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八版)CD+AM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05 ck,cd,am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05 ck,cd,am
共用链(common chain):
一条肽链参与多种CKR的组成,称为“共用链 ”或 “公有链”,主要与信号转导有关。特异性配体结合链称 为“私有链(private chain)。
CK功能的重叠性主要是由CKR共用链决定的。
Structure of the IL-2 and IL-4 receptors Common and private chain
Lecture 5 Cytokines (CK)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 Adhesion Molecules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第八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
Part-1
Cytokines (CK)
主要内容
概念 CK的分类与命名 CK的共同特征 CK的受体 CK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受体共用链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sCKR )
sCKR 是CKR的一种特殊形式。sCKR的氨基酸序 列与mCKR 胞膜外区同源,仅缺少跨膜区和胞内区。 通过膜受体脱落或mCKR的不同剪接而形成。sCKR与 细胞因子特异性结合,但亲和力一般比mCKR低。
sCKR的产生机制 – 膜受体脱落 – mCKR 的不同剪接
➢免疫球蛋白受体超家族(Ig receptor superfamily) ➢I型细胞因子受体(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 ➢II型细胞因子受体(干扰素受体家族) ➢III型细胞因子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或七跨
膜α-螺旋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分类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C型凝集素家族 整合素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出生缺陷及干预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出生缺陷及干预
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症(地方性克汀病)
围孕期增补叶酸等多种维生素预防神经管畸形
计划生育,选择在35岁以前生育,降低先天愚型 的发生风险
降低职业危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服用 致畸药物
1、宣传倡导
利用计划生育网络,通过各种宣传形式 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营造提 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预 防意识。
没有颈部,脸面和胸部的表面处在一个平面 上。
由于这种胎儿缺少吞咽的控制机构,所 以妊娠最后两个月的特点就是羊水过多。
无脑儿与脑积水
脊膜突出(meningocele)
缺损涉及一两个脊椎, 脊膜就从这个孔突出,在表 面能看到一个用皮肤包着的 囊。
脊髓脊膜突
❖ 脊髓裂
由神经沟没有关 闭而形成的,神经组 织很广泛地露在表面
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
2003年,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 17.7/万
神经管畸形
11.2/万
尿道下裂
5.1/万
2005年某省出生缺陷前五位病合拢, 出生时脑是一块露在外 面的变性组织。这种缺 损几乎总是通连到一个 颈部开放的脊髓。
头部具有特别的外观:
眼向前突出,
美国 1998
婴儿死亡率为7.2‰ 亡率为29.2‰
其中出生缺陷占22.0% 生缺陷占16.5%
中国 2002 婴儿死
其中出
3.出生缺陷所致的寿命损失严重
匈牙利一份研究显示,出生缺陷致寿命损 失最为严重,其次才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出生缺陷的类型
❖ 整胚发育畸形

多由严重遗传缺陷引起,大都不能形
成完整的胚胎并早期死亡而吸收或流产。
出生缺陷现状
出生缺陷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
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Ig,胚胎晚期即能产生,脐带血IgM增 高提示胎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的Ig;血清IgM升高说 明有近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记忆B细胞mIgM消失。
小结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了解免疫球蛋白异质性 掌握单克隆抗体概念和特点 熟悉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思考题
1、名词解释:Ab、Ig、单克隆抗体(mAb )、HVR、CDR、调理作用、ADCC
2、临床治疗应用抗体制剂的原理? 3、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如何? 4、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5、IgG的基本结构? 6、免疫球蛋白的表位可分为哪几类?
B B
HAT培养基
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细胞
杂交瘤
细胞 瘤细胞
瘤细胞
杂交瘤
B
细胞
瘤细胞 瘤细胞
筛选 培养 增殖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及肿瘤抗原的检测 各种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细胞膜
分子及受体的检测 肿瘤的体内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生物导
弹) 治疗某种自身免疫病 抗T细胞单抗可用于抗移植排斥反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
用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物质免疫动物,刺激 多个B细胞克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含多种抗体的混 合物),此为多克隆抗体。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特异性不高。
刺激小鼠
抗原
带有多个表位
针对不同表位 的B细胞

天津医科大学免疫学课件05CDAM

天津医科大学免疫学课件05CDAM
8
3.粘附分子的主要功能
作为免疫细胞识别中的协助受体和协同刺 激信号或抑制信号
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和渗出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9
参与TH细胞活化
APC
LFA-3
MHC-II
CD2
CD4


TCR

CD3 胞
ICAM-1
LFA-1 CD45
10
滚动
参与调节炎症反应
激发
牢固粘附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指造血细胞在 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各个谱 系分化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 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4
2.CD的概念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分化抗 原,是国际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统一命名系 统,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 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即 CD。
越出血管
L-selectin
E-selectin 41/ 47 VCAM Mad.CAM
趋化因子
LFA-1 41/ 47 VCAM-1 ICAM-1/2
LFA-1 ICAM-1/2 VCAM-1
LFA-1 ICAM-1/2 VCAM-1 趋化因子
11
白细胞分化抗原 和粘附分子
主讲:高颖,副教授 办公室:主楼1002 电话:23542520转8020 Email: gaoying@
1
内容
第一部分:白细胞分化抗原及CD的概念 第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分类及
主要功能
2
第一部分: 白细胞分化抗原及CD的概念

温州医学院医学免疫学CDAM课件PPT

温州医学院医学免疫学CDAM课件PPT

APC MHC-Ag肽 MHCII / I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CD28 ----------- B7(最重要) CD2(LFA2)--------- CD58(LFA3) LFA1 --------- ICAM1
信号1
APC
Th
MHC-II
1
CD3 Ag TCR
CD4
信号1+2
APC
Th
VCAM VLA-4
LFA-1 Mac1/CDR3 P150,
95/CR4
180/95(CD11b/CD18)
165/95(CD11b/CD18) 150/95(CD11c/CD18)
αLβ2 ΑMβ2 αXβ2
血小板糖 蛋白组 (β3组)
9pⅡbⅢa VNR/β3
120+25/105(CD51/CD61) αⅡβ3 125+24/105(CD51/CD61) αvβ3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
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LFA-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
分组
成员
VLA组 (β1组)
VLA-1 VLA-2 VLA-3 VLA-4 VLA-5 VLA-6 (α7β1) (α8β1) VNR-β1
促使淋巴细胞归巢到外周淋巴结, 黏膜淋巴组织,炎症部位。
分组:以β亚单位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8个组;
第二节、黏附分子
(Adhesion molecule,AM)
165/95(CD11b/CD18)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概述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多种抗原,并将抗原信息通过MHC分子转递给淋巴细胞。
功能
巨噬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并吞噬抗原,然后在细胞内将抗原降解成短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作用机制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是B淋巴细胞的特化亚型,能够摄取并转递抗原信息给T细胞。
分类
免疫细胞的定义和分类
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侵入机体的外来抗原,如细菌、病毒等。
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
NK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杀伤受损或异常的自身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
杀伤和清除受损细胞
作用机制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并摄取抗原,然后在细胞内将抗原降解成短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这一过程对于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控至关重要。
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04
CHAPTER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总结词
主要负责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机制
功能和作用机制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主要成分,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组织。它们在感染、炎症和组织损伤等情况下迅速到达受损部位,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功能和作用机制
B淋巴细胞可分为前B淋巴细胞和成熟B淋巴细胞。前者在骨髓中分化,后者则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
分类
NK细胞是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功能和作用机制
活性调节
其他功能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
2
3
T淋巴细胞
HSC
淋巴样前体细胞
成熟T细胞
T
骨髓
胸腺
外周淋巴器官
从淋巴样前体细胞发育为成熟T细胞的过程 中伴随有T细胞表面标志的一系列变化。
依据T细胞表面标志的不同,可将其 分为不同亚群。各亚群T细胞既相互 协作,又有各自的功能特点,从而 发挥其各自的免疫学功能。
4
T淋巴细胞
T细胞的分化发育 T细胞的表面标志 T细胞的亚群及功能
IL-2的受体
γ
α
βγ β
α
低亲和力 中亲和力 高亲和力
IL-2R
静止的T细胞仅表 达低亲和力受体
活化的T细胞表 达高亲和力受体
23
丝裂原受体
T细胞表面上存在 丝裂原受体,丝裂 原与之结合后可刺 激T细胞转化为淋 巴母细胞,诱导T 细胞的增殖。
TCR
常见的T细胞丝裂原有 刀豆素A(ConA)、 植物血凝素(PHA)、 美洲商陆(PWM)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掌握:T、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生物学作用;T、B细胞亚 群及功能。
熟悉: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了解: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
1
淋巴细胞概述
NK
淋巴细胞
B
T、B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它们在 免疫应答的过程中互相制约、互相协助, 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答和清 除,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T祖细胞 CD4– CD8-TCR-CD3
胸腺皮质
阳性选择
CD4+ CD8+ TCR 及CD3低表达
获得MHC限制性
皮髓质交界处 CD4+ ♥
胸腺髓质
阴性选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D4+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
3 免疫抑制症状态
机体对抗原没有免疫应答能力,或抗原激动后免疫应答过低,如艾滋病、肝炎等。
免疫系统缺陷的类型
基因缺陷
免疫缺陷病中很多都属于基因缺陷的范畴,如SCID (严重综合征)
• 肉芽组织结核 • 间质性肺炎 • 胸关节炎等
后天因素
在细胞、化学因素等引起的因素影响下,免疫系统 的功能会出现异常,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
免疫系统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着很大影响,而免疫系统本身也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两个系统相互影响。
免疫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疾病预防
通过预防接种、保持健康饮食、保持身体习惯 等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预防多种疾病的发 生。
疾病治疗
对于疾病治疗,可以通过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 性、修复免疫系统的损伤等方法来治疗和缓解 疾病。
损伤感染和炎症
炎症
由于感染、创伤等原因引起机体免疫细胞、炎症因 子的大量聚集及各类介质分泌所致的一系列变化过 程。
• 局部红、肿、热、痛 • 局部功能障碍
感染和损伤
获得性免疫和固有性免疫系应激状态下的表现。 • 血管扩张 • 白细胞移行和浸润
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鉴别侵入物
利用固有免疫及其产品鉴别侵入物, 以便确定所需 的免疫抗原和相应的激活物。
免疫记忆
感染后,机体形成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经过一段时间延缓的时间,如果再次遇到病原体, 机体会非常迅速的使记忆细胞及抗体反应,从而产生应急反应。
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参与
2
通过活化T细胞增殖、增强T细胞对肿瘤
抗原的识别和刺激具有防汛作用。
3
肿瘤免疫干扰作用
肿瘤细胞通过合成表面抗原分子、抗原 诱导表达分子产生免疫影响。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本科ppt课件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各种TLR及其相应配体
肽聚糖、磷壁酸(G+) 细菌脂多糖
LPS(钩端螺旋体) 分枝杆菌细胞壁组分 酵母多糖(酵母菌)
LPS(G-) 磷壁酸(G+) RSV F蛋白 dsDNA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0~4h
屏障、补体、吞噬细胞、细胞因子,菌少则愈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4 ~96h
炎症加强、发热、急性期反应、B1、 T、NKT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抗原异物刺激 机体 产生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清除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三)、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
上皮细胞 吞噬细胞 NK细胞 γδT细胞 B1-B细胞 肥大细胞 NK1.1+T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缺陷(本)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缺陷(本)

3、补体受体缺陷(DAF受体缺陷)
红细胞缺乏DAF受体 对补体介导的溶解作用敏感 阵发性粒细胞缺乏症
*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1500/mm2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几乎缺如
* 病因:髓样干细胞分化障碍 * 临床表现:严重咽炎,多死于败血症或脑膜炎
* X连锁隐性遗传,女性为携带者,男性发病; * X染色体上的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缺陷 * 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 *血清中各类Ig 水平明显降低或缺失(IgG<2g/L)
*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1.DiGeor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孕娠早期第III、IV咽 囊神经嵴发育障碍,胸 腺、甲状旁腺、主动脉 弓、唇和耳等发育不全。
免疫缺陷病
一、概述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四、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
感染;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药物; 肿瘤; 放射损伤等。
(一)继发于某些疾病的免疫缺陷病 1、感染导致的免疫缺陷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HIV/AIDS的流行情况 (2)HIV的感染过程 (3)发病机制与免疫学异常
原发性可遗传和婴幼儿发病
免疫缺陷病
一、概述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原 发 性 免 疫 缺 陷 病 (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 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可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 ( T 、 B 细胞和联合缺陷)和非特异性补体免疫缺 陷(补体与吞噬细胞缺陷)。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又称表位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 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

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抗原的异物性*理化性状*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机体方面的因素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特点 TD-Ag TI-Ag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 IgG为主 IgM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蛋白质抗原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T-GY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细胞-T-GY

T细胞抗原受体(TCR)


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分子基础; 由αβ或γδ二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属Ig超家族。

特点:只识别结合
抗原肽-MHC复合物
TCR
T细胞抗原受体(TCR)
β γε
NH2
α
NH2
NH2 -s-s-s-s-
εδ
NH2
-s-sNH2 NH2
-s-s-
ζ ζ
胞内感染Th1占优势, 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蠕虫感染Th2占优势,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CD8+T细胞
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CD8
杀伤
CD8
杀伤机制 1、细胞裂解: 穿孔素、颗粒酶 2、细胞凋亡: Fas/FasL途径 3、分泌TNF-等细胞因子
按功能状态分类
初始T细 胞 CD45RA
病毒受体
CD4分子是HIV壳 膜蛋白gp120的受 体故HIV可选择性感 染CD4+T细胞,导 致AIDS的发生。
gp120
DNA
CD4
CD4
细胞因子受体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过程,这些细 胞因子就是通过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
IL-2的受体
γ α β γ β α
低亲和力 中亲和力
T淋巴细胞
HSC
淋巴样前体细胞
T
成熟T细胞
骨髓
胸腺
外周淋巴器官
从淋巴样前体细胞发育为成熟T细胞的过程 中伴随有 分为不同亚群。各亚群T细胞既相互 协作,又有各自的功能特点,从而 发挥其各自的免疫学功能。
T淋巴细胞
T细胞的分化发育 T细胞的表面标志 T细胞的亚群及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K细胞
CD16 ( FcRⅢ ) 、 CD56 ( NCAM-1 ) 、 CD94 、 CD158 ( KIR ) 、 CD161 ( NKR-P ) 、 CD314 (NKG2D)、CD335(NKp46)、CD336(NKp44)、CD337(NKp30)
CD30 、 CD32 ( FcRⅡ)、 CD45RA 、 CD45RO 、 CD46 ( MCP )、 CD55 ( DAF )、 CD59 、 CD279 (PD-1) CD11aCD11c、CD15s(sLex)、CD18(整合素2)、CD29(整合素1)、 CD49aCD49f、CD54(ICAM-1)、CD62E(E选择素)、CD62L(L选择素) CD25(IL-2R)、CD95(Fas)、CD178(FasL)、CD183(CXCR3)、CD184(CXCR4)、 CD195(CCR5)
相互识别和作用。
4.黏蛋白样家族(mucin-like family)

一组富含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糖蛋白,包括CD34、 GlyCAM-1、PSGL-1等3个成员。 为选择素的配体, 参与早期造血的调控和淋巴 细胞归巢。

5.钙黏蛋白(cadherin)家族


一类Ca2+依赖的AM,其中与免疫有关的主要是E-、 N-、P-cadherin等. 调节胚胎形态发育和实体组织形成与维持。
CTL dissociation and target cell apoptosis
CTL binds the antigenic :MHC I complex
Destruction of the target cell, DNA fragmentation
CTL dissociates and binds to another target cell

T细胞表面标志
(二)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3. CD79a/CD79b
4. CD19/CD21/CD81复合物
3. CD79a(Ig)/CD79b(Ig)

与BCR结合成复合物, Ig/Ig相当于TCR-CD3复 合体中的 CD3 分子,参与 抗原识别信号的传递

属B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
参与免疫应答的CD分子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一、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一)参与T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1. CD3 2. CD4 和CD8 (二)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3. CD79a/CD79b
1.CD64( FcRI) * 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及DC;为高亲和力FcR;介导ADCC和调 理吞噬; 2.CD32(FcRII) * 分布广泛;为低亲和力FcR ;介导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 3.CD16(FcRIII) * 低亲和力 FcR,主要结合IgG1 、IgG3 ;可介导 ADCC 和调理吞 噬。 4.CD89 * 为中亲和力Fcα R;可介导ADCC和调理吞噬。 5.FcRI * 是高亲和力Igε R,分布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I型 超敏反应。 6.CD23(FcRII) * 表达于 FcR B 细胞和单核细胞;是低亲和力 FcR ;参与 IgE 合 成的调节。
4. CD19/CD21/CD81复合物
参与T细胞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1.
CD3
* CD3由、、、、5种多肽链组成;
* CD3与TCR形成TCR-CD3复合体;
* CD3分子可稳定TCR结构,并传导活化信 号至细胞内; * 是成熟T细胞特征性的表面标志;
2.CD4和CD8

是 TCR 识 别 抗 原 的 共 受 体 , 分 别 结 合 MHC-II和MHC-I分子。 鉴定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 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感染有关
FasL-Fas诱导细胞凋亡
Process and presentation of antigen by target cell
TCR/antigenic peptide:MHC I complex
CTL activated kills the target cell (granzyme/ perforin, FasL/Fas)
Th cell
Signal 2 Th cell activation Signal 1
B cell activ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 and B cell
CD2-CD58

二者结合参与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并产生T细胞 活化信号。 CD2又称为绵羊红细胞受体

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二、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1. 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CD28与CD80(B7-1)/CD86(B7-2)分子 另外: 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
2.
B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CD40与CD154(CD40L)
Specific signal
Specific signal
一、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1. 参与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穿越血管
内皮细胞渗出
2.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活化
3.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壁(扫描电镜图)
AM与临床
(一)黏附分子与免疫缺陷病 (二)黏附分子与自身免疫病 (三)黏附分子与移植排斥 (四)黏附分子与肿瘤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 单克隆抗体所
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CD。CD分子即是细胞膜分子的命名编号(1-363)。
分 组 T细胞 B细胞 髓样细胞 血小板
CD分子(举例) CD2、CD3、CD4、CD5、CD8、CD28、CD152(CTLA4)、CD154(CD)、 CD278(ICOS) CD19、CD20、CD21、CD40、CD(Ig)、CD79b(Ig)、CD80(B71)、 CD86(B72) CD14、CD35(CR1)、CD64(FcRⅠ)、CD284(TLR4) CD36、CD41(整合素Ⅱb)、CD51(整合素v)、CD61(整合素3)、 CD62P(P选择素)
* 指镶嵌在胞膜脂质双层结构中的膜蛋白 ,包括表面抗原、表面受体及其它 分子,是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基质间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
* 指不同谱系白细胞在分化、发育、成熟、活化的不同阶段,出现或消失
的细胞表面标志,多为跨膜糖蛋白。
细胞与血管内
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 功能:
主要介导血液流动状态下白细胞与血管内皮
细胞的局部粘附,在rolling过程中起作用。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概念:是一类具有与IgV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其氨 基酸组成也与Ig有一定同源性的分子。 种类:包括MHC分子、TCR、BCR、IgFc受体等等 功能:主要介导T细胞-APC/靶细胞;T细胞-B细胞间
Costimulators
molecule
complex
stimulate
Anergy
block
Signal-Associated Molecules for Th Cell Activation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CTLA-4调控T细胞的活化
B cell
Antigen Antigen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细胞膜分子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 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和通过分泌细胞因
子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免疫细胞之
间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是表达于细胞表面多种多 样的功能分子,包括细胞表面的多种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膜分子参与免疫系统中常见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第 六 章
CD分子和黏附分子

粘附分子的类别及特征
1. 整合素家族 2. 选择素家族 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4. 黏蛋白样家族
5. 钙黏蛋白家族
1. 整 合 素 家 族 (integrin family)

结构与分类 : 为α和 β链组成的二聚体 , 按β亚单位的不同分
8个组。

功能: 主要介导细胞
与 ECM 粘 附 , 以 及 白
主 要 内 容

基本概念
白细胞表面标志 白细胞分化抗原 分化群
CD分子的结构、作用特点 免疫相关CD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发育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 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基本概念

表面标志(surface marker)
非谱系 黏附分子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内皮细胞 碳水化合物结构 树突状细胞 干细胞/祖细胞 基质细胞 红细胞
CD106(VCAM-1)、CD140(PDGFR)、CD144(VE钙黏蛋白) CD15u、CDCD、CD75 CD83、CD85(ILT/LIR)、CD206(苷露糖受体) CD34、CD117(SCF受体)、CD133、CD243 CD331CD334(FGFR1FGFR4) CD233CD242(多种血型抗原和血型糖蛋白)
Target cell apoptosis
CD分子的应用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
磁珠分选淋巴细胞
手动分选
自动分选仪
流式细胞仪分选淋巴细胞
双参数直方图点图
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