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的改革解读个人所得税法学习PPT模板47页PPT
合集下载
2024年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模板
![2024年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2fe0c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f.png)
简易申报 • 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 • 需要申请退税 • 次年3月1日至5月31日 标准申报
Personal income tax training
个人所得税培训
个人所得税,是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需要根据其收入缴纳的一种税。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包括工资、 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需要申报
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 退税的;年度综合所得收入>12万元且需 要补税金额>400元的。
其他新政策
年度中首次取得工资的预扣预缴
• 举个例子:大学生小李2020年7月毕业后进入某公司工作,7月份工资收入10000元,三 险一金等专项扣除1000元,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500元。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 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用35000元(7个月x5000元/月)
个税新文件解读
三、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是否需要重新报送相关信息?
• 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无需重新填报, 系统将自动按照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计算应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
• 纳税人对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 除额度有调整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通过 扣缴义务人填报新的分摊额度。
主讲人:XXX
时间:20XX年
个税新文件解读
二、纳税人还未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应该如何享受?
• 纳税人还没有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 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 者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
• 纳税人自9月份纳税申报期起,就可以由任职受雇单位按照提 高后的新标准扣除,也可以在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 清缴时按照新标准申报扣除。
Personal income tax training
个人所得税培训
个人所得税,是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需要根据其收入缴纳的一种税。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包括工资、 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需要申报
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 退税的;年度综合所得收入>12万元且需 要补税金额>400元的。
其他新政策
年度中首次取得工资的预扣预缴
• 举个例子:大学生小李2020年7月毕业后进入某公司工作,7月份工资收入10000元,三 险一金等专项扣除1000元,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500元。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 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用35000元(7个月x5000元/月)
个税新文件解读
三、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是否需要重新报送相关信息?
• 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无需重新填报, 系统将自动按照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计算应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
• 纳税人对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 除额度有调整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通过 扣缴义务人填报新的分摊额度。
主讲人:XXX
时间:20XX年
个税新文件解读
二、纳税人还未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应该如何享受?
• 纳税人还没有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 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 者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
• 纳税人自9月份纳税申报期起,就可以由任职受雇单位按照提 高后的新标准扣除,也可以在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 清缴时按照新标准申报扣除。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47页)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fa91ba794b35eefdc8d33399.png)
• 分类所得税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 得,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征税
• 综合所得税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 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各项法定减免和扣 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
• 混合所得税是先对纳税人各项所得分类, 从来源征税,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 所得额,如达到一定标准,再按累进税率 计税。
㈡所得税立法思想
• 源泉所得概念便于征收,但对其他收 入不征税不符合公平原则,且税基狭 窄。
• 净资产增加说把所有收益均视为所得, 但应税所的随消费增加而减少不合理, 执行也困难。
• S-H-S定义的应税所得包括一切来源 的收入,且与消费无关,符合公平原 则和中性原则,也比较容易执行。
(三)应税所得的特殊内容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列举的应税所得有11项, 因为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计税依据 要分类计算。
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 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 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税 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 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 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 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 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
-非法所得:各国规定不同 -实物所得:如资产分红、附加福利、花边利益等 -推算所得:是纳税人本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由
本人消费这些产品或服务而隐含的收入,通常无法征 税 -资本利得:未实现的资本利得通常不征税,已实现的 资本利得需征税,征税轻重取决于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有三种:
•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优点:1、按不同性质所得采用不同税率,有利于实现政策 目标;
• 综合所得税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 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各项法定减免和扣 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
• 混合所得税是先对纳税人各项所得分类, 从来源征税,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 所得额,如达到一定标准,再按累进税率 计税。
㈡所得税立法思想
• 源泉所得概念便于征收,但对其他收 入不征税不符合公平原则,且税基狭 窄。
• 净资产增加说把所有收益均视为所得, 但应税所的随消费增加而减少不合理, 执行也困难。
• S-H-S定义的应税所得包括一切来源 的收入,且与消费无关,符合公平原 则和中性原则,也比较容易执行。
(三)应税所得的特殊内容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列举的应税所得有11项, 因为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计税依据 要分类计算。
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 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 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税 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 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 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 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 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
-非法所得:各国规定不同 -实物所得:如资产分红、附加福利、花边利益等 -推算所得:是纳税人本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由
本人消费这些产品或服务而隐含的收入,通常无法征 税 -资本利得:未实现的资本利得通常不征税,已实现的 资本利得需征税,征税轻重取决于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有三种:
•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优点:1、按不同性质所得采用不同税率,有利于实现政策 目标;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3b529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c.png)
征收机关
个人所得税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征收管理,各级地方税务局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纳税申报与缴纳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并提交 相关证明文件。申报方式可以通过网上申报、邮寄申报或现场申报等方式进行 。
缴纳税款
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缴纳方式可以通过银行 转账、支票、现金等方式进行。
简化税制和优化税负结构将降 低税收成本和减少逃税现象。
展望未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 所得税改革将继续深化和完善 ,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
挑战。
05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案例
总结词
高收入人群通常面临更高的个人所得税 负担,需要关注税务筹划和合理避税。
VS
详细描述
高收入人群通常包括企业高管、明星、专 家等,他们需要缴纳的税款相对较高。为 了减轻税务负担,他们需要关注税务筹划 和合理避税,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 安排收入和支出等。
扣除项目
包括基本扣除、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 确定的其他扣除。
特殊情形
处理个人多处取得收入、 境外所得等特殊情形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税率与税额的计算
税率表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 区间,适用不同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为了简化计算,采用速算 扣除数计算税额。
计算示例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根 据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计 算税额。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
目 录
• 个人所得税概述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 •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个人所得税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征收管理,各级地方税务局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纳税申报与缴纳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并提交 相关证明文件。申报方式可以通过网上申报、邮寄申报或现场申报等方式进行 。
缴纳税款
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缴纳方式可以通过银行 转账、支票、现金等方式进行。
简化税制和优化税负结构将降 低税收成本和减少逃税现象。
展望未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 所得税改革将继续深化和完善 ,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
挑战。
05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案例
总结词
高收入人群通常面临更高的个人所得税 负担,需要关注税务筹划和合理避税。
VS
详细描述
高收入人群通常包括企业高管、明星、专 家等,他们需要缴纳的税款相对较高。为 了减轻税务负担,他们需要关注税务筹划 和合理避税,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 安排收入和支出等。
扣除项目
包括基本扣除、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 确定的其他扣除。
特殊情形
处理个人多处取得收入、 境外所得等特殊情形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税率与税额的计算
税率表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 区间,适用不同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为了简化计算,采用速算 扣除数计算税额。
计算示例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根 据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计 算税额。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讲解
目 录
• 个人所得税概述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 • 个人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学习解读 个人所得税改革PPT
![学习解读 个人所得税改革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efc118eff9aef8941e06f3.png)
8月30日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1月1日
10月22日 10月27日
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 项建议。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 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1600元于2006
因此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亟待出台。
为何此次个税改革备受关注?
为何此次个税改革备受关注?
降个税可以直接拉动消费需求
当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和名义增速低于 GDP实际
和名义增速,201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
增速为5.8%,低于2017年同期的6.5%。此外, 7月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30734亿元,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
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适用新的经营所得税率。这也意味着个税即将迎来史 上最大的一次变革,纳税人将享受到个税改革的红利。
1
为何此次个税改革备受关注
目 录
2
3
中国个税改革进程
新个税法五大亮点
4
新个税法修改部分逐条解读
01
——第七次个税改革解读
为何此次个税改革备受关注?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亟待出台
个人所得税于 2011 年税改后下降,但 2012 年开始个人所得
税所占比率逐步回升,并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2017年,个 人所得税超越营业税,成为继企业税和增值税的第三大税种, 个人所得税全年税额为 1.20 万亿,占总税收 8.3% , 2018 年 1-7 月占比更是提升至 8.6% 。此外, 2007 年至 2011 年,纳
税起征额从 2000 元提高至 3500 元, 2011 年至今已逾 7 年,
新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最新)
![新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51f35e7cc22bcd127ff0c58.png)
主要亮点
1 建立对综合所得按年计税制度
此次改革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 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 税率,按年计税,体现了量能负担原则。
3 首次设立专项附加扣除
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 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扣除,进一步增强税制的 公平性。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居民个人)
综合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 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依法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向任职、受雇 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件1)。纳税人有两处以 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人没有任 职、受雇单位的,向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居民个人)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 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3. 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根据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预扣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 务报酬:三档预扣率;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率20%。
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居民个人)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居民个人)
个人所得税讲解培训PPT(共 34张)
![个人所得税讲解培训PPT(共 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b75b162da417866fb84a8ecb.png)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 30 分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 35 分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速算扣 除数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扣除、分项定率、分项征收 的计征办法。
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项目在计算所得 税时允许进行费用扣除?
A.利息、股息、红利 B.稿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薪金、工资所得
四、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与应纳税 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 所得额计算征税。(表一)
因此,张某的工资、薪金总所得= 1500+2500+400=4400元
应纳税所得额=4400-3500元=900元
其应纳税额=900×3%=27元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3.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式 (1)适用范围 (2)计算方式: ——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税率的确定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 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20%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按月计征 2.费用扣除标准 3.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一)应税所得的类别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
个税改革解读个人所得税法学习PPT模板49页PPT
![个税改革解读个人所得税法学习PPT模板4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98ee560975f46527d3e1cd.png)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9
个税改革解读个人所得税法学习PPT 模板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9
个税改革解读个人所得税法学习PPT 模板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 《税法》PPT课件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 《税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f934b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f.png)
2.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预扣率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预扣率表见表5-
2。 表5-2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预扣率表
3.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的预扣率
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二、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非预扣 预缴)
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再缴纳企 业所得税,只对投资者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 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一)居民个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 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 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 缴纳个人所得税。
项目五 个人所得税法
任务一 个人所得税的 基本原理认知
一、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 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 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 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非法人企业)。
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
目前适用的个人所得税法基本规范是2011年6月30日,由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个人所得税法 》)修改并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
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
《个人所得税新》课件
![《个人所得税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335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1.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率,提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
经济增长。
优化税收征管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 征管效率,减少税收流失。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建议
降低税率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 率,以减轻高收入群体的税收
负担。
扩大税前扣除范围
增加税前扣除项目,如教育、 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
引入税收抵免
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税收抵免, 以减轻其税收负担。
反倾销税管理加强
新税法加强了对反倾销税的管理和监 督,以确保税收政策的正确实施和国 内产业的健康发展。
03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
企业分红所得
按照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 余额计算。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当缴纳企 业所得税,个人取得的红利所得,应 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得来源地征收
对于特定类型的所得,如稿酬、 特许权使用费等,个人所得税由
所得来源地的税务机关征收。
05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与建议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
01
02
03
04
简化税制
降低税制复杂性,减少税率档 次,简化税前扣除和抵免规定
。
公平税负
确保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税收 负担公平,减少税收不公现象
。
促进经济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
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以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优化调整 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个人所得税法解析及应用幻灯片PPT
![个人所得税法解析及应用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5acaaf852458fb760b566a.png)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 财税[2005]94号
单位为职工个人购置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 投保手续时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工 程,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各种原因退保,个 人未取得实际收入的,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回 。
•?关于邮电系统发放职工补充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请 示?(吉地税个所函字[1999]16号):省邮电系统将1998年实 行工效挂钩以来形成的结余工资,以每人3000元的标准发放 给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作为补充养老基金。
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 ,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 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 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单位和个人超过上述规定比例和标准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将超过局 部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国税办发[2021]95号
二、企业年金个税新规
〔一〕企业年金的定义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 依法参加根本养老保险的根底上 ,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主 要由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年金 投资收益三局部组成,即企业年 金是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主要形 式。
基本养老保险 补充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 2006年12月,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和工行重庆分行、平安养 老保险公司签订了我市第一笔企业年金合同,为200多名员 工购置了企业年金。
•工资费用扣除标准:800元
•工资费用扣除标准: 外籍人士800元 居民400元
•合并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 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工资费用 扣除标准统一为800元
•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
新个人所得税法解读 PPT课件
![新个人所得税法解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b9e8ab453610661fd9f424.png)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 时间要求: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 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学历教育,为子女接 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 育结束的当月。
• 扣除标准: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 额扣除。
• 扣除方式:父母可以选择一方按扣除标准 100%扣除,也可以双方分别按50%扣除,扣 除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继续教育
3.特许权使用费*80%
பைடு நூலகம்
大病医疗
4.稿酬所得*80%*70%
住房贷款利息
专项扣除: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
住房租金
其他扣除: 企业年金 、捐赠支出等
税率:对应综合所得7级超额累进税率
24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情形
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 超过6万元; (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 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三)纳税人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四)纳税人申请退税。
旧含税级距 不超过1500元的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旧速算扣除数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序号 1 2 3 4 5 6 7
新含税级距 不超过3000元的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