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面与色的美感

合集下载

最新岭南版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最新岭南版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对视觉的欣赏有很好的观赏性。

(2)面与色的和谐构成,色彩的调和方法。

(3)研究范围加入了视觉因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艺术形态学等门类,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产物。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准确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在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面与色的构成与应用,如墙面、地毯、桌面、花坛。

如果我们将一个或几个基本形状的面,进行相同或不同的组合排列,并配以色彩的调和,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美感,丰富我们的情感与生活。

”接着展示色彩构成作品和大师的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发展1、面是线的移动轨迹。

其形状各异,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它们给予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你能说出有那些不同的感觉?2、两种相同的半圆可以产生那些不同的组合方法?3、怎样运用基本形与骨格的设计进行面与色的构成?4、色彩的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常见用到的色彩调和方法有:(1)面积优势的调和(2)互补色互混的调和(3)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4)色彩分割的调和5、色彩的联想,当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彩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练习起来,引起某种心理。

如红色可联想到火、血、太阳、热情、活力;绿色,可联想到草地、树叶、禾苗、和平、生长。

蓝色,同学们联想到什么呢?紫色呢?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喜好升华到更科学、更广泛的、更具普遍意义的色彩美的境界,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达色彩与情感的目的。

三、作业安排教师:“完成这一个课题,同学们对新鲜的色彩构成知识学习一定非常感兴趣,你们一定会认真地投入完成色彩作业,一定会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完成当前的训练。

”1、请你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区表现面与色的构成,设计时,选择的形状与色彩要能反映自己的情感。

4面与色的美感

4面与色的美感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

(2)学习该图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和应用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表达。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谈话、演示、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色彩构成作品图像实例,四季景色图片,水彩颜料,白色的布,剪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基本形,提问:“这幅图好看吗?”接着出示一张由这基本形平移和旋转组合成的图案,问:“与刚才的那张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师述:“这张图案比前一张就显得丰富多了,这就是平面构成设计的奇妙之处,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面与色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1、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不同形状与颜色的面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2、欣赏课本里的图片,了解其特色价值。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启发学生:“课本里几张优美的图案好看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节奏感强又富于变化,色彩强烈而又统一,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

)(2)师提问:“美术中‘面’是指什么?有几种形状?”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3)师提问:“两个相同的半圆形可以产生哪些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答:“一共有六种方法,分别是覆盖,减缺,透叠,联合,接触,分离。

”(4)师提问:“面的‘分割’有哪些方法呢?”学生答:“等量分割、按比例分割、自由分割。

”(5)引导学生看书中图例,师提问;“什么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不同的色彩特别是不同的色彩并置时,由于人的视觉反应或心理联想作用,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不一样的联想。

介绍由色彩而联想的色彩心理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色彩联想训练。

面与色的美感-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课程背景本次美术课程为七年级下册岭南社版美术教材,主题为“面与色的美感”,课时为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面的几何形状,掌握面对构图的重要性;2.同学们可以通过本课程对颜色的组合、搭配与运用感兴趣,提高审美水平;3.提高同学们的绘画技能,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

3. 教学内容3.1 面的几何形状1.正方形2.长方形3.圆形4.三角形3.2 颜色组合与运用1.颜色的概念2.颜色的运用方法3.颜色的表达与组合3.3 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1.铅笔和橡皮擦的使用2.水彩颜料、画笔的使用3.泥塑的基本形状制作与定型的方法4. 教学步骤4.1 第一课时1.上课后,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正确使用绘画工具。

2.同学们观察各种面的几何形状,了解其各自特点和应用场景,尝试利用几何形状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3.通过课程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同学们探讨颜色的组合、搭配与运用,提高审美水平。

4.带领同学们学习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如铅笔和橡皮擦的使用以及水彩颜料、画笔的使用。

4.2 第二课时1.鼓励同学们进一步探究颜色的表达与组合方法,提高创造力。

2.引导同学们在创作中体验颜色的运用,尝试利用创意与技术完成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3.在指导同学们制作泥塑之前,启发他们想象和发挥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

4.指导同学们正确使用泥条,完成基本形状的制作、积累泥条的附着力,最终通过定型的方式完成泥塑作品。

5. 教学评估1.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观察、互动、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估。

2.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 注意事项1.着重强调安全,禁止搞乱或涂鸦教室或其他地方。

2.鼓励同学们在绘画创作中大胆尝试和发挥想象力,尊重每个同学的创创造性和想象力。

3.鼓励同学们积极交流与分享,并尊重所有人的观点和想法。

以上是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面与色的美感”的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提高自身绘画技能。

《面与色的美感》课件

《面与色的美感》课件
技术实现度
作品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功能性
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作品应具备实际的功能性,如标识设计、 包装设计等。
06 结论
总结面与色的美感研究
总结了面与色在视觉艺术中的重 要性和美感表现,包括面形的变 化、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等方面。
分析了面与色在建筑设计、平面 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以及它们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影
不同的面与色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 感,如温暖、冷静、兴奋等。
空间感
通过面与色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 同的空间感,如宽敞、狭窄、高挑 等。
04 面与色的美感创造
面与色的设计原则
统一性
确保面与色的设计在整 体上保持一致,使观众 能够轻松理解并接受。
对比性
通过对比不同的面与色 ,突出重点,增强视觉
冲击力。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师通过对面和色 彩的选择与搭配,展现出 时尚与个性。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师利用面与色的 组合,营造出舒适、和谐 的居住环境。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师通过对面和色 彩的运用,使产品更具吸 引力和实用性。
面与色的美感体验
视觉冲击
面与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情感表达
03 面与色的美感表现
面与色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01
02
03
绘画
在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运 用不同的面和色彩来表达 情感和主题,创造出独特 的视觉效果。
雕塑
雕塑家利用面和色彩的组 合,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 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建筑设计
建筑师运用面与色的搭配 ,创造出功能性与美学性 兼具的建筑空间。
面与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面与色的美感

面与色的美感
圆形:圆润、舒滑、柔和、灵动。
面的构成
❖几何体 ❖有机形 ❖偶然形
❖色彩演变
复色
类似色 黑、白、金、银、灰色的间隔
色环表中相对的颜色叫对比色 相邻近的色彩叫邻近色
色彩的调和方法
色彩大与小
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 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 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
晴天 四季花开 听谁在唱歌 相遇 有福气 游园 春天交响曲 丰收的季节
三角形:稳定感
方形:方正、坚Βιβλιοθήκη 、 伟岸圆形:圆润、舒滑、柔 和、灵动。
在立体造型中,面是相对于体而言的,是具有 长、宽的二度空间形象。绘画中的形,包括各种面 和物象的轮廓图形。
方形:方正、坚实;横方形给人以平静、威严、沉 重感,竖方 形给人以高耸、伟岸的感觉。
三角形:正三角形具有稳定感,反之有不稳定、不 安全感。
色彩的冷暖,是根据色调决定的。
红、橙、黄色调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 有温暖、热烈的感觉。
兰、绿、紫色调使人联想到水、天等,有宁 静、寒冷的感觉。
•作业:
•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富有情感 的作品。
•画面有色彩面积对比
作业选题(以下题目任选一个,构成作品)
雷雨天 点的变化 大方 爱 海洋的诉涛 黑色幽默 江南 夏夜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案
4.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节奏在不同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悟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节奏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如点、线、面、色彩等元素如何表现节奏感。
-创作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富有节奏美感的作品。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节奏美感相关的美术作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实践。这个实践将运用点、线、面、色彩等元素表现节奏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围绕“节奏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展示了各自的创作成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奏的美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节奏的存在?”比如,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节奏美感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a.点的分布:点的大小、疏密、颜色等都会影响画面的节奏感;
b.线的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可以形成不同的节奏效果;
c.面的搭配:面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元素的组合,对画面的节奏感产生影响;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面与色的美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并加以时间,为以后色彩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能主动感知自然界美丽的色彩,理性的欣赏艺术作品和运用色彩,从而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和艺术修养,养成热爱生活、关注自然、表达丰富情感的审美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面的分割、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怎样准确用色彩的联想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较法教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活色彩图片、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题目《面与色的美感》二、欣赏图片,让学生认知色彩的颜色和感受色彩。

1、色彩颜色有:红、黄、蓝、绿、白、黑、紫、橙···········2、感受色彩:(1)色彩的酸甜苦辣3、色彩的联想: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引起某种心理感受。

如:红色,我们通常联想到火,太阳、热情、活力等;绿色,我们通常联想到草地、树叶、和平、生命等等。

(1)色彩的春夏秋冬(2)色彩的冷暖色调三、欣赏图片,认识形状1、面的形状:(1)几何形(几何的面,变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长方形、方形、三角形、圆形(2)有机形(自然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偶然形(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学性)2、“面”的分割与聚集分别有哪些方法:分割方法:等量分割、换比例分割、自由分割。

聚集方法:并置、叠置等。

四、作品欣赏五、作业布置:任务:确定一个题目,发挥想象,运用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创作一幅作品。

参考题目:《无题》、《春夏秋冬》、《自己的名字》、《海洋》、《森林》、《迷宫》、《旋转的木马》等等·········。

描写照片色彩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照片色彩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照片色彩的句子唯美(篇一)1. 那张照片散发着温暖的橘黄色调,仿佛夕阳燃烧般的美丽。

2. 照片中的色彩宛如一幅抽象画,绚丽多彩,令人陶醉。

3. 红色的花朵在照片里跃然纸上,散发出热情和活力。

4. 蓝天白云的照片让人仿佛感受到放松和宽容的氛围。

5. 黑白照片中,对比鲜明的灰色调勾勒出浓烈的情感。

6. 绿树成荫的照片中,鲜亮的绿色给人一种自然的宁静感。

7. 深黑色的背景让照片中的色彩更加饱和,充满神秘感。

8. 照片中的橙色点缀着整个画面,为平凡的场景赋予了一丝温暖。

9. 照片中的紫罗兰色如同一团微光,散发着神秘和优雅的气息。

10. 激情四溢的红色与强烈的黄色在照片中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11. 照片中的棕色调让人感到质朴和稳重,平静而又不失魅力。

12. 碧绿色的海水在照片中波光粼粼,仿佛能听见涛声和海浪拍岸的声音。

13. 照片中的金色光线照耀着整个画面,为日落增添了一抹魔幻。

14. 雨后的彩虹在照片中盘旋,色彩斑斓,令人心驰神往。

15. 照片中的冷色调勾勒出一种冷静而又深沉的气息。

16. 粉色的花瓣在照片中绽放,柔和而浪漫。

17. 纯白色的照片如同一张空白的画布,给人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

18. 照片中的灰蓝色调散发出一种朴素与幽静的美感。

19. 空旷的草原在照片中展现出浩瀚与壮丽的色彩。

20. 照片中的玫瑰红散发出一种浓烈的热情和浪漫。

21. 黄金色的稻田在照片中泛着温暖的光芒,令人心旷神怡。

22. 照片中的咖啡色带着一丝沉稳和温暖,让人感到宁静。

23. 淡紫色的水晶照片中透出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气息。

24. 照片中的云朵色彩斑斓,犹如绘画般美丽动人。

25. 现代建筑的照片中,灰色调营造出一种冷峻和高冷的气息。

26. 照片中的翠绿与嫩黄色仿佛在春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27. 雪白的瀑布在照片中奔腾而下,给人一种纯洁与神圣的感觉。

28. 照片中的粉红色婴儿衫呈现出一种温馨和童真的情感。

29. 青绿色的荷叶在照片中映衬着娇艳欲滴的荷花,异常绮丽。

美感造型进阶课程心得体会(2篇)

美感造型进阶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在这个追求个性与审美的时代,美感造型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我报名参加了美感造型进阶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程概述美感造型进阶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造型基础的人员,旨在提升学员的审美素养、造型技巧和创意思维。

课程内容涵盖了色彩搭配、服装搭配、妆容设计、发型设计、配饰搭配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练习等形式,帮助学员全面掌握美感造型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亮点1. 实用性强:课程内容紧密贴合实际生活,无论是职场、约会还是日常出行,学员都能从中汲取到实用的造型技巧。

2. 互动性强: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频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3. 注重实践: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实操练习,让学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造型能力。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员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教师会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确保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三、心得体会1. 色彩搭配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色彩搭配,我深刻认识到色彩在美感造型中的重要作用。

色彩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个性,还能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观感。

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色彩理论进行搭配,如何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色彩,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对比和调和原理来提升整体造型效果。

2. 服装搭配技巧在服装搭配方面,课程教会了我如何根据身材、脸型、肤色等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服装款式和颜色。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运用层次、配饰等手法来丰富造型,提升整体时尚感。

这些技巧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3. 妆容设计与发型设计妆容和发型是塑造美感造型的重要环节。

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脸型、场合和肤色选择合适的妆容和发型。

此外,我还掌握了化妆工具和发型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脸型进行妆容和发型的调整。

4. 配饰搭配艺术配饰是提升造型层次感的关键。

4面与色的美感

4面与色的美感

活动一:想一想
蒙德里安的艺术特点以及绘画的基本元素?
艺术特点:几何抽象画
绘画元素:直线、直角、三原色
红色、黄色、蓝色、 (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 红色、蓝色、黄色
白色、黑色
黑)
白色、黑色、灰色
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彩色的室内墙面(装饰方面)
家具设计
建筑艺术
“面”的分割与聚集分别有哪些方法? 分割方法:等量分割 自由分割 按比例分割
聚集方法:并置、叠置等
庄重,悲哀,压抑,深沉,肃穆,死亡, 恐怖,邪恶,孤独,严肃······
让人联想到冰雪、白云、棉花,给人以光 明、质朴、纯真、轻快、恬静、整洁、雅 致、凉爽、洁净、和平、神圣······
轻快、辉煌、高贵,充满希望和活力,暂 停,警告······
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 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 广阔······
面与色的美感
——走进蒙德里安
执教:寮步中学 黎衬南
彼埃 . 蒙德里安
彼埃·蒙德里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 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 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 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 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德士堡等 创立了“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 型主义”。他还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 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 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 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激情、活跃、冲动、热闹、温暖、幸福、 吉祥、燃烧、征服、革命、鲜血
活动二:做一做(蒙德里安风格的彩绘白瓷碟)
起稿设计阶段
注意直线、直角等表现

写水天一色美景的短句

写水天一色美景的短句

写水天一色美景的短句
水天一色,是指天空和水面的颜色相似,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象。

这种景象常常出现在海边、湖泊、河流等水域地区,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和想象空间。

下面是我对水天一色美景的一些感受和描述。

1. 水天一色,天空湛蓝,海面平静如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一片蓝色。

2. 水天一色,海浪轻拍着岸边,海鸥在空中盘旋,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加上一笔生动的色彩。

3. 水天一色,远处的山峰在蓝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可以一眼望到天涯海角。

4. 水天一色,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染上了一层橙红色的晚霞,海面上的颜色也随之变幻,仿佛在为这美丽的夕阳增添一份神秘感。

5. 水天一色,微风拂过,海面泛起一层层涟漪,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一份生机和活力。

6. 水天一色,海浪拍打着岸边,海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一份动感和活力。

7. 水天一色,天空和海面的颜色相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一片蓝色,让人感到无限的宁静和安逸。

8. 水天一色,海面上漂浮着一些小船,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一份生活的气息。

9. 水天一色,海面上有一些人在嬉戏玩耍,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一份欢乐和活力。

10. 水天一色,夜幕降临,天空和海面都变成了一片漆黑,只有星星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一份神秘感和浪漫情调。

4面与色的美感

4面与色的美感

四季色彩的联想
不同色彩并置时,由于人的视觉反应或 心理联想作用,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面与色的美感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点、线、面
变色小游戏,看谁知道的最多……


+〓+〓源自色彩的是调指P和将A两R个T或O两N个E
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 谐的组织在一起,给人 以愉悦的感受。
面与色的美感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点、线、面
面与色的美感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点、线、面
什么是面???
几何形
在几何学概念中,具有长度和宽 度,但不具有厚度的“图形”称为面。
有机形
偶然形
想一想:两个相同的半圆可以产生哪些不同的组合方法?
覆盖 分离
联合
减缺
接触
面的构成:分割(等量分割、按比例分割、自由分割)
聚集(并置、叠置)
面与色的美感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点、线、面
面与色的美感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点、线、面
作业:请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张春夏秋冬的色彩构成作品。
要求: 1、构图饱满,主题突出 2、色彩搭配与四季相符,有创意 3、请在右下角写上姓名、班级、学号

视觉美感的特征

视觉美感的特征

视觉美感的特征
视觉美感是人对视觉信息进行感知和解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

以下是一些与视觉美感相关的特征:
1. 对称性:对称是视觉美感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称图形在视觉上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它们具有简单的特征和规律性的结构。

2. 比例和谐:比例和谐是指不同元素之间大小、形状和排列等方面的协调和平衡。

比例和谐的视觉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愉悦感。

3. 视觉平衡:视觉平衡是指在视觉作品中的元素之间存在平衡感,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等方面的平衡。

视觉平衡能够增加作品的稳定感和和谐感。

4.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影响视觉美感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色彩搭配能够营造出愉悦的氛围,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 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是视觉作品中的基本元素,它们能够构成不同的视觉图案和形象。

优美的线条和形状能够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6. 光影效果:光影效果能够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氛围和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和个人背景会影响人们对视觉美感的评价标准。

因此,在评价视觉美感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面与色的美感-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面与色对于绘画美感的重要性和作用。

2.能够掌握岭南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能够学会用色彩、线条、质感、形态等媒介表现岭南文化和自然景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面与色的美感”展开,以岭南文化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岭南文化及自然景观的理解感知,具体内容包括:1.岭南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2.色彩的表现力和对于美感的重要作用;3.线条的表现形式及其与色彩的关系;4.独具特色的岭南山水的表现方式,如自然景色、建筑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介绍岭南文化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以岭南山水和自然景观为例,通过线条、色彩等表现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读。

2.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绘画表现,通过实践理解面与色的表现方式,增强对岭南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理解感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岭南文化的特征及其表现方式。

2. 讲解和示范1.讲解色彩的分类和运用;2.讲解线条的表现形式和构成;3.讲解岭南山水的表现方式。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在自由的情境下尝试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心中的“岭南文化”;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自己图像的表现。

4.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总结颜色和线条的表现方式,并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估1.以学生完成的作品来评估其理解能力和表现水平;2.以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来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岭南文化》教材;2.画布、颜料、画笔等绘画用品。

七、教学注意事项1.需要准备足够的教学用品,并注意学生的安全;2.师生互动的氛围要营造好,以保证教学效果;3.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绘画习惯。

描写灰色的唯美文字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灰色的唯美文字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灰色的唯美文字句子(精选100句)灰色是一种别具深沉和神秘感的颜色,它常常与忧伤、沉思和寂寞相联系,带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文学创作中,描写灰色的唯美文字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深邃和迷人的体验。

下面我将为大家呈现至少70句灰色的唯美句子,让我们一同沉浸其中。

1. 像一张沉默的画卷,灰色渲染出内心的寂静。

2. 雨后的天空是灰色的底色,阳光透过云隙洒在大地上。

3. 矗立在大雾中的建筑物仿佛消失在灰色的世界里。

4. 风吹过窗户,它带来的灰尘在光线中闪烁。

5. 灰尘飘散在空气中,仿佛是时光的记忆。

6. 灰色是黑白之间的中间色,朦胧而富有韵味。

7. 雾霭弥漫的山间,一切都被染上了一层灰色。

8. 烟囱冒出的烟雾在天空中形成一条灰色的长带。

9. 灰色的街道上,行人们匆匆穿梭,彷如梦境般的幻觉。

10. 在灰色的黄昏里,他孤独地漫步在街头。

11. 洗尽铅华后的世界变得平淡而灰暗。

12. 现实的波澜中,她融入了一抹灰色的淡雅。

13. 灰色的云层低垂在天空,带来了阴郁的气息。

14. 那座灰色的城市无声地躺在时光的记忆中。

15. 灰色的脚步踏在路上,留下一串模糊的足迹。

16. 窗户后的灰暗如同心灵的幽谷,寂静而忧伤。

17. 浓郁的灰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得温柔而唯美。

18. 烟雾中的城市显得朦胧而迷离,犹如仙境。

19. 现实的铁链拖住青年的灵魂,使他的世界变得灰暗。

20. 灰色的岁月如一条无边的河流,把一切吞噬。

21. 粉墨登场,化作一站灰色的寂默。

22. 她穿着一袭灰色的长裙,宛如一尊凄美的雕塑。

23. 黑与白之间,灰色是一种神秘而迷人的存在。

24. 那个灰色的世界,只有宿命的迷离和无边的遗憾。

25. 黄昏的天空被灰云覆盖,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6. 铺满灰尘的旧书散发出一股古老而厚重的气息。

27. 狭窄的巷子弥漫着灰色的阴霾,寂寞而凄凉。

28. 寒风吹袭,寂静的夜晚弥漫着一层灰色的寒意。

29. 看似平凡的灰色反而隐藏了许多细腻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美术 生活中的点、线、面

小学二年级美术      生活中的点、线、面
制作者:第二小组
点与线的魅力
点与线的魅力
点与线的魅力
• 请同学们观察讨论,这两幅图片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 什么感受?
• 点与线构成。富有节奏美感、韵律美感。
• 点与线的构成是一切工艺美术设计的基础,在生活中,只 要我们留心观察、寻找,会发现许多事物是直接由点、线 构成的,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奇妙形象,有着 出无穷无尽的美感与魅力。
• 认识面的种类通常可划分为下述四大种类;几何 形 有机形 偶然性 不规则性
• 面是相对于点,线的平面形象。
• 思考:你认为在面的构成中,应该体现那 些构成要素?
• 答案:黑白,形状,疏密,曲直,叠加, 交错
• 问题:面的定义是什么?
• 答的点、线、面
• 线是视觉上相对细 而长的形状。
• 思考“你认为在线的构成中,应该体现那 些构成要素?
• 答案:长短,粗细,曲直,平斜,交错, 黑白,疏密
• 线的定义是什么?
• 答案:线是视觉上相对细 而长的形状。

• 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 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在形态学中,面同 样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同 时面又是“形象”的呈现,因此面即是“形”。
点与线的魅力
• 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漂亮的点与 线?
• 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看成是点。湖中的一 艘小船、天空中的太阳、夜空的星星、草丛中的小花。小 到一颗纽扣,大到一棵树,一幢楼。
• 线:小到一根线,大到一条公路,都可以作为线的存在。


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
• 请同学们体验四季色彩联想 的范例,并说说自己对四季 色彩有什么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作品单纯、明 快、深受设计师们的 喜爱。
表现与创造
创作选题
1.用彩纸剪或手撕形等表 2.运用所学的面与色构成 现方式,拼贴面与色的构 的知识进行物品设计。 成,表达情感。
思考与评价
面的形状分 类
形的组合 画一画
覆盖 减缺 透叠 联合 接触 分离
设计基本形 画一画
设计骨格 画一画
➢ 评价自己的作品 是否美观和有独 创性。
欣赏与探索二
表现与创造
思考与评价ຫໍສະໝຸດ 如果世界没有了色彩欣赏与探索二
色相
联想
情感体验
红色
火焰、太阳、国 旗……
黄色
金子、柠檬、香 蕉……
蓝色
大海、蓝天、宇 宙……
橙色
橙子、晚霞、秋 叶……
绿色
树叶、草原、蔬 菜……
紫色
紫罗兰、茄子、 葡萄……
热情、兴奋、喜悦…… 希望、乐观、权利…… 宁静、凉爽、理性…… 快乐、活跃、积极…… 自然、健康、和平…… 优雅、神秘、高贵……
的应用----完善创作----作品爱心拍卖会
复习与回顾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
点 相对小的形状 形状、方向、面积、疏密、 形状不固定。 位置等变化可以表现丰富的 节奏、韵律美感。组合能产 生“线”和“面”的感觉。
线 相对细长的形 长短、粗细、曲直、平斜、 形状多样。 交错、色彩、疏密等能表达 情感。
欣赏与探索一
欣赏与探索二
表现与创造
色彩
闻一多
生命 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 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面与色的美感
教学设计提要
课前: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与是色的构成。 课堂活动: 1. 汇报观察结果----总结面的形状 2. 探究构成的形式----基本型与构成 3. 色彩的探究,赏析大师作品 4. 提出创作要求----进行创作 5. 自评作品----师生评价 课后延伸:探索构成中色彩的运用----平面构成
面与色的美感
设计:黄蓝红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欣赏与探索一
欣赏与探索二
表现与创造
思考与评价
面的形状 几何形
几何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偶然形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学性
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 人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欣赏与探索一
欣赏与探索二
表现与创造
思考与评价
欣赏与探索一
➢ 学习中是否积极 参与实践。
表达 感受 我用这些颜色
我尝试的色彩调和方法有: ( )以黑、白、灰或同一色相间调和。 ( )某类色彩面积占优势调和。 ( )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 ( )互补色互混的调和。 ( )其他: 尝试创作,并分析自己作品形与色的运用及表达的情感 (可另附纸)
➢ 是否积极讨论和 思考。
春、夏、秋、冬色块表现
欣赏与探索二
欣赏与探索二
表现与创造
思考与评价
《构图7号》 康定斯基 作品以抒发情绪为主的、形多变,显得热情奔放。
粉色的音调 瓦西里·康定斯基
红、黄、蓝的构图 彼埃·蒙德里安
纯几何形的抽象画作 品。这幅画在平面上 把横、竖线结合,构 成直角或长方形,并 在几何图形中巧妙地 安排三原色,加以黑 色,用最基本最抽象 的几何图形表达纯粹 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