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1.费边答:费边是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曾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指挥官。

他是贵族出身,先后5次担任执政官。

公元前217年罗马军在特拉西美诺湖之战中惨败后,被选为独裁官,全权指挥对迦太基作战。

他针对迦太基军队孤军深入、后援困难的特点,采用迁延战术,避免正面决战。

任满去职后其战略一度被放弃,公元前216年罗马军队在坎尼之战中遭重创后,费边战略重新得到恢复。

随后他率军攻击被汉尼拔占领和叛离罗马的城市,同时派兵赴西班牙、西西里等地作战。

其战略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解负令”答:“解负令”是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

该法令规定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公私债务,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同时永远禁止放债时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担保,也就是在公民中取消债务奴隶制。

不仅国内因负债被奴役的公民立即获得自由,国家还负责赎回那些被卖到国外的人。

与此相关的是,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现在也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

“解负令”不仅解除了雅典公民中的贫苦大众身上最沉重的负担,而且还深刻影响了雅典和希腊的奴隶社会。

3.荷马史诗答: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文学著作。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

两诗题材都和特洛伊战争有关。

《伊利亚特》集中讲述了特洛伊战争时,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参战击毙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的经过。

《奥德赛》则介绍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国时漂泊十年、历经艰险的故事。

《荷马史诗》为希腊文明奠定了一块最重要的基石。

4.隶农制答:隶农制是古代罗马的一种土地剥削与人身依附制度。

隶农最初是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户,他们是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后来一些奴隶主也把一部分土地作为特许财产交给奴隶经营,或租给隶农经营,隶农便渐渐增多。

至帝国初期,隶农制作为一种制度日益普遍。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第7章世界科技革命的高潮及其社会影响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这里的调整主要指的是()。

A.以北大西洋为中心的经济格局向以太平洋为中心的经济格局转化B.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格局向以亚洲为中心的经济格局转化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答案】D【解析】当代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由于在资金、科技成果和应用上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为此,发展中国家成立“七十七国集团”,推动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

A.经济基础B.科技水平C.教育水平D.军事实力【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每次科学技术的革新都能极大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异的集中体现,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

3.当代科技革命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其中最大的不同是()。

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C.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D.造成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答案】D【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轻工业领域发展迅速,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如纺织业;第二次工业在重工业领域在重工业领域建树甚多,改变了工业内部结构,如电力、能源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促进了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

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①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②集成电路计算机③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④晶体管计算机⑤人工智能计算机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④①②③⑤D.①④②③⑤【答案】D【解析】1945年制造的美国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和1952年由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主持制成的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标志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世界现当代史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世界现当代史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世界现当代史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203考试批次《世界现当代史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22.9 吴于廑齐世荣2011年2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一、名词解释:(共40分,5小题,每题8分)1、日本多边自主外交参考答案:1972年7月,田中内阁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战略,即以美日同盟为基础,发展日中友好,联合第三世界,同苏联抗衡。

具体内容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谋求与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借助中国,抗衡苏联,1972年9月,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8年8月签订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如针对“石油危机”所暴露出来的日本经济的脆弱性,日本改变了一味追随美国的政策,制定了“新中东政策”,同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

为了改善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1976年,福田首相提出了“福田主义”,即不做军事大国、同东盟国家建立“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作贡献。

2、非战公约参考答案:1927年12月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发起,于1928年8月27日由法、美、英等国在巴黎签订。

到1933年加入的国家达到了63个。

公约规定:禁止缔约国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要用和平的发生解决国际争端。

虽然各帝国主义国家对此持保留态度,但它毕竟对帝国主义国家公然发动战争有制约作用。

3、共产国际参考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国际瓦解,为了迎接世界革命的到来,指导国际工人运动,1919年3月2日,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在莫斯科开会宣布成立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从成立到1943年解散对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于廑世界史考研题库

吴于廑世界史考研题库

吴于廑世界史考研题库吴于廑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对世界史的研究贡献卓著。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吴于廑世界史考研题库内容,供参考:一、单选题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A. 尼罗河B. 幼发拉底河C. 印度河D. 黄河2.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但丁D. 歌德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A. 萨拉热窝事件B. 普法战争C. 拿破仑战争D. 俄土战争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A. 蒸汽机的发明B. 纺织机械的改进C. 电力的广泛应用D. 铁路的大规模建设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下哪些国家是同盟国?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苏联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

2. 描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主要对立点。

四、论述题1. 论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五、案例分析题请分析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并讨论其对后世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2. D3. A二、多选题1. A, B, D2. A, B, D三、简答题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特点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对个人理性和创造力的强调。

2.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点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差异(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军事力量的较量,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影响力竞争。

四、论述题1.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极格局的形成,即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立,以及随后的多极化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表现在打破了旧有的封建秩序,推动了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对后世的启示包括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以及国家统一和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第4章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进行社会改革B.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C.积极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D.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答案】D【解析】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全部或部分清除了法西斯势力的影响,德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日本发展“和平经济”,两国都对教育十分重视,积极发展科技。

不同的是,德国有马歇尔计划提供的大量援助,而日本没有。

2.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时期是在()。

A.30年代中期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D.70年代后期【答案】C【解析】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各国先后进入生产迅速增长、市场持续扩大及高速发展时期。

此后近20年间,被称为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70年代后,西欧各国先后面临经济滞涨,甚至衰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答案】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监督下,仿照美国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虽然改革很不彻底,但打击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

4.二战后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C.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D.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答案】B【解析】二战后,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国家适当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适应了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加强,也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促进了德国经济的恢复与腾飞。

5.20世纪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稳步恢复发展B.缓慢、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C.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贸易赤字猛增D.稳定、持续、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经济衰退,借助马歇尔计划,50年代初,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第2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2.1 复习笔记一、对战败国的处置1.五国和约的缔结(1)五国问题的提出①五国合约主要是针对二战仆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芬兰的处理;②缔约过程充满矛盾与争端,主要表现在美国和苏联的较量上。

(2)伦敦外长会议①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于1945年9月11日开幕,苏、美、英、法、中5国外长出席。

②主要争执是意大利殖民地的归属、的里雅斯特的处理和对罗马尼亚政府的承认等问题。

(3)巴黎和会①巴黎和会经过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最终在1947年2月10日,各有关国家分别在5个和约上签字;②和约的签订过程,说明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开始瓦解,苏联与美英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同时也说明在当时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实行妥协势在必行。

(4)五国和约的基本内容①政治所有和约均责成战败国保障本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禁止一切法西斯组织;审判战争罪犯,使五国非法西斯化和民主化。

五国分别向苏联、南斯拉夫、希腊、埃塞俄比亚等有关国家支付赔偿。

③领土a.里雅斯特港东面较大部分归南斯拉夫,西面较小部分由联合国管理。

意大利在非洲的未定属地,由英国管理。

意放弃《辛丑条约》中的不平等权力;b.关于罗马尼亚边界:确定为1941年1月1日原有边界。

匈罗边界应恢复到1938年1月1日的状况。

罗苏边界依照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协定、下喀尔巴阡乌克兰的协定划定;c.芬兰疆界仍维持1941年1月1日原状;d.匈牙利疆界恢复1938年1月1日原状;e.保加利亚保持1941年1月1日原有疆界。

④军事五国武装力量限于防务所需的最低人数。

清除某些永久工事和军事设施。

五国不得制造任何原子武器等。

⑤对五国和约的评价a.和约的缔结巩固了战争的胜利果实,也挫败了西方国家对苏联孤立,一些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b.和约是战后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对解决战争遗留问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合约中也包含了大国侵犯行为;同时合约也是同盟瓦解的起点。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第2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1.科尔伯答:科尔伯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财政总监。

在他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并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

他鼓励发展商业,清除地方关卡,建立统一的市场;在国外拓展贸易,成立贸易垄断公司,努力扩展殖民地,作为母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以此增加法国的财富。

为减少对外国消费品的依赖,他鼓励发展工业,奖励生产,协助开办手工工场。

重商主义和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在当时促进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

科尔伯于1675年使国家预算达到收支平衡。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有利的国际形势,法国成为欧洲重要国家。

但科尔伯死后,他的重商主义成果多数付诸东流。

2.普莱德清洗答:普莱德清洗是指1649年12月6日普莱德上校率军把长老派从议会中清洗出去的运动。

英国第二次内战期间,议会里的长老派企图使国王在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复位,这引起军队士兵和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不满,他们要求审判国王。

但议会准备接受查理一世的要求,准许他回到伦敦。

在1649年12月2日军队进军伦敦后,下院的许多议员仍坚持同国王谈判的立场,并通过了相关决议。

军队对此不能忍受,普莱德上校于12月6日率军占领了议会,把186名议员清洗了出去,另有约200个议员自愿退出议会。

此后议会里剩下的议员大约有200人左右,称“残余议会”。

在残余议会里,长老派大势已去,独立派占据统治地位。

3.百科全书派答:百科全书派是指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在编撰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狄德罗是主编,参加编纂的主要成员有孟德斯鸠、杜尔哥、伏尔泰等一大批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人物。

该书利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运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传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以及唯物主义。

人们尊称参加编撰的作者为“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存在一些缺陷是在哲学上他们多半是唯物论者,但却是机械唯物论,缺乏发展变化的观点;他们否认人类意志的能动性而陷入了宿命论;在解释自然现象时他们是唯物主义者,但一接触到社会历史现象,他们就变为唯心主义者了。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2章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常举和()。

A.进士B.秀才C.明经D.制举【答案】D【解析】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

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2.()符合唐朝的两税法。

①使纳税“惟以财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②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③扩大了纳税面,使负担相对平均④遏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税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

3.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B.《华严经》C.《五经正义》D.《大藏经》【答案】A【解析】《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多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所诵持的经典。

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4.禅宗相传是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北魏末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其中南宗的创立者是()。

A.神秀B.慧能C.玄奘D.鉴真【答案】B【解析】慧能在宝林寺30余年,悉心传道,弘法不辍。

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扬“顿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禅宗教义的秘笈,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的“南宗”与“北宗”相比较而迥然不同的独特风格。

由于惠能的弘法,“南宗”禅学的影响逐渐遍及全国,并取代了“北宗”在禅宗中的主导地位,而各地投奔在惠能门下治学的门徒数以千计。

5.最早以立法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A.《德政令》B.《养老律令》C.《大宝律令》D.《飞鸟净御原令》【答案】D【解析】大化改新是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改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天皇中心主义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圣才出品】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圣才出品】

第8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单项选择题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的地点是()。

A.伦敦B.巴黎C.纽约D.柏林【答案】C【解析】1929年秋,美国股市跌到最低点,人群聚集在华尔街,银行出现挤兑潮,工厂缺乏资金大规模停工。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过度依赖美国资本,也未能幸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由此发轫。

2.()内阁的建立,标志着以军部为核心的军人法西斯专政的初步建立。

A.广田B.近卫C.斋藤实D.东条英机【答案】A【解析】“二·二六”兵变后,唯军部是从的广田弘毅组阁。

组阁之初,陆军在指派陆军大臣时就提出条件。

接着,应陆军部要求,广田内阁恢复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为军部控制政权提供了合法手段。

3.有人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

A.迫使政府进行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B.各国实行极权统治,稳定资本主义C.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榨取相对剩余价值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乘机对外扩张【答案】A【解析】为摆脱经济危机,以罗斯福新政为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发展,并帮助这些国家摆脱了困境,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4.美国总统胡佛对其继任者实行工业复兴法极为不满,称之为法西斯行径。

这番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B.采取了政府干预手段调节工业生产C.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答案】B【解析】胡佛主张自由主义政策,因而认为其继任者罗斯福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节工业生产是法西斯行径。

5.以下哪项政策违反了资产阶级经济自由的原则?()A.没收逃亡贵族的土地B.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C.废除一切封建地租D.对日用品实行最高限价的限价政策【答案】D【解析】限价政策带有强制性,是政府行为,违反资产阶级经济自由的原则。

6.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发生。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圣才出品】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题库-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圣才出品】

第5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一、单项选择题1.1925年10月签订《洛迦诺公约》后,法国外长白里安认为:“我国的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保障了。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条约确实为法国提供了安全保证,解决了它在欧洲的安全问题B.此后,法国自身的安全需要英国和意大利的保证C.条约削弱了法国的同盟体系D.实际上公约的最大受益国是德国【答案】A【解析】《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法国受到削弱,丧失作为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权,自身安全需要英、意的保证,并未解决它在欧洲的安全问题。

2.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时期指的是()。

A.1924~1929B.1924~1928C.1923~1928D.1923~1929【答案】A【解析】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经济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经济稳步向前,出现了以美国“柯立芝繁荣”为代表的经济繁荣景象;在政治上,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部分国家的改良主义工人政党参加执政。

3.1924年1月,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届()政府。

A.自由党B.工党C.保守党D.民主党【答案】B【解析】一战后英国经济持续萧条,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交替执政的。

1924年,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标志着工党走上了执政党的地位。

工党执政后,在资产阶级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

4.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是由()主持的。

A.寺内正毅B.币原喜重郎C.斋藤实D.田中义一【答案】D【解析】1927年春,若槻内阁辞职,田中义一上台组阁。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指出确保日本在中国东三省和满蒙的利益。

1929年,中国的《时事月报》刊登了《田中内阁侵略满蒙之积极政策》,通称“田中奏折”,不过“田中奏折”真伪存疑。

5.苏维埃俄国首次派代表团出席的国际会议是()。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第2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1.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答: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是指为了阻止法国不断增长的扩张野心,欧洲的大小国家,在德意志的奥格斯堡结盟后共同对抗法国的战争。

1686年,荷兰联合奥地利组成奥格斯堡联盟,参加者还有西班牙、瑞典等国。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也站到奥格斯堡联盟一边反对法国。

这是一次从陆地到海洋几条战线同时进行的欧洲大战,法国在陆战中多次获得胜利,但在海上却受到英国舰队的重创,1697年签订了《莱斯威克和约》,英国巩固了在地中海的地位,并同法国签订有利于英国的商约。

2.东印度公司答:东印度公司是指16~19世纪葡萄牙、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国政府特许对东南亚从事殖民事业的组织。

该组织在马来群岛、印度和远东各地拥有贸易独占权和舰队,专门从事抢掠和奴隶贩卖活动, 对殖民地区进行疯狂掠夺。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17~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对东方主要是印度与中国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活动的组织,1600年获得皇家特许状。

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转向印度建立根据地。

18世纪中叶起确立了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地位。

英国政府曾依靠该公司对阿富汗、缅甸和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掠夺战争。

产业革命后,为适应新兴工商业资本势力的要求,该公司对印度(1813年)和中国(1833年)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

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被撤销。

3.托克维尔答: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最知名的著作是《论美国的民主》以及《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这两本书里他探讨了西方社会中民主、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检视平等观念的崛起在个人与社会之间产生的摩擦。

他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1.斯达汉诺夫运动答:斯达汉诺夫运动是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鼓舞下,掀起的为掌握新技术而突破原有生产额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

顿巴斯煤矿区掘煤工人斯达汉诺夫于1935年8月30日晚,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掘了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

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场运动,以学习斯达汉诺夫,掌握新技术,学会生产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一批斯达汉诺夫式的先进工作者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

该运动从思想上培养和教育了群众,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2.卡萨布兰卡会议答: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二战期间,美英两国首脑与北非的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二战中从1943年起盟国举行的第一次重要会议。

美英双方确定了两国1943年的作战方针:攻占西西里岛,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加强对德国的空中攻势,打击德国军事力量。

在太平洋和远东方面,继续采取军事行动。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首次宣布要将战争进行到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3.杜鲁门主义答: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

主要内容: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要求国会拨款四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基础。

4.美元危机答:美元危机三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成为抛售的对象,人们纷纷抢购黄金或其他国家货币,导致金价上涨,美元对外汇比价下跌的现象。

由于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是国际基准货币,因此美元危机使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发生动摇。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第7章印度的列国时期和孔雀帝国(公元前6~前2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印度列国时代出现了16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王国,只有少数的共和国。

下列属于共和国的是()。

A.健陀罗B.居萨罗C.跋祗D.摩揭陀【答案】C【解析】据佛教文献,在公元前6世纪初,次大陆主要有16个国家。

16国中最强大的是摩揭陀、居萨罗等,这些国家都以一个大城市为首都,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国家政体大致有两种类型,即君主国和共和国,其中多数是君主国,只有跋祗和末罗是共和国。

2.以下史诗不属于古代印度的是()。

①《摩诃婆罗多》②《罗摩衍那》③《伊普味陈辞》④《荷马史诗》A.①②B.③C.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著名史诗,《伊普味陈辞》是古埃及文献,《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重要文献资料。

3.耆那教的基本教义是()。

A.信奉耶和华为宇宙间的最高神B.“梵我一致”和“业报轮回”C.“众生平等”D.业报轮回、灵魂解脱、苦行主义【答案】D【解析】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

教义有六谛说,即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

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

这种障碍称为业。

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

业有八类,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

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

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

4.笈多王朝大乘佛教的中心是()。

A.那烂陀寺B.曲女城C.巨港D.大寺【答案】A【解析】据史料记载,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规模宏大,有藏书九百多万卷,为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4-6章)【圣才出品】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4-6章)【圣才出品】

第4章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4.1复习笔记一、英国工业革命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1)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对殖民地的侵略,为英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

(3)英国国内市场的形成较早并且发展较快,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4)英国的行会制度比较薄弱,商品生产自由竞争发展顺利。

(5)手工工场细致的劳动分工、生产工具的专门化及其组织形式,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2.工业革命的过程(1)棉纺织业中的机器发明棉织品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

为了提高生产率,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人都努力从事技术革新。

①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了一倍。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并不断改进。

③1768年,凯伊发明水力纺纱机。

④1779年,塞缪尔·克伦普顿发明“骡机”。

⑤1785年,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2)采煤业、冶铁业中的技术革新纺织机发明以后,由于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要量急剧增长。

迫切需要技术革新。

①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并不断改进,最终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②1789年,瓦特取得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万能蒸汽机开始在全国广泛应用。

二、工业革命的扩散1.法国工业革命(1)法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①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十分发达。

②18世纪末大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向工厂制度的过渡扫清了道路。

③法国距离英国最近,受英国工业革命影响最早。

(2)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①法国的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机器和工厂制度得到推广。

自19世纪20年代起,机器和工厂制度首先在纺织业各部门中得到推广。

②重工业部门技术改造起步较迟,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也开始采用某些新设备和新技术。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第9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C.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D.苏联僵化的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答案】D【解析】1991年12月25日,苏联领导人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把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利钦,同时,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降下。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最后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的体制阻碍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比较,最大的不同是()。

A.改革首先开始于经济领域B.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C.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D.改革遇到了重大挫折【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与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小修小补的改革不同。

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改革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解体。

3.戈尔巴乔夫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C.苏联经济大滑坡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答案】A【解析】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4.东欧各国中,不是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的国家是()。

A.波兰B.罗马尼亚C.民主德国D.南斯拉夫【答案】B【解析】1989年12月,受东欧政治风暴影响,罗马尼亚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

国防部队倒戈,支持示威群众,于22日下午逮捕齐奥塞斯库夫妇,并在25日经特别军事法庭秘密审判后处决。

吴于廑《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第6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密切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C.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D.想摆脱美国的控制【答案】A【解析】1950年起,欧洲政治家就酝酿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协同发展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965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以上三个组织,成立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2.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步事件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C.《罗马条约》的签署D.七国自由贸易区的出现【答案】A【解析】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卢森堡六国签订《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开启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属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矛盾的事件是()。

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三八”线D.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答案】D【解析】二战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

此时,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尚未形成,所以不涉及两个阵营矛盾。

4.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不符合的是()。

A.都靠苏联的力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前经济都欠发达C.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答案】B【解析】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各国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与苏联一样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帮助下,很快恢复了经济。

但战后建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并不都是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就比较强大。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激烈对峙竞争,但却没有引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人民反对战争B.双方内部矛盾尖锐复杂C.彼此势均力敌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答案】A【解析】刚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民都反对战争,希望和平。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资本主义向垄断过度 世界连接成为整体)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资本主义向垄断过度  世界连接成为整体)

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购得()。

[2015年统考真题]A.加利福尼亚B.佛罗里达C.阿拉斯加D.路易斯安那【答案】D【解析】180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与法国谈判,希望以高价买到这一大片土地,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和迅速,拿破仑竟以8000万法郎(当时约合1500万美元)的价格把如此大片的土地卖给美国,连美国都感到不可思议而这一大片土地就是路易斯安那。

2.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2013年统考真题]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伊犁条约》【答案】A【解析】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沙俄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割占7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3.在“神圣同盟”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俄国和普鲁士B.奥地利和俄国C.俄国和法国D.俄国和英国【答案】B【解析】神圣同盟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君主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俄国和奥地利居主导地位。

4.俄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其被称为()。

A.“托拉斯帝国主义”B.“高利贷帝国主义”C.“军事封建帝国主义”D.“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答案】C【解析】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进行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内市场狭小,资金缺乏,工业的发展日益依赖于外国资本。

由于其经济落后,难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它为此更加需要依靠军事侵略手段,占领殖民地市场,力图通过殖民掠夺弥补其财政资本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
1.《色佛尔条约》
答:《色佛尔条约》是战胜国同土耳其苏丹政府于1920年8月10日在巴黎近郊色佛尔签订的条约。

其内容包括: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被划分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被划分为法国委任统治地;除伊斯坦布尔及附近地区外,将土耳其的欧洲领土部分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割让给希腊;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由英、法、意、日等国组成的委员会共管,恢复帝国主义列强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等。

《色佛尔条约》实际上把土耳其变成了殖民地国家,1923年7月24日它被《洛桑条约》所取代。

2.契卡
答:契卡是“非常委员会”的俄文缩写词,其全称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防止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对革命进行的反扑,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于1917年12月20日成立“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

主要在打击国内外反革命分子的阴谋破坏活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

契卡于1922年解散,其职权移交内务人民委员部中的“国家政治保卫局”,1923年改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34年并入内务人民委员会。

它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被改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

3.《拉巴洛条约》
答:《拉巴洛条约》是苏俄与德国的代表于1922年4月16日在热那亚附近的拉巴洛小镇签订的条约。

条约规定: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原则开展经济贸易关系;双方放弃赔偿战争损失的要求;德国放弃苏俄政府赔偿昔日德国企业主财产的要求。

该条约打破了帝国主义反苏统一战线,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肯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原则,标志着苏俄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已为资本主义大国所承认。

它为苏俄、德两国进一步开展平等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4.斯达维斯基事件
答:斯达维斯基事件是1932年12月发生在法国的丑闻。

移居法国的白俄侨民斯达维斯基,使用各种欺诈手段赚取了15亿法郎的巨款。

他收买政界要人以逃脱罪责,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

肖当总理因此被迫辞职,达拉第受命组阁。

以该丑闻事件为借口,次年2月6日右派势力和“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纠集了4万多人在协和广场集会,准备冲击正在召开议会的波旁宫。

暴徒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并试图冲击国民议会。

该事件充分暴露了法国政界腐败的内幕,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5.马克斯•韦伯
答: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支柱,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除了应该能够合理地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外,还必须深入探讨导致特定社会现象产生的个人行为动机。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开创了“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推动了现象社会学的产生。

他的社会行动理论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先驱,对微观社会学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他的宗教社会学对比较文化研究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其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政治论文集》和《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等。

二、史料分析(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汽车生产在一九一四到一九二九年十五年内有很大的发展,实际上,汽车工业增长的伟大时代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结束的。

据估计,汽车工业直接或间接提供了将近四百万个就业机会,占二十年代中期全部劳动力约四千五百万人中的一个不小的数字。

材料二:次于汽车的最重要的工业进展,是电气机器和用具的制造。

这些产品扩张迅速。

工业转向使用电力,家庭主妇争购电熨斗、洗衣机、吸尘器以及电冰箱等用具。

无线电工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其产品价值由1921年的一千零六十万美元,增加到一九二九年的四亿一千一百六十万美元。

电力的产量在十年之内增加一倍以上是不足为奇的。

电气工业生产的机器,不仅用于工厂和家庭,还用于电力本身的生产。

这项产品的价值从一九二一年的八亿零九百六十万美元,增加到一九三。

年的二十三亿三千四百万美元,几乎增加了两倍。

材料三:一百二十个城市的房屋建筑的费用,在一九一六年曾经达到九亿一千九百万美元的顶峰,一九一八年下降到三亿七千三百万美元,一九一九年回升到一十二亿美元,到一九二五年终于上升到三十四亿美元,达到了顶峰。

全国各种建筑的总数在一九二六年达到了最高点,总支出达到一百二十八亿美元(一九二九年的价格)。

——以上材料均选自[美]H·N·沙伊贝:《近百年美国经济史》问题:
1.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2.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1)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建筑业的拉动;
(2)消费能力的增强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多。

2.(1)工业生产的膨胀。

美国工业生产的总值已经超过了全欧洲,特别是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建筑工业和钢铁工业发展得更为迅速。

(2)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各个工业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大大增加。

(4)繁荣是靠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靠推行“工业合理化”运动来实现的。

(5)繁荣是虚假的,其表象下孕育着一场大的经济危机。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意大利的战前准备及英美大国的态度。

答:(1)瓦尔-瓦尔事件
①起因
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企图独霸地中海,在东非建立殖民帝国。

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意大利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墨索里尼企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于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军突袭驻扎在奥加登省瓦尔一瓦尔绿洲的埃塞俄比亚部队。

事后,意大利反诬埃塞俄比亚,且提出了许多无礼要求。

②大国态度
事件爆发后不久,埃塞俄比亚即向国际联盟报告。

意大利极力反对国联过问,,英法袒护意大利,在它们的操纵下,国联行政院直到次年9月4日才召开会议讨论意埃争端问题。

a.法国
法国意图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宿敌德国,并于1935年1月与意签订了一系列协定。

b.英国
英国奉行“双重政策”,即“同意大利协商和忠于国联”。

“同意大利协商”是其真正目标,而“忠于国联”则是不得已为之。

7月25日英国政府宣布不再对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颁发出口武器的许可证,看似公平,实则援助了工业较发达的意大利,而打击了欠发达的埃塞尔比亚。

c.美国
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在孤立主义的强大压力下通过了《中立法》。

(2)埃塞尔比亚战争
①起因
9月18日,五国委员会提出了在承认意大利享有特殊利益的条件下对埃塞俄比亚实行国际共管,意拒绝,同时看出英法的妥协,于是悍然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②大国态度
a.英法
国联大会决定制裁意大利,英法主张禁止向意大利输出的物资,不包括石油、钢和铁的制成品、铜、铅、锌、煤等重要战略物资。

且1935年12月,霍尔与赖伐尔在巴黎会谈,拟定了“霍尔-赖伐尔协定”,不久消息走漏,二人均下台。

b.美国
美国于10月5日宣布对交战双方都实施《中立法》,但在意埃战争中,美国《中立法》所起的作用不是中立,却是援助了侵略者,打击了被侵略者。

(3)影响
英、法、美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使意大利向德国靠拢;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摧毁了集体安全体系。

2.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其影响。

答: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的谈话中提出了第三世界的构想。

第三世界是包括亚(除日本外)、非、拉、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的兴起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大事件。

(1)形成与发展
①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兴起的开端。

这个会议的圆满成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鼓舞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民主运动,同时加快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

②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不结盟国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③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为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它是为了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被动地位而成立的经济组织。

该集团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以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2)影响
第三世界的兴起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有一定的冲击,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