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圆周角》(1)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周角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周角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4.请在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解答正确。
希望同学们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圆周角定理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几何素养。
2.新课: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圆周角的特点,猜想圆周角定理,并进行证明。
3.例题: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求解,巩固所学知识。
4.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周角定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章节后的习题1、2、3,这些习题涵盖了圆周角定理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大家巩固所学,提高解题能力。
2.选做课本第章节后的习题4、5,这两题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他几何知识。希望同学们在解答过程中,注意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与圆周角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圆周角定理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的收获和感悟。
3.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周角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圆周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能够灵活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几何图形的求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4.1.4 圆周角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会在具体情境中辨别圆周角。

2、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内容及推论,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3、 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由“特殊到一般” 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1、 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分类讨论、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2、 学习中经历操作、观察、发现、猜想、分析、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合理推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用几何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一) 情境引入动画和画面:2012年欧洲足球杯西班牙与意大利比赛中的一个片段中,Fabregas 带球冲到对方球门附近,Fabregas 没有直接射门,而是将球传给离球门较远的队友David Silva ,由他射门,为什么?(球进了吗?)问:射门的位置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明白了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足球活动引入,设置问题引起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圆周角的概念1、探索问题:将圆心角顶点向上移,直至与⊙O 相交于点 C ,观察 得到的∠ACB 。

问:顶点在哪里?两边与圆有什么位置关系?圆周角的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A C B学生活动:1、认识圆周角师问:判断圆周角有什么方法?学生归纳:先找顶点在不在圆周上,再看角的两边是否与圆相交。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辨别圆周角,巩固知识的形成。

学生活动:2、找一找:圆中有多少个圆周角?分别说出来。

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设计意图:在复杂的图中找圆周角,进一步强化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学会分类思想。

问:每个圆周角对应一条相应的弧,观察一下,有没有某两个圆周角对应同一条弧,也就是说同一条弧对着多个圆周角? 设计意图:引入下一个环节 (三)探究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学生活动3:试着画一画,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 问:虽然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但观察它们与圆心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交流讨论后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想象,观察,对比分析,从圆周角与圆心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学会分类讨论。

圆周角(1)教案

圆周角(1)教案

课题:圆周角(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圆周角的概念.2、体会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的探索过程,发现、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3、能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说理,培养学生合情的推理意识,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三)情感目标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难点: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路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分类”、“化归”也是九年级学生的思维难点).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教学原则,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线,多媒体直观演示、启发式设疑诱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我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验证知识.自主探索,研讨发现,得出结论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学生:圆形硬纸片若干、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设计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合作探究验证猜想简单应用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问题: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划了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的射门训练如图(1),甲、乙两名运动员分别在C 、D 两处,他们争论不休,都说在自己所在位置对球门AB 的张角大,如果你是教练,请评一评他们两个人谁的位置对球门AB 的张角大?图(1)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足球射门,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二、呈现问题 合作探究问题1、图中的∠C 、∠D 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圆心角有什么区别?(角的顶点在圆上).问题2、你能仿照圆心角的定义给圆周角下个定义吗? 设计意图:1.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既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让学生给圆周角下定义,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圆周角定义: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特征:① 角的顶点在圆上.② 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 随堂练习: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问题3、画弧BC 所对的圆心角,然后再画 同弧BC 所对的圆周角,你能画多少个同一条弧 所对的圆心角?多少个圆周角?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ABCD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的四个问题互相交流。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2)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知探究:通过画图、观察、猜想、验证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3)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时钟等,并提问:“这些物体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上的角度问题。接着,我会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那么这些点与圆心之间的角度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圆周角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周角。
3.应用题:将圆周角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面积等。
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圆周角的定义、定理和推论的重要性。同时,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圆周角的定义: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圆上的任意两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角的度数是相等的。然后,我会给出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是由圆上两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其度数等于所对圆弧的一半。
2.圆周角定理:在学生理解圆周角定义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计算等方法,发现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关于圆周角教案四篇

关于圆周角教案四篇

•••••••••••••••••关于圆周角教案四篇关于圆周角教案四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周角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周角教案篇1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2.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数学思考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2.通过观察图形,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重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难点发现并论证圆周角定理.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活动2 探索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关系活动3 发现并证明圆周角定理活动4 圆周角定理应用活动5小结,布置作业从实例提出问题,给出圆周角的定义.通过实例观察、发现圆周角的特点,利用度量工具,探索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关系.探索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证明圆周角定理.反馈练习,加深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回顾梳理,从知识和能力方面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东西.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 ]问题演示课件或图片(教科书图24.1-11):(1)如图:同学甲站在圆心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他们的视角(和)有什么关系?(2)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和,他们的视角(和)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教师演示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教师解释:在这个海洋馆里,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教师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提出问题.教师结合示意图,给出圆周角的定义.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辨析圆周角,并引导学生将问题1、问题2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问题的提出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2)学生是否理解了示意图;(3)学生是否理解了圆周角的定义.(4)学生是否清楚了要研究的数学问题.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总是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人们的需要产生了数学.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的实例中,不断体会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活动2]问题(1)同弧(弧AB)所对的圆心角∠AOB与圆周角∠AC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2)同弧(弧AB)所对的圆周角∠ACB与圆周角∠AD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或几何画板)动手实验,进行度量,发现结论.由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演示,让学生观察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有无变化:(1)拖动圆周角的顶点使其在圆周上运动;(2)改变圆心角的度数;3.改变圆的半径大小.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2)学生是否度量准确,观察、发现的结论是否正确.活动2的设计是为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度量工具(如半圆仪、几何画板)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几何画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目的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问题,从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不变的关系.[活动3]问题(1)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观察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2)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如何证明活动2中所发现的结论?(3)另外两种情况如何证明,可否转化成第一种情况呢?教师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前后四人一组,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请学生回答问题.回答不全面时,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教师演示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2)学生能否发现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况入手证明所发现的结论.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完成证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发现,教师观察指导小组活动.启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添加辅助线,将问题进行转化.教师讲评学生的证明,板书圆周角定理.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会想到添加辅助线,将另外两种情况进行转化(2)学生添加辅助线的合理性.(3)学生是否会利用问题2的结论进行证明.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通过数学活动,教给学生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活动3的安排是让学生对所发现的结论进行证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问题1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研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问题2、3的提出是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学会运用化归思想将问题转化.并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活动4]问题(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多少度?(2)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什么?(3)在半径不等的圆中,相等的两个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吗?(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5)如图,点、、、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的对角线把4个内角分成8个角,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6)如图, ⊙O的直径AB 为10cm,弦AC 为6cm, ∠ACB的平分线交⊙O于D, 求BC、AD、BD的长.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讲评.对于问题(1),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由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得出圆周角的度数.对于问题(2),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由90°的圆周角推出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80°,从而得出所对的弦是直径.对于问题(3),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说明理由.教师提醒学生:在使用圆周角定理时一定要注意定理的条件.对于问题(4),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利用定理得出与圆周角对同弧的圆心角相等,再由圆心角相等得到它们所对的弧相等.对于问题(5),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准确找出同弧上所对的圆周角.对于问题(6),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由已知条件得出直角三角形ABC、ABD;(2)学生能否将要求的线段放到三角形里求解.(3)学生能否利用问题4的结论得出弧AD与弧BD相等,进而推出AD=BD.活动4的设计是圆周角定理的应用.通过4个问题层层深入,考察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问题1、2是定理的推论,也是定理在特殊条件下得出的结论.问题3的设计目的是通过举反例,让学生明确定理使用的条件.问题4是定理的引申,将本节课的内容与所学过的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问题5、6是定理的应用.即时反馈有助于记忆,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学生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评价教学效果.[活动5]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1)阅读作业:阅读教科书P90—93的内容.(2)教科书P94 习题24.1第2、3、4、5题.教师带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布置作业.通过小结使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的知识、技能、方法,将本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加阅读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并通过看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课后巩固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检验,是让学生巩固、提高、发展.圆周角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圆周角的概念1、复习提问:(1)什么是圆心角?答: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2)圆心角的度数定理是什么?答: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如右图)2、引题圆周角:如果顶点不在圆心而在圆上,则得到如左图的新的角∠ACB,它就是圆周角.(如右图)(演示图形,提出圆周角的定义)定义: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3、概念辨析:教材P93中1题: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学生归纳:一个角是圆周角的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两边都和圆相交.(二)圆周角的定理1、提出圆周角的度数问题问题:圆周角的度数与什么有关系?经过电脑演示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猜想它们有无关系.引导学生在建立关系时注意弧所对的圆周角的三种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在教师引导下完成)(1)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圆周角与相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演示图形)观察得知圆心在圆周角上时,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提出必须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去证明.证明:(圆心在圆周角上)(2)其它情况,圆周角与相应圆心角的关系:当圆心在圆周角外部时(或在圆周角内部时)引导学生作辅助线将问题转化成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的情况,从而运用前面的结论,得出这时圆周角仍然等于相应的圆心角的结论.证明:作出过C的直径(略)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说明:这个定理的证明我们分成三种情况.这体现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在证明中,后两种都化成了第一种情况,这体现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对A层学生渗透完全归纳法)(三)定理的应用1、例题:如图OA、OB、OC都是圆O的半径,∠AOB=2∠BOC.求证:∠ACB=2∠BAC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得,教师规范推理过程.说明:①推理要严密;②符号“”应用要严格,教师要讲清.2、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ADB 的度数?(2)一条弦分圆为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说明: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却这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只有一个,但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只有两个.(四)总结知识:(1)圆周角定义及其两个特征;(2)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思想方法:一种方法和一种思想:在证明中,运用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和“化归”思想.分类时应作到不重不漏;化归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或已证问题.(五)作业教材P100中习题A组6,7,8圆周角教案篇3教材依据圆周角是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圆的有关性质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依据新人教版九年级《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及《初中数学新教材详解》。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圆的性质和方程有一定了解,为学习圆周角奠定了基础。然而,圆周角涉及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解决与圆周角相关的问题时,可能缺乏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圆桌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上的圆周角特点。
2.提问方式: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吗?圆周角有哪些特点?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分享他们对圆周角的观察和认识。
2.提高题:选取一些涉及圆周角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独立完成求解。此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将圆周角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题技巧和思维水平。
3.拓展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解决。此类题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圆周角的初步概念,并指出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圆周角的性质和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圆周角的定义,阐述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引入圆周角定理。
2.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举例说明、推理证明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周角的性质。
3.教学步骤:
a.展示圆的图形,指出圆周角的定义。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途径,发现圆周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基础题:求给定圆周角的度数。
b.提高题:已知圆周角,求圆心角或弧度。
c.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的周长、面积等。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圆周角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能够运用圆周角知识,结合其他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周角的性质和定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推理的逻辑严密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1)让学生通过画圆、量角等实践活动,自主发现圆周角的性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推导圆周角定理。
(3)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证明过程中的难点。
3.案例分析,巩固知识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紧扣重难点,梯度训练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周角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3《圆周角》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3《圆周角》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3《圆周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圆周角,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圆的方程和其他几何性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圆的定义和性质等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外,学生对于圆周角的实际应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圆周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2.学会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周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2.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周角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圆周角的变化,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圆周角定义、性质及应用的教学课件。

2.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动态展示圆周角的变化。

3.实例材料:收集一些与圆周角相关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圆周角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一个圆和圆上的任意一点。

引导学生观察当这一点绕圆心旋转时,所形成的角的变化。

让学生思考这个角与圆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介绍圆周角的定义:圆上任意一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称为圆周角。

引导学生总结圆周角的性质,如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圆弧的一半。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几个符合条件的圆周角,并说明其理由。

最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互相评价。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定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八年级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的概念和定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圆周角的概念和定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周角的概念。

2.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3.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圆周角。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定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掌握圆周角定理。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三角板、直尺、圆规等几何画图工具。

3.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圆周角的概念:“在圆形操场上,小明站在圆心,小红站在任意一点,小明观测到小红的角度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圆周角。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周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圆周角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为学生探究圆周角定理做好铺垫。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画出几个不同的圆周角,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人教版)24.1.4圆周角(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人教版)24.1.4圆周角(第1课时)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圆周角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强调解题规范和注意事项。
-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圆周角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等。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和心得。
-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讨论成果,强调重点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定理及推论。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圆周角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指导,强调圆周角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拓展题完成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评价,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思考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2.4 圆周角(1)教学目标:1.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2.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相关问题;3.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学习重点:圆周角及圆周角定理;学习难点: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探索新知1.圆周角定义: ,并且 的角叫做圆周角.2.探索同弧所对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C B O思考与探索:如图,BC ︵所对的圆心角有多少个?BC ︵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 在画出的圆周角中,这些圆周角与圆心O 有几种位置关系?与BC ︵所对的圆周角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AC B OA CB O AC B O二、典例分析例1.如图,点A 、B 、C 在⊙O 上,点D 在圆外,CD 、BD 分别交⊙O 于点E 、F ,比较∠BAC 与∠BD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FEODA C B例2.如图,点A 、B 、C 在⊙O 上,∠C=150°,求∠AOB.A CB O例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AB,P 是CD 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C 、D 重合),∠APC 与∠APD 相等吗?为什么?POD A CB例4.一条弦分圆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例5.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ADC=∠BDC=60°.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OD ACB三、拓展提高1.已知P 、O 2是⊙O 1上两点,⊙O 2与⊙O 都经过A ,B 两点,PA 的延长线交⊙O 2于点C ,PB 交⊙O 2于点D ,试说明(1)PO 2平分∠APB;(2)AC=BD . P O 2O 1DAC B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过正方形的顶点A 和对角线的交点P ,分别交AB 、AD 于点F 、E .(1)求证:DE=AF ;(2)若⊙O 的半径为32,AB=2+1,求AE DE的值.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1.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2.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六、课后反馈课作:《课课练》,家作:《新课程》七、课后反思。

《圆周角》教案设计

《圆周角》教案设计

《圆周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能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圆的相关知识,如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2)提问:在圆中,哪些角与圆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圆周角的概念。

2.探索圆周角的性质(1)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讨论等方式,发现圆周角定理。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圆的性质,证明圆周角定理。

3.应用圆周角定理(1)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弧的长度、圆的半径等。

(3)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并证明。

5.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反思1.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是指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其两边分别是圆的切线和弧。

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等于其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证明: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角为A,圆周角为B。

由圆心角的定义,可知圆心角的度数为360°/r。

由圆周角的定义,可知圆周角的度数为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设弧长为l,则圆周角的度数为l/r。

由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定义,可知圆周角的度数为A/2。

因此,圆周角定理得证。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1: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对的圆弧的度数。

推论2: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4.圆周角定理的应用(1)求圆弧的长度已知圆的半径r和圆周角B,求圆弧的长度l。

解:由圆周角的定义,可知圆周角的度数为B=l/r。

九年级数学(华东师大版)下册教学设计:27.1.3圆周角(第1课时)

九年级数学(华东师大版)下册教学设计:27.1.3圆周角(第1课时)
2.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的方式,发现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圆周角与其所对的圆弧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画图工具进行探究,总结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3.应用举例:教师讲解圆周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弧、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那么谁能来说一说,圆有哪些重要的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圆的半径、直径、弧、弦等元素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教师提出讨论主题:“请同学们结合圆周角定理,讨论一下以下问题:如何计算一个圆周角的度数?如何判断一个圆周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2.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总结,强调圆周角定理的关键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通过对圆周角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圆周角为核心,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扎实掌握圆周角相关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引出圆周角的概念;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一等奖《圆周角》教学设计及说明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一等奖《圆周角》教学设计及说明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1)》教学设计及说明一、内容及内容解析⒈内容圆周角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⒉内容解析与圆心角一样,圆周角也是研究圆时重点研究的一类角。

圆周角定理揭示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数量关系,从而把圆周角与相对应的弧、弦联系起来。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为与圆有关的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证明弧、弦相等等数学问题提供了简便的方法和思路。

所以本节课既是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类讨论,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来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和化一般为特殊的化归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角的概念,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能运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2.数学思考①在探索圆周角定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分类与化归的数学思想;②通过观察、讨论、类比、操作、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等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解决在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中,学会用分类讨论、化归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⒋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

通过积极的引导,有意识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难点:分三种情况证明圆周角定理教学目标解析达成目标①的标志是:能在具体的图形中正确识别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知道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达成目标②的标志是是:能通过画图、观察、度量、归纳等方式发现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对同弧所对的圆周角进行分类,理解证明圆周角定理需要分三种情况的必要性;理解证明圆周角定理时,可以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转化成特殊情况,从而证明定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圆心与圆周角具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圆周角》教学设计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圆周角》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圆周角》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证明、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

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探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同时教会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

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教材把《圆周角》这节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第二课时是探索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殊性.这个是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⑴理解圆周角的概念,会识别圆周角.⑵掌握圆周角的定理以及推论1,并会用此定理进行简单的论证和计算.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⑴经历动手、观察、类比、猜想、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用运动变换的观点认识圆中的不变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⑵初步体会运用分类讨论、转化、完全归纳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体会几何定理学习的特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数学品质,引导学生欣赏几何图形的变化美和逻辑美,体会几何定理证明的发现和论证的乐趣,形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的发现与证明.难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分类证明,而证明又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

因此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已经了解圆中的基本概念,会判断圆心角,基本掌握圆心角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2.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因此,本节课设计了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圆周角》 教学设计

《圆周角》 教学设计

《圆周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想、证明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索圆周角定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圆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圆心角的概念,那么在同圆或等圆中,除了圆心角,还有没有其他角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角——圆周角。

(二)新课讲授1、圆周角的概念(1)展示图片:在圆中,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角是圆周角,哪些角不是圆周角,加深对圆周角概念的理解。

2、圆周角定理(1)提出问题: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2)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测量它们的度数,观察并猜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3)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将自己的测量结果和猜想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小组的结论。

(4)教师引导证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辅助线,将圆周角的顶点与圆心连接起来,将圆周角转化为圆心角的一部分,从而证明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推论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推论 1 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3)推论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弧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1)教学设计
交城县安定学校 郭建光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圆周角的有关性质的过程
2.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并能运用相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圆周角及圆周角性质
教学难点:圆周角性质
一、自主学习
思考:(1)什么样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有什么特征?
(2)圆周角有何性质?
结论:顶点在_______,并且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叫做圆周角。

强调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别图形:判断下列各图中的角是否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观察与思考:∠BAC =__∠BOC .
试证明这个结论:
二、探究新知
1.思考与探索 图,BC 所对的圆心角有多少个?BC 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请在图中画出BC 所对的圆
心角和圆周角。

2.思考与讨论
(1)观察上图,在画出的无数个圆周角中,这些圆周角与圆心O 有几种位置关系? O C B A
(2)
设BC 所对的圆周角为∠BAC ,除了圆心O 在∠BAC 的一边上外,圆心O 与∠BAC 还有哪几
系,结论∠BAC =2
1∠BOC 还成立种位置关系?对于这几种位置关
吗?试证明之.
通过上述讨论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尝试解题:
(1)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点A 与点D 在点B 、C 所在直线的同侧,∠BAC=35
(1)∠BDC=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OC=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A
B C
D
(2)如图,点A 、B 、C 在⊙O 上, (1) 若∠BAC=60°,求∠BOC=______°;(2) 若∠AOB=90°,
求∠ACB=______如图,点A 、B 、C 在⊙O 上,点D 在⊙O 内,点A 与点D 在点B 、C 所在直线的
同侧,比较∠BAC 与∠BD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新知:
课本P 119练习1、2、3题
四、小结与反思 。

五、课外延伸:
1.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O上,∠ACB=50°,则∠AOB=_______,∠OAB=_____。

2.如图,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把4个内角分成8个角,在这8个角中,
有几对相等的角?请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AB是⊙O的直径,∠BOC=120°,CD⊥AB,则∠ABD=___________。

4.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E,∠BAC=30°,∠AED=80°,求∠ABD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