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最新整理)
高速铁路施工控制网复测的主要工作
![高速铁路施工控制网复测的主要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3de145ff8c75fbfc67db271.png)
(7)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平面控制网复测
原测坐标成果较差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8)复测结论
谢谢观看
复测 复测
控制
任务
工作 测区
控制 控制
(1)
内容 来源 目的
网概
名称
量 概况
点的 点的
况
现状 数量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测量 任务
生产
组织 完成 人员 设备
(2)
起止 安排
单位
情况 情况 情况 情况
日期 情况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 技术标准 • 技术依据
(3)作业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2、需交接的控制桩
• CPO、CPI、CPII控制桩
3、复测的内容
• CPI、CPII控制桩
第二部分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任务来源
复测范围 及内容
复测精度 要求
坐标高程 系统
数据 处理方法
复测提交的 成果资料
测区概况 复测方法
作业依据
复测组织 及计划
第三部分
复测技术总结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 采用的基准 • 坐标高程系统 • 投影方法 • 起算数据的来源 • 起算数据的质量
(4) 利用既有资料情况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 作业方法及测量精度等级 • 复测外业作业过程 • 内业处理方法
(5)作业
复测报告或技术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6)复测控制网测量成果质量及精度统计分析,包括:
一 基线向量独立环闭合差及重复基线较差统计
二 三维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精度统计
某铁路工程施工单位二等水准网复测成果表
![某铁路工程施工单位二等水准网复测成果表](https://img.taocdn.com/s3/m/0fe2b91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f.png)
某铁路客运专线DK119+395.37~DK123+029.5段二等水准网复测成果表某集团某铁路客运专线第二项目部二0 年六月十九日观测:前尺:后尺:计算:复核:目录一、施测依据 (4)二、外业采集 (4)三、内业处理 (5)四、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5)五、成果表 (6)一、施测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隶属某铁路客运专线ZXZQ02标段某工程,施工里程为:DK119+395.37~DK123+029.5全长3.6km。
工程主要包括:土方、级配碎石、改良土、三七灰土、土工格栅、路基附属圬工、水泥土挤密桩、CFG桩、桥涵、预压土方等。
正线无缝线路铺设及站线铺轨,铺单开道岔和站场建筑设备等。
2、设计院水准交桩表二、外业采集1、本次测量采用技术标准为《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严格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
水准外业采集采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进行施测。
2、测量所使用的仪器:(1) 徕卡 DNA03数字水准仪、铟钢尺,出厂编号:30807、30915。
水准测量精度:每公里往返测标准差≤±0.3mm。
3、测量人员:4、施测时间: 20 年1月27日~28日。
三、内业处理1、水准复测:从BSII-174点往BSII-175、BSII-176联测,在施工区域附近加设“BS01~BS21”二十一个加密水准点,并返测到“BSII-174”点闭合。
经往、返测,按精密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允许闭合差为4√Lmm 满足规范要求。
取测段间高差的平均值为两水准点的高差,根据已知点“BSII-174、BSII-175、BSII-176”的标高推算出加密水准点的标高。
2、内业数据处理本次外业测量数据采用徕卡配套的控制网平差软件平差,平差后成果表见二等水准测量成果表。
四、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在施工测量时,在车站施工里程范围内设21(BS01、BS02、BS03、BS04、BS05、BS06、BS07、BS08、BS09、BS10、BS11、BS12、BS13、BS14、BS15、BS16、BS17、BS18、BS19、BS20、BS21)个加密水准点,便于施工。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e6621ec6c85ec3a86c2c53c.png)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施测及技术要点韩康宁摘要:阐述利用GPS进行高速铁路的控制网施测,外业施测计划及内业数据处理技术要求,具体就外业施测及内业数据处理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高速铁路、GPS控制网、施测、技术要点高速铁路GPS控制网为整条线路施工的总体控制网,结构复杂,覆盖面大,其精度和网形稳定性对于线路施工起决定性作用,为保证施工质量,对于GPS控制网复测工作至关重要。
1.制定复测流程由于复测难度大,复测任务重,在复测过程中,要制定出复测过程的一系列复测流程,以确保复测工作顺利进行。
(1)交接控制桩及资料(2)编写复测技术设计书(3)制定复测实施方案(4)组织人员进场及仪器配备及调度(5)GPS 外业测量(6)内业数据处理(7)编写复测成果报告。
2.复测外业实施外业复测先进行外业勘察,确保控制网标石完整、名称清晰、标石埋设稳固,熟悉点位分布情况,为了确保保证相邻标段正确衔接,复测时应及相邻标段联测两个CPI点作为两家施工单位的公用桩号。
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CPI、CPII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采用GPS 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及设计院测成果较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CPI 、CPII 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要求 单位:mm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 、Y 坐标分量较差。
GPS 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下式计算()s Z ΔY ΔX Δ2ij 2ij 2ij ++=s d s式中:△Xij=(Xj –Xi )复 –(Xj –Xi )原 △Yij=(Yj –Yi )复 –(Yj –Yi )原 △Zij=(Zj –Zi )复 –(Zj –Zi )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Xij ,△Yij — 相邻点i 及j 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Zij — 相邻点i 及j 间Z 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时该值为零(m )。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局部快速复测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局部快速复测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7af10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8.png)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局部快速复测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1T03:24:20.677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2期作者:韩义军[导读] 较之于原成果的坐标偏差均不超过2毫米,此时数值准确,这就有助于改善后续轨道控制网复测工作,因而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及应用。
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即沿着铁路且呈带状的一种平面高程控制网,平均60米设置1对点,大多在线下项目施工结束后进行测量,普遍应用在高铁建设过程中的底座板放样、长轨精调等轨道项目建设及运营阶段。
因为高铁需要具备较高的轨道平顺性,而在量测轨道控制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参照轨道测量工作,所以更加需要精准程度高的轨道控制网。
基于此,本文将根据某工程实际条件,采取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局部快速复测工艺技术,以此为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局部快速复测;技术;措施分析引言现如今,在高速铁路正式运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很难单独对重点段轨道控制网设置天窗展开复测工作,此时相关人员就要灵活利用全站仪不整平自由设站的相关信息,由此顺利展开CPⅢ复测构网工作,稳步推进天窗应用的进程。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60米或者120米不同的间隔距离观察测试网形,如此搭建各种各样诸如单站解算以及精度评估等模型等。
参照一系列不整平自由设站的信息,相关人员可以采取1.5千米轨道控制网复测信息对所述手段予以核验,结果显示:不稳定点辨别的精准程度高,且操作难度小,再加上七个模拟不稳定点的平差解算成果,较之于原成果的坐标偏差均不超过2毫米,此时数值准确,这就有助于改善后续轨道控制网复测工作,因而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及应用。
1技术概述在开展轨道项目之前,新建高速铁路会优先开展轨道控制网建网工作,这主要被应用在无砟轨道底座板放样等环节;在进行长轨精调之前,施工人员还应该及时复测轨道控制网,利用先进技术测量轨道,由此提升精确控制轨道平顺程度。
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维护方案
![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维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099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b.png)
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维护方案高速公路精测网复测维护方案一、高速公路精测网简介1.1高速铁路精测网为一次布设、统一测量、整网平差;1.2按铁道部的要求为“三网合一”,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的控制网合用一个控制网,满足勘测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应用;1.3平面位臵基准;1.4高程位臵基准。
二、项目概况及测量范围2.1项目概况象州连接线起点位于象州县东面预制场附近坐标X=2652681.608,Y=521427.028,设计高程93m,路口渠化平角接头排(金秀)至穿山(柳江)二级公路(S307省道)。
途径朝南、崩沟、龙富,终点位于象州县大满村附近,坐标X=2647442.9113,Y=509034.456,设计高程78.334m,与石龙连接线起点相接,线路总长15Km。
2.2测区地理象州连接线象州县城东面预制场附近至象州县大满村附近位于广西省中部。
2.3测量范围象州县城东面预制场附近至象州县大满村附近LK0+000-LK15+0002.4地形地貌概述沿线地貌特征主要有溶蚀微丘、河流阶地及剥蚀丘陵三类。
LK0+000-LK3+500段为溶蚀微丘地貌:地貌特征为地面呈舒缓波状起伏,海拔在60~140之间,相对高差较小,总包部分布岩溶孤峰,为当地主要经济耕作区。
LK3+500-LK4+100段为河流阶地地貌,路线沿柳江两岸展布,表现为狭长的河谷形态,地形平坦开阔,高程在65~85之间,地表多为水田、旱地等。
LK4+100-LK14+540段为剥蚀丘陵地貌:特点为山丘连绵起伏,总包部较宽大,海拔在90~210之间,自然坡度20~40°,地表多为林地、旱地、荒山等。
2.5测区平面控制点情况自LK0+000-LK15+000结束,全场15Km共布臵加密导线点桩24个,设计院交接点32个在于设计院交接桩后,即组织测量技术人员与2012年8月3号至8月7号进行导线复测。
三、平面控制测量精密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四级布设:3.1第一级为坐标基准站网(框架网CP0)CP0一般每50km左右设臵一座,按国家B级GPS网标准施测,目的是引入并固定平面控制网的位臵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技术报告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技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8afd3f4b35eefdc8d33370.png)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技术摘要: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中,测量控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文章主要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的复测方法、作业程序和技术要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网复测技术总结,为同类铁路工程控制网复测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控制网复测;GPS测量;二等水准测量1 测量控制网的概述在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开展前,为了满足平面GPS控制测量三维约束平差的要求,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2 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内容和频次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期间,要加强CP0、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复测工作。
控制网复测分为定期复测和不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多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不定期复测由施工单位实施。
定期复测是对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网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全线CP0、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
复测频次要求如下:(1)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对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进行复测;(2)CPⅢ建网前,CP0、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应复测一次;(3)工程静态验收前,CP0、CPⅠ、CPⅡ、CPⅢ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一次;(4)特殊地区、地面沉降地区或施工期间出现异常的地段,适当增加复测次数。
不定期复测的测周期一般不大于6个月,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施工阶段需要及时开展。
不定期复测的内容包括CPⅠ、CPⅡ、线路水准基点等,主要是检查控制点位的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点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位移。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7f1a2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b.png)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GPS控制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是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依据,通过对铁路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将数据传递至后端处理中心,进而完成高铁线路的运营控制。
在既有高速铁路运营中,GPS控制网系统经历了多次使用与维护,需要进行复测与技术完善以保持其高效率与高可用性。
本篇文档将对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GPS控制网复测GPS控制网复测主要是为了验证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准确性等测量性能参数。
按照国家测绘局的规定,每个GPS控制网需要每隔一定时间重新进行复测。
其中,静态复测是最重要的复测方式。
静态复测的主要过程如下:测站的设置控制网测站的设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要选取在地势均匀的地形条件下,测站场地的地质条件要稳定,以确保其在长时间内的位置所处的稳定性。
2.要选取远离山丘、山谷、楼房、高压电塔、铁路等干扰因素较少的地点,以确保测站环境的稳定性。
3.要留有适当的工作间隔。
在进行测量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和要求设置合理的工作间隔,以满足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基准点的测量静态复测需要选取一些适当的基准点进行测量,以其为控制基准点。
基准点的测量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设置控制基准点的起始标志点,并且精确定位。
2.在一个时段内,对基准点进行最少四天(96个小时)的观测,每天至少观测2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对测站旁边相对静止不易移动的物体进行三角剖分式的定位测量,并确保其测量精度不低于2mm。
测站与控制点的量测测站与控制点量测主要包括对测站与对基准点的尺寸测量、加权平均、中误差计算等等。
此处不再赘述。
数据处理通过观测数据的回传,数据处理人员便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的步骤如下:1.数据预处理。
将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的自动检核、一致性检查等等,确保数据的质量。
2.精度分析。
对处理精度进行分析,精度分析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对处理精度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控制网复测方案
![控制网复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806961a37f111f1855bc6.png)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1目录1.测区概况 (3)2、复测范围及内容 (3)3.测量技术依据及设计资料 (3)3.1测量技术依据 (4)3.2设计成果资料: (4)4.工作流程 (4)5.施测工作的组织计划 (5)5.1 测绘单位资质 (5)5.2 人员、设备的组织 (5)6、复测的具体方法及精度要求 (6)7、坐标高程系统 (6)8、精测网复测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6)8.1 平面控制网复测技术要求 (6)平面控制网复测技术要求 (7)8.2 二等水准复测技术要求 (7)9、精测网复测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9)9.1 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9)9.1.1 GPS测量网形设计 (9)9.1.2 GPS测量流程 (9)9.1.3 GPS测量的操作要点 (10)9.2 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10)10.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10.1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10.1.1内业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 (12)10.1.2内业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 (13)10.2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3)11. 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11.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11.2 CPII及加密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11.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12、复测超限的解决方法 (15)13、相邻管段联测计划 (15)14、复测中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5)21.测区概况中铁一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3标二工区起点里程DK1263+000,终点里程DK1281+196.61线路里程长18.196千米,标段位于新疆哈密市黄田农场开发区附近。
兰新第二双线精测网的布设由设计单位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基础控制网CPⅠ(精度GPS B级),线路控制网CPⅡ(精度GPS C级),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
本标段CPⅠ控制点沿线路约4km左右布设一个,共计5个,桩点保存完好;CPⅡ控制点沿线路走向布设,点间距600~800m共计18个,加密控制点19个,桩点保存完好。
高速铁路运营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运营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3e4536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8.png)
高速铁路运营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封面标题:高速铁路运营控制网复测及构筑物变形监测工程实施细则子标题:确保高速铁路安全稳定运行编制单位:[相关铁路工程部门或企业]编制日期:[具体日期]前言背景:介绍高速铁路运营控制网的重要性及构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明确制定本细则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明确细则制定的目的和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1.2 适用范围规定本细则适用的高速铁路线路及构筑物类型1.3 基本原则强调安全、准确、及时和系统的监测原则第二章:监测组织与管理2.1 监测组织结构描述监测工作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2.2 人员配置与培训规定监测人员配置标准和培训要求2.3 监测计划与方案监测工作的计划制定和方案设计第三章:复测技术要求3.1 控制网复测的目的明确控制网复测的目的和重要性3.2 复测技术标准规定复测的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3.3 复测工作流程详细描述复测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步骤第四章:构筑物变形监测4.1 监测对象与内容明确构筑物变形监测的对象和主要内容4.2 监测方法与技术规定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手段4.3 监测频率与周期监测工作的频率和周期安排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5.1 数据采集要求规定数据采集的标准和要求5.2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和流程5.3 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保密措施第六章:安全与质量控制6.1 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监测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规程6.2 质量控制标准规定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查方法6.3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第七章:监测报告与信息反馈7.1 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的编制要求和格式7.2 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监测信息的反馈和沟通机制7.3 监测成果的应用监测成果的应用和后续工作建议第八章:监督与考核8.1 监督检查制度规定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8.2 考核与评价监测工作的考核与评价标准8.3 违规处理违规操作的识别、报告和处理流程第九章:附则9.1 解释权规定本细则的解释权归属9.2 施行与修订本细则的施行日期和修订流程9.3 其他补充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附录包括相关表格、流程图、技术手册等参考资料。
高速铁路施工控制网复测工作任务书
![高速铁路施工控制网复测工作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e20e1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6.png)
线路控制桩复测及加密工作任务书项目1:线路控制桩复测及加密任务1.1 线路施工控制网复测任务已有资料1、模拟线路控制桩CPI平面布置图;CPI平面布置图;2、控制桩CPI平面坐标CPI点号平面坐标X坐标Y坐标CPI150 2549845.410 538051.249CPI152 2548584.710 535675.340CPI45 2539550.567 518850.363CPI155 2545145.002 530691.894CPII500 2539391.510 516948.827 3、加密点CPII平面图任务要求6人一组,每组在线路中线测量模拟实训场完成5个CPI点测量任务;完成4个CPII 点加密任务;完成2KM高程复测任务。
技术要求高速铁路施工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技术要求1、GPS观测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GPS观测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级别项目CPI(B级)CPII(C级)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15有效卫星总数≥5 ≥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 ≥20时段长度(min)≥90 ≥60观测时段数 2 1~2数据采样间隔(S)15~60 15~60PDOP或GDOP ≤6 ≤82、GPS测量的精度指标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级别 B C D Ea(mm) ≤8≤10≤10≤10b(mm) ≤1≤5≤10≤203、GPS网基线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式中:—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d—相邻点间距离(mm)4、GPS基线向量质量检验项目:GPS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检验项目限差要求X坐标分量闭合差Y坐标分量闭合差Z坐标分量闭合差环线全长闭合差同步环独立环重复观测基线较差5、平差计算应先进行WGS-84坐标系中的无约束平差,平差后基线向量的改正数满足下式要求:6、GPS测量的精度指标: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Ⅰ≤1.3″1/170000CPⅡ≤1.7″1/100000 采用GPS复测CPI、CPII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下表要求:CPI、CPII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mm)控制点类型复测坐标较差限差(mm)CPI 20CPII 15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Y坐标分量较差7、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限差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等级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二等DS1,DS05 ≤50≤ 1.0≤ 3.0≥ 0.3测站限差等级基辅分划读数的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二等0.4 0.6 1.0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闭合差平原山区二等≤ 1.0≤2.0注: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R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km;n为测段水准测量测站数。
高速铁路高程控制测量复测相关问题
![高速铁路高程控制测量复测相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e4f6e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1.png)
65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程 技 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动车组列车等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达6500多公里,在建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主要包括哈大、合福、京武、沪宁等40多条线路。
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有以下特点:一是曲线半径大、曲线较长,一般曲线长度在2km以上;二是夹直线长,常常有几十公里的超长直线;三是对路基施工质量要求高,经常要大量利用超长高架桥通过;四是轨道施工精度要求高,要求具有高标准、高平顺的轨道结构;五是铺轨方法有本质区别,要求利用新型轨下基础,一次铺设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厂焊轨条长度往往超过200m。
重要和复杂的铁路从设计到施工的时间一般较长,在正式施工前,应对高速铁路的控制网进行全面的复测,施工场地是个不稳定的载体,施工过程中,各等级控制点的稳定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对全线进行全面复测。
本文主要研究高程控制测量复测。
1 高程控制测量复测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为满足高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施工和运营需要,根据全线路基、桥梁、隧道等线下工程施工及II型板式无碴轨道施工对工程测量精度的要求,按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在已经建立了高铁客专高精度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复测,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全线桩位核查、补设。
对所有点位进行核查,掌握点的丢失和破坏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和施工的具体要求对被破坏桩点进行修复或补设。
(2)全线精测网复测。
对全线进行复测测量工作。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技术要求,对全线做复测测量,复测完成后,进行计算和平差工作。
(3)复测成果分析、处理。
对本次复测成果与之前建网的数据或前一次的复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评判是否有误差或其他问题存在,根据比对结果提出调整意见,并形成结论报告。
2 高程控制测量(1)水准点高程控制测量网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水准路线和建网时或上次复测保持一致。
高速铁路高程控制测量复测数据分析
![高速铁路高程控制测量复测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814fdb1eb91a37f0115c7f.png)
高速铁路高程控制测量复测数据分析周行泉【摘要】摘要以津秦线天津至唐山段复测数据为例,介绍了高程控制测量复测的工作内容,分析了高程控制测量复测数据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高程控制测量复测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达6 500多公里,在建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主要包括哈大、合福、京武、沪宁等40多条线路,可以说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重要和复杂的铁路从设计到施工的时间一般较长,在正式施工前,应对高速铁路的控制网进行全面的复测。
施工场地是个不稳定的载体,施工过程中,各等级控制点的稳定状况也会发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对全线进行全面复测。
本文以天津至秦皇岛DK9~DK123段复测数据为例。
1 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内容本次任务是对全线高程网进行第四次复测,分为两部分:第一段为DK9~DK123(天津至唐山段);第二段为DK123~DK298(唐山至秦皇岛段)。
先进行DK9~DK123段水准复测,然后进行DK123~DK298段水准复测,第一段共完成二等水准测量往返工作量444.3 km,检测33.1 km,二等水准点共计123个。
该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①对该段落水准点桩位进行核查、补设。
包括:对深埋水准点和线路水准基点进行点位核实;统计点位丢失破坏情况;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对原有高程网点进行修复或补设。
②对该段落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技术要求,对该段落高程控制网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复测,复测完成后,进行资料整理工作。
③复测成果分析、处理。
对比分析“第四次复测高差”与“第三次复测高差”。
“第四次复测高差”与“第三次复测高差”较差不满足限差,进行外业检测,检查是否有粗差存在。
在确认本次复测数据无误的情况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高程成果处理和使用意见,并形成结论报告。
2 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原则本段复测的总体原则是:同网形、同精度复测。
高速铁路CP Ⅱ控制网复测常见问题分析
![高速铁路CP Ⅱ控制网复测常见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a2ca6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5.png)
高速铁路CP Ⅱ控制网复测常见问题分析刘祖军【摘要】CPⅡ, as the main plane measurement control network in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n extension of CPⅠ basic plane measurement control network, but also provides a benchmark for track control network CPⅢ, and its position accura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ecis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ten encountered in CPⅡ control network retesting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retesting instruments, connection points, adjustment constraint points and retest results.%CPⅡ作为高速铁路施工中主要的平面测量控制网, 既是CPⅠ基础平面测量控制网的扩展, 又为轨道控制网CPⅢ提供基准, 其位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建设的精度.文章从复测仪器、连接点、平差约束点及复测成果等方面, 对CPⅡ控制网复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期刊名称】《西部交通科技》【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3页(P123-125)【关键词】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复测;平差约束点;成果评定【作者】刘祖军【作者单位】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80 引言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施工及运营平面控制网主要分为三级,按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建立以框架控制网CP0为坐标起算基准的测量控制网:第一级是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下级平面控制网提供起闭的基准;第二级是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是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测量的基准;第三级是轨道控制网CPⅢ,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其起闭基准主要为CPⅡ控制点及少量的CPⅠ控制点。
关于高速铁路建设控制网建立及复测的探讨
![关于高速铁路建设控制网建立及复测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50b0970ddccda38376baf3d.png)
关于高速铁路建设控制网建立及复测的探讨摘要:控制点的布设和控制网的施测是任何工程开工的头等大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高效率的完成,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能否达标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关键词: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建设控制网复测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技术作为高速铁路建设成套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实践来看,已建和在建的一些客运专线或多或少存在着因精密工程测量控制技术问题而带来施工的困扰和运营检测的困难。
所以,对高铁建设来说,建立一套精密的测量系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密测量控制技术标准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 现行的规范和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1.1不同等级的控制网间的测量精度指标的匹配还缺乏理论和验证数据,不够系统和权威,部分精度指标要求显得苛刻,应进行必要的优化。
部分细节性的测量技术没有相关的规定或是可供参考的规范,导致现场测量作业标准不一,难以实行标准化管理。
1.2变形观测技术对指导施工的功能性不强,还不能完全满足铺轨测量时间对沉降观测数据依赖性的要求。
对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测量精度标准及如何利用CPIII控制网进行轨道施工、如何测量和评定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平顺性以及运营维护管理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专业化、系统性的数据处理软件还不够丰富和系统。
2控测网布网情况及技术要求2.1平面控制网复测技术要求。
复测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扩展方法恢复或增补。
CPⅠ控制网应附合到CP0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CPⅡ控制网应附合到CPⅠ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复测较差符合规定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
当较差超限或需增补新点时,应在提交的复测成果中说明。
CPⅠ、CPⅡ复测后的数据必须上报设计院及相关单位进行评审后方可进行下步CPⅢ测量。
(完整版)高速铁路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
![(完整版)高速铁路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https://img.taocdn.com/s3/m/45b79f5589eb172dec63b735.png)
高速铁路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1. 一般规定1.1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参加由业主组织并有监理单位参与的控制桩和测量成果资料交接工作。
1.2 施工单位应对设计单位交付的高程控制网进行同精度复测。
1.3 为确保高速铁路轨道的线性,相邻施工标段、相邻施工单位之间应共同协商并现场确认交界处附近的同一个水准点作为搭接和公共点进行复测。
双方应签订共用控制点协议并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相同高程成果。
1.4 线下工程开工前或至迟在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完成二等水准点的复测工作。
1.5高程复测应采用几何水准测量。
1.6高程控制网布网要求应按表1.6规定执行。
表1.6 控制网布网要求1.8 测量仪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仪标称精度应不低于DS1并应配相应的因瓦尺。
6时应再次测量确认;当核实复测精度符合1.9当复测的水准基点间高差不符值二等超过L相应等级要求后,应将复测成果报设计单位认定。
满足精度要求时,应采用设计成果。
2. 高程控制网复测2.1 二等水准基点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可采用几何水准同时进行。
2.2 高程控制网复测宜优先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子水准仪。
若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补偿误差△α不应超过0.2″,并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
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观测的读数限差应符合表5.2-3规定。
表2.2-1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表2.2-2 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2.3 二等水准测量应进行测段往返观测。
测站观测宜采用下列观测顺序:往测:奇数站采用“后-前-前-后”,偶数站采用“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采用“前-后-后-前”,偶数站采用“后-前-前-后”。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
项目1线路控制网复测
![项目1线路控制网复测](https://img.taocdn.com/s3/m/7bca3d50e87101f69e3195e2.png)
(4)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 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 倾斜螺旋和测微器隙动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5)在两相邻测站上,应按奇数、偶数测站的观测程 序进行观测,即按“后前前后”和“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在 相邻测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 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 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 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角的变化和仪器 的垂直位移等影响。
Page: 13
2.2.5各等级水准测量数据取位 各等级水准测量数据取位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
水准测量数据取位
项目 等级
往(返)测 距离总和(km)
测段距 离中数 (km)
各测站高 差
(mm)
一、二等 三、四等
五等
0.01 0.01 0.1
0.1 0.01 0.1 0.1 0.1 0.1
往(返)测 高差总和
项目1 :线路控制网复测
任务2:高速铁路施工高程控制网复测
Page: 1
任务2:高速铁路施工高程控制网复测 2.1高速铁路施工高程控制网复测的内容
交接桩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复测技术总结
Page: 2
2.1.1:交接桩 (1)交接桩内容
设计单位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线路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计;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测量技术报告;
Page: 27
(12)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 ,避免视线被遮挡。仪器只能在厂方规定的温 度范围内工作。确信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 ,才能启动测量键。
Page: 28
2.4.5测站观测程序(数字水准仪) 往、返测奇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的顺序为: 后视标尺—前视标尺—前视标尺—后视标尺。 往、返测偶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的顺序为: 前视标尺—后视标尺—后视标尺—前视标尺。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https://img.taocdn.com/s3/m/86f987037cd184254b3535f9.png)
B级网共35个点,C级网共44个点。平差计算采用同济大学研制的GPSNET软件。B级网以CPI1065、CPI20051、CPI2021、CPI2023为基准点进行平差,计算出其他B级点坐标成果;C级网以B级点CPI2004和CPI1065为基准点进行平差,计算出C级点坐标成果。复测成果与原测点成果进行了比较,各点坐标与原测坐标差值均在2CM之内。
作业组
仪器类型
仪器台数
观测时段数
1
Trimble5800
2
8
2
TrimbleR6
3
9
3
Trimble R8
4
10
观测前,根据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和交通情况,编制观测调度计划。有时在观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调度计划。
2.1.2.2、GPS外业观测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
2.1.2.3、作业时,所执行的技术要求如下:
固定BJFS点的无约束平差成果与2003年成果之差
点名
纵坐标差(mm)
横坐标差(mm)
BJ01
8.4
2.5
JN05
-6.3
3.5
TJ02
-10.7
9.7
CY06
1.2
5.3
TZ07
-9.9
3.0
JW08
-7.1
1.7
表中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的起始点BJFS,本次复测网的平差结果与2003年控制网成果的平面纵、横坐标之差最大只有10.7mm与9.7mm,吻合得非常好。因此,为了使重合点成果前后一致,本次复测网的平差计算,固定所有的重合点,求得两个新点XCZ3与XDZ4的坐标。无约束平差与约束平差求得的这两个新点的坐标如表5所示,两者相差很小。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CPICPII和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CPICPII和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https://img.taocdn.com/s3/m/d2989f5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b.png)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CPICPII和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目录目录............................................................. ............................................................... .. (1)前言............................................................. ............................................................... .. (2)平面控制网CPI、CPII和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 (4)1一般规定............................................................. . (4)2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复测............................................................. . (6)3线路控制网CPⅡGPS复测............................................................. (12)4线路控制网CPⅡ导线复测............................................................. .. (13)5高程控制网复测............................................................. .. (15)6提交的测量成果报告............................................................. (18)关于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 (20)前言1、三网合一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控制网使用同一控制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表 2.2-1 的规定。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5.2-2 的规定。观测的读数限差
应符合表 5.2-3 规定。
表 2.2-1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二等
每千米偶然 中误差(mm)
1
每千米全 中误差 (mm)
2
水准仪
往返较差或附合、
水准尺
等级
环线闭合差(mm)
DS1 因瓦
4L
注: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 km。
S-跨河视线长度(km)
2.9 复测结果比较表:
复测高差统计表
序号 1
起点
终点
距离 L (km)
往测高差 (m)
返测高差 (m)
往返测高差 较差(mm)
限差 4√L (mm)
合限 状态
与设计高差比较表
距离 L 起点 终点
(km)
复测高差 (m)
设计高差 (m)
与设计比较 较差(mm)
限差 6√L (mm)
合限 状态
序号
点名
1 2.10 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高程复测比较表
设计高 程(m)
复测高 程(m)
较差 (mm)
1、 测量前需对水准仪进行常规的 i 角检校,圆气泡检查等。
2、 为防止水准尺晃动,应配备撑竿以稳定。测量前水准尺的圆水气泡必须居中。
3、 尺垫必须踏实后才能立尺,防止下沉。风太大不能稳定水准尺,不宜观测作业。
高速铁路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 1. 一般规定
1.1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参加由业主组织并有监理单位参与的控制桩和
测量成果资料交接工作。
1.2 施工单位应对设计单位交付的高程控制网进行同精度复测。
1.3 为确保高速铁路轨道的线性,相邻施工标段、相邻施工单位之间应共同协商并现场确
认交界处附近的同一个水准点作为搭接和公共点进行复测。双方应签订共用控制点协议并
表 2.2-2 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尺类
视距 前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 视线高度
等级
水准仪等级
型
(m)
(m)
积(m)
(m)
二等 因瓦
下丝读数
DS1 DS05
≥3 且≤50 ≤1.0/1.5(数字)
≤3.0/6.0(数字)
≥0.3/0.55(数 字)
表 2.2-3 水准测量观测限差(mm)
往返测量高差符合 4 L 要求为合格取平均值;
与设计高差比较符合 6 L 要求
为合限; 成果处理: 以基岩水准点或深埋水准点为起 算高程点,推算高程,与设计高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程比较。(如果有,则需顾及水
高程较差分布图 北←高程点→南
准面不平行改正);或者使用设计高程作为近似值利用自由网转换方法,处理复测成果,然
铺设的精度要求。因此,洞内平面导线应采用四等及以上的精度进行施测。高程采用 精密水准贯通并调整误差。 沉降观测可以在二等及加密水准点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应附合或闭合环。水准网基准 点的复测按规定要求进行。
在相邻投影带边缘,即使两套理论坐标计算的放样资料也会有微小的差别,应使用两 套坐标检测放样点,确保正确衔接。
(km)
(km)
(mm)
二
0.01
0.1
0.01
0.01
等
往返测 高差 中数 (mm)
0.1
高程 (mm)
0.1
2.5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各项指标应满足表 5.5 要
求。各项精度指标和限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 表 2.5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等 每千米偶然
4、 仪器脚架架设必须稳固,防止下沉。
5、 数字水准仪对震动较敏感,测量时注意避开。
6、 测量读数前,必须精确调焦。
7、 测站数应为偶数。注意正确的观测顺序。
3.提交的测量成果报告 3.2 高程复测成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复测范围、水准网布设概况、测量时间等情况。 2 测量仪器情况、人员情况。 3 测量外业作业情况与测量结果(往返高差测量汇总)。 4 数据平差处理和结果(约束平差高程机器精度)。 5 复测与设计高程或高差比较结果。 6 复测结论。 7 标段搭接测量用桩协议。 8 测量人员专业证书、仪器检定证书、测绘资质附件。
2
4
2
2
2
2
4
6
4
2
2
4
6
12
6
4
8
6
8
18
8
6
12
8
12
24
8
8
16
8
6S
12S
8S
4S
8S
8
注:1 表中 S 为跨河视线长度,单位为 km,尾数凑整到 0.5 或 1。
2 各双测回的互差 dH 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限差: dH限 4 M N S 3。
式中:MΔ-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m) N-双测回的测回数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
2.4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
表 2.4.1 二等水准测量读数取位
仪器 DS05 DS1 数字水准仪
读数取位(mm) 0.05 0.1 0.01
表 5.4.2 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等
往返测
往返测距
各测站
往返测
级
距离
离
高差
高差
总和
中数
(mm)
总和
施工阶段,最关紧要的控制网复测是在线下工程完成、无砟轨道铺设前,要将控制点 加密上桥的一次。
关于沉降变形观测和 CPIII 测量,公司组织专项培训。
2.6 当用每条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算得的高差偶然中误差 M△和按环闭合差算得 的全中误差 Mw 超限时,应先重测不符值或闭合差较大的测段,使其满足精度要求。与设 计较差超限的测段应再次测量确认。 2.7 水准基点和加密水准点应整体平差后求得高程成果。
联测深埋水准点或基岩水准点:
较差(mm)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21 35 37 39 41
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相同高程成果。
1.4 线下工程开工前或至迟在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完成二等水准点的复测工作。
1.5 高程复测应采用几何水准测量。
1.6 高程控制网布网要求应按表 1.6 规定执行。 表 1.6 控制网布网要求
控制网级别 水准基点 水准基点加密
测量方法 几何水准 几何水准
测量等级 二等 二等
级
中误差
二等
MΔ≤(1m.0m)
每千米全中
限 差(mm)
误差 MW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 往返测不符值 附合或环线闭合
(mm) ≤2.0
6 差L
4L
4 差L
每千米偶然中误差按下式估算:
M
1 4n L
每千米全中误差按下式估算
MW
1 WW N L
(5.5-1) (5.5-2)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测段数; W——水准路线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
后与设计高程比较,以期发现沉降趋势或规律。
2.8 一、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 5.8 的规定。 表 2.8 一、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跨河视线长度 (m)
100~300 301~500 501~1000 1001~1500 1501~2000 2000 以上
一等
二等
最少时间段数 双测回数 半测回中的组数 最少时间段数 双测回数 半测回中的组数
关于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主要参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要求。 CPI 和二等水准精度的精度已满足一般特大桥、隧道施工控制网精度要求,可以直接
在 CPI 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网,满足放样和检测的需要。 一般旱桥地段加密网的精度达到 CPIII(五等)的精度,跨河、现浇连续梁地段四等
(CPII 的精度)。跨江地段需要进行专项测量设计。 隧道的平面贯通误差调整,必须满足 CPII 的精度,否则调整后的中线难以达到轨道板
基、辅分划所测高
等 基、辅分划读 差之差/两次读数 检测间歇点高差
级
数差
所测高差之差(数字)
之差
二
0.4
0.6
1.0
等
2.3 二等水准测量应进行测段往返观测。测站观测宜采用下列观测顺序:
往测:奇数站采用“后-前-前-后”,偶数站采用“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采用“前-后-后-前”,偶数站采用“后-前-前-后”。
1.8 测量仪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点间距 ≤2000m ≤1000m
备注
水准仪标称精度应不低于 DS1 并应配相应的因瓦尺。
1.9 当复测的水准基点间高差不符值二等超过 6 L 时应再次测量确认;当核实复测精度符
合相应等级要求后,应将复测成果报设计单位认定。满足精度要求时,应采用设计成果。
2. 高程控制网复测 2.1 二等水准基点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可采用几何水准同时进行。 2.2 高程控制网复测宜优先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子水准仪。若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 仪时,其补偿误差△α 不应超过 0.2″,并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