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5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练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5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练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爆发的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历史原因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被激化。

②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

(3)重要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激化了各种矛盾,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4)外部原因

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的失利。

②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③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起了绥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作用。

2.战争的进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战争的扩大

①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②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战争的转折

①1942年初,美、中、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③中途岛海战:美军重创日军,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④阿拉曼战役:英军重创德意军队,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4)战争的胜利

①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②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

③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加快了法西斯的覆灭。

④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⑤日本投降: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最终结束。

3.战争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战争的影响

(1)美苏两极格局取代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

(2)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3)世界重心逐步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4)客观上推动新科技革命兴起。

(5)人类的理性得到张扬,民主、人权、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诞生。

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制

(1)概念: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为

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

(2)基础:二战后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对比。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崩溃: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制崩溃。

(5)评价:

①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②消极作用: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冷战提供了条件。

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原因

①框架(基础):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②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

③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④二战结束后,和平主义成为社会思潮。

(2)主要表现

①美苏冷战,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美苏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局部冲突争端不断。

③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的较量(20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

①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剑拔弩张。

②重大事件:1959年9月戴维营会谈;第二次柏林危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③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

(2)第二阶段的较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①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②重大事件:1972年的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1975年的“欧安会”的召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③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

(3)第三阶段的较量(20世纪80年代)

①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②重大事件: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③结局: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格局结束。

4.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活动

(1)联合国的产生

①背景:国际联盟破产;二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立。

②建立:1945年6月,通过《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③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

④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

处。

(2)维和行动

①第一次维和行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停战监督组织。

②第一支维和部队: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的维和部队。

③第一次强制性决议:两伊战争中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

④化解战争危机:海湾危机中安南的斡旋。

(3)国际裁军:50年代初成立裁军委员会,1978年第一届裁军,设立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达成众多裁军协议。

(4)保障人权:《世界人权宣言》。

(5)非殖民化:非殖民化特委会、反对南非种族隔离。

(6)人道主义:安置难民。

(7)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宣言》。

三、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1)背景:二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对峙;美国插手朝鲜半岛。

(2)经过

①爆发:1950年6月。

②扩展:美国操纵“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③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④结束: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3)特点: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4)影响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割据。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精神。

③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破产。

④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越南战争

(1)背景: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美国扶植南越,南北分裂。

(2) 过程:特种战争(20世纪60年代初)——局部战争(1964年)——转折(1968年)——停战协定(1973年)。

(3)影响

①越南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美国被迫调整对外战略(亚洲收缩战略)。

3.中东战争

(1)中东战争不断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②地理原因: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成为大国争夺的地区。

③国际政策: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中东战争的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5次战争的统称。

(3) 中东战争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中东战争后的和平进程

①背景:六日战争和十月战争并不能解决双方的矛盾。

②序曲:埃以和解和“戴维营协议”。

③存在的问题:耶路撒冷地区的归属问题;犹太人的定居点问题。

4.两伊战争

(1)背景

①伊朗和伊拉克领土、宗教、民族等矛盾交织。

②石油资源丰富和战略位置重要,大国插手。

(2)概况: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88年。

(3)影响:造成了两伊经济全面倒退;造成了中东的分裂;为美苏插手该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5.海湾战争

(1)原因:边界纠纷;油田之争;地区争霸;两极格局瓦解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

(2)概况:1990年8月爆发,1991年2月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的决议,战争结束

(3)特点:一场现代高科技战争;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局部战争。

(4)战争影响

①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

②中东地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四、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1.依据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的潮流。

(4)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5)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2.不利因素

(1)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消除。

(3)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的危害。

(4)世界发展很不平衡。

(5)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1.(xx·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

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答案:(1)理由: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

(2)经验: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

2.(xx·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答案:(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

(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3.(xx·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

用。

答案:(1)原因: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5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课后训练

1.(xx·云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与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殖民主义所实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一脉相承,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及背景,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矛盾和问题激化裂变,成为法西斯反动政权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行动纲领,挂制了社会主要舆论。

——摘自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

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材料二“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民族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一方面,它不仅可以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为弱小民族争取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义自身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往往客易把本民族利益建立在践踏或损害别族利益之上,导致扩张性的冲突或战争,成为强大民族征服与掠夺的理论指导。

——摘自王云飞《20世纪的民族

主义与战争及恐怖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特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

答案:(1)原因: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意识;“一战”战败以及战后被制裁的催化剂作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2)含义:积极作用。如:推翻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获得民族独立的美国独立战争;反抗外来侵略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答出其中两点或其他言之有理的,均可)

消极作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中东战争。(答出其中三点或其他言之有理的,均可) 2.(xx·山西第一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5年,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这种国力已经很明显,立即使欧洲(以及世界)的领导权问题的争斗宣告结束。过去,欧洲几乎一直划分为两大敌对阵营,其构成均来自这个或那个有约国家的危险或威胁性的国力而变化。今天较之往日,领导权更增加了强国的意义,提出一种抉择:不是华盛顿,就是莫斯科。第三世界的中立国,以及这些超级大国的盟友或卫星国,只不过是他们所经受的这部历史的目击者;它们的作用不过是在天平的各方添加极其有分寸的重量,故而问题在于,同控制它们一样,超级大国也是在诱惑它们,吸引它们,让它们保持忠诚。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认为二战结束后“欧洲(以及世界)的领导权问题的争斗宣告结束”的依据。

(2)根据材料概括超级大国确立世界领导权的根本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上世界领导权的争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答案:(1)依据:二战使欧洲整体实力下降,无力抗衡美国;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经济霸权地位。

(2)条件:国家的综合国力。

后果: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对峙。

3.(xx·湖北荆门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东欧之所以能有这种变化,也是由于美苏的军事僵局和冷战的缓和。对东欧来说,另一重要因素是苏联领导人的变动。斯大林的去世不仅在苏联国内事务方面,而且在苏联与其东欧卫星国的关系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大约早10年时,南斯拉夫爆发了东欧第一个反苏运动。……各国都能逐渐对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进程作出自己的决定。工业不必再同苏联或其他共产党国家的工业结合在一起。相反,其趋势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独立,工业和农业的回旋余地更大,同西方的贸易更多。例如,1960年至1964年间。罗马尼亚同西方的贸易从占其全部贸易的20%上升到33%。……同这种经济上的缓和与放宽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缓和与放宽。同西方国家缔结文化协定、减少对外国广播的干扰、增加旅游业、给外国记者以更大的自由、允许更自由地放映西方电影、发行西方书籍和刊物……约翰逊总统于1964年5月23日宣布:“不再是一道铁幕。而是有许多道铁幕。每道铁幕的强度和厚度不同,因而能穿过它的光线和能在它后面增长的希望也不同。……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把我们同东欧分割开来的这一鸿沟的桥梁。它们将是增加贸易的桥梁、思想的桥梁、访问者的桥梁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桥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东欧获得自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东欧自治的影响。

答案:(1)原因:美苏关系的阶段性缓和;苏联政局的变动;东欧对苏联控制的反抗;与西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加强。

(2)影响:有利于东欧的改革与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

4.(xx·河北衡水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

却是和解的前提。”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

——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

答案:(1)态度:反省认罪;主动赔偿;道歉、请求宽恕;正视历史教育。

影响:促进了欧洲的和解与联合;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德国成为欧盟核心力量。

(2)成因:日本二战受害者意识强烈;美国庇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未彻底根除;亚洲国家没有严格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经济急剧膨胀使日本野心再度显露。

5.(xx·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历史上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的关键性一战),双方因领土、宗教、民族、领导人的野心等复杂因素而爆发,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结果两败俱伤,它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推迟至少二十年。

材料二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火,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中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答案:(1)领土争端:两国领土争端已有百余年历史,尤其都意图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朗总统萨达姆都有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宗教分歧: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什叶派)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逊尼派)抵制这种渗透。

民族矛盾: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在伊朗境内,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取得平等和自治。

大国干预:两伊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主要内容:两伊应立即无条件停火。

正确途径: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和平对话之路;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要求。

6.(xx·河南新乡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美国既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最后一个霸权国,同时也是信息革命时代的第一个霸权国。冷战后它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的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的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大棒(注: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在和平时期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它执意要搞NMD和TMD的战略企图;等等。霸权行径,一目了然。

与历史上的霸权国相比,美国除了在硬权力方面具有压倒优势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鳌头: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计算机革命发源于美国,软件仍是美国一统天下……美国大学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形形色色的美国传媒世界范围内制造波澜,呼风唤雨……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如联合国和WTO。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硬权力和软权力相结合的霸权带来的影响。

答案:(1)形式:军事打击与威慑;经济封锁和制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大众文化和媒体传播控制;确定国际“游戏”规则,无形控制世界。

(2)影响:导致冷战后部分地区冲突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和平面临威胁;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带来全方位挑战,大国竞争日益集中于软实力之争;推动国际格局向着单极化方向发展,不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