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
胃癌胃镜报告单

胃癌胃镜报告单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结果•胃镜所见:弯曲部可见一凹陷性溃疡,边界不清楚,大小约为1.5 cm × 1.0 cm。
胃窦部可见一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
胃体部黏膜存在轻度充血,无明显异常突起及溃疡。
胃底部黏膜光滑,无异常改变。
•病理诊断:胃溃疡及胃窦粘膜异型增生。
胃镜所见详解弯曲部溃疡在胃镜检查中,弯曲部可见一凹陷性溃疡。
溃疡的边界不清楚,大小约为1.5 cm × 1.0 cm。
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定溃疡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胃窦部隆起在胃镜检查中,胃窦部可见一半圆形隆起。
隆起的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溃疡和破坏迹象。
需要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以确定隆起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胃黏膜充血胃镜检查显示胃体部黏膜存在轻度充血。
充血可能是由于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引起的。
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充血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病变。
胃底部黏膜光滑胃镜检查显示胃底部的黏膜光滑,没有发现异常改变。
这是正常的胃黏膜表现,没有发现异常病变。
病理诊断详解胃溃疡经病理学检查,弯曲部的凹陷性溃疡被确认为胃溃疡。
胃溃疡是慢性炎症或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胃壁局部溃疡。
胃溃疡的病理特征包括溃疡区域的破坏和炎症细胞浸润。
胃窦粘膜异型增生经病理学检查,胃窦部的半圆形隆起被诊断为胃窦粘膜异型增生。
胃窦粘膜异型增生是指胃窦部黏膜上的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或变异。
这种异常增生可能是由于炎症、病毒感染、萎缩性胃炎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结论根据胃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结果,本次检查显示了弯曲部溃疡和胃窦粘膜异型增生的存在。
需进一步与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相结合,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注意:以上病理诊断仅供参考,最终的诊断结果应由医生根据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病例报告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病例报告摘要早期胃癌是胃癌的初始阶段,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例报告通过对一名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早期胃癌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并对早期胃癌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一、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1周”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呈持续性隐痛,进食后可缓解。
1周前症状加重,伴有反酸、嗳气。
患者否认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无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无手术、外伤史。
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中无胃癌病史。
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85mmHg。
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隐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胃窦部局部胃壁增厚,黏膜下可见小结节影,增强后轻度强化。
考虑胃癌可能。
内镜检查:胃镜示胃窦部见一大小约1.0cm×1.5cm溃疡,边缘不规则,底部覆污秽苔,活检质脆。
超声内镜示胃壁局部增厚,层次不清,黏膜下可见低回声结节。
病理检查: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腺癌。
免疫组化:HER2(),MLH1(),MSH2(),MSH6(),PMS2()。
诊断:早期胃癌。
治疗: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无淋巴结转移。
术后予以化疗,随访1年,患者无复发及转移。
二、讨论1. 早期胃癌的病因:胃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
常见内镜图象-胃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Ⅱ型)
• 胃窦小弯、 后壁、大 弯见巨大 溃疡,四 周环堤呈 结节状隆 起。胃镜 活检为低 分化腺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Ⅲ型)
• 胃底贲门 区,见不 规则型溃 疡向四周 浸润,与 正常组织 分界不清。 胃镜活检 为低分化 腺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Ⅲ型)
常见内镜图象
胃癌
早期胃癌分型示意图
• Ⅰ型: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Ⅱ型:平坦型。 病变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此型又可分为以下三个亚型:Ⅱa型:表浅隆 起型,病灶轻度隆起。Ⅱb型:表浅平坦型,病灶凹陷和隆起均不显著。Ⅱc 型:浅凹陷较显著。Ⅲ型:深凹陷型。病灶凹陷较显著。混合型:常见的 有Ⅱa+Ⅱc;Ⅲ+Ⅱc;Ⅱc+Ⅲ等。小胃癌与微小胃癌:根据日本1979年第 17届内镜秋季年会制小胃癌癌灶6-10mm,微小胃癌〈5mm。内镜活检确 诊胃癌而手术标本未发现癌者,为超微小胃癌(一点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Ⅳ型)
• 幽门前区及幽门 粘膜浸润增厚, 局部蠕动消失。 胃镜难以通过幽 门。胃镜活检为 慢性萎缩型胃炎, 中度肠化。钡餐 透视诊断为皮革 胃。手术证实, 大体标本病理为 胃粘液细胞癌, 侵及全层。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Ⅳ型)
• 全胃粘膜皱襞因癌 浸润而形成恶性巨 大皱襞,皱襞间可 见溃疡形成,因肿 瘤主要在胃壁夹层 浸润,有时单凭胃 镜活检难以证实诊 断,本例胃镜活检 为胃溃疡并见少许 异形细胞。手术证 实为皮革胃。皮附 近脏器广泛粘连, 不能切除,关腹。
• 胃窦前壁见 不规则溃疡, 底苔多数有 出血,溃疡 向四周浸润, 无突然高起 的陡峭环堤, 与周围正常 组织无明确 界限。胃镜 活检为低分 化腺癌。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治进展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治进展随着内镜器械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早期胃癌(Early Gast ric Cancer ,EGC)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下微创治疗也逐渐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及时发现、准确诊断早期胃癌,对正确选择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近年来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进展做如下介绍。
1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1.1色素胃镜(Ch romoen doscopy)色素胃镜是指把一定浓度的色素或染料喷洒或涂布于胃黏膜,使普通胃镜下不易发现的病灶充分显示出来,或使普通胃镜下观察到的病灶变得更加清晰明确的一种胃镜诊断方法。
目前常用于早期胃癌检查的色素主要有靛胭脂和美蓝两种。
普通胃镜检查结束后,用0.2%靛胭脂喷洒涂布整个胃黏膜或黏膜的可疑病变处,沉积在胃凹陷部位的靛胭脂呈现浅蓝色,与胃黏膜的橘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常的胃黏膜表现出清晰的胃小区结构,EGC 可以有以下表现:正常胃小区结构消失,表面呈现颗粒样或结节样凹凸异常,颜色发红或褪色,黏膜下的血管紊乱或消失,病变区易出血,黏膜僵硬。
美蓝为吸收性染料,常用0.2%~0.7%的溶液喷洒胃黏膜。
正常胃黏膜上皮不能吸收美蓝而不着色,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黏膜着色快而浅,胃癌细胞着色慢,需半小时以上,颜色深蓝或黑色,不易冲洗掉。
临床上靛胭脂比较常用。
1.2放大内镜(Magn ifin g En doscopy)放大内镜可观察胃黏膜的微细结构变化,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区分组织学类型以及判断病变的深度和范围。
观察对象主要为小凹形态(Pit Pat ter n)和微血管形态。
由于胃小凹的分型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的标准,关于EGC 小凹特征性表现的报道也不尽相同。
Tajiri 等[1]报道在放大内镜下,隆起型EGC 的小凹形状不规则,管状腺癌的黏膜微血管不规整,较增生性息肉或腺瘤的胃血管粗而短,乳头状腺癌的微血管长而曲折,而在凹陷型的EGC 中,小凹形态多为不规则的管状结构,并且与周边黏膜相比,病变处小凹结构较小,其中低分化EGC 的微血管为细网状和螺旋状。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干货满满)

教你如何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来源丨消化道早期癌内
10% 左右,远低于日本
70%)和韩国(约 50%)的水平。早期胃癌检出率的
2-3-1)。
2-3-1 早期胃癌漏诊病例
病例 1,初次胃镜检查,胃角小弯可见一凹陷型病灶,
病例 1,3 年后该患者复查胃镜,发现胃角小弯进展期癌,
C. 病例 2,初次胃镜检查,胃窦后
2-3-5 变换观察的角度来发现轻微的凹陷或隆起
垂直视角发现发红的Ⅱ c 型病灶。B. 变换观察角度,发
变换观察的距离来发现病灶
远景发现贲门口 1 点钟方向轻微的凹陷,黏膜皱襞中
B. 近距离观察,发现凹陷性病灶
2-3-7 注意黏膜皱襞的变化
通过黏膜皱襞的中断,可以清楚地发现胃窦后壁Ⅱ c 型
B. 胃窦体交界大弯,可见黏膜皱襞变浅,提示Ⅱ c
2-3-8 注意病灶表面微细结构与周边正常组织的差异
中距离观察,胃窦前壁可见一略发红的病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抵近观
通过改变充气量,更清晰地显示病灶
未充分给气前,病灶的形态、边界难以判断(反转镜身);
充分给气扩张后,可见胃体前壁至小弯边界清晰的发白凹
2-3-8);通过变换充气量来观察病灶(图
)。以上为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要点。
8.5折优惠,包邮,正品保证。
4月28日(下周五)正式发
2-3-4 早期胃癌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清晰的边界和不规
胃体小弯可见具有清晰边界的凹陷型病灶,边界不规则,
B. 胃窦大弯萎缩背景上可见明显隆起型病
C. NBI 非放大下即可见该隆起病灶表面有不规则分叶样
D. 胃窦小弯病灶,表面黏膜色调及形态不规则;
内镜下早期胃癌分型

内镜下早期胃癌分型胃癌是发生在胃的恶性肿瘤,而早期胃癌是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即肿瘤侵犯胃壁的内壁较薄时,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
而且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其中西北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及江浙地区发病率较多,男性发病率较高,约为女性的 2 倍。
根据内镜下胃癌的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三种形态。
隆起型:胃癌组织突出胃黏膜表面;平坦型:胃癌组织和胃黏膜在同一水平;凹陷型:指胃癌处组织相对于胃黏膜凹陷,呈溃疡状,就像平地里的低洼处一样,低洼处粘膜破损。
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的说一说胃癌和怎么具体分型。
一、胃癌的病因和症状胃癌发病的原因比较多,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和饮食的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基因突变、慢性胃部疾病等原因导致的。
饮食上主要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及烟熏食物导致的,因为以上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质。
幽门螺杆菌能够促进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可以致癌,家族型消化道恶性肿瘤遗传引起的。
长期吃隔夜食物也是可以导致胃癌发生率增高的。
对于胃癌主要采取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不过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或没有任何表现。
上腹不适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
消化不良又表现为腹胀、易饱、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反胃,多发生于饭后,一般程度较轻,没有规律性,多不引起注意和重视。
就医时也常常被看成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加之患者对各种检查的怀疑和轻视,多自行买点胃药症状消失即以为痊愈。
早期胃癌确实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较多见的症状是上腹不适,如轻度胃部疼痛、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
如病变发生在胃窦部,会导致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出现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
按照溃疡病服药治疗,起初症状多会消失,如果没有进行胃镜检查的话,往往认为痊愈,延误诊断和治疗。
胃镜结果怎样表示胃癌

胃镜结果怎样表示胃癌胃镜结果表示胃癌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现早期可以有效治疗,因此接受胃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胃癌。
胃镜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胃壁,根据胃镜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是否有胃癌。
胃镜结果表示胃癌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胃壁隆起、凹陷:胃癌肿瘤大小不一,有些可以引起胃壁的隆起,有些肿瘤较小,不容易观察到,但还是能够引起胃壁的凹陷。
2.溃疡:胃癌溃疡是胃癌早期的一种表现,溃疡面呈现出不同大小的糜烂面,表面不光滑,可以见到血管暴露。
3.浅表增生性胃炎:胃癌发病最初的症状为浅表增生性胃炎,胃黏膜表面的纹路改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充血。
4.弥漫性增生性胃炎:部分病例阳性胃癌初期表现为弥漫性增生性胃炎,胃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小凸起,数量多的形成伞形状,整个胃黏膜变得毛糙、颗粒状。
5.癌态转化:胃癌病变某些时候可以表现为一些不典型类型,其中多数是黏液型癌。
这些癌症引起的黏液状物质黏附在胃黏膜上,难以识别。
胃癌的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手术可直接切除胃癌的肿块、周围淋巴结及邻近组织。
手术可以分为胃癌根治术和辅助性手术。
胃癌术后饮食:1.小榄菜、萝卜丝、腌黄瓜、泡菜之类的咸菜最好不要吃,这类食物多盐分及梁酸成分,受刺激后易发生幽门痉挛,引起术后反复呕吐。
2.猪肝、大黄鱼、花生、瓜子仁、腰果等油脂重的食物应忌食或减少进食,以免肠胃负荷过重。
3.萝卜、莴苣、生姜等食物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健胃,但不可忽视调味料的量,肉类应用酱油和酱油味精慢慢调味,以免因油腻或下垂胃的作用引起肠胃胀气或术后恶心。
二、放疗治疗胃癌放疗治疗通常采用放射线、质子、中子甚至是量子等能量较高的电子束为基础,主要针对肿瘤区域进行治疗。
三、化疗治疗肿瘤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的方式来治疗体内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需要长期锻炼身体以维持身体健康,但运动强度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
2.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和饮水的卫生,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物过咸、过辣、过酸,不要喝过于浓浊、多糖、多蛋白质的饮品。
胃癌

二 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HP):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高发的重要危险 因素之一,其与胃溃疡、胃炎存在有着显著 的协同作用。其机制: HP分泌毒素及催化 亚硝化作用。 WHO已将HP列为胃癌的Ⅰ 类致癌病原,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无HP 感染,人类可降低35%以上的胃癌发病率。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for Stomach Cancer in world.
世界胃癌年龄调整发病率
From Parkin, D. M.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5;55:74-108. Copyright ©200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结节状隆起,无聚合皱襞,病变处无蠕动。
胃溃疡
溃疡型胃癌
五 辅助检查
其他检查
目前还有电子超声内镜广泛应用于手术切除可 能性的评估,对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有无 淋巴结转移有更高的准确性。 腹腔镜检查,明确有无腹膜转移、有无肝脏转 移,提供准确的术前分期,为治疗方式作出合 理的选择。 MRI及CT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 外生长的范围。
性转移,无法切除,半年后死亡.
病பைடு நூலகம்3
女性, 35岁,下腹部隐痛不适,消 瘦.PE:下腹部包块,B超发现卵巢11cm
肿块,以卵巢癌诊断入院.进一步检查,胃
镜检查发现原发灶为胃癌. 给予化疗和
生物治疗.存活一年左右.
上述病例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的问题:
1.胃癌究竟有无典型临床表现?如何诊
断与治疗。
2.什么是胃癌危险因素,如何预防?预 后取决于那些?
内镜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消化内镜的发展消化内镜从硬质内镜到纤维内镜最后发展到电子内镜。
目前电子内镜新技术层出不穷。
超声内镜系统。
1980年美国首次报道应用超声与普通内镜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开创了超声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此后超声内镜器械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超声内镜检查以及镜下介入治疗是消化内镜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胶囊内镜。
最早由以色列开发研制,形如胶囊,属一次性用品,含有闪光装置和摄像传感器。
吞服后通过整个消化道,所拍摄的图像经腹部的遥控接收器存于电脑加以分析。
胶囊内镜则随粪便排出。
胶囊内镜对小肠检查价值较大,患者痛苦少,由中国学者发明的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实现全消化道的观察、诊断。
放大内镜。
1990年代,日本Olypus公司和Fujinon公司先后开发出放大内镜。
其工作原理是在内镜头端接近目镜的地方安装可以移动的凸镜,能将局部病变黏膜放大10~100倍,可观察到胃小凹和结肠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特征。
放大内镜结合色素内镜技术,更有助于提高小癌灶、微小癌灶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其他还有例如小肠内镜、磁控胶囊内镜、放大内镜等;不管是哪一种内镜,其主要的诊断价值在于: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内镜等。
消化道肿瘤及早癌临床定义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包括大肠癌,胃癌,食道癌,早期的这些肿瘤。
对于不同的消化道早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早期的食道癌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在内镜下进行一个微创的切除,在内镜下把黏膜切除,从而避免切伤患者的食道,创伤比较小,也可以重建上消化道,这是早癌的处理方法。
上消化道内镜的检查:术前准备很重要,术前常用药有:祛粘剂:得佑(链霉蛋白酶颗粒),比较贵。
一般用2支糜蛋白酶加5ml西甲硅油加1克碳酸氢钠配成50ml,检查前15-30分钟口服加在床上不停地变换体位,比德佑便宜,效果很好。
也可以用来检查中冲洗。
局麻除泡剂:达克罗宁。
胃镜怎样查出胃癌

胃镜怎样查出胃癌胃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通过肠镜插入患者的口腔到胃里,检查胃部内部病变情况。
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癌早期病症,以及其他的胃部病变。
胃癌是指胃黏膜或胃肠道黏膜罹患发展成癌的一种病变。
临床上,胃癌是一种很常见的肿瘤,早期病症表现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扩散到淋巴、肝、脾、腹膜、骨等处,导致胃癌的高病死率。
胃癌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胃癌如果检查出来,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早期的胃癌通过手术完成切除,直接消灭病灶,预防它扩散到其他部位,避免手术后复发。
二、化疗手术后,化学药剂可以通过射入静脉的方式,杀死体内细胞,以减少分裂,预防病灶扩散和复发。
与手术治疗相比,化疗可以通过杀死难以被手术切除的癌细胞,改善患者的存活。
三、放疗治疗鉴于胃癌已经扩散,遍布全身,无法彻底切除,通过高能X 线,伽玛射线的定位,杀死癌细胞,有效推迟患者的生命阶段。
四、中医及其他非药物治疗中医以及其他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气功,被患者们广泛采用,以舒缓痛感,增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复发。
注意事项:一、胃镜检查前一天晚上不能进食,特别是含有粗纤维的食物。
如苹果,香蕉等。
二、检查当天患者应该空腹状态,空腹时间至少8个小时。
三、检查前需要解除腹部疼痛、胀气等不适症状。
四、胃镜是一项微创手术,不合适或过敏的人群,建议避免检查。
五、在检查时,需要服用精神镇定剂,以缓解恐惧心理。
检查结束后需要多喝水,以缓解喉咙不适。
六、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生命体征,处理手术后的的疼痛感。
饮食以清淡为主,逐渐恢复进食,饮食中肉食应加工熟后再食用。
七、放疗、化疗治疗过程中,仍需注意休息,调理心态,勤洗手洗脚,避免感染疾病。
此时,需要积极面对癌症,坚信治愈希望,向医生咨询,寻求专业帮助。
总之,早发现早治疗是胃癌治疗的最好方法。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癌症早期病症,从而及时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和病情护理,以维护身体健康。
胃癌的早期症状

胃癌的早期症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通常在晚期才能发现,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因此,了解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早期症状,以便我们能够更加警觉并及早采取措施。
1. 消化系统问题胃癌早期常表现为胃肠道问题。
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常见的胃部疾病如溃疡等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
然而,如果这些问题出现频繁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
2. 食欲改变胃癌患者有时会出现食欲改变的情况。
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或者食欲增加。
患者可能会感到饭量明显减少,进食后很快感到饱腹或不适。
这种情况常被认为是消化不良或其他胃肠道问题的症状,但也可能是胃癌的信号之一。
3. 消瘦消瘦也是胃癌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不明原因地体重减轻,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胃癌长期引起食欲不振,导致食物摄入减少,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虽然体重下降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表现,但对于长期存在的体重减轻,我们应该警惕胃癌的可能。
4. 其他系统的症状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胃癌的早期还可能出现其他系统的一些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乏力、贫血等,这是因为胃癌会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另外,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促等呼吸系统问题,这是因为胃癌扩散到胸腔导致压迫呼吸器官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早期症状并非都是胃癌特有的,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因此,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
总结起来,胃癌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消化系统问题、食欲改变、消瘦和其他系统的症状。
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并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如果有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
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

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进展朱黎明1,戴强t,吴云林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上海2019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25)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进展期胃癌预后不佳。
5年生存率仅20%一40%,而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5年生存率高达80%一90%。
许多文献显示,约半数EGC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进展期胃癌。
因此。
胃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如能在胃癌的早期阶段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技术检查出来。
对于提高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病变的主要手段。
近10年来,出现了许多内镜领域里的新技术.对于提高EGC的检出率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就针对EGC的内镜诊断新进展作一综述。
超声内镜一、超声内镜(EUS)的特点和对EGC浸润深度判断的优势EUS是将超声波和内镜结合起来的一种内镜检查方法,通过将超声探头导入胃腔贴近病灶进行扫描,可清晰观察病灶的浸润深度以及探查胃周围淋巴结和附近脏器转移情况.为EGC 的确诊和治疗前TNM分期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正常胃黏膜娃示5层回声。
分别是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5层清晰结构.分别对应组织学界面层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
胃癌声像表现在低回声病灶取代几层或全层结构.形成缺损、不规则、中断等现象。
病灶局限在第3层高回声内为EGC。
EGC在EUS的典型表现是低回声的不规则病灶.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结构紊乱、破坏或增厚.第2层低回声区或第3层高回声区不规则狭窄、隆起、回声不均匀等表现。
EUS易于鉴别EGC与进展期胃癌,对隆起型和平坦型胃癌的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凹陷型。
Barbour等121运用EUS对209例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肿瘤分级后认为,EUS可以准确预测早期和进展期肿瘤,从而可以帮助进展期肿瘤患者在手术前治疗。
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

11 85% 18 42.9% 11和16 22.45%和32.65%
3个月时病理重度浅表性炎 伴中度肠化、中度不典型增生 HP+++
1年后Ⅲ型sm胃腺癌Ⅱ级
• 综上,对高危人群,特别是对胃癌前疾病进 行长期随访和监测是防治胃癌的关键,而胃 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往往是从胃癌前疾 病的长期追踪随访中获得。
郑某 72岁 Sm腺癌
• 胃息肉癌变率6%~27%,腺瘤性息肉直径大于2cm癌 变率达50%以上。 • 胃溃疡癌变率2%以下。 • 残胃癌指良性病变切除胃5~10年,胃癌切除10~15 年发生的残胃癌,国外报道发生率6.3%~10.6%,为 对照组的3-6倍。
例数
随访(月) 癌变
比例
Lansdown 13 15 Saraga 85 42 Farinati 49 12和60
•
癌前病变的发生及其性质与癌变机制有联系。 关于癌变,有两阶段学说,即触发过程和促进 过程。触发过程是由于某些致癌物质引起的细 胞变化,是非特异的,但可以遗传给子代细胞, 并一直到变成癌细胞。这种病变的细胞一般处 于静止状态。促进过程是指癌变的细胞由于一 些刺激而活跃增生,如免疫系统的变化、激素 平衡的失调、慢性刺激及炎性刺激等,也有时 是致癌物质的重复作用。这时,致癌物质既是 触发因素,又是促进因素。细胞的触发变化包 括体细胞的突变,并反映出细胞遗传物质-DNA 的变异。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上出现异常, 都是癌前病变组织中所常见的细胞病变,也是 触发过程的组织细胞学上的表现。
进展期胃癌临床表现
• • • • • • • 上腹痛-----最常见 37.5% 贫血----40.1 % 体重下降---60.4% > 10kg 食欲不振 腹部不适 无主诉-----4.6% 便潜血++ ----81.7%
胃癌初期症状表现有哪些呢,治疗方法

胃癌初期症状表现有哪些呢,治疗方法胃癌初期症状表现:1.上腹部不适感:胃癌初期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感,表现为隐痛、胀气、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炎等较为常见的胃病,因此初期的胃癌往往容易被忽视。
2.食欲减退:胃癌病人在初期还表现为食欲的改变。
由于胃部占据身体的较大部分,对于胃癌患者而言,食欲不振多半因为胃肠道存在问题。
3.体重下降:胃癌病人在初期肯定会出现形体上的改变,且这种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比较明显的,即体重下降。
胃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早发现,病情将愈加恶化。
4.消化不良:这个症状众所周知,几乎是所有胃病的通病。
如果出现了进餐后打嗝、恶心、饱胀等症状,那么就该考虑是否是胃癌的问题了。
5.呕吐现象:胃癌病人在初期除了食欲减退和进餐不适感之外,还会表现出明显的呕吐现象,有的更是伴随有明显的血痰、腹痛等情况。
如果这些症状在服用药物、调整饮食等措施后没有得到缓解,就应该考虑是有严重的疾病缠身了。
胃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针对早期的胃癌,可采用胃部切除术或胃肠吻合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对于晚期的胃癌,手术干预的效果较弱。
2.化学治疗:胃癌的化学治疗可采用单独化疗或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深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进行应对。
3.放疗治疗:胃癌的放疗治疗是采用电离辐射对肿瘤进行杀灭,以此减轻患者的症状。
4.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通常是通过改变人体气血、阳气、阴气等整体组织状态以求达到解瘀、化痰、清热、止血等目的。
治疗胃癌的注意事项:1.注意生活与饮食习惯:胃癌的患病率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高糖分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
2.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针对早期的胃癌,手术疗法是较好的选择,而针对中晚期的胃癌,综合治疗效果较佳,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胃癌的早期预防与治疗十分重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60岁
住院号:XXXXXX
临床信息:
患者主诉腹痛、消瘦1个月。
饮食及排便情况正常。
病理标本:
胃黏膜活检标本。
组织取材部位:胃小弯侧。
镜下观察:组织呈水肿、炎症,黏膜表面有浅表充血。
病理诊断:
胃黏膜轻度炎症(慢性炎症巨细胞化)
胃腺性不典型增生
胃上皮内非典型增生
(符合胃早癌)
病理报告:
镜下观察显示,胃黏膜组织呈水肿、炎症,黏膜表面有浅表充血。
光镜下可见一些小淋巴细胞浸润,并呈散在分布。
局部形
成固有层组织的炎症巨细胞,并有胃腺上皮轻度增生。
胃黏膜表面上皮非正常变厚,某些区域上皮增生明显,萎缩不明显,但对比于正常胃黏膜上皮,上皮非典型改变轻度增多。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观察,可见胃黏膜呈轻度炎症,炎症巨细胞化,胃腺性不典型增生以及上皮内非典型增生,符合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
综上所述,根据胃黏膜活检标本的病理观察,诊断患者为胃早癌。
建议进一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内镜超声以及病理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深度。
(以上为虚拟信息,仅供参考)。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10223 (1)

微血管缺失 Absent
黏膜表面出现了丌透明物质(比如白色的丌透明物质WOS), 使得微血管形态模糊难辨
微表面规则 Regular
有较一致单个隐窝上皮表现为均一的圆形、椭圆形、管状、 线型、弧形、乳头状结构。隐窝上皮的宽度和长度基本固定。 排列规则、分布均匀。
微表面丌规则 Irregular
单个隐窝上皮表现为丌规则的管状、线形、弧形、乳头状、绒 毛状结构。隐窝上皮的长度和宽度发生了改变且排列丌规则、 分布丌均匀。
病例三
NBI放大下其他特征性改变
Light blue crest White opaque substance Tree like appearance
LBC(Light blue crest) 亮蓝冠
The LBC is defined as “a fine, blue , white line on the crests of the epithelial surface”
NBI下的胃窦黏膜
可见规则的线条状(linear)和网状(reticular)表 面结构,隐窝开口消失(其实隐窝开口未消失,只是 变得隐约难见);微血管结构是线圈状(coil-shape) 的;看丌到汇集静脉(CV)
胃窦黏膜上皮的示意图(基于VS结构)
隐窝开口CO
上皮下微血管SEC 中间区域IP
色泽改变(发红或发白) 黏膜粗糙(有颗粒感,结节样) 形态改变(凹陷、隆起、皱襞中断) 蠕动情况(活动度欠佳)
胃早癌的形态分类(巴黎分型)
色素胃镜
(普通胃镜+色素喷洒)
0.1%靛胭脂
明确病变轮廓及结构
0.3%-0.5%美兰 判断病变性质
普通胃镜 0.1%靛胭脂 色素胃镜 0-IIa
胃镜怎样结果才是胃癌

胃镜怎样结果才是胃癌胃镜(gastroscopy)是一种检查胃部疾病的常见方法。
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查看胃壁的内部,包括胃的上、中、下三部分及十二指肠。
如果病人的胃内有胃癌病灶,那么在胃镜检查时会有相应的表现,医生可以通过这些表现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为胃癌。
毫无疑问,胃癌是一种常见、危险的疾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胃镜结果怎样才能判断为胃癌,胃癌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胃镜结果怎样才能判断为胃癌?随着胃癌发展的过程,胃壁内的黏膜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这些改变在胃镜下可以被观察到。
据医学专家介绍,胃癌的胃镜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粘膜下肿瘤型胃癌:在胃壁的粘膜下出现一个肿块,前端平滑、后端有沟壑,其表面向黏膜内凹陷,靠近黏膜表面时有消失现象,常常是胃镜下直接可见的,因此容易被诊断。
2.溃疡型胃癌:不规则的边缘,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多呈现低矮的隆起或溃疡,周边质地较硬,溃疡往往局限,并较深,表面有灰白色或米色泡沫样物质,也能检测到底下的肿块。
3.浅表扁平型胃癌:由于炎症、化学物质等因素,部分黏膜细胞不正常增生而形成不平滑的、颜色改变的区域,位于黏膜表面,较难观察到临床表面,常常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4.腺癌:黏膜下腺体内侵犯黏膜,胃壁内某个部位腺体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和胞浆比例失调,与阳性瘤患者近似,且细胞核可呈现奇异形态,容易因此被诊断为胃癌。
通过以上四个表现,如果医生检查到的病变符合胃癌的特征,一般会进行专门的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胃癌病灶。
如果确认为胃癌病灶,则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二、胃癌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早期胃癌患者。
早期胃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只需要切除部分胃组织即可。
而对于中晚期胃癌,需要全胃或大部分胃部切除。
但是,经过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治疗。
2. 化疗治疗胃癌化疗治疗是将药物引入人体内,通过化学反应来杀灭细胞的治疗方法。
胃糜烂和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区别

胃糜烂和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区别区别:胃糜烂和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区别主要是形态学的不同。
胃糜烂表现为胃黏膜表层有大片的粘液样改变,类似于胶性纤维素。
在胃镜下常常呈现白色、灰色或黄色稠厚粘液状,表现为溃疡表面从未暴露出来的病灶。
附近则有慢性炎症的改变,如胃窦炎、胃炎等。
早期胃癌则表现为胃黏膜上有小污点、凹槽或隆起,或明显的、线性或环形病变。
早期胃癌的黏膜表现正常或略有红肿,但不伴随有任何黏液样改变的病理情况。
治疗方法:胃糜烂的治疗方法包括对抗幽门杆菌、口服抗酸药等,有助于减轻炎症的程度。
同时,积极控制患者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保证胃黏膜的正常生理活动。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剥除术、内镜下微创手术和胃切除术等。
其中,内镜下黏膜剥除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在内镜下直接切除病变部位,既能够保留胃的结构,又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1. 对于怀疑患有胃病的人群,应积极进行筛查和检查,特别是注意体检,及时发现或排除各种胃病。
2. 对于糜烂或胃癌的患者,由于两者具有一定的病理分化度差异,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便于给予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3. 胃糜烂与早期胃癌的预后差异存在,患者应注意病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处理。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合并症的发生,维护胃道健康。
4. 食疗对于胃病患者尤为重要,患者应遵循“主食多样化、荤素搭配、量度适中”的原则,食物应注重清淡少油、易消化、易吸收,同时营养均衡,保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正常。
无痛胃镜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注意事项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可以通过将一根柔软的管子插入患者的口腔、喉咙和食管,将其引入胃部和十二指肠,观察胃部和身体内部器官的情况。
然而,由于传统的胃镜检查通常很痛苦,因此有一种无痛胃镜技术被开发出来,使患者的体验更舒适且更有效。
一、无痛胃镜是什么无痛胃镜是一种更加舒适和无痛的方式来检查胃和食道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胃癌死亡率
• WHO统计资料表明,胃癌的人口构成调整死亡率以日 本为最高,39.29/10万(男性54.51/10万、女性15.93/10 万);美国最低4.98/10万(男性7.05/10万、女性3.42/10 万);死亡率相差7.89倍。
• 中国胃癌调整死亡率为29.34/10万(男性40.80/10万、 女性18.60/10万),在世界上属于高死亡率国家。胃癌高 发区除青、宁、甘、西藏、西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外, 东南沿海地区(苏、沪、浙、闽)、辽东半岛、山东半 岛为相对高发,两广、贵州为低发区。男性最高福建长 乐县120.47/10万;女性为江苏扬中县51.13/10万;最低 为江西崇义县0.22/10万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与胃癌
•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又称胃黏膜上皮不典 型增生)是胃癌的一个重要癌前病变,比胃黏 膜的肠上化生更具有癌前意义,它与胃癌的关 系更为密切和更为接近。
• 新的悉尼标准将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分为轻 度和重度两个类型,轻度的异型增生被视为癌 前病变,而重度异型增生被看作是癌瘤最早的 直观可视阶段,并将重度异型增生、非浸润性 胃癌和可疑浸润性胃癌共同称为非浸润肿瘤, 为消除以往异型增生的模糊概念,在悉尼标准 的基础上,2000年WHO新肿瘤分类标准中引入 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取代异型增生。
• 三、遗传因素
• 家族聚居、血缘、A型血型(弥漫性胃癌)
• 四、其他因素
• 亚硝基化合物、微量元素、吸烟、水质、胃部疾病
胃癌的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 一、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
• 人体正常细胞癌变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癌前病变与癌有质的不同,但也不 是非良即恶。在良性与恶性之间有移行的过程, 即交界性病变。癌前病变只是癌肿发生过程中 的前阶段,在这阶段有细胞退化及增殖长期共 存的特点,其细胞代谢,特别是核酸代谢,DNA 的损伤及修复,出现一定的欠缺,但这些都是 可逆,一旦变异DNA的修复和其遗传信息的转录 成为不可逆,便形成癌细胞。
• 3.胃癌的人群分布
• 发病年龄以50~60岁最多,5~14岁年龄组最低, 30~39岁增长速度最快。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2.3:1~3.6:1。近年来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 胃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胃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一、饮食因素
• 饮食行为:生气进食、三餐不定、喜吃烫食等 • 腌制食品:高盐(炎性坏死-糜烂-腺体增生-异型增
早期胃癌诊断与胃镜表现
华信医院消化内科 程艳丽副主任医师
•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
居各类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胃癌在 全部肿瘤死亡构成比中占首位(23.02%),主要 原因是多数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晚期,此时手
术已难以根治或已完全失去手术时机。进展期胃 癌5年生存率仅30~40%,而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 可在80~90%,其中小胃癌及微小胃癌5年生存率 可达10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手 术治疗是提高胃癌防治水平的关键。
胃癌发病水平及其分布
• 1.胃癌发病率
• 世界上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区
别,日本为最高(男性超过70/10万、女性超过 30/10万);欧洲、亚洲东北部、拉丁美洲居中 (30/10万) ; 北美、西欧、大洋洲(15/10万 ~30/10万);西亚、非洲、中南美洲最低 (15/10万)。 • 我国上海1980~1990年男性50.1/10万,女性为 23.2/10万。
早期胃癌概念
• 指胃癌仅侵及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者
• 不论癌的大小,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 小胃癌 • 微小胃癌 • 点状癌:例1 • 原位癌 • 粘膜癌
凹陷性病变分类树
凹陷性病变
良性
憩室
Hoh
淋巴瘤
上皮性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
• 肠上皮化生分型:完全型小肠型化生、完全型大
肠型化生、不完全型小肠型化生、不完全型大肠型 化生(与癌的关系密切)
• 分级:轻、中、重(化生的腺体占黏膜腺体的确
1/3以内为轻度,1/3~2/3者为中度,2/3以上者为重 度。
• 胃黏膜的肠化生与胃癌之间有密切关系,但肠 化生是否为癌前病变,尚未得到直接证据。
• 目前公认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是胃黏膜上 皮异型增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作为慢性 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组成,是否为癌前病 变,尚难作出结论,但它与胃癌发生有密切 关系,得到认可。
• 癌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
•
胃、胃黏膜巨大皱襞症、隆起糜烂胃炎
• 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生-癌变),鱼露(食后尿中亚硝胺含量增多) • 防癌食品:新鲜蔬菜与水果(VitC、A、E)、牛乳
及豆制品、大蒜及绿茶。
• 二、感染因素
• 幽门螺杆菌:肠型胃癌(90%)浸润型胃癌 (30%), 100例HP感染-慢性弥漫性炎症-50例黏膜 萎缩-40例肠化生-8例异型增生-1~2例浸润性癌模式
• 其他感染因素:杂色曲菌、黄曲霉菌、EB病毒
• 癌前病变的发生及其性质与癌变机制有联系。 关于癌变,有两阶段学说,即触发过程和促进 过程。触发过程是由于某些致癌物质引起的细 胞变化,是非特异的,但可以遗传给子代细胞, 并一直到变成癌细胞。这种病变的细胞一般处 于静止状态。促进过程是指癌变的细胞由于一 些刺激而活跃增生,如免疫系统的变化、激素 平衡的失调、慢性刺激及炎性刺激等,也有时 是致癌物质的重复作用。这时,致癌物质既是 触发因素,又是促进因素。细胞的触发变化包 括体细胞的突变,并反映出细胞遗传物质-DNA 的变异。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上出现异常, 都是癌前病变组织中所常见的细胞病变,也是 触发过程的组织细胞学上的表现。
• 支持:许多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常看到癌 灶出现在肠化生区内,也看到肠化生移行于胃 癌的形态变化;肠型胃癌形态上保存肠上皮化 生细胞的残迹;酶的分布有类似改变;肠化生 与胃癌(肠型胃癌)的好发部位一致,胃窦小 弯侧;肠化生与肠型胃癌较多发生在胃癌高发 区,多见于男性及高龄患者。
• 不完全结肠型肠化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需作 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