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协议标准详解[文字可编辑]

合集下载

通用范文(正式版)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

通用范文(正式版)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

802.11协议精读学习资料整理一、概述802.11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它定义了在无线通信中如何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该协议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多次更新和改进,如今已经成为无线网络通信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对802.11协议进行精读,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协议的细节和工作原理。

二、802.11协议的主要特性1. 网络拓扑结构802.11协议支持两种主要的网络拓扑结构:基础设施模式和自组织(ad-hoc)模式。

基础设施模式下,无线终端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连接到有线网络。

而在自组织模式下,无线终端可以直接与其他终端进行通信,而不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

2. 频段和信道802.11协议操作在多个频段上,包括2.4GHz和5GHz频段。

每个频段又被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信道,通过在不同信道上进行通信,可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系统容量。

3. 链路管理802.11协议提供了一套链路管理机制,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

这些机制包括身份验证、关联和漫游等。

身份验证验证终端的身份,关联将终端与AP建立关联关系,而漫游则用于在多个A P之间切换。

4. 介质访问控制(MAC)802.11协议使用的MAC层协议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Avoidance,简称CSMA/CA)的。

CSMA/CA机制通过监听信道上的活动,避免数据碰撞并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5. 系统容量与速率自适应802.11协议支持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以根据无线信道的质量和干扰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参数。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

三、学习资料推荐是一些学习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802.11协议:1. 《802.11 Wireless Networks: The Definitive Guide》这本书由MatthewGast撰写,是对802.11无线网络的全面介绍。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的一种,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如数据传输速率、信道选择、加密和身份验证等。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物理层(PHY):定义了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和频带。

IEEE 802.11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频率带和信号调制方式,如2.4GHz和5GHz 频带、OFDM和DSSS等。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控制方法。

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CSMA/CA(带碰撞避免)协议来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以避免数据冲突。

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1、2、5.5、6、9、11、12、18、24、36、48和54 Mbps。

其中,2.4GHz频带的速率是低于5GHz频带的速率。

信道选择: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信道,如2.4GHz 频带上有11个信道,5GHz频带上有23个信道。

为避免干扰,不同的设备要选择不同的信道进行通信。

加密和身份验证: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安全协议,如WEP、WPA和WPA2等。

这些协议能够保证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要求用户在接入无线网络时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IEEE 802.11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是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它
规定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信道带宽:IEEE 80
2.11标准规定了2.4 GHz和5 GHz两个
频段用于信道传输,并规定了20 MHz和40 MHz两种不同的
信道带宽。

2. 传输方式:IEEE 802.11 标准规定了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
基于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11a/g/n/ac 等标准,一种是基
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的11b标准。

3. 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最高54Mbps(11a/g 协议)、600Mbps(11ac协议)的传输速率。

4. 安全性:IEEE 802.11标准中有许多协议(如WEP、WPA、WPA2)、加密算法(如AES、TKIP)和认证机制可供用户
选择,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5. MAC协议: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一种分布式协议,即分
布式协作功能(DCF),用以协调多个设备的数据传输。

6. 网络拓扑结构:IEEE 802.11标准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如基础设施网络和自组网。

7. QoS支持:新版802.11e引入了QoS机制,支持对视频和音
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优先处理。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无线网络的频段、传输方式、速率、安全性、MAC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和QoS机制。

这些内容为无线网络设备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使得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可以正常互相通信。

80211协议

80211协议

802.11b/g/n协议一、符合IEEE的移动通信技术二、802.11四种主要物理组件1.工作站(Station)构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工作站间传送数据。

所谓工作站,是指配备无线网络接口的计算设备,即支持802.11的终端设备。

如安装了无线网卡的PC,支持WLAN的手机等。

2.接入点(Access Point)802.11网络所使用的帧必须经过转换,方能被传递至其他不同类型的网络。

具备无线至有线的桥接功能的设备称为接入点,接入点的功能不仅于此,但桥接最为重要。

为STA提供基于802.11的接入服务,同时将802.11mac帧格式转换为以太网帧,相当于有限设备和无线设备的桥接器。

3.无线媒介(Wireless Medium)802.11标准以无线媒介在工作站之间传递帧。

其定义的物理层不只一种,802.11最初标准化了两种射频物理层(2.4GHz和5GHz)以及一种红外线物理层。

4.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当几个接入点串联以覆盖较大区域时,彼此之间必须相互通信以掌握移动式工作站的行踪。

分布式系统属于802.11的逻辑组件,负责将帧传送至目的地,将各个AP连接起来的骨干网络。

三、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类型Infrastructure网络架构可以实现多终端共用一个AP。

需要AP提供接入服务,AP负责基础结构型网络的所有通信。

这种网路可以提供丰富的应用,较多的STA接入数量。

Ad-hoc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网络节点由移动主机构成,无线网卡之间的通讯,不需要通过AP。

一般是少数几个STA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暂时性网络,又称特设网络。

802.11-基础结构网络的架构注意:◆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集由能互相通信的STA组成,是802.11网络提供服务的基本单元;◆ESS扩展网络由多个BSS构成,是采用相同SSID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S,是为了解决单个BSS覆盖范围小的问题而定义的;◆SSID(服务集标识),标识一个ESS网络,相当于网络的名称;◆BSSID是AP的MAC地址,用来标识AP管理的BSS。

WLAN802.11技术标准解读

WLAN802.11技术标准解读

Feature
Mandatory
Channel bandwidth 20MHz,40MHz,80MHz
FFT size
64,128,256
Data subcarriers/pilot
Modulation type
52/4,108/6,234/8 BSPK,QPSK,16QAM,64QAM
MCS supported
⚫ PHY层 ⚫ MAC层 ⚫ 媒体访问控制
802.11基本元素
⚫ 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集 ⚫ BSA(Basic service area ):基本服务区域 ⚫ ESS(Extended Service Set):扩展服务集 ⚫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 ⚫ BSSID (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 :基本服务集标识符
DSSS调制方式
⚫ DSSS采用的调制方式为:BPSK、QPSK
传输 01
180° 传输 1
0° 传输 0
90°
传输 10
180°

传输 00
BPSK
传输 11 270°QPSK
数据速率 1Mbps 2Mbps 5.5Mbps 11Mbps
编码方式 Barker Barker
4-bits CCK 8-bits CCK
3个不重叠信道
1
6
11
Page5
802.11n
⚫ 802.11n最高速率可达600Mbps ⚫ 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支持2.4GHz和5GHz ⚫ 802.11n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 ⚫ 传输距离大大增加,网络的吞吐量性能提高

802.11协议标准详解

802.11协议标准详解

IEEE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发展


802.11,定义微波和红外线的物理层和MAC子层(2.4GHz,2Mbit/s,1997) 802.11a,定义了微波物理层及MAC子层(5GHz,54Mbit/s,1999) 802.11b,物理层补充DSSS(2.4GHz,11Mbit/s,1997) 802.11b+,物理层补充PBCC(2.4GHz,11Mbit/s,2002) 802.11c,关于802.11网络和普通以太网之间的互通协议(2000) 802.11d,关于国际间漫游的规范(2000) 802.11e,对服务等级QoS的支持(2004) 802.11f,基站的互联性(2003) 802.11g,物理层补充OFDM(2.4GHz,54Mbit/s,2003) 802.11h,扩展物理层和MAC子层标准(5GHz,欧洲,2003) 802.11i, 安全和鉴权方面的补充(2004) 802.11j,扩展物理成和MAC子层标准(5GHz,日本,2004) 802.11k,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微波测量规范(2005) 802.11m,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设备维护规范(2006) 802.11n,导入MIMO(多输入输出)技术(2.4G/5GHz,100300Mbit/s,2007)
IEEE802.11的工作方式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 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 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 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 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 (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 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 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 802.11 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或者是在非 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1. 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它是现代网络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无线局域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本文将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2. 802.11系列协议标准802.11系列是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协议标准,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简要介绍:2.1 802.11a802.11a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5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高速的无线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 Mbps。

然而,由于其频段较高,穿墙能力较差。

2.2 802.11b802.11b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2.4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最高11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

由于其频段与其他设备(如蓝牙设备、微波炉等)冲突较多,因此会造成干扰。

2.3 802.11g802.11g是在802.11b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协议标准。

它在2.4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最高54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

与802.11b相比,802.11g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兼容性。

2.4 802.11n802.11n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2.4 GHz和5 GHz频段都可工作,提供了更高的无线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802.11n支持多天线技术(MIMO),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2.5 802.11ac802.11ac是进一步改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

它主要工作在5 GHz频段,提供了更高的无线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网络覆盖范围。

802.11ac采用了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应用。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1990年,早期的无线网络产品Wireless LAN在美国出现,1997年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颁布,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不同厂家的无线网络产品的互通互联。

1999年无线网络国际标准的更新及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不同频点的产品及更高网络速度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一、1997年版无线网络标准1997年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三种物理层介质性能。

其中两种物理层介质工作在2400——2483.5 GHz无线射频频段(根据各国当地法规规定),另一种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而直序列扩频技术(DSSS)则可提供1Mb/S及2Mb/S工作速率,而跳频扩频(FHSS)技术及红外线技术的无线网络则可提供1Mb/S传输速率(2Mb/S作为可选速率,未作必须要求),受包括这一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多数FHSS技术厂家仅能提供1Mb/S的产品,而符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并使用DSSS直序列扩频技术厂家的产品则全部可以提供2Mb/S的速率,因此DSSS技术在无线网络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介质接入控制层功能无线网络(WLAN)可以无缝连接标准的以太网络。

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的是(CSMA/CA)介质控制信息而有线网络则使用载体监听访问/冲突检测(CSMA/CA),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均是为了避免通信信号冲突。

2.漫游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允许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无线网桥网段中使用相同的信道,或在不同的信道之间互相漫游,如Lucent的WavePOINT II 无线网桥每隔100 ms发射一个烽火信号,烽火信号包括同步时钟、网络传输拓扑结构图、传输速度指示及其他参数值,漫游用户利用该烽火信号来衡量网络信道信号质量,如果质量不好,该用户会自动试图连接到其他新的网络接入点。

3.自动速率选择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能使移动用户(Mobile Client)设置在自动速率选择(ARS)模式下,ARS功能会根据信号的质量及与网桥接入点的距离自动为每个传输路径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该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设置成不同的固定应用速率。

wifi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析

wifi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析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 IEEE无线网络标准详析802.11aIEEE无线网络标准,指定最大54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和5GHz的工作频段。

802.11a标准是已在办公室、家庭、宾馆、机场等众多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的802.11b无线联网标准的后续标准。

它工作在5GHzU-NII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s,传输层可达25Mbps。

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D /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802.11的第二个分支被指定为802.11a。

承受着风险将802.11带入了不同的频带——5.2GHzU-NII频带,并被指定高达54Mbps的数据速率。

与单个载波系统802.11b不同,802.11a运用了提高频率信道利用率的正交频率划分多路复用(OFDM)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由于802.11a运用5.2GHz射频频谱,因此它与802.11b或最初的802.11WLAN标准均不能进行互操作。

IEEE802.11b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的带宽最高可达11Mbps,比两年前刚批准的IEEE802.11标准快5倍,扩大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

另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5.5Mbps、2Mbps和1 Mbps带宽,实际的工作速度在5Mb/s左右,与普通的10Base-T规格有线局域网几乎是处于同一水平。

作为公司内部的设施,可以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IEEE802.11b使用的是开放的2.4GB频段,不需要申请就可使用。

既可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也可独立组网,从而使网络用户摆脱网线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应用。

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与我们熟悉的IEEE802.3以太网的原理很类似,都是采用载波侦听的方式来控制网络中信息的传送。

不同之处是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载波侦听/冲突检测)技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侦听网络中有无信息发送,当发现网络空闲时即发出自己的信息,如同抢答一样,只能有一台工作站抢到发言权,而其余工作站需要继续等待。

一文详解802.11abgnacax协议是什么,与Wi-Fi 456有什么之间有什么关联

一文详解802.11abgnacax协议是什么,与Wi-Fi 456有什么之间有什么关联
一文详解:802.11a/b/g/n/ac/ax 协议是什么,与 Wi-Fi 4/5/6 有什么之间有什么关联 今天,我们来了解 Wi-Fi 802.11a/b/g/n/ac/ax 协议是什么,与 Wi-Fi 4/5/6 有什么之间有什么关联?
802.11 简介
Wi-Fi 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 2.4G UHF 或 5G SHF ISM 射频频段。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 WLAN 范围内的 设备可以连接上。Wi-Fi 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 Wi-Fi 联盟所持有。Wi-Fi 的几项性能指标有 传输距离、传输速率、网络容量和电池续航。随着技术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速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 usec )
20,40 312.5kHz
3.2
0.8
20, 40,60,80,160, 80+80
312.5kHz
3.2
0.4 或 0.8
20,40,60,80,160, 80+80
78.125kHz
3.2,6.4 或 12.8
0.8,1.6 或 3.2
空间流的数量
1~4
1~8
1~8
多用户(MU)技术
WiFi 4
WiFi 5
wiFi 6
协议
802.11n
802.11ac
Wave1
Wave2
802.11ax
年份
2009
2013
2016
2018
频段
2.4GHz、5 GHz
5GHz
2.4GHz.5 GHz
最大频宽 最高调制 单流带宽 最大带宽 最大空间流

IEEE802.11协议详细介绍

IEEE802.11协议详细介绍

协议X档案:IEEE 802.11协议详细介绍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

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

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

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 速率下又增加了 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后来又演进到802.11g的54Mbps,直至今日802.11n的108Mbps。

802.11a高速WLAN协议,使用5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54Mbps,实际使用速率约为22-26Mbps与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点。

也许会因此而被802.11g淘汰。

802.11b目前最流行的WLAN协议,使用2.4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150米内1-2Mbps,50米内可达到11Mbps)802.11b的较低速率使得无线数据网的使用成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目前接入节点的成本仅为10-30美元)。

另外,通过统一的认证机构认证所有厂商的产品,802.11b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得到了保证。

兼容性促进了竞争和用户接受程度。

802.11e基于WLAN的QoS协议,通过该协议802.11a,b,g能够进行VoIP。

也就是说,802.11e是通过无线数据网实现语音通话功能的协议。

该协议将是无线数据网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竞争的强有力武器。

802.11g802.11g是802.11b在同一频段上的扩展。

支持达到54Mbps的最高速率。

兼容802.11b。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介绍IEEE 802.11标准IEEE 802.11标准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也被称为Wi-Fi。

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提供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标准。

IEEE 802.11标准由IEEE组织制定,旨在促进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性能。

2.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IEEE 802.11标准由多个子标准组成,每个子标准定义了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和特性。

其中最常见的子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和802.11ax。

- 802.11a: 该标准定义了工作在5GHz频段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提供了最大54Mbps的传输速率,但在覆盖范围上不如其他标准。

- 802.11b: 该标准定义了工作在2.4GHz频段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提供了最大11Mbps的传输速率。

虽然速度较慢,但在覆盖范围上比较广。

- 802.11g: 该标准在2.4GHz频段提供了54Mbps的传输速率,具备向下兼容性,可以与802.11b设备互通。

- 802.11n: 该标准引入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覆盖范围,最大速率可达600Mbps。

- 802.11ac: 该标准工作在5GHz频段,引入了更高的调制方式和更宽的信道,最大速率可达6.93Gbps。

- 802.11ax: 该标准是IEEE 802.11标准的最新版本,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从最初的802.11a/b/g,到后来的802.11n/ac/ax,每个子标准都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升了无线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我的观点是,随着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在未来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IEEE 802.11标准,也被称为Wi-Fi,是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通信协议。

它定义了一系列规范和技术细节,以便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

本文将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引言IEEE 802.11标准是一项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国际标准,常用于无线局域网的设计和实施。

该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制定,并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改进。

2. 标准体系结构IEEE 802.11标准是由多个互相关联的子标准组成的,每个子标准都定义了一些特定的无线通信技术和协议。

其中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子标准包括:a. IEEE 802.11a:使用5GHz频段,在较高的数据速率下提供无线通信;b. IEEE 802.11b:使用2.4GHz频段,提供较低的数据速率但更广泛的覆盖范围;c. IEEE 802.11g:使用2.4GHz频段,并提供了向后兼容性,支持较高的数据速率;d. IEEE 802.11n:引入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高了数据速率和传输稳定性;e. IEEE 802.11ac:使用更高的频段,提供更快的速率和更大的容量。

3. 媒体访问控制(MAC)层IEEE 802.11标准中的MAC层定义了无线局域网中节点的访问控制机制。

最常见的MAC层协议是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它通过监听信道上的活动来避免数据碰撞。

CSMA/CA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它先监听信道的状态。

如果信道空闲,节点就发送数据;如果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节点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

4. 物理层IEEE 802.11标准中定义了多种不同的物理层规范,用于支持不同的频段和数据速率。

常见的物理层技术包括:a. FHSS(频率跳跃扩频技术):在一段时间内,信号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短暂的跳跃;b. 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通过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带宽上来提高抗干扰性能;c.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并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传输。

802.11协议标准详解[文字可编辑]

802.11协议标准详解[文字可编辑]
? 若低优先级帧还没来得及发送而其他站的高优先级帧 已发送到媒体,则媒体变为忙态,因而低优先级帧就 只能在推迟发送了。这样就减少了发生碰撞的机会。
帧间间隔IFS
? SIFS,即短帧间间隔,它是最短的帧间间隔,用来分 隔开属于一次对话的各帧。一个站应当能够在这段时 间内从发送方式切换到接收方式。
? PIFS,即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比 SIFS 长),是为 了在开始使用 PCF 方式时(在 PCF 方式下使用, 没有争用)优先获得接入到媒体中。PIFS的长度是 SIFS加一个时隙长度。
300Mbit/s,2007 )
IEEE802.11的工作方式
?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 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 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 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 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 (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 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 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 802.11 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或者是在非 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
11个信道,最多3个互不重叠,工作在2.4GHz频段
IEEE802.11的物理层
? 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3种物理层传输介质方 式。其中2种物理层传输介质工作方式在微波频段(根据 各国当地法规或规定不同,频段的具体定义也有所不 同),采用扩频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跳频序列 扩频传输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 (DSSS)。另一种方式以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 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 对于非特定的目的的接收器,扩展了带宽的信号混在 背景噪声中,让蓄意想侦听窃取数据资料的人不易判 别真正的信号,避免他人的截听。

802.11协议详解

802.11协议详解

802.11协议详解WLAN协议详解802.11b/g/n定义在2.4GHz频段中,802.11a/n/ac工作在5GHz频段中。

802.11:工作在2.4G频段,提供了每秒1兆或2兆的传输速率802.11b:* 最高11Mbps吞吐量* 工作在2.4GHz,采用直序扩频(DSSS)* 802.11b是所有无线局域网标准中最著名,也是普及最广的标准。

在2.4GHz ISM频段中共有14个频宽为22MHz的频道可供使用,3个信道不重叠。

802.11g:* 最高速率54Mbps* 802.11g工作在2.4GHz频段* 802.11g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支持6、9、12、18、24、36、48、54Mbps数据速率及802.11b速率支持13个信道802.11a:* 最高速率达54Mbps* 802.11a工作在5GHz* 802.11a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支持6、9、12、18、24、36、48、54Mbps数据速率802.11n:* 最高速率可达600Mbps* 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支持2.4GHz和5GHz,兼容802.11a/b/g标准兼容* 802.11n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 传输距离大大增加* 提高网络吞吐量性能802.11n优势:* 速率提升-更多的子载波802.11a/g在20MHz模式下有48个可用子载波,速度可达54Mbps802.11n在20MHz模式下有52个可用子载波,速度可达58.5Mbps* 速率提升-编码率* 速率提升-Short GI在无线收发过程中收/发间或多次传发过程中,需要若干间隔时间,而这个间隔时间就成为Guard Interval,简称GIShort Guard Interval 更短的帧间保护间隔802.11a/b/g标准要求在发送数据时,必须保证在数据之间存在800ns的时间间隔,802.11n仍缺省使用800ns,当多径效应不严重时,可以将该间隔配置为400ns,可以将吞吐量提升近10% Short GI使用用于多径情况较少、射频环境较好的应用场景。

802.11协议详解

802.11协议详解

802.11协议解析(2019/01/05)1.1 802.11n标准发展历程IEEE 802.11工作组意识到支持高吞吐将是WLAN技术发展历程的关键点,基于IEEE HTSG (High Throughput Study Group)前期的技术工作,于2003年成立了Task Group n (TGn)。

n表示Next Generation,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物理层和MAC层的优化来充分提高WLAN技术的吞吐。

由于802.11n涉及了大量的复杂技术,标准过程中又涉及了大量的设备厂家,所以整个标准制定过程历时漫长,预计2010年末才可能会成为标准。

相关设备厂家早已无法耐心等待这么漫长的标准化周期,纷纷提前发布了各自的11n产品(pre-11n)。

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互通性,WiFi联盟基于IEEE 2007年发布的802.11n草案的2.0版本制定了11n产品认证规范,以帮助11n技术能够快速产业化。

1.2 技术概述802.11n主要是结合物理层和MAC层的优化来充分提高WLAN技术的吞吐。

主要的物理层技术涉及了MIMO、MIMO-OFDM、40MHz、Short GI等技术,从而将物理层吞吐提高到600Mbps。

如果仅仅提高物理层的速率,而没有对空口访问等MAC协议层的优化,802.11n 的物理层优化将无从发挥。

就好比即使建了很宽的马路,但是车流的调度管理如果跟不上,仍然会出现拥堵和低效。

所以802.11n对MAC采用了Block确认、帧聚合等技术,大大提高MAC层的效率。

802.11n对用户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收益是无线覆盖的改善。

由于采用了多天线技术,无线信号(对应同一条空间流)将通过多条路径从发射端到接收端,从而提供了分集效应。

在接收端采用一定方法对多个天线收到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明显改善接收端的SNR,即使在接受端较远时,也能获得较好的信号质量,从而间接提高了信号的覆盖范围。

其典型的技术包括了MRC等。

简单讲解802.11协议

简单讲解802.11协议

简单讲解802.11协议强调一下,本人也是刚刚学习无线渗透领域,所以有诸多不足,但也可以给感兴趣的小白讲解一下,以后也会持续更新。

下面由我带你们简单了解一下802.11协议简单了解无线网卡1. 无线网卡在osi模型中属于数据链路层1. 逻辑链路子层lcc2.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物理层(至于什么是osi模型,请大家自行脑补一下)那么我们开始了解802.11协议上图是我们经常会碰到也是我将会讲的内容速率1msb-2mbs媒体访问采用CSMA/CA(以太网采用CSMA/ACB)根据算法侦听一段时长发送数据前需要发报声明Request to 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还有一个方案是采用红外传输,但是明显不现实,没有无线传输好,所以并没用生产和采用)采用1. Direct -Sequence Spread-Spectrue(DSSS)直序扩频2.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Spectrum(FHSS)跳频扩频这两种技术公式:c=b+log(1+s/n)C:数据量。

S:信号强度。

N:噪声(dB)s/n=信噪比(自我脑补以上知识)这个,可以计算出为什么信号好,传输数据更快802.11b协议这个协议是我们经常可以在买无线网卡的时候可以看到的主要技术:CCK——补充代码键速率:5.5/11(bit/s)频段:2.4Ghz-2.45Ghz一共有14个信道(channel)但是每个国家有不同规定,因为,含有特殊国家用途的频段是不能给公民使用的。

每个信道22Mhz带宽只有3个不完全重叠的信道如果ap信道重叠就会产生干扰,冲突并且丢包率会增加802.11a协议1.与802。

11协议同时发布2.它所采用的是5ghz频段(不是我们所用的5g)虽然说2.4ghz频段干扰源很多,如蓝牙,微波等)都能对我们的2.4Ghz进行干扰,但是本人觉得,5ghz穿透力不太行,使用还是推荐使用2.4ghz5Ghz有更多的带宽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不重叠的信道3.采用OFDM信号调频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这个比上面cck的技术难度降低,但是效果更好(正交复用技术)3. 速率54mbs每个信道22mhz带宽1. 但是因为技术原因,当年也并没有立马生产出802.11g协议1.可以说是在b上更新的一个协议2.采用OFDM技术可以达到与802.11协议相同的速率并且可以向后支持802.11b的设备,并且支持切换为CCK技术(但是速率会降低)1. 带宽可以采用20/22Mhz802.11n协议1.频段2.4Ghz或5Ghz2.速率300Mbs-600Mbs3.采用Multiple-Input Multip-Output(MIMO)高吞吐量技术其中支持这个协议的采用多天线,多电波,独立收发2. 也可以进行向后支持设备(网速下降)Ps:测量无线信号强度dB分贝1. dB分贝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异比率2. 也就是描述设备的信号强度3. 是一个相对值dBm:功率值与1mW进行比较的log值x10公式:dBpwer=10*log(singal/reference)这个可以计算出信号强度,dB是相对值不懂的可以在百度上脑补一半,手机型号都是负数?为什么因为在空气中是会急速衰减,但是dbm越大信号也就越好可以查询你们的手机sim卡信息,越大信号越好,但是也是不可能等于0dbmLinux系统下可以采用iwlist scan查询wifi信息,其中channel 代表信道,后续也会讲解网卡模式,大家可以以我的文章为引导。

802.11标准详答

802.11标准详答

802.11标准详答802.11标准详答802.11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准备的802.11标准详答,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店铺!802.11标准是什么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由于802.11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

三者之间技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MAC子层和物理层。

虽然有人将Wi-Fi与802.11混为一谈,但两者并不一样。

(见下文IEEE 802.11b)历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线通讯因在军事上应用的成果而受到重视,无线通讯一直发展,但缺乏广泛的通讯标准。

于是,IEEE在1997年为无线局域网制定了第一个版本标准──IEEE 802.11。

其中定义了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

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 频段上的两种展频作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

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设备到设备(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

为了在不同的通讯环境下取得良好的通讯质量,采用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硬件沟通方式。

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 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IEEE_802.11无线协议中文

IEEE_802.11无线协议中文
802.11
ÿÿÿÿ
符合IEEE的移动通信技术
本地无线网 WLAN 802.11 802.11a WiFi5 802.11b 802.11g 802.11i/e/f/n/s…
WiFi ZigBee
个人无线网 WPAN 802.15 802.15.4 802.15.3 802.15.1
UWB
Bluetooth
2400
2412
2437
2462
22 MHz
2483.5 [MHz]
13
WLAN: IEEE 802.11a
OFDM正交频分复用

服务质量, 安全, …

1999年7月
同802.11b
数据率

特别的优点/缺点
优点: 使用拥挤较少的5 GHz频段, 高 带宽 缺点: 由于使用更高的频率从而有更 强的阴影


子载波之间正交

子载波频率间隔紧密
频率选择性衰减
弱子载波上的强衰减通过贯穿子载波的前向纠错(回旋编码)来处理 Coded 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

17
IEEE 802.11a中的OFDM
带 52个已用子载波的OFDM 48 个数据+ 4 个引导 (加上12个虚拟子载波) 312.5 kHz 间隔 (= 20MHz/64)


PIFS (PCF IFS) :
PIFS = SIFS + 时槽时间, 其为20 μs在802.11b中, 9 μs在802.11a/g中 中优先, 用于使用PCF的时限服务


DIFS (DCF IFS):
DIFS = PIFS + 时槽时间 低优先, 用于异步数据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接入:无线站点通过无线接入设备访问企业网络 (2) 中继:利用无线信道作为企业网的干线,利用大楼(LAN) 与大楼(LAN)之间的数据传输
WLAN 协议——IEEE802.11
在实际使用上,通常会将WLAN和现有的有线网络结合,不但增 加原本网络的使用弹性,也可扩大无线网络的使用范围,目前最热门 的WLAN技术就是IEEE的802.11 及其相关标准。 ? IEEE 802.11(1997.6), 数据速率最高为1或2Mbps,
工作在2.4GHz频段或使用红外(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 IEEE 802.11a(1999),数据速率最高为54Mbps,
12个信道,最多8个互不重叠,工作在5GHz频段 ? IEEE 802.11b(1999.9),数据速率最高为11Mbps ,
11个信道,最多3个互不重叠,工作在2.4GHz频段(最常用) ? IEEE 802.11g(2003.6),数据速率最高为54Mbps,
WLAN
?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是指传输 范围在 100米左右的无线网络,可用于单一建筑 物或办公室之内,需要使用 WLAN的场合主要包 括:
(1) 不方便架设有线网络的环境; (2) 使用者时常需要移动位置; (3) 临时性的网络。
? 802.11WLAN 主要面向两种应用类型:
300Mbit/s,2007 )
IEEE802.11的工作方式
?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 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 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 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 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 (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 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 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 802.11 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或者是在非 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
? 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系统则将要传输的数据流通过扩展码调 制而人为地扩展带宽,即使在传输波段中存在部分噪 声信号,接收机也可以无错误地接受数据。
使用扩频技术的好处
? 扩频是一种在信号的带宽进行扩展的技术。采用扩频 的好处是:
? 抗干扰。若使用窄频,容易受到使用相同频率的通信 干扰导致完全无法通信。
IEEE802.11 协议
IEEE802.11 协议标准
? 概述 ? IEEE802.11 系列协议标准的发展 ? IEEE802.11 的工作方式 ? 无线局域网( WLAN) ? IEEE802.11 的物理层 ? IEEE802.11 的MAC层
概述
? 802.11是IEEE是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这 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 议。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 用户终端的无线介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 最高只能达到2Mbps。由于802.11 在速率和传输距离 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之间技术上的 主要差别在于MAC子层和物理层。
? 对于非特定的目的的接收器,扩展了带宽的信号混在 背景噪声中,让蓄意想侦听窃取数据资料的人不易判 别真正的信号,避免他人的截听。
? 提供了供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传输波段的方法,保证了 无线设备在频段上的可用性和可靠的吞吐量,也保证 了使用同一频段的设备不互相影响。
11个信道,最多3个互不重叠,工作在2.4GHz频段
IEEE802.11的物理层
? 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3种物理层传输介质方 式。其中2种物理层传输介质工作方式在微波频段(根据 各国当地法规或规定不同,频段的具体定义也有所不 同),采用扩频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跳频序列 扩频传输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 (DSSS)。另一种方式以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 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扩频传输技术
? 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使用了传统的窄带数据传输技术,但传输 频率将发生周期性的切换。系统在一个扩频或宽波段 的信道上使用不同的中心频率,以预先安排好的顺序 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跳频。跳频现象可以使 FHSS系统避免受到信道内窄带噪音的干扰。
IEEE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发展
? 802.11 ,定义微波和红外线的物理层和 MAC子层(2.4GHz,2Mbit/s,1997) ? 802.11a ,定义了微波物理层及 MAC子层(5GHz,54Mbit/s,1999) ? 802.11b ,物理层补充 DSSS(2.4GHz,11Mbit/s ,1997) ? 802.11b+ ,物理层补充 PBCC(2.4GHz,11Mbit/s ,2002) ? 802.11c ,关于802.11 网络和普通以太网之间的互通协议( 2000) ? 802.11d ,关于国际间漫游的规范( 2000) ? 802.11e ,对服务等级 QoS的支持(2004) ? 802.11f ,基站的互联性( 2003) ? 802.11g ,物理层补充 OFDM(2.4GHz,54Mbit/s,2003) ? 802.11h ,扩展物理层和 MAC子层标准( 5GHz,欧洲,2003) ? 802.11i , 安全和鉴权方面的补充( 2004) ? 802.11j ,扩展物理成和 MAC子层标准(5GHz,日本,2004) ? 802.11k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微波测量规范( 2005) ? 802.11m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设备维护规范( 2006) ? 802.11n ,导入MIMO(多输入输出)技术( 2.4G/5GHz,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