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腐蚀是破坏金属与其他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材料腐蚀的原因、分类、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
一、材料腐蚀的原因材料腐蚀是由于材料表面与外界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一种破坏现象。
其中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是主要原因。
氧化是指金属在空气中或其他氧化性气体中与氧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导致表面氧化腐蚀。
而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在特定条件下受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变质或溶解的过程。
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表面上生成一些电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腐蚀。
二、材料腐蚀的分类根据腐蚀原因,材料腐蚀可分为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类。
物理腐蚀指在材料表面受到机械力作用或磨损导致的表面损害。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中受到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腐蚀现象。
化学腐蚀又可以细分为氧化腐蚀、酸性腐蚀、碱性腐蚀等。
三、材料腐蚀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材料腐蚀会降低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等性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和寿命缩短。
在工业生产中,材料腐蚀不仅会造成设备的停工维修,增加维修成本,还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常见的防腐方法为了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材料腐蚀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界广泛采用各种防腐技术。
常见的防腐方法包括防护涂层、阳极保护、防腐合金材料等。
防腐涂层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金属表面与外界介质的直接接触,起到防腐护材料的作用。
阳极保护则是靠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性质来保护金属表面,使金属不易腐蚀。
防腐合金材料则是在金属表面镀一层稳定、耐腐蚀的合金,增加材料的耐蚀性。
结语材料腐蚀是工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以及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至关重要。
只有有效地控制材料腐蚀,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材料腐蚀及防护方法有所帮助。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从而降低其机械性能和寿命。
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金属材料腐蚀的原因和常见的防护方法。
一、金属材料腐蚀的原因金属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
1.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材料与大气中的氧、水、酸、碱等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变化。
常见的化学腐蚀有氧化腐蚀、酸性腐蚀和碱性腐蚀等。
氧化腐蚀是指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即常见的铁锈现象。
在湿润环境下,氧化腐蚀速度更快。
酸性腐蚀是指金属与酸性溶液接触产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酸性腐蚀有硫酸腐蚀、盐酸腐蚀等。
酸性腐蚀可导致金属材料表面产生腐蚀坑。
碱性腐蚀是指金属与碱性溶液接触产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碱性腐蚀有氢氧化钠腐蚀、氢氧化钾腐蚀等。
碱性腐蚀会使金属表面发生腐蚀、变硬或变脆等。
2.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现象。
电化学腐蚀包括阳极腐蚀和阴极腐蚀。
阳极腐蚀是指金属作为阳极,在电化学反应中溶解生成阳离子。
金属表面因此变薄,甚至出现孔洞。
例如,铁的阳极腐蚀就是普遍的铁锈现象。
阴极腐蚀是指金属作为阴极,在电化学反应中受到硬币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电子供给,发生反应并生成金属阳离子的过程。
阴极腐蚀可导致金属表面发生凹陷或沉积物形成。
二、金属材料的防护方法金属材料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涂层、阳极保护和电化学防护等。
1. 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指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附着力强的保护层。
常见的表面涂层有油漆、镀层和涂覆层等。
这些涂层可以隔绝金属材料与环境介质的接触,从而减少腐蚀的发生。
2.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通过在金属材料上施加电流,使其成为阴极从而抑制腐蚀的发生。
常用的阳极保护方法有热浸镀锌、电镀和阳极保护涂层等。
这些方法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供额外的保护。
3. 电化学防护电化学防护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减缓金属材料腐蚀的速率。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腐蚀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材料表面遭受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破坏现象。
腐蚀不仅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材料腐蚀进行有效的防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材料腐蚀的原因、分类及防护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包括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材料与化学物质直接发生反应,导致材料表面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材料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所致的腐蚀。
微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材料表面造成的腐蚀。
这些腐蚀形式各有特点,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
其次,根据腐蚀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材料腐蚀分为干腐蚀和湿腐蚀。
干腐蚀是指在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现象,主要包括氧化腐蚀、硫化腐蚀和氯化腐蚀等。
湿腐蚀是指在潮湿或液态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现象,主要包括腐蚀、孔蚀和应力腐蚀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腐蚀,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针对材料腐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防护方法。
首先是选用耐腐蚀材料,例如不锈钢、耐蚀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延缓腐蚀的发生。
其次是表面涂层防护,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防腐蚀涂层,可以有效地隔绝材料与腐蚀介质的接触,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采取阴极保护、阳极保护等电化学防护方法,以及改变环境条件、控制腐蚀介质浓度等措施来防止材料腐蚀的发生。
综上所述,材料腐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破坏现象,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止材料腐蚀,需要深入了解腐蚀的原因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腐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护方法,才能有效地延缓材料腐蚀的发生,保障设备和结构的安全运行。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腐蚀是指材料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导致材料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变化,失去原有功能和性能的过程。
腐蚀常见于金属材料,特别是铁、钢等容易受到氧气、水和酸碱等物质的侵蚀。
本文将介绍材料腐蚀的原因和常见的防护方法。
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氧气的作用。
氧气在空气中广泛存在,与金属材料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导致材料表面腐蚀。
第二,水的作用。
水中溶解了许多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它们会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腐蚀物质。
此外,水的存在也会促进材料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加速腐蚀过程。
第三,化学物质的作用。
强酸、强碱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存在都会对材料造成严重的腐蚀。
第四,电化学作用。
当金属表面存在局部缺陷或异质金属接触时,会形成电池,产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为了防止材料腐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选择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
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制造对抗腐蚀要求较高的产品。
第二,通过表面处理来增加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如镀锌、喷涂等处理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第三,采用防护层。
比如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抗腐蚀的涂料,阻隔外界侵蚀材料的物质。
第四,进行电化学保护。
如防腐蚀涂层中引入金属粉末,形成阳极保护,避免材料发生电化学腐蚀。
第五,加强材料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洗、除锈、涂层修补等方法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料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有所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境条件和操作规范,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引起的腐蚀问题。
总之,材料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方法,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
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随着工业领域的迅速发展,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金属材料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腐蚀。
由于金属材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因此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原因、分类以及防护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金属材料腐蚀原因金属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与金属材料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性质有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由于金属材料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引起的。
如淬火后的钢容易被水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长期浸泡在水中则容易生锈。
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也容易受到各种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
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由于金属材料在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
金属材料在介质中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接触,会形成不同的电位差,从而产生电化学腐蚀。
例如,海洋中的金属材料由于电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3、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由于金属材料处于受到张、压或弯曲等应力状态下,而发生的的腐蚀反应。
应力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降低,腐蚀现象加剧。
二、金属材料腐蚀分类金属材料的腐蚀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均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腐蚀过程中,腐蚀面积均匀增加的一种腐蚀方式。
均匀腐蚀主要发生在金属表面,是金属材料最普遍的腐蚀方式。
2、点蚀腐蚀点蚀腐蚀是金属表面发生的一个局部的、离散的、深度不大的腐蚀现象。
点蚀腐蚀一般是由于金属表面在处理和使用时,留下的局部腐蚀敏感点,引发的腐蚀现象。
3、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指金属材料表面发生的沿晶或穿晶腐蚀现象。
晶间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材料在焊接、热处理或其他加工过程中,使金属的晶粒尺寸产生变化,引起的局部腐蚀。
4、异种金属腐蚀异种金属腐蚀是由于两种金属在接触时产生静电势差,引起电化学反应导致的。
异种金属腐蚀一般发生在金属之间的缝隙或切口。
三、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为了减少金属材料腐蚀,保护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防止不必要的损失,研究金属材料的防腐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涂层防护涂层防护是通过分别使用各种防腐涂层,将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涂覆,形成一层保护层。
(完整版)修订版材料腐蚀与防护(修订版)
第一章绪论重点1. 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后失去其金属特性,往往变成更稳定的化合物。
金属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2. 均匀腐蚀速度的评定重量法g/(m2•h)深度法mm/ a容量法电流密度法目录P9 腐蚀的定义P10-11 腐蚀的过程及特点P13 腐蚀的危害P18-20 腐蚀的防护方法:隔离控制、热力学控制、动力学控制P29-30 按腐蚀机理分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P31-38 按腐蚀形态分类: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应力腐蚀P39 按材料类型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P41 腐蚀速度的评定P42-49 均匀腐蚀的评定:重量法、深度法、容量法、电流密度表征法第二章金属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重点1. 电极系统:一个有电子导体相和离子导体相组成的,有电荷通过相界面在两个相之间转移的系统。
2. 电极反应:在电极系统中伴随着两个非同类导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而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化学反应。
3. 阳极反应:从还原体的体系向氧化体的体系转化(失电子)阴极反应:从氧化体的体系向还原体的体系转化(得电子)4. 绝对电极电位:金属电极板浸入其盐溶液中,电子导体相(金属)与离子导体相之间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系统的绝对电极电位,用Φ表示。
相对电极电位:研究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动势称为该电极的相对(电极)电位,用E表示。
5. 双电层结构:金属极板表面上带有过剩负电荷;溶液中等量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受负电荷吸引,较多地集中在金属极板附近,形成所谓双电层结构。
6. 原电池与腐蚀电池的区别: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外界做实际有用功,都十点吃由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做的实际有用功为0,,即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7. 化学位,单位摩尔数的物质M加入到相P所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量电化学位:将单位摩尔的正离子Mn+移入相P时,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8. 平衡绝对电极电位的计算9. 相对电极电位和电动势10. 标准电位E⦵:电极反应的各组分活度(或分压)都为1,温度为25o C时,压力为1 atm 时的平衡电位Ee等于E⦵,E⦵称为标准电位。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一、引言材料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受到氧化、化学物质侵蚀等因素的破坏和损害。
腐蚀不仅对材料的完整性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材料腐蚀的机理和方法,以及防护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腐蚀的机理材料腐蚀的机理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以下将对这些机理进行简要介绍。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材料在电化学环境中受到电流和电位的影响,导致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发生腐蚀的过程。
电化学腐蚀可以分为阳极腐蚀和阴极腐蚀两种类型。
阳极腐蚀是指材料在电化学环境下,作为阳极溶解或发生氧化反应而腐蚀;阴极腐蚀是指材料在电化学环境下,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腐蚀。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材料在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的腐蚀过程。
化学腐蚀可以是直接化学反应,也可以是材料表面受到化学物质吸附,形成新的腐蚀介质而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的速率与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密切相关。
3.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对材料进行腐蚀的过程。
微生物腐蚀主要包括微生物产生的酸性物质引起的腐蚀以及微生物与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而导致的腐蚀。
微生物腐蚀往往与湿度、温度、气氛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三、材料腐蚀的防护方法为了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腐蚀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腐蚀防护方法。
1. 表面涂覆表面涂覆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腐蚀防护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阻隔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达到防蚀的目的。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有机涂料、金属涂层和无机涂层等。
涂覆方法包括喷涂、涂刷、浸渍等。
2.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利用特定材料作为阳极,在电化学环境中提供电流以保护被腐蚀材料的一种方法。
通过阳极保护,可以将被腐蚀材料设定为阴级,从而抑制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阳极保护常用于金属结构、管道等设施的防腐。
3. 选择合适材料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抵抗腐蚀。
《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4)钻井液 多种钻井液类型,腐蚀不相同。
2、钻井过程的腐蚀特点
(1)(一般)电化学腐蚀 (2) (一般)应力腐蚀 (3)磨损腐蚀 (4)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5)腐蚀疲劳
典型案例
钻杆应力 腐蚀开裂
3、钻井系统的腐蚀控制
(1)降低钻井液的腐蚀性 (a)添加除氧剂 (b)添加缓蚀剂 (c)添加除硫剂 (d)减低砂量 (e)提高pH值
集输系统的防护
(1)正确选材 (2)合理设计 (3)内外防护层 (4)阴极保护 (5)缓蚀剂 (6)杀菌剂和阻垢剂
8.4 海洋采油装置的腐蚀
防腐措施
原则:分段防腐 (1)飞溅区 增加结构壁厚或附加“防腐蚀钢板”是飞溅区有效的防护措施。 玻璃鳞片或玻璃纤维的有机防腐层。 热喷涂。 (2)大气区 海洋和滩涂石油平台的大气区,都采用涂层保护。 对一些形状复杂的结构,如格栅等,也采用浸镀锌加涂层。 (3)潮差区 对平台的潮差区,一般也采用涂层保护。 (4)全浸区 全浸区的构件可以只采用阴极保护。 (5)海泥区 平台在泥中的钢桩和油井察管,仅采用阴极保护。
某油田1993年有400多口油井因井下管柱或共居的腐 蚀而频繁停产作业,100多口注水井套管因腐蚀穿孔, 更换注水井套管耗费3950万元。
1500多公里的集输管线1993年腐蚀穿孔3338次,更 换53.7公里。
石油工业的腐蚀常导致灾难性事故,如罗家寨2号井 和开县井喷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石油工业的腐蚀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 1994年俄罗斯的集输管线破裂,原油泄漏,导致严 重的环境污染。
(2)硫化氢 硫氢腐蚀表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电化学腐蚀。 (2)氢诱发裂纹(HIC)和氢鼓泡(HB) (3)硫化物应力开裂(SSCC)。
材料腐蚀与防护答案
材料腐蚀与防护答案材料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逐渐失去原有性能的现象。
腐蚀不仅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材料腐蚀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首先,了解腐蚀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包括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材料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腐蚀,如金属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表面形成阳极和阴极,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腐蚀。
微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产生的酸、碱或氧化物对材料表面造成腐蚀。
其次,选择合适的防护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防护方法包括表面处理、涂层保护、合金改性和电化学防护。
表面处理是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清洁、抛光、喷砂等方式,去除氧化物和污垢,以减少腐蚀的发生。
涂层保护是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防腐蚀涂层,如喷涂、镀层、喷漆等方式,以隔离材料与环境的接触,防止腐蚀的发生。
合金改性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电化学防护是利用外加电流或外加电位的方式,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学特性,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最后,定期检测和维护也是防护材料腐蚀的重要手段。
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材料表面的腐蚀情况,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同时,定期维护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保护性处理,如重新涂层、电化学保护等,保持材料的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材料腐蚀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对于不同的腐蚀原因和环境条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方法,同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材料腐蚀与防护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材料腐蚀与防护措施
材料腐蚀与防护措施材料腐蚀是指材料与其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性能和结构的损坏。
腐蚀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损坏,还会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材料的长期使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材料腐蚀的类型、原因和防护措施。
材料腐蚀的类型可以分为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类。
电化学腐蚀是指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或湿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从而导致腐蚀;化学腐蚀是指材料直接与化学物质反应,导致其性能和结构的损坏。
造成材料腐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酸碱介质:酸和碱是常见的腐蚀介质,它们能够与材料表面发生反应,形成溶解产物进而导致腐蚀。
2.湿气和水:湿气和水中含有溶解的氧、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导致腐蚀。
3.盐类:盐类是一种常见的腐蚀介质,例如氯离子在湿气和水中能够形成氯离子溶液,从而引起腐蚀。
4.金属接触:不同金属之间发生接触,会引起电化学腐蚀,产生电流从而导致腐蚀。
为了有效防护材料腐蚀,人们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护措施:1.涂层防护: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防腐蚀涂料,能够有效隔绝材料与环境介质的接触,起到防护作用。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油漆、涂层树脂等。
2.电镀防护:通过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起到阻止材料与环境介质接触的作用。
常见的电镀材料有镀铬、镀锌等。
3.合金防护:通过在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合金元素,改变材料的化学性质,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4.热处理防护:通过对材料进行热处理,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5.等离子体涂层: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陶瓷涂层,有效防止材料与环境介质的接触。
6.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材料使用,应选择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高温合金等。
综上所述,材料腐蚀对设备和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导致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 离子,氧化剂获得电子成为负离 子。
酸碱反应
金属与酸或碱发生中和反应,释 放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导致金 属溶解。
生物腐蚀机理
01
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藻类等生 物对材料造成的腐蚀。
02
生物腐蚀通常发生在潮湿环境, 如土壤、水体等,由于生物活动 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材料造成腐蚀 。
详细描述
腐蚀的本质是材料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结构、性能 和外观发生变化。化学腐蚀是指材料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 质;电化学腐蚀则是材料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导致材料损失。
腐蚀的原理与过程
总结词
腐蚀的原理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材料失去或获得 电子,与环境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反应;在电化学反应中,材料作为原电池的一个
蚀性。
03
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评价
耐蚀性能的测试方法
浸泡试验
将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 中,观察其腐蚀速率和
程度。
盐雾试验
模拟海洋环境,通过盐 雾加速材料的腐蚀。
恒温恒湿试验
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 件下,测试材料的耐腐
蚀性能。
电化学测试
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材 料的腐蚀电流和电位等
参数。
材料的耐蚀性等级评定
腐蚀等级标准
船舶海洋工程的腐蚀防护
总结词
船舶洋工程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中,面临严重的腐蚀问题。
详细描述
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的腐蚀不仅影响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了应对海洋腐蚀环境,通常 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和涂层保护,同时对船体和海洋平台进行阴极保护,以减缓腐蚀速率。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腐蚀控制的方法1.根据使用的环境,正确地选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2.对产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装配、储存等环节中的腐蚀;3.采用各种改善腐蚀环境的措施,如在封闭或循环的体系中使用缓蚀剂,以及脱气、除氧和脱盐等;4.采用化学保护方法,包括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技术;5.在基材上施加保护涂层,包括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全面腐蚀是常见的一种腐蚀。
全面腐蚀是指整个金属表面均发生腐蚀,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全面腐蚀速度也称均匀腐蚀速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重量法和深度法。
局部腐蚀主要有点蚀(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选择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湍流腐蚀等。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点蚀是一种典型的局部腐蚀形式,具有较大的隐患性及破坏性。
点蚀表面直径等于或小于它的深度。
一般只有几十微米。
点蚀发生的条件1.表面易生成钝化膜的材料,如不锈钢、铝、铅合金;或表面镀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如碳钢表面镀锡、铜镍等。
2.在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易发生点蚀,如不锈钢在卤素离子的溶液中易发生点蚀。
3.电位大于点蚀电位(E br)易发生点蚀。
影响点蚀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合金成分、表面状态及介质的组成,pH值、温度等,都是影响点蚀的主要因素。
不锈钢中Cr是最有效提高耐点蚀性能的合金元素,如与Mo、Ni、N等合金元素配合,效果最好。
降低钢中的P、S、C等杂质含量可降低点蚀敏感性。
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后耐点蚀。
预防点蚀的措施:(1)加入抗点蚀的合金元素,含高Cr、Mo或含少量N及低C的不锈钢抗点蚀效果最好。
如双相不锈钢及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2)电化学保护。
(3)使用缓蚀剂。
常用的缓蚀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等。
缝隙腐蚀可发生在所有金属和合金上,且钝化金属及合金更容易发生。
任何介质(酸碱盐)均可发生缝隙腐蚀,含Cl-的溶液更容易发生。
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报告
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报告一、引言材料腐蚀是导致结构失效、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对材料腐蚀与防护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以材料腐蚀与防护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腐蚀机制、分析现有防护技术,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研究的背景在于,我国在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研究尚存不足,特别是在新型材料腐蚀防护方面。
明确材料腐蚀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材料使用寿命、保障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1)材料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现有腐蚀防护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3)如何针对不同材料和环境提出有效的腐蚀防护措施?研究目的在于:1)揭示材料腐蚀的机制,为腐蚀防护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现有腐蚀防护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3)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腐蚀防护策略。
研究假设为:通过深入探讨材料腐蚀机制,结合实际工况,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腐蚀防护方法。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金属、合金、复合材料等常见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以及工业、建筑、海洋等典型环境的腐蚀问题。
本报告的局限性在于,由于研究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未能对所有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进行全面研究,但力求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报告将从腐蚀机制、腐蚀防护技术、实际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我国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多种理论框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腐蚀机制方面,研究者揭示了电化学、化学、生物化学等多种腐蚀过程,为腐蚀防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针对不同材料和环境,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策略。
在腐蚀防护技术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分为金属涂层、非金属涂层、阴极保护、缓蚀剂等方法。
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材料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争议和不足。
例如,金属涂层在极端环境下易失效,非金属涂层可能影响材料本身的性能,阴极保护技术对电源设备依赖较大,缓蚀剂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笔记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材料腐蚀学科特点材料腐蚀学科是研究材料在环境作用下性能退化的一门科学,它具有以下特点:- 多学科交叉:腐蚀现象涉及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因此材料腐蚀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
- 实践性强:腐蚀问题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都存在着材料腐蚀的问题,这要求腐蚀学科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 复杂性:腐蚀过程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材料性质、应力状态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腐蚀问题非常复杂。
- 经济影响大:材料腐蚀会导致设备损坏、结构失效,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1.2 材料腐蚀学科的发展材料腐蚀学科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代认知阶段: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金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蚀,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如涂油、包裹等。
- 近代科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研究腐蚀现象,提出了电化学腐蚀理论。
- 现代技术阶段:20世纪中叶,随着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和电化学技术的进步,腐蚀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腐蚀防护技术和方法。
- 当代综合管理阶段:21世纪初,腐蚀学科进入了综合管理阶段,强调腐蚀控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发展了腐蚀监测、风险评估和管理信息系统。
1.3 腐蚀的定义腐蚀是材料在环境介质的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下,其表面或内部发生变质,从而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结构破坏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4 腐蚀的分类腐蚀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腐蚀机理分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
- 按照腐蚀环境分类:大气腐蚀、水腐蚀、土壤腐蚀、高温腐蚀等。
- 按照腐蚀形态分类: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如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等)、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等。
1.5 腐蚀速度表示方法腐蚀速度是衡量材料腐蚀程度的重要参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质量损失法:通过测量材料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损失来计算腐蚀速度,单位通常是毫克/平方厘米·小时(mg/cm²·h)。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一、名词解释:1. 腐蚀: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质。
2. 高温腐蚀: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为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3. 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ΔEt)显著地偏离了未通净电流时的起始电位(ΔE0)的变化现象。
4. 去极化:能消除或抑制原电池阳极或阴极极化过程的叫作去极化。
5. 非理想配比:是指金属与非金属原子数之比不是准确的符合按化学分子式的比例,但仍保持电中性。
6. 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指暴露于腐蚀环境中,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的腐蚀。
7.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8. 应力腐蚀(SCC):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
9. 腐蚀疲劳: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断裂。
10. 干大气腐蚀:干大气腐蚀是在金属表面不存在液膜层时的腐蚀。
11. 潮大气腐蚀: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小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看不见的薄的液膜层发生的腐蚀。
12. 湿大气腐蚀:是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大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水膜发生的腐蚀。
13. 缓蚀剂:是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地,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14. 钝化:电化学腐蚀的阳极过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强烈的阻滞,使腐蚀速度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15. 平衡电极电位(可逆电极电位)E:当金属电极上只有惟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时,电极所获得的不变电位值。
16. 非平衡电极电位(不可逆电极电位):金属电极上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物质参与的电化学反应,当动态平衡时,电极上不可能出现物质交换与电荷交换均达到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电极电位称为非平衡电极电位。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
然而,金属材料常常会面临腐蚀的问题,腐蚀不仅会降低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寿命,还会导致其他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了解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金属材料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1. 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腐蚀是金属材料与其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材料逐渐损坏的过程。
腐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一种常见的腐蚀形式,它是由于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之间形成的电化学反应导致的。
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金属材料的一部分被氧化成阳离子,溶解到溶液中,而另一部分则被还原。
这种过程中的电流流动被称为腐蚀电流,它是腐蚀速率的重要指标。
1.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材料与气体、液体或固体化学物质直接发生反应,产生金属物质的改变或破坏。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不同,它不涉及电流流动,而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进行。
除了电化学和化学腐蚀,还有其他形式的腐蚀,如热腐蚀、微生物腐蚀等。
了解不同形式的腐蚀机理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防护策略。
2. 金属材料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2.1 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防护措施,它可以有效阻隔金属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腐蚀的可能性。
常见的表面涂层包括油漆、电镀、热喷涂等。
这些涂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来阻挡腐蚀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进一步接触。
2.2 阳离子阻断剂阳离子阻断剂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阳离子物质,使其在金属材料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阻止氧、水分和其他腐蚀介质侵蚀金属材料。
常见的阳离子阻断剂有钝化剂、络合剂等。
2.3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将不同金属元素混合在一起,通过合金中其他金属元素的作用,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就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合金,它添加了铬元素,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
2.4 电化学防护电化学防护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减缓或阻止腐蚀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腐蚀与防护一、名词解释:1. 腐蚀: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质。
2. 高温腐蚀: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为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3. 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ΔEt)显著地偏离了未通净电流时的起始电位(ΔE0)的变化现象。
4. 去极化:能消除或抑制原电池阳极或阴极极化过程的叫作去极化。
5. 非理想配比:是指金属与非金属原子数之比不是准确的符合按化学分子式的比例,但仍保持电中性。
6. 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指暴露于腐蚀环境中,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的腐蚀。
7.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8. 应力腐蚀(SCC):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
9. 腐蚀疲劳: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断裂。
10. 干大气腐蚀:干大气腐蚀是在金属表面不存在液膜层时的腐蚀。
11. 潮大气腐蚀: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小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看不见的薄的液膜层发生的腐蚀。
12. 湿大气腐蚀:是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大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水膜发生的腐蚀。
13. 缓蚀剂:是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地,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14. 钝化:电化学腐蚀的阳极过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强烈的阻滞,使腐蚀速度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15. 平衡电极电位(可逆电极电位)E:当金属电极上只有惟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时,电极所获得的不变电位值。
16. 非平衡电极电位(不可逆电极电位):金属电极上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物质参与的电化学反应,当动态平衡时,电极上不可能出现物质交换与电荷交换均达到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电极电位称为非平衡电极电位。
17. 稳态电极电位:在一个电极表面上同时进行两个不同的氧化、还原过程,当平衡时仅仅是电荷平衡而无物质平衡时的电极电位。
亦称为开路电位,即外电流为零时的电极电位(Ei=0),也可称作自腐蚀电位,用ER表示。
18. 析氢腐蚀:由氢去极化引起的金属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19 电极: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构成的体系。
可分为单电极和多电极。
20、电极反应:在金属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
21、电极电位:电极反应导致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上形成双电层,双电层两侧的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
绝对电极电位无法测得,但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方法测出其相对电极电位值。
1、氢去极化反应:以氢离子作为去极剂,在阴极上发生2H++2e→H2的电极反应。
2、腐蚀: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质。
3、研究材料腐蚀的重要性:(1)材料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2)腐蚀事故危及人身安全;(3)腐蚀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4)污染人类生存环境。
4、分类:(1)按腐蚀原理分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2)按腐蚀形态分类: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3)按腐蚀环境分类:A、按环境种类: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燃气腐蚀、体内腐蚀等等;B、按环境温度:高温和常温腐蚀;C、按环境的湿润程度:干腐蚀和湿腐蚀。
5、腐蚀控制的方法:(1)根据使用的环境,正确地选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2)对产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装配、贮存等环节中的腐蚀;(3)采用各种改善腐蚀环境的措施,如在封闭或循环的体系中使用缓蚀剂,以及脱气、除氧和脱盐等;(4)采用电化学保护方法,包括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技术;(5)在基材上施加保护涂层,包括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高温氧化1.0 基本概念1、高温氧化: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为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1.1 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1 金属氧化的的热力学判据:1)如果P’o2>P o2,,则△GT<0,反应向生成MeO2方向进行;2)如果P’o2<Po2,则△GT>0,反应向MeO2分解方向进行;3)如果P’o2=Po2,则△GT=0,金属氧化反应达到平衡。
(△GT=4.575T(lg Po2-lg P’o2), Po2 给定温度下的MeO2的分解压;P’o2给定温度下的氧分压)1.2 金属氧化膜1、氧化膜的形成:氧的吸附最初是氧分子在裸露金属表面上松散的物理吸附,随着氧分子的分解,变成紧密结合的化学吸附,接近于发生化学反应水平。
金属表面点阵缺陷的露头处具有更大的吸附能力,促使氧化物首先于此生核,不断长大直到完全覆盖金属表面,形成完整的氧化膜。
2、氧化膜生长:A、反应物通过氧化膜扩散形式:(1)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2)氧单向向外扩散;两个方向的扩散;B、反应物在氧化膜内的传输途径(1)通过晶格扩散;(2)通过晶界扩散;(3)同时通过晶格和晶界扩散。
3、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充分)条件:(1)膜要致密、连续、无孔洞,晶体缺陷少;(2)稳定性好,蒸气压低,熔点高;(3)膜与基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4)生长内应力不;(5)与金属基体具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6)膜的自愈能力强。
4、金属氧化膜完整的必要条件(P-B原理):PBR 值大于1。
PBR值大于1,则金属氧化膜受压应力,具有保护性;当PBR值小于1时,金属氧化膜受张应力,它不能完全覆盖在整个金属的表面,生成疏松多孔的氧化膜,不具保护性。
(PBR表示氧化时所生成的金属氧化膜的体积与生成这些氧化膜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之比)1.3 氧化膜离子晶体缺陷1、非理想配比晶体分为金属过剩型氧化物(即n型半导体)和金属不足型氧化物(p型半导体)。
1.4 高温氧化动力学1、氧化膜生长速率表示方法:金属的氧化程度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重量变化ΔW(mg/cm2)来表示。
有时也用氧化膜的厚度,或者系统内氧分压,或者氧的吸收量来表示。
2、金属氧化恒温动力学曲线:大体上分为直线、抛物线、立方、对数和反对数等三种规律。
直线规律:氧化膜疏松,易脱落,不具有保护性;或者在反应期间生成气相或液相产物离开金属表面。
抛物线规律:在较宽的高温范围氧化时,其表面可形成致密的固态的氧化膜,氧化速度和膜的厚度成反比。
1.5 影响金属氧化速度的因素一、合金元素的影响:1、对金属过剩型氧化膜的影响:(1)加入Li后,ei降低,导电率降低;增加,氧化速度增加;(2)加入Al后,ei浓度增加,降低,氧化速度降低。
2、对金属不足型氧化膜的影响:加入Li后导电率增加,而氧化速度降低;加入高价金属Cr,氧化速度增加。
3、哈菲原子价法则:合金元素对氧化物晶体缺陷影响的规律称为控制合金氧化的原子规律,亦称为哈菲原子价法则。
二、温度对氧化速度的影响三、气体介质对氧化速度的影响1.6 合金氧化及抗氧化原理一、二元合金的几种氧化形式(A-B为二元合金,A为基体,B为少量添加元素)1、一种成分氧化(A、B两组元和氧的亲和力差异显著时):(1)少量添加元素B的氧化:分为选择性氧化和内氧化;(2)合金基体金属氧化2、合金两种组分同时氧化(合金中B组元的浓度较低,不足以形成B的选择性氧化,而且A、B两组元对氧的亲和力相差不大):(1)形成氧化物固溶体;(2)两种氧化物互不溶解;(3)形成尖晶石氧化物。
二、提高合金抗氧化性的途径:1、减少基体氧化膜中晶格缺陷的深度;2、生成具有保护性的稳定新相;3、通过选择性氧化生成优异的保护膜。
4、向合金中加入熔点高、原子尺寸在的过渡元素,使其固溶于基体中,增加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5、加入能在基体中形成惰性相的合金元素,减少合金表面的活化面积,降低合金的氧化反应速度。
第二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2.1 腐蚀原电池1、腐蚀电池与原电池的区别:原电池是能够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作出有用功的装置。
而腐蚀电池是只能导致金属破坏而不能对外作有用功的短路电池。
2、原电池组成:阴极、阳极、腐蚀介质和外电路。
3、腐蚀电池的工作过程:(1)阳极过程:金属溶解,以离子形式迁移到溶液中,同时把当量电子留在金属上;(2)电流通路:电子通过电子导体(金属)从阳极迁移到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通过离子导体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阴离子从阴极区向阳极区移动;(3)阴极过程:从阳极迁移过来的电子被电解质介质中能吸收电子的物质(D)接受。
4、宏观与微观腐蚀电池:(1)宏观电池(肉眼可分辨出电极极性)分为三类:1)不同的金属浸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2)不同的金属与同一电解质溶液构成的腐蚀电池;3)同一种金属浸入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当局部的浓度(或温度)不同是地构成的腐蚀电池,通常称作浓差电池。
(2)微观电池:金属化学成分不均匀、金属组织的不均匀以及金属表面的物理状态不均匀都可以形成微观电池。
2.2 电极与电极电位1、平衡电极电位(可逆电极电位)E:当金属电极上只有惟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时,电极所获得的不变电位值。
2、非平衡电极电位(不可逆电极电位):金属电极上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物质参与的电化学反应,当动态平衡时,电极上不可能出现物质交换与电荷交换均达到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电极电位称为非平衡电极电位。
3、稳态电极电位:当金属电极上只有惟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时,电极所获得的不变电位值。
4、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25℃,离子活度为1,分压为Pa时测得的电势(氢标电极为参比电极)。
5、常用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铜/硫酸铜电极、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2.3 极化1、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Et)显著的偏离了未通净电流的起始电位(△E0)的变化现象。
(阳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即电位增大;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即电位降低。
)2、过电位:由于有电流通过而发生的电极电位偏离于原电极电位Ei=0的变化值。
3、阳极极化:通阳极电流电极电位向正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原因:(1)活化极化(电化学极化):金属离子进入到溶液里的速度小于电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的速度,则阳极上有过多的正电荷金属离子的积累,由此引起电极双电层上的负电荷减少,于是阳极电位就向正方向移动,产生阳极极化。
(2)浓差极化:进入到溶液中金属离子向远离阳极表面的溶液扩散缓慢,使阳极附近的金属离子浓度增加,阻碍金属继续溶解,使电极电位往正向移动。
(3)电阻极化:在阳极过程中,由于某种机制在阳极表面形成了钝化膜,阳极过程受到了阻碍,使得金属的溶解速度显著降低,此时的阳极电位剧烈地往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