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说》看韩愈散文的特色

合集下载

韩愈的散文风格

韩愈的散文风格

韩愈的散文风格《韩愈的散文风格,那可真是别具一格》说起韩愈的散文啊,就像一个武艺高强的大侠在文坛里闯荡,风格特别鲜明。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韩愈的《师说》,那感觉就像是被一个很有威严的老师在耳边不停地念叨,不过这念叨还挺有道理,让你不得不听。

他的文章里总是充满了一种很强的气势,就像一阵狂风呼呼地吹过来,把你心里那些模糊的想法都给吹散了,然后把他的观点直直地塞进你脑袋里。

比如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说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就好像他站在讲台上,拿着戒尺,敲着桌子,大声地告诉所有人:“这就是老师的作用,别给我整那些没用的!”我有一次参加学校的古文朗诵比赛,选了韩愈的《进学解》。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可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他散文的特点。

这文章里用词丰富得很,一会儿来个古奥的词,像“佶屈聱牙”,把我都给难住了,得翻半天字典才能明白啥意思。

可就是这些词,让文章显得特别有深度,有学问。

而且他的句式变化多端,有时候长句像一条长长的河流,滔滔不绝;有时候短句又像一个个小鞭炮,噼里啪啦地响。

就像他在文章里写自己的经历和学问的时候,那一大段一大段的描述,感觉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浓缩在这些文字里了,读起来特别过瘾。

他还特别擅长用对比的手法。

就像在《马说》里,把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写得明明白白。

千里马那么厉害,却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这对比一出来,就把那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悲哀都表现出来了。

我就想起我们班有个同学,画画特别好,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参加比赛展示自己,就像那被埋没的千里马一样。

每次看到他默默地在角落里画画,我就想起韩愈写的《马说》,感觉他要是生活在韩愈那个时代,肯定能和韩愈产生强烈的共鸣。

韩愈的散文风格啊,总的来说就是有气势、有深度、善用手法。

他就像一个文坛的开拓者,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在散文的天地里开辟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后来的人都忍不住去学习、去模仿。

他的文章读起来虽然有时候有点费脑子,但一旦读懂了,就像挖到了宝藏一样,收获满满。

韩愈《师说》内容

韩愈《师说》内容

韩愈《师说》内容韩愈《师说》内容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的《师说》中所表现的师道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教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圣人之书”。

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

下面是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韩愈师说的内容,欢迎阅读。

【写作背景】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

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

《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

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的散文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的散文

《师说》同步素材——韓愈的散文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

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

叔父雲卿、兄韓會都是在李華、蕭穎士的影響之下,傾向復古的人物。

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韓愈早年即以一個復古主義者自命。

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就和他的復古思想有關係。

先後做過汴州觀察推官、四門博士、監察禦史等官。

在監察禦史任時,他曾因關中旱饑,上疏請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

元和十二年,從裴度平淮西吳元濟有功,升為刑部侍郎。

後二年,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幾乎被殺,幸裴度等援救,改貶為潮州刺史。

穆宗即位,他奉召回京,為兵部侍郎,又轉吏部侍郎。

卒年五十七。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是比較複雜的。

他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擁護王朝的統一;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聚斂橫行,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這些都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

他猛烈地排斥佛老,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客觀上也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但是,在這裏,韓愈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糟粕。

他的《原性》繼承董仲舒的性三品說,把封建統治者的人性看作是上品,而把被剝削人民的人性則視為下品,而且認為這種封建等級制以及等級性的人格是天理自然,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

所以他在《原道》中說:“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

”這些理論,顯然都是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服務的。

韓愈所大聲疾呼的“道”,實際是他對於封建國家的法權、教化、道德等等絕對原則的概括,是飽含封建倫理的意味的。

他的世界觀,即他所謂“道”的具體內容,無疑對他的散文創作是有不良影響的。

但是又應該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

他努力維護“道統”,又往往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

《师说》赏析老年大学祖铨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他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

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郭预衡指出:韩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倾向是“反对藩镇割据,而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而批评主和派”,认为“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立场,不应因为碑文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而且他“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一时一事,他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思想上,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

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

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韩愈《师说》解构

韩愈《师说》解构

文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

古人有“韩潮欧澜”的提法,正说明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是极讲究笔法的。

我们看有时即便更动词语的次序也会达到非常的效果。

前人说到韩愈,有“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柳州罗池庙迎享送神歌辞》)的仿例——它打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时序的错位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的波澜,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愉悦。

韩愈不愧为文章高手,他恣肆的文笔总要显示他的独特性,一旦他找寻到的结构既符合行文需要又能合乎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心中的节奏,便会在双方的审美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

这种结构有时更带隐蔽性,它甚至不需要经过逻辑的过滤而直观地为人所接受,同样达到移人情性的效果。

清代林云铭感读《师说》正是这样的:“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

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

”(《韩文起》卷一)但韩愈的《师说》历来解释纷繁,综其原因不外有二:或结构的不易把握,或文意的闪烁不定,就这篇文章来说,结构对于行文的理解可能带有更根本的意义。

那么《师说》结构是怎样的呢?如果要充分地解构,我们不能不考虑以下问题:(一)“师者”与“学者”关系怎样?(二)“从师”与“耻师”关系如何?(三)“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关系如何?(四)“传道”“授业”“解惑”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当说这些关系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就第一个问题,从矛盾的对立同一看,“师者”与“学者”有着矛盾冲突,表现在“授”与“受”的关系上。

在矛盾双方的侧重上,行文显然焦点在“受”上,即在“解惑”“闻道”与“从师”上。

在这一层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对应的形式应当是“学者,所以闻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与“耻师”也构成一对矛盾。

其施事应当是“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它们的分野正如《古文观止》上所说“是否‘吾师道也’”。

而这便成了“遗惑”与“解惑”的关纽。

“闻道”则惑解,不“闻道”则惑遗。

故而“闻道”与“解惑”也顺理构成一对矛盾。

在“道—业—惑”这三者之中,“业”乃中介,而真正构成一对矛盾关系是“道”与“惑”;此二者相辅相成,说此及彼,此消彼长,又可相互转化。

唐宋八大家最有名的文章

唐宋八大家最有名的文章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们的作品被广泛流传,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中最有名的文章包括:1. 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于教师职业的看法,强调了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韩愈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2.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捕蛇者讲述自己捕蛇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贫苦农民的生活困境,以及赋税制度的残酷性。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3.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是作者游览褒禅山后所写的一篇游记,通过对山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事业成功的看法。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4.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通过对醉翁亭的描述和对游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5. 苏轼的《前赤壁赋》:这篇文章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看法。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6. 苏洵的《六国论》:这篇文章是苏洵对于六国破灭的讨论,通过对比不同的国家在处理外交关系上的不同做法,提出了对于国家治理和外交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7. 曾巩的《墨池记》:这篇文章是曾巩对于墨池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书法家的敬仰之情。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8. 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这篇文章是苏辙向韩太尉推荐自己时所写的一篇书信,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人生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才华和追求。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唐宋八大家最有名的文章各有千秋,风格各异,但都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些文章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遗产。

谈《师说》的中心论点

谈《师说》的中心论点

谈《师说》的中心论点韩语,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风格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

抒情文善于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说理文,针对时弊,积习而发。

感情强烈,文气充足,逻辑严密。

在这里,我想讨论一下《师说》一文的中心论点,从中可以体会韩愈的说理文的风格。

《师说》一文可以说是说理文的典范,是作者写给李蟠的一篇赠言。

在这篇赠言中,作者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而我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要倡导从师的风尚,就是说应该恢复师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从一下两个方面看出来。

一、从韩愈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来看,韩愈生活的时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一种鄙视教师、嘲笑从师的不良风气。

士大夫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如何底下,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看不起老师。

不但自己不从师学习,还反对像韩愈这样公然从师的人。

作者对这样的不良风尚是苟同还是反对呢?答案肯定是反对的。

既然是反对的,那他要树立的观点自然就是“要倡导从师的风尚”。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士大夫不是想“从师”而找不到老师,而是根本就不想“从师”。

所以韩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跟他们讲明要从师的道理,如果这一问题没解决,怎样去从师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了。

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一句正是讲选择老师的标准的。

所以这句是方法,而不是观点。

再看一看第二段的开头一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嗟乎”这一声惋惜、慨叹,就已叹出了作者的观点。

作者为古人的从师风尚没有流传下来而感到惋惜。

从这里看出作者还是要谈从师风尚的问题,而不是谈怎样去择师的问题。

二、从逻辑推理过程来看,第一自然段的推理是比较严密的。

老师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所以古之学者没有不经过从师而成为学者的。

人为什么要从师呢?因为人人都有惑。

那么,人又怎样去从师呢?回答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个推理过程可以表示为如下:(因为师能解惑)凡有惑应从师。

《师说》的语言特色

《师说》的语言特色

《师说》的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

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顶真,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

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

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

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

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韩愈散文创作理论及特色

韩愈散文创作理论及特色

浅析韩愈散文创作理论及特色摘要:韩愈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领导了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学理论主张,并取得了一定的散文创作成果。

主张“文以明道”、“文道合一”、“学古创新、革新文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鲜明,故事构思新奇,语言新颖又不失凝练,多饱含深情,有时也不乏凌厉的气势。

本文将就韩愈散文的创作理论及创作特色加以分析解读。

关键词:韩愈散文理论特色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散文之上可以说有着卓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要想全面、深刻的了解韩愈的散文创作理论,我们就必须得先了解韩愈的散文创作理论和韩愈。

“知人论世”自古有之,韩愈也不例外,他的理论与他宦海沉浮的生平经历不可分割,这也导致了他的思想具有复杂性。

一、韩愈的散文创作理论韩愈一生,积极求官,努力为文。

他求官不仅是为衣食,也是为了行道,为文也不仅是喜欢古文的文辞,而是为了明道。

这里提到的行道、明道就是韩愈提出的“道”。

韩愈的散文理论和创作与他的行道思想密切相关。

韩愈的散文创作理论现总结如下:(一)韩愈主张“文以明道”这是古文运动的纲领,也是韩愈古文理论的基石。

他的“道”是指儒家的孔孟之道,推崇儒学,要求复兴儒学传统。

主张“忧天下”而不赞成“独善自养”,这是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

韩愈积极入世的一生,是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他曾三次进士落选,仍不放弃,《上宰相书》则表现出了他渴望得到重用,并在求官过程中指出“上下相需”,急于展示自己的政治报负。

入仕后,他在“宦官专权”问题上曾上书极论公室之弊;在藩镇问题上,他主张用兵削平藩镇,强调中央集权,加强君权,他关心国事,同情人民的疾苦。

(二)韩愈主张“文道合一”韩愈强调写文章重视表现儒家思想内涵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语言的重要性,提倡文章要华而有实。

他把“道”和“文”分别看做内容和形式,认为实用性和艺术性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谈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谈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在艺术风格方面,冰心以清新自然、优美抒情为特点。她的散文语言简练流 畅,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同时,她的散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路。
三、冰心散文的创新和突破
冰心散文的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创新。冰心在散 文中涉猎的主题不仅包括传统的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还涉及到女性主义、 儿童文学等领域,使得她的散文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二是表现手 法创新。冰心在散文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象征、寓言、叙事等,使得她的 散文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三是文化价值取向创新。
四、用“以气为主”统领全文结 构
韩愈的散文在整体结构上也体现了“以气为主”的特点。他的文章往往以一 个主题或观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论述。例如,《获麟解》中,他以 “获麟”为引子,然后展开对人才问题的讨论。文章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般自 然。
五、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展望未来,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我们可以从冰心散 文的艺术风格中汲取灵感,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突破传统的框架,使现代散 文更具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我们也应该注重散文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质量,让读 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只有这样,中国现代散文才能不断向前发 展并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感谢观看
韩愈在修辞上还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 如,《秋水》中,他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也” 来比喻人的见识有限;在《进学解》中,他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来形容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努力。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总结起来,韩愈的散文通过善用设问、对比、转折等句法修辞手法,“以气 为主”,使文章形成了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气为主”也体现在他的文章 结构和语言表达上。这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和行文风格使韩愈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 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习和研究韩愈散文的句法修辞和行文风格,对于我们提 高写作能力和欣赏古代散文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师说读后感,韩愈师说读后感

师说读后感,韩愈师说读后感

师说读后感,韩愈师说读后感 《师说》是唐代著名⽂学家韩愈所写的⼀篇论说从师道理的⽂章,⽂章包含着作者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精华。

他明确地主张从师学习“⽆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店铺为您编辑整理师说读后感,欢迎阅读。

师说读后感(⼀) 本⽂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的典范.它论证了的职能,作⽤和从师⽽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和影响,从⽽阐明了从师⽽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说明了⽼师的作⽤.是的,每个⽼师都有帮助学⽣解决困难的职能.⽆论⽼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还是年长,只要能掌握真理,帮助学⽣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位好⽼师. 从⽽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的⾝躯守护三个孩⼦的谭千秋⽼师,他可以称得上是⼈民的好⽼师,他不但为学⽣传道受业解惑也,⽽且将⾃⼰责任升华.当地动⼭摇的那⼀刻来临时,他不顾惜⾃⼰的⽣命,张开守护的翅膀挽救了三个孩⼦的⽣命.他是⼀位令⼈敬佩的好⽼师. 学者,应该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要学习古代圣⼈, “从师⽽问焉” .学⽆⽌境,不耻下问.则会 “圣益圣” .不能向⼠⼤夫那样“耻学于师”则会“愚益愚”. 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可能很难开⼝向别⼈请求帮助,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

所以为了避免问题的积攒,要做到平常不耻下问,把问题分散的解决。

这样量的积累后就会有质的飞越,学习成绩就会有很⼤的提⾼。

孔⼦⽈:“三⼈⾏必有我师焉”。

的确,三个⼈⾏⾛必定有⼀个会是我的⽼师。

⼈⽆完⼈,每个⼈都不是完美的。

必定会有些⽅⾯不如别⼈,所以⼤家在⼀起可以优势互补,耻学相师。

所以“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每个⼈都可以作别⼈的⽼师,只是看你擅长哪⽅⾯了。

《师说》这篇⽂章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

作者韩愈想借此激励后⼈不耻下问的努⼒学习,同时也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希望后⼈能够有所启发。

师说读后感(⼆) ⽣活中没有绝对的愚者和圣⼈,⼀个⼈总是存在着好的⽅⾯和不够完美的⽅⾯,只是这两⽅⾯所占的⽐例在各个⼈的⾝上有所不同⽽⼰。

韩愈的散文特点

韩愈的散文特点

韩愈的散文特点
1. 韩愈的散文那可真是气势磅礴啊!就说《师说》吧,一开篇就直接点明主旨,“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多有魄力呀!就好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

2. 韩愈的文章内容丰富多样呀!《马说》里把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分析得头头是道,如同给我们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这难道不让你惊叹吗?
3. 他的散文还很有逻辑性呢!看看《进学解》,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像精心编织的一张网,把道理都牢牢地网住,这多厉害呀!
4. 韩愈善于用比喻呀!在《杂说四·马说》里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能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这比喻多形象啊,让人一下子就懂了!
5. 韩愈的文字很有感染力呢!读《祭十二郎文》,那种悲痛之情真的能深深打动你,就如同你的亲人离去一般,能不让你动容吗?
6. 他还很会讲故事呢!《圬者王承福传》把王承福的经历讲得生动有趣,好像在和你聊天一样,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
7. 韩愈的思想很深刻呀!《原毁》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就像是一把利剑,直刺问题的要害,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吗?
8. 他的文风可变化多端呢!有时候激昂,有时候深沉,《送李愿归盘谷序》中不同的情绪转换得那么自然,这不就是大师的风范吗?
9. 总之,韩愈的散文就是这么独特,这么有魅力!他的文章就像是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欣赏!。

韩愈师说讲解

韩愈师说讲解

韩愈师说讲解韩愈师说讲解《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

以下是韩愈师说讲解,欢迎阅读。

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

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

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

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

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

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

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一、《师说》韩愈的《师说》是一篇以教育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师德的反思和教育的价值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师道的推崇。

这篇文章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更提出了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韩愈的思想对于我们思考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二、《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经典散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进学和学习的问题。

韩愈通过对进学的不同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论述,提出了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这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韩愈的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大气磅礴的叙事风格,展现了韩愈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智慧,珍惜时间,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四、《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他在文中对当时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

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他在文中论述了如何进学和学习的问题。

韩愈强调勤奋刻苦、努力奋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这篇文章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

六、《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韩愈的一篇叙事散文,他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韩愈在文中通过描写峡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师说》赏析⽼年⼤学祖铨⼀、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汉族。

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称韩吏部。

谥号“⽂”,⼜称韩⽂公。

他是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语⾔,破骈为散,扩⼤⽂⾔⽂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起⼋代之衰”,明⼈推他为唐宋⼋⼤家之⾸,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集》⾥。

韩愈还是⼀个语⾔巨匠。

他善于使⽤前⼈词语,⼜注重当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今,如“落阱下⽯”、“动辄得咎”、“杂乱⽆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者,是尊儒反佛的⾥程碑式⼈物。

韩愈三岁⽽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20岁赴长安考进⼠,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博⼠,累官⾄太⼦右庶⼦,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诗⼒求险怪新奇,雄浑⽽重⽓势。

他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

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郭预衡指出:韩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倾向是“反对藩镇割据,⽽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批评主和派”,认为“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场,不应因为碑⽂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且他“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时⼀事,他在⼀系列的⽂章⾥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思想上,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

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

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之际,⼒辟佛、⽼,致⼒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的成功。

《师说》解读与探究

《师说》解读与探究

《师说》解读与探究《师说》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师说》,这里的“说”是一种文体。

“说”是“议”的意思,因此,“说”是一种议论文体。

但“说”也有变体,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大多数文字都是叙捕蛇者之言,只在最后才“说”,引出作者的一段议论。

而韩愈的《马说》则是夹叙夹议,属寓言体。

本文是“说”的正体,意思是说说“从师”的道理。

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

韩愈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抨击时弊,鼓吹从师。

全文分四段,第一段正面说明,作者将自己对于师道的看法概括为三点:一是学者必有师,二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三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三个观点互相紧密关联。

第一个观点说明为什么要有师,第二个观点说明需要什么样的师,第三个观点说明师在何处。

第二段批判盛行于士大夫中的对于师道的糊涂观念,也有三点:一是耻学于师,二耻自身之师,三是耻相师。

作者通过对这些错误观念的批驳,也便从反面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引圣人孔子从师的事例证明“圣人无常师”,得出“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结论。

最后,作者点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借以表明其“好古人”、“行古道”,坚定从师的决心。

全文结构严谨,论证周密,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

学习本文,要着重如下几点:1.本文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们轻师耻师而写的一篇带有很强的战斗色彩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

因此,阅读本文,必须深入了解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方可领会文中语句的内在意义和时代意义,体会其批判的锋芒。

2.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讲求说理的深刻,论辩的严谨,论证的有力。

所以,要认真研读文章的结构,研讨文章的论证方法,探究其论点和论据间内在的逻辑关联。

课文详解古①之学者②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①古:古代,指先秦和汉。

②学者:求学的人。

汉代治经学必有师承,各以家法教授。

如孔安国治古文《尚书》传都尉朝,都尉朝传庸生,庸生传胡常,胡常传徐敖;田何治《易经》传丁宽,丁宽传田王孙,田王孙传施雠、孟喜、梁丘贺。

《师说》课文赏析

《师说》课文赏析

《师说》课文赏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旨在阐述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尊师重道,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的风气。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师说》进行赏析。

一、文章结构《师说》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接着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整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韩愈的生平和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尊师重道等思想,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韩愈一生致力于弘扬儒学,提倡仁义道德,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师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尊师重道的社会意义《师说》中强调的尊师重道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尊师重道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只有当我们尊重教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

四、对比论证和逻辑推理韩愈在《师说》中运用了对比论证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文章中通过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于教师的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的风气。

这种对比论证的方法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五、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师说》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同时又极具表现力。

韩愈运用了排比、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韵律感。

这种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艺术魅力,也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六、传统儒家教育观念的影响韩愈的《师说》深受传统儒家教育观念的影响。

儒家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而不是仅仅追求功名利禄。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尊师重道等思想,与儒家教育观念一脉相承。

这种儒家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师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韩愈《师说》翻译注释

韩愈《师说》翻译注释

韩愈《师说》翻译注释韩愈《师说》翻译注释原文《师说》是在作者的论说文中,《师说》是属于文从字顺、平易畅达一类的,与《原道》一类豪放磅礴、雄奇桀傲的文章显然有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师说》翻译注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韩愈《师说》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断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知句读(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

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

《师说》知识点归纳总结

《师说》知识点归纳总结

《师说》知识点归纳总结《师说》是一部由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著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他对于教育、修身和治学方面的看法和观点。

这部散文集对于唐代的文学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学者所研究和传颂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会对《师说》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作品。

一、教育观点韩愈在《师说》中对于教育的观点非常突出,他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成就的基础。

他强调了学生应该尊师重道,师德至高无上,对老师应该抱有极大的敬意。

韩愈认为,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自己对学生修身立命的过程,只有老师本身具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操守,才能够对学生有所启迪。

在教育方法和内容方面,韩愈提倡教学相长,注重实践和体验,并强调了德育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修身观点在《师说》中,韩愈对于修身方面也有很多的见解。

他认为,人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力求完善自己的道德风范。

他推崇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一观点,强调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

韩愈也提到了人的修养应该是一辈子的功课,要有坚定不移的品德追求,不断地自我完善。

三、治学观点韩愈在《师说》中还对于治学方面提出了很多见解。

他认为,学习应该以实践为重,懂得知行合一的道理,尊重知识,注重实践和创新。

他还提到了应该尊重先辈的学术成果,发扬学术传统,同时也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观念。

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师说》中,韩愈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他提倡学术创新和时代精神的融合,认为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钻研,但同时也要积极开拓进取,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社会价值与人生观最后,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及了对于社会价值与人生观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了以忠诚、诚实、恪守原则、奋发向上为生活准则的人生观。

同时,韩愈强调了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在社会上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从《师说》看韩愈散文的特色 (肖旭)韩愈(70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审孟县)人,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步入仕途。

先后作过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

在监察御史任上,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被认为指斥朝玫,被贬为阳山令。

元和十二年,从裴度平准西吴元济有功,升为刑部侍郎。

后二年,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奉召回京,任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

韩愈,是我国古代继司马迁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大家。

韩愈的散文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

韩愈最擅长于论说文。

他的论说文有严密的逻辑和紧凑的结构,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很重要的作品。

其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文中所谓“传道”之道,是指儒家的正统思想。

文章虽然肯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但对他们却是轻视的。

这篇体现韩愈进步教育思想的散文,既是他推动古文运动的重要创作实践,又是向青年传授求师之道的重要论文。

关于《师说》的写作缘由,韩愈在文章的结尾处虽有说明,而实际上,此文是韩愈针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现实有感而发。

他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答李秀才书》)他又反复强调,文章兼有“明道”的作用,认为“道”是主体,是第一位的;“文”是手段和方法,是为“道”服务的。

这是对六朝骈体文瘠义肥辞、无病呻吟痼疾的有力批判,是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一大进步。

关于《师说》的写作背景及产生的社会效果,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师说》引起世人“群怪聚骂”,正是因为它触到了世俗的痛处,体现了韩愈散文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战斗性。

韩愈是个复杂的人,在他思想中,既有革新、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师说》所体现的韩愈的教育思想,是闪烁着民主性的光华的。

一,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求师原则,强调能者为师,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只能墨守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把师和弟子关系社会化了。

二,明确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认为弟子可以后来居上。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是一种进步的教育观点。

这些表明,韩愈的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当然,《师说》也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看不起有技艺专长的劳动人民。

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封建士大夫,这是我们不能苛责于他的。

在强调文章要有“明道”作用的同时,韩愈又非常重视文章的表现形式。

他说:“文字暧昧,虽有美实,其谁观之?”(《进撰平淮西碑文表》)又说:“辞不足,不可以为文。

”(《上襄阳于相公书》)那么,《师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严谨的结构《师说》按文意,可分四大段:第一段,论述求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无论是谁,只要掌握了真理和知识: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耆,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段的意思是说: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明白事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而不去请教老师,那种疑惑就永远解决不了。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电该跟他学习。

我拜老师是学习他懂得的道理,何必管他比我年纪大还是比我年纪小呢?所以说不论尊贵卑贱,不论年长年幼,谁懂得道理,谁就是我要向他学习的老师。

第二段,批判世人耻于从师风气的种种表现,这段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着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共可怪也欤!”这一段的大意是:人们爱自己的子女,选择好的老师来教他们,可是对于自己呢,却把从师求教当作耻辱,这太糊涂了。

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学习断句的人,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除疑惑的人。

不会断句,去请教老师,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去请教老师,这正是学了小的而放弃大的,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地方。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羞耻,而士大夫这类人,一旦有以“老师”和“弟子”相称呼的,有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他们就说:“那个人和那个人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

”他们认为把地位低的人称作老师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把地位高的人称作老师则近于谄媚。

从师求学的风尚得不到恢复,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是看不起的。

如今,土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这真是奇怪的事情!第三段,征引孔子言行,说明人皆可以为师,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的道理。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木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段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经向郯子、苌宏、师襄,老聃请教。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能力不如孔子。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作我的老师的。

”所以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高明,只是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能上各有专长罢了。

第四段,说明写此文的原因。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最后一段的大意是:李家有个孩子叫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以及它们的注释全学习了。

他不受时俗的影响,来向我求教,我赞许他能行古人求师之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从上述论证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先是正面阐述师者的职责、功用,并开宗明义亮出自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论点,十分简明扼要,为全篇立下了主旨。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社会上耻于相师的陋习,反复运用对比手法,揭露其自相矛盾,荒诞不经。

最后,又引经据典,用人们崇拜的圣人孔子的行动和言论,再回过头来正面阐述学无常师、学生可以超过先生的道理,以增强论证的权威性。

文章有事实,有道理,有立论,有驳论,立论坚定稳固,不容置辩;驳论条分缕析,切中要害。

全文围绕着主题,思路层层演进,自然合理;逻辑完密严谨,无懈可击,故虽只有四百六十多字,却具有很大的说服力。

凝练的语言语言上力求创新,是韩愈散文的重要成就之一。

他有句名言:“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就是说,当要把心中已经形成的思想倾注于笔端时,最重要的是摒弃那些陈陈相因的熟词套话。

他用词力求准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比如,他只用了“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就把老师的职能包举无遗。

他十分注意文字的口语化,力矫骈文玩弄典故、诘屈聱牙之弊。

《师说》全篇浅易晓畅,明白如话,没有用过一个典故。

他主张“因事陈词”,“辞事相称”(《进撰平淮西碑文表》),遣词设句完全根据内容的需要而长短错落,竭力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他在嘲讽某些人为自己子女慎重择师而本人却不虚心求师的矛盾现象时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兀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理条清楚,词约意丰,十分简练地勾勒出他们舍本逐末、愚昧可笑的面目。

又如他在描摹世人耻于相师的心理活动时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这些人浅薄无知而又自鸣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

作者的刻画是如此入木三分,而用词又是如此经济凝练,达到了他自己提出的“半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上襄阳于相公文》)的高妙境界。

在文章的句法上,《师说》根据论证过程中的不同需要,相应地采用了判断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诘句(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感叹句(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及陈述句等多种形式,使文章气势多变,跌宕有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精当的修辞在修辞方面,《师说》也很有特色。

首先,它运用了许多对比的手法。

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接连把三组对立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一,“古之圣人,其书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这三组对句,把人们对待从师的态度归成两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照,从情理上把耻于相师的人驳得体无完肤。

《师说》还注意内容上的前后呼应。

在第一段,作者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在后段,他就批判了“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错误论调,前两句是承前段“无长无少”而言,后两句是对前段“无贵无贱”而发。

这样前后照应,加强文章内部的有机联系,才能在短短几百字里把道理说清说透。

顶真是论说文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师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它运用得恰到好处。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思路连贯,论述缜密,读起来有一种明白流畅的快感。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韩愈的散文:“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潮州韩文公庙碑》)我们今天读他的《师说》,仍然可以从它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得到一定的教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