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11章)上古音的声调

合集下载

第三节 上古音 第四节 近古音

第三节 上古音 第四节 近古音

4.古无正齿音(章组近端,庄组归精)
章组近端: 钱大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 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
三母为然。(上古不仅知彻澄读如端透定, 中古属齿音的章昌船上古亦读如端透定。)
例证:“雕”“调”等(中古属端母) 皆从“周”(中古章母)得声。 黄侃《论声韵条例古今同异》、周祖谟 《禅母古音考》等文章,说明章组在上 古读如舌头音端透定。☆

本节思考题

1.前人对上古声母考察的结论,哪些可以 成立,哪些不能完全成立,为什么? 2.上古韵部与中古韵部相比,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同谐声者必同部”?什么叫 “阴阳对转”? ☆
第四节 近古音

一、近古音:
– 指元明清时期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中原一带
的语音,也叫“中原雅音”。

二、《中原音韵》

1.古无轻唇音
– 提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 结论:
– “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凡今人所谓轻
唇者,汉魏以前皆读为重唇,知轻唇之非古 矣。”(也就是说,上古没有非敷奉微等轻唇 音,这四母在上古归为帮滂並明四母。 )
依据: (1)经传异文:

– 《诗经· 邶风· 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匍,
第三节 上古音

2.研究方法:
– (1)系联《诗经》韵脚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 氓》)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 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 君子于役》) 蚩、丝、谋、淇、丘、期、媒、哉、埘、来、 思为同韵部☆

音韵学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音韵学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第十章上古音的声调第一节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于“怒”字下这样注道:上声。

颜师古《匡缪正俗》曰:‚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

今除‘逢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

‛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

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

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一、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说: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

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

‚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

今之学者必曰:此字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

此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

……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

然而‚祝‛之为‚州‛,见于《榖梁》;‚蒲‛之为‚亳‛,见于《公羊》;‚趋‛之为‚促‛,见于《周礼》;‚提‛之为‚折‛,见于《檀弓》。

若此之类,不可悉数。

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

上古音简说教学课件

上古音简说教学课件

3.從韻腳的距離來看,大致可以分爲三種: (1)句句押韻。《詩經》押韻一般都很密, 句句押韻的不少。 • 《靜女》第一章:“靜女其姝,俟我於 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侯部) • 《碩鼠》第一章:“碩鼠碩鼠,無食我 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 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魚部)
(2)隔句押韻。一般是奇句不押韻,偶 句押韻。這是《詩經》裏最常見的押韻方 式。 • 《關雎》第三章:“參差荇菜,左右采 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部) • 《關雎》第一章:“關關雎鳩,在河之 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幽部)
2.上古無舌上音 •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古無舌頭舌上 之分,‘知’‘徹’‘澄’三母,„„求之古 音,則與‘端’‘透’‘定’無異。”
①店(端):占(知)
篤(端):竹(知)
②《周禮·師氏》:“掌王中失之事。”“中” (知)通“得”(端)。
3.“娘”“日”二母歸“泥” •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 “古音有舌頭‘泥’紐,其後別之,則 舌上有‘娘’紐,半舌半齒有‘日’紐, 於古皆‘泥’紐也。”
(幽): (侵)
上古聲調研究
• 段玉裁:古無去聲 • 江有誥:古有四聲 • 黃 侃:古有平、入二聲 • 王 力:古有長平、短平、長入、字的中古音 • 丁聲樹、李榮《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 2.查詢漢字的上古音 •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 •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
陽聲韻 蒸[ əŋ ] 冬[ u ŋ ] 東[ ɔŋ ] 陽[ a ŋ ] 耕[ e ŋ ] 真[ en ] 文[ ən ] 元[ an ] 侵[ əm ] 談[ am ]
1.陰聲韻 入聲韻 陽聲韻 • 左邊豎行都是沒有韻尾或元音結尾,稱 “陰聲韻”; • 右邊豎行都是鼻音結尾,稱“陽聲韻”; (以[-m]、[-n]、[- ŋ]結尾) • 中間豎行都是塞音結尾,稱“入聲韻”。 ([-p]、[-t]、[-k]都是塞音,中古入聲字 就是指以這三種輔音結尾的字。現在南方不 少方言仍保留著入聲)。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10章)上古音的韵部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10章)上古音的韵部
古音于两反,后人混入三十八梗
4
四部: (真)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平声) 五部: (萧)萧宵肴豪尤半幽(平声)屋半沃半觉半药半铎半锡半(入声) 六部: (歌)歌戈麻半支半(平声) 七部: (阳)阳唐庚半(平声) 八部: (耕)庚半耕清青(平声) 九部: (蒸)蒸登(平声) 十部: (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平声)缉合盍叶怗洽狎业乏(入声) 顾炎武的古音学说显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但他的草创成就为古音研究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使他成为古音学的真正创始人. 二,江永的古韵分部 江永(1681—1762 年) 字慎修,清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三礼及算术乐律音韵之 学,为学注重考据,一生著述甚丰.音韵方面的著作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古韵 , , 标准》等书.在《古韵标准》中,江氏分古音为平声十三部,入声八部: 平声十三部: 一部(东) 二部(脂) 三部(鱼) 四部(真) 五部(元) 六部(宵) 七部(歌) 八部(阳) 九部(耕) 十部(蒸) 十一部(侯) 十二部(侵) 十三部(覃) 入声八部: 一部(屋) 二部(质) 三部(月) 四部(药) 五部(锡) 六部(职) 七部(缉) 八部(叶) 顾炎武只研究古音不研究今音,江永则古今兼顾,尤通等韵,故深明音理.他在《古韵 标准例言》中批评顾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意思是说,顾氏只知道根据《诗经》 等韵文考证出古韵当分为十部,而没有从音理上辨明为什么会分成这十部.因此,江氏的分 部就不但基于考古,同时注重审音.他所以比顾氏多出三部,就是考古兼审音的结果.他指 出真,元部的分别是因为前者"口弇而声细" ,后者"口侈而声大" ;宵,尤部的分别是因为 前者"口开而声大" ,后者"口弇而声细" ;侵,谈部的分别是因为前者"古音口弇呼之" . 他认为这些区别在《诗经》用韵中是截然不同的,只是顾氏考察未精,故将它们合为一部, 所谓"诗中用韵本截然不紊,读者自紊之耳. " 三,段玉裁的古韵分部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懋堂.清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曾师从戴震问学. 他从戴震处得知顾,江二人的分部不同后,便对《诗经》 ,群经中的入韵字进行系联,证以 《说文》谐声字,著成《六书音韵表》 ,定古韵为十七部: 一部(之) 二部(宵) 三部(尤) 四部(侯) 五部(鱼) 六部(蒸) 七部(侵) 八部(覃) 九部(东) 十部(阳) 十一部(耕) 十二部(真) 十三部(谆) 十四部(元) 十五部(脂) 十六部(支) 十七部(歌) 四,戴震的古韵分部 戴震(1723—1777) 字东原,号果溪,清安徽休宁人,乾隆三十八年奉诏参纂《四库 全书》 ,后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为乾嘉时期皖派考据大师.曾问学于江永,并 协助江氏编过《古韵标准》一书.一生著述甚丰,音韵学著作有《声韵考》《声类表》两部. , 他于 1773 年,1775 年先后两次对古韵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肯定了段玉裁的多数创见,同时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最后定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

音韵学课件

音韵学课件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 一字而可以三声四声,若《易》爻之上下无常,而唯变所 适也。 《诗》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声之字。其入与入为韵 者什之七,入与平上去为韵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无 人未尝无入声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声可转为三者也。 ——《音学五书· 音论》
顾炎武的这种看法,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 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同,并 非意味着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 就属于同一声调。
上古調類 中古調類
平 平
上 上

長入 去
短入 入
第七章 上古到隋唐语音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到隋唐声母系统的发展 表现在四方面: 1、舌上音的产生 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到了唐代它们才从 舌头音中分化出来。分化条件: (一四)端 答打多低嫡帝都堵笃 端< (二三)知 折卓知质置株竺
注音: 被注字和注音字 重文: 古字形和今字形 谐声字:被谐字和主谐字 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是相同或接近的,如果在今音 (指中古音)中读音不同,就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 化。如童(定母)撞(澄母),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澄 母,或者都读作定母,意思是,其中一个声母在上古是不 存在的。
二、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 清人钱大昕得出。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声 母在上古不存在。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 此结论的证据有: (1)“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左传》:“及甫田之北竟。”《释文》:“甫,布(帮) 五反,本亦作圃(帮)”
5、谐声字。谐声字即形声字。 童——撞蹱 二、研究上古声母的方法 方法是:通过以上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 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 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声母。 具体来说,以上五种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 异文: 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声训: 被释词与训释词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08章)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08章)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

"云"[]母应与"蛙"母合为一类,如果这样处理,则《五方元音》的声母实际只有 19 类. 3
毛[](肴开一) [] 茅[](肴开二) 2.中古开口三四等韵变成了今音的齐齿韵.例如: 联[](仙开三) [] 莲[](先开四) 3.中古合口一二等韵变成了今音的合口韵.例如: 光[](唐合一)——[] 关[](删合二)——[] 4.中古合口三四等韵变成今音的撮口韵.例如: 员[](仙合三) [] 渊[](先合四) 以上变化只是大致的趋势,实际上每种变化都有不同的情况,主要如下: 1.开口二等韵逢见组,晓组声母多数没有变为开口韵而变成了齐齿呼.例如: 嘉[](见麻开二)——[] 敲[] (溪肴开二)——[] 咸[](匣咸开二)——[] 2.开口二等江韵(包括上,去,入声)逢知组,庄组声母没有变为开口韵,而变成了合 口韵.例如: 桩[](知江开二)——[] 撞[] (澄江开二)——[] 窗[](初江开二)——[] 双[] (生江开二)——[] 3.开口三等韵逢知系声母没有变为齐齿韵,而变成了开口韵.例如: 知[](知支开三)——[] 师[] (生脂开三)——[] 十[](禅缉开三)——[] 遮[] (章麻开三)——[] 4.开口三等尤韵(包括上,去声)逢帮组声母(后来多变为非组)没有全部变为齐齿韵, 而是多数变成了合口韵.例如: 蜉[](并尤开三)——[] 负[](并有开三)——[] 富[](帮宥开三)——[] 5.合口一等韵逢帮组声母多数没有变为合口韵,而变成了开口韵.例如: 杯[](帮灰合一)——[] 胚[](滂灰合一)——[] 伴[](并缓合一)——[] 门[](明魂合一)——[] 6.合口三等韵逢帮组声母(后来变为非组)没有变为撮口韵,其中大部分字变成了开口 韵,小部分字变成了合口韵.例如: 飞[](帮微合三)——[] 吠[](并废合三)——[]

上古音教案

上古音教案
正 齿
舌面前 舌尖前
舌面前 舌叶音
知[
]
彻[
‘]
澄[
心[ s ]s
照[ 审[ ]j ]x
清[ ts‘ ]c
穿[ ‘]q
从[ dz ] 邪[ z ]
床[ 禅[ ] ]
牙 喉 音

舌面后
喉 音 舌 根 半元音 舌尖边
见[ k ]g
影[ o ] 晓[ x ]h
溪[ k‘ ]k
《诗经· 邶风· 燕燕》第三章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音义》:“协句,宜乃林反。” 意思 是“南”本读那含反,但在这里应改读乃林反, 与“音”押韵。
“叶音说”的错误:掩盖语音发展的真 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押韵的音,即 为“叶音”。朱熹《诗集传》大倡叶音说,所
(三)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 “娘、日二纽归泥”,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娘、 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章氏的“日紐歸泥說” 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一致公認,多數學者認為 “日”與“泥”在上古是分立的。至於娘母與泥 紐的關係,多數學者認為二者在《切韻》時代尚 且為一類,在上古自然為一類。 日归泥例:涅从日声《广雅· 释诂》涅,泥也。 然(日):读如难(泥n) 《释名》:“男(泥),任(日)也。” 《释名》:“入(日),内(泥)也。” 谐声字: 若(日)—诺(泥) 弱(日)—溺(泥) 仁(日)—佞(泥)
音韵学常识 (三)
古人对上古语音的认识
在语言研究史上,学者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认 识到古代的语音不同于后来的语音的。 汉代以后的人读《诗经》《楚辞》,首先遇 到的就是押韵不和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 南北朝到宋代有过三种错误的做法。 1、叶韵(叶句、协句)说:是用临时改变韵 脚字的读音以求押韵和谐的做法。 梁末· 沈重《诗音义》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 诗文,不押运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 音,即为“叶音”。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09章)上古音的声母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09章)上古音的声母

第一节
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 字等材料.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 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研究上古声 母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 即谐声字,不过清人只认识到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而对谐 声字在研究上古声母方面的妙用,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一个把谐声字作为研究上古声母 的材料, 并通过系统归纳同声旁字组的方法以确定上古声母的学者是西人高本汉. 下面我们 对几项主要材料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异文 "异文" 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 "庖羲" 与 . 声训 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 "房,傍也.室之两旁也. " 注音 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说文解字》: " , 未萦绳,一曰急弦之声.从糸争声,读若旌. "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 缨以朝.《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 " 重文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 《说文解字》 中除正文收了 9353 个小篆字 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于小篆之下,如: "份,文质僭("备"之误)也.从人分声. 《论语》曰:'文质份份. '彬,古文份." 谐声字 谐声字即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有 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如:童——僮 瞳穜曈董幢撞冲憧钟 以上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异文中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 词与训释词, 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 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 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 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们的读音不 相同,如"童"的声母中古音是"定"[],"撞"的声母中古音是"澄"[],这说明它们在

音韵学上古音到中古音PPT课件

音韵学上古音到中古音PPT课件

• 送气和不送气
• 鼻音和口音
• 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半元音
.
10
• 五音、七音
• 全清:指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擦音
• 次清:指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 全浊:指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 次浊: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
11
• 二、研究中古声母系统的主要依据 1.《广韵》等韵书的反切 2.宋人韵图 3.六朝至唐代所存的直音和反切材料 4.外语对音材料。日语、朝语、越语
.
18
.
19
.
20
• 《广韵》声母拟音,见下:
.
21
.
22
• 以三十六字母为基础来比较是这样的:
• ①唇音“非敷奉微”4母分别并入“帮滂 並明”4母之中,这样就减少4个;
• ②从齿音“照穿床审禅”中分出“庄初祟 生俟”5母,这就多出5个;
• ③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云” 母或“于”母)和“喻四”(也称“以”母或 “余”母)两母。
• 这样中古声母的数量就比“三十六字母” 多了两个,总数为38个。
.
23
• 四、中古韵母系统:
• a. 从韵腹和韵尾的角度分类
• 韵(韵腹+韵尾+声调):韵腹、韵尾相 同,声调也相同的是一韵
• 韵目:每个韵用一个汉字命名,这个名称 叫韵目,如东、冬、钟、江等,元明以后 用两个汉字做一个韵的韵目,如东钟、江 阳、支思、齐微等。
• 声母韵母都包含在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当 中。
• 《广韵》中一共有452个反切上字,1195个 反切下字,通过归类(系联法)就能找到 中古音的声韵数量。
.
15
• 《廣韻》共有206韻,其中平声五十七,上 声五十五,去声六十,入声三十四。每一 韻的韻腹、韻尾基本相同,只是介音不同。 這就是說,一個韻中不一定只有一個韻母。 同韻中,凡是聲母、韻母完全相同的字, 就歸成一個同音字組,稱為小韻,標上反 切。

32古音PPT课件

32古音PPT课件
声调方面声调方面平平上上去去入入平仄平仄back?第二节上古与中古音韵上古与中古音韵上古与中古音韵上古与中古音韵一上古音音韵系统一上古音音韵系统一一古人对上古语音的认识古人对上古语音的认识二上古音的声类二上古音的声类三上古音的韵部三上古音的韵部三上古音的韵部三上古音的韵部四上古的声调四上古的声调back一一古人对上古语音的认识古人对上古语音的认识1
1.“叶音说”
人们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时不押韵
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如:朱熹:《诗集传》
“宜尔世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朱熹注:家,叶古胡反。音姑。 其实,上四字都是上古鱼部,韵腹都是“a”。 分别读做:ga na da ha
2020年9月28日
13
(2)“叶音说”的错误:
並、明,即上古没有f ,读如 b或p. 如:“旁”从“方”声;“匍”从“甫”声;
“枹”(bāo)又作“桴”(fú);“父”古读如 “爸”。“潘、播、蹯、藩”都从“番”取声。 阿房宮:音ē páng gōng,秦宮名。“房”屬 奉母。
逢澤:音páng zé,古澤藪名。“逢”屬奉母。
《經典釋文》:“繁,步幹反。”
其它重要韵书:
1、魏·李登《声类》,最早,亡佚.
2 、隋·陆法言《切韵》.
3 、 宋·丁度《集韵》,206韵.
2020年9月28日
29
4 、宋·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 略》,107韵,作诗用.因刘渊是平水人, 又称为“平水韵”.平水韵又泛指各种 将《广韵》206韵的“同用”韵归并为 107或106韵的韵书。
2020年9月28日
(BACK) 26
2020年9月28日
27
王力上古三十二声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上古音声调研究评述

上古音声调研究评述

2010年第3期(总第115期)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No.3,2010General.No.115历代学者关于上古声调的意见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古有无声调?如果有,是哪些?与中古声调、近古声调以及近现代声调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那么后世的声调又是怎么来的?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能够给初学者提供一些上古音声调方面的材料,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一、古无四声说陈第的《读书拙言》否定上古音有四声,他说:“四声之辨,古人未有。

……旧说必以平叶平、仄叶仄也,无亦以今泥古乎?”“四声之说,起于后世。

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陈第提出“四声之辩,古人未有”,他发现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在《诗经》用韵中,可以通押,于是就认为上古无四声之别,这是不正确的。

第一,《诗经》时代无韵书,我们不能知道当时具体的押韵规则,也不能够武断的以诗歌押韵在声调上的体现就来说明当时的语音。

第二,在实际运用当中,注意到特殊情况是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一般的情况。

第三,从理论角度看,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在谐声偏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否定了上古存在声调显然是不对的。

同时,通过对汉藏语系的各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我们有足够的材料证明很多少数民族语言中存在声调,而作为汉藏语系的大宗,汉语也不应例外,它也应具有声调。

但是,陈第的观点还是有他的价值的,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直言古音提出古今音异的历史的语音观,“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实在是“如凤鸣高岗,而啁噍之喙尽息也”。

此后学者以此为指导者,皆大有作为。

其次,以本证、旁证条理分明地廓清了研究古音的范围,正如《毛诗古音考四库提要》所云:“言古韵者自吴棫,然《韵补》一书,庞杂割裂,谬种流传,古韵乃以益乱。

上古音常识

上古音常识

上古音常识
二、对某些特殊的押韵现象认识不同。
对于特殊押韵的,不能机械地运用韵脚系联法。 (解释上节课同学疑问:声母代表字和韵部代表字的发音 问题。比如“见”,拟音为K,不是说“见”在上古时读K, 而是“见”的声母是K,是用“见”代表K这个声母。韵部代 表字同此。)
上古声母的几个重要论断
(联系方言中声母的现象。)
四、异文假借
上古时代的古籍有大量的异文假借现象,出土的甲骨文、金
上古音常识
文、简犊帛书文字也有大量的异文假借现象,它们对研究上古 音有很重要的作用。 异文:《论语》:“且在邦域之中矣”,《经典释文》“邦 或作封”。 假借:《诗经· 豳风· 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 麦。”“重”通“穜”
五、声训
声训在汉代盛行。它作为一种训诂方法,关于意义部分的 联系往往不免于牵强,声音部分则多是可靠的,可以作为上古 音的证据。 《释名· 释宫室》:“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 六、现代语言材料 即汉语方言和汉藏语系的亲属语言。有的汉语方言仍然保
上古音常识
另外,有些不同类的声母在上古也往往相近、相通,如喉 音和牙音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影”的声符是“景”,属牙音 见母;“匣”的声符“甲”也是牙音见母字。又如“见”字有 两读,一作“见”,属牙音见母;一作“现”,属喉音匣母。 (二)韵部相近 这是重点讲解的内容。 韵部相近主要指两个字所属的韵部具有“阴阳对转”或者“旁 转”、“旁对转”的关系。 1、阴阳对转 在汉语语音的发展中,同一类相配的阴、阳、入三个韵部, 可以互相转化,即在主要元音不变的前提下,阳声或入声可以 失去鼻音韵尾或塞音韵尾而变成同一发音部位的阴声;反之, 阴声也可以加上鼻音韵尾或塞音韵尾而变成相应的阳声或
上古音常识
证明材料:

上古音

上古音
《礼记· 射义》:“《诗》云:‘发彼有的,
以祈尔爵。” • 祈、求,古群母字,双声。
• (2)以叠韵字相通法。 • 《尔雅· 释言》:“流,求也。” • 流、求,古幽部字。 • 《白虎通义· 五行》:“辰,震也。” • 辰、震,皆属文部。
以双声叠韵字相通 • 以双声叠韵音近字相通 • 《诗·小雅·巧言》:“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毛传:盗,逃也。 • 盗、逃均属上古定母宵部。
上古声母的几个论断
• • • • • • • 钱大昕:古无轻唇 古无舌上 章炳麟:娘日归泥 黄 侃:照二归精 照三归端 曾运乾:喻三归匣 喻四归定
• 古无轻唇:谐声材料如,“古读冯为慿,本从 冰得声”,“古读發如撥”,“古读汾如盆”, “敷读如铺”,“方读如旁”,“古音逢如蓬 (薄红切)”。 • 假借如,《左传· 襄公廿四年》:“部娄无松 柏。”《说文》:“附,附娄,小土山也。 《春秋传》曰:‘附娄无松柏。’”据《说 文》,“部娄”是“附娄”的假借字,“附” 是正字。 • 经传异文如,《诗经· 邶风· 谷风》“匍匐救之”, 《礼记· 檀弓》引作“扶服”,《家语》引作 “扶伏”。 • 汉人声训如,《说文》:“方,併船也。” 《风俗通》:“伏者,别也,变也。伏羲始别 八卦,以变天下。”
“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是蟲、桐同音之证。)
• “彫雕琱鵰皆从周声,调亦从周声,是古读周亦如 雕也。”“古音竹如笃……笃、竺并从竹得声…… (竺)经典多用笃,以其形声同耳。”
• 娘日归泥
• 谐声如,而声有耐;如字从女,女声又有奴;乃声 有仍,日声有涅,等等。而、仍、如、日今读日母, 女今读娘母,耐、奴、涅读泥母。 • 声训如,郑玄注《易》“宜建侯而不宁”,高诱注 《淮南子》“行柔而刚,用弱而强”,皆读“而” 为能,能字读泥母。 • 同源如,古文以入为内。 《释名》:“入,内 也。”内字读泥母。 • 假借如,《庄子· 逍遥游》:“淖约如处子。”李颐 曰:“淖约,柔弱貌。”明古音弱与淖同。弱,日 纽;淖,泥纽。

音韵学 中古音与上古音

音韵学 中古音与上古音

“心”“南”为韵 ”“南
谐声系统也就是形声字系统也可作 谐声系统也就是形声字系统也可作 重要参考
段玉裁提出 “同声必同部”。 同声必同部” 如:“其”在“之”部,从“ 其”得声 的“淇、棋、期、欺、基、箕 的“淇、棋、期、欺、基、箕 、 祺、骐”等字也是“之”部。 祺、骐”等字也是“之”部。 注意:形声字历时很长,造字人很多,难免有 注意:形声字历时很长,造字人很多,难免有 古今之别、方音之异,不可能有一个很统一的 标准。
5、古反切
反切:六朝以后的类隔切多属此类。《经典 释文》、《广韵》中都有。如: “庑”,莫杜反。“悲”,府眉反。“长”, 丁丈反。
(BACK)
二、上古韵部研究
明末古音学家陈第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格,音有转移” 明末古音学家陈第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格,音有转移”的 观点,彻底推翻延续已久的“叶音说” 使古韵研究走上正确的道路。 观点,彻底推翻延续已久的“叶音说”,使古韵研究走上正确的道路。 (1)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著有《音学五书》,分古韵为十部。 )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著有《音学五书》 分古韵为十部。 )、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 (2)、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著有《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 )、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著有《六书音韵表》 段玉裁首创古韵谐声表(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理论):诸 段玉裁首创古韵谐声表(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理论):诸、著、煮、渚、 ): 箸、褚、堵、睹、赌、都、者 (3)其他学者的古韵研究: )其他学者的古韵研究: 古韵标准》 十三部。 江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 孔广森: 诗声类》 分十八部。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 江有诰: 音学十书》 二十一部。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音略》 二十八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声类表》 二十五部。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王念孙: 古韵谱》 二十一部。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章炳麟: 成均图》 二十三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音韵学上古音到中古音PPT课件

音韵学上古音到中古音PPT课件

.
26
• b. 从韵头和韵腹角度分类
• 开合:开口韵:没有u 韵头、也不以u 作韵腹的 韵

合口韵:u 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
• 四等:涉及韵头和韵腹。一二四等是主要元音 的问题,三等是韵头i的问题。
• 洪细:江永《音学辨微》说,一等洪大,二等
次大,三四皆细,而四等尤细。一二等为洪音, 三四等为细音,因为一二等的韵腹是开口度大的 元音,三四等的韵腹是开口度小的元音。如山摄, 一等韵寒桓韵腹是后ɑ,二等韵山删韵腹是前a, 三等韵仙元韵腹是ɛ和ɐ,四等韵先韵腹是e。
.
5
• 同一个组的反切上字注同一个声母。例如: “可”枯我切,“枯”苦胡切,“苦”康 杜切,“康”苦冈切,由此可以推断 “可”、“枯”、“苦”和“康”注同一 个声类。“空”苦红切、“楷”苦骇切、 “口”苦后切、“客”苦兼切、“牵”苦 坚切,由此可以推断“空”、“楷”、 “口”、“客”、“牵”五个反切上字和 “苦”属于同一声类,因此和“可”、 “枯”、“康”也属于同一声类。
.
32
《广韵》的韵母
• 1. 《广韵》的韵类 • 陈澧用系联法对《广韵》每一韵中的反切下字进行系联,
结果发现有些韵只含有一个韵类,有些则含有两个、三个甚 至四个韵类,206韵中共含有311个韵类。继陈澧之后,高本 汉、白涤洲、黄侃、周祖谟、李荣和邵荣芬等人也先后对 《广韵》的韵类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 其中高本汉研究的结果是290类,白涤洲使用统计法研究的 结果也是290类 ,黄侃研究的结果是335类,周祖谟的研究结 果是324类,李荣的研究结果是334类 ,邵荣芬的研究结果是 326类 。王力在他的《汉语音韵学》及《汉语史稿》中基本 采用的是高本汉和白涤州的分类。董同龢则基本上坚持的是 陈澧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多采用比较简单的290类的说法。

汉语语音史11近代声调系统

汉语语音史11近代声调系统
次浊:拉(来)抹(明)
但清声母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则派入四声都有,因 此到现代也有称为“入派四声”的。
总体趋势是,从元代到现代,入声字派入阴平的从无 到有,而且越来越多,而派入上声的越来越少。如:
“卓桌啄琢”,在《中原音韵》中皆派入上声,现在 则前二个读阴平,后二个读阳平。
常用的古入声字,大约有五百多个,现代普通话中, 有将近50%读为去声,30%读为阳平,15%读为阴平, 最少的5%读为上声。
5.[ie]韵母与古帮组、端组相拼的字,来自古代入声,如 : 憋别撇蔑跌蝶贴铁捏聂列烈劣
6.[a]韵母和[f][ts][ts’][s]相拼的字,来自古代入声,如: 发法伐罚扎擦撒萨飒
7.有文白两读,又没有意义区别的,一般是入声字,如: 色没角落血脉簿剥削
还可以从反面排除一些不可能是入声字的: 1.阳声韵的字,肯定不是入声字。 2.普通话中念[tsɿ][ts’ɿ][sɿ]的字,都不是入声字。 3.普通话中念[uei][uai]的字,基本不是入声字。
从现代普通话推断古代入声字的办法: 1.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p][t][k]和塞擦音[ts][tɕ][tȿ]而读 阳平声的字,绝大多数来自古代入声,如:
[p]白帛拔跋薄雹别蹩博勃伯驳泊舶 [t]达答狄笛迪得德夺敌迭读毒独 [k]革国格阁隔 [ts]卒责族杂凿足则泽 [tɕ]截捷节疾即集绝及籍杰局菊桔急吉觉决掘 [tȿ]哲辙直值轴浊茁逐烛竹铡
《中原音韵》中733个入声字的分化情况:
阳平 上声 去声 总计
全浊声母 次浊声母
171
0
12
1
1
188
184
189
清声母 9
332 1
342
影母 0 2 16 18
总计 180 347 206 7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线条表示如下: 上古声调 平 上
中古声调 平 上
长入
阳去 阴去
短入 入 王力先生的 "长入说" 主要是为解释一部分去声字在上古与入声字关系密切这一现象而 提出的. 在上古阴声字与入声字的关系比较密切, 这种密切关系可以在以下几种材料中得到 证明: 诗经押韵 在《诗经》的押韵中,去声与入声(指中古读作去声,入声.下同)押韵的 例子相当多,据笔者统计,约占去声用韵例总数的 20%,例如: 舒而脱脱兮!(末) 无感我帨兮!(祭) 无使尨也吠!(废) 《召南野有死麕》三章 冬日烈烈,(薛) 飘风发发.(月) 民莫不榖, 我独何害?(泰) 《小雅四月》三章 谐声字 从谐声系统看,去声与入声互谐的现象也相当多,例如: 1.声符为入声,被谐字为去声者 北:背 弋:代 白:怕 则:厕 责:债 益:缢 辟:嬖 各:路 赤:赦 斥:诉 肃:啸 石:柘 卜:赴 谷:裕 卓:掉 勺:豹 翟:耀 卒:醉 弗:沸 巿:沛 必:袐 戌:岁 折:逝 列:例 2.声符为去声,被谐字为入声者 乍:昨 夜:液 告:鹄 至:窒 兑:脱 最:撮 害:割 世:泄 祭:察 《广韵》去入两读字 一部分字在《广韵》中有去入两读,据陆志韦的统计,《广韵》 中同一字既作入声又作阴声的共有 260 条,而其中作入声又作去声者占 202 条.王力认为去 入两读现象说明是先有入声,然后分化为去入两读.这类例子如: 去声 入声 去声 入声 害:胡盖切 又何割切 作:藏故切 又则落切 易:以豉切 又以益切 塞:先代切 又苏则切 帅:所类切 又所律切 约:於笑切 又於略切 画:胡卦切 又胡麦切 乐:五教切 又五角切
音韵学教案
胡安顺
第十一章
第一节上古音的声调来自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明代陈第认为上古 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于"怒"字下这样注道: 上声. 颜师古 《匡缪正俗》 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 曰: 今除 '逢 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 , , , 愚谓颜氏 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且 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 分为三派.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一派以 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 一派以王念孙, 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 入四个调类. 一,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 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 说: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 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 亦 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 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 故四声可以并用. 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 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一之日觱发,二之日 . 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 .今之学者必曰:此字 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 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 此所 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然而祝之为 州,见于《榖梁》蒲之为亳,见于《公羊》;趋之为促 ; ,见于《周礼》; 提之为折,见于《檀弓》 .若此之类,不可悉数.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 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非谓一字有此多音,乃 以示天下作诗之人,使随其迟疾轻重而用之也. 后之陋儒未究厥旨,乃谓四声之设同诸五 行,四序,如东西之易向,昼夜之异位而不相合也,岂不谬哉?且夫古之为诗,主乎音者 也.……音者无方而易转,夫不过喉舌之间,疾徐之顷而已.谐于音顺于耳矣.故或平
4
食:祥吏切 又乘力切 告:古到切 又古沃切 古籍中的去入相通现象 在先秦两汉的异文,通假,声训等材料中都有去,入相通的 现象.例如: 1.异文 《春秋文公十二年》:"秦伯使术(入)来聘.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遂(去)者何,秦大夫. " 《老子十四章》:"此三者,不可致诘(入). " 马王堆帛书《老子》作"三者不可至计(去). " 《老子十五章》:"深不可识(入). " 马王堆帛书《老子》作"深不可志(去). " 2.通假字 《尚书汤誓》:"时日害(去)丧?予及女偕亡. " 按:"害"为通假字,本字为"曷","曷"属入声. 《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去)鲍为之与?" 按:"意"为通假字,本字为"抑","抑"属入声. 3.声训 《释名卷二形体》:"肺(去),勃(入)也. " 《释名卷三姿容》:"觉(入),告(去)也. " 《释名卷四言语》:"詈(去),历(入)也. " 从以上几种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古的阴声去声韵与入声韵在上古关系密切这是客观事 实.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看待中古去声韵在上古的性质,是把它直接看成入声韵呢,还是仍 然看作阴声韵,或作别的处理,这是古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和入声韵有纠葛的中古 去声韵主要是阴声韵,所以对阴声去声韵在上古性质的认识还牵涉到上古整个阴声韵的结构 问题. 王力先生所以把中古的阴声去声韵在上古看作是入声韵,主张上古没有去声,主要是为 了解释去声韵与入声韵的押韵, 谐声等现象,他的长入, 短入说的提出,则是为了解释他所说 的一部分入声字(即中古去声)为什么到中古会变为去声,而另一部分入声字(中古入声)为什 么到中古没有发生变化.关于这一点王力在《古无去声例证》中解释说:"长入由于元音较 长,韵尾-,- 容易失落,于是变为去声. " 和王力的"长入,短入说"大同小异的观点还有陆志韦的"长去,短去说"及李新魁的 "次入韵说" .陆志韦在《古音说略》中写道: 不严格地说,上古有两个去声,一个是长的,跟平上声通转;又一个是短的,跟入声通 转.……上古的短去声通入声,因为音量的相像.后来混入长去声,因为调子的相像. 陆氏把中古的去声在上古分为长去,短去,同样也是为了解释中古去声在上古何以能和 入声押韵, 谐声以及后来它们为什么会是去声的问题. 陆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王力是相同的, 只是视为长短的对象与王力不同而已. 李新魁与王力的观点极为相似,只是他认为上古入声的长短之分在更早的时代.在《诗 经》时代,长入已不收[-],[-],[-]尾,而是收喉塞音[-]尾.这种[-]尾入声与[-], [-],[-]尾入声的差别在《诗经》时代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韵尾的不同. 二,周祖谟的古四声说 周祖谟的四声说是对清人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人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清人段玉裁主 张古无去声说,近人黄侃又提出古无上声说,故周氏于 1941 年发表《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辨》 一文专门论证上古不但有平,入声,而且有上,去声.周氏在文中指出了段氏"古无去声说" 的论断之误,同时又批评了黄侃的"古无上声说" .周氏认为考察上古声调最能说明问题的
2
入声关系密切,这是他的卓识;但是他认为上古根本就没有去声则缺乏充分的论证. 四,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 王念孙,江有诰二人都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并认为每一个字的声调古今不一定相 同.王氏曾一度改从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但晚年改定《合韵谱》时认定古有四声.江有诰 起初也认为古无四声,后经反复研究,断定古实有四声.他在《再寄王石臞先生书》中说: 古韵一事,至今日几如日丽中天矣;然四声一说,尚无定论.顾氏谓古人四声一贯, 又谓入为闰声;陈季立谓古无四声;江慎斋申明其说者,不一而足,然所撰《古韵标准》 仍分平上去入四卷,则亦未有定见;段氏谓古有平上入而无去;孔氏谓古有平上去而无 入.有诰初见亦谓古无四声,说载初刻《凡例》 ,至今反复紬绎,始知古人实有四声,特古 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陆氏编韵时不能审明古训,特就当时之声误为分析. 江氏观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但认为古有四声,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上古的四声不同于中 古的四声.通过对《诗经》押韵字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切韵》中的有些上声字在上古读作 平声,如"享,飨,逞,颡"等;《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平声,例如"讼,化,震, 患"等;《切韵》的有些平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偕"字;《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 上声,如"狩"字,等等. 清代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除了以上介绍的几家外,还有孔广森的观点需要提及,孔氏的 主张正好与段氏相反,他认为上古无入声,这种观点谁也没有同意.他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 点,是为了迁就他的阴,阳分部和"阴阳对转说",同时和他为曲阜方言所囿而斥入声为吴音 有关.
第二节
今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今人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 一派以周祖谟先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一,王力的古无去声说 王力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补充和修正.王力与段玉裁都认为上 古没有去声,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但是段氏认为上古只有平上入三个调类,王力则主张上古 有四个调类,他认为上古声调不但有音高的分别,而且有音长的分别,他将上古声调分为舒促 两类,即: 平声,高长调 长入,高长调 舒声 促声 上声,低短调 短入,低短调 王力解释说: 我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和段玉裁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基本一致.段氏所谓平上为 一类,就是我所谓舒声;所谓去入为一类,就是我所谓促声. 只是我把入声分为长短两类, 和段氏稍有不同.为什么上古入声应该分为两类呢?这是因为,假如上古入声没有两类, 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 根据王力在《汉语史稿》《诗经韵读》等书中的说法,中古阴声韵的大部分去声字在上 , 古属长入,小部分属平,上声;中古阳声韵的去声字在上古全部属平,上声.或者说中古的去 声字有两个来源,即来自上古的长入和平,上声.其中阳声韵的去声字全部来自上古的平, 上声,阴声韵的去声字大部分来自上古的长入,小部分来自上古的平, 上声. 此将这种说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