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误用类成语训练教学文案
成语的轻重不分,褒贬误用

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形式,续写3、4小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被种子翻译成植物
不合语境
例:1、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 ,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 人形象。(2010安徽卷)
2、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 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2010 北京卷)
• 3、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 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声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10江苏卷) 4、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 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 忘记。(2010辽宁卷)
高考成语误用 轻重失度、不合语境、重复赘余
轻重失度
例1、飓风“桑迪”袭击美国,已导致92人死亡,真是哀鸿遍 野。
例2、 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负责三个班 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3、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 真是自作自受。
例4、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 5、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 关。(2010辽宁卷)
6、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 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 谈兵。(2010四川卷)
7、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 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 理所当然了。(2010浙江卷)
重复赘余
如下面的成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如果另外附带有括号里的意思 ,就是重复或矛盾。 •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责无旁贷(的责任) (被人 )贻笑大方 • (说得)津津有味 (一场)南柯一梦 (我自己 )扪心自问 • 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 真知灼见(的看法) 不期 而遇(的邂逅)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3.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2.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误用的案例、成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成语积累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几个成语,让学生说出正确的意思。
2. 提问: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误用的情况?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误用。
二、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案例,如“举案齐眉”误用为“举案齐眉”。
2. 分析成语误用的类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重复累赘等。
3. 学生举例说明成语误用的现象。
三、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如:对成语含义理解不准确、受方言影响、受广告语、网络用语等影响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1. 教师总结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a. 理解成语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b. 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搭配,避免褒贬误用、搭配不当。
c. 注意成语的重复累赘,避免使用过多。
2. 学生练习正确运用成语,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原因和正确运用方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收集成语误用的案例,并分析原因。
2. 学生自选一个成语,编写一段含有该成语的句子,注意运用正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原因和正确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成语误用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成语之褒贬失当、谦敬错位学案

成语之褒贬误用、谦敬错位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对成语褒贬误用、谦敬错位的考查要求。
2. 识记容易褒贬误用、谦敬错位的成语。
3. 能正确辨析并运用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1、识记容易褒贬误用、谦敬错位的成语。
2、能正确辨析并运用成语。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检测法教学流程:一、观看视频网上搜索“成语大赛第二季总决赛”及升学网通里的“八周语用题”里的第3、4周内容。
二、考题链接例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解析A、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不能用来形容“温馨和美的亲情”,属于对象不符。
B、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本题属褒贬误用。
C、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此题属语意不符。
D、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例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弱不胜衣”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也承受不起。
“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褒贬误用学案

成语误用归纳——褒贬失当【考点分析】成语是具有感情色彩的。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
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
有的成语感情色彩比较明显,如罄竹难书、众叛亲离、溜须拍马、光明磊落、才华横溢等。
有的成语感情色彩不太明显,但是它含有表示优劣、美丑、好坏的语素,可以通过这些语素进行推测,如“人满为患”,“患”指祸患,既然成为了祸患,那就是表否定和批判的,是贬义词。
有的成语直接看不出感情色彩,需要通过理解它的意思来把握,如“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通过解释可以得知它是贬义词。
有些成语,具有多种感情色彩,如“粉墨登场”,当它表示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时是中性词,当它表达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的意思时,是贬义词。
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若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例③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例④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辨析】例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
含褒义。
例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含贬义。
例③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例④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
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意识。
教学重点:
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如何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背景。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错误。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遇到的成语误用情况,并讨论如何纠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成语误用而引发的误会或笑话,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成语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以及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望文生义、张冠李戴、画蛇添足等。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成语误用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并给出正确的用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纠正成语误用的经验和技巧。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成语的规范使用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成语的正确运用教案

《成语的正确运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易错成语的几种类型。
2、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的失误原因,并确定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明确考查重点一般是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教学难点】成语量非常大,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掌握技巧、分析方法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是我国汉语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率很高。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幻灯片展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类题型已经成为众多同学的考查难点,丢分率较高。
其实原因很简单:平时积累少,不能很好的理解成语的含义。
要想解答好此类题型,除了平时的勤动手查、勤动嘴问,还需要掌握一些解答此类题型的技巧。
结合日常生活中人们滥用成语的现象,及考试中我们考察的重点和范围,我把错用成语的类型做了以下分类:二:讲解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幻灯片展示例句:(同学们,看句中成语运用是否准确?)1、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啊,好美的大海!”2、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我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学生发言后,归纳:成语源于典故,因此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所以我们不能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幻灯片:第一类望文生义)像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长期以来,我们就这样错误的理解着,甚至使用着,有时难免会出笑话。
看下面这些成语,你理解对了多少。
幻灯片展示:大方之家具体而微差强人意高山仰止空穴来风屡试不爽不足为训振聋发聩罪不容诛首当其冲学生活动:同桌二人交流,找出自认为理解准确的成语并加以解释。
第二类用错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指个体的,有指群体的;有指人的,有指物的;有专用于夫妻间的,也有专用于亲人间的。
即这类成语是有专指范围的,不能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幻灯片展示成语汗牛充栋妙手回春鳞次栉比天伦之乐豆蔻年华信笔涂鸦破镜重圆巧夺天工济济一堂学生活动:试着说出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并用一词造句。
褒贬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公开课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一、贬义成语: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贬义词。
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繁文缛(rù)节:缛:繁多。
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
含贬义,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负隅(yú)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装出自己很有修养的样子。
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东不正当的东西。
弹冠相庆: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多用于贬义。
也指坏人得意的样子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含讥讽。
闪烁其辞: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
藏头露(lù)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刚愎(bì)自用:愎:任性。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煊赫(xuānhè)/烜赫(xuǎnhè)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含贬义。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
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
现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虎视眈眈(dān):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罄(qìng)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成语:成语误用类析教学课件(新编最好 典型实用精炼)

①题中,“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 讲,该成语表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错。
②题中,“冲”指“要冲、要道、要塞”,是 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总是首先受到攻击。 “首当其冲”引申为首先受到攻击、批评等, 而并不等同于“首先”。 ③题中“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 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该词 表示正直的言行。
这两道题中的成语都没用错。
“灯红酒绿”指生活腐化时为贬义词,指夜景 繁华时为中性词; “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义词,指 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
诸如此类的还有“拐弯抹角”、“无所不至”、 “如虎添翼”等等。
七、误用句式
有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不能随意 乱用句式。 例1: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 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 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 得上或比得上”,多与表否定意味的词语,如 难以、不能等搭配。此处应作“难以望见项 背”,形容差得远。)
例3:有的人事前信誓旦旦,拍胸脯打 保票,但一出了问题就躲之夭夭。 (错仿“逃之夭 夭”)
练习:判断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误 1、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 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望文 生义) 2、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 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 “影子闪得快。误用对象)
①题中“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见面,用于 老同学不当。 ②题中“炙手可热”指“权势大、气焰盛”, 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 ③题中“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 人”,同样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刊物。 ④题中“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 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
3褒贬颠倒感情失当教学用汇总

误用分析:该词多Biblioteka 于褒义,此处用来形容“敌人” 不当。
10.【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误用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 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贬义,用于形容剪纸“风格” 不当。
(13)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 的处世态度。 (14)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 的举止。 (15)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6)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 劣风气的创始人。 (17)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 求过高的目标。 (1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 来会的东西忘了。 (19) 如丧考妣:(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 失去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贬义词。
感悟高考
1.(2012新课标)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 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 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 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2.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 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3.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 川、虚怀若谷。 4.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 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 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5.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 门墙。 6.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 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我原来那个班的 班长也是这样厉害。
褒贬成语误用高考案例

褒贬误用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分享:褒贬成语误用高考案例,希望大家能突破成语难关,顺利迎接2014年高考。
例5:同学们,考人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卷)【分析】: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多指坏事)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这里的老师鼓励学生应该是件好事,用推波助澜褒贬失当。
例6:.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全国1卷)【分析】: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份子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
这里用于学生跟潮流选专业明显褒贬不当。
例7: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江西卷)【分析】:不堪设想:指未来情况不能想象。
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也比喻事情坏到极点。
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
公而忘私的行为是好行为,怎能说不堪设想呢?例8: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江苏卷)【分析】:小张推动生态自助游不是见坏事,而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多指坏事)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因此成语运用不当。
例9: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分析】: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而句中用来修饰不自觉者怎么说是珍贵呢?褒贬成语误用高考案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成语复习辨明褒贬专项练习导学案

成语复习——辨明褒贬专项练习导学案【课前导练】误用褒贬(1)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财物如数追回。
成语释义:(2)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成语释义:(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成语释义:(4)陕西剪纸朴实简练,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成语释义:(5)有的同学夙.兴夜寐...,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
成语释义:(6)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成语释义:(7)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成语释义:(8)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成语释义:(9)诸葛亮江东舌战群儒,被传为千古佳话,遥想当日,羽扇纶巾,巧舌如簧....,谈笑间,孙刘联盟之大计定矣!成语释义:(10)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终于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对此,全国人民弹冠相庆....,兴奋不已。
成语释义:(11)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最近因成绩优异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无独..,考入..有偶安徽大学的另一位同学也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成语释义:(12)小张平素爱出风头,干起活来吊儿郎当,老是在车间里侃侃而谈....,大家都很讨厌他。
成语释义:(13)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成语释义:(14)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
成语释义:【课堂精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平均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叹为观止....。
成语“误用褒贬”解析及训练

以各 地 的高 考 模拟 试 题 中 “ 用 褒 贬 ” 误 的题 干 作 为例 子 进行 分 析 , 以帮 助 同学们 学 会 判
断 成语 褒 贬混 淆 的现 象 。 为 了不 让 下一 代榆 在 起跑 线 上 , 轻 的 父母 纷纷 送 孩 子去 练 钢琴 , 围棋 , 英 语 年 学 上 兴趣班, 真是 费尽 心 思 , 无所 不 为。
作 “ 自觉 者 ” 不 的定语 . 然 是误 用 。 显
值 得 一 提 的是 , 些 成 语 的感 情 色 彩 是 “ 面 ” 有 双 的— — 既 可 以表 褒 义 , 可表 贬 义 。对 也
于这 些 成语 , 同学 们 要 特 别 注意 。 ̄ 2 0 年 安 徽 卷 考 的一 个 成 语 “ 墨登 场 ” 是 这样 的 I 07 1 粉 就
所 谓 “ 国威胁 论 ” 甚 嚣 尘 上 。 中 却
B 让 许 多美 国民 众感 到难 以 接受 的是 , 国一直 强 调 风 险 自负 的投 资 原 则 , 现 在危 . 美 但
机 的始作 俑 者— — 华 尔 街投 机 者 却 需要 纳 税 人来 为他 们 的过 错 埋单 。
C 土 耳 其 举 重选 手穆 特 鲁 身 高 只 有 15 米 , 多 次 参 加 世界 男 子 举 重5 公 斤级 比赛 , . .O 他 6
还 真 不 少 。 “ 膊 上 阵 ” 即 可 比喻不 顾 一 切 , 敢 战斗 ; 可 比喻 公然 跳 出 来 干坏 事 。 如 赤 , 勇 也 再 如 “ 红 酒 绿 ‘ 入 非非 ‘ 灯 想 瞻前 顾 后 ” 左 右逢 源 ” 旁 若 无 人 ” 如 虎添 翼 ” 按 部 就班 ” 等 “ “ “ “ ,
拿4 金 牌 如探 囊 取 物 , 送 绰号 “ 重神 童 ” 块 人 举 。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成语的正确意思和用法;2.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教学难点: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识别和改正成语误用。
教学准备:1. 成语误用的案例;2.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资料;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2. 提问:你们在使用成语时有没有遇到过困惑或者错误?二、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原因(15分钟)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通过PPT或者资料,讲解成语的正确意思和用法;2.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举例子说明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3.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如对成语意思理解不准确、对语境把握不当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出示成语误用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析案例中成语误用的类型和原因;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3. 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原因,让学生了解了成语的正确意思和用法,提高了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和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避免出现误导学生的情况。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成语误用例举

例十三、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 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所以也 爱好音乐。 很显然,这里是把“耳濡目染” 误用成了“耳闻目睹”。 两者看来 相似,其实前者说经常听到,经常 看到,强调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后者说亲自听到,亲自见到,强调 真实可靠。
7、语义重复 成语的结构大都是紧缩的,运用时不 注意其结构特点和完整内涵,便容易出现 语义重复的现象。 例十四、女王执政十三载,每天日理万机, 深受人民的爱戴。 日理万机,“日”即“每天”。两相重复。 例十五、日寇无恶不作,使我国人民生 灵涂炭。 “生灵”即“百姓”,和“人民”重复。
例十´ 这次“桑美”台风给闽东浙南一带 沿海造成了巨大损失,回想起去年我们这里 的“龙王”台风,我们真是感同身受,那情 景太可怕了! “感同身受”是指心里感激,就像亲身 受到对方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而这里却理解成“亲身经历过,有着同样的 遭遇和感受”,意思相差太远了。(历历在 目)
例十” 在七月流火的酷暑中,重庆人民 受到了干旱的严重威胁。 “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 即星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 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 所以叫“流火”。用天文变化说明时间变 化,表示夏去秋来,寒天将至。而上例中 明显是指公历七月,且“火”也被误解成 火焰。(热气腾腾)
5、因义生文 由于自己的错误理解,任意改变成语 中的个别字词,变成生造成语。 例十一、市场竞争使得希腊的一些曾经辉 煌的海运公司如今已成昨日黄花,雄风不 再。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 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 重阳节的第二天;明日黄花指由盛开 已转为衰败的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明日”改“昨日”,虽一字之差, 但意思不尽相同。
6、近义相混 有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但又有细微 差别。运用时不加区别,张冠李戴,便易 出错。 例十二、升到中学,就应该遵守中学的一切规 章制度,学好中学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 学生。 这里将“名副其实”和“名不虚传”用 混了。这两个成语虽都有名实相符的意思, 但前者说名称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说流传 开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一般指较大的名声。 上句中忽略了两者的差别。
高考成语褒贬误用导学案

高考成语褒贬误用导学案一、高考典题导入1、〔XX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XX,XX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答案]A[解析]〔A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含褒义。
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望文生义。
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
形容发展速度快。
多指生活和生意。
适用对象错。
D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不合语境。
〕2、〔XX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答案]A[解析]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
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基础加强——(敬谦误用褒贬误用)(句式杂糅病句)专题

4、褒词易贬用
殚精竭虑 不刊之论 文不加点 叹为观止 破釜沉舟 屡试不爽 光怪陆离 苦心孤诣 口若悬河 细大不捐 惨淡经营 目无全牛 雨后春笋 无微不至 毁家纾难 深思熟虑 胸无城府 虚怀若谷 大有作为
病句类型之——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病句专题训练
1、这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 心不够的表现。
或者说“超过50元者”,或者说 “消费金额在50元以上者”
7、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 密地考虑过。。
或者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 或者说“在调动工作问题上”。
8、关于春游的方案,以张老师的方案即 可。
或者说“以张老师的方案为宜”,或 者说“张老师的方案即可”。
9、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 的“卢沟桥”事变。
或者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者 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由”。
10、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 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
或者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 者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11、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 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技术。
或者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 原则”,或者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 本为原则”。
4、做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 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
为出发点”两个句式杂糅。可以把“从” 改为“以”。
5、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 年之久。
或者说“长达六年”,或者说“达六 年之久”。
6、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 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3贬词易褒用 以邻为壑 无所不为 弹冠相庆 一团和气 处心积虑 费尽心机 别有用心 死心塌地 亦步亦趋 翻云覆雨 虎视眈眈 煊赫一时 炙手可热 移天易日 衣冠楚楚 道貌岸然 颐指气使 好为人师 明哲保身 兴师动众 趋之若骛 舞文弄墨 长篇大论 高谈阔论 巧言令色 巧舌如簧 振振有辞 咄咄逼人 罄竹难书 金科玉律 等量齐观 满城风雨 蛛丝马迹 无所事事 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 无独有偶 洗心革面 顶礼膜拜 侧目而视 评头品足 党同伐异 推波助澜 忘乎所以 形形色色 半斤八两 彻头彻尾 始作俑者 满城风雨 匪夷所思 侃侃而谈
成语训练之褒贬失当、谦敬错位

使用谦辞和敬辞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要注意适用场合;要注意适用身份;要注意 适用对象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可少的 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 吻的用语,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成语的谦辞、 敬辞,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什么是谦辞?什么是敬辞?
谦辞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谦辞主要 有谦称语(自称词,如“在下”“鄙人”等)、谦卑 语(示卑词,如“贱内等”)、谦拙语(示拙词,如 “拙作”等)、谦愚语(示愚词,如“不才”等)、 浅陋语(示困词,如“薄酒”“寒舍”等)、致歉语 (歉疚词,如“抱歉”等)几大类。
敬辞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敬辞大致 包括敬称语(对称词,如“阁下”“仁兄”等)、代 称语(借代词,如“花甲”等)、美称语(美善词, 如“芳龄”等)、问候语(请安词,如“撰安”等)、 恭贺语(贺拜辞,如“新婚燕尔”、“寿比南山” 等)、祝颂语(祁愿词,如“吉人天相”等)、恭维 语(吉祥词,如“鹤发童颜”等)、感戴语(致谢词, 如“惠顾”等)
中性词是针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而言的,不仅仅是 形容词,动词、名词都可以,它专指褒义、贬义词 语之外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即中性感情色 彩的词语。
解答褒贬误用类成语训练题时需注意什么?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的判定。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 不同的成语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 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 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见学案例题
什么是褒义词?什么是贬义词?什么是中性词? 如何理解褒贬误用?
褒义词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凡含 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崇、美好、 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褒义词 的感性意义总是表示肯定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褒贬误用类成语训练褒贬误用类成语训练1.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既然目前诱导性执法并未明文禁止,,那么钓鱼执法恐怕仍将此起彼伏,蔚为大观。
C.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发布报告称,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这个消息引发了强烈的关注,对电信运营商垄断、暴利的指责也甚嚣尘上。
D.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的狼狈样,简直如丧考妣。
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大舞台,那个年代大师频出,政界学界人物粉墨登场。
B. 我们要加强学生礼仪教育,让讲文明、懂礼貌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C.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D.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强在这场比赛中可谓超常发挥,下半时刚被替换上场便接连攻入两球,力挽狂澜,使本队最终以2:0战胜对手。
B.这些人评卷的随意性让人叹为观止,匆匆一看,分数就出来了,得分多少完全凭个人喜好。
C. 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
D.成名歌手签约上海,高林生是始作俑者。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党同伐异意见。
B.凳子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悄悄捡起……同学们对身边的小事无所不为。
C.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D.斯维斯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以文为是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长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D. 现在有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画地为牢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做法应当禁止。
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廉洁,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B.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以往曾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下,只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羊多。
C. 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D. 马厂长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之后,许书记又作了补充,他们俩一唱一和,把问题讲的很清楚7.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新的作家和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出来。
B.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C.我国中草药的命名非常有趣,许多中草药的命名巧立名目:包罗万象,形神兼备,文字精炼,耐人寻味。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8.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和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是自己学识渊博。
C.在今年的“派对推动日”活动中,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不情之请。
9.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他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B.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C. 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D. 老师的话音刚落,他就不揣冒昧地站起来,大声问道:“这种解题方法有点复杂,难道没有简单一些的吗?”褒贬误用类成语训练1.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多含贬义。
B.既然目前诱导性执法并未明文禁止,,那么钓鱼执法恐怕仍将此起彼伏,蔚为大观。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荟萃而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不能形容消极事物。
C.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发布报告称,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这个消息引发了强烈的关注,对电信运营商垄断、暴利的指责也甚嚣尘上。
甚嚣尘上:形容某种传闻、议论、观点、思潮等广为流传,十分嚣张。
贬义词,正确的应当肯定的消息或议论广为流传,不宜用此词。
D.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的狼狈样,简直如丧考妣。
如丧考妣: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多用于讽刺,含贬义。
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大舞台,那个年代大师频出,政界学界人物粉墨登场。
粉墨登场: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B. 我们要加强学生礼仪教育,让讲文明、懂礼貌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C.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是褒义词,而不是宽宏大量、心胸宽广的意思。
D.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殚精竭虑: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竭尽)。
是褒义成语,不用于贬义。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A.李强在这场比赛中可谓超常发挥,下半时刚被替换上场便接连攻入两球,力挽狂澜,使本队最终以2:0战胜对手。
力挽狂澜:比喻竭力把危急的局势扭转过来。
B.这些人评卷的随意性让人叹为观止,匆匆一看,分数就出来了,得分多少完全凭个人喜好。
叹为观止:赞叹所看到的是事物好到了极点。
C. 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D.成名歌手签约上海,高林生是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A. 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党同伐异.意见。
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B.凳子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悄悄捡起……同学们对身边的小事无所不为。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
C.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倾巢而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D.斯维斯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以文为是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大放厥词: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C.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长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长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D. 现在有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画地为牢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做法应当禁止。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A.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廉洁,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B.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以往曾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下,只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羊多。
改头换面: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C. 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高风亮节: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D. 马厂长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之后,许书记又作了补充,他们俩一唱一和,把问题讲的很清楚一唱一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
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7.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A. 新的作家和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出来。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褒义词B.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C.我国中草药的命名非常有趣,许多中草药的命名巧立名目:包罗万象,形神兼备,文字精炼,耐人寻味。
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8.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和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比喻心胸极狭窄。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是自己学识渊博。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C.在今年的“派对推动日”活动中,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D. 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不情之请。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9.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 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他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坐而论道:泛指空谈大道理。
B.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C. 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D. 老师的话音刚落,他就不揣冒昧地站起来,大声问道:“这种解题方法有点复杂,难道没有简单一些的吗?”不揣冒昧: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