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的说明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 (1)【二】人脸识别的漏洞 (2)【三】磷虾也能搅动大海 (3)【四】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4)【五】小心!书可“杀.人” (5)【六】蓝色生物为什么这样少 (6)【七】中药禁忌要讲明白 (7)【八】海洋“黑洞” (9)【九】混合词:词语中的“混血儿” (10)【十】蝴蝶没了 (11)【十一】人类的建筑文明会终结吗 (12)【十二】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亮丽风景 (13)【十三】说“裳” (15)【十四】大脑瞬间的愚蠢 (16)【十五】《流浪地球》的科学奥秘 (18)参考答案 (19)【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黑龙江大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黑龙江大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2020年黑龙江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全卷共三道大题,23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méng)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

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图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地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窘.(jiǒng迫扁.(biǎn)舟擢.(zhuó)升栩.(xǔ)栩如生B.苔藓.(xiǎn)诬蔑.(miè)愠.(yùn)怒面面相觑.(què)C.蹊.(xī) 跷撺.(cuān)掇懵.(měng)懂热泪盈眶.(kuàng)D.模.(mó)式凫.(fú)水聒.(guō)噪乘奔御.风(yù)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这部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津津乐道....。

C.他写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咏菊》还差强人意....。

D.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大庆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大庆市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阳光中学在2020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立春》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立春》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立春》练习及答案解析(13分)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立春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觉,太阳出来时较之冬天的太阳不太一样了,此时阳气充足,吹面不寒,阴冷之态消失。

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如此,大陆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②冬去春来,这不仅是天地间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

人们爱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③立春时节的物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也可以说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④立春节气受农民欢迎,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

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

⑤人们观察到,当雷声在天边传遍,万物的精神似乎为之一震,而不妄为,像做好了某种准备,花朵、小草也生机勃勃。

因此古人体会这种现象,会以勤勉应对天时天道,繁育万物,使人间欣欣向荣。

甘肃省天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天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中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A卷(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答案】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解析】【详解】注意“韶”字的结构和正确写法,字体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成吉思汗.(hàn)冠冕.(miǎn)摇曳.(yì)广袤.(mào)B.自惭形秽.(huì)掺.(cān)杂中.(zhòng)伤器皿.(mǐng)C.战战兢.(jīng)兢旌.(jīn)旗惘.(wàng)然睥睨..(pìnì)D.觥.(gōng)筹交错沆砀..(zīzhū)荣膺.(yīng)..(hàng dàng)锱铢【答案】D【解析】【详解】A.成吉思汗.(hàn)——(hán),摇曳.(yì)——(yè);B.掺.(cān)杂——(chān),器皿.(mǐng)——(mǐn);C.旌.(jīn)旗——(jīng),惘.(wàng)然——(wǎng);故选D。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治裁琉璃大发雷霆扭捏作态B.盘桓愧赧根深蒂固名副其实C.麾下狡辨轻歌曼舞裨补阙漏D.笑涡流盼无精打彩歇斯底里【答案】B【解析】【详解】A.治裁——制裁;C.狡辨——狡辩;D.无精打彩——无精打采;故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B.不要满足于欣赏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不要被口若悬河....的主讲人所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学点什么,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找本靠谱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

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2020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点评2020深圳中考在7.21日落下帷幕。

经历了三年的披荆斩棘,广大考生在最后一科铃响时为初中生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次祝愿莘莘学子能够取得佳绩、金榜题名!在结束了紧张的中考后,相信广大考生和家长都急切地关注本次考试的变化和特点,深圳学而思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语文点评和解析。

(一)试卷难度与去年持平,整体的知识模块无变化试卷由五大模块组成。

分值占比无变化,依次为基础知识20分,文言文阅读8分,现代文阅读26分,名著阅读4分,作文43分。

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常规,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的排序题今年采用的内容是名著《昆虫记》的原文,提示我们注重回归课本内容,名著阅读回归原著。

对于阅读题的考查注重原文意识,即答题技巧与文本的结合。

除此之外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

(二)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略有变化,体现创新性相对于去年而言,今年的试卷虽然总体常规,但仍有创新点。

今年的创新体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正式登上中考舞台,题型设置围绕非连续性文本常见题型,答题方法可参考说明文。

并增加开放性题目,除了考察学生分析、总结、概括和提取的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注重知识点与学习能力的考查从知识点与命题方向上,近几年没有太多起伏;从内容上看,非连续性文本的登场打破了常规说明文与议论文两极的局势;从学习能力上看,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理解文意的意识逐年增强。

总的来说,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与理解、语言组织与表述的三种能力的考查。

强调知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语文早已不再是“随便学学”就能得高分的科目了。

试卷难度分析、知识范围、难度情况分析表题型题号考点难度学而思教材比对分值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课前测+本地化22成语★课前测+本地化23病句★课前测+本地化24排序★课前测+本地化25文学常识★课前测+本地化26古诗默写★★积累诵读10文言文阅读7解释文言文加点字★★初一寒假第六讲28翻译句子★初二秋季第四讲初三暑假第七讲(复习)49文言文文意理解★★初一春季第十四讲初三秋季第十讲(复习)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说明方法及作用★★初一春季第十讲初三暑假第四讲(复习)311关键句作用★★初二寒假第五讲初三秋季第五讲(复习)212说明对象特征★初一春季第九讲初三秋季第七讲(复习)313感悟延伸★初二寒假第五讲初三秋季第十三讲(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14概括行文思路★初一暑假第三讲初三暑假第一讲(复习)215分析人物形象★★初一暑假第四讲初三秋季第二讲(复习)316句子赏析★★初一暑假第二讲初三秋季第十三讲(复习)317感悟延伸★★初一春季第二讲初三秋季第十四讲(复习)318文意理解★★★初一春季第二讲初三暑假第一讲(复习)3名著阅读19《西游记》基本知识与内容★初一秋季第四讲220《西游记》内容情节★初一秋季第四讲2作文21材料+全命题“见证美好”★★初一+初二43近三年深圳市中考试题命题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对比题号2018考点2019考点2020考点分值1字音字音、字形字音、字形2 2成语成语成语2 3病句病句病句2 4排序排序排序2 5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2 6古诗默写古诗默写古诗默写10 7解释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文言文加点字2 8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句子4 9文言文文意理解文言文文意理解文言文文意理解2 10议论文论点概括(2分)议论文中心论点(2分)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2/3 11关键语段作用分析(3分)议论文论证思路(2分)关键句作用(2分)2/3 12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议论文补充论据(2分)说明对象特征(3分)2/3 13感悟延伸(2分)感悟延伸(3分)感悟延伸(2分)2/3 14词语辨析拟写标题概括行文思路2 15概括行文思路(2分)语句赏析(3分)分析人物形象(3分)2/3 16内容概括关键语段作用分析修辞手法赏析3 17修辞手法赏析(4分)分析人物形象(4分)感悟延伸(3分)3/4 18感悟延伸感悟延伸文意理解3 19《骆驼祥子》基本知识《红星照耀中国》基本知识及内容《西游记》基本知识与内容4 20《骆驼祥子》内容情节《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情节《西游记》内容情节21《骆驼祥子》内容理解材料+半命题“我与深圳_____细节”材料+全命题“因为有我”材料+全命题“见证美好”432020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深圳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回忆版)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淮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2020.7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书写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一、(12分,每小题2分)下面文字是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坦荡如坻....的花海。

它们开得泼泼洒....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洒,(也/却)香得羞涩..着,..起舞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而含蓄..,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

微风吹拂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

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③ 成为佳肴④ 成为良药。

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因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擎.着(qíng)汇聚坦荡如坻B. 羞涩.(sè)含蓄兴高彩烈C. 吹拂婆娑浩浩汤.汤(shāng)D. 酝酿弥散(sǎn)落英缤纷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却风韵无人问津B. 也风骚无人问津C. 却风骚置之不理D. 也风韵置之不理3. 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答案】1. C 2. A3. D【解析】【1题详解】考查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识记。

A.坦荡如坻--坦荡如砥;B.兴高彩烈—兴高采烈;D.弥散(sǎn)--弥散(sàn)故选C。

【2题详解】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却”表转折关系,“也”表并列关系。

“开得泼泼洒洒”与“香得羞涩而含蓄”表并列关系,故“也”符合语境;“凤韵”指风格韵味,可用来形容书画、风景等:“凤骚”,一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二指举止轻佻。

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一、命题依据本命题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能力。

二、命题原则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

命题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参照各版本教材的编排体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2、体现公平性原则。

试题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公正、公平。

3、体现时代性原则。

试题紧密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材料,设置具有时代特征的题目,增强时代气息。

4、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试题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能力。

三、命题内容与结构1、命题内容本命题包括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写作三个部分。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部分包括口语交际、名著阅读等;写作部分包括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具体内容如下:(1)现代文阅读:选取一篇现代文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等。

(2)古诗文阅读:选取一篇文言文或古诗词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理解能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等。

(3)口语交际:设置一个具体的语境,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等。

(4)名著阅读:选取一部名著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等。

(5)命题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6)材料作文: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2、命题结构本命题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考试大纲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教基[2020]201号)的要求来命制的。

试题面向河南省全体初中毕业生,全面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业方面达到的水平,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命题原则(一)坚持基础性原则。

语文试题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试题难易度、区分度合理。

(二)坚持实践性原则。

语文试题围绕语文学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任务,力求设置具体、真实的语言情境,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坚持创新性原则。

语文试题体现课改理念,稳中求新,在保持整体结构、板块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从语材选择、题型设置、设问角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坚持科学性原则。

语文试题杜绝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

紧扣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文本核心价值设题,题干表述简洁明确,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详实。

(五)坚持时代性、公平性原则。

语文试题所用语材多是从2020年的报刊杂志上选取,既能反映时代特色,又兼顾城乡学校的差别,确保试题的公平性。

三、试题特点(一)彰显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国家赋予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试题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重视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试题语材涉及了社会法治、济世情怀、红色精神、地方文化、歌颂普通劳动者、“大丈夫”精神、对“危机”的认识等多个话题,关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自我,而且关注传统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发展,在阅读及答题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一、重温线上学习(211.“【答案】【解析】【详解】(1)(2)含有“罗”字的成语有:星罗棋布、门可罗雀、包罗万象、自投罗网、天罗地网、万象森罗、罗钳吉网、星罗云布、罗织罪名等。

(3) 根据后面的名句“学而不思则~”可知这个字是“罔”。

学而不思则罔: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4)根据“汉字”一项中的三个汉字的篆文字形可知,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一个“网”字。

2.在撰写题为《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演讲稿时,小瓯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内容。

他将整理的材料发到钉钉群,请你参与交流。

(1(2(3同学们,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学习、生活的节奏,但我们始终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古诗有言:“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详解】(1)(2)第四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守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主题词“乐观”无关。

(3) 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沧、复。

3.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

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1◎留言二:我还想读一本塑造病态读书人群像的讽刺小说,小伙伴们有推荐吗?(2A.《世说新语》【答案】(【解析】【详解】(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在小说结尾,吴敬梓对士人形象做了新的探索——“市井四奇人”。

季遐年写字、王太卖火筒、盖宽开茶馆、荆元做裁缝,但他们又分别精通琴棋书画,过着“又不贪人富贵,又不伺候人颜色,天不收,地不管”的快活日子。

他们经济上自食其力,精神上任性自由、清醒独立;生活于市井但隐逸于琴棋书画;既不受名利束缚,又能追求个性的解放和伸张。

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

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通过对比来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内江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第1至4页,满分100分;B卷第5至8见,满分60分。

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A卷(100分)基础知识及运用( 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虐待(luie 拘泥(ni)气冲斗牛( dou)平息凝神(b1ng)B.睥睨(pi抖擞(shou)名副其实( fu)娇揉造作( jiao )C.驰骋(cheng)纤维(xian)摩肩接踵(zhong)咄咄逼人( duo )D.倾刻(qin驿路(yi)拈轻怕重( nian )粗制烂造( la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舍生忘死。

B. 载誉归来的他在演讲时侃侃而谈、目空一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而人民是历史的最好评判者。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

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

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②每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④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山东省菏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20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4分)默写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

2.(4分)依据课文填空。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③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④大人者,言不必信,惟义所在。

(传统文化《孟子•离娄下》)3.(4分)根据提示默写。

①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月亮仿佛一面刚刚打磨过的明镜”意思的诗句是:,。

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美当代英雄豪杰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5.(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有改动)【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叔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精品解析:内蒙古赤峰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内蒙古赤峰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 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卷面分值 150 分,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 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读艾青的诗歌,让你坚定前行
的信念,找到绝处逢生的出口;读史铁生的散文,让你 bìng 弃怯.懦的心理,鼓起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 斯泰的小说,让你心存悲 mǐn,找到通往良知的道路……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让人欣喜,让人着迷的呢?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迷惘.________ 怯.懦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bìng 弃________ 悲 mǐn________
二月四日作①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此诗作于淳照八年(1181 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8. 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流露出了诗人纵情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
B. 诗人借轻柔之风、消残之雪、飞蝶鸣鸠描写了早春的景色。
C. 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D. 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衬托出作者虽闲居在家却旷达乐观的心境。
9. 诗的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
【答案】8. B 9. 示例一: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风”以人的情感。在“飞 蝶鸣鸠俱得意”与我的“闲愁”的对比中,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失意苦闷的情绪。 示例二:运用衬托的写法。以“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 【解析】 【8 题详解】 A.这首诗写于作者落职闲居家乡时,“东风应笑我闲愁”形象地写出诗人落职闲居的苦闷。理解为“纵情 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不正确; C. 诗的一、二句描写早春的景色,没有“鲜明的对比”。描写春景,为下文抒发自己的失意苦闷情绪蓄势, 理解为“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不正确; D. 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形容的是“飞蝶鸣鸠”,反衬自己落职闲居的苦闷;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1.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飞蝶鸣鸠”“得意”,东风“笑”,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风” 以人的情感。“飞蝶鸣鸠”“得意”与“我”“闲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失意苦闷情绪。 2.衬托的写法。春天来临,蝴蝶飞舞,斑鸠鸣唱,无限生机,而诗人因落职闲居家乡,大好的春景在诗人眼 里竟是“笑”我闲愁。“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

2020年山东省聊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聊城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

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國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走进大美聊城,登上diāo liánɡ huà dònɡ的光岳楼,俯瞰井然有序的古城,一览波光激滟的东昌湖,感受这方土地所yánɡ yì的和谐与温暖。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 .“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的“觥”“筹”是指酒杯。

C .《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

D .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

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

3.名著阅读。

(4分)作品名称名著片段《 ①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祥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

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

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

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西游记》②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

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

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9题详解】
A. “只是出于恭敬”错误,由下文的举例可知,元方是出于真实的看法;
C.“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 错误,根据“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是谁也没有效仿谁;
D.“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错误,根据“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可知,是处于不同时代,根据“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可知,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足下,对对方的敬称,您;谬,错误,荒谬。
(2)绥,安抚;以,用;抚,安抚,体恤。
【点睛】参考译文:
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作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C. 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D. 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
12. 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 2020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欢迎参加中考。

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0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七月,带着缤fēn 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从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

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

镌刻进岁月的年轮,(激荡激动)起童话般的记忆。

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热爱生活,奋力奔跑。

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七月天。

①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热爱生活奋力奔跑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fēn: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④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学校《晨光小报》准备出一期以“生活中的美”为主题的专栏,请你参加相关活动。

【发现美德】上学途中,小明将学生卡落在了公交车上,邻座的王大爷发现后冒着大雨将学生卡送到学校。

专栏的记者得知消息后,特别感动于王大爷能这么做,打算采访他,请你设计一个问题。

【硕扬美德】专栏编辑小文同学了解到 2020 年首批“新时代淮安好人”榜发布,为歌颂他们的高尚品质,准备发表一首小诗,邀请你共同完成,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词语。

好人颂新时代的好人啊你那默默奉献的身影就是我们生活的暖阳你那勇敢冲锋的英姿就是时代最美的【传承美德】为了弘扬“新时代淮安好人”的崇高精神,编辑部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请你拟一个队名,并简要阐述其内涵。

3.诗、文名句填空。

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②,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社少府之任蜀州》)③,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秘密★2020年7月20日2020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有些则______下来,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 冲散沉淀丰富贴合B. 冲刷沉淀丰富适合C. 冲散沉没丰厚贴合D. 冲刷沉没丰厚适合【答案】A【解析】【详解】冲散,是指受冲击而分离散开;冲刷,是指水流作用于河床引起土石流失或剥蚀的现象。

句中形容新词语受冲击被淘汰,“冲散”恰当。

沉淀,比喻凝聚,积累;沉没,意为从水面上往下至水面下的过程或处在水面下的状态。

句中形容语言的积累,“沉淀”恰当。

丰富,指(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丰厚,指密而厚,丰富,富裕。

句中形容语言,“丰富”恰当。

贴合,贴切吻合;适合,适宜,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句中指沉淀下来的新词语与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贴切吻合,“贴合”恰当。

综合分析,故选A。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考试说明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一、命题原则语文学科的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目的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命题要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研究所达到的水平,通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来实现。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性质,有利于正确指导和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研究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命题要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使语文试题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和情趣。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参考本届“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所使用的教材内容。

三、考试内容1.积累与运用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能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辨析词语(包括成语)的意义,能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5)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6)能够辨析、修改以下常见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前后矛盾。

7)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8)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9.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要自信、负责,确保清晰连贯,不偏离话题。

10.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的说明

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的说明

2020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说明重庆市教科院陈家尧一、总体仍然参照2019年的命题原则及思路,板块、题型、难度与去年一致,保持平稳。

二、为了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统编教材的要求,在考查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以下一些变化。

1.名著:原定的通过抽签进行考查,但因防疫的问题,无法进行现场抽签,因此指定了《西游记》《简·爱》两部名著作为考查内容。

2.关于字词的考查:字的考查仍然是课标字表二(附录2)的汉字;词语考查重点是统编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3.语病考查纳入考试内容:能凭借语感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发现并改正语言表达中的常见语病。

4.综合性学习贴近教材,重点考查统编教材中要求的综合性学习。

5.文言文考查要求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含附录1规定的文言文篇目和课外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文言文主要以链接方式考查。

6.现代文阅读考查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的阅读。

实用文本注重考查对多个文本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并根据相关知识信息来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详细内容见《中考考试说明》。

三、重点掌握的古诗文篇目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2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3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4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6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7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8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9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0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1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刘禹锡1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15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16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17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18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1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2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2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2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2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2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2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2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31 《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论语》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32 曹刿论战《左传》《孟子》3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4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礼记》3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6 出师表诸葛亮37 桃花源记陶潜38 三峡郦道元39 陋室铭刘禹锡40 小石潭记柳宗元41 岳阳楼记范仲淹42 醉翁亭记欧阳修43 爱莲说周敦颐44 湖心亭看雪张岱45 河中石兽纪昀。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淄博市2020年初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允许使用计算器.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í)绿荫场正襟.危坐(jīn)B.冠.冕(guān)主旋律囊荧.映雪(yíng)C.遒劲.(jìn)元宵节褒.贬分明(bāo )D.枯槁.(gǎo)斑马线脍.炙人口(kuài)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

B.城市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C.在时间的调色盘下,雄安新区会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怎样的优秀画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D.“人心齐,泰山移”。

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形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乡的风味是什么?是弹跳在舌尖上的味蕾颤动,还是贮藏在阡陌中的乡风民俗,亦或是散布在田野里的自然珍馐?B.电影《死亡诗社》塑造了一个充满个性和激情的文学教师形象,让观众﹣﹣特别是中学生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西宁市城区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请将1~5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谰.语(lán)伫.立(chù)襁.褓(qiǎng)舳.舻相接(zhú)B.轩榭.(xiè)锃.亮(zèng)热忱.(chén)燕.然勒功(yàn)C.莅.临(lì) 缄.默(jiān)囫.囵(hú)矫.揉造作(jiāo)D.嗔.怪(chēn)镌.刻(juān)栈.桥(zhàn)坦荡如砥.(d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奥密翻来覆去巧妙绝伦走投无路B.驰骋不攻自破重峦叠嶂人情事故C.取缔天涯海角不知所措如坐针毡D.惆怅麻木不仁吹毛求疵浮光略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以身作则....,挺身而出,奔赴抗疫前线。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过于追求遣词造句没有太大意义。

D.《经典咏流传》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但人们对它的讨论仍如雷贯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约7月左右,美丽的青海湖最具有仙湖的丰韵。

B.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说明
重庆市教科院陈家尧
一、总体仍然参照2019年的命题原则及思路,板块、题型、难度与去年一致,保持平稳。

二、为了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统编教材的要求,在考查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以下一些变化。

1.名著:原定的通过抽签进行考查,但因防疫的问题,无法进行现场抽签,因此指定了《西游记》《简·爱》两部名著作为考查内容。

2.关于字词的考查:字的考查仍然是课标字表二(附录2)的汉字;词语考查重点是统编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3.语病考查纳入考试内容:能凭借语感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发现并改正语言表达中的常见语病。

4.综合性学习贴近教材,重点考查统编教材中要求的综合性学习。

5.文言文考查要求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含附录1规定的文言文篇目和课外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文言文主要以链接方式考查。

6.现代文阅读考查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的阅读。

实用文本注重考查对多个文本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并根据相关知识信息来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详细内容见《中考考试说明》。

三、重点掌握的古诗文篇目
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2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3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4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6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
7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8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9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0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11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1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
刘禹锡
凉地)
15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16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17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18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1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2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2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2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2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2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2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2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2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论语》31 《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
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
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
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32 曹刿论战《左传》
《孟子》3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
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4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礼记》
3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6 出师表诸葛亮
37 桃花源记陶潜
38 三峡郦道元
39 陋室铭刘禹锡
40 小石潭记柳宗元
41 岳阳楼记范仲淹
42 醉翁亭记欧阳修
43 爱莲说周敦颐
44 湖心亭看雪张岱
45 河中石兽纪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