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资料
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手册(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建立有效激励的薪酬福利和绩效管理体系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手册(初稿)目录第一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 (1)一、####核心能力要素 (1)二、####专业能力要素 (1)三、岗位胜任力模型构成 (2)第二部分岗位胜任力评估 (3)一、评估者 (4)二、评估原则 (4)三、评估过程 (4)四、评估管理 (6)附录1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素构成及等级划分 (8)1、知识 (8)2、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 (9)3、工作经验 (9)4、工作成果(研发、技术序列专用) (10)附录2 岗位胜任力模型要素库 (11)一、专业知识库 (11)1、化工知识 (11)3、产品知识 (12)4、质量管理知识 (12)5、生产管理知识 (13)6、战略知识 (13)7、营销知识 (14)8、财务知识 (14)9、人力资源知识 (15)10、法律知识 (15)11、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知识 (16)二、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要素库 (17)1、弹性与适应 (17)2、公关能力 (17)3、沟通协调 (18)4、关注细节 (18)5、绩效导向 (19)6、激励 (19)7、计划制定 (20)8、计划推行 (20)9、解决问题 (21)10、培养他人 (21)11、前沿追踪 (22)12、全局观念 (22)13、人际交往 (23)14、市场导向 (23)15、市场分析 (24)16、授权 (25)17、团队合作 (25)18、团队整合 (26)19、信息分析 (26)20、学习发展 (27)22、指导与监控 (28)23、制度优化 (29)24、专业化 (29)25、资源整合 (30)26、自我控制 (30)27、执行 (31)28、创新 (31)29、分析判断 (32)30、排除疑难 (32)31、质量导向能力 (33)32、技术应用能力 (34)33、业务操作技能 (34)34、安全导向能力 (34)35、应付突发事件能力 (35)36、策略性推销技能 (35)37、表达能力 (36)三、个性要素库 (36)1、责任心 (36)2、信心 (37)3、组织认同 (37)4、敬业 (38)5、成就导向 (38)6、分析能力 (39)7、概念式思考 (39)8、心理承受力 (40)9、分析判断 (40)10、严谨性 (40)11、人际交往 (41)12、同理心 (41)13、诚信 (42)第一部分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一、####核心能力要素####的核心能力要素包括:创新能力、学习发展、绩效导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培养他人、进取心、组织认同、沟通协调、表达能力、信心。
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目录一、前言二、术语和定义三、特别说明四、应用范围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一、前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
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
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
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适合公司的员工胜任力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认知、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
人力资源 各岗位胜任力模型表 研发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图
关联知识
技术能力 业务能力 项目计划能力
提炼能力 沟通、谈判能力 承压能力
执行力
P5普通等
专业知识
学习/提炼能力
带人的能力/知识传
5
递
沟通、谈判能力
团队影响力
4
承压能力
3
成本分析控制能力
2
执行力
1
敏捷项目管理能力
0
专业知识
度量及数据分析
关联知识
风险识别与管控
技术能力
项目跟踪和控制能力
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
项目计划能力
成本分析控制能力
2
1
敏捷项目管理能力
0
度量及数据分析
风险识别与管控 项目跟踪和控制能力 项目计划能力
学习/提炼能力
带人的能力/知识传
5
递
沟通、谈判能力
团队影响力
4
承压能力
3
P2基础等
成本分析控制能力
2
执行力
1
敏捷项目管理能力
0
专业知识
度量及数据分析
风险识别与管控 项目跟踪和控制能力
4
4
4
5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0
0
1
1
2
2
2
3
3
3
4
4
0
1
1
2
2
2
3
3
3
4
4
4
1
1
2
2
2
3
3
3
4
4
4
【精品】最新研发胜任力素质模型
总结
5、通过本次访谈,发现不同素质特点的人,在最终的工作产出上确实有很大差异,因此,我
们应对胜任力素质模型进行有效地应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结合胜任力素质模型,加强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7、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使其了解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真正内涵及在人力资源开发 工作中应用的方法。
由专家小组评议,才能最终定稿! ★ B.E.I.访谈案例集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9
访谈案例举例(优秀)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10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11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4
创建步骤
1 2 确定 绩效标准 建立 标准样本 3 收集 数据信息 4 分析 数据信息 5 6 建立 Competency 模型 应用 Competency 模型
•BEI访谈提纲 •针对88个访谈 •结合员工季 •“上级提名” 度、年度绩 各职位绩效 (分别列举工 案例,逐一进行 效考核结果 优秀与绩效 作中“最成功” 分析,结合《通 用素质定义》, 一般的员工 的2个事例和 •司龄为1年 5~8名 “最不成功” 提炼出每个案例 以上的员工 所反映的“关键 的1个事例 •共计选择绩 突出”素质点 •参考研发内 效优秀的样 •翔实填写 3~ 5项 通报表扬事 本24人,绩 《BEI访谈记 迹 •人力资源小组 效一般的样 录表》 评审 本18人 •周边调查 •平均时间60 分钟/人
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 服务精神 培养人才 坚韧性
诚实正直
人际理解能力
人才胜任力模型 ppt课件
5.智能化工程 师
5.景观设计 师 师
6.景观工程师
6.装饰设计 师
7.信息资料管 理员
4.权证专 员
5.按揭专 员
1.行政管 1.成本会 理员 计
2.档案管 2.会计 理员 3.出纳员
3.司机兼 外勤
4.仓管员
任职资格体系设计思路——通道设计
14
人才胜任力模型
专业技能 深度发展
5’
4‘ 4
3
5 专业技能 广度发展
• 作为资源为他人 提供有效的指导
• 为他人提供业务 增长的机会
5 第五级 权威
领导创新阶段 通过战略远见 而作出贡献
• 具有系统全面 的知识和技能
• 可根据专业判 断制订战略
• 推动专业水平 的发展
• 专业水准为同 行认可
任职资格体系设计思路——通道设计
16
人才胜任力模型
公司对员工能力 的需求
内部各通道级别 横向一致
▫ 学历、工作经验与知识技能要求(必备条件):
学历: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知识水平; 工作经验: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且从事管理工作的时间已满一年; 知识技能:通过本专业、本级别基础知识考试;掌握计划管理、绩效管理和团队建设等相关
技能;达到所管辖的某主要类别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三级标准。
▫ 能够承担的责任:
2. 根据通道确定和级别划分,对照相应通道、相应级别的
2. 根据“通道等级定义”,划分员工在
任职资格等级标准,进行“行为认证评价”,确定员工
通道中的“级别”
在通道某级别中的“级等”
“主管推荐” 为主
“行为认证” 是核心
主管推荐 个人申请
资格审核
行为认证
+
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搭建和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搭建和应用摘要:D公司作为研发起家的高科技企业,人才优势显著,但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变化,经营压力接踵而来。
如何抢点新的发展业务、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是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公司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研发人员,他们为公司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其潜能激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本课题立足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搭建,并将其结果科学应用于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等方面,以提升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公司与个人的发展共赢。
关键词: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企业发展一、背景和意义1.研发人员现状分析D公司是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在公司处于核心地位。
目前员工总量460人,研发人员占40%,硕士以上学历占90%,平均年龄仅为32岁,大部分毕业于985、211高校的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整体素质较高。
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优秀的研发人员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焦点,离职率也一度攀升,如何更好的留住并发挥人才的价值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2.研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其经营状况与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公司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是未建立完善的招聘评估标准,除了毕业院校、专业等硬件条件外,面试环节对求职者的考察聚焦于基础知识和项目经验,面试环节主观性较大。
二是培训开发需求分析不合理,培训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能完全满足研发人员快速成长的要求。
三是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明确,目前研发人员由个人制定月度和年度工作目标计划,但由于其工作的复杂程度、周期较长以及结果难以量化等特点,导致考核过于主观、流于形式,偏离目标。
二、总体思路和方向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研发人员能力提升受限的问题根源在于,企业对于岗位所需胜任特征没有清晰认识,而胜任力模型正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因此策划通过“三步骤,实现三提升”:1.对标体系文件输出通用标准,提升基础性管理水平。
(全)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
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岗位胜任力模型一、基础员工(初入职者):1.有限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一些基础知识或单一领域的某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从未在工作中实践过。
2、在本专业领域仅有较少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不够全面的,不能为独立工作提供支持,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从未接触或解决过的。
3、对整个体系的了解是局部的,并对整个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不能清晰地把握。
4、只在指导下从事一些简单局部的工作。
5、不能完全利用现有的方法或流程来解决问题。
二、基层主管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有基础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技能集中在本专业的一个领域且以经在工作中多次得到实践。
2、能够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问题不需要分析或需要不太复杂的分析,工作相对而言是程序化的。
3、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工作,在例行情况下有多次独立运作的经验。
4、能够理解本专业领域发生的改进或提高。
5、工作是在他人监督下进行的,工作的进度也是模式化规定的。
6、能够发现流程中的一般问题。
三、骨干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知识技能,在主要领域是精通的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相关的了解。
2、能够发现本专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能够预见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准确把握各体系之间的相关性。
5、能够对现有的方法、程序进行优化并解决复杂问题。
6、可以独立成功的、熟练的完成大多数工作任务并有效的指导他人。
四、专家需要具备的岗位技能:1.在本专业大多数领域具有精通的、全面的知识技能,在本专业其他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2、对本专业业务流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洞察其深层次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能够缜密的分析专业领域的困难和瓶颈,并给他人施加有效影响,从而推动和实施本专业领域的重大变革。
4、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重大问题能够通过改革现有的方法、流程进行解决。
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研究和构建
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研究和构建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研究和构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中,培养和选拔合适的研发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研究和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胜任力模型是指描述一个人在特定背景和条件下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框架,而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则从技术能力、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创新意识等方面,对研发人员胜任该岗位所需的素质进行研究和构建。
一、技术能力在研发技术岗位中,技术能力被认为是最基础且必要的素质之一。
这包括对所用编程语言的熟练程度、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理解、软件开发流程的掌握等。
在不同的研发岗位上,所需的技术能力也会存在差异。
在构建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明确技术能力的指标,并对不同层级的研发人员进行分类。
初级研发人员需要掌握基础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而高级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较深的领域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沟通协作沟通协作能力是研发人员在团队合作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可以促进信息的畅通和效率的提升,使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在研发项目中,研发人员需要与产品经理、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等各个岗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制定项目计划、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在构建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时,需要考察研发人员的沟通能力、协作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问题解决面对研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
在构建研发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时,需要明确问题解决的关键指标,并通过对研发人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估。
研发人员还需要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和挑战。
四、创新意识在快速发展的科技行业中,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人员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创新意识包括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对产品未来趋势的把握等。
22种胜任力模型ppt课件
成长认知
1、工作失误,承认结果,不抱 怨,不报复批评者与处罚 者
2、绩效分值低于一般时,找出 工作症结并提出新建议
3、单位周期内工作链点不出现 失误
4、角色认知,接受现实,工作 积极
5、进步有递进性,具备明显工 作价值的提升
工作服从 1分:服从工作,并不抱怨 2分:服从上级,并能做好工作 3分:服从上级,并能对上级不 妥的命令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绝对忠诚态度工作,并产 生良好效果 5分:不需要命令就能产生良好 工作结果
法”,给行为寻找一定的刻度。
8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行为
对这些行为进行等级划分,区分行为 出现的频率,比如:
0到5是扣分惩罚;6到9分是合格; 10到15分是干得不错。6到15分,体现 了能力的天壤之别。
对行为进行打分,创造一 定的客观参考标准
行为锚定设计法:对考核标准设计时,为了体现最佳的激励效果,应该使很多人都能够实 现目标,也就是成为门槛指标。
11
执行无力与无效透析(如何破解执行力借口)
1、职卑权低:借口、能力与执行力。 目标来源于岗位职责授权的计划
2、各单位不配合:计划的执行要求配合。前提: a、你是否要求别人配合了? b、别人要求你的你作到了吗?
3、大家一起来:只要说出这句话就是分摊责任的借口 计划的主持人必须对计划责任全部承担
4、本末先后与轻重缓急:借口忙、时间少、问题多 时间管理:本质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
a、老板发言 b、给参加制定制度者颁发聘书 c、若有时间茶话会 2、签字公示过程 a、签字过程所有使用这个工具的人都要参加 b、如果有人不签字,采取公示法,公示一个月,无异议者视为同意 3、试打 a、培训 b、解疑 c、练习 d、实施使用 注:没有标准就制定标准、员工不赞同制度就让其自己制定制度 案例:有刻度的好处---母亲买奶瓶
华为研发人员胜任素质模型
研发人员胜任素质模型能力素质词典]研发素质模型——思维能力定义:思维能力指个人对于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它主要包括分析推理和概念思维两方面,是在优秀研发员工身上表现最多的素质。
分析推理就是在理解问题时将其分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的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推理也被称作演绎推理、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以及实践智力等。
概念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理论作归纳性的推理。
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分散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事物背后隐藏的问题或存在的模式,概念思维也称作模式认知、悟性、批判性思维等。
评价等级: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现问题的实质;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3.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为描述: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案例 1]“当时总共两部车,但是十几个鉴定委员都坐在一个车里,另外一个车人少一点,非鉴定人员叫鉴定代表人少一点坐在另一部车里。
当时,这种紧急情况下考虑失误了。
我们其实预先布置好每部车六部手机,当时,因为我们手机本身也不闲,一部车六部手机,这样呢,当时确实非常拥挤,调换呀切不过去啊,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就想办法去借手机,也没有想到,因此因为手机过多,搞到一部车里十二、三个手机,十二、三部手机以后呢,哪有那么多容量给你来用啊,是吧,我们设备本身就有一点问题,确实有一点问题,但是当时主要是容量不够啊,容量不够过去以后确实会造成没有那么多信道可用,这个事情等于没有仔细考虑。
结果事情就是相当于我有点毛躁了,就是说,没有仔细考虑把十几部手机放到一个车上了,因此带来造成效果不好,另外,这个还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正月十五前一天,正月十四晚上,这个鉴定委有一个代表,他们的科技公司安排给他们两个测试的手机,两个特殊的手机,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手机,两只是晚上,大概是六、七点到的,手机上可以看出这个系统切换的活动,比如说,从这个频率切换到另一个频率,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不光是听,听的话听不出来,有点模模糊糊的,一千九百兆的话就讲得轰轰的,只要不断话,大家听得效果不错,是吧,现在拿着这个,你不切它就要找你麻烦,两部手机,我们当时呢,只把两部手机打了下电话,好象是好的,现在想想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当天晚上派人把它送下去,把这两个手机好好跑一圈试一下看是不是好的,结果其中有一部手机实际上是不行的。
能力胜任模型(强烈推荐)
附表三:人力资源知识分类详表
类别
A类 B类 C类
具体内容
组织行为学,杜会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人员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投资分析等
附表四:技能/能力分级定义手册
1 决策能力 2 沟通能力 3 计划调度能力 4 质量控制能力 5 领导能力 6 市场判断能力 7 商务谈判能力 8 市场拓展能力 9 市场信息分析能力 10 人际交往能力 11 激励能力 12 财务管理能力 素质名称 定义 级别 1级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财务分析能力 财务控制能力 财务细节掌控能力 影响力 关系建立能力 培养他人能力 协调能力 产品设计能力 专业学习能力 技术需求转化能力 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 教练能力 行为表现 1.能够通过收集信息把握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决策目标。2.借助较充足的信息支 持能够对常规问题做出决策。3.在分析备选方案时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了解各个 方案的忧劣势。4.对非常规的决策需要借助上级的指导才能做出。 1.根据工作经验能够对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决策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2.对于常规问题能够及时,不拖延地给出可行的决策方案。3.掌握决策备选方案 分析技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迅速、准确方案。4.对非常规 问题能够借助信息和分析工具给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知识素质定义手册
1 公司知识 2 产品知识 3 管理知识 4 法律知识 5 专业技术知识 6 生产管理知识 7 产品质量知识 8 营销知识 9 客户知识 10 财务知识 11 人力资源知识
知识类型
知识定义
包括行业知识、公司文化(发 展历史、价值观等),组织结 构、基本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 等 包括产品的名称、性能与特点 、主要优点、销售状况,与其 他公司产品相比的忧劣势,价 格特点等
研发人员岗位能力模型 V1
同上
同上
同上
*能够清晰理解业务线所需技术业务能
力,并针对团队制定相应的成长计划,并
辅导执行。
*担当过三次导师。 *持续不断地学习。每年至少两本技术书
同上
籍。
*不断总结。每月至少一篇博客或总结。
*在公司层面至少分享过五次。
*同技术经理要求。 *应有一套成体系的、熟练的任务管理、 同上 时间管理能力。
*部门级影响力 *能影响项目组或产品线的成员,是项目 同上 组或产品线公认的核心人员
*熟悉应用发布和运维,线上故障程序。
平均分>=80分
每一项分值都>=80分
5年以上
架构师
*理解并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架构设计方法论。 *能独立带领产品或业务开发团队向前发展,独立承担架 构规划,建设以及调优。 *有大容量、高并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经验;或有企业 级产品平台构建经验。 *精通 UML 的设计。 *精通 OOA、OOD。 *精通并使用过全部 GOF 设计模式。 *熟悉常见的架构模式(企业应用、互联网、移动端)。 *对公司底层技术有一定的贡献。 *对产品、项目提出意义重大的架构的建议。 *掌握框架设计方法;开发过有一定复杂性的框架或类库 。 *能够负责复杂度高,平台级产品或跨团队的产品的架 构,系统设计和实现。 *全局技术架构设计规划,复杂问题排查总结。 *开放的思考,考虑其它上下游业务线的技术架构影响与 协同。至少应用过三门以上的编程语言。 *服从公司整体架构安排。
3年以上
中级工程师
研发人员胜任力
*了解技术实现细节,能够对技术方 案提出自己的建议。 *了解线上部署环境,能够分析和排 查线上故障 *局部代码优化,基本的SQL调优
*对于移动开发,熟练掌握Andriod 、IOS开发相关知识,及移动终端技 术 *对于前端开发,熟练掌握CSS,js 等语言,了解jquery、fdev4框架, 遵守前端开发规范
最新的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目录:一、前言二、术语和定义三、特别说明四、应用范围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人力资源部:白远平一、前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
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
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
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针对阿龙公司,聚成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阿龙公司员工胜任力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认知、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着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
最新员工胜任力模型精品课件
掌握本岗位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技术标准、规 三级 范和规程及相关岗位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技术状况和发展
趋势,能对一般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精通工作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技术标准、 四级 规范和规程。熟悉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对重大技术问
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胜任力模型(知识部分)
级别
定
义
一级 能合理安排本职工作,有问题及时反馈。
二级
能够合理的制定领域(如:生产、营销、科研等)内一 个方面的工作计划。
三级
能够有效地制定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工作计划。预先分配 时间及其他资源。
四级
能够全面地制定工作计划,预测准确,能够对计划执行 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胜任力模型(技能)
(B)决策:根据备选的方案在规定时间内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案。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定
义
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地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寻找差 距。
具有事业心,为更好的达到工作目标,主动学习,注重 创新。
具备较强的使命感和事业心,坚持学习、吸收新的知识, 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主动迎接工作挑战,不断 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胜任力模型(职业素养)
胜任力模型(职业素养)
(F)诚信:诚实、善意的心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级别
定
义
一级 工作中不说假话,诚实可靠。
二级 三级
工作中不公不说假话,而且对承诺的事能勇于承担责任, 决不抵赖。
工作中以身作则,并能用具体行为或言语来影响别人诚 信做事,努力创造诚信氛围。
四级 工作中以身作则,建设公司诚信文化。
胜任力模型(职业素养)
IT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
IT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IT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IT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研发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劳动是IT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
当今,IT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突出表现在如何激发研发人员全力地为组织创造价值。
研究发现,最直接的解决对策之一就是寻找和挖掘产生高绩效的研发人员的能力特征,构建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拔适合IT 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优秀研发人员,并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配置,培养和发现核心人才,对研发人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一、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自麦克里兰提出“胜任力”概念和模型以来,中西方学者纷纷提出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
目前最具有代表性且广为人们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Spencer提出的。
Spencer(1993)认为,胜任力是指与参照效标(一般绩效或高绩效)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基本特质。
基本特质是指个人个性中最深层的且长久不变的部分,不仅与其工作所担任的职务有关,也可借此了解其预期或实际反应,以及影响其行为与绩效的具体表现。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描述的是在组织中有效地充当一个角色所要求的与高绩效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性格特点等素质的特殊组合,这些素质是可分级的、可测评的,是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平平者的,通常由4"--6项素质要素构成。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是通过对胜任力的一系列具体素质的描述而确认胜任力要素的过程。
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研发人员招聘的关系(一)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对人员招聘的意义传统的招聘选拔方式注重考察人员的外显特征,多停留在以教育背景、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以往经验而非以能力来做出聘用的决定,没有针对难以测量的核心的动机和特质来挑选员工,而员工核心的动机和特质又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来解决的,所以往往会导致选拔的人员不能胜任工作。
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参考
期望的行为,并采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团队的士气和提高团
队的工作效率,确保团队的任务得到完成团队合作二级;
2級
明确有碍于达成团队目标的因素,并试图排除这些障碍。 指导其他成员的工作,对其他团队成员的能力和贡献抱着
积极的态度,用积极的口吻评价团队成员;鼓励团队成员
協助属下及各配合 部門完成工作任 務,以達成部門目 標
3級
1.熟悉公司的流程、制度 2.了解部门目标、个人目标
3
1.驾轻就熟根据公司流程、制度做事,并指导他人遵守。
4級 2.能指导他人共同完成部门目标
3.能时刻紧记个人的目标
引导团队和下属共同作出决策,在紧急时刻能协调冲突,
1. 公司辦法及章程
达成一致;引导和激励团队成员执行有挑战性的工作;以 1級 身作则,培养公司成员对工作的责任感;使自己身边聚集
的安全运营;能指导他人迅速排除安全事故隐患,并能为
解决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掌握国家及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能制定行之
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各
4級 项安全技术研究及重大隐患整改技术的研究,提出整改方
案;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能果断、迅速地采取必要措施,
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不紊地進行
的各項工作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並能準確且準時完成。 作事情有條不紊,非常重視條理性;非常重視次序與規
4級
則,對工作中的各項事物按照重要性和緊急性區分優先順 序,進而非常有序的按計劃安排工作進程,嚴格按照公司
規 了章 解辦 生事 产 、储存、运输等基本知识,知晓国家及公司的
1.公司辦法及章程
1級
计划推行
工业安全事 故零事故
安全操作
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完整版
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目前,对于科研人员的概念与内涵学术界并无统一明确的界定。
从普遍意义上看,科研人员,一般是指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知识化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中各行各业,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核心要素,在各行各业的科研领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直接决定了科研机构在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浏览网页和查看文献,得出科研人员和一般员工相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知识的专业性,科研人员一般都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
由于大部分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还具有在专业学科领域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2.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科研人员往往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更注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期待接受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期待自己的工作对团队,企业,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也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从工作和他人的认可中获得满足感,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
3.从事研发性的工作。
科研人员大多从事具有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属于较复杂的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内在性质则要求科研人员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性的工作,在科研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4.具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由于科研活动具有技术含量高和保密性强的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为个人,团队,组织负责的强烈的责任感,同时,由于科研成果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团队协作的成果体现和象征,科研人员往往具有集体荣誉感,能为实现集体目标作出自我贡献。
5.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目前,对于科研人员的概念与内涵学术界并无统一明确的界定。
从普遍意义上看,科研人员,一般是指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知识化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中各行各业,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核心要素,在各行各业的科研领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直接决定了科研机构在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浏览网页和查看文献,得出科研人员和一般员工相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知识的专业性,科研人员一般都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
由于大部分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还具有在专业学科领域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2.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科研人员往往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更注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期待接受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期待自己的工作对团队,企业,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也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从工作和他人的认可中获得满足感,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
3.从事研发性的工作。
科研人员大多从事具有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属于较复杂的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内在性质则要求科研人员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性的工作,在科研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4.具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由于科研活动具有技术含量高和保密性强的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为个人,团队,组织负责的强烈的责任感,同时,由于科研成果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团队协作的成果体现和象征,科研人员往往具有集体荣誉感,能为实现集体目标作出自我贡献。
5.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日新月异,科研工作中所需的知识系统越来越复杂,而科研人员大多只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这往往需要他们组成互相协作,技能互补的工作团队,通过团队的通力协作获得综合效益,同时,由于科研项目需要集体设计和协作完成,并要参与生产使用,需要单位协调一致,因此,不论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都强调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6.工作成果评测具有一定难度。
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方法,因此,在科研过程一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不能准确预知的,科研人员在业余时间思考和查找相关资料,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较普遍的。
对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难以制定标准的工作步骤,同时,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是通过技术创新等形式来表现而不是以产品数量的形式,相对于工人生产出的具体产品,具有不易量化性,并且科研工作所产生的效益,也不一定能迅速表现出来。
所以,对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的评测具有一定难度。
7.具有一定流动性。
科研人员的稀缺性,使得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对科研人员的争夺加剧,从而提高了研发人员的市场价值和流动的可能性。
当科研人员认为目前的岗位无法更好的施展才能或实现个人价值,往往会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流动到能提供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的工作单位,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采用CNKI系列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的基础,分别以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科研人员、研发人员为主题词,进行模糊匹配检索,统计出检索到的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要素。
通过数据分析科研人员在知识技能、业务能力和通用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很多的相似性,一些指标虽然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所体现的科研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是一致的。
对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将具有相同特征的胜任力指标进行合并整理,最后汇总梳理出科研人员应共同具备的胜任力指标要素如下表:从文献获得数据,采用相关系数对每一个胜任力指标与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相关性分析结果从科研人员的胜任力相关性分析中可以看出,自我调节能力和独立性这两项指标的相关性系数较低,说明自我调节能力和独立性这两项因素对于绩效优秀的科研人员影响较低或基本不具有影响力,而其他二十项胜任力因素的相关性良好。
我们在下面科研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中,以剩余二十项胜任力因素为主体,构建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体系。
为方便分析我们将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要素分为知识技能类、业务能力类、通用能力类三大类,每一类一级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要素构成: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体系经过对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权重的计算,得出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体系各维度及其包含的指标的权重下表以层级式结构给出了科研人员的各级胜任力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科研人员胜任力模型本文通过归纳梳理一般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要素,运用网上资料查找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共同确定科研人员胜任力指标体系,计算各级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出科研人员胜任力模型。
如下图:由图可以看出,科研人员胜任力模型分为知识技能类、业务能力类、通用能力类三个维度,各个维度下的具体指标解释如下:逻辑思维能力:指分析问题时能够将问题进行拆分或解剖,采用步步推进的方法,排除干扰信息,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
科研任务的复杂性要求科研人员具有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对问题系统的理解,把科研任务拆分成一系列小任务,采用多种分析技巧确定几种解决方案,权衡利弊,制定对策。
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将分散的或表面不相关的信息综合在一起,找出事物的规律或关联性,并得出结论。
科研工作往往涉及到对未知的探索,具有较强的预测性。
而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找出规律,进行有效的预测,这就要求科研人员能够吸取过去的经验,归纳总结一般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
计算机技术应用:指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技能,并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相关操作。
随着互联网和电脑在现代社会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成为获取各种信息资料的主要途径和来源,科研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熟练程度,必然会影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科研报告写作能力: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够清晰,准确地运用专业性语言进行归纳总结的文字表达能力。
科研报告写作能力是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发表科研文章,汇报科研成果的基本能力,同时,科研报告还用于指导实际操作作业,用语不规范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缺乏科研写作能力是影响科研人员工作绩效的首要障碍。
专业知识更新: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新知识不断的出现,科研人员作为高知识密集度群体,只有不断保持专业知识更新,才能保证研发成果的有效性,表现为主动深入地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了解自己专业方向的最新发展和动态,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工作主动性:指个人在工作中不计较投入较多的精力,主动寻求更适当的方法并采取必要行动的能力。
科研人员的工作计划往往不能够精确安排,存在突发性状况和新的难题出现的可能性,这不仅需要科研人员能提前预计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采取行动,还需要在工作时间以外投入时间和精力,表现为对工作热情投入,不断采取行动来推动任务的进展,对出色完成任务有强烈的渴望。
钻研业务能力:指能够随时关注和掌握所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不断学习与探索,将最新科学技术应用在工作中的能力。
科研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科研工作者不断的在技术层面推陈出新,需要科研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感兴趣,并不断应用到实践中去,努力成为自己领域内的专家。
创新能力:指能摆脱以往经验的束缚,不断改进工作,学习方法,创造新的观念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探索性和创新性是科研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重要方面,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具备了较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借助已有的条件或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主要表现有:敢于质疑传统和常识,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能够以创新的态度,灵活,变通的解决问题,愿意尝试新方法来完成各项工作。
课题决策能力:指能够对课题或项目的进程进行准确评估,作出帮助自己和团队不断前进的决策能力。
通常研究单位会同时开展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反应敏锐,目光长远的科研人员往往能够推动整个课题或项目的进展,即自身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承受挫折能力:指面对失败和挫折,能通过自我调节快速恢复状态,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再次审视问题,迎难而上。
科研人员通过对已探测到的数据的分析来指导生产车间的批量生产,当生产中出现与科研人员的预测不吻合的状况或预测数据不准确时,需要科研人员具有承受挫折能力,调整状态,解决问题。
挑战意识:指面对全新的课题敢于尝试和突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难题,需要他们敢于迎难而上,遭遇挫折时不轻言放弃,渴望困难被克服时的成就感。
认真细致:指工作态度认真,能深入地把握关键细节,确保任务进程的周全和严密,追求完美。
科研工作的进程往往环环相扣,一个细微的失误可能会对整个工作成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任务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科研人员认真细致的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信息的敏感度:指能够从广泛的信息或数据来源中找出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或从表面看不相关的信息中找出潜在规律。
科研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或信息资料,需要凭借以往的专业经验对现有的信息进行预判和分析,还需要具有随时获取信息的意识和掌握迅速收集信息的先进方法。
严谨性:指在科研工作中思维填密,考虑周全,强调客观事实和规律,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很多研究单位都是是集生产与科研与一体的科研单位,科研工作具有技术含量高,保密性强的特点,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工作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风险性,需要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具有严谨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条理性:指在工作过程中对各项事务按照紧迫性,重要性区分优先等级,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首先应确保对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进行规划与安排,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计划。
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需要重视次序和规则,对目标有良好的坚持性,能够统筹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成就导向:指对成功具有强烈的渴求或在工作中有追求卓越的愿望。
从事科研工作通常周期长,工作成效不显著,具有高成就导向是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努力工作,不断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动力。
具有高成就导向的科研人员的主要表现有:对自我要求高,往往给自己设定相对较高的目标,并希望出色地完成他人布置的任务,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开发和调动自身潜能。
团队合作意识:指个人愿意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配合群体中的其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独或采取竞争的方式进行工作。
现在科研机构分工明确,由于现代学科知识交叉性明显,不同科研机构之间和同一科研机构的不同项目组之间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