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
9984824通用技术标准油漆
9984824通⽤技术标准油漆头⼆道混合底漆—塑料件传导性,低温烘烤99848241范围.此标准规定了适⽤于塑料(包括涂层)的传导性的头⼆道混合底漆的要求. 头⼆道混合底漆的表⾯必须光滑,具有传导性,并含有附着⼒促进剂以便于下⼀步喷漆时应⽤静电.底漆必须打磨以防⽌在下⼀步的烘烤过程中顶漆发⽣爆裂.1.1头⼆道混合底漆是整个喷漆产品系统的⼀部分,并要求符合与其⼀起使⽤的其他材料的标准要求.此标准必须符合塑料系统⼿册认可的喷漆(APOPS)的要求,⼿册中罗列了认可的原材料,清漆,底漆和顶漆的混合物.2参考标准.GM4353M 9984801GM4365M APOPSGM9523M3要求.此标准中未规定的要求应参考GM4365M.以下所列的要求必须符合产品的所有表⾯或者产品⼯程师的要求.3.1表⾯保护.表⾯预处理按照9984801标准.任何偏差必须经过相关GM喷漆/塑料⼯程部门的认可.3.2应⽤. 压缩和均匀应⽤以达到供应商建议的⼲燥膜厚.3.3烘烤.产品的表⾯必须在底漆供应商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调整烘炉内的时间和温度以符合烘烤标准的要求.3.4外观.必须符合GM4353M标准的要求.3.5传导性.>140,按照GM9523P标准.3.6认可.当按照以上的要求完成测试的时候,测试符合标准的要求.特殊系统认可必须参考APOPS⼿册当中的认可程序章节.4原材料认可.在⾸装样件经过技术部认可并符合标准的要求之前,任何供应商不允许发货.4.1当成分更改时必须递交新的⽂件和GM材料安全数据表及关键材料注册的完整的复印件.5 原材料发货责任.供应商必须保证在发货过程中材料未暴露在外界环境当中,以免材料不能符合标准的要求.6检验和不合格品。
所有根据合同和采购订单,按照此标准要求⽣产的材料或产品必须与技术部认可的⾸批样件相同.事先未书⾯通知或未经过技术部门认可,不允许更改其设计或⽣产⼯艺.未经过认可的批次拒绝接收.供应商负责进货检验以符合标准的要求.7.认可的材料.此标准要求对材料进⾏验证.只有此标准号的GM材料资料中罗列的材料经过技术部的认可并符合标准的要求.8.总的概述。
涂料技术标准
涂料工艺技术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昆明万科外墙饰面工程招投标及现场施工指导。
二、依据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要求、图纸和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2.1.1.JG/T 210-2007《建筑内外墙用底漆》2.1.2.GB/T 23455-2009《外墙柔性腻子》2.1.3.JG/T 298-2010《建筑室内用腻子》2.1.4.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2.1.5.GB/T 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2.1.6.JG/T 172-2005《弹性建筑涂料》2.1.7.GB/T 9779-2005《复层建筑涂料》2.1.8.JG/T 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2.1.9.JC/T 1074-2008《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2.1.10.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2.1.11.GB 18581-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1.12.GB/T22374-2008《地坪涂装材料》2.1.13.HG/T 3829-2006《地坪涂料》2.1.14.JG/T 224-2007《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2.1.15.HG/T 3668-2000《富锌底漆》2.1.16.GB/T25261-2010《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2.1.17.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1.18.GB 24408-2009《外墙涂料有害物质限量》2.1.19.HJ/T 201-2005《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2.1.20.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2.1.21.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22.JGJ/T 29-2003《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2.1.23.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2.1.24.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1.25.GB/T50326-200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2.1.26.GB 50325-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2.外墙装饰要求详见分色图,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万科地产提出,由万科地产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企业标准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目的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质量检验活动的验收标准,保证产品符合单位工艺,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单位自制与采购的外购件/外协件涂装检验。
要求及检验标准:22.1 涂料使用要求:2.1.1:涂料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各种规定涂料的配套稀释剂配制。
2.1.2:各个部位选用的漆种、颜色应按设计要求的执行。
各外协件单位与本单位配套外协产品严格要求使用的统一厂家(批号,批次)品牌涂料。
2.1.3:涂料的质量必须符合本单位的标准或有关工艺规定。
2.1.4 :凡标牌不清、品质不明、包装破损或储存过期的涂料,必须检验符合标准规定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要求)2.1.5:涂料种类和颜色不得随意混用、代用或错用。
如需代用时需经技术部门的批准。
2.2 工件表面级别分类:2.2.1: A级表面:为零部件的主要表面。
主要以在距离1m的水平范围内环视,部件最显眼的正面来进行确定。
2.2.2: B级表面:为零部件的次表面。
2.1.2:B级表面主要以站在四周或驾驶室内环视,能一眼看到的部件表面(除A级表面外)来进行确定。
2.2.3 :C级表面:为零部件一般表面。
主要以封闭在整机内但在使用和检修时可以看到的地方,以及装成整机后看不到的地方来进行确定。
2.3 前处理2.3.1:所有部件表面在涂漆前应根据相应工艺或具体情况采用手工打磨、喷丸、除油、酸洗、磷化电泳等处理方法把影响涂漆质量的油污、铁锈、氧化皮、型砂、焊渣飞溅、锐边和灰尘等清除干净。
第 1 页共 6 页企业标准2.3.2:经喷丸处理的零部件,工件表面应达到Sa2.5级,即表面上所有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锈、腐蚀物、旧漆和其它杂质被清除,允许存在由于清理不彻底而出现的阴影或色差,但至少要有95%的表面一致呈灰白色。
A和B级表面不得有残存氧化皮、型砂、锈迹、焊渣飞溅、锐边等,表面应呈金属本色;C级表面允许残留有不超过表面面积的10%的氧化皮和锈的痕迹,允许残留有少量的不松动的焊渣飞溅,但不得影响装配。
外墙涂料国家及行业标准
文档素材
外墙涂料国家及行业标准
1.GB/T9755-202X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2.GB/T9757-202X 《溶剂型外墙涂料》
3.JG/T210-202X 《建筑内外墙用底漆》
4.JG/T172-202X 《弹性建筑涂料》
5.JG/T24-202X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6.JG/T26-202X 《外墙无极建筑涂料》
7.HG/T3792-202X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8.HG/T4343-202X 《水性多彩建筑涂料》
9.JG/T157-202X 《建筑外墙用腻子》
10.GB/T23455-202X《外墙柔性腻子》
11.GB/T1741-202X 《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12.HBC12-202X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13.HJ/T201-202X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14.JGJ/T29-202X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5.GB50210-202X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6.GB9779-202X 《复层建筑涂料》
17.GB50327-202X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标准》
18.GB50300-202X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9.GB24408-202X 《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0.DG/TJ 08-504-202X《外墙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
文档素材。
外企化工厂油漆保温执行标准
施工工艺
保温材料贴紧设备,搭接严密,无空缺,无变形等现象,紧固合理,松紧适度
保护层(保温皮)
完整牢固,均匀一致,无脱落、透水、开裂、翻边、起皮和破损现象,并无明显 凹凸 现象和变形
保温材料执行标准DO AND DON’T
• 阀门保温需安装在阀体上,并安装 严密,捆扎牢固
• 保温直接放在阀体保温皮箱内
表面无灰尘,及钢结构打磨出新的光亮表面
涂刷工艺
一般应按自下而上,从左到右,先里后外,先斜后直,先难后易的原则,使漆膜均匀、 致密、光滑和平整。
执行标准
一般至少一底二面
油漆示范图
表面光滑平整 地面平整发亮
油漆示范图
钢结构光亮无漏点 黑黄线整齐光亮
保温要点
材料的选择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符合标准的材料,如厚度,密度等
室外保温箱迎雨接口需密封处理
保护层(保温皮)执行标准
• 储罐保温皮标准 AND DON’T
• 保温皮接口平整 • 保温皮接口
保护层(保温皮)执行标准 DON’T
• 保温皮安装??
油漆保温
执行标准
油漆施工标准
表面打磨,除锈 清洁 底漆 面漆
*表面有缺陷,还需增加工序:刮腻子
油漆质量因素及执行标准
天气
一般5-10月最宜,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雨天和构件 表面揭露时,不宜作业。
油漆设备含水量
一般雨后,晴天至少干燥1-2天
设备表面处理
保温材料执行标准DO AND DON’T
• 保温接口要严密 • 接口粘贴不到位
保温材料执行标准DO AND DON’T
• 接缝防潮层密封处理 • 接缝无处理
154001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关键词
油漆涂覆,表面处理
类型:
通用技术规范
油漆涂复技术规范
关于:本规范替代原0FZ 154 000 <<
批准
核审.
期日施实
编制
月7年2005
记标.
数处
号件文
字签
期日
记标
数处
号件文
字签
期日
务职
字签
期日
标记
处数
文件号
签字
期日
标记
处数
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日期
签字文件号
期日
0FZ 154 001通用技术规范Z X S D
5页第
页6共
表一
A.与空气接触表面。
例如:外配水环外表面、内水环内表面、转轮室、导叶臂等以及其它部件的与空气接触表面。
涂漆前表面处理等级:表面喷砂到Sa2.5,或手工除锈达St3.
2g/m涂装间隔h
警戒表面:大红色
4.2.5一般情况下不进行涂装的产品部位
a)与混凝土接触或埋入混凝土的部位
b)全封闭的箱形结构件内表面
c)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摩擦面等
d)配管的钢管、阀、法兰内表面
e)不锈钢件
f)钢丝绳、地脚螺栓及其底板
g)电镀件表面、有色金属件
h)塑料及橡胶制品件
i)钢轨、垫片
4.3涂装施工要求
210m涂层厚度应在每一涂层干燥后测量,全部涂层在涂装完毕后测量涂层总厚度。检查方法:每5.4
22计)涂层面积作为一处,管路细长体每34 m长作为一处,每处测3(不足10 m5按10 m点,每处所测点厚度的平均值不低于规定值的90%,不高于120%,每处各点厚度中的最小值应不小于规定涂层厚度的70%。
油漆涂料行业生产技术标准
油漆涂料行业生产技术标准第一章油漆涂料生产概述 (3)1.1 油漆涂料行业发展现状 (3)1.2 油漆涂料生产工艺流程 (3)2.1 原材料准备 (3)2.2 配方设计 (3)2.3 混合与分散 (3)2.4 研磨 (3)2.5 调整粘度 (3)2.6 过滤 (3)2.7 装桶与包装 (4)2.8 质量检测 (4)2.9 储存与运输 (4)第二章原材料选择与检测 (4)2.1 原材料种类及特性 (4)2.2 原材料检测标准 (4)2.3 原材料采购与储存 (5)第三章油漆涂料配方设计 (5)3.1 配方设计原则 (5)3.2 配方设计方法 (6)3.3 配方优化与调整 (6)第四章油漆涂料生产工艺 (7)4.1 油漆涂料生产设备 (7)4.2 生产工艺流程 (7)4.3 生产过程控制 (7)第五章油漆涂料产品功能检测 (8)5.1 功能检测指标 (8)5.2 功能检测方法 (8)5.3 功能检测设备 (9)第六章油漆涂料产品质量管理 (9)6.1 质量管理原则 (9)6.2 质量管理方法 (10)6.3 质量改进与优化 (10)第七章油漆涂料安全与环保 (10)7.1 生产安全措施 (11)7.2 环保要求与措施 (11)7.3 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1)第八章油漆涂料包装与运输 (12)8.1 包装材料与要求 (12)8.1.1 包装材料的选择 (12)8.1.2 包装要求 (12)8.2 包装工艺 (12)8.2.1 填装工艺 (12)8.2.2 密封工艺 (13)8.2.3 标签粘贴工艺 (13)8.3 运输方式与要求 (13)8.3.1 运输方式的选择 (13)8.3.2 运输要求 (13)第九章油漆涂料储存与管理 (13)9.1 储存条件与要求 (13)9.1.1 环境温度 (13)9.1.2 湿度控制 (14)9.1.3 通风良好 (14)9.1.4 防火、防爆 (14)9.1.5 避免污染 (14)9.2 储存期限与管理 (14)9.2.1 储存期限 (14)9.2.2 储存管理 (14)9.3 储存安全与处理 (14)9.3.1 储存安全 (14)9.3.2 处理 (14)第十章油漆涂料销售与服务 (15)10.1 销售策略与渠道 (15)10.1.1 产品定位 (15)10.1.2 价格策略 (15)10.1.3 渠道拓展 (15)10.1.4 营销推广 (15)10.2 售后服务与支持 (15)10.2.1 售后服务承诺 (15)10.2.2 售后服务网络 (15)10.2.3 售后服务人员培训 (16)10.2.4 售后服务跟踪与反馈 (16)10.3 客户关系管理 (16)10.3.1 客户信息收集 (16)10.3.2 客户分类管理 (16)10.3.3 客户沟通与关怀 (16)10.3.4 客户投诉处理 (16)第十一章油漆涂料行业法规与标准 (16)11.1 行业法规与政策 (16)11.2 产品标准与认证 (17)11.3 行业协会与组织 (17)第十二章油漆涂料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2.1 技术发展趋势 (18)12.2 市场发展趋势 (19)12.3 行业发展展望 (19)第一章油漆涂料生产概述1.1 油漆涂料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家居、汽车、船舶等行业对油漆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油漆涂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油漆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附件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附件二 :技术规范书买、卖双方经友好协商,就项目达成如下技术规范。
油漆适用范围、物理参数及技术要求: 1、用途:用于海港机械设备油漆。
2、物理参数: 环氧富锌底漆 环氧云铁中间漆聚氨酯面漆 颜色及外观:面漆颜色:RAL3001环氧富锌底漆其固体按体积计应不少于53%,含锌量不低于70%;环氧云铁中间漆,其固体含量按体积计应不少于60%;面漆聚氨脂面漆,固体含量以体积计应不少于50%。
干燥时间:环氧富锌底漆: 表干≤30min 实干≤2h(25℃) 环氧云铁中间漆: 表干≤1h 实干≤12h(25℃) 聚氨酯面漆: 表干≤3.5h 实干≤8h(25℃)完全固化:7天,底材表面温度高于露点3℃以上。
具体参数见下表一。
3、技术要求(1)、卖方提供的ZP1704无机锌车间底漆必须同下列厂家的环氧富锌车间底漆、中间漆和面漆确保油漆相溶。
油漆制造厂家:深圳海虹老人(HEMPEL )、广州佐敦(JOTUN )、江苏兰陵化工油漆、上海振华常州油漆(ZPMC )、潍坊云非化工油漆(YELEE )、式玛油漆(SIGMA )和大阪涂料(OSAKAPAINT )、中涂(CHUGOKU )。
(2)、所提供油漆为干性型,在较短的时间后即能盘运和堆放。
(3)、在气温20℃,相对湿度85%以下条件下,漆膜2天便可完全固化。
冬用型油漆7天固化。
(4)、本品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日光暴晒,轻装轻放,并应符合国家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5)、本品在自到货之日起包装有效存放期为12个月。
(6) 所有结构件二次处理时必须喷砂至SA2.5级,再进行后道油漆的施工,每道所喷漆膜厚度90%达到规定膜厚,其它10%面积应达到最底膜厚要求的90%。
4、所提供的油漆,应适合使用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和煤的化学成份,油漆涂层质量保证使用10年,10年内非人为原因出现的锈点、爆裂、剥落或其他问题,超过15%以上的,卖方应对这些部位进行修补直至。
外墙涂料技术标准(共五则范文)
外墙涂料技术标准(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外墙涂料技术标准外墙涂料技术标准一、招标范围招标人将从产品制造、产品的包装、供货装卸运输、现场施工、验收、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维修等方面对投标人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核。
二、工作范围1、投标人需按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完成产品的制造、运输、调试和售后服务等招标范围所包括的内容工作。
按工序提交所需的技术资料,所有资料必须符合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无论其是否被明细列在合同文件中。
2、提供的产品须包括以下工作服务,但不仅限于以下:2.1 按招标人认可的样板方案和材料加工、制造、供货。
2.2 运输:产品运输至招标人建设工地指定地点、同时做好产品装卸、包装保护工作。
2.3 派人驻现场负责施工工作。
这份规格书只是对一些原则性要求,并不是详尽的要求,投标人有责任对设计符合技术规范、标准负责。
三、技术资格和能力a)制造商须提供产品长期工作、生产能力可靠性能的证明。
b)招标人将对投标人提供服务的用户的产品状况和售后服务进行评估。
c)对产品性能、特点、优越性等提供检测报告及相关论文。
四、产品标准和规范a)国家标准及其它被普遍认可的标准,以上标准应执行最新版本。
b)被普遍认可的其他权威标准(应为最新标准),投标人及时提供给招标人。
五、所需资料:下列资料包含在投标文件中,由投标人免费提供;a)产品说明书及样品。
b)列出按照施工工序要求的产品施工期。
c)制造商厂名、原材料的生产厂商及产地。
d)制造商的年生产能力、销售产量文件。
e)在杭州市有指定的销售机构、企业代理机构及售后服务中心。
六、技术要求1、材料①多功能弹性外墙乳胶漆要求耐水性、耐碱性及耐温变性无异常,耐洗刷性大于1000次,耐沾污性小于30%,标准状态下断裂时的延伸率大于200%,耐人工气候老化性400小时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
②氟碳改性弹性外墙漆要求耐水性、耐碱性及耐温变性无异常,耐洗刷性大于2000次,耐沾污性小于30%,标准状态下断裂时的延伸率大于20%,耐人工气候老化性2000小时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
(完整版)喷漆检验标准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不良品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外协制品进厂、本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术语和定义3.1 A级表面: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产品的外露表面。
3.2 B级表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但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直接看到的表面,一般指虽然是产品的外露表面,但使用过程中被其他物体遮盖或者高度超出正常可视范围的表面。
3.3C级表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且不可轻易观察到的表面,一般指设备的底面、框架的内表面等。
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3.4 浅划痕:塑或漆层表面划伤,但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5 深划痕:塑或漆层表面划伤,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6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3.7 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3.8 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3.9挂具印:指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3.10针孔:表面处理上可看见类似针剌成的微小孔。
3.11孔隙率: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3.12 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干燥导致的流痕。
3.13桔皮:喷涂表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3.14露底: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外协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喷塑或喷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油漆通用技术标准编制人:审核人:会签:批准人:南京华士电子科技发布油漆通用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委外油漆处理的产品,是产品油漆相关工艺和质量通用标准的执行准那么,当客户或技术没有明确的美工技术标准输入时,以本技术标准为准;当客户或技术有明确的美工技术标准输入,那么以客户或技术的美工技术标准为准二、参照标准及标准:三、技术要求3.1 预处理焊接后的处理首先需要去除焊接后剩余的氧化皮、焊渣、焊接飞溅,此工艺可和除锈工艺合并处理。
3.1.2碳钢外表处理前预处理3.1.2.1 除油3.1.2.1.1 轻微油污可和除锈工艺合并处理;3.1.2.1.2 重度油污采用低碱液除油脂,利用低碱对植物油的皂化作用,形成溶于水的皂化物以除去油污。
低碱液使用温度为室温~80℃,PH值为9~12,处理试件为5~20分钟。
3.1.2.2除锈3.1.2.2.1执行标注根据标准GB8923,锈蚀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除锈等级分为Sa1、Sa2、Sa2.5、Sa3四个等级,假设使用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等级那么为St1、St2、St2.5、St3。
3.1.2.2.2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假设喷射处理易造成薄板的变形或零件尺寸较小时,可使用不锈钢丝刷或颗粒度60~80的砂轮打磨除锈。
除锈等级应到达St3。
3.1.2.2.3喷射除锈。
喷射除锈前,应去除厚的锈层,以及油污和污垢。
除锈等级应到达Sa2.5;对特殊性能和特殊加工要求的覆盖层,如喷镀锌、粘贴等应为Sa3。
处理结束后,外表的浮尘和碎屑应予以去除。
喷射除锈后的钢件外表粗糙度Ra12.5~50mm(铸件除外),外表粗糙度按GB 6060.5 规定的比拟样块进行对照检查。
3.1.2.2.4酸洗。
酸洗是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到达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当手工或动力工具打磨无法完全除锈,或者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酸洗进行除锈。
酸洗温度在常温~80℃,浓度10%~40%,并参加适量的缓蚀剂。
《建筑外墙涂料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2015.3.16)
建工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外墙涂料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编制意义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4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建筑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外墙涂料通用技术要求》。
国内现有建筑外墙涂料的产品标准,包括:《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弹性建筑涂料》等,均为外墙涂料的专项产品标准,专业针对性强。
但在各个产品标准的协调性方面,没用统一的标准适用,无应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针对不同的建筑档次、不同建筑高度,合理选择涂饰系统及性能要求。
本标准填补了建筑外墙涂料应用的空白,对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全寿命周期的造价,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工作简况1、2012年7月11日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召开了编制组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
确定了编制组成员,对标准编制大纲、标准的初稿等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讨论。
制定了下步编制工作分工和进度计划。
2、2014年7月21日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
经过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的探讨,对初稿内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3、2014年12月8日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召开了编制组第三次工作会,编制组对完成的征求意见稿再次进行讨论。
4、2015年4月挂网征求意见。
三、标准编制的原则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1、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本标准适用以刷涂、喷涂、辊涂或刮涂等方法,涂饰于混凝土墙体和各种砌体墙体饰面用外墙涂料体系。
3、本标准主要参考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BS 6150-2006 建筑涂装实用规程JIS A6909-2003 建筑用装饰涂料四、标准主要内容1.范围本标准所讲的外墙涂料是指外墙涂料体系。
涂料体系至少由两道相同类型材料的涂层或前后涂装的两道不同类型的涂层组成。
油漆技术标准及主要指标
油漆技术标准及主要指标油漆技术标准及主要指标油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的涂料。
它不仅可以美化物体表面,还可以起到防腐、防水、隔热等作用。
然而,不同的油漆产品在质量、性能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保证油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油漆技术标准及主要指标。
一、油漆技术标准1. GB/T 9756-2001《建筑用涂料》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用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其中,建筑用涂料分为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木器涂料、金属涂料等四类。
标准要求建筑用涂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候性、耐水性、耐碱性等性能。
2. GB/T 9755-2001《汽车用涂料》该标准规定了汽车用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标准要求汽车用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划伤性等性能。
同时,对于不同部位的汽车,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涂料。
3. GB/T 23985-2009《船舶用涂料》该标准规定了船舶用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标准要求船舶用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海水性、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同时,对于不同部位的船舶,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涂料。
二、油漆主要指标1. 干燥时间干燥时间是指油漆在施工后变干的时间。
干燥时间短的油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但干燥时间过短会影响涂层的质量。
因此,干燥时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 色泽色泽是指油漆的颜色和光泽度。
色泽应与样品一致,光泽度应适中,既不过于亮丽,也不过于暗淡。
3. 粘度粘度是指油漆的黏稠程度。
粘度过高会影响施工效率,粘度过低则会影响涂层的质量。
因此,粘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 密度密度是指油漆的质量密度。
密度过高会影响施工效率,密度过低则会影响涂层的质量。
因此,密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5. 硬度硬度是指油漆表面的硬度程度。
硬度过低会影响涂层的耐磨性和耐划伤性,硬度过高则会影响涂层的柔韧性。
因此,硬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6. 耐候性耐候性是指油漆在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不变色、不脱落、不开裂等性能。
油漆技术标准
粉化/级≤
变色/级≤
失光/级≤
800hb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脱落
2
2
2
商定
800hb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脱落
2
2
2
商定
耐盐雾性
800hb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
800hb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
耐湿热性
800hb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
800hb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
a浅色是指白色涂料为主要成份,添加适量色浆后配制成的浅色涂料形成的涂膜所呈现的浅颜色,按GB/T15608-1995中4.3.2规定明度值为6~9之间(三刺激值中的YD65≥31.26)。
贮存稳定性(50℃/7d)
无异常
无异常
适用期/h
5年
5年
光泽(60°)
商定
商定
耐弯曲性/mm
2
2
耐冲击性/cm
50
50
附着力/级(划格间距1mm)≤
1
1
铅笔硬度(擦伤)≥
H
H
耐碱性
168h无异常
168h无异常
耐酸性
168h无异常
168h无异常
耐盐水性
—
—
耐湿冷热循环(5次)
无异常
无异常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油漆技术指标
油品储运车间本次检修期间,油罐防腐处理等级为st2.0(即人工磨光机除锈),防腐涂料要求达到以下标准:
环氧带锈防锈底漆:HG/T3656-1999
项目
指标
企业标准
长效型底漆
在容器中状态
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漆膜外观
漆膜平整,允许略有刷痕
外企油漆通用技术标准非常完整样本
1 目的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按公司油漆技术标准进行油漆喷涂施工, 确保油漆质量合格。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回转驱动装置表面油漆的技术要求, 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回转驱动装置产品。
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 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 按客户要求执行。
3 引用标准JB/T 5000.12-JB/T 5946-19914 职责4.1工艺组负责本标准的编制和管理。
4.2油漆作业操作者负责严格按本技术标准及相应的工艺文件要求正确操作。
5 技术要求5.1 油漆前表面处理所有需要进行油漆的工件表面在油漆前, 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5.1.1 喷( 抛) 射除锈用的弹丸可采用钢丸粒、钢丝切丸等。
经喷丸和手工除锈、动力工具除锈后的待漆表面, 应立即喷涂厚浆型环氧富锌底漆, 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0分钟( 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区域, 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 , 漆膜厚度为40-50μm。
涂漆前表面不得出现返锈和污染现象。
实际操作时, 涂底漆前, 必须用砂纸把需涂漆的加工表面打磨毛糙再用气枪吹掉铸件表面浮沉。
5.1.2 工件表面除锈采用喷( 抛) 射, 除锈等级: ISO8501-1 1988 Sa2.5级。
5.1.3补漆前, 必须先用除油布沾专用除油剂擦除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再用砂纸打磨表面。
5.1.4 对于使用已喷涂面漆的铸件需要更改颜色的情况, 要把原面漆打磨掉或清洗掉, 再重新施涂一道底漆。
在底漆上施喷所需颜色的面漆, 底漆和面漆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5.1.5 对用于样品的铸件, 需要把铸件表面的飞边、毛刺打磨平整, 然后清洗, 施喷底漆。
底漆干透后要用腻子把所有涂漆面通补一遍。
5.1.6 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 在连接前必须涂以厚度为30um~40um 的底漆; 在加工、装配或焊接过程中损坏的漆面, 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无特殊规定的一般产品的涂漆,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中无规定时,均按本标准执行。
1.涂料品种的要求1.1涂料品种应符合下列原则a.所用底漆、腻子、面漆及稀料要配套,他们之间必须有好的附着力,彼此之间要有溶合性;b.涂料选用,一般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而定;c.所有涂料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装饰性。
1.2过氯乙烯底漆一般用于喷过砂或磷化处理的表面。
1.3黑色金属表面涂铁红醇酸底漆或铁红环氧底漆。
1.4轻金属(如铝、镁、锌)表面底漆应涂锌铬黄底漆。
1.5沥清漆涂于外顶蒙皮,下围皮里侧。
1.6硝基外用磁漆或过氯乙烯面漆可加入20%~30%的硝基清漆或过氯乙烯清漆,以增加光亮度。
1.7打底腻子选用过氯乙烯腻子或原子灰腻子,烤漆用环氧腻子。
1.8所选用涂料的施工性能、干燥性能、涂装性能等,应于所具备的涂装条件相适应。
1.9黑色金属表面如出现45微米以下厚度锈层可直接涂刷带锈涂料。
1.10丙烯酸工程机械磁漆可作为优良的面漆涂装各种工程机械。
1.11双组份涂料必须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方能使用。
1.12氨基烘漆必须经过低温、高温烘漆方能干燥。
1.13尽可能选用低污染的涂料。
1.14进厂的涂料必须经工厂检验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2.涂漆颜色的规定2.1涂料颜色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如没有规定时,可接下列品种选择。
a.灰色(604);b.黑色;c.红色(108);d.乳白色(303);e.天兰(503);f.淡蘑(204);g.珍珠白(302);h.淡紫丁香(207);i.黄色(314)。
2.2涂漆颜色按标准样板配制和检查。
2.3产品的底架、底板、制动系统、底架下的各配件若无特殊规定一律涂黑色漆。
2.4对于裸露于外面未加防护的快速回转零件如:飞轮、皮带轮及辐板、排障器均涂红色漆,以引起注意。
2.5防险装置的按钮、油咀、滴油孔、油塞、注油器等外表面涂红色漆,以引起注意。
2.6液压管道均采用黄色。
外墙涂料执行标准
目视观察涂膜,若无针孔和流挂,涂膜 均匀,则认为“正常”
6
对比率(白色和 浅色)
用线棒涂布器将原漆(无需开 稀)刮涂在聚酯薄膜上,在试 验环境下放置24h,然后用反 射率测定仪检测在黑板上的反 射率和白板上的反射率。
对比率=黑板上的反射率/白板上的反射 率 平行测定2次,如2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 于0.02,取2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结果达 到标准规定值,则认为合格.
在第二道涂刷时,刷子运行无困难,则 可视为刷涂二道无障碍
3
低温稳定性
将试样装入约1L的塑料或玻璃 容器内,大致装满,密封,放 入(-5±2)℃的低温箱中, 18h取出放入常温下6h,如此 反复三次后,打开容器中试样 。
充分搅拌试样,观察有无硬块、凝聚及 分离现象,如无则认为不变质
序 号
4
检 测 判 定 标 准 ( GB/T9755-2001、 GB/T9757-2001)
用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 发粘,但无漆粘在手指上,即认为 表面干燥 在漆膜上放置一块定性滤纸,用食 指轻敲几下,滤纸能自由落下,而 滤纸纤维不被粘在漆膜上,则认为 漆膜实干
6
对比率(白色和 浅色)
用涂布器将原漆(无需开稀)刮涂 在聚酯薄膜上(湿膜厚度100um) ,在试验环境下放置24h,然后用反 射率测定仪检测漆膜在黑板上的反 射率和白板上的反射率。
对比率=黑板上的反射率/白板上的 反射率,平行测定2次,如2次测定 结果之差不大于0.02,取2次测定结 果的平均值.结定标准(Q/HR027-2005)
序 号 项目 项目标准 检测方法 判断标准
7
耐水性
GB/T17331993甲法
将漆按施工稀释比例要求,进行开 稀后,用毛刷将漆刷涂在水泥石棉 板上,刮涂2道,重涂间隔6h。同时 制作3个试板,将制好的试板,保养 7d后,用石腊和松香的混合物进行 封边和封背,然后浸入水中达规定 时间后,观察涂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按公司油漆技术标准进行油漆喷涂施工,确保油漆质量合格。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回转驱动装置表面油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回转驱动装置产品。
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
3 引用标准JB/T 5000.12-2007JB/T 5946-19914 职责4.1工艺组负责本标准的编制和管理。
4.2油漆作业操作者负责严格按本技术标准及相应的工艺文件要求正确操作。
5 技术要求5.1 油漆前表面处理所有需要进行油漆的工件表面在油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5.1.1 喷(抛)射除锈用的弹丸可采用钢丸粒、钢丝切丸等。
经喷丸和手工除锈、动力工具除锈后的待漆表面,应立即喷涂厚浆型环氧富锌底漆,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0分钟(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区域,其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漆膜厚度为40-50μm。
涂漆前表面不得出现返锈和污染现象。
实际操作时,涂底漆前,必须用砂纸把需涂漆的加工表面打磨毛糙再用气枪吹掉铸件表面浮沉。
5.1.2 工件表面除锈采用喷(抛)射,除锈等级:ISO8501-1 1988 Sa2.5级。
5.1.3补漆前,必须先用除油布沾专用除油剂擦除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再用砂纸打磨表面。
5.1.4 对于使用已喷涂面漆的铸件需要更改颜色的情况,要把原面漆打磨掉或清洗掉,再重新施涂一道底漆。
在底漆上施喷所需颜色的面漆,底漆和面漆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5.1.5 对用于样品的铸件,需要把铸件表面的飞边、毛刺打磨平整,然后清洗,施喷底漆。
底漆干透后要用腻子把所有涂漆面通补一遍。
5.1.6 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以厚度为30um~40um 的底漆;在加工、装配或焊接过程中损坏的漆面,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
5.1.7 装配后无法靠近或无法涂装的部位,应在装配前完成涂漆。
5.1.8有涂漆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相适应的底漆、面漆。
5.1.9 涂料要求凡产品图样、技术协议或订货合同中无特殊要求时,油漆由底漆和面漆组成。
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面漆、固化剂、稀释剂,必须配套使用;也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另行配套选用;但所选用的涂料不是同一类时,要具备良好的配套性。
涂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化工部标准或有关标准的规定。
5.2底漆5.2.1铸铁件与铸钢件等黑色金属,采用厚浆型环氧富锌底漆和配套固化剂、专用环氧稀释剂,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5.3涂层部位与涂层颜色产品机身外部表面的面漆颜色按合同要求执行;漆膜颜色应符合RAL标准或GSB 05-1426标准的规定。
产品机身的涂层部位的一般原则为:一、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进行涂装。
a)产品或部件与混凝土接触或埋入混凝土中的部位、紧贴耐火材料的部位;b)机械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摩擦面;c)配管的各种阀、泵及法兰表面;d)不锈钢制件表面;e)钢丝绳、地脚螺栓及其底板;f)电镀表面、无特殊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g)非金属制件表面;h)电动机等外购机电配套件表面。
(特殊情况例外)二、需要涂装的场合a)产品外壳铸件的铸造表面;b)需要防护的非有色金属、非不锈钢的钣金件当该产品合同有特殊要求时,以合同要求为准。
5.4 面漆面漆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5.5 腻子采用H07-5灰环氧腻子或其它配套腻子。
对于工件表面存在的许可缺陷(沙眼、凹坑、裂纹、碰伤 或划伤),可以涂刮腻子予以修补。
涂刮腻子须在涂底漆并干燥后进行。
涂刮腻子一般进行1~2次, 每次腻子层厚0.5~1mm 。
局部最大厚度不得超过5mm 。
干燥后,腻子表面须打磨,打磨后的腻子 表面应平整、牢固,无裂纹。
6 油漆作业6.1 作业流程(采用HB-2厚浆型环氧富锌漆和各色聚氨脂丙烯酸哑光磁漆)铸件前期处理 清砂、去毛边、除锈、打磨需油漆的加工面清洁 表面无污物、杂尘喷涂底漆 干膜厚度均匀60~80um喷涂面漆 干膜厚度均匀60~80um 自然干燥4小时/23℃或60℃烘干30分钟注意:烘干前油漆流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成品 漆膜总厚度120~160um6.2 油漆施工要求 6.2.1 施工环境要求一般情况下,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5%R.H 。
雨、雪、雾天气及风力超过4级时,禁止在户外施工。
当涂装表面有结霜、结露的,不许施工。
6.2.2 涂装及固化过程中,涂装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
禁止漆膜在烈日下暴晒。
6.2.3 施工区域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涂装及固化过程中应无粉尘及其他异物飞扬。
安全作业参见油漆喷涂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6.2.4 施工要求底漆配漆时主漆和固化剂按76:24(容积比)准确调配,面漆配漆时,按油漆说明书准确调配,底漆和面漆都是按用多少配多少,现配现用的原则调配,并充分混合均匀,待气泡消失后喷涂。
对于固化已久的漆膜的返工或重涂,须用200#以上砂纸打磨至粗糙度适中后,方可进行后道面漆涂装。
修补层与周围涂层的搭接宽度不少于50mm(或破坏面积较小时,修补的面积应比被破坏的面积大1倍以上),补涂部位的颜色、涂层厚度应与周围的颜色、涂层厚度相一致。
涂前对产品不涂装的部位进行遮盖,以防漆雾污染。
6.2.5 施工前,如发现涂料出现胶化、结块等现象,应停止调配及施工,并需更换涂料。
涂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施工方法对漆膜的影响。
要尽量保证漆膜的均匀,不可漏涂。
对于边、角、夹缝、螺钉头、铆接缝、焊缝等部位要先涂刷,然后再大面积涂装。
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其相互连接处的油漆面必须平整。
缝线应明显,不得出现漆膜崩落、界线不分或漆成一片等现象。
产品的最后一道面漆应在总装试车完成后再进行涂装。
6.2.6 涂装方法正常作业采用空气喷唋,局部少量补漆允许采用手工刷涂。
6.2.7 当用户对油漆有特殊要求时,按相应油漆的使用说明书作业。
喷涂二道间隔4~5分钟 1.按油漆说明书调配油漆,搅拌均匀; 2.用专用稀料调节面漆粘度至23~28值,实际操作以适合喷枪作业为准)。
按甲:乙=76:24比例(容积比)调配油漆,搅拌均匀;7 表面质量要求7.1 回转驱动装置表面不露底漆。
7.2 表面油漆应不流挂、不起泡、不起皱、不泛白、无粘物、无明显的砂纸道痕、桔皮等缺陷。
7.3 漆膜厚度应均匀,表面平整、光滑、细腻,光泽均匀,无明显色差,外观整洁。
8安全注意事项:施工环境需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及吸入喷雾;如不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温水、肥皂彻底清洗;若不慎入眼,立即用水清洗并迅速就医;因产品含有易燃物,应严格杜绝火星及明火。
涂装区域禁止吸烟。
9涂装质量控制与检测9.1 涂料质量的检测按涂料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
a)涂料说明书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b)对于配套漆系中的涂料,若其说明书中无检测项目或指标,而使用厂防腐蚀工程师认为确有必要了解的,则涂料供应商应无条件提供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该项目或指标的检测报告。
9.2 涂料供应商在向使用厂提供涂料时,必须附带本批次涂料的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否则涂料使用厂有权拒收。
9.3 使用涂料的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对涂料供应商提供的涂料产品质量负有日常监督职责。
9.4 涂料的调配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9.5 施工时,应经常用湿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以便更准确地控制干膜厚度。
9.6 漆膜的干膜厚度检测,应在涂料说明书规定的干燥时间以外进行。
9.7 漆膜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底漆、面漆漆膜不允许有针孔、气泡、裂纹、渗色、漏涂、流挂、局部剥落等缺陷;面漆表面应平整均匀、漆膜丰满、色泽一致。
检查方法可用目测后用五倍放大镜观察。
9.8 漆膜厚度的检测方法:用电磁测厚仪检测,每10m2(漆膜面积不足10m2的按10m2计)作为一处,管路等细长体每3~4m长作为一处,每处测3点~5点。
每处所测各点厚度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涂层总厚度的90%,且不高于120%。
每处所测各点厚度中的最小值不得小于规定涂层总厚度的70%。
10 涂层脱离底材的抗性平定涂层脱离底材的抗性评定按一下方法进行:选6块规格为200*200的试板,经表面处理后,涂上与产品相同的涂层漆系。
抗性评定在漆膜实干后进行,最终的评定可采用画叉法或划格法进行。
画叉法:用锋利的刀片或保险刀片在试板表面划一个夹角为60°的叉,刀痕要划至钢板,然后贴上宽度为25mm的专业压敏胶带,使胶带贴紧漆膜,然后用手迅速扯起,刀痕两边的涂层被揭下的总宽度不超过2mm即为合格。
划格法:按GB/T 9286的规定进行评定。
其评定结果应不低于附录C.1中的2级要求分级说明发生脱落的十字交叉切割区的表面外观0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2 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但不能明显大于15%3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但不能明显大于35%4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但不能明显大于65%5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11 自发放之日起生效。
文件修订记录[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