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合集下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这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分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1. 长时间接触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长时间接触,容易直接接触到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

2. 患者体液暴露: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体液时,如血液、呕吐物、尿液等,容易接触到病原体。

3. 无菌操作不当: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无菌操作不规范,也容易造成感染风险。

4. 长时间戴手套:医护人员为了保护自己和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戴手套,但过久戴手套容易使手部出汗,增加了被病原体侵入的机会。

5. 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医护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和处置,也可能导致感染传播。

二、对策1. 提高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循消毒、隔离等措施。

2. 加强患者体液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体液的管理,如加强患者体液采集和处置的规范,确保患者体液的安全处理,避免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3. 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包括分类、储存、消毒和处置等环节,防止废物污染和感染传播。

4. 加强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床铺、隔离区等,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5. 加强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管理:医院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发现患有传染病或身体不适的医护人员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感染传播。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患者体液管理,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加强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管理等对策,可以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暴露后及时、规范的处置措施及随 访监测对防止暴露后感染有重大意义
• 局部处置 对暴露部用流动水冲洗,挤出污
血,越多越好,再用安尔碘消毒,包扎, 戴双层手套。 • 联合措施 进行血液检测 ; 注射乙肝免疫 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使用抗菌药物;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服用抗HIV预防用药等。
• 按规定着装沿规定通道进入楼层,在清洁区戴布帽→垫纱
布(8层)→戴防护口罩(建德市朝美日化实业公司防化学致 癌物净化口罩)→穿防护服(杜邦特卫强)→入办公室。(2)值 班,接班人员之间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病人床头交班。 (3)在半污染区穿隔离服(北京科护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戴 一次性帽子→戴棉口罩(20层纱布口罩)→戴护目镜→穿鞋 套,戴手套→入病房(污染区)。(4)查房期间每查完一位病 人,离开病房后在治疗室用肥皂洗戴双层手套的手3遍, 碘伏纱布擦拭2遍,入下一位病人房间。(5)查房结束后在 治疗室肥皂洗戴双层手套的手3遍,碘伏纱布擦拭2遍后出 病区,在半污染区(缓冲区)脱护目镜→摘下棉口罩→脱隔 离服→脱手套、鞋套。(6)查房后根据患者病情记录病情变 化。以上工作均采用计算机操作,无纸办公。(7)在病区内 不得饮水,吃饭。(8)下班后离开办公室,在半污染区脱防 护服→防护口罩→棉布帽→手套→在清洁区洗澡→换棉工 作服→换鞋→出临床病区。想心事 Nhomakorabea成
学会减压 运动和阅读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快乐。腹 有诗书气自华。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和抵御疾病的 能力。
讨论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率低 原因是自我感
觉风险小、缺乏相应知识、怕麻烦,因此 需要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 • 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 尤其是 实习医生和护士,下临床的2个月内是职业 暴露的高发期,对这部分人群要重点加强 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和频率比 一般人群高。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造成的 压力很大,急需制定相关的规定,以保护 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防护意识: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防护意识,没有认识到自身职业暴露的风险,导致防护措施不到位。

2. 不合规操作:部分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合规操作,如未正确戴口罩、未勤洗手、未使用防护手套等,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3. 缺乏培训和技能更新: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接受培训和更新知识,但一些医疗机构的培训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医务人员在应对职业暴露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职业暴露风险高: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的时候,容易接触到各种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肺结核、流感等。

由于职业暴露风险高,一旦发生暴露,可能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风险和防护知识的普及。

培训内容应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使用防护手套等基本防护方法,以及应对风险暴露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完善防护设施: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设施和防护装备。

包括提供医用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可供选择。

3. 强化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医务人员的防护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并对不按规定操作或不佩戴防护装备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引导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

4. 推进科技应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例如,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动化消毒、无接触式体温检测等,减少医务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

5. 关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医疗机构应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心理援助体系。

定期组织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处理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压力,增强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推进,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职业暴露防护的重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导论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导论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导论学习内容一、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二、职业暴露常见的几种血源性感染疾病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四、职业暴露前预防什么是职业暴露?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它黏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针刺、咬伤、擦伤、割伤)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者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血源性病原体指通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进行传播,从而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如: HBV、HCV、HIV、疟疾、梅毒等。

一、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增多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不断增大。

2013年我国新发法定传染病6 416 418例。

2013年8月31日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8 867人,死亡127 758人。

(97.9人/gd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我国人口的15%,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

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

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

10-15%AIDS明确诊断85-90%HIV感染者未被诊断(表现轻微甚至症状全无,但已具有传性,可以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病毒)。

二、职业暴露常见几种血源性感染疾病时间病原体疾病名称1977 埃博拉病毒(EBHF)埃博拉出血热1977 丁型肝炎病毒(HDV)丁型肝炎1980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 Ⅰ)T淋巴细胞白血病1982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Ⅱ型(HTLV- Ⅱ)毛细胞白血病1983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1988 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1955 庚型肝炎病毒(HGV)庚型肝炎1997 TT病毒TTV肝炎1999SEN病毒SEN病毒性肝炎。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经常面临着各种风险和威胁,如感染疾病、工作压力过大、暴力威胁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

本文将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是感染疾病的风险。

在医院工作中,医生、护士等人员接触大量病人,特别是传染病患者,容易暴露于感染的环境中。

例如,新冠病毒肆虐期间,许多医护人员感染了这种病毒,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此外,通过暴露于患者体液、血液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质,医务人员也有可能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

其次,工作压力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一个主要原因。

医生和护士们通常需要面对巨大的工作负荷,包括长时间的工作、频繁的昼夜倒班以及紧张的工作环境等。

加之医疗资源不足、患者期望过高等因素,使得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可能导致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还包括暴力威胁。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一些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采取暴力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护人员经常遭受患者的恶言恶语、推搡甚至是殴打。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职业热情。

面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和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工作。

此外,可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优先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其次,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至关重要。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医疗设备和人员的投入,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应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如开展定期心理辅导、组织团建活动等,帮助医务人员减轻工作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另外,对于医务人员面临的暴力威胁问题,可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和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医院可以增加安保力量,加强安全设施的监控和运营,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一、危险因素:1、针刺伤:护士本身的防护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违反操作流程,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所造成。

2、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不足:某些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飞沫、菌尘、血液、体液传播,感染不易切断,护理操作明显多于其它病人,护士自身防护不当,思想上轻视和麻痹,防范措施落实差是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重要的问题。

3、心理社会因素:护士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同时护士又承担社会职能(婚育等)易造成身心疲惫,使护士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

4、环境因素:住院病人的人数大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护士与床位的比例未达标;病房内不能实行严格的空气消毒,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病房空气流通差,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率。

二、防范措施:1、加强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每位护士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2、锐器伤的防护管理:一切锐利的针器均应按要求放置在锐利针器盒内,包括:输液针头、抽血针头、刀片等;使用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禁止将针帽复回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防止被刺伤,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3、防喷溅的防护管理: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4、医护人员手部的防护: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及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医护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室应设置洗手设施,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在流动水下洗手,医护人员必须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

6、常用器具类消毒:(1)氧气湿化瓶:为了降低呼吸道的感染率,现普遍改用一次性湿化瓶,有效期3天,3天内检测湿化瓶内百分百无菌;如使用非一次性湿化瓶,其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并晾干后备用;病人吸氧用一次性吸氧管,每日更换,气管切开病人每班更换吸氧管。

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一、针刺伤常见原因1、护士徒手整理术后器械中的针头、刀片时被伤,手术后锐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

2、保洁员回收医疗废物时被未盖紧的锐器盒内锐器所伤;使用不合格的纸质锐器盒,针头刺穿纸质锐器盒扎伤保洁员的手。

3、术中尖锐的镊子掉落排除扎伤护士的脚,手术室护士的拖鞋有孔未能遮盖足面。

4、护士注射时不小心扎在自己的手上。

5、护士注射时不小心扎在帮助婴儿摆体位护士的手上。

6、抽血后采血针头未拿稳,针头回弹到护士手上扎伤。

7、针炙针拔针时不小心扎到自己的手。

8、手术中、助产中缝合时扎到自己的手。

9、输液结束拔针时,未处理好针头,扎伤自己的手。

10、锐器盒过满,针头散落地上,保洁员整理时被扎伤。

二、针刺伤的预防措施1、注射、抽血、针炙拔针时拿筝针头,及时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内。

2、手术中将使用后的锐器单独放入治疗盘或治疗碗内,手术后手术者及时将锐器放入锐器盒,避免二次分拣;术后器械如果需要分拣针头、刀片等锐器时使用持针器或止血钳夹取,不能徒手拿取。

3、使用合格的锐器盒,针头无法针透的锐器盒。

4、手术室、产房等需要更换鞋的科室,在室内工作中穿能完全遮盖足面的鞋。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立即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锐器盒实际容量达容积的3/4时及时更换。

7、避免手持锐器随意走动、双手回套针帽、徒手拆卸使用后的针头。

8、工作中尽量使用安全的工具,如针刺不破的手套,安全型留置针等。

三、皮肤、粘膜、呼吸道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1、未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例手术时未戴眼罩,血液、体液喷溅到眼部。

2、未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例戴口罩时未完全遮住口鼻部。

3、未全程正确穿戴合适的个人防用品,例接触患者过程中脱口罩喝水。

4、未按正确程序脱防护用品。

四、皮肤、粘膜、呼吸道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落实相关疾病隔离措施。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护士作为医疗服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了重要的职责。

然而,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职业接触的感染源、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手术过程中暴露和接触化学物质等,在其职业生涯中这些风险可能会带来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因此,护士需要针对职业暴露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和应对。

一、职业感染防范护士在工作中与各种感染源接触,如体液、血液、排泄物和呕吐物等。

长时间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导致职业暴露。

为防止风险的发生,护士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配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护士处理以及与患者或可能携带传染病的人员接触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当处理患者呕吐、排泄物等时,特别需要穿戴手套。

当与患者接触液体、血液时,应穿戴防护服、水龙头衣、靴套等。

2.注重有序操作对于一些传染病患者,应注重先洗手然后再开始操作。

而在操作后要洗手,且要用肥皂。

洗手前、洗手后及操作后都应注意洗手,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加强消毒针对床铺、手术室等器材、设备也需要进行消毒消毒和清洁或使用一次性的器具。

在临床操作前,需要对器材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患者为病人在医院生活更加安全舒适。

二、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协同作业,需要面对共同的手术暴露危险,如操作尖锐器械、使用化学药品和外科手术烟雾等,因此需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1.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要穿戴好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外科帽、防护衣和靴套等防护装备,并确保防护装备覆盖面积充足,防止污染和接触感染。

2.加强好区域流程要通过严密的伺候,将手术室稳定在无菌状态。

手术前,消毒手术室、针对手术区域的液体、毛巾等工具都提到无菌状态并单独封装,手术过程中也需要及时更换无菌器械和工具,保证病患顺利的接受手术。

三、化学物品职业暴露的防范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护士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麻醉药物和药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暴露途径危险度
暴露程度分级
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皮肤或粘膜,但暴露量少且暴露时间较短。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皮肤或粘膜,但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
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接触肺结核阳性患者采用N95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呼吸道隔离;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膜暴露。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采用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
物体表面、环境的消毒:对医院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病人床、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等接触的物体表面用1%的含氯消毒剂消毒,遇到污染时随时消毒;病房空气定期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乙肝病毒职业暴露
目前无特殊预防药物。
肌注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240万U,一周后再注射一次;青霉素过敏者,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周。
按肺结核病用药治疗6~8个月
丙肝病毒职业暴露
梅毒病原体职业暴露
肺结核职业暴露
4、登记和上报
职业暴露后要将暴露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报告;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暴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暴露源情况不明型:暴露源处的病程阶段不明,以及污染的器械或物品所带的病毒载量不明。
暴露源危险度的分级
以下因素会增加感染危险: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刺伤)、暴露量大(患者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高)、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等。

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如何避免或减少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发生。

方法分析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经过及防护措施。

结果降低了感染与暴露,减少了职业伤害。

结论保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暴露风险防范措施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有血液或体液的针头刺伤或尖锐物割伤;或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

为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落实标准防范措施,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1 职业暴露因素1.1 针头刺伤:操作不规范:未按操作规范操作或放置锐器而导致刺伤,徒手摆放和传递各种锐器,用后的注射器针头、输液针头未按要求及时放入利器盒内,而造成损伤。

1.2 接触血液:静脉穿刺时操作不当,血液顺针头斜面飞溅到采血者手上;采血结束,拔针时针头带出血液滴于采血人员手上;针眼按压不当导致血液渗出;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留取血标本时,放置血标本试管歪倒或打破造成污染。

1.3 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物品一旦被血液污染,只能用水、消毒剂擦洗而不能彻底清洗,消毒时间也不能按规定执行,不能彻底杀灭细菌、病毒。

当护理人员再次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时,有破损的皮肤极有可能被残留的细菌病毒感染。

2 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措施2.1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而与血液长期接触的人员是最危险的人群。

增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

定期对新上岗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安全措施及生物安全方面的相关培训,2.2 普及标准预防培训:通过宣传标准预防知识来提高护理人员行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锐器刺伤,标准预防明确规定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操作过程中都要戴手套,经研究证明,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充分证明在操作及处理污物时戴手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3 规范操作、纠正不良习惯:安全使用锐器,改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废物管理,严禁护士回套及分离使用过的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刀片、缝针,规范锐器的整理和操作,防止自伤和他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一、职业暴露情况1.体液暴露:手术室护士可能在手术过程中与病人的血液、尿液、呕吐物等体液接触,存在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2.高频切割器产生的烟雾:手术室护士在使用高频电刀等切割器械时,会产生烟雾,其中含有毒性物质和致癌物质。

3.辐射暴露:部分手术需要使用X光机或其他辐射设备进行引导,手术室护士可能会暴露在辐射之中。

二、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1)穿戴手术衣:手术室护士需要穿戴无菌的手术衣,以防止感染病菌的传播。

(2)戴帽子和口罩:戴帽子可以保护头发不落入手术场,口罩可以防止呼吸道飞沫污染手术场的洁净。

(3)戴手套:手术室护士需要经常戴手套,特别是与体液接触时,戴非粉尘手套以防过敏反应。

(4)佩戴护目镜:护目镜可以防止血液等液体溅入眼睛,保护眼睛不受到感染。

(5)佩戴防护鞋套:防护鞋套可以保护护士的鞋子不受体液污染。

2.感染控制:(1)正确洗手:手术室护士需要遵循正确洗手的步骤,重点清洁手指和指甲,可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2)规范操作:手术室护士需要在手术中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减少感染的机会,注意术前术后的无菌操作。

(3)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室护士应避免将污染物接触到手术器械和干净的物品上,严格按照一次性使用产品标准进行操作。

3.烟雾管理:(1)充分通风:手术室护士应保持手术室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

(2)使用烟雾吸入器:手术室护士可通过使用烟雾吸入器将烟雾收集和过滤,减少对护士的暴露。

4.辐射防护:(1)距离保护:手术室护士应尽量与放射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辐射暴露。

(2)使用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应佩戴屏蔽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辐射的伤害。

手术室护士是医院重要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他们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提及的防护措施只是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防护知识,严格遵守防护措施,确保自己的职业安全。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未来的医疗行业将会有更多的护士和实习生加入,这对于护士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职业暴露不仅会对实习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和服务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有计划和有效地管理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一、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指的是在工作中受到的职业病、感染等危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作环境不规范:工作环境的卫生状态差、设施设备过时等情况容易导致实习护生职业暴露。

2、操作不当:实习护生在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过度疲劳等情况很容易导致工作失误,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3、身体因素:实习护生工作时间长,疲劳度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4、病人感染:在医疗过程中,病人对实习护生的脱衣脱鞋、情绪不稳定等情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管理措施1、制定规章制度:针对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医院和护理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实习护生所有操作遵循医院制度和规定,流程规范、正确象征,不得任意行动。

2、合理的工作安排:医院和护理部门为实习护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实习护生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时间,避免工作过度而导致的职业暴露。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实习护生应对本身的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保护。

经常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防护,同时保证身心健康,提高自我免疫力降低感染和其他职业暴露的风险。

4、职业培训和教育:针对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医院和护理部门应开展职业培训和教育,加强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危害和应对措施的认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增强实习护生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5、加强护理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实习护生工作的环境和护理设备的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其职业暴露风险的增减。

医院和护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护理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卫生清洁。

三、结论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实习护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承担着许多繁重的工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然而,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如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暴露。

这些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受损,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暴露原因分析1. 生物因素暴露生物因素暴露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之一。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等途径传播给医务人员,导致感染。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给医务人员。

2. 化学因素暴露化学因素暴露主要包括消毒剂、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例如,甲醛、戊二醛等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和呼吸道刺激。

3. 物理因素暴露物理因素暴露包括噪声、辐射、温度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物理因素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视力下降、心理疾病等问题。

例如,放射线可以导致放射性损伤,长时间接触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4. 心理因素暴露心理因素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医疗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性和风险性,医务人员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心理疲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防护措施1. 生物因素防护(1)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防护设施: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加强疫苗接种:鼓励医务人员接种乙肝、流感等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2. 化学因素防护(1)加强化学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化学品的认识,掌握正确的使用、储存和处理方法。

(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与防护对策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与防护对策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与防护对策护生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也是培养护生的关键阶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被病毒、病菌感染者或其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病毒、病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1]。

由于实习生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及防护观念意识薄弱,缺乏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等原因,故在临床实习期间极易发生职业暴露[2]。

因此,针对基层医院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对预防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发生及维护护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 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1.1 对职业暴露危险性认识不足、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观念意识薄弱。

由于实习生从学校踏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尤其到基层医院实习的护生大多数是中专学历,她们的思维模式及业务理论水平、临床操作能力比大专、本科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最易发生在拔针操作时,其次是清理废物处置针头放入利器盒,而头皮针、针头、套管针针芯是导致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主要锐器。

王秋红等[3]调查显示,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是护生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

而操作技能的不足和经验缺乏是每一个实习护生客观存在的事实,导致其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1.2 医院培训、带教不到位随着大、中专院校护理专业招生门槛降低及国内医学教育扩招明显,实习护生数量逐年增加,基层医院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短缺[4]。

由于大多数的医院都不断的拓展业务,每年招聘较多的应届毕业生,故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都忙于对在职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往往忽略了对实习护生的培训。

另外,医院普遍存在病人多、护理工作繁忙、工作紧张和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带教老师忙于应对护理工作,也存在带教不到位的现象。

医院培训、带教不到位也是导致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陶红兵等[5]研究显示,没有受到职业防护教育的实习生被刺伤的危险值是受过教育的1.863倍。

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原因及干预措施

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原因及干预措施

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原因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对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原因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12月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护理期间存在的职业暴露原因,提出对应的干预措施,将干预措施应用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工作中,对比两组职业暴露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职业暴露原因有:操作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护理知识掌握不全、未按照规范实施操作等;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实习生及医务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职业暴露很危险,做好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其职业暴露发生很重要。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1-0168-0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在治疗及护理期间接触到有害物质或病原体对其健康造成损害的一种职业暴露,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其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也在升高,其存在各种各样不安全的因素,临床中较常见的有化学性损伤、心理社会因素、物理性损伤及生物性损伤等,对于护理实习生来说,她们刚进入医院对其环境比较陌生,还不能够完全适应,不能完全理解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及防护的措施等,这反而会增加其职业暴露发生的几率[1]。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原因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12月实习的实习生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21.5±3.2)岁,两组选取对应时间段内100次护理次数进行分析。

1.2 方法分析对照组护理期间存在的职业暴露原因,提出对应的干预措施,将干预措施应用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工作中。

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方法:观察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72例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情况特点,研究防控措施。

结果:在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比例上,2018年为50%,2019年34.72%,2020年为15.28%;在暴露源方面,乙肝为47.22%,梅毒为8.33%,丙肝为9.72%,未感染为15.28%,不清楚为19.44%;在暴露类别方面,皮肤接触为11.11%,黏膜接触为15.28%,锐器损伤为72.61%。

结论: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属于常见问题,其经验不足,各方面应对素质相对欠缺,需要针对实际状况做细节把控,提升职业暴露防控效果。

【关键词】医院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对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属于职业自身的常见问题,在实际的诊疗工作中,难免接触到有害物质,导致医务工作人员自身的健康受到威胁。

实习护士由于缺乏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在相关应对能力与防控意识上欠缺,因此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

本文采集72例医院实习护士,分析职业暴露情况特点,研究防控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72例医院实习护士,分析职业暴露情况特点,研究防控措施。

1.2 方法分析每年度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案例数与比例,同时包括职业暴露源情况,主要分为乙肝、梅毒、丙肝等情况上。

2结果2.1 各组患者症状情况见表1,在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比例上,2018年为50%,2019年34.72%,2020年为15.28%;表1: 72例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比例结果年份数量比例2018年3650%2019年2534.72%2020年1115.28%2.2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源情况见表2,在暴露源方面,乙肝为47.22%,梅毒为8.33%,丙肝为9.72%,未感染为15.28%,不清楚为19.44%。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4、化学安全:正确使用化学消 毒剂、药物等,避免直接接触和 吸入有害化学物质
1、在护理人员入职前进行职业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防 护措施。
2、定期组织职业安全教育活动,提醒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提高防护意识。
3、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宣传材料,使护理人员随时了解职业安全的最新 信息和要求。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职业暴露风险
引言
护理人员是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的 护理服务。然而,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风险之 中,如生物、化学、物理等危害因素。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本次演 示将重点探讨护
3、物理风险: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锐器伤害、滑倒、跌落 等物理伤害。此外,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工作也可能导致肌肉骨骼损伤。
3、物理风险:护理人员在工作 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锐器伤害、 滑倒、跌落等物理伤害
1、标准预防: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与病原体的接触。例 如,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遵守正确的清洁和消 毒程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等。
参考内容二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情况与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我 们将首先简要介绍该领域的核心主题,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下文。
在医疗领域,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这主要 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锐利的医疗器械,如针头、剪刀等。由于操作 不慎或其它原因,这些器械可能会刺伤护理人员,从而导致血液暴露和感染的风 险。
参考内容三
艾滋病(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由于其 高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若防护不当,极易造成HIV感染,因此,对医 务人员进行有效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及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在医院环境中,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群体,其受伤率居于首位。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上也存在差异。

外科、妇产科和口腔科的医生在手术中容易发生职业暴露,而检验科人员也面临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

在采集血液、离心标本和处理检验器材等过程中,检验人员可能会遭受职业暴露。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学界对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进行了广泛研究。

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和认识:1职业暴露的损伤因素1.1医务人员在处置操作过程中,可能会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或者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这种职业暴露导致的刺伤是血源感染最为严重的风险。

其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是最具威胁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此外,还有其他20多种血液传播的疾病也可能通过针刺伤感染。

1.2手术中的伤害多由缝针引起,其次是刀剪。

缝针受伤通常发生在新手上台、传递刀剪过程中因心理紧张和熟练程度不够造成的。

另一方面,缝针伤害也可能是由于持针和穿线不熟练,或者传递过程不规范导致的。

1.3医疗废物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感染性、毒性和其他危害性。

例如,穿刺针、采血针、检验用品和各种引流袋等都含有大量的血液和体液。

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储存和处置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职业暴露的风险。

1.4口腔诊疗过程中,口腔诊疗器械如涡轮手机、牙钳、刮匙、探针、拔髓针和充填器械可能会受到血液和唾液的污染。

如果这些器械在使用后没有经过彻底的灭菌,将成为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涡轮手机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很容易隐藏细菌和病毒。

由于在口腔治疗中频繁使用,几乎每位患者都需要进入口腔,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口腔组织接触频繁,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2职业暴露的途径和方式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伤口和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职业暴露。

这些暴露的途径包括处理换药、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引流液以及抢救外伤或大出血患者等情况。

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从护士职业安全的现状出发,综述了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包括:1.呼吸道传染病2.生物因素损伤3物理因素损伤4化学因素损伤5心理因素损伤。

防止职业暴露的措施包括:1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以培养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2呼吸道的防护3生物因素的防护4物理因素的防护5化学因素的防护6心理防护7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及跟踪制度。

标签:护士;职业暴露;防范对策职业暴露时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1]。

护理职业中存在着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环境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危害[2]。

这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3],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总是在患者还未明确诊断之前就投入到对患者的处理和紧张的抢救中,且常常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等。

其中不可避免的有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的患者,从而使护士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之中,若不及时进行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损伤。

其自身安全直接影响到抢救工作的质量。

本文针对护士职业暴露的因素,及采取的一系列防范对策进行综述。

旨在增强护士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从而确保职业安全。

1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1.1 呼吸道传染病:医院病人流动性大,每天接待数百名患者,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者居多,空气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媒介。

SARS疫情中全球共传染8798例,其中医务人员感染占21%,我国5137例感染,其中医务人员是968例,约占19%[4],所以当护士抵抗力下降时,则容易引起感染。

1.2 生物因素损伤:遇到急、危、重症的患者,护士在不可能知晓患者是否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及时给予患者各种抢救治疗,为患者吸痰,气管插管,洗胃,包扎伤口,处理呕吐物、体液等,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

目前已知通过患者的血液、体液传播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艾滋病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目的了解实习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防控对策,减少实习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4月~2016年12月46例实习护士职业暴露登记表,对其暴露地点、方式、时机、暴露源、局部处理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习护士职业暴露高发于内科病房,占36.95%;损伤类别以锐器伤为主,占95.65%;拔针、清理废物是易发环节分别占65.21%、17.39%;乙型肝炎是高危暴露源占54.35%;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置率为95.65%;58.70%的实习护士自身没有乙肝抗体。

结论针对实习护士职业暴露高危因素,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提高职业安全意识,正确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是切实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重要环节。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nurses,analyze their causes,discus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and r 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nurses’ occupational exposure.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December 2016,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egistration forms of 46 intern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location,mode,timing,source,local treatment and follow-up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internship nurses was high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ward,accounting for 36.95%,the main injury category was sharp instrument injury,accounting for 95.65%,and 65.21% and 17.39% of the easy links were extracted and cleaned up,54.35% of the high-risk exposure sources were hepatitis B,and the correct treatment rate was 95.65% after exposure,and 58.70% of the practice nurses themselves did not have HBV antibody.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occupat ional nurses’ high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trengthen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training,raising awareness of occupational safety,correctly implementing standard prevention,standardizing operating procedures,and using protective equipment reasonably are important links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Key words:Practical nurses;Occupational exposure;Sharp instrument injury;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醫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科学实验等工作中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1]。

职业暴露直接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根据发生率和危害性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类型以锐器伤最为常见[2]实习护士因临床经验不足,职业防护意识和知识相对缺乏,使得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高,针对实习护士采取针对性的职业暴露防护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针对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的实习护士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其中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2月庐山市人民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46例实习护士。

其中,2014年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6.92%,2015年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2.22%,2016年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14.06%。

实习时间9个月。

1.2调查方法发生职业暴露的实习护士由科室报至院感办,同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以保证在最佳预防时间内预防用药。

表格内容包括暴露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暴露场所、方式、环节、暴露源、局部处理及随访结果等。

同时在实习结束时发放《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表》,统计漏报情况。

2014年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发生21例,漏报5例,总共发生26例;2015年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发生16例,漏报2例,总共发生18例;2016年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发生9例,漏报1例,总共发生10例,见表1。

2 结果2.1职业暴露地点、方式、时机职业暴露发生地点以内科病房、外科病房、急救中心为主,分别占36.95%、26.08%、17.39%,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7.65%,暴露时机以拔针、清理废物为主,分别占65.21%、17.39%,见表2。

2.2暴露时期从职业暴露统计中可以看出,实习护士暴露发生较多的月份依次为实习第1个月、实习第2个月、实习第4个月,见表3。

2.3职业暴露源患者感染情况职业暴露患者中以乙型肝炎为高危暴露源,有25人,占54.35%,梅毒患者4人,占8.70%,丙型肝炎患者2人,占4.35%,未感染者有6人,占13.04%,不清楚暴露源情况的有9人,占19.57%,见表4。

2.4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置及感染情况46例实习护士职业暴露中,44例采取了正确的挤血、冲洗、消毒方法,占95.65%;2例皮肤黏膜暴露冲洗时间不够。

通过对46例职业暴露者进行定期随访,无相关血源性疾病感染发生。

2.5职业暴露漏报情况通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表》统计,发现本次共漏报8例,总漏报率为14.81% ,见表5。

2.6职业暴露实习护士乙肝抗体情况46例实习护士中,经检查19人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占41.30%,26人没有抗体,占56.53%,另有1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占2.17%。

3 分析与对策3.1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3.1.1操作不熟练与工作量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增强,科室业务水平的发展,住院病人与日俱增,护理工作量不断加大,护士配比未能跟上。

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渐渐熟悉各种侵入性操作如输液、采血、注射等,工作繁忙,压力大,但因实习护士操作欠熟练,显然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3.1.2违规操作与防护不到位调查发现,锐器伤主要是由拔针、处理医疗废物时发生。

实习护士刚刚进入临床,心情既激动,又害怕,看到各项操作都想跃跃欲试。

初期实习护士下临床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拔针、处理废物等。

但由于实习护士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不能做到医疗废物源头处理,徒手处理针头等违规行为,没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导致初期职业暴露发生率高。

这主要与带教老师指导不够、监管不到位有关。

3.1.3职业暴露知识及防护意识不够研究发现:女性工作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特别是从事诊疗工作的护理人员发生率最高[3]。

不容忽视的是护生暴露发生率已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相关课程几乎处于空白,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少之又少,导致新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认识不足[4],根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表》统计,漏报率为14.81%,分析原因大致为实习护士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仍不够,抑或担心老师批评,认为患者没有血源性疾病就不用上报等。

因此在培训的同时要鼓励实习护士积极上报职业暴露情况。

3.1.4疫苗接种与自身免疫状态从统计结果看,乙型肝炎病毒是临床上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感染可能性最高的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进行有效预防。

根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实习护士体内没有乙肝抗体,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到每5年加强注射一次乙肝疫苗。

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对医院正式劳动者的乙肝疫苗接种有明确要求,但实习护士却不在要求之列,故实习护士的乙肝职业暴露发生风险大[5]。

3.2防控对策3.2.1加强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实习护士上岗前进行大范围的培训,讲解职业暴露的处理原则及危害性。

科室的入科院感培训由院感专职护士指导,详尽介绍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理流程,防护用品存放地点、使用原则等。

针对职业暴露高发科室实施微型培训,培训现场设在科室,训练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模拟场景更加真实。

根据培训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模拟工作场景,进行不同的临床操作,在操作中运用学习到预防锐器伤的安全行为,提高了职业防护的依从性[6]。

3.2.2加强带教老师教育在实习的初期尽量让实习护士多看,鼓励实习护士平时在操作室练习操作,增加熟练程度。

合理安排实习护士作量,尤其是在工作量大的科室,一旦发现有双手回帽、徒手处理针头等违规操作行为要严厉制止。

对实习护士的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教育实习护士在拔针时,分离针头后,应将胶布完全脱离,避免将其粘在输液管上,将头皮针对准利器盒口,用剪刀在连接管靠近针头处剪断使其投入的方法[7]。

同时教育实习护士如果不小心被锐器刺伤,应严格遵循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先挤血,后冲洗,再消毒,三项缺一不可。

3.2.3建立实习护士健康档案对实习护士的乙肝接种情况和免疫状态进行登记,鼓励无乙肝免疫反应的实习护士接种乙肝疫苗。

这对职业暴露后减少检验等待时间、尽早预防性用药、减轻职业暴露者心理负担有重要意义[5]。

通过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针对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情况采取一系列防控对策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习护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有所下降,但锐器伤的发生仍时有发生,防护意识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1]王力红,朱士俊.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30.[2]Cho E,Lee H,Choi M,et al.Factirs associated with needlestick and sharp injuries among hospital nurses: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 J Nurs Stud,2013,50(8):1025-1032.[3]談宜斌,孙代艳,宋世会,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及防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1-223.[4]杜秋焕,王江滨,吴怀兰,等.新护士职业防护认知状态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558-3559.[5]张鸿,陈炜,刘玉馥,等.86例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循证护理,2017,3(3):271-274.[6]李彥,李岩,陈同利,等.锐器伤专项微型培训在职业暴露风险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7(9):2148-2151.[7]宋平,周建新,王艳娜.临床护士针刺伤事件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3005-3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