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22例川崎病小儿惊厥护理体会

22例川崎病小儿惊厥护理体会

22例川崎病小儿惊厥护理体会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1],发生率较高,病因复杂。

如果没有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医护措施,就会使患儿的脑部出现缺氧性损伤,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2],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

小儿川崎病病程较长,易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儿家属心里负担明显,影响配合治疗和护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我院年5月年5月收治的川崎病发病过程中小儿惊厥护理工作进展了改进,22例患儿在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好转或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均系郑州市儿童医院也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10例;发病年龄最小的为5月,最大的6岁,平均2岁1月;患儿发热持续时间最短5天,最长12天,平均7.8天,均出现惊厥病症。

2 小儿惊厥护理2.1 小儿惊厥急救护理第一,要确保患儿的呼吸畅通:如果小儿出现惊厥,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展抢救,使其体位保持平卧,再将其头部偏于一边,去除患儿口中的唾液、痰液等异物,防止窒息;第二,要尽快供氧:一旦发生惊厥,患儿的脑部一般都会缺氧,同时在惊厥状态下他们的呼吸不能正常进展,使缺氧进一步加重,极易使患儿的脑部形成水肿,使惊厥病症再度恶化,最终恶性循环,所以尽快供氧至关重要;第三,止惊、镇静:对惊厥患儿的合谷及人中等穴位用指压予以刺激,然后在医师的指导下,采用适量的药物使患儿保持镇静。

2.2 小儿惊厥心理护理这里所说的心理护理,主要指的是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因为当患儿出现惊厥后,其家属大多都将表现得十分冲动、不安,甚至是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叮嘱,打乱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所以,应当对患儿家属及时进展心理护理,安抚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对小儿惊厥的科学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患儿将会得到有效的治疗。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以急性发热、皮肤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点的全身血管炎症,以5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为主,男孩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2-3:1[1]。

本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进而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

在日本和美国,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首要病因[2]。

我院06年7月-09年6月收治川崎病患儿27例,针对该病特点予以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本组共27例患儿,年龄2-5岁,平均3.5岁,男孩17例,女孩10例。

临床表现:①发热,多为不规则热,持续1-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出现指(趾)端红肿,后期出现指套样膜状脱皮。

③部分患儿眼结膜充血。

④草莓舌(红色或白色),口腔、咽粘膜弥漫充血。

⑤皮肤出现皮疹,多遍布全身,多形性。

⑥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2.1.1大部分家长对本病缺乏了解,当得知本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进而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梗和猝死时,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焦虑,此时应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主动解答家长的问题,及时澄清家长的疑惑,并且积极告知本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疗程及预后。

2.1.2部分家长因患儿使用丙球等贵重药品致使医疗费用过高而引起焦虑。

此时应向家长说明使用丙球的重要性及对患儿病情的影响,取得家属的心理支持。

并且尽力帮助其取得其他经济支持。

2.1.3由于患儿年龄尚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其思想及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应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以和蔼的态度、友善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帮助患儿渡过恐惧阶段,增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也可采用“移情法”,转移患儿对疾病及家长态度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2.2发热护理患儿多为持续性高热,应定期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测量时擦干腋下汗液。

体温超过38.0℃时进行物理降温,嘱患儿多饮水,额头及大椎穴同时予敷贴降温,同时进行温水擦浴,并在腋下、股沟、腘窝等血管聚集处多做停留以促进散热。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其症状包括肌张力不对称、反射迟钝、增强率改变和肢体功能障碍等。

这种疾病既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也会影响他们的整体身体和情感发展。

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护理护士有责任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在我的临床工作经验中,我曾经护理过一名患有川崎病的小孩,他是一个七岁的男孩。

当他来到我们医院接受治疗时,他的肢体症状非常明显,他不能控制他的足部活动,他的手掌和脚掌非常不对称,而且他反射迟钝。

鉴于他这种症状,我们为他进行了积极的护理。

首先,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以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

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向他表示理解和支持,并且给他慰问和鼓励,让他感觉到他有人爱他,也有人真正关心他。

其次,我们会给孩子设计合适的治疗计划,帮助他提高自身的功能和能力。

比如,我们为他进行物理治疗,让他的肢体症状达到适宜的水平,并且让他在康复疗程中练习肢体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也会给他上一些行为治疗,让孩子能够控制他的情绪,从而有效的改善他的健康状况。

在护理过程中,我也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我们会和他们共同制定一份护理计划,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我们会定期帮助家长解决各种临床问题,让他们有信心和信念去陪伴孩子,并且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些关爱的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从而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温暖和关怀,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护理护士在护理川崎病患者时,要给他们提供和谐、亲密和温暖的护理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支持,以期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此外,护理师还要让家长参与护理,努力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

推动孩子健康发展,改善和保护孩子的健康,是护理护士的责任和义务。

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如下。 1 临床 资 料
剪刀剪掉半脱 的痂皮 , 切勿强力撕脱痂皮 , 否则可 出血 、 发感 继
染。生理盐水洗眼 , , 1 2次 可用氯霉素滴 眼液滴 眼, d 以保 持眼
部 的清洁 , 预防感染 , 避免直接强光刺激 、 疲劳过度 。
24 口腔护理 . 口腔 、咽部黏膜弥 散性 充血者 1 1例 , 杨 梅舌者 3 7例 , 7例患儿 口腔及 口唇潮 红 、 干燥 、 裂 、 皲 出血 、 结 痂, 扁桃体呈轻度 肿大患儿 l 3例。 注意 口腔卫生 , 避免食用生 、 硬类食物 , 以流食 、 软食为 主。观察 口腔黏膜病 掼 隋况 , 用生理
膜状 脱皮或肛周脱 屑 ; 躯干部 多形充血 性红斑 ; 颈部淋 巴 ⑤ ⑥
结非化脓性肿大 , 直径 达 1 m或更 大 , .e 5 并排除其他疾病。
2 护 理 方 法
2d 体温逐渐 降至正 常范围 。在静脉滴 注液的配制过程 中 , , 一 定要执行无 菌操作规范 。 丙种球蛋 白为血清制 品, 价格 昂贵 , 要

做好产后 出血 的预防和护理 ,可有效降低产后 出血的发
生, 降低 产后 病 死 率 。
【 关键词 】产后 出血
原因 预防
护理
出血 5 例 , 8 其中初产妇 3 , 2例 经产妇 2 , 6例 年龄 2 2岁 ~ 3 , 4岁
胎儿娩 出后 2 4h内阴道流 血量超过 5 0m 0 L者 , 称为产后 出血 。产后 出血包括胎儿娩 出后至胎盘娩 出前 , 盘娩 出至产 胎 平均年龄 3 . , 1 2岁 产后 出血发生率为 1 %。 同时间产后出血 . 不 7 原 因及 出血情况 , 见表 1 。
亡 , 例出现心源性休克死亡 。3 1 8例患儿在 1 周内高热迅速消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

临床特点为发热伴皮疹、指趾红肿和脱屑、口腔粘膜和眼结膜充血及颈淋巴结肿大,以5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为主,男孩多见,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但15%~30%的患者可发生冠状动脉瘤,但由于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栓塞,心肌梗塞或心肌炎而死亡[1]。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川崎病患者11 例,年龄5个月~4岁,男9例,女2例。

入院时均有持续性发热,体温高达38℃以上,持续7~14天。

先后出现双侧结膜充血。

口唇潮红,皲裂,可见杨梅舌,手足呈硬性水肿。

10天左右先后出现了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经过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病例中的患儿均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2.1 发热护理:该类病人体温达38-40oC以上,为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需及时控制体温,过高时给予解热镇痛药降温。

由于该病反复高热不退,患儿家属易急噪、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

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应向医生报告。

遵医嘱按时服用阿司匹林,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3次。

2.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口唇皲裂者可涂石蜡油,眼结膜充血可滴眼药水以防感染,避免直接强光刺激、疲劳过度。

保持手的清洁,避免搔抓皮肤,注意防止皮肤撕伤,脱皮处不可强行撕拉。

皮疹发病后1~5d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多形性红斑,以猩红热样皮疹最常见,但无水泡及结痂,约1周左右可消退,在此期间应注意与其他传染病性皮疹及药物引起的过敏皮疹现象相鉴别,此时嘱家长给患儿穿柔软的衣物避免患儿用手抓痒,减少刺激。

2.3饮食护理:口腔及口唇潮红、干燥、皲裂、出血、结痂。

口腔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出呈杨梅舌,扁桃体呈轻度或重度肿大。

小儿川崎病38例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38例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38例护理体会关键词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资料与方法2004~2007年收治川崎病(CAA)患儿38例,男23例,女15例,8个月~3岁30例(79%),3~5岁8例(21%),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①发热一般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热,呈弛张热或持续性发热,持续1~2周,多为7~10天,最高温度39~39.9℃,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起病3~4天后球结膜持续充血,不伴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失。

③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草莓舌。

④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指(趾)甲有横沟,重者可出现脱甲。

⑤皮肤常在第1周出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样皮疹,肛周皮肤发红、蜕皮。

⑥颈淋巴结肿大,坚硬有压痛,但无化脓,且热退后消失。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白细胞增高,>20×109/L,轻度贫血;在患病的第2周或第3周血小板增多>500×109/L;血沉增快>60mm/小时,C反应蛋白阳性。

血清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E增高,补体轻度增高;血清转氨酶增高。

超声心动图可见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

细菌、病毒培养和感染血清学检查无阳性发现。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抗凝血、抗炎治疗,诊断明确后尽早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连续3天)、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治疗,病情严重者考虑用糖皮质激素。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患儿多以发热起病,体温39~40℃,可持续7~10天。

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每4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体温>38.5℃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头部冷敷,温水擦浴。

口腔黏膜的观察与护理:观察口腔黏膜病损情况,每日口腔护理2~3次,口唇干裂者涂润唇油,禁食生、辛、硬的食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的护理: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一旦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皮肤、淋巴结的观察与护理:对半脱痂皮应用干净剪刀剪除,不能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小儿川崎病60例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60例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60例护理体会小儿川崎病(Kawasaki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可以影响每个年龄段的儿童,但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不到5岁的儿童中。

它是一种发热合并伴随有肢体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和皮疹的病,可引起皮肤及其他组织的炎症和病变。

一般来说,小儿川崎病发病突然,症状可迅速发展并影响各个系统,有时可能危及生命。

二、小儿川崎病的病因小儿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临床实践和实验室对小儿川崎病熟悉后发现,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有相关性。

它可能是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本身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炎症和继发性沟通血管扩张,从而引起全身性炎症,导致诸多症状。

典型的致病因子包括衣原体、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性腮腺炎、单纯疱疹病毒等。

三、诊断标准小儿川崎病的典型诊断标准主要有四个:1.发热超过5天。

2.肢体淋巴结肿大。

3.特殊的皮肤病变,包括脸部的紫红色斑丘、口腔的红暴露发炎,以及肢体的皮疹。

4.心脏病变,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

四、治疗措施小儿川崎病的治疗措施以抗炎药和抗血小板药物为主,需要在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和减少后续发生心脏病变的风险。

抗炎药治疗。

当小儿川崎病发病时,常规应用青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抗炎,经过35天的抗炎治疗,病情能显著改善,但抗生素的使用有其副作用,因此需要在临床上加以观察。

抗血小板治疗。

小儿川崎病还可以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最常用的是静脉注射布比卡因,有效降低血小板高峰值,防止血栓形成及继发性心脏病变。

五、护理体会护理是小儿川崎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促进病童的痊愈和恢复。

以下是我们在过去60例护理小儿川崎病小朋友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1.针对抗炎药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注射,要仔细检查患儿的身体情况,提醒他们按时服用药物;提醒家长要及时带患儿就医,不要因为恐惧以及其他原因而延误治疗。

2.针对食物和睡眠,尽量安排规律的饮食,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可以提高体质,促进痊愈。

浅析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浅析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浅析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川崎病是一种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因其病程长,并发症重,可因治疗,护理不当而致患儿死亡。

因此,在临床上加强川崎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标签:川崎病护理健康教育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本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硬性水肿,指(趾)端膜状脱皮;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整个发热期或更长;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皱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少数可有心肌炎、心包炎、关节炎;血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升高,血色素轻度下降,大多数患儿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尿检查有蛋白或脓尿[1]。

患者有极少数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轻度肝炎,1%~2%患儿死于冠状动脉血管炎。

因此,加强对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万尤为重要。

1、治疗主要是抗凝血、抗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有无冠状动脉或心脏的损害。

本病预后良好,大多数经治疗可获治愈。

临床上常用静脉滴注血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来治疗此病。

病死率为0.5%~2%。

死亡原因多为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可突然死亡,多发生于病后3~4周。

2病情观察2.1发热的观察早期多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呈弛张热型,热程长达1-2周,发热期间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

2.2皮肤粘膜的观察患儿发热1-3天后可出现皮肤粘膜损伤,表现为猩红热血样皮疹。

斑丘疹或各种红斑样皮疹,在1周内自行消退,观察肛周皮肤有无潮红或脱屑,发热的同时可出现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糜烂,口唇樱红干燥、肿胀,杨梅舌,舌面有小溃疡,继而出血、皲裂,也可出现手足硬肿,双眼结膜充血。

2.3心血管损害的观察心血管损害的高危期在发病后2-3周,其间应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心率、心音的变化,如在急性期出现心前区杂音、心率不齐、心脏扩大则提示冠状动脉损害,同时注意血压、四肢末梢循环及尿量变化。

10例儿童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10例儿童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10例儿童川崎病的护理体会摘要:选取2021年4月- 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对儿童川崎病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关爱病人,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其身体抵抗能力,同时辅以并发症护理,避免感染,提高病人舒适度。

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均得到康复,予以出院。

关键词:儿童川崎病;临床护理小儿川崎病是常见儿科疾病,以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特征,好发春、秋季,婴幼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导致的急性免疫调节紊乱、遗传等有关,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症状的出现,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威胁着患儿的生命。

本文主要就10例儿童川崎病的诊断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4月- 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例,年龄0.4-5岁,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儿均存在发热现象,8例患儿存在口唇充血、皲裂和(或)杨梅舌,7例患儿出现皮疹,5例患儿存在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3例患儿存在手足硬性水肿症状,1例患儿存在掌跖红斑,1例患儿存在关节炎、腹痛腹泻,1例患儿存在中耳炎、肺炎症状。

所有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准予出院。

1.2 治疗方法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1]:按1g/kg于8-12小时左右静脉缓慢输入。

阿司匹林口服治疗:30~50mg/(kg.d),分3次,热退2~3天后逐渐减量。

有两例患儿出现了冠状动脉病变,阿司匹林剂量根据血小板调整、疗程直至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正常。

该10例患儿在丙种球蛋白输入后均好转,没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1.3 护理方法发热护理:患儿发热要予以降温处理,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维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

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体液状态,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

冬春季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多,男孩得病的机率约为女孩的1.5倍。

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易感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儿科2009年收治的2例川崎病患儿,均为男,平均年龄3.5岁。

患儿入院时临床特点为:发热持续5 d以上,伴眼结膜充血、口唇鲜红、干裂、杨梅舌、皮疹、颈淋巴结肿大。

入院后经积极正确治疗和有效护理,治愈出院,住院平均时间为17d。

1.2 结果患儿经整体护理以及给予阿司匹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症、支持、抗凝等治疗,痊愈出院。

2 护理2.1 一般护理患儿入院后立即安置在专门的病房,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更换棉质衣物。

日常用品如水杯、玩具等先浸泡消毒清洗后再让患儿使用。

2.2 发热的护理患儿急性期多有高热,体温达39-40℃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如持续高热,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测体温1次/4 h,必要时可1次/1 h-2 h,降至正常后改为3次/d。

松解患儿被服、予温水擦浴、持续冰枕、冰敷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多饮水,保持水份供给;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2.3 皮肤黏膜的护理口腔护理:患儿有口腔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次,动作轻柔;漱口液选用1%~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评估患儿进食能力,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消毒石蜡油。

皮肤护理:患儿皮肤出现广泛硬性水肿、红斑时,应协助家属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修剪指甲,以免抓伤,每日清洁皮肤2次,每次便后温水清洗会阴及臀部,衣裤应柔软,每日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川崎病(KD)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冠脉),形成冠脉瘤(CAA),导致冠脉狭窄、血栓, 甚至心肌梗死[1]。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KD 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并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2]。

针对本病病程长, 并发症严重, 患儿家属心理负担较重, 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状况, 2005 年3 月至2010 年6月我们共收治KD患儿4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KD患儿40例,男29例,女11例。

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3岁。

40例均有发热现象,并发冠脉扩张者9例、冠脉瘤2例。

均予以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及对症退热、补液等支持治疗,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

2 护理体会2.1 高热的护理持续高热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体温高达38 ℃~40 ℃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 鼓励患儿多饮水, 指导家属尽量用温水擦浴、头枕冰枕等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 可遵医嘱口服退热药。

若出汗多时,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 以防着凉。

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2.2 皮肤黏膜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衣被质地柔软而清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多数患儿可见双侧结合膜充血,此时要注意做好眼睛清洁, 按医嘱滴眼药水, 预防眼结膜感染。

口腔黏膜受损者做好口腔护理,每天用盐水清洗2次,保持口腔清洁。

进行口腔护理时应观察患儿口腔黏膜有无破溃等改变。

指导患儿及家属在发病早期四肢末梢出现硬性水肿时应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伤。

当患儿指趾末端脱屑时,应让脱屑自然脱落,不要用手去拉扯脱屑。

2.3 饮食护理患儿高热,机体消耗大,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避免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32例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

32例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

32例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

男女比例13~15∶1。

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1,2]。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川崎病患儿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川崎病患儿中,男21例,女11例。

6个月至3岁患儿24例(75﹪),3~5岁患儿7例(218﹪),6~7岁患儿1例(31﹪)。

这32例患儿经过准确的诊断,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

12诊断依据①持续性发热,5~11 d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达39℃以上20例,体温达38℃~39℃12例,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发热不久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

③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

手足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 d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

症状典型者18例,不典型者14例。

④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于发热后3 d内发生,数日后自愈。

⑤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

10例患者查见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

⑥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

5例患者发生关节疼痛或肿胀的表现。

⑦辅助检查: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数增高,血沉明显增快。

13治疗方法131急性期治疗1311丙种球蛋白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必须在发病后10 d之内用药。

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2~4 h输入,连续4 d。

131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服用剂量30~100 mg/(kg·d),分3~4次。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亟待进一步研究,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负担。

面对此种护理情况,我学习、思考并应用我的护理理论和实践,为川崎病患者提供护理。

第一步,深入了解川崎病,搞清楚患者的病情以及需要护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症状、治疗、护理等。

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在给患者提供护理的时候,我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尊重患者的感受,做到耐心、细心地给他们提供照顾,减少他们的焦虑及担忧,让患者放松心情,使他们能尽可能地接受治疗,并对治疗方案乐观积极地配合。

其次,为了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护理,我会从思想上安慰患者,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接受临床检查和治疗,同时,我也会尽可能地详细解释每一个检查项目,以及每一个治疗项目,让患者了解到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

此外,在进行病史记录时,医护人员必须采用客观的描述方式,以帮助患者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护理。

第三,我会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心理支持,包括鼓励患者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我还会提供对病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护理结果。

最后,我会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的护理需要,以及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病情,并确保护理的质量。

总结而言,川崎病护理需要专业的护理服务,而护士的职责是承担其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川崎病护理应该坚持职业素养、不断积累护理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9例川崎病护理体会

29例川崎病护理体会
(31):1512. [3] 汤春林.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临床 体 会[J].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2010,
12(35):170.
29例川崎病护理体会
胡利娟* 周素红*
关 键 词 :川 崎 病 ;观 察 ;护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6-0979(2012)15-0172-02
予 相 应 ,易 消 化 、富 有 营 养 的 饮 食 。 4 体 会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因小儿脑 发 育 不 成 熟,神 经 细 胞结构简单皮层分化 不 全,神 经 髓 鞘 形 成 不 完 善,兴 奋 容 易 扩 散,故易发生惊厥。若 惊 厥 持 续 时 间 过 长,可 造 成 脑 组 织 缺 血 缺氧性损害 [3]。因此,做好正确 及 时 的 抢 救 和 护 理 非 常 重 要 。 所以,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 护 理 技 术,我 们 的 操 作应熟练、轻快、沉稳、准确,在第一时间内 控 制 病 情 发 展,做 好 降温、吸氧的基础护理 工 作,并 对 患 儿 的 家 属 进 行 护 理 指 导 及 心理护理,提高热性惊厥患儿的救治率,降 低 患 儿 的 病 死 率,降 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儿的预后。还 要 求 我 们 有 敏 锐 的 感知力和观察力,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脉 搏、呼 吸、血 压、意 识 状况、缺氧程度等,及 时 发 现 患 儿 病 情 变 化,给 医 生 提 供 信 息, 协助诊断,及 时 抢 救 治 疗。 要 对 家 属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及 出 院 指 导,掌握正确的体温 测 量 方 法、物 理 降 温 法。 发 现 患 儿 有 发 热 倾向时应尽早预防,尽快降温。指导家长掌 握 惊 厥 发 作 时 的 应 急措施。同时我们也在实施临床路径的护 理 过 程 中,根 据 患 儿 的不同时期心理、生理特点,不断分析,寻 找 变 异,持 续 改 进,提 高热性惊厥患儿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儿 映玲.小儿热性惊厥 的 急 救 及 护 理 体 会 [J].吉 林 医 学,2010,04

1例9岁儿童川崎病复发后的护理

1例9岁儿童川崎病复发后的护理

1例9岁儿童川崎病复发后的护理总结1例学龄期儿童川崎病复发后的护理。

根据学龄期儿童心理特征及护理难点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个性化心理护理,使患儿配合治疗与护理,转危为安,好转出院。

标签:学龄期;川崎病复发;个性化心理护理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肿胀和膜状脱皮等特征。

2014年7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川崎病复发的患儿,且年龄>5岁,川崎病复发在我院临床中罕见,现将该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儿,男,9岁,五年前曾因川崎病来我院治愈出院,且随访均正常,未出现并发症。

本次发病因“发热3天”入院,入院第一天热峰达40℃,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巩膜有轻度黄染,右侧颈部可扪及一枚蚕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度可,查血常规示WBC12.9*109/L,CRP2.5mg/L,谷丙转氨酶575U/L,谷草转氨酶534U/L;入院后第二天及第三天热峰仍有40℃,且患儿出现双眼结膜充血,躯干部可见皮肤弥漫性充血性散在红色丘疹,口腔内有杨梅舌等体征,尿量偏少,尿色如茶色;入院后第四天患儿仍然有高热,口唇干裂、蜕皮,指趾端膜状脱皮,复查血常规:WBC19.99*109/L,CRP135.2mg/L,血小板376*109/L,血沉:95mm/L,心脏彩超示未见冠状动脉扩张,结合临床症状及既往病史诊断为川崎病复发。

确诊后予静脉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输注两天,并口服阿司匹林50mg/kg/d连续10天,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茵栀黄口服液、谷胱甘肽保肝退黄治疗。

治疗十天后患儿家长要求出院,予继续口服阿司匹林0.1g/d,嘱其两周后来院复查。

2 护理2.1 加强基础护理2.1.1口腔护理因患儿口唇干裂,口腔内有杨梅舌等体征,口腔干燥及疼痛,进食时症状加剧,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每日予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口腔两次,进食前后帮助患儿用温开水漱口,食物的温度不宜过高,以温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小儿川崎病(Kawasaki病)是一种以孩子为主的较为严重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在全世界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

川崎病实际上是一种引起血管扩张的性炎症,大部分患者都是4岁以下的儿童。

患病的孩子会出现发热、全身肿胀、关节疼痛、皮肤变得红色、后颈突出、眼睛红肿、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心脏等多种症状。

因此,护理小儿川崎病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减少病症的发展,尽快康复。

而一位护理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患者,了解他们的症状和病情变化。

观察病情是确定病情的关键,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此外,护理者还应给患者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让患者有更好的恢复。

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体重、血液、心电图等来选择适当的药物。

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给予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以调节体内水、盐和其他物质的平衡。

此外,护理者还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以确保患者温度稳定,以免发热反复出现,以及准备适当的调理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总的来说,护理小儿川崎病的关键在于及时判断病情,采取准确的护理措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对护理措施进行调整,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正常的生活。

护理者应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安慰,保护患者的精神健康,以及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与家庭成员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快速地恢复健康。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护理体会川崎病(Kawasaki病)是一种被认定为非感染性多系统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征是早期发热、多系统软组织炎症、异常血细胞变化以及关节疼痛等症状。

这种病症会给儿童带来严重的身体症状,也会使家长和小孩感到痛苦。

护理个案有助于改善婴儿身体状况,安抚家庭情绪,管理病情,而正确的护理实践则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病情。

在观察和诊断患儿的症状时,护士必须要警惕,注意其他可能的疾病,从而及早发现和防治以免患儿出现后遗症。

这种情况下,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协助家庭成员了解病情,多方面了解患儿的病史信息,并通过合理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川崎病。

川崎病的护理主要是支持性的,主要任务是监护患儿的健康状况,积极开展治疗,重视进行完整的身体检查,并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此外,护士还需要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进行详细的沟通,收集患儿和家庭的有价值信息,有助于为患儿量身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保证患者有效地接受药物治疗,达到有效解决病情的目的。

另外,护士还应加强儿童的心理护理,为家庭成员提供关爱及健康知识介绍,以减少病人和家庭成员情绪上的不适,改善其精神面貌,提高护理质量,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还应做好相关的护理细节,尤其是对那些需要护理的婴儿,护士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着重给予他们积极的关爱,特别是要保护婴儿的身体健康。

此外,护士还应注意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并提供相关的护理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恢复婴儿正常的生活。

通过对川崎病的护理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护理的责任,了解了护理的基本内容和护理的过程,有助于护士更好地服务病患,为患者和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

正确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经验是护士完成川崎病护理行动的关键,这也是我未来护理实践的基础和保障。

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疾病,除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外,诊断标准并不明确,临床上常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本文就结合我在护理实践中的实际经历,分享一些我对于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川崎病最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就是高热伴有皮疹、口腔炎和颜面部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冠状动脉炎、冠心病等心脏并发症。

因此,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护理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巡查观察,对于病情有任何异常表现的孩子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病情危重的孩子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应对可能出现的急性心血管事件采取果断措施,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护理。

二、精心护理,安全保障在对川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除了要重视治疗外,还需要重视护理。

在清洁、喂食、服药等方面我们都要严格把关,防止感染和跌倒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川崎病的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大量输液,如静脉输液,这也需要我们完善的护理手段,防止不必要的感染,保持儿童的情绪稳定,确保病情的稳定控制。

三、心理安抚,陪伴疗法川崎病的治疗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持久而折磨的痛苦,不仅需要精心的医疗护理,还需要有心理士的沟通与支持,疾病治疗可以给患儿带来好转,但心理方面也需要进行专业性治疗。

因此在护理实践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对经常害怕、焦虑等症状的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安抚,避免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伤害。

此外,关注家庭与病人关系的变化,支持家庭的合理调适,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对于川崎病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在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实用的护理技能,加强医患沟通,将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精心护理和安全保障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护理观念和技能,提高患儿对我们护理的信任度。

在陪伴疗法和心理支持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尽力减轻儿童和家人的痛苦,为孩子出院后及时恢复应有的正常生活提供帮助,维护病人身心的健康。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小儿川崎病55例体会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小儿川崎病55例体会

中国乡村医药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小儿川崎病55例体会边军飞川崎病为全身血管炎性病变,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患病后有急性发热性出疹等症状表现。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患儿会并发心肌损害,病情加重可引起冠状动脉破裂、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危及生命[1]。

而该病患儿年龄偏小,治疗特殊,对病情描述能力差且依从性不高,使临床护理难度增加。

本文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川崎病患儿,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5例,均表现为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双侧眼球结膜充血,患儿主要照护者为父母。

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4.4±1.3)岁,病程(5.2±1.1)天,家属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17例(30.9%),高中20例(36.4%),大专及以上18例(32.7%)。

本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严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先天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心脏彩超确诊为冠状动脉损害者。

1.2 护理方法 患儿均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

① 心理疏导:患儿持续高热、皮肤黏膜改变,易烦躁不安,家属担心病情易产生焦虑、恐惧感,因此根据受教育程度,向家属阐明诱因、治疗必要性及护理操作,稳定情绪且予安慰、鼓励,重建家属治愈信心,提高依从性。

② 退热护理:每隔4小时监测1次体温,体温未达38.5℃予以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体温≥38.5℃遵医嘱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必要时肌注精氨酸阿司匹林,避免发生高热惊厥;鼓励多饮水,保持水分供给,出汗较多者定期更换汗湿衣物,确保皮肤干燥。

③ 皮肤黏膜护理:患儿皮肤黏膜完整性被破坏,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因此需清洁皮肤,每天2次,温水洗净后擦干,穿戴柔软衣裤,定期更换,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④ 膳食指导:制定对症膳食计划,增加优质蛋白、维生素及高热量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必要时行静脉营养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医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
的体征、各种临床症状以及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一
步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特点及健康心理指导。

结果 30例KD患儿全部治愈。

结论
对KD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观察与护理
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
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亚裔发病率最高。

目前,KD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该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的并发症,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 。

现就2011年1月至2012年1
月期间延边医院收治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川崎病患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9岁,其中小于5岁18例,大于或等于5岁12例。

患儿持续性高热达5~
14d,体温在39℃~41℃之间,均有杨梅舌,口咽黏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双
侧眼结膜充血,躯干荨麻疹样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2]。

30例患儿心脏彩超显示有3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入院后经及时诊断,给予积极的治
疗和护理,平均住院天数7~9天。

1.2 方法本组病例入院确诊后即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采用
2g/(kg·d)×1疗法;27例采用1g/(kg·d)×2疗法,同时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急性期:阿斯匹林:口服30~50 mg/(kg·d),热退后:口服10~30mg/(kg·d),抗生素用于继发感染。

结合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疗效判断本组患儿经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治疗2~3天后体温全部正常;3~7 天后皮肤和黏膜损害恢复正常,各项免疫指标恢复正常;全部好转出院。

2 护理措施及体会
2.1 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了解每个患儿的心理反应,重视患儿的感
受与需求,及时安慰患儿,给予情感支持。

2.2 高热护理为防止惊厥的发生,应予患儿卧床休息,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每4h测体温1次,必要时2h测1次,体温在38.5℃以上者采用松解衣服、给予冰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若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
降温,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对饮水量不足者汇报医生,及时由脉补充,保持水
电解质平衡。

2.3 饮食护理为保证机体营养的需要,应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及喜爱的食品
制作可口、清淡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以温凉为宜,避免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4 皮肤黏膜的护理(1)口腔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3次,动作轻柔;
漱口液选用l%~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鼓励多饮水,保
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消毒石蜡油。

(2)
皮肤护理:修剪指甲,告知勿搔抓皮肤,每日用清水擦洗身体皮肤2次,并保持
清洁干燥,衣服应柔软、干净、平整,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双眼球结膜充血
明显的患儿,叮嘱患儿不要用手揉擦眼,保证用眼卫生。

2.5 用药观察和护理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对抗血管炎症和抗血小板凝集。

临床上常用阿司匹林口服和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
可引起药物性溃疡,为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刺激,给予肠溶制剂且饭后服药,
亦可将其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

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
量及性质。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护理:输注过程中一定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使用
前认真检查质量,开启后立即使用,未用完要废弃,注射时只能用5%葡萄糖液
或药厂配带的液体稀释后单独静脉滴注。

严格控制液体滴速,一般在开始输注的0.5h内液速为5-10滴/min,0.5h后液速为l5滴-20滴/min,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最好。

大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但仍需注意观察。

2.6 心脏损害的观察与护理入院后应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精神状态,监测心率、心律、心音,发现异常报告医生,要定期做心电图、心脏彩色B超,超声心
动图及血心肌酶检查,了解心脏损害情况。

若出现心脏损害,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免发生心功能不全。

2.7 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该疾病的知识,告知家长此病只要积极治疗、护理,大多数可以治愈不留后遗症,解除家长的精神压力,指导家长护理患儿的一些知识,对较大的儿童给予安慰、鼓励,解除其恐惧心理。

在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并强调按期复查的重要性。

3 讨论
川崎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或链球菌感染及变态反应有关。

护士在护理此病过程中应主动关心患儿的生活和心理需要,帮助家属照顾好
患儿,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准确掌握用药知识及原则,并观察用药的效果及
不良反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了解患儿心脏受损进展,每3~6个月做超声心
动图检查,及时监测心脏情况,并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以利于患儿更好的
康复。

参考文献
[1]镰田之川子,陈淑英.新编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50.
[2]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6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