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3.提高学生的艺术批评能力,学会用专业术语进行评论和写作。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三、教学内容
1.美术作品鉴赏: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风格等,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2.美术批评方法:学习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掌握评论写作的规范。
3.美术流派与历史:梳理美术发展脉络,了解各时期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九、课程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4周):基础理论学习,包括美术史概述、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第二阶段(5-8周):深入分析各时期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进行鉴赏实践。
3.第三阶段(9-12周):批评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探讨如何撰写艺术评论。
4.第四阶段(13-16周):跨领域艺术鉴赏,结合当代艺术现象进行批评分析。
二十一、课程推广与交流
1.校内宣传:通过校园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宣传课程特色和成果,提高课程的知名度。
2.校际合作:与其他高校开展课程交流和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升课程质量。
3.社会合作:与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4.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教育交流活动,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课程的国际化水平。
4.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丰富其精神世界。
十四、教学方法具体实施
1.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强调作品的视觉元素、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鉴赏心得和批评观点,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3.实地教学:组织学生赴美术馆、画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析、批评,培养批判性思维。

《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国美术发生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趋势。

3、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培养、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具有设计创作研究能力。

5、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基本理论与知识,胜任社会美术与设计领域工作。

6、了解中国优秀的艺术文化思想;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美术鉴赏》
2.主要参考书
《中国美术通史》(全8卷) 《中国美术史》。

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大纲模板

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小学美术鉴赏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对中外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五、教学时间根据学校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一定学时。

六、教学内容1.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美术作品的分类与特点-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美术作品的创作手法2.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鉴赏- 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鉴赏-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3. 美术与生活- 美术与日常生活- 美术与科技- 美术与社会七、教学要求1. 低年级:- 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 学习简单的美术鉴赏方法,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 初步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基本特点。

2. 中年级:- 深入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如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

- 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初步的鉴赏和分析。

- 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

3. 高年级:- 深入学习美术鉴赏的高级技巧,如审美评价、艺术风格分析等。

- 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和分析。

- 了解美术作品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3. 观察法:通过观察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法:通过学生自主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和创作能力。

九、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参与讨论等。

2. 作品鉴赏:对指定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3. 实践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定的美术鉴赏或创作任务。

十、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小学美术鉴赏》2. 参考书目:- 《美术鉴赏教程》- 《中外美术史》- 《美术鉴赏词典》十一、教学资源1. 美术作品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鉴赏课程大纲,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也能够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美术知识,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课程目标鉴赏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在制定大纲前,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个问题。

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些美术名词,那么通过寻找一些简单的图片就能够轻易地完成。

但是,鉴赏课程的目标应该是更高层次的,既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程,又要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最终目的则是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换言之,鉴赏课程的目标与学科知识、智力技能和人格素养息息相关。

二、课程内容鉴赏课程的内容应该如何安排?首先,需要一些关于美术的基本概念、知识,包括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常见的美术作品类型、不同时期的美术风格等等。

其次,需要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有特色的作品,以便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美术的魅力。

比如可以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去画廊或美术馆参观展览,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

此外,鉴赏课程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比如从形式美、意境美、思想性等各个方面去审视作品,并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角度进行解构。

三、课程设计全面合理地设计课程,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安排、课堂活动、评价方式等。

教学安排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便将知识串起来。

对于鉴赏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讲座、讲解、讨论、实践为主,将学生引导到实物的面前去观察、领悟和品味。

实践环节可以采用绘画、摄影、设计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将所学到的鉴赏方法应用到画布或相片中,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在评价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既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考虑到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通过考试、作业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的最后一步。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模板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2. 课程性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3.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学生4. 开课单位: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相关教学单位5. 总学时数:[填写具体学时数]6. 学分:[填写具体学分]7. 先修课程:[如有,填写先修课程名称]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1.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2)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历史、流派、风格及创作手法。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2. 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批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知识目标:(1)了解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

(2)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熟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评价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美术史、艺术流派、代表作品等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美术作品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4. 观察法: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实地感受美术作品。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课程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2. 理论教学:讲解美术史、艺术流派、代表作品等知识。

3. 实践教学: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实地感受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周数:18周学分:2 学分适用专业: 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相关专业开课部门:艺术学院(一)课程教学目标《美术鉴赏》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基本和广泛的文学、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较高级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技巧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是衡量大学生素质构成和人格完美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把美学知识和对门类艺术(如:绘画艺术)的鉴赏融为一体,力图使学生在了解美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认识艺术鉴赏的主要功能和途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参与社会审美实践,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此外,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补充,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领域有所促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并对中外美术发展的整体结构脉络及美术风格的传承、演化有较详细的认识、了解。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两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下述目标:(一)理论知识:在欣赏理论篇的基础上,学生能了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与数码艺术、影视美术、现代装置与行为艺术等九大美术形式。

以及中外美术发展结构脉络。

(二)能力方面: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艺术修养,能对艺术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具备分析具体美术现象、鉴赏具体美术作品的能力。

(五)教学学时分配(六)大纲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美术欣赏理论知识1、教学要求: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和美术的文化内涵,熟悉美术的功能和作用;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部分。

2、教学内容:主要了解美术的各个门类及其性质和特点,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等门类。

重点讲解绘画艺术的相关知识,以及中西方的艺术语言。

《美术名作与绘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名作与绘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名作与绘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美术名作与绘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美术名作以及绘画技巧的深入研究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文化领域中具备扎实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增进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学期:- 单位1:古代美术名作的创作背景与赏析- 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比较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异同- 单位2: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演变与创新-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文化氛围-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技巧- 深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单位3:近现代美术作品的赏析与解读- 研究近现代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分析近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意义- 解读近现代美术作品的象征和象征意义2. 第二学期:- 单位4:绘画技巧及其应用- 研究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实践绘画技巧,提升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探索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单位5: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论- 研究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包括绘画和雕塑等- 培养对艺术品的评论和评价能力- 探索艺术创作与社会的关系- 单位6:个人创作和展览-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绘画创作- 安排学生绘画作品的展览和评选活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展示美术名作,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

- 示范演示: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创作过程,示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达创意。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探讨。

-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尝试绘画技巧并进行实际绘画创作,提升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包括课堂活动中的提问和讨论等,反映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程度。

- 书面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面作业,如艺术作品的解读和绘画技巧的实践等。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美术鉴赏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创作背景,提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

二、课程内容和安排1. 西方美术史概述通过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学生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中国美术史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和现代美术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鉴赏理解能力。

3. 绘画艺术的基本元素和技法着重介绍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基本元素,以及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绘画作品的深入理解。

4. 雕塑与立体艺术学习雕塑作品的创作理念、表现技巧和艺术性特点。

通过对立体艺术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空间和形体的感知能力,提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水平。

5. 书法和篆刻的欣赏与实践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理解书法和篆刻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对书法和篆刻作品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 教学评价以学生的作品、论文和参与度等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作品展览、鉴赏演讲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估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主教材:《美术鉴赏教程》辅助教材:《西方艺术史导读》、《中国美术史》2. 参考资料美术博物馆藏品图录、艺术期刊、艺术家作品集等。

五、学习要求和考核标准1. 学习要求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完成作业和考试,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解读能力。

2. 考核标准考核主要以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为评价依据,包括创作作品的质量、论文的深度和参与度等。

六、师资和设施需求1. 师资需求需配备有经验丰富、熟悉美术鉴赏和创作的教师,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2.期中考试:占30%,测试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概念、分类、鉴赏方法的掌握;
3.期末考试:占40%,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外美术史、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十三、教学支持与服务
1.提供课程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设立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提问、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校内展览:策划并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3.校外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接触更多美术作品,拓宽艺术视野;
4.艺术讲座:邀请艺术家、评论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与鉴赏心得。
十二、教学考核标准
1.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培养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
3.定期组织实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提升实际鉴赏能力;
4.结合课堂讲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九、教学资源建设
1.建立课程专用资料库,收录高清美术作品图片、艺术评论文章、艺术家生平介绍等;
2.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分享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3.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二十二、学生发展与指导
1.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指导;
2.设立学生艺术社团,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3.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对在学习、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三、教学研究与创新
1.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3.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拓展美术鉴赏视野。
七、课程模块设计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美术鉴赏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以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美术鉴赏能力为目的的校级通识平台选修课程。

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以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以高雅的格调引领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落实美术教育主体责任,探索形成以美术发展史论、美术作品鉴赏、美术文化理解和美术艺术审美及实践为主体。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美术学科基础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及相关的艺术常识;认知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规律;能够辨识不同的美术风格、流派及其特征;熟悉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课程目标2.美术鉴赏能力。

针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从民族文化、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品鉴。

课程目标3.艺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打破学科界限,借助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考古学、民族学、文献学、美学、图像学等,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激活学生的艺术通感能力。

课程目标4.人文价值观的培养。

在掌握民族审美历史的基础上,体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放胸怀、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肩负起继承与弘扬的责任。

课程目标5.事业与个人发展。

构建和谐健康人格,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美术鉴赏及实践活动成为伴随人一生的生活方式,美化生活,提高精神生活品质。

三、课程内容第一篇精雅千古的意蕴——美术鉴赏概论1.教学内容:专题一美术的特征和分类专题二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专题三美术鉴赏的主要方法2.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含义和美术作品的分类、美术审美的三个过程。

(2)要求学生通过认识美术鉴赏的概念、过程和特征,掌握美术鉴赏的意义,能够运用美术鉴赏审美的三个层级特点,开展美术鉴赏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一、导言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材选用本课程将采用经典美术作品集《世界艺术宝典》作为主教材,辅以一些著名画家的具体作品,以及相关艺术史、美学理论书籍,以满足学生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艺术作品的鉴赏需求。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时期和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鉴别能力;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1. 古代艺术与文明发展- 埃及艺术与建筑- 古希腊雕塑与建筑- 罗马艺术与建筑2. 西方中世纪艺术- 拜占庭艺术- 罗曼式与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绘画与雕塑3.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 文艺复兴绘画与雕塑- 巴洛克绘画与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艺术4.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 浪漫主义绘画与雕塑- 印象主义绘画- 后印象主义绘画与后印象主义雕塑5.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 立体主义与未来派绘画-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波普艺术与超现实主义六、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介绍艺术作品的背景、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和相关的美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2. 视听欣赏: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与魅力;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艺术作品或艺术风格展开思考和交流;4. 创作实践:通过模仿、创作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5.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博物馆等场所,加深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感受。

七、评价方式1. 口头评价: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书面评价:小论文、艺术评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 实践评价:作品展示、创作表现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美术鉴赏 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 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批判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
1.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
-美术鉴赏的基本原则
2.绘画艺术鉴赏
-国画、油画、版画等绘画种类及其特点
2.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4.与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十七、教学总结与反思
1.每学期末进行教学总结,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持续关注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最终,通过教学成果的展示与推广,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为社区艺术教育做出了贡献,实现了美术鉴赏课程的深远影响。
十、教学策略与技巧
1.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增强课堂的活跃氛围。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实物展示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入比较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发展变化。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结合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深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3.利用假期组织艺术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场馆,体验艺术创作的现场氛围。
4.与艺术家合作,开展艺术创作工作坊,让学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实践。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3.第三周:鉴赏原则之真实性,分析如何从真实性角度评价艺术作品。
4.第四周:鉴赏原则之创造性,探讨创造性的表现及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
5.第五周:鉴赏原则之审美性,讨论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6.第六周:鉴赏原则之历史性,研究历史背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九、教学互动与讨论
1.第七周至第八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前期学习的鉴赏原则,分析具体作品。
1.难点: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不深。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2.难点:学生在鉴赏过程中难以把握作品的艺术价值。
解决策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力。
3.难点: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解决策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建议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八、课程具体安排
1.第一周:美术鉴赏导论,介绍课程目标、要求及学习方法。
2.第二周: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探讨美术鉴赏的定义及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定期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成绩、学生作品等检验教学成果。
十七、教学总结与展望
1.教学总结:在每个学期末,教师应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得失,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
2.教学展望: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I 课程实施细则
一、教师信息
姓名:周颖职称:讲师
办公室:1312 电话:
电子信箱:
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
: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美术鉴赏
课程名称(英文):Art Appreciation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 2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
开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
三、课程简介
美术鉴赏是任意选修课程。

运用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研究和展示外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甚至摄影、表演、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现代美术发展的多样性的展示开始,提升同学对艺术发展的兴趣,然后回到美术发展的源头开始,西方美术以时间为线索,分艺术风格步骤的学习经典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风格特点,中国美术主要绘画等发展的大的种类和主题阐述各时代的艺术的差异,最后着眼点回到现代回到当下,全球视野下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现状。

四、课程目标
同时通过对中国和外国美术赏析中若干对比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大美术概念的认知,以及对当下艺术发展的关注,从而注意发现周遭的“美”并进行独立自主的评议,对美术发展探讨,掌握基本的对中外美术艺术评价和认知。

通过课程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运用现场观摩参观、录像解析、投影图像分析、亲自体验实践等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鉴赏判断力。

<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美术欣赏基础知识,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如何欣赏美术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掌握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需要清晰地呈现每周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

如果当周有分量较重的活动环节的安排,需在“单章教学设计”部分呈现完整的活动设计。

学生在每周课后需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对本周的任务和下周的安排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关准备。

六、修读要求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参观、比较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独立辨别判断,并能够独立思考。

学生须做到课前阅读课外参考读物,参观美术馆,留心注意艺术在身边的呈现状态。

以加深“大美术”观的理解,同时准备课堂提问和讨论。

1、独立观察作业
#
分组学习一位教育家并阅读其一部代表作,4周后汇报交流。

2、演示作业
准备一位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与当下艺术和生活相比较,完成演示PPT
的制作并且在课堂上和大家介绍分享
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机构,讨论观看感受
七、学习评价方案
两千字左右论文。

就“视点”角度出发探讨人类艺术的审美变迁,可宏观就具体风格艺术派别全面讨论,也可微观的就具体艺术作品相互比较探讨。

能出自己角度出发,能照顾艺术发展,以及能够照顾当下艺术发展和生活,并且见解独到为上佳。

本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平时成绩占30%。

其中,考勤占10%,课堂表现占30%,作业占60%;
第二、期末作业占70%。

八、课程资源
(一)教材
《大学美术鉴赏》,陈芳、杨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二)参考书目
1. [英]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2. 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
3.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北方文艺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6年。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课堂讲授为主。

为加强直观教学, 充分运用幻灯、录象、VCD 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学生以课堂讨论形式参与作品赏析评价。

注:
1. 课程类别中,四类课程的含义如下。

学术知识类课程:主要以学生掌握专业内基础性、系统性或前沿性的知识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侧重学科专业中陈述性知识、命题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系统性的概念、原理及理论的课时不低于总课时量的2/3,考核环节侧重评价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记忆、理解、运用。

这类课程代表性的有:先秦制度史、教育原理、概率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

方法技能类课程:主要以学生掌握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方法、技巧、技能、手段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侧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训练。

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技能训练、尝试、实验环节应不少于总课时量的1/2。

考核环节中,对学生行动操作的评价应占总成绩的30%以上,并对学生学习训练中的作业、作品的原始材料进行存档。

这类课程代表性的有:静物摄影、谈判策略、SPSS应用、实验方法、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探索类课程:主要以学生较为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形成批判思维的意识和观点等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侧重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解力、反思力、创造力)的培养。

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研讨、独立或团队合作的探究式研习活动不少于总课时量的1/2,评价形式包括小论文、调研报告、汇报、答辩等。

这类课程代表性的有:案例学习、项目学习、名著自修、小课题研究。

实践体验类课程:主要以学生进入与专业有关的实际情境,感受专业氛围,观摩专业人员实践过程,以及亲身参与实践,获得实践经验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型课程侧重学生在实践领域现场亲身参与的过程和相关体验的获得。

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的实践体验环节应不少于总课时量的2/3,评价以学生在实践中的过程性、表现性评价为主。

这类课程代表性的有:模拟实训、微格教学、见习、实习、短期国内外专业培训。

2. 在学校教务部门允许的前提下,教学内容日程安排由于教师或全体学生的原因发生变更,须提前一周通知并在取得对方的同意之后进行调整,变更不得影响课程进度的整体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