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熵

合集下载

生命的意义在于熵减

生命的意义在于熵减

生命的意义在于熵减生命的意义在于熵减生命是地球上最复杂、最神奇的现象之一。

虽然科学家们对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仍然存在争议,但有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为了推动熵减。

熵是热力学里的一个概念,意味着无序度或混乱程度。

在自然界中,熵总是趋向于增加,即物质和能量的分布趋于更为均匀和无序。

生命的存在似乎违背了这个趋势,它在减少熵的过程中创造和维持了有序性。

生命体是高度有序的系统。

无论是一个微小的细胞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命体都展现出了精密的结构和调节机制。

细胞通过遵循基因组中的指令来维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而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生态平衡等方式维持其稳定性。

这些机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旨在减少系统的无序度,即熵。

生命的存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发的、自组织的过程,其目标是创建和维持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序的状态。

这种有序性不仅体现在内部结构上,也体现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上。

生命体通过吸收外部能量和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熵减的过程,因为能量和物质在被生命体利用的过程中被重新组织和利用,使其分布变得更有序。

除了维持内部有序性,生命体还通过进化的过程逐渐提高其自组织的能力。

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的机制使得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逐步优化,以适应环境中的压力和挑战。

这种优化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熵减的一种形式,因为它使得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有序和适应环境。

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熵减,还与宇宙的演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宇宙在大爆炸后也经历了一个熵增的过程,从一个极其有序和高能量的状态逐渐演化为一个熵较高和低能量的状态。

而生命的出现恰恰是在宇宙最不稳定和熵最高的时期。

生命体的存在可以被看作是宇宙演化向着更高有序和稳定状态进化的一种方式。

生命的意义在于熵减,即通过自组织和进化的力量创造和维持有序性。

生命的存在使得无序的自然界变得有序和相对稳定,使得物质和能量在被重组利用的过程中减少熵的增加。

生命的出现是宇宙演化的重要一环,它推动着宇宙向着更高有序和低熵的状态前进。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对科学研究的启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即生命体系通过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负熵来维持自身的秩序和稳定。

这对科学研究有以下启示: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重要性:熵增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意味着系统会自然地趋向于更加无序和混乱的状态。

了解熵增定律对于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生命过程非常重要。

2. 生命体系的特殊性质:生命体系通过摄取负熵来对抗熵增定律,维持自身的秩序和稳定。

这表明生命体系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形式。

这种能力使得生命体系能够在热力学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 能量和信息的关系:生命体系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自身的秩序和稳定,这涉及到能量和信息的转化。

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而信息则是指导生命体系如何利用能量的关键。

因此,研究能量和信息的转化过程对于理解生命现象至关重要。

4. 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生命体系是高度复杂的系统,但它们能够通过自我组织和调节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这表明,在复杂系统中,稳定性并不一定依赖于简单的热力学平衡,而是可以通过引入负熵来实现。

这对于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启示。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这句话提醒我们,生命体系是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自身的秩序和稳定的。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生命现象、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复杂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启示。

熵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熵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熵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生命科学是一个极为复杂而有趣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

熵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生命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熵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方面。

一、熵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生物系统的信息处理和模拟。

熵作为信息论的核心概念,在生物信息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熵可以用来描述DNA序列的复杂性和乱序程度。

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DNA序列具有不同的熵值,而DNA序列的熵值也与生物体内许多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如基因表达、蛋白质组成和代谢途径等。

因此,通过熵值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研究不同生物体系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生物分类和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熵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熵作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在生物化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熵可以用来描述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和折叠过程。

研究表明,蛋白质折叠过程中的熵变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不同氨基酸序列和折叠速度的蛋白质,在折叠过程中熵变也不同。

因此,通过熵值的计算和分析,可以预测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折叠速度,并设计新的蛋白质结构,为药物设计和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熵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熵作为环境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在生态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熵可以用来描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耗散过程。

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熵值可以反映其内部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复杂程度,也可以用来测量生态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响应能力。

因此,通过熵值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和预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并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四、熵在进化生物学中的应用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学科,熵作为信息论中的基本概念,在进化生物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熵可以用来描述基因组的变异和演化过程。

熵与生命的关系

熵与生命的关系

熵与生命的‎关系熵的定义:表示物质系‎统状态的一‎个物理量(记为S),它表示该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

在热力学中‎,是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

孤立体系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要‎使它的熵增‎加。

定义2:热力系中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之一‎。

在可逆微变‎化过程中,熵的变化等‎于系统从热‎源吸收的热‎量与热源的‎热力学温度‎之比,可用于度量‎热量转变为‎功的程度。

熵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的‎程度,它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不同的学‎科中也有引‎申出的更为‎具体的定义‎,是各领域十‎分重要的参‎量。

熵由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并应用在热‎力学中。

后来在,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第一次‎将熵的概念‎引入到信息‎论中来。

按照一些后‎现代的西方‎社会学家观‎点,熵的概念被‎其移植到社‎会学中。

表示随着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熵”——即社会生存‎状态及社会‎价值观的混‎乱程度将不‎断增加。

按其学术观‎点,现代社会中‎恐怖主义肆‎虐,疾病疫病流‎行,社会革命,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缩短‎,人性物化都‎是社会“熵”增加的表征‎。

现在让大家‎看看我在网‎络中看到的‎熵与生命有‎着何种联系‎,下面是我看‎到的一篇论‎文中的部分‎内容,自我感觉它‎写的很好:1 熵理论的宏‎观意义及其‎与生命体系‎的关系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物质代‎谢,伴随着物质‎代谢所发生‎的一系列能‎量转变即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基‎本特征的另‎一方面。

生物系统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物质,经一系列生‎化反应合成‎、转变成自身‎需要的组分‎,又将原有的‎组分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变为废料‎,排出体外,并伴有能量‎变化。

熵作为一种‎状态函数,其改变值可‎正可负,所谓负熵是‎指生命通过‎各种能量交‎换传递使体‎内或局部熵‎减小。

熵与生命

熵与生命

熵与生命一个健康的生物体是热力学开放系统,基于处于非平衡态的稳态。

生物体内有血液流动、扩散、各种物质生化变化等不可逆过程发生,体内熵产生ds/dt>0.对人体而言,摄入的食物是蛋白质、糖、脂肪,是高度有序化、低熵值得大分子物质,排出的废物是无序的、高熵值的小分子物质。

保持d e s<0,以抵消机体内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d i s>0,以维持生命。

自然界并没有负熵的物质。

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可将物质区分为高熵和低熵物质。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从熵的角度看新陈代谢实际上是生命体汲取低熵、排出高熵物质的过程。

动物体摄取的多糖、蛋白其分子结构的排列是非常有规则的,是严格有序的低熵物质,而其排泄物却是相对无序,这样就引进了负熵流。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离不开阳光,光不仅是一种能量形式,比起热是更有序的能量,也是一负熵流。

当系统的总熵变小于零时,生命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向着更加高级有序的结构迈进。

当总熵变为零时,生命体将维持在一个稳定、成熟的状态,而总熵变大于零的标志则是疾病、衰老。

疾病可以看作是生命体短期和局部的熵增加,从而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的失调和无序,治疗则是通过各种外部力量干预机体,促进吸纳低熵、排出高熵。

生物进化是由单细胞向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也就是说向着更为有序、更为精确的方向进化,这是一个熵减的方向,与孤立系统向熵增大的方向恰好相反,可以说生物进化是熵变为负的过程。

衰老是生命系统的熵的一种长期的缓慢的增加,也就是说随着生命的衰老,生命系统的混乱度增大,原因应该是生命组织能力的下降造成负熵流的下降,生命系统的生物熵增加,直至极值而死忙,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李宏柳1333101513药升(1)班。

熵与生命论文

熵与生命论文

熵与生命童海港(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061 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熵增原理阐述了在封闭系统及与其相对应的环境所组成的孤立系统中,任何自发过程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演化。

但对生命物质来说,其演化过程恰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这难道真的是一对矛盾吗?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熵生命负熵耗散结构一、熵的概念1867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Clausius)在法兰克福举行的第41届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提出熵的概念和宇宙的热寂说,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从此“什么是熵”在科学史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爱因斯坦(Einstein)说: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

所谓熵,是反映一个系统宏观态所具有的微观态数目或与热力学几率有关的物理量,它是系统无序性的量度。

1865年克劳修斯在研究卡诺定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从而引入了熵的数学表达式。

二、熵与生命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随着环境的变迁,有一个由低级生命形态向高级生命形态逐渐进化的必然趋势,生物是由单细胞进化到多细胞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但是这与克劳修斯提出的熵增加原理:任何过程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演化的理论岂不是矛盾吗?1943年,薛定谔(Schrodinger)在都柏林三一学院讲演中指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熵是不可逆地增加的,并趋于接近最大值的危险状态,那就是死亡。

生命体作为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要摆脱死亡,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汲取负熵来抵消自身的熵增加,有机体是依赖负熵为生的。

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当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从而使其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而又很低的熵的水平上。

”因为熵是无序性的量度,所以负熵是有序性的量度。

普利高津在研究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情况下,如何阐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进化过程时提出了耗散结构的概念。

生命终将“吃”掉世界——生命与熵

生命终将“吃”掉世界——生命与熵

生命终将“吃”掉世界——生命与熵明月诗人2017.08.05 20:46:02看到这个题目惊不惊讶?如果说“吃”掉世界是我们作为生命的使命,是不是更惊讶?甭惊讶,今天让我们通过热力学定律来讲讲生命的最终意义。

生命是依靠一定秩序存在。

小到基因编码,大到社会构成,都需要消耗能源,维持生存秩序。

首先谈一谈什么是熵?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那么混乱无序的程度也就越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这个宇宙是熵增的宇宙,宇宙的走向必然趋向于混乱。

刚才讲了生命是高度的有序,就是负熵的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在一个熵增的宇宙为什么会出现生命这种负熵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局部有序是可能的,但必须以其他地方更大无序为代价。

比如生命要生存,就要消耗能量,就需要食物。

动物以植物的死亡(熵增)为代价,植物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熵增)为代价,得以生存。

生命的出现改变了对能源的利用,使得更多的能源加速消耗,虽然遵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存在于不同的形式中,但是可利用的能量却在不断减少,这个过程当前不可逆转。

所以生命这种负熵形式,实际上是在加速宇宙熵增。

宇宙中的熵,是在不断增加的。

生命与文明在熵增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们使能量向不可利用的状态转化的速度加快。

例如,当文明发展到工业时期,为了炼出钢铁,我们不得不用大量得煤炭来煅烧铁矿石(获取能量),得到了钢铁得同时,消耗了大量煤炭,熵增就是在人类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加速。

生物的本质,看似逆势而为,实际上只是制造熵的机器。

生命能够有序的前提是消耗更多的能源,保证生命体的稳定与平衡,这一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吃”掉世界的过程,为了维持生存,只有消耗更多的能源。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会感到绝望,但是以上所说都是依据现有物理学定律,可能有一天这些定律会被推翻,我们会找到一种新的模式,能够保持宇宙的平衡与稳定,或者是创造出新的能源,来维持这个生命平衡体系,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只有节约能源。

生命与熵

生命与熵

Your company slogan
感悟
人类在追求宇宙和自身的永恒中,通过热力学语言,很不 情愿地发现了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感觉相一致的、正如远古 哲人孔子所述的“逝者如斯夫”那样的宇宙事实:时间并 不是幻觉,而是物质有方向的变化过程;时间具有方向性, 是不可逆的,无论是宇宙还是我们人类,只能从生到死, 而不可倒逆;宇宙没有永恒体,没有上帝,我们人也不可 能羽化成仙。热力学毫不顾忌我们人类童年的那种幻想和 价值意愿,仅用“燃烧之火终将熄灭”这样一个简单的事 实就打破了我们自以为真实而实际只存在于文化符号中的 诸如“天堂”、“理想国”等理念的永恒世界,残忍地向 我们揭开了整个宇宙和人类的一种悲剧化的过程,让人类 又一次从真正意义上看到了自我的份量 。
Your company slogan
生命过程中的熵变
一个无序的世界是不可能产生生命的,有生命的 世界必然是有序的。生物进化是由单细胞向多细 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也就是 说向着更为有序、更为精确的方向进化,这是一 个熵减的方向,与孤立系统向熵增大的方向恰好 相反,可以说生物进化是熵变为负的过程,即负 熵是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
Your company slogan
为了熵而斗争!
玻耳兹曼说:“生物为了生存而作的一般斗 争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能量,而是 为了 而斗争.” 由此可见,熵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着极大的重 要性。
Your company slogan
生命有机体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通过新陈代谢从外界吸收低熵物质,并将其消耗以满足正 常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产生大量的高熵物质,(如二氧 化碳、尿、汗等排泄物),使得机体系统的总熵变小于零, 从而生命机体处于协调、有序状态,以维持生命. 如果生命系统出现短期或局部的熵积累过多,使得系 统的熵变,便出现了短期或局部的混乱、无序状态,这就 会造成机体处于病态之中。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人体本质上是物质,所以人和社会的一些规律也遵循物理学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并且将两个系统连接在一起时,其合并系统的熵大于所有单独系统熵的总和。

熵即是指一个系统的无序度。

早在1947年薛定鄂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了熵增过程也必然体现在生命体系之中(Schrodinger 1947)。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库,生命的代谢过程建立在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上。

从某种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减的能力。

在人体的生命化学活动中,自发和非自发过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因为熵增的必然性,生命体不断地由有序走回无序,最终不可逆地走向老化死亡。

如果物理学只能留一条定律,我会留熵增定律。

说这句话的人叫吴国盛,清华大学的科学史系主任。

虽然你可能会反驳这个观点,难道不是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吗?模型君也很迷惑,但是吴教授能说出这番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不管对与不对,都可见熵增定律的分量。

无独有偶,吴军也说过类似的话。

如果地球毁灭了,我们怎么能够在一张名片上写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让其他文明知道我们曾有过这个文明呢?吴军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三个公式:1 1=2(代表了数学文明)E=mc?(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S=-∑ P ln P(熵的定义)▲来自得到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爱丁顿爵士也曾说:“我认为,熵增原则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无上的。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不符,那么麦克斯韦方程可能有不对;如果你的宇宙理论与观测相矛盾,嗯,观测的人有时也会把事情搞错;但是如果你的理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我就敢说你没有指望了,你的理论只有丢尽脸、垮台。

”(注:爱丁顿说自己是除爱因斯坦之外,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懂相对论的科学家,虽然看起来有点能吹,但应该也挺牛)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熵增定律?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巨大影响?以至于能够让好多人一下子顿悟。

生命与熵的关系

生命与熵的关系

生命与熵的关系1864年法国物理学家克牢修斯提出了一个物理量和新函数——熵,熵是热力学系统的态函数,在绝热系统中熵变永远不会为负。

统计物理学研究表明,熵就是混乱度的量度。

20 世纪60 年代,比利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把那些在非平衡和开放条件下通过体系内部耗散能量的不可逆过程产生和维持的时-空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将熵推广到了与外界有能量交换的非平衡态热力学体系。

熵的内涵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热力学熵,黑洞熵、信息熵等概念。

这种广义熵的提出, 阐明了非平衡态与平衡态热力学体系熵的本质是一致的,均受熵定律支配,从而也揭示了物理系统与生命系统的统一性。

各生命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的非平衡系统, 生命现象也与熵有着密切关系, 生命体和一切无机物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它具有高度有序性。

根据这一特点用“熵”来描述生命是较为恰当的。

引入广义熵的概念来度量生命活动过程的质量, 称为生物熵。

本研究将耗散结构理论用于生命过程的研究,建立了生物熵随年龄正常变化的宏观数学模型, 用以描述生命过程的熵变。

1 生命的自组织过程中的公式模拟一个无序的世界是不可能产生生命的,有生命的世界必然是有序的。

生物进化是由单细胞向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也就是说向着更为有序、更为精确的方向进化,这是一个熵减的方向,与孤立系统向熵增大的方向恰好相反,可以说生物进化是熵变为负的过程,即负熵是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

但是生命体是"耗散结构",耗散结构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体系,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这个新的有序结构是靠不断耗散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的。

生命体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和负熵,可使生命系统的总熵值减小,从而有序度不断提高,生命体系才得以动态地发展。

生物进化是个熵变为负的过程,即负熵是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增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增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增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增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最复杂的现象之一。

它以其自组织、自复制、自调节的特性出类拔萃。

生命的存在和演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对抗熵增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生命的价值,也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深层含义。

熵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它是描述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的指标。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内部的熵总是增加的,趋向于无序和平衡状态。

这被称为熵增现象,也被视为自然界的一种基本规律。

然而,生命却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存在。

生物体内部的细胞、器官、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协作,构成了生命的复杂网络。

它们以精密的信号传递、物质交换和反馈机制,维持着生命的持续运行。

生物体内部的无序度远远低于熵增的趋势,因此生命的存在与熵增相悖而行。

生命的存在和演化可被视为一种持续对抗熵增的过程。

生物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不断维持自身组织的有序性和稳定性,抵抗熵的增加。

以人类为例,我们通过自觉意识、智慧和文化的发展,创造出了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等无数有序的结构,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网络。

这一切都是对抗熵增规律的结果。

生命对抗熵增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的存在,更在于推动整个宇宙的演化。

据大爆炸理论,宇宙从一个高度有序的初始状态开始,随着时间推移,熵逐渐增加,系统趋向于热寂。

然而,生命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趋势,通过对抗熵增的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宇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生命的存在不仅对环境有积极的影响,也对自身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生命的演化经历了数十亿年,演化的时间尺度让我们能够目睹生命多样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从最早的原核生物到现代的多细胞生物,从简单的化学反应到复杂的思维和意识活动,生命的发展展现出了宇宙中最精彩、最奇妙的过程。

生命对抗熵增的过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对自身的反省和思考。

我们思考生命的起源、意义和目的。

我们思考我们自身的存在和我们对世界的影响。

生命的存在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哲学、伦理和宗教的问题,使我们思考人类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抗熵熵(entropy)是一个来自物理学和热力学领域的概念,可用于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

熵增加意味着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而熵减少则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增加。

生命的存在似乎与熵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引发了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的许多哲学思考。

生命是一个充满秩序和有机结构的系统。

无论是细胞、生物体还是生态系统,生命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组织、调控和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生命也与熵增加的自然趋势相抗衡。

尽管熵增加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但生命通过利用能量、消耗物质和维持自身的稳态,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熵,并维持自身系统的有序状态。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生命维持自身的有序状态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

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将能量储存起来,并将其转化为维持生命所需的有序结构和各种功能活动。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动物通过食物链将能量从一个有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有机体,同时消耗能量来进行运动和维持生命活动。

生命对抗熵,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维持,更是为了拓展生命的领域和繁衍后代,进一步减少周围环境的熵。

生物体还通过控制和调节物质交换来维持内部秩序和稳态。

生命系统内部存在着复杂的调控网络和反馈机制,保持各种物质和能量的平衡。

细胞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和各种酶的调节,维持内外物质的流动和离子的浓度平衡;生物体通过呼吸、排泄和代谢过程,排出废物和维持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

通过这些调控和控制机制,生命系统有效地减少了外部环境的熵输入,保持了自身的稳定有序状态。

除了在自身体内对抗熵外,生命还通过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持来对抗熵增加。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体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形成的复杂网络。

生物体通过食物链相互依赖,形成营养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减少熵的产生和增加有序结构的形成。

例如,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形成了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中的熵减少过程。

熵在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探讨

熵在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探讨

熵在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探讨引言: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

然而,近年来,熵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热力学领域,它也被广泛运用于物理和生命科学中。

本文将就熵在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这些领域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物理学中的熵应用物理学是熵最早被应用的领域之一。

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重要的量,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

熵增原理指出,在孤立系统中,熵始终趋于增加,即系统的混乱程度不断增加。

这一原理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1 熵在热力学中的应用热力学是熵最典型的应用领域之一。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中的熵通常是增加的,而且系统的熵变可用来判断过程的可逆性。

在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熵被广泛应用于热力学计算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物质的相变、反应过程和能量转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熵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信息理论是熵在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根据信息论的基本原理,熵可以用来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或混乱程度。

在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熵被用来描述信道的容量和信息的传输效率。

此外,熵还被应用于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领域。

二、生命科学中的熵应用熵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它也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是有序的,而熵则是描述无序的,有人可能会想:在生命科学中,熵到底有什么用处呢?2.1 熵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熵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描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熵的关系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进行解释。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越高,其熵也就越高,而高熵意味着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因此,熵在生态学中可以用来评估和刻画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并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熵在遗传学中的应用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熵在遗传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描述基因组的复杂性和遗传多样性。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生命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是无比宝贵的,我们频繁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目的。

关于生命的各种解答层出不穷,其中一个深入且有趣的观点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描述了系统的混乱程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提到,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即系统的有序程度会下降。

然而,在生命存在的地方,却可以反向这一趋势,将熵减小。

这就引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的观点。

负熵理论起源于生态学家艾尔文·佩恩·邓斯顿的研究思考。

他认为,生命的目的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和增加自身的有序状态,减少系统的混乱。

生命体利用外界提供的能量,进行代谢、生长和繁殖,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维持自身体内的有序结构。

例如,植物利用阳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生命活动;动物通过摄食和呼吸获取能量,维持自身的机能运转。

此外,生命也可以通过进化适应来维持负熵。

进化是生命体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积累一系列适应环境的基因变异和选择,从而增加自身适应性和有序性的过程。

进化的目标是提高生命体的存活和繁衍能力,以保证种群的长期存续。

这个过程中,基因的复制和传递是生命维持有序状态的重要手段。

除了在孤立系统中维持有序状态,生命还能够创造有序性。

人类作为高级智慧生物,具有自主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我们通过科学、艺术等活动来创造并维持有序的文明世界,使整个人类社会朝着更高的有序状态发展。

在科学领域,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研究、整理和应用,使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入,创造出各种技术和工具,提高了生活的便利和质量。

在艺术领域,人们通过创作和欣赏美的方式,提升情感体验和审美境界,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

此外,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也可以从宇宙层面来思考。

根据宇宙学的发展和观测结果,我们知道宇宙在演化过程中,正经历着熵的增大和无序状态的扩张。

然而,生命的存在可以在这个无序状态中创建出有序且有意义的存在。

宇宙中,我们这个星球上孕育了丰富的生命形式,这些生命通过各种灵活的生存和适应机制,使宇宙增添了丰富多样的无限可能。

生命的意义 熵增

生命的意义 熵增

生命的意义熵增生命的意义:熵增生命是宇宙中最神秘和奇妙的存在之一。

它不仅存在于地球上,还可通过天文观测技术揭示出在遥远的宇宙中也存在着或许与地球上的生命相似的存在。

当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时,一个引人入胜且有趣的概念是熵增。

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描述了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意味着自然界趋向于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

然而,生命正好相反,它是秩序和有组织的存在。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生命存在于一个趋向于混乱的宇宙中?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来看,生命似乎是宇宙间稀有而有价值的存在。

它能够组织和利用能量,以维持其自身的存在。

生命形式通过从环境中摄取和转化能量来进行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

然而,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宇宙中的生命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地球上的生命与宇宙的巨大规模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生命的存在似乎是对熵增的微小抗衡。

或许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宇宙演化中的必然结果。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起初是完全有序的,也即熵非常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逐渐增长和膨胀,熵也逐渐增加。

这意味着在宇宙中存在一个固有的熵增趋势,而生命的存在可能是对这种趋势的直接结果。

生命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利用环境中的能量来减缓熵增速度,并通过有组织的方式将能量转化成生物体的形式。

生命可以看作是一种有序结构,将环境中的能量收集并进行转化,使得能量能够更有效地被利用。

这样,生命的存在就是对熵增过程的一种阻滞,使得整个宇宙的熵增速度被调控。

但是,生命并非永恒存在。

根据熵增的趋势,生命最终也会朝着熵增的方向演化。

生命的存在是有限的,终有一天将无可挽回地衰亡,加速熵增过程的发展。

然而,生命的存在仍然是宇宙中的一束光明。

它为宇宙注入了有序和组织,并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生命的存在还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生命是否只存在于地球上,还是在整个宇宙中普遍存在。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支持外星生命的存在。

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

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

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薛定谔的原话表述是:生命以负熵为生,或生命以负熵为食。

接下来,我们对生命、熵、负熵以及宇宙这些玄而又玄的概念进行拆解。

拆解完了,你也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可能比较烧脑,但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既然“生命以负熵为生”,那我们也应该让大脑多汲取一些负熵为食。

先说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有些事,看着简单但想起来复杂,而解释起来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所以,生命到底是什么,你说不清楚,专家也说不清楚。

那怎么办?大家只能搞比喻论证,只不过有一派叫科学,另一派叫宗教。

我们把生命比喻为一座大厦,而建造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砖瓦木料,就是生命物质。

制造生命的最基础物质是氨基酸,接下来是蛋白质和DNA。

1965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蛋白质。

2017年的时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功合成了一个超长的DNA链,这是DNA。

现在好了!建造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砖瓦木料,我们都准备齐全了。

接下来就要问:用这些生命物质,我们能够制造生命吗?答案是还不能,至少只有生命物质,还不能。

一个简单的比方:一只“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野鸭子,肯定是生命;但是你把它抓住、然后塞进烤炉,把它变成了一只北京烤鸭,那它还是生命吗?肯定不能这么说吧。

所以,用大厦来比喻生命,根本就没有揭示出生命的本质,或者说还相去甚远。

这就叫引喻失义。

所以,只能继续搞比喻论证。

日常生活的大厦高楼,太常见,既不复杂也没逼格。

所以,咱们就要用更有逼格的抽象概念,来搞比喻论证。

看得着的高楼大厦,是零阶喻体;抽象的科学概念,是二阶或高阶喻体。

而之所以觉得烧脑,就是因为人家不玩低阶而改玩高阶了。

PS:什么是零阶、什么是高阶?有钱真爽,这就是零阶或一阶智慧。

这等同废话,因为大家都知道。

粪土当年万户侯、安贫也能乐道。

这是鸡汤,但比零阶或一阶更复杂,所以是二阶或高阶智慧。

因为要解释、要感悟、要升格,简单说就要装。

而你只有明白了零阶或一阶的:有钱真爽,才能认识到二阶的或高阶的“安贫乐道”,逼格满满。

生命的意义 熵

生命的意义 熵

生命的意义熵生命的意义与熵引言: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哲学问题,也是人类思考的核心之一。

而熵作为热力学概念,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生命科学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生命的意义与熵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解读生命的意义。

第一部分:生命的意义的多样性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观念中有不同的阐释。

从宗教的角度看,生命的意义可能是与神或宇宙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角色。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的意义在于繁衍和生存,为了延续类群的存在。

从个人的经验角度看,生命的意义可能在于追求幸福、实现个人目标或者追寻人生的意义。

生活中的意义可以是个体创造、主观实现和主体能力的展示。

第二部分:熵的存在与生命的维持熵是热力学中的概念,指的是系统的无序度或混乱度。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总是朝向熵的增加方向发展。

然而,生命似乎违背了这一趋势,生命体维持着自己的有序状态。

生命体通过取食物、呼吸等方式,从外部世界摄取能量,维持自身的有序性,从而抵御了熵的增加趋势。

第三部分:生命的意义与熵的关联生命的意义与熵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

一方面,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生命周期可以看作是一种有序状态的持续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内,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追求幸福和实现个人目标,使得有限的生命焕发出真正的意义。

另一方面,生命的演化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命体通过基因的突变和选择的作用,逐渐演化出适应环境的形态和特征。

这一过程中,生命体的有序性可能逐渐增强,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熵的影响,最终走向无序。

第四部分:生命的意义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生命的意义与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个体生命的意义可能是通过为整体的生存和繁衍做出贡献来实现的。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指出的,强者生存,适者繁衍。

个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需要与整体进行互动和合作,从而实现个体和整体共同的目标。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以物说明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以物说明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以物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以物说明生命是世界上最为神奇和复杂的事物之一。

它在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上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无论是微生物、植物还是动物。

我们常常思考生命的起源和意义,而其中一个有趣的理论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负熵。

熵是描述物质和能量混乱度和无序的物理学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状态的不可逆性,越高的熵代表越高的无序性。

相反,负熵则代表着有序、结构化的状态。

生命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降低熵并且维持有序状态的现象。

以生命中最基本的单元之一,细胞为例。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内存在着复杂的分子网络和化学反应,以完成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生化过程。

这些过程使细胞能够保持较低的熵值,从而保持其有序状态。

然而,为了维持有序状态和降低熵值,生命必须不断地获取能量和物质。

这正是生物存在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于食物和氧气的原因。

通过消耗能量,生命可以推动化学反应和维持生物体内各种结构与功能的运作,从而降低熵并保持有序性。

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发展出了更复杂的组织和器官,以更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能量。

从最早的原始细胞到现代的复杂生物体,生命不断演化,不断迈向更高的有序状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的需求。

可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负熵现象,维持和传递有序性。

生命的出现和演化,是整个宇宙在不断增加无序性的背景下的一种反熵现象。

通过生命的存在,它可以创造局部的有序性,维持和提升宇宙的整体复杂度。

生命的存在也为宇宙带来了极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物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而是发展出了高度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巨大的适应性。

这种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生命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存活和繁衍,推动着宇宙的进程。

此外,生命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特殊的体验和感知。

作为有意识和思维的存在,我们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妙和奥妙。

我们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目的,思索宇宙的起源和意义。

生命让我们能够在宇宙中产生意识,并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

对熵与生命的思考

对熵与生命的思考

对熵与生命的思考物理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生命体显然是事物,所以生命体必定满足物理定律,即现今的物理理论可以部分解释生命体的产生,运作和结束!组成生命体的所有物质都可以在非生物界找到,而非生物界的物质种类远远大于生物界;从而可以证明,生物界起源于非生物界。

生命是如何从非生物界中起源的呢?一个死亡的生命体在物质上与没有死时没有差别。

可见单一地把与生命体相同的非生命物质堆积在一起是不会形成生命体的。

生命体内的物质是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生命体有物质结构;那生命物质结构的序是怎样产生的呢?将一条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密闭的玻璃瓶中,然后将玻璃瓶放在书桌上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鱼死了;如果鱼死亡的过程可逆,那么我们给予鱼死亡过程的相反条件,死亡的鱼就可以从死亡中活过来。

众所周知,人死不能复生,非人的生命体也一样;所以死亡过程是不可逆的。

那么,死亡过程为什么不可逆呢?序和过程不可逆在物理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有讨论。

根据熵增原理:对于一个孤立系统,其熵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可以近似地把鱼放在装有清水的密闭玻璃瓶中这个系统看做孤立系统。

鱼死亡的时候瓶中的熵是大于鱼没有死亡的时候的。

熵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熵大就说明系统的无序程度大。

所以鱼死后瓶中的无序程度要大于鱼没有死地时候。

即熵增原理规定了死亡过程的不可逆性!生命体内熵的增加是生命体的死亡的一个原因!有人会问,给予死亡的鱼一个熵减过程,不就可以让鱼起死回生了吗?死亡不久的鱼是一堆有一定序列结构的非生命物质。

将装有死亡的鱼的玻璃瓶继续放置,直到鱼分解,形成基本没有序的非生命物质。

这没有序的非生命物质与无机环境中的物质是基本等同的。

将这堆最后的鱼汤倒入一个花盆中作为花地肥料;尽管概率微乎其微,但还是假设被花完全吸收。

然而当大自然将鱼分解为的无序的非生命物质组成有序的生命物质的时候,形成的是植物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由鱼的组成变为了植物的组成。

大自然将鱼分解为的无序物质组成有序的生命物质的过程是一个熵减的过程,可是形成的时植物的一部分,与鱼的组成是很不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与熵
摘要主要通过对克劳修斯熵和玻耳兹曼熵的讨论,把孤立系统的熵的概念延伸到开放系统,即生命系统中去,并分析生命系统的自然变化及患病变化的过程在本质上与熵的联系。

关键词熵;生命过程;生命系统;耗散结构
1 克劳修斯熵与玻耳兹曼熵的讨论
1.1克劳修斯熵
根据卡诺循环,可推出克劳修斯不等式,即dS ≥( dQ/T)。

由于各种热力学过程其不可逆性都可以归结为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所以,克劳修斯不等式适用于各类热力学过程的方向及限度的判断。

据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归纳为“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意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显然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生命系统来说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生命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

1.2玻耳兹曼熵
玻耳兹曼熵S = k lnΩ,k为玻耳兹曼常数,Ω为热力学概率,即某热力学状态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也就是系统处于该状态时混乱度的度量。

这从微观上解释了熵增加原理所表示的孤立系统中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相应于系统从热力学概率小的状态向热力学概率大的状态过渡, 直到热力学概率最大的平衡态为止。

熵的本质就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这不仅适用于孤立系统,同样适用于生命系统这个开放系统。

2生命系统的耗散结构
一些非生命物质的运动通常会自动趋向于热力学平衡状态,而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结构进化等呈现出远离热平衡态。

它们从环境中吸取能量,降低自身内部的熵值,获得结构和功能上更高的有序度,维持着耗散结构。

作为开放系统的生命体内过程熵变可写作: dS = deS +diS ,其中deS 表示生命体通过代谢活动(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由外界引入的净熵,其值可正可负;diS 表示生命体内部的熵产生,是由生命体内部各种不可逆过程(异化作用或同化作用)引起的,其值恒为正。

生命活动正常与否可由dS =deS +diS 进行讨论,包括以下3种情况:
(1)若dS/dt >0, 即diS/dt >-deS/dt ,这时生命体所引入的负熵流不足以抵消内部的熵产生,熵变为正,此时生命体将面临消亡,
(2)若dS/dt =0, 即diS/dt =-deS/dt ,此时系统由外界吸取的负熵流抵消了内部熵产生,于是生命体处于正常稳态。

(3)若dS/dt <0 ,即diS/dt < -deS/dt ,则系统由外界吸取的负熵流足够大,从而使生命体变得更有序而充满活力,生命体将进行和发展。

基于第三种情况,有人提出了负熵的概念,即必须有足够大的负熵流(deS)供给生物体来抵消正的diS。

如生物体吸取的食物,通常含有高度有序的低熵高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而排泄出高熵物质,使熵不断流出(deS < 0),抵偿其内部由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正熵(diS > 0)。

3生命过程中的熵变化
0 岁到10岁左右是生命成长发育的过程,生物体的结构从有序发展为更有序,此时dS应小于0,即|deS|< diS,系统得到负熵,熵减少,有序度增加。

10岁到20岁作用是生命体基本生长的过程,此过程中系统的熵变由负逐渐趋近于零,
这是因为随着生命体的增长,生物体内组织增多,伴随的生命活动引发的熵增也越来越多,使得生命体的熵变逐渐趋近于零。

20岁到35岁左右,是生命体的成熟期,此时生命旺盛,负熵流和熵增流都很大,使得机体的整体熵变微负并趋近于零。

35到50岁,生命体即将步入衰老,尽管负熵流和熵增流也很大,但是生命体征较前一阶段下降。

50岁以后,生命已经步入衰老期,人体各项功能伴随着人体内部自组织能力的下降而下降,负熵流和熵增流都减小,但是此时的熵变为正,意味着人体内部正渐渐偏离自稳状态而最终迈入死亡。

4疾病与熵的变化
生命体中一些疾病的发生总是伴随着机体的紊乱状态,即病体较正常机体内部的熵会增加的状态。

例如,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在正常情况下都处在高度有序的状态,即使偶尔发生错误,也会通过机体的自我修复而改正错误。

一旦这种高度有序被打乱,机体熵变急剧增加,就会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肿瘤的生长不像正常细胞的代谢具有规律性,它会不仅会入侵正常的细胞,进入血管,生成肿瘤血管,还会发生转移,在一些部位形成病灶,这种无序性也代表着机体的熵增加。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熵增的循环,熵增疾病熵增... 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5总结
综上,可以看出物理系统和生命系统在熵概念上的高度统一性。

根据熵增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避免机体的熵增可以提升机体的性能,延长生命体的寿命。

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了解到维持生命体的自组织性与有序性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通过加强各种锻炼、保证均衡的饮食等来提高机体的自组织能力,还应知道一旦机体患病,就意味着机体的内可能出现
了熵增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持续发生超过机体的自组织能力,我们应该及时就医,因为给药也是降低体内熵值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樊小力. 基础医学总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印永嘉.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孙会娟. 熵原理及其在生命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1-4.
[4] 马远新,安虎雁,毛莉萍. 生命过程与生物熵[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01:3-5.
[5] 刘广生,李慧. 熵与生命的关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04:65-66.
姓名:王慧
班级:临床医学八年制1401
学号:2204140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