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对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思考
1前言
1.1思想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的出现伴随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从经济研究方法的沿革来看,凯恩斯开创了以“收入”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总产出、消费和投资、总就业、物价、工资水平等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考查的对象。正如萨缪尔森(Samuelson,P.A.)评价说,“宏观经济学是他的创造”。货币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自己也认为,是他把传统的货币理论推回到总产量理论。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到将这一理论系统化和动态化,最后到对这一理论进行“革命性”变革的过程。这就是由凯恩斯的《货币改革论》(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组成的凯恩斯货币思想发展的三部曲(Patinkin,1976)。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掌握和了解,并结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进行全方位、系统性评价。我们不仅要从近期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情况入手去探讨问题,而且要充分认识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产生、发展和实践的渊源,把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利用实例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我国经济政策的理解。同时对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政策的运用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作品主要研究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和实践的渊源,并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本研究结合了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等科学方法对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实践渊源及其带来的问题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揭示了深层的社会经济问题,具有很好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2凯恩斯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股市爆发,并迅速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同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灾情猛烈犹如一场空前严重的“社会瘟疫”。英国自难幸免,在20年代原有的长期慢性萧条的基础上,犹如火上浇油,遭受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而英国在这次极端严重的经济局势面前,仍实行着传统的保守经济政策,如健全财政原则,收支平衡、自由放任等,使困厄变本加厉凯恩斯面对这种危难局面忧心忡忡,这一阶段他对当前经济困境的深深思索,大大扩展、加深了他同传统经济学教义的背离,同时也就大大加速了“凯恩斯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过程。
3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3.1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师从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他早年的货币思想仍属于研究决定物价水平的传统货币数量论,这在他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中得以体现。这时他的货币理论完全是从古典货币理论演绎而来,以传统的剑桥货币数量方程式为基础。《货币改革论》共分五章:“货币价值变动对社会的诸种后果”、“公共财政与货币价值的变动”、“货币理论和交换”、“货币政策的诸种选择目标”、“对今后货币调节的建设性意见”。凯恩斯在第一章、第二章分别论述了货币购买力不稳定产生的不良后果,特别是这种不稳定在公共财政危机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章论述了货币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第四章、第五章则是对前三章的引申和发挥。其中第三章货币理论和交换是全书的重点。
综观《货币论》,凯恩斯首先定义货币的性质,描述它的历史起源,论述它的价值以及货币价值基本方程式,接着提出物价水平的动态观,然后集中论述了影响银行货币总量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投资变动的原因,最后,凯恩斯在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陈述了他所主张的国内和国外的货币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将《货币改革论》中的传统货币数量论加以修订,增加一些被忽略的因素,扩展成为“货币价值基本方程式”,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证物价水平稳定和经济均衡的条件。《货币论》中提出的具体建议是实行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管理,操纵并调节利率去影响投资,使投资与储蓄相等,并保持稳定,从而达到物价稳定与经济均衡的
战略目标。
在思考过程中,凯恩斯逐渐感到,就业问题是首要问题。就业水平的高低,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把就业总量、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三个变量视为同义词,三个词汇可以互换。他的根本目的是要解释什么因素决定就业量及其变动,也就是要说明什么因素造就失业,并寻找解决对策。于是,在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这时的凯恩斯已经把其“货币理论”直接与他对就业、产量和价格的分析联系、融合在一起了。他把重点放在研究整个产量、就业水平变动的各种决定力量上(虽然凯恩斯在《货币论》中也讨论了产量与就业量的变化,但却是以价格决定论为其核心)。正是基于这一改变,凯恩斯展示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他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就业量与产量决定的动态过程,并以货币贯穿在各种非货币性的概念之中,从而完成了他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在货币理论方面,凯恩斯在《通论》中把货币带到一般经济理论领域,使它在决定整个经济体系的总就业量与总生产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特别强调货币巧妙地联结现在同未来这个特性,认为货币经济的特征是在经济体系中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不仅可以影响就业的方向,而且可以影响就业的数量。于是货币以重要而特殊的格调进入经济结构,在决定总产量与总就业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样,凯恩斯把他的理论叫做货币经济的总产量(总就业量)理论。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简要论述凯恩斯货币理论作出的突出的发展和贡献。一、货币需求和利息理论
在《货币论》中,凯恩斯曾把现金余额划分为收入存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只是粗略涉及了货币需求的动机方面的问题。但在《通论》中,凯恩斯全面展开了其独具一格的货币需求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现金交易说只重视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人们手中的货币会自动用于交易;而现金余额说肯定了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工具的职能,认为人们所贮藏的现金余额的变动是决定物价涨跌的主要因素。凯恩斯认为这两种学说都有缺陷,他把货币的上述两种职能联系起来,把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和投机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货币收入的增函数,持有这部分货币是为了满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