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湘教版】选修六: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讲义:第五章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层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情景导入先思考———————2016年6月7日柳州日报报道柳州市柳南区的骆某因拒缴生活垃圾处置费,结果领到了全市首张拒缴生活垃圾处置费的处罚通知单: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近日对骆某下达了处罚决定,依法对她罚款540元。
思考探究:对骆某征收生活垃圾处置费的依据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哪条制度?提示: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可让骆某承担其治理责任,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
———————基础知识要记牢———————1.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1)最高层次: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第二层次:“三同步”、“三统一”战略方针。
(3)第三层次: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2.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重点难点掌握好———————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谁污染,谁治理——————应用体验不可少———————读下面一则通知,完成1~2题。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2016~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6年×月×日1.该通知贯彻的环境管理制度是()A.预防为主B.谁污染,谁治理C.强化环境管理D.环境影响评价2.该市制定这个考核办法的目的是()①将环境保护纳入政府任期目标中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③将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④使环保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1.C 2.D第1题,通知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关键词,说明它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这一政策。
第2题,该考核办法适用于全市的所有区域,并不仅限于城市环境;②和④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目的。
3.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合提出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12万元/日;水污染不低于2 600元/日。
据此完成第1~2题。
1.这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B.谁污染,谁治理C.强化环境管理D.环境保护2.对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企业罚款,是因为这些企业利用了资( )A.水B.大气C.环境容量D.土壤解析第1题,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贯彻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第2题,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空间,还提供资和消纳废弃物的场所,环境容量也是一种资。
答案1.B 2.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据此完成第3~4题。
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 )①重大工程建设②区域开发③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④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政策( )A.预防为主B.三同步C.强化环境管理D.三统一解析第3题,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
第4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答案3.D 4.A2013年7月6日,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征收排污费制度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6.事件发生后,贺州市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谁污染,谁治理③强化环境管理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5题,“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湘教版选修六 环境保护教案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湘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教案
教材概述
本教案为湘教版选修六《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专题中的一节课。
该课程共有两课时,是本专题中的第五章。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环境保护现状、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2.理解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
3.掌握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4.理解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环境保护现状;
2.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
3.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4.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
1.控制教师讲解时间,结合现实案例进行讲解;
2.提供相关文献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分析;
3.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手段的了解。
教学重点
1.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
2.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环境政策的实施和监督;
2.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教学评价
1.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和讨论互动;
2.组织学生小组作业,分析和总结相关案例。
资源准备
1.相关案例资料;
2.环境法律法规相关资料。
课堂延伸
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推广环保策略和技术手段,唤起公众环保意识。
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了解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掌握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理解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推进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5章 第2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D.②③
解析:第(1)题,我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包括“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第(2)题,本着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我国提出 了“三同步”、“三统一”的环保战略方针。
答案:(1)D (2)C
贯彻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六项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限制发展的 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防止不正 当开发和建设。从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来说,由于各自所处地位、 职责不同,一方作为审查者,着重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作 为建设者,着重于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之间如何有效协调,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显得至关重要。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 核的主要对象是城市政府,考核的范围分为国家级考核和省级考 核。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污染集 中控制设施建设指标以及环境管理和污染总量控制指标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 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 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 1984 年起在我国得 到广泛推行。
难以预测。因此,必须以特别谨慎的态度尽量以预防的手段避免 这些问题的产生。预防为主不仅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原材料、能源 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出量,减少二 次污染的风险,减少末端治理负荷,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
二、课本第 86 页活动 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 与综合治理。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中的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是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 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案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案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2.理解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性。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①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②负面影响。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③同时设计、同时施工、④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该制度是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后占用⑤环境容量资源,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征收排污费,可使排污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含义: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限定治理⑥时间、治理⑦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类型:⑧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⑨点源的限期治理。
思维活动.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答案《环境保护法》第四章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11条规定。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主要有八项,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⑩行政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⑪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和提高⑫环境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思维活动.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答案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湘教版】选修六: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案(含答案)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2.理解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性。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①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②负面影响。
2.“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③同时设计、同时施工、④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该制度是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1.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后占用⑤环境容量资源,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征收排污费,可使排污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2.污染限期治理制度(1)含义: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限定治理⑥时间、治理⑦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2)类型:⑧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⑨点源的限期治理。
思维活动1.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答案《环境保护法》第四章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11条规定。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主要有八项,即:(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污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⑩行政管理制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⑪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和提高⑫环境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思维活动2.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答案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素材【精品】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构成、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多采用案例法进行讲解,以案例的形式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时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资料1.“三同时”制度凡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认可以开发建设的项目,建设时必须按照“三同时”规定,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要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主要环节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关键是保证环境保护的投资、设备、材料等与主体工程同时安排,使环境保护要求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得到落实,“三同时”制度分别明确了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具体管理和监督执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时,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管理,即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设备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确保相关生产经营场所安全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及时到位,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2.排污收费制度征收排污费是为了促使排污者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排污收费制度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可以使污染防治责任与排污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缴纳排污费的排污单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以减少排污,并通过技术改造和资能综合利用以及开展节约活动,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淘汰落后设备,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资、能,推动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按专款资金管理,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先收后用,量入为出,不能超支、挪用。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 5.体系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二三四
2.中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内容
目的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对过去和现在经 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谁污染, 谁治理
一二三四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三同时”制度 (1)含义: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目的: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1 2 3 4 56
4.征收排污费制度主要考虑到( )
①污染物排放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 ②增加生产总量,促进经济发展 ③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④促进防治污染技术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实行排污收费制度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是对
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②排污收费,可以使排污者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有
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答案:B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A.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B.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素材湘教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素材湘教版选修6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素材湘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 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素材湘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环境管理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相关素材关于环保的法律1979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1973年我国的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诞生。
截至1998年底,中国历年来共发布国家环境标准412项,现行的有361项,其中环境质量标准10项,污染物排放标准8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230项,环境标准样品标准29项,环境基础标准12项,历年共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即环境行业标准)34项.与此同时到1998年,中国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34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90多件、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900余件、环境保护军事法规6件,缔结和参加了国际环境公约37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1995年和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
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
-高中地理 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规范训练 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1.征收排污费制度主要考虑到( )①污染物排放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②增加生产总量,促进经济发展③利于节约环境资源④促进防治污染技术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2.“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时”分别属于( ) A.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B.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C.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D.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答案:A3.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止了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A.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D.环境管理具有阶段性答案:A4.“以防为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对过去和现在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B.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采取预先防范措施C.让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D.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行为解析:注意理解“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的内涵,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要预防在先。
答案:B5.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解析:工程建设对环境肯定会造成一些影响,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进行论证,可以对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是实现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答案:B二、综合题6.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等指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环境竞争力分布图材料二图中A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高中地理 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依据国家 法律规定 ,具体落
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 环境质量 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 合 规划 、综合 治理 、综合 控制 ,以实现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
教材P84“图5-2 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示意” 提示: 该示意图中包含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战略方针和 管理政策。在1983 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我
扰民严重的企业最高每月将缴纳11 200元,目前环保部门已征收
该项费用4万余元。据了解,近段时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餐
饮业噪声污染源申报登记,并在全市范围内铺开排污费征收工作。
尝试探究:材料中体现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什么?
提示: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了解 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 掌握 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贯彻实施。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中国水网讯 《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
条例》经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审议通过。
《条例》规定,水环境保护实行目标责任制,重庆市人民政
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市、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水利、国土资源、市政、卫生、农业、渔 业、建设、工商、海事等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实施水污 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条例》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 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止 新的污染源产生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五章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2018秋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第五章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探究点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材料二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怎样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4)“三同时”是指____________,属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________制度。
“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________原则。
答案(1)强化环境管理(2)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3)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对其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
(4)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反思归纳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1)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层次(2)三大环境管理政策体系①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
在一些具体的建筑工程和区域开发中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三同时”制度,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预防为主”的实施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投入上,比起“先污染后治理”都要有利得多。
②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 第2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配湘教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章对我国长期以来实 行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11条规定。目前我 国环境管理的制度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 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 限期治理制度。
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第3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
造成环境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
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某年2月,盐城市区部分区域自来水出现异味,经检测为挥发酚类
物质超标。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依据国家 18 __法__律__规__定____,具体落实各 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 19 ___环__境__质__量___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城市环境进行综 合 20 _规__划_____ 、 综 合 21 __治__理____ 、 综 合 22 __控__制____ , 以 实 现 城 市 的 23 __可__持__续__发__展____。
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饮用
水源安全。据此完成第4~5题。
4.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5.事件发生后,盐城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5.2_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_学案(湘教版选修6)

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案(湘教版选修6)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1.下列属于我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是()A.谁污染谁治理B.“三同时”制度C.环境保护D.排污许可证制度2.对“预防为主”的理解,正确的是()A.对过去和现在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B.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预先采取防范措施C.让污染者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D.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行为3.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A.“三同时”制度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C.谁污染谁治理D.排污收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完成4~5题。
4.该条规定体现了中国环境管理政策的________功能()①以防为主,防治结合②谁污染谁治理③强化环境管理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5.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原因是污染企业使用---资源A.环境B大气C.矿产D生物考查点2贯彻环境管理政策的措施从广州市环保局了解到,2009年广州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29 274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 667宗,行政处罚案件2 242宗,罚款总额达7 056.48万元,“双停”及关闭企业(项目)1 700家(个),责令限期整改1 286家,申请强制执行501宗。
据此完成6~7题。
6.广州市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直接体现了()A.增加决策者的政绩B.落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C.维护辖区群众生活环境的质量D.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责令限期整改”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A.三同时B.征收排污费C.污染限期治理D.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方法技巧练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点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C.监督 D.指导
答案 B
解析 “日本政府拟通过CDM等每年向海外购买”是关键,说明CDM可能是一个“交易”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平台,具有协调的职能。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反思归纳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1)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层次
(2)三大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①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在一些具体的建筑工程和区域开发中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三同时”制度,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预防为主”的实施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投入上,比起“先污染后治理”都要有利得多。
14.“谁污染,谁治理”是我国环境管理三大政策之一,其中“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其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行排污收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项制度属于环境管理中的什么手段?
(2)什么是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主要针对哪些项目?施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需要考虑哪些条件?污染限期治理包括哪些类型?
3.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世界环境日当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答案 DΒιβλιοθήκη 解析 庆祝活动其实是一种宣传教育手段。
4.下列环境管理内容的分类,不属于按管理范围划分的是( )
2009年2月20日,盐城市区部分区域自来水出现异味,经检测为挥发酚类物质超标。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据此完成3~4题。
3.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9.按管理范围分,《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定,属于环境管理中的( )
①资源环境管理 ②区域环境管理 ③专业环境管理
④监督环境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碳是“废弃物”,不是资源;“发达国家”表示一定的区域;限定二氧化碳排放量目的是“推广利用环境的实用技术,提高生态恢复的技术水平”,属于专业环境管理的内容。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2.理解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性。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①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②负面影响。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度
答案 A
解析 “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排污收费制度。
4.事件发生后,盐城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谁污染,谁治理 ③强化环境管理 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5.以“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为主题的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于2009年11月在武汉召开。武汉市以世界湖泊大会为契机,制订全市各个湖泊的详细整治方案,限期整治,全面提升湖泊水质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C.部门环境管理 D.环境技术管理
答案 B
解析 自备井能够比较随意地抽取地下水。“封杀”自备井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水资源,所以属于资源环境管理。
2.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环保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对环境的管理,其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2.“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③同时设计、同时施工、④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该制度是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
1.排污收费制度
污染物排放后占用⑤环境容量资源,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征收排污费,可使排污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答案 D
解析 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政策( )
A.预防为主B.三同步
C.强化环境管理D.三统一
答案 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迁移应用 “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时”分别属于( )
A.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
B.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
C.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
D.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
答案 A
解析 “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时”分别属于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1~2题。
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评价的范围包括( )
①重大工程建设 ②区域开发 ③政府规划 ④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②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该政策是对已经发生的污染进行干预管理。排污收费制度是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③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突出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政府切实把环保工作纳入任期目标和议事日程,强化环境管理,其辖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才可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12.“排污交易”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 )
A.排污收费制度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3.“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影响较小(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答案 12.A 13.D
解析 第12题,“排污交易”交易的是排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污染费,依据的是排污收费制度。第13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排污交易对其影响较小。
(4)“三同时”是指____________,属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________制度。“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________原则。
答案 (1)强化环境管理
(2)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3)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对其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
(4)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
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⑩行政管理制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⑪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和提高⑫环境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思维活动
2.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A.资源环境管理 B.区域环境管理
C.环境质量管理 D.专业环境管理
答案 C
解析 环境管理按照管理范围分三类: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
5.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B.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C.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D.控制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 B
解析 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C.环境保护 D.排污许可证制度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包括“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8.对“预防为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对过去和现在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B.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C.让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
D.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行为
答案 B
解析 注意理解“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的内涵。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预防在先。
[能力提升]
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为达到目标,日本政府拟通过CDM等每年向海外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为2 000万吨,即2008~2012年的五年当中购买1亿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1题。
6.我国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是( )
A.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B.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C.环境管理政策 D.环境管理制度
答案 A
解析 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是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三同步”“三统一”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处于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即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