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口技》教学设计(通用6篇)
![《口技》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54273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1.png)
一、通过掌握时间词语,了解课文大意,体味口技艺术的精妙。
二、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来自榕江一所农村初中,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
在出发之前,让我们先听一段录音。
(放洛桑口技录音,听完后继续)同学们说,刚才的录音属于什么艺术形式?(生答后,明确)这种艺术形式叫口技,它是一门用口腔发声摹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活动的声音的艺术。
今天,咱们的旅行就是去欣赏一场清朝时期的口技,请翻开书第 121 页《口技》。
二、研读课文1.教师范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口技艺术的精妙,勾画生字词。
2.订正字音犬吠(fèi)、叱(chì)儿、中间(jiàn)、曳(yè)屋、几(jī)欲。
3.学生自读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找出文中浮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4.学生齐读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已经读课文几遍了,说说看,文中浮现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作此文的?写作思路怎样?作者在文中详细叙述的内容是什么? (大屏幕显示)明确:文中浮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由此可知,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作此文的,其思路是: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
文中详细叙述的内容是口技表演的内容。
5.读课文第 2、3、4 段(1)教师引语及提问:请同学们仍以同桌为小组读课文第2、3、4 段,看看口技艺人用口摹演了几个场景?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三个场景:梦中惊醒、渐入梦乡、深夜失火。
(2)教师引语及提问:作者直接详细描述了口技艺人用口摹演的三个场景,从这些文字中可知:艺人演技的高超——就凭一张嘴就能摹演出如此丰富的场景,可见他的技艺实在是精妙至极!但在这些段落中,作者还写到了听众,同学们先勾画出这些语句,然后想想:写听众有什么作用?明确:写听众的语句有:“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5a6a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2.png)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该页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语文《口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准课文节奏,并让学生翻译文章内容一、导入: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词,朗读文章1、教师范读,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顷(qǐ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间(jiàn) 许(hǔ) 曳(yè) 几(jī)2、学生齐读,教师在读完后指点节奏3、点一到两人来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
四、翻译文段1、齐读一段,教师带领翻译疏通一自然段。
善:擅长,善于。
会:恰逢,正赶上。
宴:摆宴席。
于:在。
施:摆。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
寂然:安静无声。
2、请学生再读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师从旁指点字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口技教学教案(5篇)
![口技教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bedc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1.png)
口技教学教案(5篇)《口技》教案设计篇一《口技》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我叫,来自*中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口技》,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
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会联自己实际生活体验,看到作家对“文化艺术”体验和感悟。
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课文内容: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高超的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
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课制定如下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掌握积累本文一些重点虚实词的用法。
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表时间的词,数词的异用等。
2.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作文中运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2.朗读中读懂简易的文言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切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热情。
重点:1。
字词的落实积累上难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放在本文表现手法的研究上。
三:说教法1、朗读法:“书读百篇,其义自现。
”这是学文言文的好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1、朗读法:反复朗读,明了意思,领悟写法。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五:学情分析这是七年级下的一篇课文。
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
文言文《口技》必备公开课教案三篇
![文言文《口技》必备公开课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9e6e9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e.png)
文言文《口技》必备公开课教案三篇文言文《口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口技艺人用声响描描摹的几种生活场景。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重点)3、理解和积累文言实词。
(重点)4、积累古汉语中表示时间的副词,并了解它们的区别。
(难点)二、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练习法。
三、教学道具: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关于口技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使听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表演者都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主要运用嘴、舌、喉、鼻等器官发音来模拟各种声音,比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以增强真实感。
二、作者简介林嗣环,字铁崖。
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秋声诗》。
《口技》原是《秋声诗》的序言。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
三、读准下列字词的音虞( )初新志,屏障( ),犬吠 ( ),其夫呓 ( )语,夫叱( )大儿声,夫齁( )起,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曳( )屋许许( )声,宾客意少( )舒,口中呜()声,絮絮( )不止。
明确:虞(yú)初新志,屏障(píng zhàng),犬吠(fèi),其夫呓 (yì)语,夫叱(chì)大儿声,夫齁(hōu)起,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曳(yè)屋许许(hǔ)声,宾客意少(shāo)舒,口中呜(wū)声,絮絮(xù)不止。
四、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师点拨1、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人大摆酒席请客,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帷幕,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帷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点拨: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5907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5.png)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篇8教材分析《口技》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文化生活”,五篇课文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领会作家对“文化艺术”的感悟。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通过描写口技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火起、救火的情景所发出的精彩声响,以及宾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以假为真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语言感受力。
在导入教学后,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归纳文学常识、准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
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重点1、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法:导入新课——指导阅读——拓展练习学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拓展练习媒体应用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能较好地辅助教学。
情境设计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
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
不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口技》。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1、指导学生了解《虞初新志》及林嗣环。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容易读错的字,扫清朗读障碍。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4、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5、能让学生简要概括总结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6、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7、指导小组完成自主导学(见学案)及拓展练习。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cc79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1.png)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 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 学习并积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教学设想1.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不难懂,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课本注释,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
其中有学生不懂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查工具书或由教师讲解。
2. 反复朗读,熟悉课文,背诵第(2)段。
3.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4. 课前准备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朗读流利。
一课时一。
导入(一)简介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二)阅读“阅读提示”,明确本文描绘的是一场口技表演,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可分两个阶段: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的情景,摹拟发生火灾,救火的情景。
明确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如何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和听众的反映进行描写,来突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的。
二。
朗读课文(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除课本注释中的注音外,还应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屏障(píng) 犬吠(fèi) 惊觉(jué)叱(chì) 伸颈(jǐng)倾侧(qīng)几欲先走(jī)(二)注意以下句子中的自然停顿,朗读时正确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句中停顿)1. 会|宾客在宴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 遥闻|深巷中犬吠4.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5. 忽|一人大呼“火起”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 虽|人有百乎?8. 又夹|百千求救声?(三)学生自读或全班齐读三。
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一)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一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善长口技(擅长)会宾客大宴(适逢)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但闻(只)满坐寂然(同“座”,这里指在坐的人)(二)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2)、(3)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口技教案
![口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d0f3030b4e767f5acfceb6.png)
篇一:口技教学设计《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强调自主学习,加强朗读与吟诵,突出“读、诵、悟、品”。
(2)基本的学习方法:吟诵法、探究法、品析法。
3情感与态度(1)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口技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精妙。
(2)培养对古代文化精品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高超技艺的生动的描写,以及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教学资源: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学习之旅。
在出发之前,让我们先听一段录音。
(放洛桑口技录音,听完后继续)同学们说,刚才的录音属于什么艺术形式?(生答后,明确)这种艺术形式叫口技,它是一门用口腔发声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活动的声音的艺术。
今天,咱们的旅行就是去欣赏一场清朝时期的口技,请打开第二十课《口技》。
(大屏幕显示)(二)作者作品简介(多媒体展示)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是艺人们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
本文真切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而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
2.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
(三)整体感知一读1初读:教师安排课外预习。
①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的音、形、义。
②反复阅读,根据文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内朗读①听读:听录音,注意停顿,画出生字词。
(课件演示)吠(fèi)叱(chì)咳嗽(ké sòu)少顷(shǎo)呓(yì)间(jiàn)曳(yè)许许(hǔ hǔ)声②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把握断句。
《口技》教案教学设计
![《口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aca6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0.png)
《口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 分析并欣赏口技表演的艺术特色。
情感与价值: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口技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口技表演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 分析并欣赏口技表演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口技表演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资源包(包括口技表演视频、音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学习热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口技表演的艺术特色。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口技表演的乐趣。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口技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3. 课后搜集有关口技表演的资料,了解口技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拓展知识面。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口技》教案(4篇)
![《口技》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c6e93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d.png)
《口技》教案(4篇)《口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理解文言词语,学习摹状的说明方法;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侧面描写的运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侧面描写的作用;古今词义、用法的异同。
教学性质:讲读课。
简要的步骤如下:(一)介绍“口技”,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思考问题,分析课文,并注意文言知识点。
1.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2.第1段交代了什么,作用何在?3.文章怎样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的?4.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各是什么?由同学朗读,体会意境。
5.结尾有何特点?6.本文侧面描写的作用何在?(四)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串讲知识点。
(五)归纳写作特点。
(六)练习背诵。
(七)布置作业。
语文《口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用法。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让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译全文进行自学,若有不会之处,小组内合作解决。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合作探讨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口技是一种用口头摹拟表演的艺术,是一种传统技艺,就是“用嘴学叫声”如虫鸟呜叫,火车进站等。
今天学习的就是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
(板书课题。
)2.生阅读注释。
(出示课件l。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注意停顿,然后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3.通译全文,达到疏通文意。
4.全文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
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三、合作探讨1.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指导全班学生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口技》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口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47e3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2.png)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口技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400字左右。
作业要求:
1.作业要按时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作文要有创意,观点明确,表达流畅。
3.手抄报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体现口技艺术的特色。
1.让学生感受口技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通过学习《口技》一文,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团队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以生动有趣的口技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
4.观后感和论文要结合课文内容,有自己的见解。
5.家长协助的作业,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口技的作文,要求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细节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一个口技表演场景,字数在500字左右。
2.搜集有关口技的资料,了解口技的历史发展、表演技巧等,制作成手抄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观看一段口技表演视频,分析表演者的技巧和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观后感,字数在300字左右。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口技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口技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比古今口技艺术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口技》。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我将对文章进行逐段解析,讲解篇章结构、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
《口技》教学设计
![《口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0dda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d.png)
《口技》教学设计•相关推荐《口技》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口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口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积累“善、会、备、意”等文言实词和“但、然、虽”等文言虚词,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想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在次基础上突出对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
4、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1、生动细腻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想结合的写法。
课型:阅读课教学思路: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时应以诵读为主,加强文言语感。
因此课堂上要重视文章的诵读习惯的养成,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
课时准备:1、多媒体或投影仪、光碟、课件。
2、口技表演节目片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1、多媒体播放口技表演节目片段。
2、师生对话。
3、学生看课下注释,师板书课题。
4、作者简介:①生试说②师点评补充③明确:看投影。
二、新课探究1、读通课文1)自由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生生互动:同桌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误读。
3)听媒体读,注意:正音、停顿、语气、感情。
4)师生互动:生读师评,师读生评。
5)、集体朗读。
2、读理解课意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
2)、自主活动: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查找工具书。
3)、师组织引导学生翻译课文。
4)、明确:看投影参考译文。
3、读熟悉课文内容1)、细读课文第2、3、4段思考。
A、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B、这么多的声音来自几个场景?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
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另外有侧面的描写,请找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ⅰ、小组讨论后,分别指名试说。
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
![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9f0de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f.png)
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口技》简案(5篇)
![《口技》简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fc64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8.png)
《口技》简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口技》简案(5篇)教学内容和步骤本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口技》简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技》的教案设计范文
![《口技》的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2a84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b.png)
《口技》的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文章;(2)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3)掌握一些关于口技的专业术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2)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和改进自己的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文章;(2)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3)了解一些关于口技的专业术语。
2. 教学难点:(1)对口技表演中的一些特殊技巧的理解和运用;(2)如何评价和改进自己的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口技》相关文章;2. 教具:录音机、磁带、口技表演道具;3. 教学资源:互联网上关于口技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口技表演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口技的魅力;(2)引导学生讨论对口技的初步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分发《口技》文章,让学生阅读;(2)讲解文章中的口技表演方法和技巧;(3)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口技表演形式进行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3)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编写一篇关于口技的小短文;2. 让学生录制一段口技表演的视频,下节课分享;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表演技巧。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口技技巧;3.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口技教案(共10篇)(共102页)
![口技教案(共10篇)(共1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66dd1bd2b160b4e777fcf26.png)
口技教案(共10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口技教案(一):beatbox世界排名第一是谁?还有第二第三,还有中国的一二三?回答不充分的没分哦!这不能评判,各有风格,特色.但有一点可以说,最先看、接触,练习的不一定是最强的.但是一定留有影响从早的说Rahzel,the Roots,Kenny Muhammad还有Matisyahu. 再如eksilp,RoxorLoops,beardyman,很多很多现在有reeps one,alem,zede,krnfx,dharni,Skiller ,pe4enkataalem他们各有风格,强项.同样,中国也不好分一二三.因为有些人到后面已经淡出.b box 真的无法分强弱,只能说现今或以后风格是如何.谁更能发挥,创造更好.真要说中国的.有桂晶(这个不用说了,必须有)double,虫二,313,b头,各种相对于国外,中国缺乏自己的特色,毕竟和街舞一样,有限制性,总感觉慢外面一拍.还有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下面贴一个beatbox发展史给你看吧. 1969年:John Mayall的“Room to Move”,Turning Point 专辑的这首歌有记录,在1:部分,其特点是声乐打击乐独奏.1998年:韦斯·卡罗尔发明出“Mouth Drumming”(口击鼓),发布了第一个口技教学视频,很多beatboxers都是看了这个才学习到BBOX的 2001年:Gavin Tyte是第一个在互联网发布了自己文字教学和音频教学的人,然后在2002年,他又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教学视频.2002年:Humanbeatbox网站创立,并迅速成为世界各国beatboxers在一起交流的集中地.20xx年:第一个国际BBOX聚会在伦敦举办,主办人主要有来自Humanbeatbox网站的Alex Tew,Gavin Tyte,和Mark Splinter,世界各地的beatboxer们齐集一堂,并分享各自的技巧.20xx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了第一届世界beatbox大赛,参加者包括Tom Thumb,Joel Turner(澳大利亚),White Noise(爱尔兰),RoxorLoops(比利时),Poizunus(加拿大)还有Faith SFX(英国),经过几轮的选拔和比赛,最终在RoxorLoops(比利时)和Joel Turner(澳大利亚)之间选择冠军,五名评委经过困难的抉择后最终选择了Joel Turner(澳大利亚)夺得最后的冠军.连续两届加拿大冠军krnfx20xx年第一届英国beatbox大赛由Faith SFX夺得冠军.同样是在20xx年,beatbox Battle TV创建于20xx年的9月,还有第一届世界比赛的策划者有:Bee Low,B-Film和Philibox.20xx年7月,世界beatbox协会(简称WBA)创立,并着手组织第一届的美国和加拿大的beatbox锦标赛同样是在20xx年,第二届世界beatbox大赛,其中有52位beatboxer,也包括一些女性参赛者,女子组的冠军得主是来自英国的Bellatrix,男子组的冠军是来自瑞士的ZeDe,组合赛的冠军是来自法国的团队UnderKontrol.20xx年3月31日,第三届世界beatbox大赛在德国柏林举办,全球各地共有90位beatboxer参加此赛事男子组冠军是来自保加利亚的Skiller 亚军是来自法国的ALEM女子组冠军是来自保加利亚的pe4enkatabeatbox在如今流行的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一些beatbox艺术家,比如:Rahzel,the Roots,Kenny Muhammad还有Matisyahu,他们促进了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还有很多帮助人们提高技巧和认知的网站也有很大的贡献,比如:Humanbeatbox,swissbeatbox和beatbox Battle TV.口技教案口技教案(二):口技宾客意少舒的少的读音:第几声?老师说是第四声,网上很多说是第一声和第三声的.都不知道是读第几声老师的教学大纲里是读第几声呢?谁有完全正确答案?连老师教的都不一样神啊,救救我吧——那个老师来出面说话下?你好你的学习态度很好此处应该读三声有时候老师也有可能读错上课时你可以把你的这些想法和认识跟老师交流一下一定能受益匪浅此处读三声.宾客意少舒:少,稍微,在程度上的一点放松,为程度副词,与多形成对比.解释为:宾客神情稍稍放松了一些.四声的时候,意思是年轻、年少的意思. 口技教案(三): 作文学案系列教学之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作文学案系列教学之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由的发出感叹:“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二、思路具体化为了让学生养成下笔为文前先理清思路的良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结构技巧,我在作文教学中还专门进行了写作思路具体化的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了具体规范.例如,我向学生介绍了叙事的三种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接着要求学生选用倒叙或插叙来记叙一件事情.再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讲到该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思路时,我就让学生也试着用这种思路来向我们介绍一个人物.试用“我的同桌”为题写个片段.三、写作技巧具体化.平铺直叙、毫无起伏的文章是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的.写作要讲究技巧,讲究方法,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把文章装扮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然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懂得使用技巧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引导工作. 1.《口技》我就要求学生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绘自己看过的最感人的一部电影中的一个情节.2. 《背影》《爱莲说》学会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个片段.四、语言具体化(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2、分析: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哪些内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都认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情感.(二)把“幸福”进行具体化描述幸福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那种甜蜜,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幸福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畅,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那种神怡.幸福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那种美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种悠闲.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惬意,是“会当凌绝顶”、“阅尽人间春色”的那种豪放……我惭愧.我站在老师跟前,耷拉着脑袋,脸火烧火燎的,两只手没处放了,只是无意识的拧着衣角,两脚无力的支撑着身体.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儿都有.同学们信任我,选我当班干部,我却做出这等丢人现眼的事儿,我对的起谁?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寻着,如果有个缝儿的话,我一定会钻进去.3、教师点拨:五、总结: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清代袁枚的一句“文似看山不喜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会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让写作充满智慧和乐趣.六、作业:以“我激动”为标题,写150字左右的片段. 口技教案(四):求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字词、文言文、古诗词、重点课文分析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的考点分析和例题,最好难一点的!口技教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语文部分:一, 各课中心⒈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鲁迅,朝花夕拾):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⒉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城南旧事).⒊丑小鸭(安徒生):只要保持心中的那份恒久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理想终会实现.⒋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感情.②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美国).⒌伤仲永(王安石,北宋):本文借事说理,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⒍黄河颂(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⒎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⒏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人民(李大钊,新民国):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⒐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感受到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和炽热的爱国之情.⒑木兰诗(郭茂倩,宋).木兰的形象:孝敬父母,勤劳,勇敢坚强,热爱家乡,不谋高官,热爱和平.⒒邓稼先(杨振宁):感受到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意志坚强,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⒓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感受到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精神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⒔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贝多芬的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面对挫折,厄运和不幸应该乐观坚强永不屈服才能创造灿烂人生!⒕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代表作:《项链》《羊脂球》).⒖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⒗社戏(鲁迅,呐喊):本文描述了“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⒘安塞腰鼓(刘成章):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⒙竹影(丰子恺):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⒚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感受到生命与心灵的跃动与狂欢.⒛口技(林嗣环,虞初新志):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地利):颂扬了:1.诚信比生命更可贵.2.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4.无私的爱.5.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22.在沙漠中心(圣埃克絮佩里,人类的大地,法国):描写了“我”濒临死亡从痛苦绝望到坚定顽强的心理活动过程.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与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24.真正的英雄(里根):哀悼航天勇士,颂扬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25.①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②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26.猫(郑振铎):无论做任何事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如果带着私心和偏见就会违背客观实际出偏差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27.斑羚飞渡(沈石溪,和乌鸦做邻居);本文通过对斑羚飞渡的描写热情赞扬了斑羚为了种族生存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歌颂斑羚身上可贵的团队合作精神.28.华南虎(牛汗):以华南虎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羁的灵魂和对自由的渴望.29.马(布封,法国).30.狼(蒲松龄,聊斋志异):本文启示1.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狡猾总是要失败的.2. 对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智斗勇才能取胜.二,综合性学习⒈黄河,母亲河(一) 成语:泾渭分明,中流砥柱(二) 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三)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鹤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2. 戏剧大舞台(一) 特点: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梆子戏高亢悲凉,越剧轻柔婉转.(二) 脸谱:红脸褒义-忠勇,黑脸中性-猛智,蓝、绿脸中性-草莽英雄,黄、白贬义-凶诈,金、银神秘-神妖.3. 马的世界(一) 成语:老马识途,天马行空(二) 俗语:风马牛不相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三) 历史:的卢马—刘备,昭陵六骏—李世民.回答者:炙红太阳 | 三级 | 20xx-6-27 13:25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1课时: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复习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2、形似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一句话,考察出处.“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概括中心——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概括情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22个:第1课16个1、确凿2、长吟3、轻捷4、攒5、机关6、敛7、鉴赏8、人迹罕至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第2课 17、骊歌第3课 18、木屐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3、形似字归纳(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1、词语积累31个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宾客利日3、通假字1个扳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邑人奇之(代词,他)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5、翻译6、理解(目标)文言文练习1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第2课时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二、默写《木兰诗》1---3段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12个:第7课 1、征发 2、哽第9课 3、炽痛 4、标直 5、嗥鸣 6、谰语 7、亘古 8、污秽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3、目标册重点四、《木兰诗》1、词语解释22个2、通假字2个 1、帖 2、火3、翻译、理解4、默写见文言文练习2五、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第3课时三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3——53个7—10课二、默写《木兰诗》4---7段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15个:书上14个 1、马革裹尸 2、弥高3、锲而不舍4、兀兀穷年5、沥6、群蚁排衙7、迥乎不同8、气冲斗牛9、杂乱无章10、含蓄 11、踌躇12、巴望 13、磐石 14、义愤填膺目标册上1个:12课:救济3、目标册重点练习4、形似字归纳:(1)筹踌畴稠惆绸(2)慕墓暮幕募(3)愧魂魄魁傀(4)锲契楔揳(5)迭选跌(6)炯迥(7)籍藉四、现代文阅读《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五、作业:注音53个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笨男孩和钮扣》,完成练习.第4课时四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口技》复习目标: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4——46个11—12课二、默写《口技》1--3段三、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36个:书上34个:1、归省2、乐土3、行辈4、犯上5、惮6、絮叨7、礼数8、撺掇9、委实10、凫水11、依稀12、宛转,悠扬13、自失14、弥散15、漂渺(缥缈)16、旺相17、渴睡18、向午19、棹20、楫21、亢奋22、晦暗23、羁绊24、蓦然25、冗杂26、叹为观止27、戛然而止 28、本色当行 29、颦蹙 30、粲然 31、嗔视 32、叱咤风云33、尽态极妍 34、惊鸿目标册上2个:16课:纠葛怠慢3、目标册重点练习4、形似字归纳:躁燥噪澡藻四、口技词语积累39个一词多义5个乳妙绝呼指通假1个坐翻译课文理解文意五、作业: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文言文词语第5课时五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二、默写《口技》4--5段三、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21个:书上15个:1、拽2、毛骨悚然3、怏怏不乐4、毋宁5、吞噬6、语无伦次7、羸弱8、告罄9、虞10、斫11、泅12、砭骨13、履践14、崔巍15、阴霾目标册上5个:闻所未闻海市蜃楼踉踉跄跄声情并茂孜孜不倦3、目标册重点练习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五、作业: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阅读《五把钥匙的秘密》,完成练习.第6课时六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复习目标: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复习重点: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复习用具:多媒体.一、常规字词复习5二、默写未过关段落三、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2、解释词语22个:书上21个:目标册上1个:不动声色3、目标册重点练习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信任的境界》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五、作业: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阅读《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完成练习.第7课时文言文《伤仲永》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具体步骤:一、常规字词复习6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四、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第8课时文学常识复习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三、文学常识复习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活动课内的内容可以参考教科书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四、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第9课时现代文阅读2篇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一、常规字词复习7二、默写未过关段落三、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五把钥匙的秘密》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1、把握作者思路2、把握内容和层次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五、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第10课时文言文《口技》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复习具体步骤:一、常规字词复习8默写未过关字词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五、作业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作文复习2课时第1课时: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开头方式归纳:1、开门见山式2、引用名言式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4、对比等写法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结尾方式归纳:1、画龙点睛式2、引用名言式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4、对比等写法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三、朗读范文写事——1班《难忘的一次家长会》写人——2班《我的好朋友》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五、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第2课时: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度语段写事——1班《难忘的一次家长会》写人——2班《我的好朋友》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回答者: 951444646 | 一级 | 20xx-6-28 10:59文学常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散文集第2卷).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5.《黄河颂》选自诗组《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口技》教学教案范文
![《口技》教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d160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口技》教学教案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口技的定义和起源。
2. 口技的基本技巧:模仿声音、控制呼吸、运用口腔器官等。
3. 口技的表演形式和应用场合。
4. 口技练习方法和技巧训练。
5. 口技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资源:1. 口技表演视频或音频资料。
2. 口技教材或指导书籍。
3. 口技道具(如口哨、口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视频或音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并提问:“你们对口技有什么了解?口技是什么?”二、讲解口技的定义和起源(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口技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口技是通过口腔器官的运用和控制呼吸来模仿各种声音的一种表演艺术。
三、介绍口技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模仿声音:教师示范如何模仿不同动物和人物的声音,并指导学生练习。
2. 控制呼吸:教师讲解呼吸控制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3. 运用口腔器官:教师介绍如何运用舌头、嘴唇等口腔器官来产生不同的声音,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口技表演形式和应用场合(5分钟)教师介绍口技的表演形式,如单人口技、双人口技、多人口技等,并讲解口技在各种场合中的应用,如喜剧表演、电影配音、魔术表演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口技的基本技巧(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口技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口技练习方法和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口技练习的方法,如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角色扮演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口技技巧。
三、口技艺术的价值和意义(10分钟)教师讲解口技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口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口技》教案
![《口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f17f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6.png)
《口技》教案《口技》教案范文(精选14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口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1、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学知识。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二、能力训练1、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条理清晰地复述三个场景。
三、德育学习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以及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1、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描摹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方法】1、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3、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下列字的音:嗣(sì) 顷(qǐng) 倾(qīng) 呓(yì) 絮(xù)叱(chì) 齁(hòu) 间(jiàn) 许许(hǔ) 曳(yè)几(jī)2、阅读课文,根据注解翻译全文。
二、导入1、让学生听一段口技录音。
讨论:这段声音像什么?中间表现了什么情节?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刚才所听到的声音,有没有人能学一下。
学生发言,明白这是一段“口技”。
如有能力,可让学生表演一下,创造一下气氛2、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欣赏的。
3、作家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 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三、正课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语音、语气,领会作者感情。
2023最新-《口技》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口技》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0381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e.png)
《口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美丽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编的《口技》教案(优秀4篇),欢迎借鉴。
《口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
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
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
这,又是一种享受了。
(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三)整体感知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2.朗读课文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口技》教案(通用11篇)
![《口技》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8afa3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f.png)
《口技》教案《口技》教案(通用11篇)《口技》教案篇1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准确、熟练的朗读,培养学生古汉语的语感,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情感目标: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1、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畅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系统介绍。
2、对口技者精湛技艺的描摹,生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对怎样突出口技艺人的特点,理解不全面,对此做重点讲解即可。
3、重点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学生表演口技导入:同学们,哪些同学会表演口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活动2【讲授】自学与互动(一)引子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一个字可以总领全文,这会是哪一个字呢?(学生浏览课文,教师板书。
)2、学生答:善!教师补充:的确,文章用一个“善”字开篇,统领全文,整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二)领悟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A、同桌讨论:那么,就这个“善”字,宾客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桌间相互讨论后,用圈点线勾画(用“——”线)的方法找出课文描写宾客表现的句子①、学生圈点线勾画找出相关句子后,进行交流。
宾客观看表演时的表现: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学生齐读宾客观看表演时的表现相关句子。
并思考:宾客的这些表现是直接描写的口技表演吗?学生回答:不是,是宾客观看口技表演时的一些反应。
再思考:既然不是直接描写的口技表演,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或者说它是为了描写宾客的表现而写这些表现的吗?学生回答:是口技表演“善”的结果;是用来衬托口技表演者“善”的;活动3【活动】分组学习这些描写是宾客观看口技表演时的反应,它用来衬托口技表演者的“善”;像这种通过第三者(或他人)的反应,来衬托所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教案
口技
(清)林嗣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重点把握作者描述的特色:条理清晰、首尾呼应、侧面烘托。
3.了解古人高超的技艺,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湛成就。
【正音正字】
呓yì齁hōu曳yè许许hǔhǔ
【积累词语】
1.圈划课文注释的要点(详见课文)。
2.重点掌握实词:善、会、乳、舒、间、曳、名、古、几、绝。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无穷魅力。
文章有五个自然段,介绍了口技演出前后五个场景,描绘了一场完整的演出过程。
第1段,写演出前的准备,包括演出场地的环境、摆设和演
出道具,以及演出前肃然的气氛。
演员还没有表演,我们已经感受到宁静、神秘。
作者以一个“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描写都围绕“善”来展开。
如:写道具连用四个“一”,极力渲染演出条件、装备之简单,与后面演出的精彩对照,反衬出艺人技艺之高超。
第2段,写的是口技艺人用声音模仿一个四口之家夜间睡觉时的状况。
深巷狗叫,妇人惊醒,丈夫梦呓,小儿啼哭,母亲喂乳,大儿吵闹,丈夫呵斥,文章一一列出声音的来源、特色以及变化过程,所用词语表现了声音的细微差别,说明口技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一段的后面,作者以排比气势,再次重复摹写四种声音,造成一种奇妙的效果。
这是这场演出的第一次高潮。
写听众的表情神态,也是随着表演不断变化,从侧面说明口技模拟技艺之高超,这就为下一个高潮埋下伏笔。
在这一段里,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用演员的表演效果和听众的反映,突出表演者口技之“善”。
第3段,写口技艺人表演一家人由醒转睡的过程。
口技是声音艺术,用声音描摹音响相对容易,刻画弱声或静止状态则很困难。
而表演者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静中有动,富于变化,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
第4段,写口技表演一家人对火灾的反应,以及人们应对大火的情况。
这是全文的高潮。
前两句先写起火和全家的初步反应;接着由室内到室外,由一家人变成众多人,既表现了火势发展之迅猛,又写出了人们救火时的行动声、呼喊声,许多声音相互掺杂,同时发出。
在这一段最后,作者用“百个人、百张口”也不
能名其状,以及听众受惊吓的表现,衬托演出的逼真精彩。
第5段,是全文的结尾,写众宾客在惊惶失措的时候,表演戛然而止,大家回到了现实中。
结尾再连用五个“一”呼应第一段,再次强调舞台、道具之简单,表明口技艺人技艺的精妙。
演出戛然而止,文章也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有余音绕梁之感。
全文结构巧妙,描写“静→动→静→动→静”的变化,行文轻重有致,叙述波澜起伏。
作者善于从多个侧面和不同角度衬托表演者的口技,声音多样又富于变化,描写惟妙惟肖,细致入微,尤其是对火起之后的描写,真是千态百声如在眼前。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译文: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正赶上有人请客大摆宴席,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八尺高的屏风。
要点:会,适逢,正赶上。
原文: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译文:口技表演者坐在屏风后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一面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原文: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宾客们相聚而坐。
一会儿,只听见屏风后面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敢喧哗的。
要点:团,聚集,集合。
坐,通假字,同“座”。
原文: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译文:远远听到深巷中传来狗叫声,接着有妇女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他丈夫说梦话。
原文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译文: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
丈夫也惊醒了。
妇人抚摸着小孩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啼哭,妇人拍着孩子轻轻地哼着哄他睡觉。
又一个大儿子醒了,连续不断地说个不停。
原文: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正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儿子的声音,口中哼唱的声音,儿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同时一起发出,各种妙处全都具备。
要点:以上写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轻趋响、由疏至密。
原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文:满座的客人全都伸长脖子,侧着头看,微微发笑,暗暗赞叹,认为好极了。
原文: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译文:不久,丈夫的打鼾声响起来,妇人拍儿子也渐渐地缓慢渐渐地停息。
原文: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译文:隐隐约约听到老鼠“作作索索”,盆碗器物被翻倒(的声音),妇女在睡梦中咳嗽(声)。
原文: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
要点: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原文: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译文:忽然一个人大喊“着火了”,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大喊。
两个儿子一起哭。
原文: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译文: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大哭,成百上千的狗大叫。
原文: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译文:中间夹杂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大火爆炸声,呼呼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起发作;
原文: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译文:又夹杂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拉塌房屋的喊叫声,抢救财物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原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文: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全都有了。
原文: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译文: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指头,不能指明其中(任何)一种(声音);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不能说清其中(任何)一种的出处。
原文: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在这时客人全都改变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
要点:奋,张开、展开。
几(j ī),几乎、差点儿。
走,跑。
原文: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译文:忽然醒木一响,各种声音全都消失。
原文: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译文:撤去屏风一看,仅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面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请在下列句子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写出它的古义和今义。
⑴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古义()今义()
⑵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古义()今义()
⑶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古义()今义()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差别。
⑴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⑵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文中类似的语句还有哪两句?
4.文章的首尾都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作用是什么?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6.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说说各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7.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听众的神情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8.课文的首尾都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人的演技各有什么作用?
9.本文的叙述有什么特色?
【课外预习】
1.读一遍蒲松龄的《口技》,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