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普法工作现状研究及建议

合集下载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第一篇: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中共中央、国务院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明确提出我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四项原则、完成七大任务,要求各级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把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推进我区法律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开展了二十多年的普法宣传,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相差更远。

封建迷信思想、宗族观念、邪教组织和邪教势力在部分农村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

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侵犯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乡邻之间争夺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纠纷还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发生,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才能做好的地方。

为此,我们对当前农村普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解决我们在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当前农村普法的现状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普法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少组织管理松散,普法对象集中难。

由于农村组织化程度低,村落分散,导致普法教育工作面加大,人员难以集中,同时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数农民都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他们自己认为用处不大或没有用处的法律法规,再加上外出务工的人员日益增多,普法对象更是难以集中。

当前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个 家 庭 学 法 。 么 一 所 学 校 的学 生就 可 那
以带动一个村 、 一个乡镇 的农 民学法 。在 农村 , 学校是普法 一个得天独厚 的有利条
件 , 为 学 校 的 学 生 来 自各 村 各 户 , 数 因 人
多, 而且 集 中, 并有 固定 的学 习场所和 专 业 的教师 。 我们 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大 我 国开 展“ 普法 ” 教育 工作多年 以来 , 广大农 民群 众的法律意识 、 法制 观念 明显
2 扩火普法教 育宣 传阵地 。 、 在农村 中 开展 普法 , 由于农 民居住 分散 , 冉加 上人 员流动性 人, 中起来组织 学法确 实仃 } 集 { {
难 。 通 过 在 学 校 向学 生 开 展 普 法 知 识 , 让
每 …个学 生通 过学 习, 把学到 的法 律知识 带刚 家 , 让家 里人 帮着 一起 学 , 而带动 从
增 强 , 法 保 护 自身合 法 权 益 的 能 力 大大 依 提 高 。面 对 新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 法 教 育 尤 普 其 是 农 村 的 普 法 教 育 工 作 还 存 在 许 多 问 题和困难, 需要 加 以 解 决 和 完 善 。

单位 就是 锅开一个动员会 , 制定一个普 法
识 。实践证明, 领导重视 是推进农村普 法
工 作 的关 键 。 村 基层 干 部对 普法 工 作 的 农 认 识 , 直 接 影 响 到 普 法 工 作 的 开 展 和 进 将 程 , 响 到 普 法 的效 果 和 作用 。 首 先 抓 好 影 农 村 领 导 干 部 的 普 法 。 重 点抓 好 乡 镇 领
学 法 , 分 发 挥 了学 校 在 农 村 普 法 中 的 辐 充
律知识竞赛 ,搞好一次法律知识考试 , 整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农村普法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法规、维护法律权益的活动。

然而,当前农村普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普法宣传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服务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普法宣传。

农村地区的居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也相对较少。

因此,需要加强普法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农村居民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同时,要注重宣传法律的实用性,让农村居民知道法律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律服务。

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相对不足,很多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因此,需要加强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加强法律监督。

农村地区的法律监督相对薄弱,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惩处。

因此,需要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法律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地区的法律秩序。

当前农村普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加强普法
宣传、加强法律服务、加强法律监督,这些都是解决农村普法问题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让农村居民真正了解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

关于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法制观念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法制观念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法制观念的建议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提高农民法律素养,不仅有助于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也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当前农村普法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问题分析1.普法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农村普法宣传活动较少,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限。

2.宣传内容与农民需求脱节:一些普法宣传内容过于理论化,未能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点。

3.宣传形式单一:传统宣传方式如贴标语、发传单等效果有限,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

4.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农民对法律持怀疑态度,缺乏主动学习和运用法律的意识。

三、解决策略与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普法工作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

2.结合实际需求: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关注点,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创新宣传形式:采用故事、案例、影视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吸引力。

4.培养法律人才:加强农村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5.建立长效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

四、实施方案1.制定详细的普法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普法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2.组织专业团队:组建由律师、法官、检察官等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深入农村开展宣讲活动。

3.制作宣传资料:设计简洁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海报等资料,便于农民学习。

4.开展主题活动:组织以法律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参与性。

5.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农民对普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宣传策略。

五、预期效果与影响通过实施以上建议和方案,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和影响:1.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促进农村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农村普法问题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普法问题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普法问题思考与建议第一篇:当前农村普法问题思考与建议我国已经实施了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

农村法律知识极大普及,农民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变,法制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普法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难题。

特别是部分农村普法教育的滞后,阻碍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当前农村普法工作主要存在着“四难”:一是认识难统一,一些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为了让农民听话。

当看到农民学法后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反而觉得农民学了法后不好管,认为农民还是不学法才好管;还有的基层干部善于断章取义,把普法当成“实用教育”,只普及与农民履行义务有关的法律条文,而对于群众参与村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方面的法律知识却视而不见;有的农民则认为学法是司法部门的事,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无所谓。

二是人员难集中,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大部分时间里忙于耕种,农闲时外出务工,因而人员难于集中,普法的时间难以安排。

三是内容难理解,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抽象的法律条文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法的积极性,使普法效果难以保证。

四是经费难保障,农村普法经费严重不足,缺乏起码的宣传器材和阵地,有的连基本的法律教材都无经费印制和购买,致使普法工作难以开展。

造成农村普法工作“四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是权大于法的特权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

由于个别村干部中存在着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这种不良倾向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许多农村干部群众仍然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其二是执法不公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普法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

目前在部分乡村中司法、执法环境仍然较差,严重存在着执法混乱,效率不高等问题。

使一些农民群众对法律的权威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进而失去了学法的信心,已取得学法成果也难以巩固。

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总结

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总结

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总结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总结随着农村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普法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普法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法律意识的提高,加强农村社会法治建设。

一、农村普法工作的现状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普法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律意识薄弱,部分农民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对法律的认识存在模糊甚至错误;二是法律信息传达不畅,农村地区普法宣传渠道有限,法律知识无法广泛传递,农民的法律知识获取渠道狭窄;三是普法基础设施不完善,普法宣传设施匮乏,普法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参与普法学习的机会有限。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制知识普及的基础薄弱;二是农村社会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农村社会风气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影响了法制观念的树立;三是农村普法工作的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对农村普法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农村法律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手段,加大对农民的法律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农村法律教育,设立农村法律教育培训中心,在农村普法基层站点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提供法律知识培训;三是加大农村普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普法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普法宣传设施和普法教育资源。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调研及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们期望能够取得以下效果:一是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的自觉性;二是扩大农民的法律知识获取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的法律素养;三是推动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农村普法工作在推进农村法制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加强农村法律宣传、法律教育和农村普法工作的力度,将普法工作纳入农村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以提升广大农民的法律素养,推进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为农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当前农村地区法制宣传面临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地区法制宣传面临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问题的现状1.缺乏法律意识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闭塞和信息不畅,导致农民对法律意识的认知不足,缺乏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尊重。

一些农民甚至对法律的存在和作用感到陌生,导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忽视法律规定,造成一些违法行为的产生。

2.宣传渠道匮乏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宣传渠道相对匮乏,缺乏专业的法制宣传团队和渠道,使得法律宣传覆盖面和深度不足,难以覆盖到每一个农民家庭。

3.宣传方式单一目前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方式主要是以传单、宣传标语、广播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难以引起农民的兴趣和关注,影响了宣传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1.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在农村地区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拓展宣传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机软件等现代化渠道,拓展法制宣传覆盖面,通过建立农村法律宣传评台,使得法律宣传和服务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农民群众中。

3.多样化宣传方式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媒体、文艺等多种形式,例如制作小型法制宣传微电影、文艺表演等,使法律宣传更加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增加法制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农民提供法律沟通和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经营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增强农民的法律信任度和依赖性。

5.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法律培训对农村地区的干部队伍进行法律知识的全面培训,提高他们对法律宣传工作的认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法律宣传的骨干力量,在基层开展法制宣传和服务工作。

三、结语随着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通过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和提升宣传效果,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地区法制宣传面临的问题,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法律知识,促进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工作,不仅关乎农民个体的合法权益,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

农村地区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地区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地区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从“一五”普法到今年开始的“五五”普法,xx县经过十几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逐步加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目前,农村普法工作的现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发展,主要情况如下:一、农村普法的现状与难题1.普法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成败的惯用标准,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之类观念,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普法依法治理求长远社会效益的治本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因而普法教育工作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减少了,有些乡镇、村的领导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把普法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个别乡镇、村的领导把普法和“减负”对立起来,认为组织农民学法就要求农民购买普法教材、参加考试,是增加农民负担,忽视了普法对依法治村、依法“减负”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

2.普法教育原有“三无”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谓“三无”是指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

也就是说,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即使有的设有普法办也是虚设,其教育手段要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宣传经费要临时筹集。

从我县农村整体情况来看,普法工作队伍力量小,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突出。

大多数乡镇、村还普遍存在简单、陈旧的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3.普法教育还存在“四难”的问题。

一是人员难集中。

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xx常年有20万农民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普法对象比较难以集中。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
1.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较少,往往对自身权益保护缺乏充分了解。

2.法律服务机制不健全。

农村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机构不足,法律服务人员不够,法律援助资金不足,法律服务能力有限。

3.农民群众普遍贫困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2.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制。

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服务站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农村法律服务人员,提高法律服务能力。

3.完善法律制度。

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水利法等法律制度,使之更加符合农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条件。

4.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通过扶贫政策、产业发展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5.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和完善农村普法宣传检查和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保障法律宣传的全面开展。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05.20•【字号】•【施行日期】2024.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农委),漯河市畜牧局,厅直属各单位:现将《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守法普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5月20日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守法普法工作要点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

总体要求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深入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面向农村一线,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守法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1.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推动领导干部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2.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守法普法工作,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充分运用各类阵地平台,采取各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层工作中、融入日常生活中、融入人民群众心中。

二、扎实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3.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第一篇: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岭下司法所“乡镇指导、村(社区)主抓、单位(部门)配合”是推动乡镇普法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但多年来,村(社区)主抓普法工作收效甚微,普法工作都由乡镇一抓到底,而作为重要普法内容的农村普法教育,它的成功与否,是维系乡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若这一局面继续维持下去,势必严重制约乡镇普法工作特别是对农民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乡镇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1、乡镇农村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

从我乡十一个行政村普法队伍现状来看,村级普法干部全部都是由分管综治的村干部兼任。

这些村干部主管工作多,农业、水利、计生等中心工作任务繁重,更由于县、乡两级对这些“中心工作”督促紧、考核严,村干部将主要精力用于这些“中心工作”,普法工作在他们眼里,形成了“省县重要,乡镇次要,村(社区)没必要”的淡漠观念,对农村普法工作开展不以为然。

2、个别村对普法工作存有偏见。

他们认为,农民对法律知道多了,“刁民”就多了,工作就难以开展了。

所以在开展法制宣传时,对农民的义务宣传多,对自己权利宣传多,在某些法律宣传时,“克扣”多、“误传”多,“隐瞒”多,如在宣传《土地承包法》时,一再强调土地要由“村主任说了算”,宣传《计划生育法》时,群众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等等。

3、村级普法干部自身法律学习不够。

在我乡的普法干部中只有二人在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其余都是在短期培训中学了一点法律知识。

在村级普法干部中,经常学法的只有二人,还有些根本没有一本法律书籍。

由于自身学法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宣传法律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凭主观臆断,有时造成村民在村里听到的“法律”与在法庭、法律服务所听到的“法律”不一样,久而久之,村里宣传的法律,在村民眼中“真亦是假”。

4、村干部法律宣传不够。

由于不是“专职”普法干部,加之学法不够,不少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级社会事务时,涉及法律宣讲不到位,导致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河南省农村经济也逐渐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及时得到解决。

本文将从河南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解决农村法律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现实情况是,在进行乡村振兴以及推动土地多元化经营的时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而且广泛存在的问题。

河南农村也不例外。

许多承包到期的土地,由于承包的个人或者家庭无法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因此对土地的流转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当前的土地承包法律界定以及地方政策实施并不完善,使得土地承包流转的合法性存在疑问,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在法律层面上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和管控力度,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流转的法律意义和条件,并且对于举报、投资等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管和惩罚。

此外,可以采取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引入市场机制,为土地流转提供有效的交易平台。

二、乡村房产继承问题由于农村的多代同堂家庭以及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农村房产继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往往导致有一部分继承人并不愿意耗费时间、费用进行司法程序,甚至存在一些继承人之间无法协调对于房产的使用、造成争夺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从法律以及政策层面加强对于乡村房产继承的规范力度,完善农民房屋权责法规,落实房产登记制度等措施保障家庭财产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同时,可以鼓励农村居民通过立遗嘱、寻求民间妥协等方式理顺争夺纠纷,提高其对于法律、维权的意识。

三、乡村食品安全问题乡村确实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塑化剂、添加剂等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对于农村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对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当前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宣传和防治工作还不够,农村消防安全意识不高,因此,为了有效保障农村食品安全,可以从官方渠道或者社区组织、民间组织等提供简单易懂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让农村居民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能力,营造出能够加强食品安全安保的氛围。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河南省农村面临着许多法律问题,如土地流转、乡村土地征收与补偿、农民工权益保护、村委会选举法律问题等等。

本文将主要就河南省农村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土地流转问题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核心问题。

但是,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如:1.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足,土地流转受限。

2.村级组织未按照法律规定同意留用部分土地。

3.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登记不规范,导致流转关系不明确,难以保护合法权益。

解决方法:1.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3.优化土地流转交易环境,加强企业对农民土地流转引导,降低交易成本。

二、乡村土地征收与补偿问题随着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推进,乡村土地征收和补偿问题也日益凸显。

该问题主要表现在:2.土地征收和补偿标准不合理,导致农民不满意,难以落实。

3.土地征收和补偿中存在非法手段,农民权益受损,产生纠纷。

1.强化土地征收审批环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加强公示和听证环节。

2.完善征收补偿标准制度,以农业生产潜力为导向制定补偿标准,保障农民权益。

3.加强征收补偿协商机制,加大政府协调作用,重视社会公众意见,尽量避免利益冲突。

三、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随着农村转型和城市化,农民工人数快速增长,但是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主要问题包括:1.农民工工资拖欠较为普遍,且维权难度较大。

2.农民工在工作场所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情况较多。

3.农民工在事故赔偿、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被歧视现象。

1.强化法律监管,加强对雇主的监管,让农民工权益得到保障。

2.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通过建立集体合同、发放工资条等方式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3.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社会救助等方式关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村委会选举法律问题村委会选举是保障民主决策和管理乡村事物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法律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河南作为中国中部省份之一,乡村振兴的任务更加迫在眉睫。

河南省农村法律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理清农村法律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

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法律改革建议,以期为河南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的现状1.土地流转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资源流转成为一种趋势。

河南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如土地拆迁补偿标准不合理、流转合同约定不明确、农民权益保障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民权益的保护,亟需法律改革进行规范。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承包期满后土地流转问题、承包权权属界定问题、承包权转让问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利用效率,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改革和规范。

3.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滥用、挪用、侵占等问题的困扰。

由于现行法律对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规定不够清晰,导致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纷繁复杂,需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规范。

二、针对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的改革建议1.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建议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标准,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农民在流转过程中的权益。

同时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流转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土地流转合法合规。

2.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建议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制度,明确承包期限和承包权的转让、继承等事项,保障农民的承包权益。

加强对承包地的监管,防止违法私占和乱占乱用现象的发生。

3.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建议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明确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和使用权益,防止滥用、挪用、侵占等行为的发生。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是指通过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村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河南农村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

土地问题是河南农村法律问题中的一个重点。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多,土地流转、使用和确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需要研究和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保护农民的权益,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之一。

随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工。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工资拖欠、工作条件差、社会保障缺失等。

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河南农村法律问题中的一个焦点。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完善导致水环境污染等。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民的健康权益。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之一。

随着乡村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包括盗窃、抢劫、诈骗等各类犯罪活动增加。

需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升治安管理水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面临着土地问题、农民工权益保护、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社会治安等一系列法律问题。

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战略举措。

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法律问题。

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展开研究。

河南农村存在土地问题。

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在乡村振兴中,很多地方面临着土地贫瘠、土地流转困难的问题。

在河南农村,土地贫瘠、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比较突出。

农民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着土地流转难、土地承包合同保障不力等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也影响了农村产业发展的步伐。

在乡村振兴中,河南需要加强土地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承包合同保障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进一步流转,推动河南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权益保护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中,农民的权益保护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在河南农村中,农民的权益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欺骗侵害。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与农民合作时,往往会出现在合同签订、款项支付、工程进展等方面不尽人意的情况,导致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河南需要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对涉农合同的监管力度,促进河南农村资源要素的充分利用。

河南农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环境保护问题。

乡村振兴要建设美丽乡村,但一些地方的环境卫生、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农田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些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污水处理不彻底,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河南需要加强乡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效果,保障农民的生态环境权益。

河南农村还存在农业产权问题。

在乡村振兴中,农业产权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难等问题,河南农村的农业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法律问题的研究对于河南省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河南农村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土地流转与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土地流转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现代化。

随之而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成为了一大难题。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不清晰、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满等问题频繁出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土地确权工作,明确土地权属和流转的合法性,同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形市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加大对土地流转与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权益。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成为制约农村资金流动的重要瓶颈。

由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集体所有,尚未实行统一登记,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变现,无法作为贷款抵押物,严重制约了农民的资金来源。

三、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对农村土地进行大规模征收,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犯,征收补偿不公平等问题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土地征收的监管力度,明确征收补偿标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征收程序的公开透明,提高农民参与决策的权利,保障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农民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希望将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然而目前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继承和流转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法律问题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河南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农业农村法治建设

河南农业农村法治建设

河南农业农村法治建设近年来,河南省着力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以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河南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法治建设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精确测绘和权属登记,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得到法律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存在承包地流转不规范、违法违规登记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产权制度的法治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另一个核心内容。

河南省加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力度,推进村集体经济资产确权登记和股份合作经济发展。

然而,在一些地方,尚存在着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益保护不到位、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产权的保护。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乱堆乱放、乱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有效整治农村环境问题。

四、农村基层治理的法治建设农村基层治理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工作。

河南省不断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基层治理模式,加强村级法治建设,推进村级自治和法治相结合。

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基层治理能力不足,存在着村规民约不严肃、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需要提高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与法治建设相互促进。

五、农村司法保障的法治建设农村司法保障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河南省大力推进农村司法公正,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法律服务能力。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司法资源不足、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确保农村司法公正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河南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法律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而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其农村振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法律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法律的健全与完善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河南农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河南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土地流转问题在河南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土地流转是指乡村地区农民以出租、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将土地出让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土地流转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却不容忽视。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导致了很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无法顺利流转,给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合同纠纷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土地流转是通过合同方式进行的,而一些农民对于合同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合同纠纷,这对于乡村振兴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应当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

一方面,需要出台明确的土地流转法规,对于土地流转的程序、条件、对象等进行规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应当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登记制度,提高土地流转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日益凸显。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劳动,其中不乏一些是遭受了不公平待遇。

在河南,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农民工在城市从事劳动时遭受了违法用工、拖欠工资、工伤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也容易受到一些经济纠纷的困扰,给农民工的创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为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应当在法律层面进行规范。

一方面,应当加强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乡村普法工作现状研究及建议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河南农村基层民众法律意识普遍较低,不少群众对法律存在偏见,法治实施效果欠佳。

这不利于河南基层的社会治理和经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本文以在河南长垣县的前期调查为切入点,在研究河南基层普法工作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最新法治政策,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与时俱进,立足河南省情,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以期提高河南农村基层法治实施效果,创新解决普法难的问题。

关键词:普法;乡村;建议
一、研究目的
(一)、基层普法工作对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可随之而来的是犯罪率的显著增加,黑恶势力的卷土重来,大量的新型经济类犯罪案件产生。

由于广大乡村群众未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导致合法权益被侵害还不自知,此外朴素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思维方式仍然存在于部分乡村群众的观念中,另外由于部分司法官员的问题使得基层群众不信法律,不信法院,以个体的私立救济代替国家司法救济,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未跟上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民群众。

(二)、提高河南农村民众法律意识,为建设平安河南打下坚实法治基础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河南农村老百姓法律意识较低,不少群众对法律存在种种偏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农村的法律宣教方式存在种种问题与不足。

本项目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梳理目前法律宣教方式存在种种问题,借鉴普法的先进方式,立足现实,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结合河南省省情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以提高法律在河南乡村的实施效果,营造和谐的社会秩序,实现河南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创建平安河南,文明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二、研究内容
(一)、当前河南农村普法宣教方式存在的不足
1、普法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

虽然普法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基层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等仍存在不重视普法工作的心理。

农村居民学历普遍较低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法治教育,他们很难理解法律的内涵与具体使用方法,他们不清楚如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帮助和他们更好地开展普法工作。

2、普法宣教方式单一。

一些农村的普法教育形式还比较落后,而且经常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比如把村民召集起来讲课、出版报、发宣传页和教材以及张贴标语等,这些手段大多需要村民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国家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较为良好,但家中识字的多为青壮年,而他们一般会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一些老人,或者未到上学
年龄的小孩子,他们很少会认识字。

所以,这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手段成效不大。

并且这
种宣传教育手段太过形式主义,反而会使农村居民漠视普法教育。

3、普法宣教内容缺乏针对性。

法律的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文,法律条文一般是用精炼浓
缩的语言写成,农村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条文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如果只是
将法律条文告诉农村居民,而没有加以生动形象的解释说明,反而会增加农村居民对法律的
反感和不理解程度。

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多强调承担义务,一些地区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居
民的管理,过多强调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方面,使居民对法律充满了恐惧。

而不敢去使用法律。

这也是普法教育的失败。

(二)当前河南农村民众的法治需求
1、基层民众法律意识概述。

我们在前期社会实践调查发现当前河南农村老百姓在当与
他人发生纠纷冲突时,他们比较倾向于选择传统的问题解决方式,例如向村委会求助,或者
采取暴力方式。

同时,绝大部分群众渴望了解更多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并且希望学
会使用法律。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当前的基层普法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与创新空间。

2、农村群众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发达
地区转移,这些欠缺法律知识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农村地区家庭成
员往往比较多,兄弟姊妹之间出现财产纠纷的问题;夫妻之间出现问题时,他们也不会运用
婚姻家庭法来解决纷争。

近年来,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这类案件越来越倾向农村
地区等。

3、农村民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

我们在社会实践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基层民众对当前
的说教的普法宣教方式并不是很喜欢和接受,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向当地民
众了解他们希望用什么样的法律宣教方式。

当地的民众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他们喜欢比较生
动有趣的方式,例如央视普法栏目剧,他们平时喜欢使用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APP,我们
可以加以利用。

三、对农村普法的建议
(一)加强执法建设。

加强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是开展普法工作的基础,执法机关应当
重视普法教育工作的进行,避免出现执法人员侧重执法工作,从而忽视对基层居民普法教育
的开展。

建立一项针对执法人员进行普法工作的督促机制,如定期反馈其所负责辖区群众的
法律学习程度。

(二)对症下药。

在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大背景下,执法机关可以创建法律数
据库,以便利执法人员普法工作的开展。

在普法工作中,改数据库用于汇集整理当地一定时
间段内的民众纠纷案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该时间段内民众容易受到侵害的法益。

根据该
数据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普法教育计划,以便于下一阶段法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三)信息化日常普及。

执法机关可以建立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如定期评选
优秀家庭等。

当地司法机关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拍摄一些普法短视频,如将法
律知识写成歌曲或者拍摄法律小短剧等。

(四)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普法教育。

针对学生当地执法机关可以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在不同教育阶段里进行适龄的法治教育,例如制定编写法律常识儿歌、做游戏、撰写适龄的
法律教材、定期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加强群众的法律学习意识,培养群
众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与能力。

针对劳动年龄群体,该类群体智能设备操作比较熟练可
以采取云端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

如,利用集体微信群和短视频APP、智慧普法APP进行法
治教育。

针对老年人,当地司法机关可以联合文艺社团排练蕴含法律知识的豫剧进行下乡演
出等。

同时,居委会和村委会应设立法治宣讲员,根据民众的需求定期进行法治宣讲,配合
国家政策送法进社区、送法下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