效果,通过不断的监测和验证,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同时,企业还可以主动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公布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监测结果,增加产品的透明度。
这样一方面有助于重建企业声誉,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2023年优秀危机公关案例
![2023年优秀危机公关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c7508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f.png)
2023年优秀危机公关案例1. 瑞士巧克力公司遭遇食品安全危机在2023年,瑞士一家著名巧克力公司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其产品中存在过期原料的使用。
公司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召回受影响的产品,并公开道歉。
同时,公司迅速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第三方专家合作,展开全面调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公司还积极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信息,向消费者公开透明地解释事态发展,并承诺加强质量管控,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及时应对和积极处理危机,该巧克力公司成功恢复了消费者的信任。
2. 互联网巨头网络数据泄露事件2023年,一家知名互联网巨头公司遭遇了网络数据泄露事件,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
公司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立即关闭相关系统,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同时展开全面调查。
公司积极与用户沟通,及时向受影响的用户道歉,并提供免费的信用监控服务,以帮助用户防范潜在的风险。
此外,公司加强了网络安全措施,并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升级,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通过及时、透明地处理危机,该互联网巨头公司成功挽回了用户的信任。
3. 国际航空公司应对飞机事故2023年,一家国际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飞机事故,造成多名乘客死亡和伤亡。
公司立即成立危机应对团队,与相关政府机构和救援机构合作展开调查,并积极救助和安抚遇难者家属和伤员。
公司迅速发布声明,向公众道歉并承诺全力配合调查,同时公开透明地向媒体提供最新情况。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公司加强了飞行安全培训和机务维护,并与航空监管机构共同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通过及时的危机应对和积极的改善措施,该国际航空公司成功重塑了公众对其安全性的信心。
4. 全球快递公司应对员工罢工2023年,一家全球知名快递公司的员工发起了大规模罢工,导致快递服务中断,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公司迅速成立危机管理团队,与工会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诉求并尽快解决问题。
公司高层积极与员工代表开展对话,妥善处理纠纷。
同时,公司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员工福利政策,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环境。
食品安全管理与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与危机公关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38ae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5.png)
食品安全管理与危机公关案例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管理与危机公关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析食品安全管理与危机公关的相关案例,探讨其管理策略和危机处理方式,以期增进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危机公关的理解。
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如婴幼儿奶粉添加非食用物质、瘦肉精问题等,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这些案例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危及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
因此,食品安全管理与危机公关不容忽视。
二、食品安全管理策略食品安全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环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的食品安全可靠。
其中,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关键。
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严格把关原材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加强质量检测和抽检措施,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三、危机公关的意义危机公关是企业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旨在最大程度缓解危机对企业声誉和利益的影响。
危机公关不仅仅是对外宣传,更是对内控制,涉及危机事件的排查、处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危机公关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形象,恢复市场信心,与消费者建立更强的信任关系。
四、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我国食品安全史上的一大丑闻。
当事企业添加了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十万婴儿患上尿毒症。
此事件给企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此次危机中的处理方式应值得借鉴。
首先,企业应主动公开信息,与消费者保持及时沟通。
此外,企业应担起责任,赔偿受害家庭,并改进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
最重要的是,企业应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重建消费者的信任。
五、案例分析:在家常菜油中掺假案例家常菜油中掺假事件频发,使得人们对菜油的信任大打折扣。
在此事件中,企业的危机公关手段表现不尽如人意。
企业应及时公开事件处理信息,展示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此外,企业应积极参与调查,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并积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回应消费者关切,恢复市场信心。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ce57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0.png)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的典型案例之一、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知名食品企业,双汇集团,在其猪肉制品中被检测出使用瘦肉精。
该事件在舆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双汇集团造成了很大的声誉危机。
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1.事件经过:2024年,中国媒体曝光了双汇集团使用瘦肉精的问题。
瘦肉精是一种被禁止使用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加速动物的生长,但对人体有害。
该事件的曝光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
2.公关危机管理不当的原因:(1)缺乏有效危机管理预案:在事件曝光之后,双汇集团并未及时作出回应,未能掌控舆论导向,并没有对事件进行透明度的处理。
(2)信息透明度不足:双汇集团在事件发生后,对事实情况未能及时和详细公开,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解释。
(3)缺乏建立公众信任的措施:由于双汇集团长期以来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和品牌信誉,公众对其品牌具有较高的信任度。
然而,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未能积极采取行动来维护其声誉,未能建立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3.危机公关管理措施:(1)及时回应:双汇集团需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回应,并就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
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制止使用瘦肉精,并向公众保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品质。
此外,还应及早公布调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2)加强信息透明度:在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应当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等。
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信任度,并让公众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积极回应舆论关切:社交媒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双汇集团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公众和媒体的关切,提供实时的回应和更新,并积极与关注者互动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担忧。
4.教训和启示:(1)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预案:企业应事先制定好危机管理预案,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这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公关活动的安排等。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建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1721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0.png)
食品安全管理案例分析报告概述: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食品安全管理案例,探讨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背景:某餐饮连锁企业被曝光使用过期肉类食材,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此事件使得该公司声誉受损,利润下降,社会舆论负面评价不断。
接下来,我们将从食品供应链管理、员工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食品供应链管理问题:首先,该企业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
供应商未能及时提供新鲜肉类食材,以致餐饮店不得不妥协使用过期食材。
这说明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未能严格把控其品质和供货能力。
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评估机制,进行日常的监督和检查,并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员工培训不足:其次,员工培训不足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员工对于食材的储存、保鲜等操作流程不够熟悉,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
因此,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并通过定期考核和培训活动来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
质量控制问题:此外,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疏漏。
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食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例如,没有进行食品留样,难以对食品质量进行追溯。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完整可追溯性,并设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抽检和监督。
消费者保护不到位:最后,消费者保护方面也存在问题。
企业未能提供食品配料表和相关检验报告,无法给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为改善这一现状,企业应主动公开食品配料信息,并配备标准化检验设备,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建立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执法机制。
总结:食品安全管理是确保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某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了食品供应链管理、员工培训、质量控制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企业危机公关及案例分析——以三鹿、蒙牛公关活动为例
![企业危机公关及案例分析——以三鹿、蒙牛公关活动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5246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6.png)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企业危机公关及案例分析——以三鹿、蒙牛公关活动为例引言:企业危机是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或内外环境中出现重大问题,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造成严峻影响的事件。
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e197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2.png)
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它们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如何妥善应对食品安全危机,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某国某食品公司涉嫌生产安全隐患为案例,分析其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及结果。
二、事件经过某国某食品公司是该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其产品畅销全国。
然而,近期有消费者投诉称其某饮料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媒体的大规模报道。
面对质疑声和舆论压力,食品公司不得不迅速采取行动,并公开回应。
三、危机公关策略面对食品安全危机,食品公司首先要采取的是积极的危机公关策略。
他们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道歉并谴责相关违规行为,承诺全面调查事件并公布结果。
同时,他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热线,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和反馈,并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措施,食品公司试图恢复公众对他们的信任,减少舆论的负面影响。
四、调查结果公布食品公司全面展开调查,包括对产品的质量监控、供应链的溯源以及生产环境的检测等。
经过认真的调查,食品公司最终公布了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确实存在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与某个供应商有关。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相关的生产安全隐患并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改进。
五、召回和处罚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食品公司决定立即召回与问题产品相关的所有批次,全面排查供应链的质量问题,并对涉嫌违规的供应商采取处罚措施。
他们也向公众承诺将增强产品质量监管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六、公关活动展开为了恢复社会对公司的信任,食品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公关活动。
他们与权威机构合作,举办安全食品讲座,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他们还与消费者沟通,接受建议并改进产品。
七、透明度与公开为了提高公司形象,食品公司决定加大透明度和公开程度。
他们设立了一个网站,公布产品质量和安全相关信息,以及进行定期抽检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企业危机管理案例分析---“起云剂”台湾毒饮料事件[案例正文]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台湾爆发第一桩塑化剂DEHP污染饮料食品案,揭发黑心厂商的是位五十二岁的杨姓检验员,身为两个小孩的妈妈,关心食品安全而追根究底,只是没想到案情牵连如此之大。
据官方透露杨女士对例行稽查的益生菌食品做检验,本来探究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却发现气相层析仪上出现异常波状讯号。
杨女士将此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作比对,赫然发现是塑化剂DEHP特有的“指纹”,这是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物质,警觉到事情不单纯。
杨女士平常粗枝大叶,做检验却很小心谨慎,她怀疑检体有可能遭到食品容器污染,于是检验益生菌的膜薄包装材料,结果薄膜是PE材质,按理来说,PE不可能溶出大量的塑化剂DEHP,研判检体未遭包材污染。
根据台卫生部门食品药物检验局的检验流程,油溶性的食品检体先做薄层分析法(TLC),如果未检出,将继续用气相层析仪(GC/MS-MS)进一步检验,气相层析仪的敏感度高,可测出十亿分之一浓度(ppb)物质。
杨女士三月中旬收到益生菌检体,花了两个星期验明塑化剂DEHP的正身,后来又做了定量分析,检出益生菌食品中的DEHP浓度高达六百ppm(百万分之一浓度,毫克/公斤),远远超过民众每日平均摄入量一点二九毫克。
此结果非常骇人,罗吉方获得杨女士报告,翻遍岛内外文献,都不曾出现食品添加DEHP,台卫生部门决定通知检方,循线查到源头,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添加物"起云剂",违法掺入塑化剂DEHP。
事件本质:起云剂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祸首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偷梁换柱,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以图牟取暴利,与工业酒精勾兑、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类同,是极其恶劣的制假行为和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销往大陆:目前全台至少有156家业者遭到塑化剂波及,受污染产品也扩大到近500项;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的三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 低钠运动饮料也被查出有毒,其中有毒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台湾卫生部5月30日表示,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成伟公司(盛香珍)将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传佳公司与云丞公司的问题果汁则输往美国;统一企业的有毒芦笋汁则卖到大陆。
马英九表示,塑化剂事件严重影响民众健康及打击台湾形象,“也许我也吃过这产品”,当局有决心要把有疑虑产品全部清查出来下架,请民众不要过度恐慌。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经初步核查,大陆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近三年来没有受理过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有毒食品添加剂“起云剂”。
但上海口岸发现一批今年自台湾进口的运动饮料中可能受到这一有毒添加剂的污染,目前该批产品已经开始召回。
日前,台湾查获新北市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造销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掺杂了有毒化学物“邻苯二甲酸酯”,而且有毒起云剂已经被多家台湾食品饮料企业使用。
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介绍说,5月24日质检总局接到台湾方面的通报后,立即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调查。
经初步核查,上海进口检验检疫局在进口信息追查当中发现,上海口岸2011年3月份进口了792箱悦氏运动饮料,可能含有台湾方面通报的起云剂。
对这些产品,进口商已经采取召回措施。
到5月26日晚,进口商已经从市场上召回4800多瓶,目前库存还有518箱。
除上海口岸之外,其他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没有受理过台湾方面通报的所列批次的饮料产品进口。
外销国外:台湾毒饮料事件越滚越大!最新消息是,除名牌食品外,还有多家厂商使用昱伸公司制造的黑心起云剂,并长期外销至大陆、菲律宾、美国等地,跃升国际食品安全事件。
据悉,美国十分关切此事,要求台湾方面给个说明。
台卫生部门表示,已经紧急通报世界卫生组织(WHO),并透过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管道通知大陆。
台湾爆发首起黑心饮料事件,台行政部门负责人吴敦义昨日表示,台湾产品销售到海外,就必须担负起国际义务,务必要追查所有问题产品流向,做好下架回收工作,确保所有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不是道歉就可了事。
吴揆强调,不肖业者生产黑心起云剂,危及民众健康,这不是道歉就可以解决的事,必须依法严办。
新北市昱伸公司调制含有塑化剂(DEHP)的起云剂,已知至少有40多家中下游业者受害。
除悦氏运动饮料外,长庚生技、鲜茶道、台湾比菲多也惊传受害。
长庚生技证实,其生产的“孅美健康饮草莓口味”遭塑化剂污染,已紧急下架。
连锁饮料店鲜茶道也蒙受其害,目前暂时将苹果红茶和鲜果绿茶下架,鲜茶道业者也向消费者致歉。
其他饮料大厂昨日也纷纷自清,黑松、味全、统一等公司一致强调,起云剂是可以合法使用的添加物,经过清查,并没有向昱伸公司和协成化工购买原料,为证明清白,也将产品送验。
美方关切要求台说明。
据了解,不只台湾厂商受害,国外厂商也受波及。
台中1家原名盛香珍的成伟食品公司,在买了有问题的起云剂后,转售到菲律宾;南投埔里1家浓缩果汁工厂,以外销美国为主,美方得知后已要求我方说明。
这起黑心饮料风波,隐然变成国际食品安全事件。
台卫生部门食品药物管理局长康照洲证实,24日深夜主动向世卫组织通报此事,希望其他国家都能了解此事件发展,减少对民众的伤害。
他强调,国际食品安全网络是世卫6大通联机制及技术性会议之一,过去很少接受台湾通报。
卫生署也陆续透过外交、经贸管道,向美国、香港、越南、菲律宾通报此事,并透过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管道,在23、24日通知大陆食品安全窗口。
菲律宾卫生部属下的粮食暨药品管制局(BFAD)局长室助理鲍琳(Susi Pauline)表示,尚未接获相关通知,他们将主动展开清查,了解是否确有来自台湾的塑化剂进入菲律宾。
卫生署指出,起云剂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祸首昱伸制造起云剂时偷工减料,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引发这起风波。
官方通报:2011年5月28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通报了台湾地区食品添加剂“起云剂”的有关情况。
据李元平介绍,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据媒体报道,“起云剂”能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
DEHP会危害男性生殖功能,促使女性性早熟。
[案例分析]台湾近日爆出的塑化剂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这会不会又是一起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通过这几天对这个事件的持续研究后,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就又是一起很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甚至比大陆三鹿奶粉事件的性质更恶劣。
三聚氰胺事件只是对小孩子的影响极大,而且事件的持续时间相对来讲要短于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在事件曝光后,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迅速而有力的打击了违法组织并将三鹿奶粉下架,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没有让其危害进一步蔓延,使人们对于奶粉的质量担忧很快消除。
但此次塑化剂事件的情况却有些不同,首先是时间的长短,据报道,在事件曝光之前,这种有毒的塑化剂已被各食品厂商是用了近30年的时间,时间之长令人乍舌,而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检测出来更让公众感到不可思议和费解,对台湾一直标榜的食品检验部门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和不信任的心态,同时要相对塑化剂的蔓延进行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其次是涉及面之广,塑化剂对所有年龄的人群都有危害,此毒素据说可以改变基因,并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危害。
被查处违规的两家生产这种有毒起云剂的工厂几乎垄断了这一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台湾的各大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用的都是这两家的产品,令人不寒而栗。
我认为该企业处理危机的唯一成功就是掀起塑化剂风暴的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在伏法后良心未泯的公开给大众道歉,虽然在此次风波中,该企业来不及任何作为就被彰化地检署起诉。
2011年06月侦查终结,共起诉赖俊杰夫妇等6人,赖俊杰罪行甚大,依“食品卫生管理法”求刑25年,并科罚金新台币1000万元,赖妻则为20年。
但是该企业的失败之处仍然可以供广大企业参考并避免重蹈覆辙。
这次事件的影响极其恶劣,主要有以下几点:1、这对台湾的食品加工企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但他们为此所承担的后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无数的产品被下架,在消费者人群中的信任度也会急剧下降。
2、台湾人的整体健康程度令人担忧。
在受此困扰三十年后,有毒食品添加剂终于被查出,但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不知多少人曾受此毒害。
3、政府食品安全部门的办事能力受到质疑。
在三十年后才在一次无心的检测中发现早已被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剂,这不能不让人怀疑:究竟还有多少没被查出来?该企业处理此次危机的失败主要归咎于:首先,该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落后。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并决定企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企业文化的建设依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内部控制问题严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乏力、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目标模式选择模糊等问题,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诚信文化建设,进而影响到机制的企业诚信有效运作。
再者,该企业人员把企业仅仅看成一个经济实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忽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可以想象,一个企业一旦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动物”,就必然会沦为“社会的公害”,一次又一次的危害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三方面、传统的诚信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诚信文化虽然也有目的性的一面,但更多是一种手段,而且有等差之别。
如,首信于君主,是为忠;次信于家父,是为孝;再信于夫妻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是为义;对陌生人遵循什么规则,传统的诚信文化并未涉及。
因此,许多企业形成了自己的减信标准,那就是对特殊客户诚信多,对一般客户诚信少;在特殊时期诚信多,在一般时期诚信少。
最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企业失信成本偏低。
此事件中的企业之所以不讲诚信,与失信成本过低密切相关。
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时,企业经营者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