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型式试验大纲

合集下载

风电公司风机变桨测试作业指导书

风电公司风机变桨测试作业指导书

风机变桨测试作业指导书、XX风电有限公司目录1 背景说明 (2)2 测试的基本条件 (2)3 测试的目的及要求 (2)4 测试方法及步骤 (2)4.1 ABB控制系统机型电池测试方法 (2)4.1.1 断路器吸合、脱开测试 (2)4.1.2 控制程序设定值测试 (3)4.1.3 电池供电能力带载测试 (3)4.2.1 断路器吸合、脱开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控制程序设定值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电池供电能力带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具及耗材 (4)1 背景说明SL XXXX机组配备的蓄电池组在保证机组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系统意外失电时顺桨停机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蓄电池组的正常工作与否与机组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

为了进一步确定机组蓄电池的性能,现针对不同机型制定了蓄电池的专项测试方案,供现场测试时参考使用。

2 测试的基本条件天气要求:天气晴朗、风速小于6m/s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如遇到雷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情况应立即停止测试;人员要求:熟悉机组电控系统并具备登高作业的人员。

3 测试的目的及要求测试目的:通过模拟电网掉电故障的发生,检查电池回路断路器的动作情况,检验蓄电池组能否给变桨系统正常供电,使叶片在无风力作用下正常顺桨。

测试要求:测试前必须在服务模式下测试,通过手动偏航使机舱的位置与风向夹角成90度;测试时需锁定叶轮锁,然后对急停回路进行复位操作。

变桨控制柜部分-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变桨控制柜部分-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K PUL+5V PUL-5V DIR+ DIRENBL+ ENBLDCDC+ A+ AB+ B0V +24V
2K PUL+5V PUL+5V 2K PUL-5V DIR+ DIRENBL+ ENBL0V +24V
2K
+24V 0V I0.0 I0.1
2K
PUL-5V DIR+ DIRENBL+ ENBLDCDC+ A+ AB+ B-
CPU CPU224XP CN DC/DC/DC
增量型编码器 3
NPN型
VCC GND A B
I
1M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2M 1.0 1.1 1.2 1.3 1.4 1.5 M L+
AB
+24V
+24V 0V I0.6 I0.7
Page 14
风能存储部分原理图
5.2变桨的原理
Page 20
五、变桨运行实验
5.3变桨运行的实验方法与步骤
步骤
1)将调节面板上的风速调节按钮通 过控制涡流风速的风速,查看监控中 心上显示的值分别从小到大调节。 2)将调节面板上的风速调节按钮通 过控制涡流风速的风速,查看监控中 心上显示的值分别从小到大调节。 3)将风速调节成这几档位,从小到 大,然后观察偏航角度。并记录。
Page 5
轮毂 变桨步进电机 增量型值编码器 风叶 变桨回转支承 基座
352
170
5.79A 750R
电磁抱闸 50Mn
变桨控制柜部分
开关电源 偏航PLC 变频器

调试大纲草稿子版-变桨篇

调试大纲草稿子版-变桨篇

我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分别采用SSB和LUST公司生产的电动式变桨系统,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 SSB变桨系统的调试1.1 系统上电在机舱闭合机舱柜中的开关202Q1(变压器690/400V,向轮毂供电)、203Q1(变桨的400V供电)和203F4(变桨的230V供电)。

在闭合开关之前,需要先在开关的上侧测量电源是否正常,如电压值是否正常,是否有缺相的情况等。

进入轮毂,打开变桨主控柜,确认电源是否已经供进来了,可以在1F2的上侧(2,4,6)检查400V,在2F5的5和1端子检查230V。

如果供电顺利供入主控柜,然后手动吸合2K1。

在主控柜中闭合开关1F2(向轴柜1供400V)、1F3(向轴柜2供400V)和1F4(向轴柜3供400V)。

依次闭合3个轴柜上的开关1Q1(向柜内供400V)。

1.2 系统校零在机舱柜中将24V接入EFC端子,在轮毂主控柜中的X6的2端子上检查24V是否进来。

EFC是在安全链闭合的情况下从机舱柜通过滑环给变桨系统的24V信号。

只有在EFC信号为高的情况下,变桨系统才能够进行变桨。

将24V 直接接入EFC端子,使变桨系统能够在安全链不闭合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变桨。

对变桨系统进行校零,需要通信接口CIF 60-PB卡和调试程序Pitch Visu。

通信接口CIF 60-PB卡如图1所示。

图1 通信接口CIF 60-PB卡把Profibus的接线端子打到“ON”的状态,如图2所示。

图2 Profibus的接线端子将CIF 60-PB卡接出的红绿两根线接入主控柜中8F1的7和11端子,红线接入7端子,绿线接入11端子。

将CIF 60-PB卡插入笔记本电脑,找到驱动并安装。

找到Pitch Visu的安装文件SetupPitchVisu_FB_V20.exe并安装。

打开Pitch Visu,首先要选择控制器GEL 8230的Profibus从站地址,如图3所示。

图3 选择从站地址SSB变桨系统需要选择3。

4. E-WT恒速变桨距风电机组实验指导书

4. E-WT恒速变桨距风电机组实验指导书

E-Wind Turbine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实验指导书本实验指导书主要针对E-Wind Turbine中的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详细描述了基于西门子S7-1200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使用西门子博途(TIA Portal)软件中的STEP7 Professional V11和WINCC Professional V11完成控制程序的编写和监控画面的组态,指导书中给出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若使用博途STEP7 BASIC V11和WINCC BASIC V11,此实验指导书同样适用,TIA Portal Professional版和BASIC版最大的区别在于Professional版包除了含了BASIC版的功能外,可扩充性比BASIC版强。

本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设计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

认真完成指导书中所列实验,有助于帮助学员更好的掌握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及日常运行管理的知识。

指导书中所提供的实验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学员可利用所具备的系统平台对所提供的实验进行合理创新,以达到更好地学习目的。

实验用软硬件配置:(1) S7-1200:CPU 1214C DC/DC/Rly(2) 软件:STEP7 Professional V11和WINCC Professional V11(3) E-Wind Turbine:支持ProfiBusDP通讯,通讯模块为PM125,其GSD文件名称为PM125V20.gsd目录实验一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体验 (3)实验二 WTS与PLC的硬件连接及控制器硬件组态 (9)实验三 STEP7与WinCC界面的数据传输 (21)实验四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 (27)实验五风力发电机组的启动控制 (32)实验六风力机恒速变桨功率控制 (42)实验七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停机控制 (45)实验八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停机控制 (49)实验九风力发电机组的紧急停机控制 (51)实验十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控 (53)实验一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体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要求2. 熟悉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3. 熟悉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开机过程、正常停机过程、安全停机过程和紧急停机过程二、实验内容1. 下载程序,打开WinCC画面2. 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启动运行3. 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停机4. 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停机5. 恒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紧急停机三、实验步骤1. 程序下载(1)首先通过ProfiNet连接PLC和PC机,通过ProfiBus连接PLC和E-Wind Turbine。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

维护周期 (脂) 优选润滑剂 (油)
维护周期(油)
4.雷电保护装置
4.1安装位置
雷电保护装置在变桨装置中的具体位置见图1, 在大齿圈下方偏左一个螺栓孔的位置装第一个保 护爪,然后120等分安装另外两个雷电保护爪。
4.2组成部件
雷电保护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按照安装顺序 从上到下依次是垫片压板,炭纤维刷和集电爪。
2.4变桨轴承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5.变桨轴承润滑。
2.5变桨系统工作环境
安装地点 工作寿命 环境温度范围 机舱内温度范围 工作过程中环境温度范围 露天环境要求 相对湿度 内陆和沿海地区 20年 -35°C 到 +45°C -35°C 到 +55°C -35°C 到 +55°C 腐蚀性,盐雾,流砂 在+40°C时为5% 到 95%, 露点
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 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 轴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 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 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用一个风扇强制风冷 一个内置在定子绕组中的 Pt-100 变频器操作,增加 du/dt 值,增加铁心损耗,增加电 压峰值 单传动, 闭合环路 100 %,当制动器有飞轮 时,电机必须持续保持叶 片在工作位置 最大加速度125 1 rpm/s

震动标准TR-3.0GA13D1-GD431变桨控制系统型式试验大纲(2014)

震动标准TR-3.0GA13D1-GD431变桨控制系统型式试验大纲(2014)

八、振动试验(GB/T 2423.10-2008)振动试验按GB/T 2423.10-2008中“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

根据该国标,试验主要参考以下几点:1、检测点,位于夹具、振动台或样品上的点,并且要求尽可能接近于一个固定点,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和固定点刚性连接。

2、多点控制的选择,多点控制是将来自各检测点上的每个传感器的信号,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连续的算数平均或采用比较技术处理实现的。

3、垂直于规定振动轴线的监测点上的最大振幅,当频率低于或等于500Hz时,不大于规定振幅的50%,超过500Hz时,不大于规定振幅的100%,横向运动的测量仅需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进行。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对小样品,有关规范可规定允许横向运动的振幅不大于25%。

4、信号容差,除非有关规范有规定,应对加速度信号容差进行测量,测量应在参考点进行,其频率覆盖范围应取500Hz,或5倍驱动频率的较小者,如果有关规范另有规定,此最高分析频率可能延伸到或超过扫频试验频率上限。

除非有关规范另有规定,信号容差不应超过5%。

5、振幅容差,在所要求的轴线上的检测点和参考点上的基本运动幅值应等于规定值,并应在下列容差范围内。

这些容差包括仪器容差。

有关规范可要求在试验报告中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及其置信度水平。

参考点的控制信号容差±15%;检测点容差,低于或等于500Hz,±25%,高于500Hz,±50%。

6、频率容差,扫频耐久低于0.25Hz,±0.05Hz,从0.25Hz至5Hz,±20%,5Hz 至50Hz,±1Hz,高于50Hz,±2%;固定频率,±2%。

近固定频率低于0.25Hz,±0.05Hz,从0.25Hz至5Hz,±20%,5Hz至50Hz,±1Hz,高于50Hz,±2%;危险频率的测量,低于0.5Hz,±0.05Hz,从0.5Hz至5Hz,±10%,5Hz至100Hz,±0.5Hz,高于100Hz,±0.5%。

风力发电项目监理大纲范文

风力发电项目监理大纲范文

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监理项目一、主机1、齿轮箱(增速机或减速机)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1齿轮箱(增速机、减速机)1.原材料质量证明书(理化试验报告)√齿轮、轴2.无损探伤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齿轮、轴3.整体装配检验记录√4.接口尺寸检查(首台抽检)√5.外观质量检查√抽检10%6.出厂试验检测报告√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2、轮毂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2.1轮毂1.原材料证明书(铸件理、化试验报告)√2.铸件无损探伤检测报告√√按台数的20%进行抽检(UT或MT)3.铸件表面质量检查√VT(目测)4.加工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测记录√5.安装标记检查(抽检10%)√6.防腐涂层质量(抽检10%)、检验记录√√变浆轴承1.齿圈原材料证明书(理、化试验报告)√2.齿圈无损探伤报告√3.齿圈热处理报告(调质处理)√4.尺寸、行位公差加工检验记录√5.变浆轴承装配检验记录√2.2 轮毂装配1.变桨轴承外观质量抽检10%、检验记录√√(无磕碰或划伤、油漆合格)2.变桨驱动器齿轮啮合间隙、变桨输出齿轮与变桨轴承内齿侧隙抽检10%;装配检验记录√√齿轮啮合间隙、侧隙符合工艺要求3.轮毂罩、分隔壁表面干净,颜色、编号一致、无破损,连接螺栓把紧,轮毂罩接缝处密封良好√√现场见证10%抽检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轮毂按照台数的20%进行抽检(UT、MT)2、主机架(机舱底座)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3 主机架1.原材料证明书(焊材、母材)√2.尺寸、形位公差检测记录√3.焊缝外观质量检测记录√4.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报告(UT、MT)√5.主机架焊后整体热处理报告(曲线记录)√6.油漆材料质量证明书及涂层检测报告√√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3、机舱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4 机舱1.原材料证明书√2.表面质量检测、检测记录√√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5、叶片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5 叶片1.原材料质量证明书√2.叶片出厂合格证√3.叶片特性试验、型线检验合格报告√特性试验、频率试验报告4.内腔检查记录√叶片主梁与加强筋粘贴及叶根补强检查记录5.叶片重量检查记录(配重重量及配重后重量)√重量符合工艺要求6.叶片标记(型号、编号和配套号);吊装、运输(0°位置,重心位置标识)√抽检10%7.叶片外观质量、排水孔检查(VT)√抽检10%表面清洁、平整,叶片前后缘光顺、平滑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6、主轴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6 主轴1.原材料质量证明书(理、化试验报告)√2.产品合格证√3.机加工检验记录√4.无损探伤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5.外观质量√抽检10%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7、偏航轴承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7 偏航轴承 1.原材料质量证明书(理、化试验报告)√2.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测记录√3.齿圈无损探伤(UT、MT)检测报告√4.齿圈热处理报告(调质处理) √5.偏航轴承装配检验记录√6.外观质量、检验记录√√现场见证10%抽检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8、电机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8 电机1.质量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2.整机出厂试验合格检测报告√3.外观质量√抽检10%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9、液压系统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9 液压系统1.液压泵、液压管产品合格证√2.液压管连接到泵站(检查管路连接正确、密封性能、液压油加注到游标要求位置)√√现场见证10%抽检管路连接正确、密封良好、无渗漏3.液压管连接到偏航制动器(检查接头及密封性能情况,液压管路、泄压管路无互相缠绕)√√现场见证10%抽检各接头紧固可靠、密封良好、无渗漏4.液压管连接到主制动器(检查接头及密封性能情况)√√现场见证10%抽检各接头紧固可靠、密封良好、无渗漏备注:R点见证检验记录、W点10%抽检10、高强螺栓序号零部件名称监理内容监理方式备注H W R I10标准件、高强螺栓塔架用高强螺栓,采用达克罗(片状锌铬盐)防腐涂层。

变桨系统测试作业指导书2009.12.15

变桨系统测试作业指导书2009.12.15

1.5WM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测试作业指导书编号:1.5MW/WI-M/L-003版本:B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文件变更记录备注:状态分为初次发布、修订、取消三种情况1)目的本说明规定了风机的轮毂变桨控制系统调试的正确程序。

2)责任进行此工作的安装工人对正确的实施负责。

车间工长或工长不在期间值班主管工长被授权检查工作。

3)范围本说明适用于UP--1500KW风机的指定控制系统。

4)程序a)人员任何在国电联合动力工作的调试工人应实施本规定。

b)特殊点和基本文件有序列号的零件仅能在签发材料收据后方可使用。

c)确定/特殊要求特定的控制系统要对应好相应的调试指导书。

d)工作描述不合格记录5)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与本说明不符的情况,须立刻告知生产经理。

生产经理必须在不合格品报告上分别填写不合格品。

6)记录保存当本说明执行时,完成调试报告7)存档和分发将材料收据和调试报告存入风机档案中。

目录MOOG变桨系统调试 (4)SSB变桨系统调试 (5)REE变桨系统调试 (8)MOOG变桨系统调试1、连接电缆:400v、滑环信号的接线和profibus线(滑环信号点必须有:滑环24v电源、安全链给定信号、手动信号)19R1的1、3接24V,2接0V;20R1的4接受控的24V,测试1Q1下口三相之间电阻值在允许的范围内。

2、连接测试上位: 上400v并测试1Q1上口的三相电源电压.与测试上位通讯连接,读取PLC状态OK信号(PLC 17K7灯亮)。

3、手动变桨:断开三个轴的6S1和5Q1后用测试上位监控变桨系统正常后,点击屏幕上reset点对变桨系统复位(变桨系统上电会出在应急模式,需复位至正常模式)监控变桨系统无故障后,同时合6s1、手动信号开关,用主控柜侧面的开关分别进行三面手动变桨系统,手动校对零位。

在测试上位中对位置编码器清零。

注:手动完一号轴。

点选2号轴后需要人为的压一下轴1限位开关91度才能对2号轴进行操作,手动3号时,要压一下2号91。

金风1500kW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型式试验大纲

金风1500kW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型式试验大纲
金风 1500kW 系列风电发电机组
自主开发变桨系统型式试验大纲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风 1500kW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型式试验项目及内容, 本文件适用了金风 1500kW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型式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JF DK C01-0012 金风 1500kW 风力发电机组 LUST 变桨系统出厂调试手册; Q/JF DK C01-0017 金风 1500kW 风力发电机组 SSB 变桨系统出厂调试手册; Q/JF DK C01-0019 金风 1500kW 风力发电机组 VENSYS 变桨系统出厂调试手册。 GB/T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 GB 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 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 套设备(idt IEC 60439-1:1999);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JB150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2421-1999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 1 部分:总则; GB/T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Q/JF DK SJ1500GYJSGF-2009 金风风力发电机组高原型电控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规范; GB/T 16935.1-199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实验(idt IEC664-1:1992); CD-IEC 61819 模拟防雷装置各部件效应的测量参数; IEC 61312-3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二部分 建筑物的屏蔽、等电位连接及接地; Q/JF DK SJ1500DCJR.1-2009 金风 1500kW 系列风力发电机组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标 准; GB/T 17626.5-2008/IEC 61000-4-5:200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 试验; Q/JF DK SJ1500DCJR.2-2009 金风 1500kW 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可编程控制器(PLC)电磁 兼容要求和测试方法; IEC 61643-1/EN 61643-11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low-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part1: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IEC 61180 high-voltage test techniques for low-voltage equipment ;

变桨系统带载测试平台要求-推荐下载

变桨系统带载测试平台要求-推荐下载
变桨系统带载测试 Nhomakorabea台试验大纲
1 前言 本部分规定了各种型号的电动变桨驱动系统工作性能的测试要求和测试方法。适用 于各种电动 变桨驱动系统出厂性能验收和新产品性能测试。 2 测试内容 电机负载测试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1) 变桨系统带载功能性测试 2) 变桨系统带载故障模拟测试 3) 变桨系统带载连续运行测试 测试的主要部件为:变桨电机、刹车系统、伺服驱动器、蓄电池、编码器。 3 测试依据 2MW 风机根据《变桨驱动系统采购规范》SB-030.02.05-A 3.6MW 风机根据《变桨驱动系统采购规范》V-69.2-BV.MR.00.00-A-D GB/T 1311-2008《直流电机试验方法》 GB/T 1029-2005《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4 变桨系统带载功能测试 4.1 变桨电机额定负载测试 需测试电机在额定负载下的变桨位置、电机转速、转矩响应特性。位置给定范围为 (0°~30°), 测试变桨速度为2°/S。 测试需要得到如下响应曲线图:电机运动位置给定曲线、电机位置响应曲线、电机 速度响应曲 线、电机转矩响应曲线、电机电流变化曲线、电机温升曲线。 Y520000064-2
线、电机转矩响应曲线、电机电流变化曲线、电机温升曲线。 4.4 变桨电机制动力矩测试 需测试电机制动力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先使被测电机处于抱闸状态,然后利用加 载电机给变 桨驱动电机加载,最大加载扭矩不能超过变桨驱动电机制动力矩的5% 。 测试需要得到如下响应曲线图:电机运动位置给定曲线、电机位置响应曲线、电机 速度响应曲 线、电机转矩响应曲线、电机电流变化曲线、电机温升曲线。 5 变桨系统带载故障模拟测试 5.1 正常停机故障模拟 手动给定正常停机信号,触发变桨正常停机,模拟负载需给定正常停机工况下的扭 矩,变桨电 机以 3°/S 的速度从 0°顺_________桨到

变桨轴承型式试验

变桨轴承型式试验

变桨轴承型式试验
变桨轴承是风能发电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负责转动叶片以产生电力。

因此,对
变桨轴承的型式进行试验,能够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提高整个风能发电系统的运行效
率。

变桨轴承主要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型式。

滚动轴承是将滚子放在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滚动摩擦来支撑叶片的旋转运动;滑动轴承则是通过利用润滑油膜来减少摩擦,
同时支撑叶片的旋转运动。

为了对变桨轴承的型式进行试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
1. 动液压性能:对于滑动轴承来说,需要测试液压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以
及油膜对于轴承的支撑能力。

对于滚动轴承来说,需要测试滚动轴承的回转摩擦力和轴承
支撑能力,以及轴承在不同温度下的磨损情况。

2. 损伤特性:对于变桨轴承的损伤特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是保证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需要测试不同工作负荷下的轴承损伤情况,并通过摆动试验来模拟不同叶片角度下的
轴承振动情况。

3. 疲劳寿命:变桨轴承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因此对于其疲劳寿命的测试也是必
要的。

需要在不同速度下对变桨轴承进行长时间的运转测试,并记录下轴承使用寿命和疲
劳损伤情况。

4. 环境适应性:变桨轴承需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运行,因此需要测试其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性能表现。

同时,还需要测试不同材料的轴承在不同环境
下的耐久性和性能表现。

在进行变桨轴承型式试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一般来说,液压
加压试验、摆动试验和疲劳试验是常用的测试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验证。

3MW风电变流器型式试验大纲精编版

3MW风电变流器型式试验大纲精编版

编号:变流器型式试验大纲编制:刘敏涛审核:批准:发布日期:修订记录目录1背景范围 (1)2引用依据及标准 (1)3试验条件 (1)3.1正常实验环境条件 (1)3.2测量仪器仪表 (1)4试验项目及方法 (1)4.1试验项目 (1)4.2模拟试验平台 (2)5测试内容及方法 (3)5.1设备安全性检查 (3)5.1.1机体及结构质量检查 (3)5.2绝缘耐压试验 (4)5.2.1绝缘电阻测定试验 (4)5.2.2绝缘强度试验 (4)5.3功能试验 (5)5.4加载试验 (5)5.5电网适应能力试验 (6)5.5.1电网电压适应能力试验 (6)5.5.2电网频率适应性 (6)5.6效率试验 (7)5.7电网侧功率因数测定试验 (7)5.8总谐波畸变率测量试验 (8)5.9直流电流含量测定试验 (8)5.10过载能力试验 (8)5.11稳定性运行时间试验 (9)5.12温升试验 (9)5.13辅助器件检查 (10)5.14保护功能试验 (10)5.14.1过电流保护试验 (11)5.14.2缺相保护试验 (11)5.14.3接地故障保护试验 (11)5.14.4冷却系统故障保护试验 (12)5.14.5过热保护试验 (12)5.14.6过/欠压保护试验 (12)5.14.7过/欠频保护 (13)5.14.8通讯故障保护试验 (13)5.14.9电网断电保护试验 (13)5.14.10浪涌过电压保护试验 (14)5.14.11恢复并网保护试验 (14)5.14.12变流器无功支持保护试验 (15)5.15通讯试验 (15)6参考文件 (16)1背景范围本大纲规定了变流器型式试验内容以及试验方法。

2引用依据及标准主要遵循国家标准:GB/T 25387-2010 《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5387 -2010《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3试验条件3.1正常实验环境条件测量和试验条件推荐在以下条件进行:1)温度:15℃~35℃;2)相对湿度:45%~75%;3)气压:86kPa~106kPa。

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评估与测试_李辉

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评估与测试_李辉

DOI:10.7500/AEPS201209125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评估与测试李 辉1,杨 超1,赵 斌1,唐显虎2,刘行中2(1.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市400044;2.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401121)摘要:为了较好地反映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暂态运行特性,有必要研究考虑电机驱动特性的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态模型。

在介绍电动变桨系统基本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感应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策略、减速齿轮箱传动系统及后备电源各子系统模型的电动变桨系统详细模型,并给出了变桨控制系统简化一阶惯性环节模型;为了验证所建立的详细模型的有效性,搭建了电动变桨系统的测试平台,对所建立的变桨系统详细模型进行了桨距角跟踪性能、负载扰动运行特性和低电压故障运行特性仿真,并将其与简化一阶惯性环节模型和实际测试系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详细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暂态运行特性,且能较好地评估其低电压故障运行特性。

关键词: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测试平台;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传动系统;后备电源收稿日期:2012-09-13;修回日期:2013-03-05。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3DFG61520);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7DA10512710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DJXS1115115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0-0878);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CSTC2011AB3069)。

0 引言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电机组正从恒速恒频向变速恒频、从定桨距向变桨距方向发展。

变桨距风电机组以其能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输出功率平稳、机组受力小等优点,已成为当前风电机组的主流机型[1-3]。

电动变桨系统作为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动态模型对分析整个风电机组的动暂态运行性能具有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