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有关。
19
2017年我院耐药菌株分布饼图
产ESBLS肺CRE, 13, 5% 炎克雷伯菌,
43, 16%
多重耐药的铜 绿假单胞, 11,
4%
多重耐药的鲍 曼不动杆菌,
4, 1%
MRSA, 79, 28%
产ESBLS大 肠埃希菌, 127, 46%
20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纳入目标 考核)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剂科)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备床旁(尤其是
ICU患者与神外
气管插管、气管
切开患者)
29
穿隔离衣
• 有大面积接触(如翻身、换药、吸痰时伤口最大 径≥5cm等)
• 有侵入性操作(除外采血、静脉/肌肉/皮下注射、 安置留置针等)时宜穿隔离衣
30
4、MDRO纳入晨交班
• 交班内容:多重耐药菌患者床号 、多重耐药菌的名 称
• 本科室/病房新收治MDRO的例数,并按MDRO的种 类进行分类描述;
•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 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 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 药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18
2015年-2017年我院目标监测耐药菌株分离情况
500
447
450
400
362
350
300
277
• 不进行接触隔离,约1.5%的医院内感染传播率 • 关键还在于手卫生
26
3.手卫生与隔离防护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 染/定植者时戴手套
27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MDRO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
模板的使用
配色方案修改:
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 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 方案】下调整。
LOGO的添加:
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 】-->【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 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
字体格式的设置:
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 】-->【母版】-->【幻灯片母版】下 调整。
多重耐药菌
.
“微生物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不难……” “当人们在商店里自己就能够买到青霉素时,那个 时代就可能来临”
1945年弗莱明诺贝尔奖获奖演说
.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 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 药的细菌。
月份为高发期 耐碱性 有些菌株可以通过外排机
制对抗消毒剂 强酸和乙醇作用较强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
.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学名是 Pseudomonas aeruginosa,
“虚假的铜锈”正好表达了 这种细菌所产生的青色色素
1961年由英国的Jeven首次 报道
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 全球, 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 原菌之一
.
葡萄球菌
菌体直径约0.8μm,小球 形,G+,无鞭毛,无荚膜 ,不产生芽胞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幼期培养中,常常分散 ,细菌细胞单独存在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 很广,健康禽类的皮肤、 羽毛、眼睑、粘膜、肠道 等都有葡萄球菌存在
.
常见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治PPT课件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治PPT课件

2024/10/15
.
17
治疗
• 抗假单胞菌ß-内酰胺类 哌拉西林及其复方 头孢哌酮及其复方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 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粘菌素类
2024/10/15
.
18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简称艰难梭菌,为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
• 艰难梭菌的芽孢可在医院等场所长期存活, 因而患者可在住院期间摄取到艰难梭菌的 芽孢。此时如果肠道正常菌群由于使用抗 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而破坏, 艰难梭菌可在结肠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菌 种,分泌肠毒素和细胞毒素从而导致腹泻 或者伪膜性肠炎。通过感染或者定植的患 者或医务人员还可导致医院内腹泻的暴发。
•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所有 药物菌不敏感。
2024/10/15
.
2
细菌耐药机制(固有、获得性)
主动外排
15%
孔蛋白改变
10%
灭活酶产生
45%
15%
其他机制…
15%
靶点改变
.
3
耐药菌: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科细菌 •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2024/10/15
.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对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和(或)头孢 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A对除头孢洛林外所有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类均耐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碳青霉烯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等。另外还往往对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等 耐药

多重耐药菌感染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ppt课件
23
吸痰或雾化治疗时,带标准外科口罩。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
中。 诊疗护理前后、脱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手消毒。 诊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专用。
24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500mg/L含 氯消毒剂)。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成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 行擦拭。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2
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患者安排在 最后。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 做好标准预防,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
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 痰液时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做好感染控 制措施。
25
Hale Waihona Puke 转科的病人,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
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26
4.医疗废物管理
锐器置入锐器盒。 其余医疗废物(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均放
18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 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避免污染,减少感染 的危险因素。
19
2.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 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使 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移到清洁部位实 施操作时,实施手卫生。

多重耐药菌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 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 病原体之一。
原因分析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 遍,如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不当等,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
医疗环境及设备
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 要原因之一,医疗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不 彻底可导致耐药菌株的传播。
患者免疫力低下
患者免疫力低下可增加感染多重耐药菌 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这类细菌在临床上较 为常见,给治疗和感染控制带来较大挑战。根据耐药性的不同,多重耐药菌可 分为不同类型,如泛耐药菌、全耐药菌等。
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总结词
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消毒等。
详细描述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即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为防控多重耐 药菌的传播,应加强手卫生,做到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对感染者要进行隔离,避免其与他人接触;同时加强 环境消毒,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残留。
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支持治疗
提高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 者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 、水分补充等支持治疗, 以增强抵抗力。
预防接种
鼓励患者接种针对多重耐 药菌的疫苗,提高免疫力 。
07
总结与展望
多重耐药菌防控的难点与挑战
总结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 要病原菌,其传播途径广泛,危 害严重,耐药机制复杂,治疗难 度大,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03
避免伤口接触
避免皮肤或伤口接触到病人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遵守医院感染防控规定
01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PPT课件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PPT课件
由于治疗难度大、病程延长,患 者的医疗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防治策略与建议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管理,提 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规范性。
提高免疫力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应该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诊断结果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 果和流行病学调查,对该病例进行了 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结论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为该患 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菌 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等。
确诊该患者感染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 胞菌,需要及时治疗。
PART 04
治疗过程与效果
患者姓名:张三
01男
03
04
籍贯:江苏南京
职业:退休工人
05
06
住院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 日
病情概述
01
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 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发热和呼吸困难。
02
03
入院后,医生通过痰培养 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并证 实为多重耐药菌株。
患者经过一系列抗菌药 物治疗后,病情未见明 显好转。
医院应该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医护 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总结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测、药敏试验及鉴别 诊断。
转归
患者病情变化、治愈或死亡情 况。
病例概述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感染部位及症状。

多重耐药菌课件

多重耐药菌课件
预防抗菌药物耐药旳12项措施: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 隔离患者 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6 教授会诊 5 应用本地资料 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2 拔除导管 1 接种疫苗
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诊疗环境旳清洁、消毒工作。 2、对医务人员和病人手频繁接触旳物体 表面,采用合适旳消毒剂进行擦拭、消 毒; 3、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暴 发时,应增长清洁、消毒频次。 4、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 毒。
3. 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对其他患者实施诊 疗护理操作,拟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 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终进行。
(二)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原则 操作规程 。 1、尤其是在进行多种侵袭性操作如实施 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 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 2、有效预防泌尿道感染、呼吸机有关性 肺炎、导管有关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 染等常见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有 多重耐药性旳病原菌。一种微生物对三类(例如 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 抗生素同步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泛耐菌株(P-resisitence):对几乎全部类抗菌 素耐药。例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 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烯 、四环素类、奎诺酮及 磺胺类等耐药。
合理使用抗菌素原则
3、尽量使用原有抗菌素,如无效再选择新药。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疗效和其他不良反应,如无 效或发觉副作用,应及时停药。 4、是否有多耐药菌株,一定要采用针对该菌株 旳有效药物治疗。 5、不可在皮肤,粘膜伤口处用药,以免细菌少 许屡次接触药物,诱发耐药。 6、感染脓肿要切开引流再用药。

感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诊断PPT课件

感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诊断PPT课件

Abdomen
E. coli, Proteus Klebsiella Enterococcus Bacteroides sp.
Urinary Tract
E. coli, Proteus Klebsiella Enterococcus Staph saprophyticus
Lower Respiratory Community
1939 Howard Florey 和 Ernst Chain分离获得青霉素,用于动物试验。
1942 青霉素首次用于救治战伤患者,拯救了 许多人的生命
1950’s 大量抗生素用于临床。
A poster from World War II, dramatically showing the virtues of the new miracle drug, and representing the high level of motivation in the country to aid the health of the soldiers at war.
药物热、风湿病、恶性肿瘤
慢性咳嗽和黄痰-原因
•哮喘 •后鼻腔鼻漏 •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 •胃酸返流 •吸烟相关的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症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肺泡蛋白沉积症
27-year-old man with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51-year-old man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病人来源:社区、养老院、医院 高龄、基础疾病、近期抗菌药物、近期住院、侵袭性操作、晚发医院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
Penicillin
Methicillin

多重耐药菌感染 ppt课件【2024版】

多重耐药菌感染  ppt课件【2024版】
护士长并及时开出“接触隔离”医嘱。并严格
做好手卫生和接触隔离工作。
确诊为医院感染者,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 感染管理科。
23
ppt课件
医生医嘱
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 养和药敏用药。
使用抗生素必须有效控制感染,尽量使用窄谱 抗生素,避免超疗程用药,病原菌不明或没有 其他有效抗生素时,限制使用广谱抗生素。
警惕VRSA的产生:国外已有报道,我国h VRSA(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9
ppt课件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暴发流行于ICU和血液病房等患有危重疾病和 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肠球菌对头孢菌素,链阳菌素类,克林霉素和 SMZ/TMP 可在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因此对 上述药物不应该报告为“敏感”。
32
ppt课件
接触隔离2:减少、避免设备共用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微量输液 泵
轮椅、担架
CT、超声仪器
床旁心电图
用后及时
消毒
33
ppt课件
接触隔离3:戴相关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隔离衣、面罩或口罩
穿戴相关防护用品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4
ppt课件
耐药菌增加原因
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 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
菌进行了筛选,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 性压力)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 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
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 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14
ppt课件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多重耐药菌课件

多重耐药菌课件

添加标题
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添加标题
皮道症状
添加标题
心悸、胸闷、头晕等 心血管症状
添加标题
意识模糊、昏迷等神 经系统症状
添加标题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 异常等实验室检查结 果异常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培养、胸部X线等 诊断依据: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等 诊断流程:初步诊断、确诊、治疗方案制定等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确 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预防复发:加强感染控制,防止再次 感染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病情和药物反 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的选择: 根据细菌种类和耐 药性选择合适的抗 菌药物
剂量和疗程:根据 病情严重程度和细 菌耐药性确定合适 的剂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根据细 菌种类和耐药性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联合使用
辅助治疗: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和细菌 耐药性选择合适的 辅助治疗措施,如 支持治疗、营养支 持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选择: 根据细菌种类、 药敏试验结果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 物
剂量和疗程:根 据病情严重程度、 细菌耐药性等因 素确定合适的剂 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根据 病情需要,合理 选择两种或两种 以上抗菌药物联 合使用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 产生耐药性
环境污染:细菌在环境 中传播和变异
医疗技术不足:缺乏有 效的治疗手段
社会认知不足:公众对 多重耐药菌的认识不足
国际合作不足:各国在 防控多重耐药菌方面的 合作不够紧密
展望未来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方向和趋势,提出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的建议。
加强科研合作:推动全球 科研机构共同研究多重耐 药菌防控技术

ICU多重耐药菌病例分享ppt课件

ICU多重耐药菌病例分享ppt课件
30
组织/体液 骨 脑脊液 上皮细胞衬液 炎性渗出液 肌肉 腹透液 汗液
组织穿透力比较
万古霉素 7-13%
利奈唑胺 60%
0-18%
70%
11-17%
100-450%
-
104%
30%
94%
20%
61%
-
55%
Bernstein WB, et al. Mechanisms for linezolid-induced anemia and thrombocytopenia. Ann Pharmacother. 2003;37(4):517-20.
7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11.5*10E9/L,NEUT 0.82,HGB 66g/L,PLT
68*10E9/L; 肝功能:ALT 411U/L,AST 171U/L,TB 40.3mmol/L,DB
30.0mmol/L; 氧和指数:210; 肾功能:正常。 淀粉酶:正常
60
57.1 58.3 51.7 52.8
50
40 30.7 31.2 30
20
10
0
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 阿米卡星
氨苄西林/舒巴坦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庆大霉素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 环丙沙星
复方磺胺甲噁唑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
抗菌药物
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均>50%
0.814 0.699
系列1, 10, 2.2
感染指标无明显好转
26
7月9日
27
7月9日
28
7月10日
29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比
万古霉素 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骨髓炎、败血 症等; 长期大量应用万古霉素会使部分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或细菌耐药率 增高; 此外万古霉素的肾毒性,耳毒性,组织穿透力较低。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详细描述
定期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对手卫生、隔离措施、抗菌药 物合理使用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 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他们对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的认知水 平。
05
多重耐药菌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多重耐药菌的研究取得了 长足的进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都 有了显著的突破。国内研究者们积极探 索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传播途径以 及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多 重耐药菌的流行
限制抗生素使用和加 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关 键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 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
研究新型抗菌药物和疗法 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威胁
提高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VS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多重耐药菌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国际学术界通过开展跨国合作、共享研 究成果等方式,推动了多重耐药菌研究的 快速发展。同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 加大了对多重耐药菌研究的投入和支持。
研究热点与前沿
耐药机制研究
研究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者们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等技术手段,深入探讨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为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详细描述
应采取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等措施,根据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危 险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强化手卫生管理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应建立手卫生规范,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剂的使用。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确 保医护人员和患者遵循手卫生规范。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配制药品前 给患者配餐前
1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1)手卫生 在以下情况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1)手卫生 在以下情况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直接为感染病患者进行 接触感染患者体 检查 、 治疗和护理 液,或污染物品
4
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在以下情况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或从 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1
适时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2
接触甲类或按照甲类
管理的传染病患者,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
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7
体液、分泌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适时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隔离衣或防护服仅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脱时应避免污染,脱下后内面向外卷起, 使污染面朝里 放入污衣袋封口 贴标识后 送清洗消毒或销毁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带手套 诊疗护理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诊疗患者 洗手 换手套
对照组 (n=31)
OR
P值
碳青霉烯类
19
3
16.12
<0.001
四、耐药菌感染和传播的危害
*
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造成的经济学损失是巨大的,Holmberg等的研究表明,包括医院内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耐药菌感染者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至少是同种敏感菌感染者的2倍。对耐药菌的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毒性更大或/和更昂贵的抗菌药物
3
重点患者:
4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病例分享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病例分享ppt课件
添加标题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标题:
标题:
$150,000
单击此处 添加副标题 或详细文本描述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 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每页 幻灯片的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据统计每页幻灯 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 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 述尽量简洁生动。
头孢 他啶
环丙 沙星
5
137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100
80

药 率
60
40
21.3
20
25.3
28.8
29.9
32.3
33.2
39.7
0
头孢哌酮/ 头孢
舒巴坦
吡肟
环丙 沙星
头孢 他啶
哌拉西林/ 亚胺 他唑巴坦 培南
左氧 沙星
6
MRSA %
40
<200 beds 200-499 beds >500 beds
❖ 使用过的抹布、拖布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
❖ 污物处理:所有用过的医疗废物放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 内,锐器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统一收集后进行无 害化处理;
❖ 患者解除隔离、转床或出院后,应对环境、设备仪器等物 体表面做终末消毒。
16
Dr.HU Bijie
常见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容...
标题 标二题 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 三 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容添加文本说明内
容...
标题:

多重耐药菌科件课件

多重耐药菌科件课件
知识更新。
案例一:某医院多重耐药菌爆发事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一:某医院多重耐药菌爆发事件
总结词
严格隔离、多学科协作、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在发现爆发后,医院采取了严格隔离措施,将感染患者与健康患者分开,并加强消毒清洁工作。同时,多学科协 作,包括感染控制、临床医学、药学等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经过共同努力,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未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
对多重耐药菌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传播。
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
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预防 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防控意识和能力。
针对新入职员工和进修生,进行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
和教育。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多重耐药 菌的最新防控知识和技术,保持
多重耐药菌种类
01
02
03
04
多重耐药菌危害
01
感染控制难度增加Hale Waihona Puke 02抗菌药物选择压力
03
公共卫生威胁
04
增加患者病死率
多重耐药菌产生原因
01
抗生素滥用
02
环境污染
03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水源传播
空气传播 食物传播
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制定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和防 控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防控 措施。
多重耐药菌科件课件
• 多重耐药菌产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 • 多重耐药菌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背景介 绍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 耐药的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
入院诊断: 1、肺部感染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房纤

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5、陈旧性脑梗塞
6、脑出血后遗症期
7、右侧股骨头置换术后
8、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9、脑萎缩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2
患者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血氧饱和度84%,给予氢化 可的松解痉止喘,因患者心率快,继续给予多索茶碱应用, 同时继续应用沙丁胺醇。若不能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给 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6
患者肺部感染重,血常规白细胞:24.72*109/L,中性粒细 胞比率91.5%。听诊肺大量干湿性罗音,已应用卡泊芬净抗 真菌治疗,加用莫西沙星、去甲万古霉素抗炎治疗,免疫 球蛋白提高抵抗力等治疗。由于患者感染重,根据广覆盖 原则,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并留取痰培养+药 敏,待药敏结果回报后结合药敏指导用药。
抗球菌治疗,并继续应用美罗培南。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7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8
2013年4月3日复查胸片结果回报:右下肺密度
增高影较前好转,不除外右侧胸腔积液。4月4日再次
复查血常规结果回报:白细胞:9.81*109/L,中性:
91%,血小板:81*109/L。肝功能结果:白蛋白:
患者处于哮喘持续状态,失液多,给予补液,监测血糖, 治疗上继续给予氨溴索化痰、奥美拉唑抑酸防止应激性溃 疡、营养支持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7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8
2013年3月28日患者出现发热,最高达38.7,血 常规:白细胞:14.92*109/L,中性:96.2%胸片结果: 右下肺感染较前加重。患者目前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钠时间较长,不除外耐药,给与停用,经验性应用美 罗培南抗感染。再次留取痰培养。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9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0
2013年3月27日痰培养结果:屎肠球菌,对万古
霉素敏感,痰涂片找到真菌孢子,3月28日痰涂片未
找到真菌,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后体温下降明显,继续
应用。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1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2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3
2013年3月29日痰培养结果回报:金黄色葡萄球 菌(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有白色念珠菌,依 据痰培养结果继续卡泊芬净应用及去甲万古霉素应用。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4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5
28.1g/L。应用利奈唑胺后患者白细胞数值下降,继续
应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13年4月4日再次复查痰培养结果回报:莫拉氏 菌。对美罗培南敏感,依据患者目前病情变化及辅助 检查回报,继续应用。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9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20
2013年4月7日给予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 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8%之间。 查血气:pH:7.475, PCO2:39.8mmHg, PO2:60mmHg, BE:6mmol/L,SPO2:92%。于4月9日再次复查血常规 结果回报:白细胞:9.95*109/L,中性:93.5%,肝 肾功能结果回报:白蛋白:34.8g/L,肾功能未见异常。 电解质结果未见异常。患者痰液由黄色转变为白色痰,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值降至正常,减少抗菌素用量, 停用美罗培南。
病例内容概要
患者薛某,男,87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 加重2天入院。入院时查体:P100次/分BP 140/90mmHg, 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口唇无紫绀。桶状胸,双肺呼吸 动度减弱,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 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 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右下肢股骨大转子处可见一 长约10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双下肢肌力5-级,病理征 未引出。
转入ICU情况:
患者烦躁,咳嗽、咳痰,喘憋、呼吸困难,喉中 痰鸣,难以自行咳出。心电监护示:查体:心率92145次/分,SPO2 84% 双肺可闻及大量痰鸣音。桶状 胸。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4
转入诊断:1、哮喘持续状态
2、肺部感染
肺 疾病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房 纤颤
5、高血压3级(很高危)
6、陈旧性脑梗塞
7、脑出血后遗症期
8、右侧股骨头置换术后
9、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0、脑萎缩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5
入ICU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 度监测。给予复查凝血四项、电解质、血气分析、肝肾功 能。
诊疗经过: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既往史结合相关检查,认 为患者诊断明确,给予内科护理常规,II级护理,低 盐低脂饮食,吸氧、心电监护。给予消炎抗感染(头 孢孟多酯、阿奇霉素)止咳化痰平喘、抗血小板聚集、 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多次出现病情加 重,真菌感染,给予加用消炎抗感染,抗真菌等治疗。 患者近几日出现烦躁,咳嗽、咳痰,喘憋、呼吸困难, 喉中痰鸣,难以自行咳出。心电监护示:查体:心率 92-145次/分,SPO2>90% 听诊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 音及湿性罗音。心音强弱不等,杂音未及。腹平软, 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急 查床旁胸片示:左肺大片密度增高影。血常规示: WBC 24.72*109/L,N 91.5%;患者喘憋明显,烦躁, 拒2/2绝0/2行021无创呼吸机多重辅耐助药菌呼感吸染,病例考分虑析 患者3 有脓毒血症,
2/20/2021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16
2013年4月2日血常规结果回报:白细胞:
12.64*109/L,中性:93.7%,肝肾功能结果:白蛋白:
30.7g/L。电解质结果未见异常。依据胸片结果回报,
患者下肺出现ARDS,全身出现水肿,可加用白蛋白,
加强利尿,治疗上停用去甲万古霉素,改用利奈唑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