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于快速⽆损地测量导磁材料表⾯上⾮导磁覆盖层厚度。

例如:铁和钢上的铜、锌、镉、铬镀层和油漆层等。

2 检测时标准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18226-2015 《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31439.1-2015 《 波形梁钢护栏第1部分两波形梁钢护栏》。

GB 50205-2001 《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仪器设备HCC-24型磁阻法测厚仪。

4检测目的检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涂层厚度值满⾜《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4956-2003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检测钢结构⼯程施⼯涂层厚度值满⾜《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5资料收集1⼯程名称、钢构件表⾯保护层材料和⼯艺分类及相应图纸;2建设、设计、施⼯及监理单位名称。

6现场检测6.1抽查频率6.1.1波形梁钢护栏每公⾥抽查不少于1处;6.1.2波形梁钢护栏每处测不少于5点;6.1.3钢结构中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6.2技术指标依据GB/T 18226-2015《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所检的波形梁护栏镀层厚度值检测值应在规范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或符合设计要求。

依据GB 50205-2001《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要求时,涂层⼲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um,室内应为125um,其允许偏差应为-25um。

每遍涂层⼲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um。

依据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每处3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的85%,同⼀构件上的15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仪器:KON-RBL钢筋位置测定仪
1、技术指标
(1)钢筋直径适应范围Φ6—Φ50
(2)保护层厚度测量范围 0--100㎜
(3)测定准确度 0--39㎜误差±1㎜
2、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 -10˚C--40˚C
( 2 ) 相对湿度<90%RH
( 3 ) 电磁干扰无强交变电磁场
( 4 ) 不能长时间阳光直射
二、操作方法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
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开机画面显示统计测量画图, 输入数据编号、被测钢筋的设
计直径。

3、选择一个起始点,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体表面, 沿钢筋走向
的垂直方向均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应小于40㎜/s。

4、当探头到达被测钢筋正上方时, 仪器发出鸣声,同时观察画
面“当前值”,出现最小值时即是钢筋的准确位置, 此时按
“存储”键将检测结果存入当前设置的数据编号中。

5、重复4检测,对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

6、做好原始记录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每检测一次构件重新输入数据编号时,系统自动重新校正探
头, 此时应把探头拿到空中或远离金属等导磁介质
2、测量表面要尽量平整, 以提高测量精度
3、测量过程尽量保持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不应大于40㎜/s
4、如果连续时间较长,应每隔10分钟左右将探头拿到空气中远
离钢筋,按“确定”键复位一次.。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构造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构造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构造物检测评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是今后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现行标准规范中对改扩建项目中桥涵、隧道、路基路面等既有构造物的检测评定方法和内容缺少系统的规定,由于改扩建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践中遇到许多实际困难。

为进一步统一改扩建工程既有构造物检测的技术要求,规范和指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既有构造物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既有道路进行加宽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构造物检测评定。

2 检测依据2.1总体(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 L11-2014)(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2桥涵(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2)《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4)《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5)《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6)《中国高速公路桥梁管理系统》(CBMS 2010)(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3路基路面(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2.4隧道(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2)《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3/T 2177-2015)(3)《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DB35/T 957-2009)(4)《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3 检测阶段及主要检测内容改扩建项目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可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和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理论推导、表格数据、工程实例,总结检测过程中的经验,大体阐述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建筑业市场化的推进,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的监控逐渐淡化了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操作等内容,给予施工企业更大的自主权,而以“强化验收”来保证工程质量,修订后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即体现了这种趋势。

作为施工企业自检,监督单位抽检,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楼板厚度都是重要项目。

一、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我国传统钢筋分项工程的验收均以隐蔽工程验收作为最后一道检验。

然而,在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中,钢筋有可能受到施工干扰而移位。

最常见的就是上部负弯矩钢筋由于施工人员的踩踏而下沉,下部正弯矩钢筋由于垫块不够或分布问题、施工干扰造成移位的现象也时常出现。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时,较薄的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减弱,会引起锚固受力和应力传递的不足,影响结构抗力。

而且从长远看,保护层厚度过小会因为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加快、脱钝,影响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年限。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时,在一般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以下部正弯矩钢筋为例,Mu=α1fcbh2 0ξ(1-0.5ξ),其中ξ=ρfy/α1fc ,ρ=As/b h0 , h0=h-a , a=c+r 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α1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y为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b为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c为钢筋保护层厚度,r为钢筋直径,h0为有效高度,ρ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As为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

上部负弯矩钢筋的受弯计算示意图则将图1旋转180°即可。

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钢筋保护层厚度c偏大会造成有效高度h0不足,从而降低受弯承载力Mu、裂缝控制性能及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2014年公路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保证我省公路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测能力比对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测操作的一致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用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三、引用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四、样品描述本次能力验证所用模型为:1、带一根钢筋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150×150cm,保护层厚度分别为30mm,40mm,50mm。

钢筋直径为φ10。

2、工程实体构件模型:T梁、圆形立柱、盖梁。

注:每个构件有一个测区,每个测区一个编号,测区内有若干根钢筋。

立柱钢筋竖向主筋为25,箍筋为φ10,本次检测为竖向主筋25;盖梁钢筋竖向主筋为25,纵向箍筋为φ10,本次检测为竖向主筋25;T梁钢筋竖向为12,纵向箍筋为φ10,本次检测为竖向主筋12。

五、准备工作1、参加比对的检测机构派3名持证人员参加;2、参加比对的检测机构可携带多台仪器设备;3、各检测机构领队抽签确定比对顺序。

4、所有参加比对的人员请穿着工作服,保持仪表整洁。

六、比对程序本次比对分两项内容,即设备验证和实际操作。

1、设备验证:参加比对的检测机构按顺序进入检测室内,利用携带的仪器设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重复检测两次,并做好记录(精确到1mm),检测时间不超过5分钟。

携带多台设备的检测机构可分别用每台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各检测机构根据设备验证结果,自行计算仪器设备的修正因子,现场提交检测记录及计算结果(表1)。

2、现场操作:本次比对组织单位将在每个实体构件上划出检测区域,检测机构利用同一台设备分别对3个实体构件的指定区域进行检测,每个测区检测2次,并做好记录(精确到1mm),计算两次的平均值(精确到0.1mm),检测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现场完成填写检测记录(表2),提交给现场工作人员后方可离场。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检测环境温度。

T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版)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一、目的为使试验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一般原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试验仪器为: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三、本试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万能材料试验机、砼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PH 计、全站仪及棱镜光学对点仪。

四、期间核查方法一)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操作方法1、核查对象WE-1000B、WE-600B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2、核查项目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3、核查用器具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4、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4.5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近期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6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4.7在两次检定周期的中间时期,将封存的另一组钢筋试件在同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8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4.8.1试验按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4.8.2计算抗拉强度的受力面积,采用钢筋的公称截面积;4.8.3每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5、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

1表注:1)、表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建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5.保护层控制要点5.1板保护层控制5.1.1板底保护层板底保护层控制主要采用塑料垫块或预制成品砼垫块,禁止使用砂浆垫块和大理石垫块。

垫块具体厚度根据本工程保护层厚度要求确定。

砼垫块塑料垫块5.1.2板面保护层1)针对厚度为150以上的楼面结构,面层钢筋的位置固定宜采用钢筋马镫。

钢筋马镫从梁边20cm开始进行垫设,铺设间距不大于1m×1m,马镫的高度与马镫的绑扎位置(底筋中的上层钢筋还是下层钢筋)、板厚、板保护层厚度、配筋直径有关。

钢筋马镫的式样可以为包含如下两种形式在内的多种形式。

以厚度400mm地下室顶板面为例,假设其设计保护层为20mm,马镫绑扎在底筋中的上层钢筋上,配筋为C14@150双层双向,钢筋马凳设置为:铺设间距1m×1m,规格Φ14,具体尺寸见下图:400厚板马凳筋的尺寸其中,“几”字形马镫的两个支撑段均需绑扎两处以上。

实例照片:注:钢筋马镫禁止触板或防水卷材层,防止渗漏隐患和返锈。

2)、针对厚度为150以下的楼面结构,面层钢筋的位置固定宜采用塑料马镫。

塑料马镫从梁边20cm开始进行垫设,间距宜为0.8m×0.8m。

塑料马凳的高度与楼板厚度以及配筋直径大小相关。

采用塑料马镫,过程中很容易踩坏,在甲方及及监理单位等验收合格之后,应对被踩坏的马镫予以更换并由项目部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板面保护厚度先通过模板平整标高,控制确保平板整体平顺;再通过马凳高度控制上排筋的高度;最后通过楼层50线标高进行混凝土浇筑板面控制。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5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2、引用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12—99《云南省建设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管理办法》3、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3.1主要仪器:ZBL—R620扫描型钢筋位置测定仪3.2工作环境条件:工作温度:0~40℃工作湿度:<85%电源:9V DC (6节干电池)3.3主要技术指标:精度要求:保护层 5~50mm 误差≤±1mm保护层 50~80mm 误差≤±2mm保护层 80~110mm 误差≤±3mm保护层 110mm以上误差≤±4mm探头体积:标准探头 134×56×38mm增強探头 163×76×40mm测轮距:65×35×40mm保护层厚度笵围:标准探头测试范围 15~50mm增強探头测试范围 40~100mm仪器存储量:6400根钢筋网格扫描范围:0.5×0.5m 1.0×1.0m 2.0×2.0m4、检测人员要求检测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并能熟练掌握本项检测技术人员,每一项目配制检测人员2名,检测人员应认真负责。

5、检测部位5.1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的检测应针对构件中的主要受力钢筋,重点对现浇混凝土悬挑构件,重要的梁、板、墙等构件进行检测,也可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程度共同选定;5.2 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楼面板厚度一般应同时检测同一楼面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检测梁边搂面板负弯矩钢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经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 ]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在确保材料及时供应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2、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冷拉、冷弯试验,试验合格才可用于主体工程结构。

3、本工程所用所有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然后运到绑扎部位进行绑扎。

(二)、技术准备:(三)、人员准备:(四)、作业条件:1 、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凿,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8、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9、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四、施工工艺(一)、钢筋进场及堆放钢筋的进场必须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运进施工现场,由专业工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和实际情况,将材料规格、数量上报项目材料组,由项目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钢筋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指定场地堆放整齐,并将各规格、型号加以标识,分组挂牌。

存放钢筋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得少于 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附细部图 混凝土垫块)_secret

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附细部图 混凝土垫块)_secret

国家高速公路XX至XX线XX陕西境XX至XX公路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复核:日期:审核:日期:XX局集团XX有限公司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2011年2月一、编制依据1、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4、《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5、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现行的规范、规程、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技术管理规程等。

二、编制目的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不容忽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耐久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质量控制。

本工法对施工中混凝土的保护层控制进行了总结。

三、施工准备首先模板的尺寸偏差也会引起保护层的超标,所以模板须制作、安装规范,模板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拼;其次钢筋绑扎要按图纸、规范操作,钢筋骨架安装必须精确。

保护层垫块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可由专业厂家生产),强度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及施工规范,对不同的工程部位,选择合适的保护层垫块。

如桩基可采用圆型中心有孔、厚度3-5cm左右的垫块、立柱、墩身、预制箱梁、T构等可选用高强蝶型或圆锥体垫块。

垫块类型图四、施工要点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应作为钢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预制箱梁、T构腹板处采用蝶形垫块,垫块用扎丝进行绑扎,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m,即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如下图:腹板垫块布置图底板、顶板下层钢筋保护层采用方形垫块。

布置如下图:底板、顶板下层钢筋垫块布置图底板、顶板上层钢筋保护层采用钢筋马蹬,马蹬钢筋采用Φ12或Φ14钢筋制作,如下图:2、圆柱、桩基垫块采用圆形混凝土垫块,用φ8钢筋穿过垫块圆心,然后点焊在钢筋骨架上,竖向间距不得大于1m,环向间距不得大于1.2m,可根据需要加密。

垫块布置如下图:圆柱、桩基垫块布置图3、墩柱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蝶形垫块,垫块用扎丝进行绑扎,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m,即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如下图:墩柱垫块布置图4、桥面铺装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方形垫块,纵横向布置间距不大于1m,垫块绑扎在钢筋交叉点位置上。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70758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70758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一、目的为使试验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一般原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试验仪器为: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三、本试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万能材料试验机、砼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PH 计、全站仪及棱镜光学对点仪。

四、期间核查方法一)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操作方法1、核查对象WE-1000B、WE-600B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2、核查项目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3、核查用器具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4、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4.5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近期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6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4.7在两次检定周期的中间时期,将封存的另一组钢筋试件在同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8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4.8.1试验按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4.8.2计算抗拉强度的受力面积,采用钢筋的公称截面积;4.8.3每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5、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

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检测指导书编制:批准:日期:2008年07月30日实施1、目的明确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检测的要求,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所配置仪器对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位置(保护层、间距)的检测验收。

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不适用于表面已装饰的构件,对于已装饰的构件检测前必须编制专项检测方案,须经公司审批并经委托方认可后方可实施。

3、检测依据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T 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连建质[2004]483号《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实体检验的通知》有关的设计图纸4、检测方法混凝土结构钢筋检测方法有:1) 非破损方法:电磁感应法。

2) 局部破损的方法:钻孔法、凿除法。

3) 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5、检测仪器钢筋位置测定仪6、检测人员要求现场检测必须有2人参与,一人检测一人记录,检测人员须持有上岗证。

7、检测工作流程1)接受委托须与委托方签订检测合同或检测委托协议书,明确检测对象、检测依据、检测时间、检测数量等要求。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及变更图纸,并了解现场的相关情况,明确是否具备检测条件。

3)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主要确定:检测对象、检测数量、检测部位。

编制检测方案前检测人员仔细的查看设计图纸,看清看懂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

4)现场实施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的时间实施现场检测。

5)编制检测报告现场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必须及时编制检测报告,检测人员编制好检测报告后及时将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交审核人员审核,签发人员按要求的时间及时签发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结束后3天内必须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出具好后及时通知委托方。

6)检测资料的存档检测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设备使用记录按公司的要求及时进行归档。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②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6.3技术指标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测作业指导书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测作业指导书1、检测项目1.1钢筋保护层厚度1.2混凝土中钢筋的数量1.3混凝土中钢筋的位置及间距2、检测依据2.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3、取样方法(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按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其中悬挑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重点抽测梁、板钢筋受拉部位,且分布于各层;(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4)对悬挑梁、板构件,测受拉钢筋的保护层时应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杂物,并用磨石将表面浮浆等不平整处打平。

4、检前注意事项(1)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2)采用电池供电的仪器,检测中应确保电源充足,对于既可采用电池供电,也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仪器,应该在两种供电情况下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

(3)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

(4)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2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3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置;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5)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6)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

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

DLT_5169-2013_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

DLT_5169-2013_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材料检验
试验室对到货钢筋、机械连接件进场质量检验,现场钢筋检验内容 包括资料核查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检查内容严格按照《水工混 凝土钢筋施工规范》执行。
3.2储存
验收后的钢筋,应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分别 堆放,并立派标示。
堆放场地排水设施良好,钢筋存放离地高度不小于200mm,堆放高 度以下层钢筋不变形为宜。
1
HRB400 —— —— 55d 40d 50d 35d 40d 30d 35d 25d
2
CRB550 —— —— 50d 35d 40d 30d 35d 25d 30d 20d
注1:月牙纹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表中HPB235级光圆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值不包括端部弯钩长度,当受压钢筋为
①.钢筋端部应切平或镦平后加再工螺纹;
②.墩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③.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0~
2.0p(p为螺距),钢筋丝头加工技术要求见下表;
丝头加工尺寸表(mm)
规格
剥肋直径
螺纹尺寸
丝头长度
完整死扣圈数
22
20.8±0.2
M23×2.5
29.5~32.5
本指导书编写过程中参照规范及文件如下: (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13); (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2.部门职责
2.1技术办负责提供钢筋安装的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指导。 2.2综合工区、工程办、质检办负责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及验收。 2.3机电物资办负责提供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原材料和施工器 具。 2.4综合工区负责钢筋加工。 2.5作业队负责现场钢筋安装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②检测仪器的最大量程应满足被测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③检测仪器应能在-10℃~50℃环境条件下正常使用;④满足在圆曲面上使用。

4.2、钻孔取芯机或同等功能的冲击钻①取芯或钻孔直径以不大于3cm为宜;②取芯或钻孔深度必须大于被测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4.3、钢卷尺钢卷尺规格以5m为宜。

4.4、游标卡尺①精度为0.02mm;②最大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4.5、修补材料取芯后的修补材料应选用不小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膨胀材料,并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

5仪器标定及自校5.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及雷达仪应定期送计量检定单位校准,正常情况下,钢筋探测仪校准有效期一般为一年。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①新仪器启用前;②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③经过维修或更换主要零配件(如探头、天线等)。

5.2、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结构构件钢筋布置形式,对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进行自校。

钢筋探测仪自校方法见附录1和附录2,雷达仪自校方法见附录3。

6检测频率及测区要求6.1检测频率①公路工程对于特大桥、大桥、中桥逐座检查。

桥梁下部工程抽查不少于墩台总数的20%且不少于5个,墩台数量少于5个时全部检测。

每种结构型式墩台抽查不少于1个。

桥梁上部工程抽查不少于总孔数的20%且不少于5孔,孔数少于5孔时全部检测。

每种结构型式桥梁抽查不少于1孔。

小桥抽查不少于总数的20%且每种类型抽查不少于1座。

桥梁上部结构每孔测4处,侧面和底面分别测2处,每处10个测点;桥梁下部结构每墩台测4处,立柱、墩台帽、系梁等每类构件不少于1处,每处10个测点。

②水运工程桩、梁、板总数的1%-2%且不少于3件,每类构件不少于1件,每件构件测1处,每处10个测点。

沉箱、扶壁、圆筒总数的10%且不少于3件,每类构件不少于1件,每件构件测1处,每处10个测点。

闸墙、坞墙、挡浪墙总数的5%且不少于3段,每类构件不少于1段,每件构件测1处,每处10个测点。

对于每类工程构件,选取两个测点,进行取芯或钻孔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以验证非破损法检测的准确性。

6.2测区要求(1)检测前应先划定测区,对于梁、板等构件一般划成长方形,尺寸1m×2m,以布置在梁体侧面、底面的中部位置为宜;对于柱、墙等构件一般划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按箍筋布置形式沿柱子一圈划定,以布置在柱子距地面(水面)上1m以上位置为宜。

(2)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根据尺寸大小,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不应少于3个。

(3)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小于2m。

(4)测区表面应清洁、平整,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预埋件等部位。

(5)测区应注明编号,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情况。

(6)对构件上每一测区应检测不少于10个测点。

(7)对某一类构件的检测,可采取抽样的方法,抽样数比例按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确定,每个构件测区布置按单个构件要求进行。

7试验步骤7.1检测仪器准备开机检查:按下开机键,检查开机显示和电池电量,若电池电量不足,及时更换电池。

7.2检测前准备7.2.1检测前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校准方法见附件。

7.2.2检查被测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扫描面无较高的突起物或浮灰。

7.2.3查看图纸并询问现场工作人员相关情况。

7.3.1按施工图纸在试验记录上记录轴线、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设计值、构件名称。

7.3.2初步确定钢筋位置:将探头(或天线)放置在被检测部位表面,沿被测钢筋走向的垂直方向匀速缓慢移动探头(或天线),根据信号提示判定钢筋位置,在对应钢筋位置的混凝土表面处做出标记。

7.3.3确定箍筋或横向钢筋位置:避开被测钢筋,在中间部位沿与被测钢筋垂直方向用7.3.2的方法检测与被测钢筋垂直的箍筋或横向钢筋,并标记其位置。

7.3.4 确定被测钢筋的检测部位:在相邻箍筋或横向钢筋的中间部位,沿被测钢筋的垂直方向进行检测。

钢筋保护层检测示意图7.3.5 检测区域及检测方向确定后,应按下列方法进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①设定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读取第1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1次,读取第2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②对同一处读取的2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1mm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并查明原因,调整后在该处重新进行检测。

仍不满足要求,应更换钢筋探测仪。

③计算评定时采用第1次读数。

7.3.6检测数据及记录信息复核,检测人员签字确认。

为验证非破损检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非破损检测点的同一点位,采用取芯机或冲击钻由混凝土表面垂直钻进直至所检钢筋,清理孔位,用游标卡尺测量该点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精确到0.1mm 。

检测完毕后,需对破损处及时修补。

局部破损法检测与非破损法检测对比结果按下述方式处理:①局部破损法检测结果与非破损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1点的差值均在±2mm (含)以内,则认为非破损法检测结果可靠。

②局部破损法检测结果与非破损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如1点差值超过±2mm ,则认为本次非破损法检测结果不可靠,仪器需重新进行自校,自校后或更换仪器重新检测。

8结果整理及评判8.1 结果计算整理 ①检测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 D ,按下式计算:n D D n i nin ∑==1式中:ni D ——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精确至0.1mm ;n ——为构件某处测点数。

②检测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 D ,按下式计算:D n ne S D D 695.1-=式中:D S ——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精确至0.1mm ; ()1)(212--=∑=n D n D S nn i ni D8.2 结果评判①单点标准对于每类构件实测保护层,最大偏差不得超过《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规定的允许偏差值的1.5倍。

②总体评价当测量部位实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 D 与设计值nd D 的比值在0.9~1.3(含)范围内,则该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结果判定合格,当测量部位实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 D 与设计值nd D 的比值在0.9~1.3(不含)范围之外,则该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结果判定为不合格。

每类(个)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合格测区/总测区9原始记录及报告9.1检测原始记录1、检测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仪器自校情况及修正系数。

②检测现场的情况描述,检测日期、地点、检测环境温度的记录。

③被检构件位置和构件编号、检测原始数据的记录及测点布置示意图。

④检测仪器名称和编号、检测依据等记录。

⑤检测人员签字。

2、检测原始记录表格式可参照附录3。

9.2检测报告1、检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①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委托人);②有关情况描述(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情况描述);③检测日期、地点及检测环境条件;④仪器名称及编号;⑤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点位置示意图,并标明检测部位; ⑥检测数据分析及检测结果;⑦检测结论;⑧报告签字: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⑨环境校准及验证信息;⑩其它必要的说明。

2、检测报告格式可参照附录4。

1.1 校准试件的制作1.1.1 制作校准试件的材料不得对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可采用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

宜优先采用混凝土材料,且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使用。

1.1.2 制作校准试件时,宜将钢筋预埋在校准试件中,钢筋埋置时两端应露出试件,长度宜为50cm以上。

试件表面应平整,钢筋轴线应平行于试件表面,从试件4个侧面量测其钢筋的埋置深度应不同,并且同一钢筋两外露端轴线至试件同一表面的垂直距离差应在0.5mm之内。

1.1.3 校准的试件尺寸、钢筋公称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可根据钢筋探测仪的量程进行设置,并应与工程中被检钢筋的实际参数基本相同。

1.2 校准项目及指标要求2.2.1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2.2.2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1.3 校准步骤1.3.1 校准过程中应始终确保仪器供电电压稳定、电源充足,并避免外界的电磁干扰。

1.3.2 在试件各测试表面标记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用游标卡尺量测钢筋两外露端面在各测试面上的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取其平均值,精确至0.1mm,并量测钢筋直径,精确至0.1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