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熔化和凝固》教案(苏科版初二上) (4)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熔化与凝固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 熔化与凝固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第二章第三节,主要涉及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
2. 能够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
难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过程?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
(2)讲解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讲解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3. 例题讲解:(1)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冰的熔点是多少?(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水的凝固点是多少?4. 随堂练习:(1)铁熔化成钢需要吸热,铁的熔点是多少?(2)钢凝固成铁需要放热,钢的凝固点是多少?5. 实验演示:(1)冰雪融化实验: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
(2)水结冰实验:将热水倒入模具中,观察水凝固成冰的过程。
6. 知识巩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3. 熔点与凝固点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所以冰的熔点越高,熔化越快。
()(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所以水的凝固点越低,凝固越快。
()2. 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烧开C. 铁器生锈D. 蜡烛燃烧(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烧开C. 铁器生锈D. 蜡烛燃烧答案:1. (1)× (2)√ 2. (1)A (2)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教案
2.3熔化和凝固一、教学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4、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5、经历从“提出猜想”“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归纳评价”的探究活动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6、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7、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二、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液态变为固态。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水结冰、铁水变成钢铁等;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或假设】熔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
这是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把读取的实验数据记录入表格,并在坐标轴上做出图象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物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海波(晶体)吸热、温度升高吸热、温度不变吸热、温度升高固态固液共存液态蜡(非晶体)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
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在这里。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4【学习目标】1.明白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明白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明白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区别。
【课前预备】1.物质由_______态变成_______态叫做熔化,它的相反过程叫___________。
2.从家用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一些自制的冰块,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发觉其温度________________0摄氏度,然后将其放在杯中放入温顺的房间里,过一会儿你观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肉食品用冰块冷冻以达到保鲜的目的,你能说明其中的缘故吗?4.固体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
在海波、松香、冰、玻璃、铁、沥青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流程设计】1、引入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活动一)(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看到的现象。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看到的现象。
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举例巩固。
2、探究冰、松香熔化的特点(活动二)[提出问题]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教师巡回指导,操纵实验时刻。
教师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讲解: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有那些?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回答:哪种晶体熔点最高?是多少?哪种最低?是多少?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活动三)[交流与合作](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列表对比。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缘故吗?3、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活动四)【典型例题】(例1)温室效应使室内气体的增加(要紧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度普遍上升,即全球变暖。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学生引入材料的物性变化领域,使其具备以下能力:1、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2、掌握材料的熔化和凝固原理;3、能够自主探究并解决物质状态变化问题。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三态2、熔化和凝固3、状态变化的问题探究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互动探究3、小组讨论四、教具准备1、幻灯片2、热板3、药品玻璃杯4、铁蜡烛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幻灯片展示物质的三态以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质的物性变化。
2、讲解首先讲解物质的三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并进一步介绍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原理。
接着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原理,以及熔化和凝固图示的展示。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以通过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实物示例,如药品玻璃杯和铁蜡烛来进行讲解。
3、探究提出状态变化的问题,如何解决液态变固态、固态变气态等问题。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材料状态变化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案。
4、总结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汇总并展示各自解决方案,并对状态变化问题做出总结。
六、作业1、做一份报告,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2、调查一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状态的变化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物质的三态,了解了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原理,掌握了材料的熔化和凝固原理。
同时,通过探究状态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物性变化。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考: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熔化、凝固的定义及特点,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2.掌握熔点、凝固点的概念,了解各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3.学会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熔化、凝固的定义及其特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熔点、凝固点的概念及各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难点: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行为差异;实验操作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2.重点:运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讨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强调熔化和凝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小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中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可能仍感陌生。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5.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
物理第三节《熔化和凝固》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融化和凝结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认识融化、凝结的含义,知道融化和凝结现象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认识融化曲线和凝结曲线的物理意义会查熔点表经过实验培育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能利用融化和凝结的知识解说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过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经过比较、认识有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是差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经过研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长处。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怀和乐于研究自然现象神秘的感情。
经过融化、凝结对人类有益也有弊,对学生进行辨证唯心主义教育。
教课重、难点:“研究冰、松香的融化特色”是本节的要点,依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融化和凝结曲线并认识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认识晶体融化要汲取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比较法、图像法教具: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碎冰块、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教课过程1、复习发问问题:(1)物质存在哪三种状态?回答汽化、液化的看法及吸、放热状况?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2、融化和凝结的看法活动一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搁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为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为了蜡块。
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学生回答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融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结学生达成结论的填空,师板书课题:§ 2.3 融化和凝结举例坚固师介绍长江源泉是谷拉丹冬雪山的冰雪融化形成的等案例学生列举平常生产、生活中的融化和凝结现象3、研究冰、松香融化的特色投影:活动二[提出问题]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定](1) 冰融化必定的温度,松香融化必定的温度?[有/ 没有](2) 冰融化时温度,松香融化时温度(降低/ 不变)高升/ [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定,你需要哪些器械?请同学们联合教材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谈论一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过程2.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3.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4. 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
2. 使学生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异同,以及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和条件,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晶体和非晶体样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冰雪融化、夏天水蒸气凝结的现象,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与熔化和凝固有什么关系。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和条件。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例题讲解: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回答有关熔化和凝固的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2章第3节熔化和凝固1. 熔化:固体→液体特点:吸热、温度升高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2. 凝固:液体→固体特点:放热、温度降低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3.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4. 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 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发生变化。
()2. 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熔化和凝固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2.3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即熔化和凝固。
具体内容包括:1. 熔化的概念和特点: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2. 凝固的概念和特点: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需要释放热量。
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5.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2. 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能够识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理解和区分。
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冰雪融化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熔化的过程和特点。
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熔化和凝固的示意图,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知识拓展: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5. 课堂练习:给出熔化和凝固的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熔化和凝固的相关作业,包括题目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熔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
2. 凝固: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3. 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4. 凝固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5.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3《熔化和凝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3《熔化和凝固》教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的课堂,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和体验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朋友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热水、冰块、容器、温度计等。
2.学具: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记录本,用来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四、活动过程:1.我会给小朋友们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小朋友们直观地看到冰块在热水中逐渐熔化的过程。
2.然后,我会引导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和记录冰块熔化的过程。
3.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小朋友们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让他们通过数据来理解熔化的特点。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小朋友们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小朋友对于温度变化的记录还不够准确,这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训练。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小朋友们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点,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关注的。
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实物演示和实践活动,我希望能够让小朋友们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
在讲解时,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我会确保实物演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我会选择适当的容器和冰块,让小朋友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冰块熔化的过程。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熔化和凝固的现象。
我会注重引导小朋友们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提醒他们注意冰块的大小、颜色以及水温的变化。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第3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第3节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第3节熔化和凝固。
2. 详细内容:(1)熔化的概念、条件及其特点;(2)凝固的概念、条件及其特点;(3)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其特点;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铁块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冬季的冰冻、夏季的融化等,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条件及其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如将冰块放入热水中熔化,将铁块放入冷水中凝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
5. 知识拓展:介绍熔化和凝固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钢铁生产、制冷剂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章物态变化第3节熔化和凝固2. 板书内容:(1)熔化:概念、条件、特点;(2)凝固:概念、条件、特点;(3)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条件及其特点;(2)举例说明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3)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2. 答案:(1)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温度升高;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温度降低。
(2)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冬季的冰雪融化、夏季的水结冰、钢铁生产、制冷剂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
3. 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4.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
2. 能够解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材料、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季路面结冰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练习: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并解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答案: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 题目:请举例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答案: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讲解、实验、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3. 学习熔化和凝固的图像;4. 探究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2. 能够分析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并理解其含义;3.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其特点和条件;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
难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分析;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尺子、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季冰雪融化,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通过示例和图像,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
4. 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特点:吸热、放热条件: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继续吸热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压力等七、作业设计1. 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条件。
答案: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特点是吸热,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特点是放热,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
答案: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力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温度下熔化和凝固的速度不同,温度越高,熔化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凝固速度越快。
2.3熔化和凝固教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熔化和凝固教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2.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意义。
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2. 能够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微观解释,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意义。
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样品、温度计、加热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关注熔化和凝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明确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说明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三节熔化和凝固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2.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意义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微观解释是什么?(2)请举例说明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实例中的热量变化: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热量是如何传递的?2. 作业答案:(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微观解释:在熔化过程中,固体内部的粒子逐渐获得足够能量,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形成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液体内部的粒子逐渐失去足够能量,从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形成固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其过程;2.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2. 通过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3. 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熔化和凝固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知识讲解: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定义,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6. 知识拓展:介绍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8. 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三节熔化和凝固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解释什么是熔点,什么是凝固点,它们是如何测定的;3.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1.3熔化和凝固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教案:1.3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的第3节“熔化和凝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由液态变为固态的两种物态变化。
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知道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3.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非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非熔点。
4. 学习如何用图像来表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由液态变为固态的两种物态变化。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知道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3. 让学生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能够用图像来表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图像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冰、水、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冰雪融化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物态变化,是什么过程。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引导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熔化和凝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熔化和凝固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解释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并说明它们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由液态变为固态的两种物态变化。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3. 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及关系;5. 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2. 掌握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3. 理解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2. 教学重点: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样品、温度计、热量计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等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2. 概念讲解:介绍熔化与凝固的定义,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4. 热量变化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5. 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讲解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及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6. 实际问题解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问题;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熔化与凝固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3. 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4. 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5. 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对或错)(1)所有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会吸收热量;(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相同;(3)熔点越高,物质的熔化过程越慢;(4)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2. 选择题: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A或B)(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3)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相同;(4)晶体凝固成固体后,质量不变;3. 简答题:请简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及其原因;4. 应用题: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1200J的热量,若该物质的熔点为80℃,求该物质的质量。
三、熔化和凝固-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三、熔化和凝固-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质的三态模型;3.掌握影响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因素;4.了解人类利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的一些实例。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模型并进行总结;2.运用学习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探究和发现的兴趣;2.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并形成学习科学的态度;3.培养创新和合作精神。
2.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模型。
教学难点1.掌握如何合理设置实验步骤和进行实验;2.学生对物质的三态模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3. 教学过程设计热身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认知和好奇心。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观察熔化与凝固的图像或实验实物,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一些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共性和区别。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感受中理解物质状态的变化。
自主探究实验步骤1.装入适量的冰水,在冰水内加入0.5克食盐,并先在盐水中加热溶解。
2.使溶液充分变冷。
同时准备好针管和比色板,并将比色板放入直立的测色管中。
3.等待溶液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开启实验仪器并将针管插入溶液中,接通温度计。
4.填充样品并读数,将温度记下并测量光强,在试管中再次加热,等待样品再次达到液态时,重复测量光强和温度。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食盐的熔点为0摄氏度,它在特定温度下会从固态熔化为液态,而加热后会变回固态。
并观察到,当食盐溶解在水中时,它的熔点会降低。
拓展应用1.通过实例介绍人类利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2.进行小组竞赛,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新的实验,从而发掘物质三态模型和其变化的新现象。
4.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物质三态模型、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因素、以及人类利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模型,并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教案(苏科版初二上)(4)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明白熔化和凝固现象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不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会查熔点表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看、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讲明简单现象,解决简单咨询题,培养学生发觉咨询题,解决咨询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不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怀和乐于探究自然现象隐秘的情感。
通过熔化、凝固对人类有利也有弊,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依照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取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教具: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碎冰块、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
教学过程
1、复习提咨询
咨询题:(1)物质存在哪三种状态?
(2)回答汽化、液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形?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活动一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看到的现象:蜡烛逐步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觉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觉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能够讲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如何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结论: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学生完成结论的填空,师板书课题:§2.3 熔化和凝固
举例巩固
(1)师介绍长江源头是谷拉丹冬雪山的冰雪熔化形成的等事例
(2)学生列举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3、探究冰、松香熔化的特点
投影:活动二
[提出咨询题]
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猜想与假设]
(1)冰熔化一定的温度,松香熔化一定的温度?[有/没有]
(2)冰熔化时温度,松香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9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1、如图2-28(b)把松香碾碎后放入烧杯中,在松香中插入温度计,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看松香状态的变化,直到松香全部熔化后5min 为止。
2、如图2-28(a)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看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熔化后5min为止。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刻,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看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操纵实验时刻。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终止后,教师指导学生依照实验数据在图2-29和图2-30中分不画出冰、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刻变化的曲线。
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和松香是吸热依旧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
(1)松香加热后,发觉;在松香熔化过程中,温度。
(2)当温度低于0℃时,能够发觉冰。
(有、没有)熔化;当温度达到0℃时,发觉;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3)冰和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吸热、放热〕
教师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讲解:
(1)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
(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活动三
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咨询题:
(1)哪种晶体熔点最高?熔点是多少?
(2)哪种最低?最低是多少?
(3)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交流与合作]
(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
(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缘故吗?
4、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活动四
[发觉并提出新咨询题]
冰和松香在凝固时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指导学生与熔化过程类比,摸索讨论作图推理出(1)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熔融状态的晶体凝固的条件。
活动五:
5、熔化凝固的应用
(1)指导学生阅读图2-31至图2-34,回答熔化、凝固的应用
(2)学生列举熔化、凝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秦王的水晶宫;在我国冰冷的北方,为防止冬天地窖里的蔬菜被冻坏,常在地窖内放几桶水等。
(3)讨论熔化、凝固对我们产生的不利阻碍,应如何幸免?
6、小结与反思
教师指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及各知识点进行小结,反思学习过程,交流学习体会,对存在的疑难咨询题合作解决。
板书:§2.3 熔化和凝固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达到熔点
熔化晶体吸取热量
熔化时温度不变
吸取热量
熔化和凝固非晶体
熔化时温度升高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达到凝固点
凝固晶体放出热量
凝固时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
非晶体
凝固时温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