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产品创新不足、保险覆盖面窄、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等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其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产品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农作物保险为主,缺乏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保险产品。
农业保险产品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不同生产环境的保险需求。
2. 保险覆盖面窄我国农业保险覆盖面较窄,许多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民并未获得农业保险的保障。
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获得了比较充分的保障,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则几乎没有得到保险的覆盖。
3. 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许多农民并不了解农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缺乏购买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加强,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二、对策分析2. 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农业保险机构的稳定发展。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深度。
3. 加强农民教育和宣传4. 强化风险管理和保险承保能力农业保险机构需要在承保和风险管理方面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业务风险管理的水平。
可以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业保险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
5. 推动保险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保险效率。
可以开发智能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保险保障,满足不同农民的保险需求。
三、结语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保险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保险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如自然灾害、病虫害等。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深入了解农业保险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农业保险产业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风险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保险品种日益丰富从传统的农作物保险、养殖保险,到创新的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的品种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农业生产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提高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农民的保费负担。
(四)经营主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保险公司,一些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和互助保险组织也逐渐参与到农业保险市场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三、农业保险产业面临的问题(一)保险覆盖范围仍有待提高虽然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但仍有部分地区和农业领域存在保险空白,一些高风险的农业产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
(二)定损理赔难度大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灾害发生后的定损理赔工作难度较高,容易引发纠纷。
(三)保险费率不够合理部分地区的保险费率过高,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
(四)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基层服务人员,但目前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四、农业保险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保险领域。
(二)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定损理赔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三)优化保险产品设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业产业的特点,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合理确定保险费率。
(四)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基层服务网络。
2023年农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思路
2023年农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思路摘要:一、引言二、2023年农险存在的问题1.保险产品单一2.保险覆盖率低3.保险理赔难度大4.保险费用高5.保险宣传不到位三、下一步思路1.创新农险产品2.提高保险覆盖率3.简化理赔流程4.降低保险费用5.加大宣传力度四、结论正文:随着农业生产的日益重要,农业保险(简称“农险”)在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农险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险的发展。
本文将对2023年农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首先,从农险产品单一这一问题来看,目前我国农险产品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病虫害等方面,而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如农产品价格、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保险产品较少。
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农业保险需求,限制了农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农险覆盖率低是另一个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农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仍有大量农户没有投保。
原因之一是保险费用较高,许多农户承受不起。
此外,保险宣传不到位,农户对保险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也是导致农险覆盖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理赔方面,农险理赔难度大、流程复杂,使得许多农户在遭遇灾害时难以得到及时的赔付。
这不仅影响了农户的权益,也使得农险公司的信誉受损,进一步制约了农险市场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农险市场需要不断创新,丰富保险产品种类,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同时,提高保险覆盖率,降低保险费用,让更多农户能够承担得起。
此外,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增强农户对农险的信心。
在宣传方面,保险行业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保险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农险公司在农村地区开展宣传活动,让农户充分了解保险的保障作用,提高保险的认可度。
总之,2023年我国农险市场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保险政策缺失:我国农业保险仍存在一些保险政策缺失问题,如缺乏统一的保险标准、保险费率过高等。
这导致了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限制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2. 风险评估不准确: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仍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农业风险,往往在理赔过程中产生争议。
这一问题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成本,也降低了农民对保险的信任度。
3. 理赔过程繁琐:农民在保险理赔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并经历繁琐的理赔程序。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降低了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2. 提升风险评估准确性:加强对农业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建立农业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气象信息等,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
3. 简化理赔程序:简化农业保险的理赔程序,减少农民的理赔负担。
可以引入电子化理赔系统,提供在线理赔服务,减少繁琐的证明材料和人工操作,提高理赔效率。
4. 加强农民培训和宣传: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理解。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购买、使用和理赔保险的能力。
5. 加强监管和合作: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鼓励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如保险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共同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概述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支持政策,旨在帮助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等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保险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覆盖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保险参与率仍然较低,很多农户尚未购买相关保险产品,保险覆盖面仍然不广。
农业保险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单一化和同质化问题,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政府的监管和支持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存在的困境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保险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很多农户并没有购买相关的保险产品。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农民缺乏对保险的认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识不强。
二、保险产品不完善:现有的农业保险产品种类较单一,覆盖范围有限,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创新,难以吸引更多的农户购买。
三、保险赔付过程繁琐:一些农民在遭受灾害时往往需要经历繁琐的赔付流程,包括证明损失、核实损失等环节,导致赔付速度较慢,影响了农户的收益。
四、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之间价格战频繁,导致保险产品盲目竞争,降低了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这也影响了农户对保险的信任和购买意愿。
五、信息不对称:农业保险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农户往往缺乏与保险公司对等的谈判能力,难以获得公平的保险服务,导致保险市场的不完善。
2. 正文2.1 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分析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遇到了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保险认知度不足:由于农业保险相对较新,大部分农民对于这一保险形式并不了解,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
这导致了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可度不高,难以推广和普及。
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与策略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随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风险的日益多样化,我国农业保险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保险的定义与现状出发,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业保险定义与现状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保险品种不断增加,覆盖面逐渐扩大。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面临诸多挑战。
二、保险覆盖范围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主要集中在部分主要农作物和养殖品种上。
许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和新兴农业业态尚未纳入保险范围,这使得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时缺乏必要的保障。
要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产品设计,提高保险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保费补贴与承保能力保费补贴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我国保费补贴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补贴标准不够合理,导致农民对保险产品的支付意愿不高;另一方面,补贴资金分配不够透明,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此外,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有限,部分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作物难以获得保险支持。
因此,需要优化保费补贴政策,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承保能力。
四、风险评估与管理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保险产品的定价和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农业风险的全面、准确评估。
此外,风险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
五、农民参与意愿农民作为农业保险的主要参保对象,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农业保险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以及行业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1.保险覆盖面较窄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面相对较窄,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主体并没有购买农业保险。
尤其是小农户和农民合作社等基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相对较弱,投保率较低。
2.风险管理手段不足农业保险在风险管理手段方面还存在不足,除了传统的保险理赔外,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市场风险、价格波动等,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监管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监管不足,导致个别保险公司存在违规销售、理赔不及时等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容易使农民对农业保险失去信心,影响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4.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保险在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无法实现全程在线服务、实时风险监测等功能,由此导致了保险服务水平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农业保险的展望为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买保险。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降低保险费用,提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主体的购买意愿。
农业保险在风险管理手段方面要加大创新力度,提供更多元化的保障产品。
可以结合科技手段,开发出更多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农业保险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主体的保险保障水平。
3. 强化监管机制要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严格审查保险公司的资质和经营行为,及时查处违规行为,提高市场竞争整体水平。
5. 推动多方合作要推动各方面的合作,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等,形成多方合力,携手共建农业保险生态体系。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分析1.保险产品不够多样化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作物保险和农业大灾保险为主。
这种单一的保险产品结构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农业生产者的风险保障需求。
畜禽养殖业、渔业等农业领域的风险保险产品相对较少,农业保险产品在品种和范围上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2.保险理赔不及时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农业保险公司对理赔过程不够重视,导致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或生产损失后,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
这不仅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也减弱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心,进而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3.保费定价不合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定价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保险公司难以企业化定价,导致保费过高;一些地区因为各种原因,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估风险,导致保费偏低。
这样一来,既使购买了农业保险,农民也难以获得合理的风险保障。
二、对策分析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提高理赔的效率和公平性。
一方面,积极推行信息化理赔,建立起高效的理赔系统,缩短理赔周期,提高理赔效率;加强对理赔过程的监督和审查,保证农民在遭受损失后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的保险赔偿。
3.科学风险评估和定价保险公司应当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气象预警等,对农业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为保费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和保费定价机制,保证保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4.政策支持和监管加强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保险市场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保险机构加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力度。
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防范各种市场风险,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5.加强宣传和教育农业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了解。
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和渠道,加大对农业保险产品和优势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强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疫病等多种风险的威胁,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保险应运而生。
农业保险在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的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就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展望进行分析探讨。
一、农业保险的现状1. 农业保险市场规模较小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保险保障面相对狭窄。
据统计,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我国整体保险业的比重较小,远低于发达国家。
这意味着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 农产品险种相对较为单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大多数是针对粮食作物的,对其他农产品的保险覆盖面相对较窄。
这给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保险难题,也制约了保险市场的发展。
3. 保险机构参与度不高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扶持,保险机构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这就导致了农业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不高,保险机构缺乏积极性,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4. 农民保险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意识相对较弱,大多数农民都将种植、养殖业的风险单纯看作“自然风险”,而忽略了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农业保险为其提供的保障。
二、农业保险的发展展望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应该加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降低保险费率,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鼓励各地实行风险补偿、减免政策,增加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2. 拓展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农业保险机构应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畜牧业、水产业等的保险覆盖,推出相应的农业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保险需求。
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3. 增强保险机构的自主开发能力保险机构应加大对农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推出更加灵活、多样化的产品。
加强对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农业保险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农民生产收益、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保险政策的持续加码,农业保险已成为产险公司的重要业务领域。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农业保险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就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农业保险的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费补贴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二是补贴比例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覆盖范围更广。
2. 农业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农业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已达近6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
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提供了风险保障。
3. 保险品种不断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风险保障需求,保险公司不断推出新型农业保险品种。
例如,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逐渐涌现,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三、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1. 农民保险意识不强尽管农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但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仍显薄弱。
他们对于农业风险的认知不足,缺乏主动购买保险的意愿。
这导致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有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农业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保险公司需要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具备足够的能力。
然而,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难以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3. 监管体系不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监管体系。
然而,目前农业保险的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例如,对于农业保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保险费率制定、理赔程序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监管措施。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一、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1. 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据统计,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额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业保险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品种也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作物,畜禽养殖等领域,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其他风险类型保障较为不足。
2. 农业保险的问题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业保险产品不够多样化,无法满足不同农户和地区的需求。
农业保险的承保和理赔审查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了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不高。
农业保险的营销和推广力度不够,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然有待提高。
二、农业保险的展望1. 农业保险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未来,农业保险将会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和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保险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作物和畜禽养殖领域,还将拓展到农村金融、农业技术创新等更多领域,保障范围将更加广泛。
2. 农业保险发展的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农业保险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农业保险更加精准和高效;国家在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扶持也将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3. 农业保险发展的挑战尽管农业保险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定制化的难度较大,需要保险公司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其次是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需不断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再次是农业保险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农业保险的服务流程和理赔机制。
三、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1. 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加大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补贴政策等方式,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
2. 多样化农业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农户的需求,推出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业生产风险的保障需求。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迅速,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已经建立了起来,但保险程度还不够高,很多农民并没有购买农业保险,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保险的普及率还很低。
二、问题
1. 保险费用高: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有些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不能承担高额的保险费用。
2. 信息不对称: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容易被保险公司的宣传所误导,导致购买不必要的保险。
3. 保险责任不清:当前的农业保险产品责任范围不够清晰,有些产品的保险责任和理赔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农业保险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保险认知和风险意识。
2. 降低保费:针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可以推出一些保费较低的农业保险产品,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3. 完善责任范围:保险公司需要完善产品责任范围和理赔标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 支持政策: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民,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保费收入不足、保险产品不够丰富、保险责任不清晰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1.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逐渐被认可,但是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比仍然较低。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08亿元,占保险业总体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足5%。
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也制约了保险公司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
2. 农业保险产品不够丰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保险和牲畜保险上。
对于一些特种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环节中的风险,如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相应的保险产品并不完善,无法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农业保险责任不清晰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农业保险责任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问题。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和非自然灾害,责任究竟该由保险公司承担,还是由政府或者农民自行承担,尚未形成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责任认定和实际赔付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
1. 农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农业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弱。
一些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仍然倾向于依赖政府的救助,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这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市场需求不足,农业保险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和相关政策尚未健全,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一定的监管不到位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
这就对农业保险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农业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农业保险意义重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保障手段,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帮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疾病等意外风险,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农业保险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他们的生产压力,激发农业生产的活力。
农业保险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保险还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创新,为农村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农业保险的意义重大,对于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保障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这些都是农业保险意义重大之处。
1.2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广泛,很多农民还没有购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
这导致在灾害发生时,很多农民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实际效果。
保费高企也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农业保险的保费相对较高,很多农民无法承担这样的费用,从而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相对繁琐,需要农民提供大量的证据和资料,办理起来比较麻烦。
这也成为了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一个阻碍,降低了农业保险的实际效用。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不足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
现有的农业保险产品种类较少,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
农业保险虽然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市场竞争,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广泛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广泛是当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我国,农业保险主要覆盖大宗农产品和重要农业区域,对于一些小农户和偏远地区的农业生产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本文通过调研与分析,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一、发展现状:1. 政府的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其发展。
2. 保险市场的增长:中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3. 技术进步的应用:农业保险开始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
二、存在问题:1. 保费水平偏低: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不足,保费支付意愿较弱,导致保费水平偏低。
2. 产品覆盖范围窄:目前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主要粮食作物,对其他农产品保障不足。
3. 风险评估不准确: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物损失情况等数据采集不完善,导致风险评估存在误差。
4. 理赔程序复杂:农民对理赔程序不熟悉,导致理赔过程长、手续复杂。
三、发展挑战和机遇:1. 建立农业保险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业保险的法律保障力度。
2. 提升保险金融服务水平:整合农业保险与金融服务资源,提高农民保险需求的满足程度。
3. 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加强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提前规划灾害风险防范措施。
4. 推动农业保险创新发展: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产品和地区的保障需求。
结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应加大支持政策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保费支付意愿;同时,保险公司应加强技术应用,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简化理赔流程,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保障。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推动中国农业保险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是一种以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为保险标的,以金融工具加以
分散风险为手段,以共同承担风险主要成员的责任,以保险公司的经营利
益为导向,实现农业保障与保险产业发展的一种保险方式。
目前,国内农
业保险发展正在加快,保险体制持续推进,新的保险产品不断推出。
1、农业保险的总体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保监会统计的农业保险受保额已达
3029.3亿元,是2024年的两倍多,保险覆盖率已达到38.7%,较2024年
增长了10.1%。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23家保险机构提供农业保险服务,其中,国有股份有限公司16家、外资机构5家、农村信用社2家。
2、农业保险产品的发展
2024年,全国保险机构发行了28款农业保险产品,主要有庄稼险、
林木险、种植保险、畜牧养殖险、家庭自留作物险、按借款金额、收获金
额乃至对象因素来定价的新型农业保险,以及气象灾害险、病虫害险等。
3、农业保险政策的
2024年,农业保险有关政策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修订审批地方农
业保险机构的参数等,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提出了新要求,将农业保险纳入
了现金流偿付系统等。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
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及展望一、农业保险存在的现状1. 农业风险严重,需求增长迅速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急剧增长。
据统计,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但保险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很多农民仍然没有购买农业保险,从而无法有效应对风险。
2. 产品和服务不够多样化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依然比较单一,很多地区和农户只能选择传统的农作物保险,而对于畜禽养殖、渔业养殖、特色农产品等风险保障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也相对薄弱,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
3. 监管和管理不够规范在农业保险市场上,一些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参与度不够高,市场秩序井然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政府以营利为目的,对农业保险市场进行了不正当干预,导致了市场环境的混乱和消费者权益的受损。
农业保险公司的管理和理赔标准也存在差异,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4. 农户风险意识薄弱由于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不够,风险意识也相对较弱。
特别是一些小农户和贫困地区的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和理解程度都比较低,这也是农业保险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二、农业保险的展望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了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政府应当出台更加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政策补贴的力度和范围,鼓励更多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还应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未来农业保险应当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应当有更多的农作物保险产品,还应当注重发展畜禽养殖保险、渔业养殖保险以及特色农产品保险等,满足不同农户和不同地区的保险需求。
应当加强农业保险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和支持。
3. 引导农户风险管理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农户的风险管理和保险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户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2024年关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范文
《关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篇一一、引言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障范围有限、保险费率不科学、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影响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保护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一)保障范围有限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等方面,而对于疫情、病虫害等农业风险保障不足。
这导致农民在面临多种农业风险时,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
(二)保险费率不科学农业保险费率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
这导致保费过高或过低,无法真实反映风险成本,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包括保险产品销售、风险评估、理赔服务等环节。
这导致农民在购买保险、理赔等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推广和应用。
三、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一)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在面临自然灾害、疫情、病虫害等风险时的利益,减轻其经济损失。
(二)稳定农业生产农业保险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稳定农民的生产预期,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金融、农业科技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措施(一)扩大保障范围应将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到更多类型的农业风险,包括疫情、病虫害等。
同时,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
(二)科学制定保险费率应建立科学的费率制定机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以真实反映风险成本。
同时,应加强费率监管,防止保险公司滥用费率。
(三)完善服务体系应加强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保险产品销售、风险评估、理赔服务等环节。
2024年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农业保险是指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制度。
随着全球农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业保险市场逐渐发展起来。
本文将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农业保险市场的背景和意义农业保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农民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农业保险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避免农业风险和抵御农业危机的手段。
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对于保障农民的利益、维护农业稳定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农业保险,农民可以在面临灾害或市场价格波动时得到经济保障,减轻其损失,促进社会稳定。
农业保险市场的现状国际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在国际范围内,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成熟。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等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并形成了相应的市场机制。
这些国家的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受益于政府的支持、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机制的健全。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市场仍然相对薄弱。
虽然一些国家已经推出了一些应对农业风险的保险产品,但是保险覆盖率较低,市场规模较小。
该市场面临着农民保险意识不强、保费高昂、数据不足等挑战。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于农民保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农业保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补贴保费、引导保险公司参与、加强农业保险理赔等。
这些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保险意识,促进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然而,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保险产品覆盖范围狭窄,保险责任限制较多,产品供给不足。
此外,农业保险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农民对保险产品的了解和参与程度较低。
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问题•农业保险市场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保费率较高。
•农业保险市场缺乏科学的评估和核算机制。
•农业保险市场缺乏相关的监管和引导政策。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经营的市场化发展,农业保险在我国农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产品覆盖面窄、保险服务机构不健全、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等。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窄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主要以农作物保险和畜禽保险为主,覆盖范围较窄。
在保险产品设计上,针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种风险制定不完善,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由于农业保险产品的覆盖面窄,导致很多农业生产环节和农产品没有得到保障,限制了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2. 保险服务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服务机构相对薄弱,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和相关服务机构。
农民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和选择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农村银行、保险机构和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的销售渠道单一,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3. 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传统保险观念的影响,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可度不高,从而影响了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对策分析为了解决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窄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农业保险产品的种类,例如农业生产贷款保险、农业总收入保险、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节的保险需求。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种植业态的特点,设计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提高产品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保险意识,可以加强对农民的保险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保险知识和理念。
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保险知识普及,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
三、总结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需要解决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
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1农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试点,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我国正式的农业保险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
次年,在山东商河、重庆北碚以及北京远郊试办牲畜保险;在江苏南通、陕西咸阳和北京远郊试办棉花保险。
1951年在个别地区试办了油菜和水稻保险。
1952年牲畜、棉花等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
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按照国家指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基本停办了农业保险。
195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主要是学习的苏联模式。
尽管当时的保险模式还不规范,但不能否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2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1958年至1981年是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认为人民公社规模大,后备力量强,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灾害的损失,公社有能力弥补。
农村保险己不适应新形势,没有必要再继续办下去。
’1.3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发展阶段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需要独白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在我国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终于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
1985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业务最早的法律依据,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也提出应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
1982年至1995年间,随着农业保险的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一度出现繁荣状态,保费收入逐年增加。
但是到了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农业保险由其中的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经营。
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构调整,停办了一些亏损的险种,从此,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呈现负增长。
由一于损失率高,如果保费按照损失率来制定,农民保不起;但降低费率,保险公司赔不起,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商业保险市场。
总之,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一个完全的商业保险市场体系,因此,需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1.4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农业保险的试点发展阶段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2004年中国保监会遵循“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黑龙江、吉林、上海、新疆、内蒙古、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等9省市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工作。
2004年到2010年,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要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
发展农村小额保险。
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了飞速发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保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功能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2.1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我国自1982 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农业保险在我国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对农业保险实行专门立法。
农业保险的内容只是体现在《保险法》、《农业法》中,《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这些规定内容简单。
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条款,也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性质,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
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农业保险的许多问题出现法律真空,如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如果政府运用行政管理方式向农民收缴农业保险的保费,容易被农民认为是加重负担而无法开展。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被保险人参保率、保险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也没有法律约束,被保险人“骗保”只是在道德上受到谴责,起不到根本效果。
法律法规的缺位极大影响了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
2.2 我国缺乏相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通常根据不同险种实行分类财政补贴。
而我国由于没有财政补贴的特殊政策,农业保险同一般商业保险一样,服从于国家统一的财政政策,农业保险的连续亏损只能靠其它商业保险险种的盈利弥补,极大地挫伤了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或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必然导致此业务的萎缩。
由于缺少财政补贴政策的直接扶持。
使农民受经济条件约束,无力投保高保险费用的农业险,而保险公司又受高赔付率的影响,无法承保低保险费的农业保险,致使我国农业保险处于两难境地2.3 农业保险管理难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政府、保险公司及农户三者之间的权利及义务,要实行有效的管理,将面临以下问题:农村区域广,这给保险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定损理赔均带来一定的难度。
有利益冲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保险公司以及入保农户双方的利益。
社情较复杂,由于险情复杂灾害发生时的故意行为与和偶然事件在操作中很难界定。
农业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与气候密切相关,灾后定损时,就是受灾物种的生长期、物种数量、质量、面积均难以准确度量。
保险制度不健全,全国尚无统一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地方也未建立简便、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没有管理机构,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个新的政策, 政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工作经费。
缺乏筹资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简便、有效的投保方式。
监督机制不全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却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
2.4农民认识不到位在认识上,种养业大户均能接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而大多数分散经营的农户且认识较差。
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风险观念淡薄以及对政策持怀疑态度。
2.5农险专业人才匮乏,业务质量低下目前我国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较少,而发展农业保险要求一批既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又熟悉保险;既要遵循国家农业保险的政策,还要善于宣传;既要知道保险的内容和条款,还要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心理的保险人,而这样的人才现在是少而又少。
2000 年,全国从事农业保险的专门人才有9 000 余人,县以上每个行政区平均只有3 人。
这么少的农保人员处理全国8 亿农村人口的农保业务,其工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没有足够的保险专业人员开展保险业务无法提高业务质量,更影响经营范围的扩大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提高业务质量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和农业保险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没有高素质的业务人才管理和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业务风险高、经营亏损严重的局面就不能得到改善。
三.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3.1 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关于商业性保险的法律,不适用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保险公司不愿按商业性经营原则进入险种较少、风险较大、成本较高、政策性较强的农险市场,有的甚至被地方政府作为“乱收费”而强行停止;另一方面农户也因险种较少、费率较高、理赔屡见不鲜、防险意识不强等原因而拒受农险业务,需求动力不足。
因此,政府应尽快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易受灾害的品种、项目和行业确定为政策性险种,由政府对其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和免税支持,并配套经营规则,以便实际操作有章可行。
3.2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并给予财政支持,是WTO 对农业扶持的重要绿色通道。
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则,加快建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机制。
在财政支持的方式上主要有三种:其一,提供保费补贴,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解决农民买不起保险的问题。
其二,提供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商业保险公司的费用压力,鼓励其经营农业保险。
保险公司应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与其他业务严格分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实行单独核算、专账专人管理。
其三,提供再保险费补贴以及为农业保险建立巨灾风险准备基金,解决农业保险中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问题。
在财政补贴的比例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合理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补贴标准:对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应当大一些;对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可以小一些。
政府应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特别的准公共产品,采取免征或少征农业保险业务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的积累功能;放松放宽并积极引导农业保险组织资金的运用,增强其资金的增值功能;利用财政补贴、金融手段来扶持其发展,增强农业保险供给。
3.3 坚持多种形式和建立互保机制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额率高、损失程度大的特点,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仅靠政策性农业保险承担全部农业风险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要以农业保险为导向,依托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专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实行“自愿缴费、合作共享、自我管理、专户监管、滚动发展”的经营机制,真正形成组织多形式、所有制多结构多层次、融资多渠道的农业保险新格局,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
3.4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农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信息分布和传递不平衡,信息来源渠道有限,保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仍不熟悉,由于对保险的不了解给农村保险业务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