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课文
红树林课件(2)
1、形近字组词: 栅( 栅栏 ) 珊( 珊瑚 ) 删( 删除 ) 姗( 姗姗来迟 ) 御( 抵御 ) 卸(装卸 ) 缺(缺少 ) 缸(水缸 ) 躺( 躺下 ) 淌( 流淌 ) 倘( 倘若) 趟(一趟 )
课外拓展 你了解的北方所特有 的树有哪些?
红柳,又名柽(chēng)柳。
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 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 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 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 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 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绿 色的网。
红树林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 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 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 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 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 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 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红树林
红树得名—— 许多人看红树,一片绿林生机勃勃, 可是它为什么叫红树?专家这样解释:在世 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些生长在陆地的 有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极其漫长 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在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 这种在潮涨潮落之间,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 的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单宁酸”,被砍 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红树”。
沙
漠
玫 瑰
天堂的色彩----胡杨林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执教:张丽荣
红树林
说一说: 欣赏完了,你想 说些什么?
课内检测
背诵《浙江之潮》
好词读一读
梦幻般的森林 风和日丽的初春 婀娜的身躯 青翠的树冠 绚丽多姿的世界 神秘的植物天地 神奇的仙境 肥沃的土质 淡淡的幽香 贫瘠不毛的海岸 世外桃源 海上奇观 纵横交错 弯弯曲曲 盘根错节 狂风恶浪 栅栏 倘若 抵御 婀娜 硕大
红树林
红树是湿地的特色植物,全球共有 61个品种:蜡烛果、秋茄树、银叶 树等等。不同的品种,展现出不同 的生态特性。 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 士”,具有抵御风浪的作用,几百 米长的红树林就可以抵御台风的袭 击。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1.2 教学内容课文《红树林》的阅读与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红树林》的阅读与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2.2 教学难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方法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红树林》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课文《红树林》:提供阅读材料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阅读:学生阅读课文《红树林》讲解:讲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2 教学活动观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享对课文《红树林》的理解和感受小组讨论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方法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学生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评估5.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红树林实地考察,增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观认识。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环境保护经验和案例。
6.2 教学延伸开展红树林保护主题活动,如绘画、写作、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将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更多关于红树林的资料,如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制作红树林保护宣传海报,用于课堂展示和社区宣传。
7.2 教学材料提供相关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红树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红树林》;(2)理解课文《红树林》的主要内容,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质;(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红树林》;2. 生字词卡片;3. 红树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红树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红树林的兴趣;(2)教师简要介绍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板书课题《红树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3)学生齐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运用;(3)学生朗读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学生分享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2)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红树林》;2. 抄写生字词;3.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红树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红树林》说课设计
《红树林》说课设计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红树林》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与我校科研课题的整合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追求语文训练工具性和情感性的有机统一。
《红树林》就是基于遵循从“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这样的理念设计的。
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说教材:《红树林》是北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从语文课的工具性来分析,能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给文章提纯的能力,从而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给课文列提纲。
同时,也使其它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训练。
从语文课的情感性分析,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
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就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又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使工具性和情感性相互结合,水乳交融。
《红树林》这篇文章在本单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第二课时安排一次以本篇课文写作方法为蓝本的作文指导)渗透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红树林》。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红树林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树林的相关知识。
2.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红树林的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平衡,关爱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红树林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
2.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红树林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红树林。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红树林知识。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魅力。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
4.课堂讨论4.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红树林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
1.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课文《红树林》的感悟。
2.课文深入学习2.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红树林的生态功能。
2.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树林的保护现状。
3.小组合作活动3.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保护红树林的建议。
4.课堂展示4.1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建议书,分享保护红树林的方法。
4.2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红树林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兴趣。
1.1.2 借助多媒体展示红树林的美丽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1.3 结合我国环保政策的背景,强调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2.1 红树林的概念与特征:2.1.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泥滩上的特殊森林生态系统。
2.1.2 红树林具有耐盐碱、耐水淹、根系发达等特点。
2.1.3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
2.2 红树林的生态功能:2.2.1 保护海岸线,减缓海浪侵蚀。
2.2.2 净化水质,吸收污染物。
2.2.3 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2.3 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2.3.1 国家政策对红树林保护的重视。
2.3.2 提高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2.3.3 合理开发红树林资源,如旅游、科研等。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文本:《红树林》课文3.1.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以及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
3.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1.3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红树林保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掌握红树林的概念、特征和生态功能。
4.1.2 了解红树林的保护政策和利用方式。
4.1.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
4.2 过程与方法:4.2.1 通过阅读、讨论、调查等方法,深入探究红树林的相关知识。
4.2.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3 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4.3 情感态度价值观:4.3.1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树立环保意识。
4.3.2 培养学生关爱红树林、关爱家园的情感。
4.3.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红树林贡献力量。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掌握红树林的概念、特征和生态功能。
《红树林》教案
《红树林》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红树林》教案《红树林》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5《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精选14篇)《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篇1[教材解说]《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文章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海南琼山的海上奇观——红树林。
被收录在“奇观”单元更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文中景象或幽静、或壮丽、或优美、或神奇无不给学生带来震撼和享受。
另外,课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是一篇写景的佳作,值得学生从中积累语言借鉴写作方法。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出现的三个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充分感受红树林的各个特点以及红树林的精神。
4、通过列题纲训练,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3、利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设计思路]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
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文;二是组织学生自主感悟文本。
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对象分析]红树林对于贵州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
红树林这种植物群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但五年级的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初步学会了通过翻阅家庭藏书、到图书馆查找、向他人咨询、上英特网查录等多种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了解红树林的相关资料。
但受年龄限制,生活范围比较狭小,阅历浅、实践少,认知水平和能力都非常有限。
北师小学语文五上第二单元《红树林》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这篇散文为读者描绘了海面上的奇观——红树林。
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说“我爱森林”,没特定说哪里的森林,什么样的森林,就是说什么森林都爱,应当包括红树林。
但是“我从没想到”去爱红树林,因为“我”根本就没想到大海里也会有森林,这一跌一宕预示着“偶然”出现的红树林一定会给“我”极大的惊喜。
“大海里”和“梦幻般的”两个词语概括了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是全文的核心。
下面四个自然段从四方面围绕“大海里”和“梦幻般的”描绘了红树林的奇观,大体的顺序见下表:(△代表“红树林”)段“我”的活动观察了解△的特点
2 在琼山碰到远望△整体外观
3 划船进入近瞧△深处;树干
4 专家告诉细微动静△的繁殖
5 “我”抒发喜爱之情另外介绍△的根
第2自然段写红树林的外观,是远望。
有两幅画面,一幅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密密的树林、青翠的树冠都不算稀奇,但“浸没在海水里”“浮荡在海浪之中”就很神奇了,是“梦幻般”的景象。
第二幅画面是潮退后,红树林出现在海滩上,枝条“带着海泥芳馨”,红树林的涛声夹杂在浪声里,从气味和声音描写红树林这生长在海洋里的树林的独特之处。
有大海,才有这两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第3自然段写红树林的深处,是近瞧。
段首和段尾“海上的世外。
《红树林》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doc
《红树林》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红树林》节选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
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树枝上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里龙宫的大花园。
……我爱这片海上森林,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红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顺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
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1、用“/”划去短文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在文中的“○”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
..4、在文中用“”画出“我爱这片海上森林”原因的句子。
参考答案:1、不正确的字:园、胜、化、现2、标点::,,,、。
,,。
、。
3、略4、文章开头两句话。
历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例题及答题技巧汇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快乐与感触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父亲的礼让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拟标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攒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段话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生活中的小镜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我家的小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语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白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汽车和路面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渔夫和妻子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人生第一课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维护祖国语言文字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段话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张纸条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奇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小蚂蚁明白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感恩的习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美丽的彩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梅花魂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羊吃草的启示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蚕和蜘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迷途笛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三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蜡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老师您走好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我不能忘掉祖国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滴智慧改变人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我爱小草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文片段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虎王选大臣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殊死搏斗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多读书的好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自行车撞人以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公孙仪谈吃鱼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阅读练习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短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点亮心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风雪夜中的一盏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那年的江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一片绿叶的回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白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短文赏析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再见了,亲人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短文练习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龙鳞宫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阅读理解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战胜命运的孩子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医生的心思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四季之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换伞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红树林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奥林匹克新格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威尼斯的小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手和脑的故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阅读快车道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常考例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成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母爱是一根穿针线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阅读练习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巡道工的故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钱被刮跑以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内阅读练习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我爱家乡的秋叶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阅读《凡卡》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按短文要求答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红树林》教学设计
《红树林》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红树林》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
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红树林》这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并准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设计思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红树林》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设疑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一)设疑导入,借助课件激发兴趣,设疑导入新课。
一开课,我就提出:“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喜欢吗?那你们见过海底森林吗?”同时出示课题,开门见山。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对红树林有哪些了解?”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出示:壮观的红树林的画面,并出示介绍红树林的字幕,再提出“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红树林的呢?”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整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初读感知,借助课件巩固字词,感知全文。
红树林课文原文
红树林课文原文《红树林》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树林课文原文,欢迎查看。
《红树林》课文我爱森林。
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妆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景观。
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
啊,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
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
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
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海上的绿*之网。
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
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的响声打破了宁静。
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
”国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别。
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
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上森林。
红树叶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
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红树林》创作背景1996年3月,莫言开始着手写《红树林》,当时写了6万字左右,由于工作和生活突然发生变化,从b队到了《检察日报》影视部,接手写一部检察题材的电视剧。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树林》这篇课文的作者、背景和写作意图。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生字词汇,并能够正确运用。
4.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内容课文背景介绍《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篇文章是一篇散文,作者王幼楫是一名知名教育家和作家,该文是其散文集《渔夫的故事》中的一篇。
课文内容梳理1.阅读原文:请学生在课前阅读《红树林》这篇文章,完成阅读笔记。
2.课文导读:对课文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3.课文阅读:师生共同再次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4.生字短语:介绍生字短语,让学生掌握其正确的发音和词意。
5.课文创作:让学生运用创作题材和想象力,进行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展示课文,放置在投影幕上。
让学生自主阅读,记录生词想法,感性理解课文主题。
第二步:导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策略介绍课文背景,并简要介绍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理解文章主题教师通过问题的方式逐步让学生理解文章变化,对主题有深刻的认识。
第四步:研究生字词汇教师简要介绍生字短语的含义和读音,并进行发音指导和动态记忆。
第五步:进行课文创作让学生记叙故事、感受情感、冒险探险或描写景物,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字呈现在作品中。
四、课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作品等形式进行课堂评价。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生字词汇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参考1.《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渔夫的故事》(王幼楫著)。
3.课外阅读:《小兔幸运找》(书本或电子版)。
4.课外拓展: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公园或海滩等地进行探索、观察红树林等活动。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红树林》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作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红树林的兴趣。
(2)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红树林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红树林的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红树林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红树林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4.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亲身体验红树林的生长环境。
5.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红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红树林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导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红树林的特点及其作用。
4.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
5. 板书设计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红树林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掌握生字词。
红树林
生活中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郭明义爱心团队
郭明义爱心团队正式成立于 2009年7月,下设希望工程爱心联 队、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 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大队、遗体 (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慈善 义工大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和 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七支大队。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大队、分队170 余支,注册志愿者达到6万多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遍布全国。至今,郭明义爱心 团队累计捐款200多万元,在新疆、重庆援建希望小学各1所,资助困难学生2900 多名,无偿献血130多万毫升,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液样本5000多例,其中1人成功 完成了捐献。800多人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 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浮荡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 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 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 海滩上。啊,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绚绚丽丽多多姿姿的世界。海 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一株株红树干纵横交错,褐红 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 成一座座立立体体栅栅栏栏,支撑着硕大的 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 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绿色的 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 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幽香
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 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 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破土土而而生生。 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 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上的森林。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黄 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 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 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 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 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红树林》说课稿
《红树林》说课稿一、说教材《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奇观”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近赏,繁殖,精神。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二、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学生特点和课标的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教学重点: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奇特,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教法确定为:1、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引导学生“精读”“略读”交互进行,相互配合,努力促进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语文课外拓展性学习与综合性实践。
根据学生的学情,将学法确立为:1、继续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红树林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然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相提醒易错的字。
七年级语文四单元课文笔记
七年级语文四单元课文笔记
第四单元《不一样的成长》
【重点课文】
1、《红树林》
(1)珊瑚礁景象万千,古木矗立在湛蓝的深海,竟似巨大的城堡。
(2)这里的珊瑚不象普遍的白灰之色,而是五颜六色,仿佛五彩斑斓的画布,分外迷人。
2、《松鼠历险记》
(1)随着猎犬的嗥叫声孩子们笑出声来,他们在呼啸而过的汽车里,冲过山上的林间小径,穿过大片的不错地,跨过拱桥,最后乘船越过海沟,来到了苹果园。
(2)只消一眨眼,我们已经来到了一片树林,树丛里有青苹果,拉着长长的藤条,从枝顶垂下美丽的果实,铺满了地面,洁白如绸缎。
3、《宝贝猴》
(1)宝贝猴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在那绿色的竹林里,可以看到朵朵小
花,芳香四溢,天空中还有鸟儿歌唱,来来往往的游客,或聊天或跳舞,快乐无穷。
(2)宝贝一家猴子在竹林里玩耍,一路都是乐趣,跳跃,嬉戏,好玩的事一大堆,母猴子用尾巴护着孩子,并把他们拉回家,安全无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树林》课文
导读:我爱森林。
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妆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景观。
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
啊,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
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
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
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
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
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
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
”国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别。
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
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上森林。
红树叶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
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
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