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承桩承载力验算手算编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桩基荷载测试结果和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估算方法。
它通过考虑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来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其中,侧摩阻力是指桩身在土中受到的水平支撑力,桩端承载力是指桩端在土中所受到的垂直承载力。
常用的经验公式包括贝尔传统公式、奥古斯丁公式和桩侧阻力计算公式等。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桩基承载力经验公式:1.贝尔传统公式:Qs=α*Ap*σp其中,Qs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身的有效横截面积,σp为土的有效侧压力,α为桩的减载系数。
2.奥古斯丁公式:Qb=α*Ap*Nc*Sc+γ*Ap*Dp*ScQs = α * Ap * qb其中,Qb为桩端的承载力,Nc为静力触探指数,Sc为静力触探标贯击数校正系数,γ为土的体积重量,Dp为桩端直径,qb为桩侧阻力。
3.桩侧阻力计算公式:qb = α1 * β * γ * Ap * Ls其中,qb为桩侧阻力,α1为桩侧阻力系数,β为桩侧土的活动土压力系数,γ为土的体积重量,Ap为桩身的有效横截面积,Ls为桩身的长度。
以上是经验公式法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它们都能够根据桩基的参数来估算单桩的承载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经验公式法是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估算方法,仅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工程情况。
对于特殊情况或精确计算,静力触探法是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
静力触探法是一种利用静力触探试验结果来计算单桩承载力的方法。
静力触探试验是指通过将一定载荷施加到桩上,并测量沉桩深度和反力来判断桩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常用的计算单桩承载力的静力触探法有挑剔集合法、剖分桩身法和直接计算法等。
1.挑剔集合法:挑剔集合法是通过触探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将不同位置处的桩体分为若干剖分段,然后根据静力触探曲线力和沉桩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桩身各剖分段的承载力。
最后,将各剖分段承载力相加得到单桩整体的承载力。
2.剖分桩身法:剖分桩身法是将桩身分为若干剖分段,通过触探数据和剖分段的长度来确定各剖分段的承载力。
桩基(设计、设计极限、极限、承载、终压、复压值)计算确定

桩基(设计、设计极限、极限、承载、终压、复压值)计算确定一、概述1、概念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单桩承载力极限值=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单桩承载力(设计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2、静压桩终压值确定压桩应控制好终止条件,一般可按以下进行控制:1)对于摩擦桩,按照设计桩长进行控制,但在施工前应先按设计桩长试压几根桩,待停置24h后,用与桩的设计极限承载力相等的终压力进行复压,如果桩在复压时几乎不动,即可以此进行控制。
2)对于端承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按终压力值进行控制:①对于桩长大于21m的端承摩擦桩,终压力值一般取桩的设计极限承载力。
当桩周土为粘性土且灵敏度较高时,终压力可按设计极限承载力的~倍取值;②当桩长小于21m,而大于14m时,终压力按设计极限承载力的~倍取值;或桩的设计极限承载力取终压力值的~倍;③当桩长小于14m时,终压力按设计极限承载力的~倍取值;或设计极限承载力取终压力值~倍,其中对于小于8m的超短桩,按倍取值。
3)超载压桩时,一般不宜采用满载连续复压法,但在必要时可以进行复压,复压的次数不宜超过2次,且每次稳压时间不宜超过10s。
3、静压桩复压值确定取终压力值举例:桩长18~20m,800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800 kn=1600 kn单桩承载力(设计)极限值=1600 kn/=1000 kn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600 kn ×=2000 kn(终压力值、复压力值) ,当桩长小于21m ,而大于14m 时,终压力按设计极限承载力的~倍取值(取)。
二、钢管桩承载力(5.3.7-1)当h d /d<5时, (5.3.7-2) 当h d /d ≥5时, (5.3.7-3)式中:q sik 、q pk 分别按表5.3.5-1、5.3.5-2取与混凝土预制桩相同值;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对于闭口钢管桩λp = 1,对于敞口钢管桩按式(5.3.7-2)、(5.3.7-3)取值; h b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d :钢管桩外径。
端承桩承载力验算手算编公式

端承桩承载力验算一、规范: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二、计算公式:[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C1---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端阻发挥系数,按表5.3.4采用Ap---桩端截面面积底桩,取扩底截面面积f rk---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当frk小于2MPa时按摩擦桩计算(frki为第i层的frk值)C2i---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第i层岩石的侧阻发挥系数,按表5.3.4采用u---各土层或各岩层部分的桩身周长(m)hi---桩嵌入各岩层部分的厚度(m),不包括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m---岩层的层数,不包括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ξs---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根据桩端frk确定:当2MPa≤frk<15MPa时,ξs=0.8当15MPa≤frk<30MPa时,ξs=0.5当frk>30MPa 时,ξs=0.2li---各土层厚度(m)qik---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值,当无试验条件时,对于钻(挖)孔桩按5.3.3-1选用,对于沉桩按5.3.3-4选用n---土层的层数,强风化和全风化岩层按土层考虑三、计算过程1、原始数据桩顶力:上部结构7040.8KN(一孔)盖梁1287KN墩柱648.3870246KN(一根)系梁0KN桩基根数2根桩顶力4812.287025KN2、参数C10.375Ap 1.5393804frk4500kpau 4.398229715mm1ξs0.8n23、地质[Ra]=6545.555418kpa结论:基底岩层单轴极限抗压强度4.5Mpa满足要求表5.3.3-1桩基直径 1.4m搭板358.8表5.3.4注:1、当入岩深度小于或等于0.5m时,C1乘以0.75的折减系数,c2=02、对于钻孔桩,系数C1、C2应降低20%采用桩端沉渣厚度t应满足以下要求:d≤1.5m时,t≤50mmd>1.5m时,t≤100mm3、对于中风化层作为持力层的情况,C1、C2应分别乘以0.75的折减系数桩轴向受压承载力的抗力系数使用阶段 1.25施工阶段 1.25。
桩基桩长的计算

一、桩基的类别针对界溪段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图中存在两类桩: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桩基自身重及桩顶以上荷载由桩端持力层承受。
摩擦桩:桩基自身重及及桩顶以上荷载由桩基周身与岩土摩擦阻力承受。
二、单桩基桩长理论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表1、摩擦桩单桩承载力容许值计算公式:[Ra]=(1/2)*u*∑Qik*l i+Ap*QrQr=m0*K*[f ao]+k2*R*(h-3)式中:[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u——桩身周长(m)Ap——桩端截面面积(㎡)n——土的层数(注:公式中未写出)Li——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m),扩孔部分不计;Qik——与Li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实验确定,当无实验条件时按表5.3.3-1选用;Qr——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当持力层为砂石、碎石土时,若计算值超过下列值,宜采用:粉砂1000kP;细砂1150kP;中砂、粗砂、砾砂1450kP;碎石土2750kP;[f ao]——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按《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第3.3.3条确定;h——桩端的埋置深度(m),对于有冲刷的桩基,埋深由一般冲刷线起算;对无冲刷的桩基,埋深由天然地面线或实际开挖后的地面线算起;h的计算值不大于40m,当大于40m时,按40m计算;k2——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根据桩端处持力层土类按《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3.3.4选用;K——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若持力层在水位以下且不透水时,不论桩端以上土层的透水性如何,一律取饱和重度;当持力层透水时,则水中部分土层取浮重度;R——修正系数,按表5.3.3-2选用;m0——清底系数,按表5.3.3-3选用。
表5.3.3-1 钻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注:挖孔桩的摩阻力标准值可参照本表采用。
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注明:此计算式孔深按勘查报告计算,不作为结算依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桩基施工时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计算式详见结施02#图 纸),我项目根据江滨酒店·江滨华府地质勘查报告对分部在2#楼44#、45#、46#、47#、 48#、49#、50#、51#、52#钻探孔地质资料进行计算。计算式如下: 序 地质钻 桩径 号 孔桩号 (mm) 1 44#孔 1000 计算式 孔深值 约(m) 15.4 15.9 13.3 13.4 12.1 15.5 14.3 13.8 13 15.4 15.9 13.3 13.4 12.1 15.5 14.3 13.8 13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桩基施工时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计算式详见结施02#图 纸),我项目根据江滨酒店·江滨华府地质勘查报告对分部在1#楼54#、55#、56#、57#、 58#、59#、60#、61#钻探孔地质资料进行计算。计算式如下: 序 地质钻 桩径 号 孔桩号 (mm) 1 2 3 4 5 6 7 8 9 54#孔 55#孔 56#孔 57#孔 58#孔 59#孔 60#孔 61#孔 54#孔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计算式 3.14×1(0.4×0+7.2×17+1.8×65+4×50)+0.9×3.14× 0.752×600=2333.49kn 3.14×1(0.5×0+6×17+1.8×65+3.5×50)+0.9×3.14× 2 0.75 ×600=2190.94kn 3.14×1(1.5×0+5.8×17+3.3×65+3.4×50)+0.9×3.14 ×0.752×600=2470.71kn 3.14×1(0.5×0+5.5×17+2×65+4.3×50)+0.9×3.14× 0.752×600=2525.35kn 3.14×1(0.3×0+5.7×17+2.3×65+5.1×50)+0.9×3.14 2 ×0.75 ×600=2528.17kn 3.14×1(0.3×0+6.5×17+1.2×65+5.1×50)+0.9×3.14 ×0.752×600=2252.17kn 3.14×1(0.4×0+6.6×17+3.3×65+3×50)+0.9×3.14× 2 0.75 ×600=2449.04kn 3.14×1(0.6×0+5.9×17+2×65+4.1×50)+0.9×3.14× 0.752×600=2320.62kn 3.14×0.8(0.4×0+7.2×17+1.8×65+4×50)+0.9×3.14 ×0.62×600=1714.18kn 3.14×0.8(0.5×0+6×17+1.8×65+3.5×50)+0.9×3.14 2 ×0.6 ×600=1600.14kn 3.14×0.8(1.5×0+5.8×17+3.3×65+3.4×50)+0.9× 3.14×0.62×600=1823.96kn 3.14×0.8(0.5×0+5.5×17+2.5×65+4.3×50)+0.9× 3.14×0.62×600=1867.67kn 3.14×0.8(0.3×0+5.7×17+2.3×65+5.1×50)+0.9× 3.14×0.62×600=1869.93kn 3.14×0.8(0.3×0+6.5×17+1.2×65+5.1×50)+0.9× 3.14×0.62×600=1724.49kn 3.14×0.8(0.4×0+6.6×17+3.3×65+3×50)+0.9×3.14 ×0.62×600=1806.63kn 3.14×0.8(0.6×0+5.9×17+2×65+4.1×50)+0.9×3.14 ×0.62×600=1703.14kn 孔深值 约(m) 13.4 11.8 14 12.3 13.4 13.1 13.3 12.6 13.4 11.8 14 12.3 13.4 13.1 13.3 12.6
新桩基规范端承桩承载力

1.人工挖孔桩基础,选用中风化泥岩作为持力层,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r k=6.40Mpa。
桩嵌入中风化泥1.0倍桩径。
2.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公式Q uk = Q sk+Q rkQsk = 0(桩周围土层松散,偏于安全不考虑土的总极限侧阻力)Q rk =ζr f rk A p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Quk/K, K=24.主要参数桩嵌岩段侧阻端阻综合系数:ζr=0.95*1.2(1.2为干作业系数)ZJ-1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kPa)11900桩直径 d (mm)1000椭圆桩桩直段 L (mm)0桩周长 u (m) 3.14桩身截面积 Aps (m)0.79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frk (kPa)3930扩底A (mm)150桩嵌岩段直径D(d+2A)(mm)1300扩底后面积 Ap(m2) 1.33桩顶荷载标准值 N (kN)57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rk =ζrfrkAp (kN)(国标5.3.9)5947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Quk/K (kN)(国标5.2.2)2973荷载控制地基承载力验算 N/(1.2Ra)0.16桩身承载力验算 N/(0.9fcAps)(国标5.8.2-2)0.07纵筋根数 20纵筋直径 (mm)20纵筋间距 (mm)142纵筋配筋率 (%)0.80桩周土负摩阻力系数ξ0.3土层厚度Z12回填土重度γ18中性点以上土层厚度l5群桩效应系数η1单桩负摩阻力标准值:qs=ξσ=ξ*1/2*γ*Z32.4负摩阻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 Qg=η*u*qs*l508.94 (N+Qg)/Ra0.36。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1.00m,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4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4.2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0.5,c2=0.04;钻孔桩取c1=0.4,c2=0.03。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2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 桩底横截面面积(m 2),用设计直径(取1.2m)计算; 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3.1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322200-+=h k m R γσλσ []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3.1查取;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2.1.4取为0.0;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4.3.2-2,取为0.65;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4.3.2-3,钻孔灌注桩取为0.80,人工挖孔桩取为1.00。
桩基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顶标高(m) 983.885 ④施工荷载 0 γ 2(kN/m3) 10 土重度(kN/m3) 10 10 10 10 10
局冲标高(m) 979.9 k2 10 埋置深度h 11.045 摩阻力标准值qik 35 80 140 120 150
桩端持力层
计 算 结 果 主 要 数 据 ∑[P]端(kN) 584 桩自重(kN) 255 ∑[P]摩(kN) 2650 置换土重(kN) 125 qr(kPa) 517 容许值[Ra] 3234
①+桩重-置换土 重 ②+桩重-置换土 重 ③+桩重-置换土 重 ④+桩重-置换土 重
比 1734.42 2055.304 130 130
பைடு நூலகம்
较
表
桩底标高(m) 968.855 清底系数m0 0.7 l/d 9.2 计算土层厚度L i 0 1.2 2.6 4.7 2.545 0 较 表 <[Ra] <1.25[Ra] <1.25[Ra] <1.25[Ra]
墩台号 0 ①结构自重 1604.42 0 地层序号 1 2 3 4 5 6 7
地质钻孔编号 zk-2 ②永久+可变 1925.304 透水 各土层底标高 979.9 978.7 976.1 971.4 966.7
孔口标高(m) 983.65 ③偶然组合 0 修正系数λ 0.7 土层说明 粉土 卵石 卵石 卵石 圆砾
桩径(m) 1.2 [fa0](kPa) 250 总桩长(m) 15.0 [P]摩 0 181 686 1063 720 0 700
富余46.4% 富余49.2% 富余96.8% 富余96.8%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维黏塑性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上覆层土层为黏性土或黏塑性土的情况。
a)纯黏性土地基
在纯黏性土地基中,常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根据塔内斯圆柱细观力学的研究成果所得到的“波尔贝承载力公式”,即:
Qp=cNc+γDfNq+0.5γBNγ
其中,Qp为单位面积上部土体承受的地基承载力,c为黏性土的黏聚力,γ为土的单位重量,Df为覆盖层和基岩的有效厚度,Nq、Nc、Nγ为规定的系数。
b)黏塑性土地基
在黏塑性土地基中,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根据Coulomb和Terzaghi的相关理论推导得出,即:
Qp=cNc+γDfNq+0.5γBNγ+(γDc-u)Nq
其中,u为覆盖层内土体的孔隙水压力,Dc为输水深度。
标贯击数法是一种常用的现场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根据该方法测试的标贯击数,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计算地基承载力。
一般的标贯击数法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Qp=(N-10)a+0.3γBN
其中,Qp为单位面积上部土体承受的地基承载力,N为标贯击数,a 为地基土的适应系数,γ为土的单位重量,B为基础面积。
对于桩基础,常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Qp=Ap+As+γDc
其中,Ap为端面摩阻力,As为侧摩阻力,γ为土的单位重量,Dc为桩的嵌入深度。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不同公式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情况。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计算地基承载力,并考虑安全系数的影响,确保工程的稳定与安全。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1 2500
3.14
0.785
0.956 0.928 0.928 0.956 0.956 0.956 0.956 0.928 0.928 0.956 0.956
0.946
ZK87
1
3.14
0.785
2500
0.946
457.7328 1098.54784 4895.3856 900.552 1200.736 8552.95424 120.0736 817.38 961.5936 2121.33376 900.552 1200.736 6121.66896
3615.9
1856.525 5204.73962
满足
2770.2
满足
1856.525
3989.09698
持力层:圆砾⑤
计算钻孔 地层
计算公式:Ra=(u∑ψ siqsikli+ψ pqpkAP)/2
地层名称 分层厚度 桩侧阻力极 端阻力极限 (m) 限值(kPa) 值(kPa) 桩径 (m) 桩周长 U(m) 总极限端阻力 单桩竖向承载 基桩轴心竖 单桩承 侧阻尺寸 端阻尺寸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桩底面积 标准值 效应系数 效应系数 力特征值 向力 载力是 up∑ψ siqsikli(KN) AP(m2) Ra(KN) ψ si ψp ψpqpkAP(KN) N(KN) 否满足
ZK87
1 3000
3.14
0.785
0.928
457.7328 1098.54784 1223.8464 2780.12704 120.0736 817.38 961.5936 1223.8464 3122.8936
3615.9 不满足
2185.44 2482.78352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编写依据塔吊说明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塔基承台设计为5200m×5200m×1.3m,根据地质报告可知,承台位置处于回填土上,地耐力为4T/m2,不能满足塔吊说明书要求的地耐力≥24T/m2。
为了保证塔基承台的稳定性,打算设置四根人工挖孔桩。
地质报告中风化泥岩桩端承载力为P=220Kpa。
按桩径r=1.2米,桩深h=9米,桩端置于中风化泥上(嵌入风化泥岩1米)进行桩基承载力的验算。
一、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1、单桩桩端承载力为:F1=S×P=π×r2×P=π×0.62×220=248.7KN=24.87T2、四根桩端承载力为:4×F1=4×24.87=99.48T3、塔吊重量51T(说明书中参数)基础承台重量:5.2×5.2×1.3×2.2=77.33T塔吊+基础承台总重量=51+77.33=128.33T4、基础承台承受的荷载F2=5.2×5.2×4.0=108.16T5、桩基与承台共同受力=4F1+F1=99.48+108.16=207.64T>塔吊基础总重量=128.33T所以塔吊基础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二、钢筋验算桩身混凝土取C30,桩配筋23根ф16,箍筋间距φ8@200。
验算要求轴向力设计值N≤0.9(fcAcor+fy’AS’+2xfyAsso) 必须成立。
Fc=14.3/mm2(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cor=π×r2/4(构件核心截面积)=π×11002/4=950332mm2fy’=300N/MM2(Ⅱ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S’=23×π×r2/4=23×π×162/4=4624mm2(全部纵向钢筋截面积)x=1.0(箍筋对砼约束的折减系数,50以下取1.0)fy=210N/mm2 (Ⅰ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dCor=1100mm (箍筋内表面间距离,即核心截面直径)Ass1=π×r2/4=π×82/4=16×3.14=50.24mm2(一根箍筋的截面面积)S螺旋箍筋间距200mmA’sso=πdCorAssx/s=π×1100×50.24/200=867.65mm2(螺旋间接环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因此判断式248.7KN<12382.87KN经验算钢筋混凝土抗拉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9309.7957(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0b W d W I E EI d W I c ===⨯=≤式中 α-水平变形系数;R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EI-桩身抗弯刚度,对钢筋混凝土桩EI=0.85E C I 0;ft—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Vx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查表可知;W 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 0;d 0-扣除保护层后桩的直径;α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ρg-桩的配筋率;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m=20MN/m4;b0—桩身的计算宽度(m);Ec—桩身砼的弹性模量(N/mm2);X0a—桩顶允许水平位移(一般取6mm)。
配筋计算()[]5020201232EImb d d d W g E =-+=αραπ)(2/I )(2/I )(85.02/000000000矩形截面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R H γh 0b W d W I E EI d W I c ===⨯=≤a x ha EIR 0375.0χνα=N3000kn f y '300n/mm2As'10000.00mm22 轴心受拉a 按承载力计算式中 N-单桩抗拔力设计值(N);1.1 桩身只受轴向压力且符合下公式pc A f N ≤0γ''Sy A f N ≤γ00.9d1.2N0fc9520kN/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766.866H10kn γ00.9 αH60Kn d1.2m NG0Kn ft1270kN/m2γm2A1.13097334m2公式左边0公式右边105.851145式中H1-桩顶横向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αH-综合系数(kN );d-桩身设计直径(m );NG-按桩顶永久荷载效应计算的轴向力设计值(kN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γm-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A-桩身截面面积(m2);由于上两式不同时成立,不采用构造配筋方法,又因本建筑物属一级建筑物,对抗拔和抗水平载荷能力要求较高,需按下式计算配筋率:1、轴心受压式中 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桩身截面面积(m2)。
施工平台(栈桥)承载力计算书(12根桩基)

施工平台(栈桥)承载力计算书(12根桩基)一、单桩承载力验算1、计算公式Qu=λsUΣq sui l iq sui、-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l 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λs-侧阻挤土效应系数;2、基本参数参照设计图纸及《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可知:q su2=30kPa(粉砂)l2=8m,λs=0.83、单桩承载力Qu=λsUΣq sui l i=0.8×3.14×0.6×30×8=361.73KN考虑0.5的安全系数,单桩承载力为241.2KN二、纵向钢梁受力计算本施工平台分配梁上铺设单拼36#b工字钢,其计算跨径为5.5m。
取最不利情况做受力计算(7棵工字钢中5棵受力,最边两棵工字钢不受力),所以单跨单棵工字钢受力为:70吨(整个施工平台)/2(两跨)/5(5棵工字钢受力)=7吨=70KN(1)抗弯强度计算1)跨中最大弯矩计算Mx=ql2/8l-计算跨径,l=5.5mq-均布荷载,q=70/5.5=12.73KN/mMx=(12.73×5.5×5.5)/8=48.14KN·m2)强度计算M x/W nx≤f-----------------------------由《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查得M x-最大计算弯矩,M x=48.14KNmf-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215N/mm2W nx-工字钢的截面抵抗矩,取920.8mm3则:M x/nW nx=(48.14×1000)/920.8=52.28N/mm2<f=215N/mm2(2)抗剪承载力计算1)最大剪力V max=0.5×q×l=0.5×48.14×5.5=132.39KNl-计算跨径,l=5.5m2)抗剪计算Τmax=VS/It w≤f vV-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V=132.39KNf v-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25N/mm2S-36b工字钢面积矩541.2cm4I-36b工字钢的截面惯性矩16574cm3I/S=16574cm4/541.2cm3=31cmt w-腹板厚度,取12mmΤmax=VS/It w=(132.39×1000)/(31×10×12)=35.59/mm2<f v=125N/mm2(3)型钢变形计算5ql4/n384EI≤[f] --------------由《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查得q-荷载,q=48.14KN/ml-工字钢的跨径,l=5.5m。
各种桩的计算公式

各种桩的计算公式桩是一种在土层或岩石中起垂直支撑和传递建筑物或其他结构荷载的元素。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桩,如桩的形式、材料和施工方法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桩的计算公式:1.钢筋混凝土桩(PHC桩)的计算公式:(1)桩身侧面摩擦力计算:F=πDLq其中,F表示摩阻力,D表示桩身直径,L表示桩身长度,q表示土的侧向抗力。
(2)桩身端部承载力计算:Qb=πDLc+πD²/4R其中,Qb表示桩身端部承载力,Lc表示桩身长度,R表示桩身底端净侧阻力。
(3) 桩身总承载力计算:Qult=Qb+Fs其中,Qult表示桩身总承载力,Fs表示桩身的摩擦力。
2.钻孔灌注桩(CGP桩)的计算公式:(1) 桩身总承载力计算:Qb=πDνcn+πD²/4Rs其中,Qb表示桩身总承载力,D表示桩身直径,νcn表示桩身侧阻力系数,Rs表示桩身底端净端阻力。
(2) 桩身摩阻力计算:F=2πDLqd其中,F表示桩身的摩阻力,D表示桩身直径,L表示桩身长度,q表示土的侧向抗力,d表示桩身摩擦阻力系数。
3.钢管桩的计算公式:(1)桩身摩擦力计算:F=πDLq其中,F表示桩身的摩擦力,D表示桩身直径,L表示桩身长度,q表示土的侧向抗力。
(2)桩身端部承载力计算:Qb=πDLc+πD²/4R其中,Qb表示桩身端部承载力,Lc表示桩身长度,R表示桩身底端净侧阻力。
(3) 桩身总承载力计算:Qult=Qb+Fs其中,Qult表示桩身总承载力,Fs表示桩身的摩擦力。
4.微桩的计算公式:(1) 桩身摩阻力计算:F=2πDLqd其中,F表示桩身的摩阻力,D表示桩身直径,L表示桩身长度,d表示桩身摩擦阻力系数。
(2) 桩身端部承载力计算:Qb=πDLcn+πD²/4R其中,Qb表示桩身端部承载力,Lc表示桩身长度,νcn表示桩身侧阻力系数,R表示桩身底端净侧阻力。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桩的计算公式,每种桩的计算公式都基于其特定的几何形状、地质条件和材料特性。
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说到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给一栋大楼的“脊梁”加上一些强有力的“肌肉”。
你知道的,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离不开桩基的支持,而这些桩基就像是楼房的“脚”,如果“脚”不结实,楼房即使建得再高再漂亮,迟早也会“跪”下去。
所以啊,咱们得仔细琢磨桩身的配筋情况,看看它的承载力够不够。
毕竟,没个强有力的“基底”,再高的楼也会是“空中楼阁”——虚无飘渺。
我们先来聊聊桩身截面配筋。
这个配筋呢,说白了就是把钢筋埋进混凝土里,给桩身提供额外的强度。
你想,混凝土虽然强,但它容易裂,钢筋就起到了“撑腰”的作用。
桩基的受力主要靠两部分:一部分是混凝土的自身体积和承载力,另一部分就是这些钢筋。
要知道,钢筋就像是那些背后默默支持你的硬核朋友一样,拼劲十足,给你撑起一片天。
所以咯,桩基配筋多少,直接关系到这桩能承受多少压力,能不能“顶得住”上面的重负。
没错,桩基的截面和配筋的数量、布置方式得算好。
如果你给它加的“肌肉”不够,可能一旦负荷大了,桩基就会像脱力的跑者一样站不住脚,甚至倒下。
好了,话说回来,配筋的标准和要求其实是有严格规范的,拿来做设计的时候得依照这些要求来,不能随便马虎。
不然呢,你这桩基就是个“纸老虎”,虽然表面看着挺壮,但一用力就全垮了。
比如,设计时要考虑桩身的受力分布,钢筋的间距,甚至是钢筋的类型。
就像是你不可能随便找些小钢条做支架一样,得挑选合适的规格,做出合理的布置,才能确保桩基不出问题。
现在好了,有些设计师或工程师,头脑一热,想法多多,往桩身里加点钢筋,结果反而不利于实际使用,简直是“火中取栗”。
一切都得根据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钢筋太多,桩身就容易被压迫,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钢筋太少,又不够坚固,承载力不够,危险就悄悄来了。
讲完配筋,我们再说说承载力验算,这个就更有意思了。
承载力呢,其实就是看桩基能够支撑多大重量,咱们常说的“能挑多少担子”,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想象一下,一个四十层的大楼,它的每一根桩都得能支撑住楼上成千上万吨的重量。
基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fa=fak+η br(b-3)+η drm(d-0.5)
参数 结果 fak 170 η b 0.3 η d 1.6 r 9.2 260.26 rm 8.4 b 6 d 6.6
CFG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Ra=μ p∑qs1l1+qs2l2+qs3l3+…+qsnln)+α pqpAp fcu≥4Ra/Ap,fspk=λ mRa/Ap+β (1-m)fsk
1 Qsi Lsi λ 0.9 36 7.5 s 1.5 d 0.4 703.36 2 40 5.5 μ p 1.256 2 0 0 Ap 0.1256 4 0 0 m 0.056 20.16 5 0 0 Qp 700 6 0 0 fsk 280 7 0 0
Ra
fcu
fspk
固始蓼城美景(中苑)L11#楼
Σ qsili= 576
α p=
5、
fspk=λ mRa/Ap+β (1-m)fsk= 540.3941838 kPa
式中:fspk m= 0.055690431 AP= 0.1256 β =1 fsk= 240 λ = 0.9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面积置换率 桩的截面积(m2)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复合地基(CFG桩)计算文件
一、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J220-2012
二、计算过程 1、 2、 3、 4、
式中: Ra
(米) 选取CFG桩直径 d= 0.4 (米) 采取正方形布桩桩距 s= 1.5 (其中de=1.13s,正方形布桩) 面积置换率 m=d²/de²= 0.055690431
桩水平承载力验算汇总

1单桩水平承载力:1.1基本资料桩类型:桩身配筋率ρg≥0.65%的灌注桩桩顶约束情况:铰接、自由截面类型:圆形截面桩身直径 d = 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 = 1.50N/mm Ec = 30000N/mm桩身纵筋 As = 2614mm净保护层厚度 c = 50mm钢筋弹性模量 Es = 200000N/mm桩入土深度 h = 10.000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 = 35MN/m4桩顶容许水平位移χoa = 10mm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以下简称桩基规范2、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计算:(1)、桩身配筋率ρg:ρg = As / (π * d ^ 2 / 4) = 2614/(π*800^2/4) = 0.52%(2)、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表面模量 Wo:扣除保护层的桩直径 do = d - 2 * c = 800-2*50 = 700mm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αE = Es / Ec = 200000/30000 = 6.667 Wo =π * d / 32 * [d ^ 2 + 2 * (αE - 1) * ρg * do ^ 2]=π*0.800/32*[0.800^2+2*(6.667-1)*0.52%*0.700^2] = 0.053m(3)、桩身抗弯刚度 EI:桩身换算截面惯性距 Io = Wo * d / 2 = 0.053*0.800/2 = 0.0210m4对于钢筋混凝土桩,EI = 0.85 * Ec * IoEI = 0.85*30000*1000*0.0210 = 535843.469kN/m(4)、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按下式确定:α = (m * bo / EI) ^ 1 / 5对于圆形桩,当直径 d ≤ 1m 时,bo = 0.9 * (1.5 * d + 0.5)bo = 0.9*(1.5*0.800+0.5) = 1.530mα = (35000*1.530/535843.469)^1/5 = 0.6309(1/m)(5)、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桩的换算埋深αh = 0.6309*10.000 = 6.309查桩基规范表5.4.2得:νx = 2.441(7)、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Rh:对于桩身配筋率ρg≥0.65%的灌注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Rh:Rh =0.75 α ^ 3 * E * I / νx * χoa= 0.75*0.631^3*535843.469/2.441*0.010 = 413.4kN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应将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 1.25: RhE = 1.25 * Rh = 1.25*413.4 = 516.8kN桩身水平承载力计算:经对比,各栋主楼总体桩身水平承载力均大于地震作用下底部剪力,所以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土层的层数,强 风化和全风化岩 层按土层考虑
三、计算过程 1、原始数据
桩顶力:
上部结构 盖梁 墩柱 系梁
桩基根数 桩顶力
0 0 0 0 0 #DIV/0!
KN
(一孔)
KN
KN
(一根)
KN
根
KN
2、参数 3、地质
C1 Ap frk u m ξs n
土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00kpa Nhomakorabea0
m
0
0
2
厚度(m) qik(侧阻力) hi(m)
c2i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Ra]=
0 kpa
结论:
#DIV/0!
表5.3.31
土类 中密炉渣、粉煤灰
流塑IL>1
黏性土
黏性土
软塑0.75<IL<1
可塑、硬塑 0<IL<0.75
li*qik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5.3.4
qik(Kpa) 40~60 20~30
岩石层情况 c1
c2
完整、较完 整
0.6
0.05
较破碎
0.5
0.04
30~50 50~80 80~120
30~55 55~80 35~55 55~70 45~60 60~80
破碎、极破 碎
m---
岩层的层数,不 包括强风化层和 全风化层
ξs---
覆盖层土的侧阻 力发挥系数,根 据桩端frk确定:
当2MPa≤frk< 15MPa时,ξs= 0.8
当15MPa≤frk< 30MPa时,ξs= 0.5
当frk>30MPa 时,ξs=0.2
li--qik---
各土层厚度(m) 桩侧第i层土的侧 阻力标准值 (Kpa),宜采用 单桩摩阻力试验 值, 当无试验条件 时,对于钻 (挖)孔桩按 5.3.3-1选用,对 于沉桩按5.3.3-4 选用
端承桩承 载力验算
一、规范:
二、计算公 式:
公路桥涵地 基基础设计 规范JTG D63-2007
m
n
[Ra] = c1Apfrk + u c2ihifrki 1/2ξsu liqik
i1
i1
[Ra]--C1--Ap--frk---
C2i---
单桩轴向受压承 载力容许值 (kN) 根据清孔情况、 岩石破碎程度等 因素而定的端阻 发挥系数,按表 5.3.4采用 桩端截面面积
坚硬IL<0
粉土
中密 密实
粉砂、细砂
中密 密实
中砂
中密 密实
粗砂、砾砂
中密
桩基长度
m
桩基直径
m
搭板
358.8
粗砂、砾砂
圆砾、角砾 碎石、卵石 飘石、块石
密实
中密 密实 中密 密实
frki(kpa)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c2i*hi*frki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4
0.03
注:1、当 入岩深度小 于或等于 0.5m时,C1 乘以0.75的 折减系数, c2=0
2、对 于钻孔桩, 系数C1、C2 应降低20% 采用
桩端沉 渣厚度t应 满足以下要 求:d≤ 1.5m时,t ≤50mm
3、对 于中风化层 作为持力层 的情况,C1 、C2应分别 乘以0.75的 折减系数
d>1.5m 时,t≤ 100mm
60~90
90~140
120~150 150~180 160~220 220~400 400~600
表5.3.7单 桩轴向受压 承载力的抗 力系数 使用阶段 1.25 施工阶段 1.25
底桩,取扩底截 面面积 桩端岩石饱和单 轴抗压强度标准 值(KPa),黏土 质岩取天然湿度 单轴抗压强度标 准值, 当frk小于2MPa时 按摩擦桩计算 (frki为第i层的 frk值) 根据清孔情况、 岩石破碎程度等 因素而定的第i层 岩石的侧阻发挥 系数,按表5.3.4 采用
u--hi---
各土层或各岩层 部分的桩身周长 (m) 桩嵌入各岩层部 分的厚度(m), 不包括强风化层 和全风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