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解析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随堂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拓宽教材]1.(必修3 P17图2-1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B.图2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C.图3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1、2、3表示答案:C2.(必修3 P16“问题探讨”改编)足球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员之间的配合,配合要靠信息的传递。
(1)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息,经过自身的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完成的。
(2)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是通过机体________来完成的。
答案:(1)神经系统(2)调节[精练好题]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解析:选D。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4.(2019·陕西渭南高二期末)下图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结构为树突,d结构为轴突B.c结构位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C.若在d处给予刺激,则b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e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答案:A5.(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b为传入神经解析:选C。
牵拉骨骼肌,能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再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可判断,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d位于传出神经上,A、B正确;图中缺少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b上有神经节的存在,故为传入神经,D正确。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2章 1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Word版含答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2,3,4,5,10,156,7,8,9,11,12,13,14A级| 根底练1.(2021山东济南期中)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动物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响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根底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2.以下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D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局部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 3.如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以下有关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④a是传出神经,c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c→b→a→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或m→c→b→a→s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⑦D.②④⑦解析: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出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4.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B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那么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5.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C )A.神经中枢解析:注入麻醉药之后,失去了痛觉,说明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影响,还能够运动,说明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是正常的 .6.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A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 .7.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C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Cl -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Na +大量流出膜外+的通透性比拟小,对K +的通透性比拟大+的通透性比拟大,对K +的通透性比拟小解析:静息电位是K +外流形成的 .8.(2021江苏南京期末)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那么相反,如下图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那么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 )→a;膜内a→→a;膜内b→a→b;膜内a→→b;膜内b→a解析:受刺激后,刺激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膜外电流为b→a,膜内电流为a→b .9.离体的枪乌贼(海洋动物)巨大轴突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一所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答复:(1)图中造成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某种离子的跨膜运输,该段这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填 "需要〞或 "不需要〞)耗能;假设适当降低该轴突细胞膜外的Na +浓度,那么c点将(填 "上升〞 "不变〞或 "下降〞) .(2)某同学用该离体轴突做了以下实验(如图二):取一灵敏电流计,在上述受刺激部位左侧1.0 cm处的膜外连接一个电极,在其右侧1.5 cm 处的膜外连接另一电极,在该部位给予适当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次方向(填 "相同〞或 "相反〞)的偏转,这个实验可证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的 .解析: (1)bc段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该过程中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假设降低细胞膜外Na +浓度,那么其与细胞内Na +的浓度差减少,动作电位峰值(即c点)下降 .(2)该刺激首|先到达左侧电极处,该部位膜外侧电位变为负,而右侧电极处膜外电位仍为正,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一段时间后,刺激传递到右侧电极处,该处膜外电位变为负,而左侧电极处膜外电位已转为正,此时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偏转方向与上次相反;这个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答案:(1)不需要下降(2)2 相反双向(或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B级| 能力练10.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外表,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D )解析:将电极均置于细胞膜外,此时为静息电位,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左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就有电位变化,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1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假设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正确的选项是( C )解析: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 .当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或膜内时,由于两电极间无电位差存在,指针不偏转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C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解析:依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 .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D正确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A正确 .13.蛙的神经元内、外的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内流,此时的Na+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当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Na +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此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 .14.以下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 .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填 "属于〞或 "不属于〞)反射 .(2)用a刺激神经,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 .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翻开的离子通道是 .(3)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 .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根据该实验步骤预测现象及结论 .(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传出神经元受损;如果,那么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部位d受损;如果,那么说明骨骼肌受损 .解析:(1)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2)图乙中①→③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即兴奋过程,③→④是兴奋后的恢复过程,此时K +外流 .(3)假设传出神经受损,那么刺激a处,c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假设骨骼肌受损,那么刺激b处,骨骼肌不收缩 .答案:(1)不属于(2)钾通道(3)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骨骼肌收缩骨骼肌不收缩C级| 拓展练15.以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答复:(1)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假设抑制该细胞的细胞呼吸,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说明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存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于是老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假设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假设,那么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 .解析:(1)⑤为效应器,刺激结构④传出神经时⑤会产生具体效应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假设抑制细胞呼吸,细胞中ATP量缺乏,那么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说明离开了ATP,带电离子就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假设伤及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后两腿均不会发生反响;假设伤及传出神经,那么刺激后,传出神经完好的腿会发生收缩反响 .答案:(1)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主动运输(2)①传出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课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 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 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核心要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传导特点 (1)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两个方面。如 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继续向前传导;即使不破 坏神经纤维结构上的连续性,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和化学药品等 因素也能使神经纤维的局部功能改变,从而中断兴奋的传导。 (2)绝缘性:一条神经中包含有大量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 的神经纤维,诸多纤维各自传导其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 传导的绝缘性。
(4)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 变化,兴奋向前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 静息电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感受器通常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 (×)
(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
(3)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刺激后变为外正内负( ×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 神经纤维膜的内侧 和外侧
结束
膜电位的测量及曲线解读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 经纤维膜的外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结束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基础题组】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2.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感受器或传入神经D.效应器3.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4.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则必然有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6.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D.刺激b,b的膜电位变为内负外正7.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使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8.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能力题组】9.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10.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B.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C.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D.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11.如图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
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含解析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答案]:B2“脊髓灰质炎”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答案]:B3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为材料,如下图所示,这时观测到a、b两点间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A.在膜内是b→aB.在膜内可以是b→a,也可以是a→bC.在膜外是b→aD.在膜外是a→b[答案]:C4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
其原因是()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答案]:D5下面对突触和突触小体的理解,错误的是()A.突触一般涉及两个神经元,而突触小体只涉及一个神经元B.突触和突触小体都属于细胞内部的结构C.突触和突触小体都具有生物膜结构D.突触前膜是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共有结构[解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部分叫做突触小体,属于细胞内部的结构,但突触一般涉及两个神经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不是细胞内部的结构。
[答案]:B6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
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下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C.若刺激Ⅱ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若刺激Ⅰ处,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解析]:由于渐冻人损伤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若以针刺S,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III 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选A。
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一般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神经中枢经传出神经把兴奋传递给效应器,不会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2.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解析:选B。
感受器是由传入神经末梢特化而成,其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
不同的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且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3.(2019·大庆中学期中)在离体条件下,一个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传导是()A.单向的,只能向前传导B.双向的,只向神经末梢传导C.双向的,传遍整个神经细胞D.双向的,在膜内外之间传导解析:选C。
在离体条件下,一个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可以产生兴奋,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未兴奋部位传导,即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传导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的,会传遍整个神经细胞,故选C。
4.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解析:选C。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
5.(2019·济宁高二检测)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9:2.1.1 反射和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反射和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如果某患者支配右手的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完整,则()A.针刺左手不会发生缩手反射B.针刺右手会发生缩手反射C.针刺左手不会感觉疼痛D.针刺右手会感觉疼痛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①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B.结构①、③分别由长树突和轴突构成C.图中神经元的细胞体均位于结构②处D.a、b依次表示反射弧的效应器和感受器4.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积大小不同,人体各种类型的细胞中,神经元(如图)的细胞膜表面积最大,有关这一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表面积大,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充分联系B.多食用含磷脂较多的食物,能够补脑C.神经细胞中的突起部分形状始终不变D.神经细胞的突起部分主要是细胞膜和少部分细胞质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5.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 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6.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二。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7.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或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由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组成B.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C.完成反射活动至少需要3个神经元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9.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10.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引起膜电位变化C.e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综合训练11.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高中生物2.1.1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根底小练]1 .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答案:B解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根底.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局部.2 .以下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一一一———+ + + + + +①xzz②二二二③UZ④二二二———一——+ + + + + +A.①一④B.②一③C.③一②D.④一①答案:D解析: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刺激点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即由图④变为图①.3 .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⑤答案:A解析:反射活动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损, 都不能完成反射.此反射的神经中枢有两个:一个在脊髓, 是低级神经中枢;一个在大脑, 是高级神经中枢.刺激后此人能产生感觉,说明他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有受损伤,所以兴奋还能传到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由于腰椎部位受到损伤,可能是脊髓中的低级中枢或者传出神经受到损伤, 从而不能使兴奋传到效应器,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下肢运动的效应器是下肢肌肉,所以,腰椎部的外伤不可能损伤其效应器.4 .以下图中,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局部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1 1 - I _ _ 一A BC D答案:A 解析:A选项,两电极处都是正电荷,无电位差,故电流表不偏转. B选项, 兴奋传到左侧,电位为内正外负,左右两侧存在电位差,故电流表应向左偏转. C选项,左右电极均是正电荷,电流表不应偏转. D选项,左右两侧都兴奋,外表都是负电荷,电流表不偏转.5.以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局部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如果①处受损,那么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响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答案:C解析: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不是轴突,A项错误;当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传出神经纤维〕仍可产生缩手反响,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只有完整的反射弧作出的反响才叫做反射, B项错误;①是把脊髓的信息传给大脑的,①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下对刺激作出反响, C项正确;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那么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项错误.6.如以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甲_ I ,+ + + +----- + + + + +Na4A. 丁区域发生 ?外流和N~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A 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区膜 电位为外负内正,那么乙处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丁区膜电位外正内负,应是如外流所致.7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该纤维静息 电位为一70 mV 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 的电位差的变化:由一 70 mV 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 40 mV 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 那么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选项是答案:B 解析:假设把微伏表的两极连接在膜的一侧,那么兴奋前和恢复静息电位后,测 得的数值均为0.由题干知,该微伏表测得的电位变化是负电位一正电位一负电位.因此, 两个微电极放置的位置应该是一个在膜内,另一个在膜外,B 项正确.8 .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时,发生的离子移动 主要是〔〕A.?内流 C. K +外流答案:B 解析:当形成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 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9 .现象I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n :小明伸手拿 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响比拟见下表,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比拟工程 现象I 现象n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口」以不要Ab ।⑴盟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 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答案:B 解析: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响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那么不能完成缩手反响;现象I 的中枢在脊髓, 现象n 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故B 正确.两个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 数量以及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应相当.刺激 刺激B. Na+内流 D. Na+外流NaT 的通透性增加,Na 卡内流,使兴奋部刺激10 .以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在神经纤维的外表,放置两个相距 1〜2厘米的电极a 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 〔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选项是〔 〕AS B.②C.③D.④答案:D 解析:该电流表测量的是膜外的电位变化,由图甲知 a 处先兴奋,膜外电位 变为负电位,指针向左偏转一次,随后 b 处兴奋,指针向右偏转一次, 故此过程中电流表指 针应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项符合题意.[好题狂练]11 .用去除脑但保存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请答复与此有关的 问题: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加钉A 端JB 端剪断处〔i 〕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 位于左后趾部的 中,神经中枢位于 中.〔2〕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 〔见图〕,立即刺激 A 端〔填“能〞或“不 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 端〔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假设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 〔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 动,主要原因是答案:〔1〕皮肤脊髓〔2〕能不能不能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解析:〔1〕青蛙的大脑已被破坏,刺激后出现的后肢收缩活动属于脊髓反射,因此中枢 位于脊髓,实验中后肢保存了皮肤,因此感受器应位于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2〕反射活动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 a 激刺.电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局部组成.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结构或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题中将传出神经切断,反射弧结构失去完整性, 再刺激引起效应器反响,不能称为反射.12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上下可以用电导〔g 〕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以下图表示神经细胞犬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 〔gNa+、gK+分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 gNk 和gK*的变化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限制是通过限制细胞膜上的 来实现的.在动作 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 ADP 的生成量会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 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 变化,形成动作电位.〔3〕请分析,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Na : ; : .答案:〔1〕载体蛋白〔离子通道〕增加 〔2〕外正内负 电位 〔3〕对Na 卡的通透性迅速 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解析:〔1〕载体蛋白是细胞膜上限制离子通透性大小的结构物质.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 程中,细胞消耗能量,细胞内ADP 的生成量会增加.〔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3〕据图分析,神经元在接受刺激时对Na 卡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 卡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13 .以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 、B 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 A 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 别表示Na+、?的电导情况〕.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i〕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而实验操作只能在神经上完成,那么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①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其剪断;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 ,假设〔填“有〞或“无〞〕肌肉收缩现象,那么神经A为传入神经,反之那么为传出神经.〔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而且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那么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 ,假设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那么神经 A 为传出神经;假设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那么神经A为传入神经.答案:〔1〕①1、2之间②1 无〔或2 有〕〔2〕②1 1 2〔或答4 2 1也可〕解析:假设实验操作只能在神经A上完成,剪断神经A后,刺激远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响, 那么说明神经A是传出神经;刺激近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响, 那么说明神经A是传入神经.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如果神经A是传出神经,那么刺激实验位点1时,电流计的指针偏车专1次;如果神经A是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实验位点1时,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5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选择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 )A.电信号B.化学信号C.物理信号D.生物信号解析:选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其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样,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选C A图所示的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正确;B图所示的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正确;C图所示的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错误;D图所示的是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方向一样,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正确。
3.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须要消耗能量解析:选C 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接受刺激后,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在形成动作电位时,Na+通过蛋白质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内部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处于离体状态的神经纤维,中间部位受到刺激,兴奋可双向传导;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流淌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4.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相宜刺激时可快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下面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若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正确的是( )解析:选C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3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2·上海六校联考)下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
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B.冲动会达到脑部C.冲动会达到Y处的感受器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解析】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了效应器。
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兴奋能够传到Y处的效应器,也能传到Z,但不能传到上一个神经元,不能传到脑部。
Z处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 A2.(2013·承德高二联考)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 D.④→①【解析】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静息状态电位为外正内负。
【答案】 A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解析】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表现为钾离子由膜内流向膜外。
【答案】 C4.(2012·济南检测)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B.③→④C.②→① D.④→③【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
【答案】 B5.(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K+外流【参考答案】B确;兴奋传导方向是A→B、A→C,C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据此,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及从题图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B.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是伴有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2.如图所示的神经纤维膜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电流计的两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3.当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所产生的兴奋能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所产生的兴奋能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C.未兴奋部位神经细胞膜内的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D.兴奋部位神经细胞膜内的Na+浓度明显高于膜外1.【答案】B【名师点睛】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呈外正内负状态。
(2)形成机制是:①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能力较小;②细胞膜内外离子由于Na+—K+泵的作用而呈现不均衡分布;③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
因此静息状态时K+就会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造成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
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一方面可随K+的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它又阻碍K+的进一步外移。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三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树突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轴突中解析:选B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神经元一般有多个树突;能将兴奋从周围部位传向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入神经元,将兴奋从中枢部位传向周围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出神经元,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不仅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传导兴奋。
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解析:选C 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C.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D.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解析:选B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完成反射活动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直接刺激传出神经,虽然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但不能算作反射;最简单的反射弧可以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选B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二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三)_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课时跟踪检测(三)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树突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轴突中解析:选B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神经元一般有多个树突;能将兴奋从周围部位传向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入神经元,将兴奋从中枢部位传向周围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出神经元,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不仅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传导兴奋。
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解析:选C 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选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完整的反射弧和相应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选B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三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树突B.依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轴突中解析:选B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神经元一般有多个树突;能将兴奋从四周部位传向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入神经元,将兴奋从中枢部位传向四周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出神经元,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不仅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传导兴奋。
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袒露的电线会马上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袒露的电线时,会马上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解析:选C 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C.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D.反射发生须要肯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解析:选B 反射是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完成反射活动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干脆刺激传出神经,虽然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但不能算作反射;最简洁的反射弧可以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峻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选B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VIP专享】(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3】(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3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2·上海六校联考)下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
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冲动会达到效应器B.冲动会达到脑部C.冲动会达到Y处的感受器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解析】 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了效应器。
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兴奋能够传到Y处的效应器,也能传到Z,但不能传到上一个神经元,不能传到脑部。
Z处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 A2.(2013·承德高二联考)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C.③→②D.④→①【解析】 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静息状态电位为外正内负。
【答案】 A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解析】 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表现为钾离子由膜内流向膜外。
【答案】 C4.(2012·济南检测)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 B.③→④C.②→①D.④→③【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
【答案】 B5.(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 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1 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结合教材“思考与讨论”,理解反射弧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重点)2.结合教材图解和相关物理知识,理解神经纤维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重、难点) 神 经 调 节 的 结 构 基 础 和 反 射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元⎩⎪⎨⎪⎧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 经中枢突起⎩⎨⎧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结构模式图如下: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合作探讨]探讨1:观察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示意图,并探讨以下问题:膝跳反射缩手反射(1)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分别是由几个神经元完成的,由此你将得出什么结论?提示:2、3。
不同的反射需要的神经元数目不同,一般来说,反射活动越复杂,需要的神经元越多。
(2)上述两种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分别是哪个数字序号?提示:①、①。
探讨2: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1)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吗?提示:不属于。
(2)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与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这两种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也不相同。
[思维升华]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C)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2.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是反射。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四)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人的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A.运动言语区(S区) B.书写言语区(W区)C.视觉言语区(V区) D.听觉言语区(H区)解析:选C 人体大脑皮层中有四个言语区,W区是书写言语区,H区是听觉言语区,S 区是运动言语区,V区是视觉言语区。
各个言语区的功能各不相同,若受到损伤,其功能就会丧失,但是不会影响其他言语区的功能。
2.可以与突触小体共同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 )①同一神经元的树突②其他神经元的树突③同一神经元的细胞体④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突触的两种类型。
即轴突(上一个神经元)—细胞体(下一个神经元)型,轴突(上一个神经元)—树突(下一个神经元)型。
3.右面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析:选C 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构成。
突触小泡的形成离不开高尔基体。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在反射弧中,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 B.②→①C.③→④ D.④→③解析:选C 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④向突触后膜③传递。
5.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B.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C.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解析:选B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通过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脊髓,间接控制四肢的反射活动。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③如果测量的部位都在细胞膜外,在指针内偏左侧刺激,首先在电流表左侧 出现负电荷,而右侧仍然为正电荷,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当电流表右侧 出现负电荷,而左侧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右)。因此,电流表偏 转方向为两次偏转(先左后右)。
A)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丁区域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状态,静息时,由 于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 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理,A错误;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既可能向左传导,也可能向右传导,D正确;若 兴奋向右传导,则甲区和丙区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在膜内, 兴奋部位(乙区)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丁区)形成了电位差,有了电荷 移动,就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由兴奋部位(乙区)流向未兴奋部位(丁 区),这样,局部电流就不断地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引起电位变化, 兴奋不断向前传导,C正确。
只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相互联系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方可完成反射活动
2.反射与反射弧的认识误区 (1)效应器包括两部分,运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 (3)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
方法透析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1)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如图1)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2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灰质在横切面上呈“H”形,每侧灰质前部扩大,称为前角,后部狭细, 称为后角,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如图2)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演练强化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反射及愉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基础达标 ]1.以下关于反射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觉器或传入迷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觉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愉悦能够引起感觉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分析:选 A。
感觉器是传入迷经末梢,效应器一般是传入迷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神经中枢经传入迷经把愉悦传达给效应器,不会影响感觉器的敏感性。
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2.以下关于感觉器特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感觉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激动B.感觉器直接将感觉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C.各种感觉器都有各自的合适刺激D.感觉器可产生适应现象分析:选 B。
感觉器是由传入迷经末梢特化而成,其功能是感觉刺激,产生愉悦并能传导愉悦 ( 愉悦以神经激动的方式传导) 。
不相同的感觉器都有各自的合适刺激,且感觉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3.(2019 ·大庆中学期中) 在离体条件下,一个神经细胞碰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传导是()A.单向的,只能向前传导B.双向的,只向神经末梢传导C.双向的,传遍整个神经细胞D.双向的,在膜内外之间传导分析:选 C。
在离体条件下,一个神经细胞碰到刺激后能够产生愉悦,愉悦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未愉悦部位传导,即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传导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的,会传遍整个神经细胞,应选C。
4.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分析:选C。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
5.(2019 ·济宁高二检测) 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 和 120 mmol/L 。
2021年高中生物人教版三课时跟踪检测:(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 (四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一、选择题1.以下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选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 ,兴奋部位与两侧未兴奋部位都存在电位差 ,所以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 ,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2.以下有关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D.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或某些腺体解析:选A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屡次分支 ,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3.在反射弧中 ,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 ,兴奋能传到效应器 ,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 ,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 ,原因是兴奋在以下列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B.③→④C.②→① D.④→③解析:选B 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而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也可以是单向的 .在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只能由④→③ ,而不能由③→④ .4.以下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 )①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②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 ,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下丘脑;③患者假设S区受损那么看不懂文字 ,假设视觉中枢发生障碍那么看不见文字;④一般成年人可以 "憋尿〞 ,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A.①②④ B.②③C.①④ D.①③④解析:选B 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 ,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患者假设V区受损那么看不懂文字 ,假设视觉中枢发生障碍那么看不见文字 ,而假设S区受损那么不能讲话;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成人大脑皮层发育完善 ,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5.(江苏 (高|考 ))以下关于神经兴奋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 ,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根底解析:选B 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 ,且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 ,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才能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 ,可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根底 ,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K+的外流 .6.止痛药(如 "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 ,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 ,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解析:选A 止痛药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 ,又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 ,但具有止痛作用 ,其作用机制很可能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 ,神经递质失去了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时机 ,不能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从而到达止痛的作用 .7.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 .当在P点施加一定的电刺激时 ,甲、乙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 ,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 ,乙不偏转解析:选D 在P点施加一定的电刺激时 ,兴奋可向两边传导 ,但突触结构决定了兴奋不能传递至||右侧的神经元 ,所以甲只发生一次偏转 ,而乙不发生偏转 .8.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的④、⑤、⑥共同组成了突触B.图中的①代表神经纤维轴突的一局部C.图中的②是高尔基体 ,参与神经递质的加工D.在甲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信息传递需要能量解析:选C ④、⑤、⑥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共同组成了突触;图中的①代表神经纤维轴突的一局部;图中的②是线粒体;神经递质通过④的方式为胞吐 ,需要消耗能量 .9.以下列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局部,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局部)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方向的B.切断d、刺激b ,不会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响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选A 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图中d为传入神经 ,切断d ,刺激b ,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 ,仍能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响;结构b为神经纤维 ,结构c为神经中枢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上的传递速度要快;Ⅱ处为突触后膜 ,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二、非选择题10.以下列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答复:(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用针刺A时 ,引起F收缩的现象叫________ .针刺A时 ,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假设针刺A只能感到疼痛 ,F却不能收缩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将麻醉药物分别放在B处和E处 ,然后用针刺 A ,产生的效果是放在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在E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 "兴奋〞或 "抑制〞) ,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 .解析:(1)图2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 ,结构②为突触后膜 .(2)针刺A时 ,兴奋沿着反射弧到达F ,可引起F的收缩 ,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完整 ,任何一个环节阻断 ,反射将不能完成 .针刺A能产生痛觉说明兴奋可以传到神经中枢 ,沿着上行传导到达大脑皮层痛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但F不收缩可能是E断开或F本身受损伤 .(3)B为传入神经 ,E为传出神经 ,麻醉B ,针刺A时既无痛觉 ,也无反响;麻醉E ,针刺A时会产生痛觉 ,但F 没有反响 .(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 ,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反射大脑皮层E处受损或者F处损伤(3)无痛觉 ,F处无反响(肌肉不收缩) 有痛觉 ,F处无反响(肌肉不收缩) (4)兴奋膜电位一、选择题1.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去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症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解析:选A 因α银环蛇毒的作用 ,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 ,造成肌肉松弛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有机磷农药抑制后 ,造成乙酰胆碱不能被去除 ,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出现肌肉僵直病症 .2.(江苏 (高|考 ))以下列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 ,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 ,Na+和Cl-同时内流解析:选D 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 ,生物膜的分隔作用可防止其被细胞内的其他酶系破坏 .神经细胞上的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 ,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从图中可以看出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是引起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 ,该神经细胞膜外侧Na+或Cl-内流 ,两者不能同时发生 .3.以下列图为神经细胞的一局部膜结构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假设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 ,那么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A面为正电位 ,B面为负电位C.假设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 ,那么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假设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 ,那么动作电位产生时 ,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解析:选C 由图知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具有识别功能;静息时 ,K+外流导致膜内为负电位 ,膜外为正电位 ,A面为细胞膜外侧;假设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 , 那么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导致的 ,故假设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 ,那么动作电位产生时 ,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 .4.下面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刺激c点 ,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假设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 ,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递到e时 ,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流计①不偏转 ,电流计②偏转两次 ,方向相反解析:选C 刺激c点 ,假设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 ,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兴奋由c传递到e时 ,需要通过突触结构 ,在突触前膜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在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是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刺激c点 ,兴奋可向b、d方向传导 ,向d方向传导时先到达电流计②的左电极处 ,此时指针偏转一次 ,后到达电流计②的右电极处 ,此时指针又向相反方向偏转一次 ,因此电流计②偏转两次;b所在的神经元为突触后膜 ,兴奋不能从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 ,因此电流计①不偏转 .5.下面为神经 -肌肉连接示意图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 ,电流计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计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解析:选C 刺激肌肉 ,信号先传到电流计左边 ,产生电位差 ,再传到电流计右边 ,产生电位差 ,所以电流计指针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刺激M点反射弧不完整 ,不属于反射;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 ,发生的信号变化应为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故刺激N点 ,电流计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6.以下列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 ,以下有关表达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表达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防止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选C 据图中Ca2+的作用可知 ,瞬间增大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 ,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 ,故神经递质的释放表达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②只能说明神经递质能促进Na+进入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被重吸收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 ,可防止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二、非选择题7.以下列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 ,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 ,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 .请据图答复下面的问题:(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乙图是甲图中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乙图中的h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 ,兴奋从g传到h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兴奋不能由h传到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假设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 ,那么③称为____________ .假设刺激图丙中b点 ,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解析:(1)甲图中f为感受器 ,乙图为突触结构 ,可作为甲图中d的放大图 .(2)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传向突触后膜 ,而不能逆向传递 .(3)兴奋在神经元上可双向传导 ,故刺激丙图中b点时 ,a、c、d、e处均可产生兴奋 .答案:(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神经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中枢a、c、d、e8.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越来越退化 ,最||后开展为全身无力、长期卧床 ,无法自主呼吸 ,但患者的智力、记忆、感觉不受影响 .下面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模式图 ,请答复相关问题:(1)图中属于神经中枢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呼吸中枢位于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__(填序号)处突触较多 ,反射通过的突触越多 ,那么完成反射所需时间越__________ .在突触的组成中 ,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 .在膝跳反射中具有________个神经元 .(3) "渐冻人〞肌肉萎缩 ,肌肉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的一局部 .用针刺激图中①处 , "渐冻人〞________(填 "有〞或 "没有〞)感觉 .解析:(1)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神经中枢,③是效应器;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其中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 .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构成 .(3)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因此肌肉属于效应器的一局部 .从题中信息可知 , "渐冻人〞有感觉 .答案:(1)②脑干(2)②长突触间隙两(3)效应器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树突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轴突中解析:选B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神经元一般有多个树突;能将兴奋从周围部位传向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入神经元,将兴奋从中枢部位传向周围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出神经元,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不仅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传导兴奋。
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解析:选C 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C.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D.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解析:选B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完成反射活动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直接刺激传出神经,虽然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但不能算作反射;最简单的反射弧可以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选B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5.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C 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接受刺激后,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在形成动作电位时,Na+通过蛋白质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内部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处于离体状态的神经纤维,中间部位受到刺激,兴奋可双向传导;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6.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下面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若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正确的是( )解析:选C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
当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或膜内时,由于两电极间无电位差存在,指针不偏转。
7.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上的生物电现象,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丙两处表示未兴奋区域,乙处表示兴奋区域B.膜外电流的方向为甲→乙,丙→乙C.乙处产生的兴奋,能刺激甲、丙两处产生兴奋D.甲处膜外只存在阳离子,乙处膜外只存在阴离子解析:选D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的电位,膜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甲、丙两处膜外均为正电位,乙处膜外为负电位,甲、乙及乙、丙两处存在电位差,能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区域产生兴奋;甲、乙两处膜外均既存在阳离子,也存在阴离子,但甲处膜外阳离子较多,乙处膜外阴离子较多。
8.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甲,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引起的B.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C.一定条件下的甲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D.t4~t5时间段内,神经纤维上K+通道打开,利用ATP将K+运出细胞恢复静息电位解析:选C 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引起的;由题图可知t1、t2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无法累加,t2、t3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t4~t5时间段内是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此时主要是K+外流,K+外流不消耗ATP。
9.下面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在③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D.若①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解析:选B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腺体,共同组成了效应器;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若①处受损,即传入神经受损,反射不能发生。
二、非选择题10.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主要是Na+内流,从而使膜内外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恢复静息电位时,主要是K+外流,从而使膜电位恢复为外正内负,这一周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如图1所示。
在神经纤维上分别取三个电位差测量点,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位于测量点的细胞膜外侧和内侧,FE=FG,均为5 cm,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K+的浓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膜外K+的浓度,从图1可知,膜内外的电位差为________mV。
(2)图1中A点时膜外Na+浓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膜内Na+浓度。
AC段为产生动作电位,此时Na+内流方式为________;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此时K+外流方式为________。
(3)图2中,受刺激后F点处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状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在FE、FG段传导的时间依次为t1、t2,两者的大小是t1________t2(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
在静息状态下,膜内K+的浓度大于膜外K+的浓度;图1中由A到B,膜电位由-60变为0,由此可知,静息状态下电位差为-60 mV。
(2)A点时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Na+浓度,AC段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K+外流方式为协助扩散。
(3)图2中,受刺激后F点处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状态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4)由题干可知,FE和FG的距离相等,且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神经传导所用时间相同。
答案:(1)大于-60 (2)大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4)=FE=FG,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等距传导,所用时间相同一、选择题1.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解析:选A 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由于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测出的是静息电位;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兴奋先传导到电流表右侧电极,后传导到电流表左侧电极,所以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因此,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2.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A.①②B.③④C.④⑤ D.⑤⑥解析:选C 根据题图所示,②上具有神经节,所以②是传入神经,①是感受器,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⑤是传出神经,⑥是效应器。
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①感受器正常,②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腰椎部,下肢没有受伤,说明⑥效应器正常,但由于不能运动,所以可能是④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腹部侧或⑤传出神经受伤。
3.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解析:选 A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③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4.如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
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④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B.④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C.正常情况下,“▲”表示的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D.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选A 从图中信息可知,②③途径消耗ATP,故属于主动运输;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也能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会形成动作电位,故图中“▲”表示K+、“◆”表示Na+,正常情况下K+的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5.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下图Ⅰ、Ⅱ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B.a~b时,膜内Na+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有关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K+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Na+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解析:选B 由图示曲线可知,该培养液与膜内Na+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有关,所以应该含Na+而不能用KCl溶液代替,否则会影响膜电位;a~b时产生动作电位,膜内Na+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有关;曲线Ⅱ上c点值为动作电位峰值,可通过适当提高培养液中Na+浓度以增大膜内外的浓度差来提高;c~d时,K+外流,可形成静息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