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柱配筋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得配筋与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1):柱纵向受力钢筋得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得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得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得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与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得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得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得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瞧配筋就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得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得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得1/6、与500mm得最大值。
2)底层柱得下端不小于柱净高得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得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得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得柱、框支柱、一级与二级框架得角柱,取全高。
框架柱配筋率
框架柱配筋率框架柱是结构件的重要部分。
它的位置和钢筋的结构布置均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来指示。
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是结构力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介绍了框架柱配筋率的要求和计算方法,并就框架柱配筋率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框架柱与钢筋配筋率的要求框架柱的数量、尺寸以及与钢筋的搭接方式直接决定了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
框架柱配筋率的设计原则是:应根据其结构的分析来决定每一种构件的框架柱配筋率。
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一般按受力类型来确定,如架空和悬挑梁要求框架柱配筋率较低,框架柱受压梁要求较高。
框架柱与钢筋配筋率的具体要求可参照《建筑构造设计规范》施工图绘制的执行标准等相关文件的规定。
二、框架柱和钢筋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是指框架柱所能承受的抗弯和抗压钢筋总长度与框架柱钢筋总长度之比,简记作框架柱与钢筋之间的配筋率为λ。
其计算公式为λ=(l/L)×100%,其中l为抗弯和抗压钢筋总长度,L为框架柱钢筋总长度。
三、框架柱配筋率的设计施工和检测(1)设计施工框架柱的配筋率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减少抗压力与抗弯力的影响,避免构件在使用中出现损坏。
一般而言,框架柱的配筋率越高,结构的承载能力越大。
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要明确实施配筋的位置、钢筋的尺寸、材料和施工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
(2)施工检测施工检测是控制结构质量的重要环节。
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重点是检查框架柱钢筋的数量、位置和材料。
它也可以依据结构力学分析的结果进行实验检测,以保证构件的受力性能。
四、总结框架柱与钢筋的配筋率是结构力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要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就要根据结构分析结果确定框架柱配筋率,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控制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定期对框架柱钢筋的位置、数量和材料进行检查,以保证构件的受力性能。
柱配筋规范要求
箍筋加密区长度 3、对柱根区段,取基础顶面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4、对牛腿区段,取牛腿全高;
《砼规》 P179,11.5.2
5、对柱间支撑与柱连接的节点和柱位移受约束的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mm。
箍筋加密区箍筋 间距
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最大间距为100mm;箍筋的直径应符合附表4的规定。
铰接排架柱
2、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
箍筋体积配筋率 0.4%和0.4%。 3、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应小
《砼规》 P177,11.4.17
柱
于1.5%。
4、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度设防 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定;
《砼规》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款2的规定; P175,11.4.12
框架柱、 框支柱
4、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不 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框 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砼规》 P176,11.4.13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
箍筋加密区长度
者;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层柱根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 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框架柱是建筑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构件之一,其结构设计和配筋要满足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在承受荷载和抗震等方面的安全性能。
下面是框架柱构造配筋需要满足的一些规范要求:1.柱截面的选择:柱截面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荷载大小、柱高度、柱间距等因素。
一般来说,柱的截面尺寸要足够大以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配筋率的确定:配筋率是柱截面中钢筋截面面积与柱截面面积之比,可以衡量柱受力的能力。
根据规范的要求,柱的配筋率一般不得小于0.01、为了保证柱的抗震性能,柱的配筋率一般较高,一般在0.02至0.08之间。
3.钢筋的布置:钢筋的布置应合理、紧凑,以保证柱的受力性能。
钢筋的布置要考虑受力方向和大小,以及抗震性能等因素。
一般来说,柱的钢筋应按照规范要求分布在四周,且纵向钢筋应尽量均匀分布。
4.构件间的连接:柱与其他构件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预埋钢筋等。
5.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根据不同的荷载和受力情况,柱中的钢筋直径和间距要满足规范的要求。
一般来说,柱顶部和底部的钢筋直径要较大,以增强柱的承载能力。
6.端部处理:柱端部的处理对于柱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柱端部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加粗、加密钢筋、设置加固片等措施,以提高柱的抗震性能。
7.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了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和损坏,柱外部应设置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
保护层的厚度根据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得小于柱的最大粗径钢筋直径的2倍。
总之,框架柱的构造配筋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在承受荷载和抗震等方面的安全性能。
这些规范要求包括柱截面选择、配筋率确定、钢筋布置、构件连接、钢筋直径和间距、端部处理以及保护层厚度等。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框架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框架结构柱配筋
框架柱纵筋直径:《砼规》(Ⅰ)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3 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9.3.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
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抗规》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
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
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间距:《砼规》(Ⅰ)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 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4 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5 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框架柱的箍筋设置要求
框架柱的箍筋设置是为了增加柱子的抗震能力和抗弯能力,以提高柱子的整体稳定性。以下 是框架柱箍筋设置的一些要求:
1. 箍筋间距:箍筋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来说,箍筋的间距应 不大于柱子的最小尺寸或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通常,箍筋的间距在100mm到200mm之间。
2. 箍筋截面积:箍筋的截面积应根据柱子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和确定。一般来说, 箍筋的截面积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要求,以保证柱子的抗震能力和抗弯能力。
框架柱的箍筋设置要求
3. 箍筋的弯曲和连接:箍筋应采用弯曲成环状或连接成环状的形式,以确保箍筋能够紧密 地包裹住柱子。箍筋的连接点应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或扣件连接,以确保箍筋的稳 固性。
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框架柱箍筋的设置,以确保柱子具有足够的抗震 能力和抗弯能力。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箍筋的质量 长度是指箍筋在柱子中的有效埋置长度。埋置长度应根据 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来说,箍筋的埋置长度应不小于柱子的最小尺寸或规范 规定的最小埋置长度。
框架柱的箍筋设置要求
5. 箍筋的保护层:箍筋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以防止箍筋锈蚀和损坏。保护层的厚 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来说,箍筋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规范规定的 最小保护层厚度。
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纳HRB335级,f y = f 'y =300N/2mm ,采纳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N/2mm ,轴心抗压强度f y =1.43 N/,2mm .箍筋一概采纳HPB235级钢筋,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yy 取成0。
按标准规定当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痕验算,关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通过计算可知不必做裂痕验算,能够将验算进程忽略。
(1) 第一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 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2) 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幸免短柱的显现,即,保证λ>)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将计算进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附加说明:通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形都是大偏心受压。
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形下的计算进程:10c Nf bh ξα=()()2100'''00.5c s sysNe f bh h A A fhaαξξ--==-若是通过计算取得'02x h a ξ=<,须取'2x a =,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0()s s y Ne A A f h a ==-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附注:上表中一样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底层柱的计算长度。
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 :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 。
曲率修正系数或,长细比阻碍系数/h 或。
η=1+21200)/(/14001ξξ⨯⨯⨯h l h e iy y :界限受压区高度,ξ:实际受压区高度,当ξ≤y y 为大偏心受压构件,不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二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附注:上表中一样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底层柱的计算长度。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 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 ,四级不宜大于300mm 。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 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整理)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用HRB335级, = f 'y =300N/2mm ,采用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14.3N/2mm ,轴心抗压强度 =1.43 N/,2mm .箍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取成0.80。
按规范规定当e0/h0>0.55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缝验算,对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经过计算可知无须做裂缝验算,可以将验算过程忽略。
(1) 首先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 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2) 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避免短柱的出现,即,保证λ 2.0)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附加说明:经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况都是大偏心受压。
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的计算过程:10c Nf bh ξα=()()2100'''00.5c s s ysNe f bh h A A fhaαξξ--==-如果经过计算得到'02x h a ξ=<,须取'2x a =,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0()s s y Ne A A f h a ==-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附注:上表中一般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1.25H,底层柱的计算长度1.0H。
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
曲率修正系数ζ1=0.5fcA/N或1.0,长细比影响系数ζ2=1.15-0.01L/h或1.0。
η=1+212)/(/14001ξξ⨯⨯⨯hlhei:界限受压区高度,:实际受压区高度,当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否则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
6.2.3 现浇框架构造要求(非抗震设防要求)
3.现浇框架节点构造
(2)顶层端节点 1)搭接接头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如图所示。此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 la,其中伸 入梁内的外侧柱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外侧柱筋全部截面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外侧柱筋宜沿节点顶 部伸至柱内边,当柱筋位于柱顶第一层时,至柱内边后宜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当柱筋位于柱顶 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梁宽范围 以外的外侧柱筋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筋相同。当外侧柱筋配筋率大于1.2%时,伸 入梁内的柱筋除应满足以上规定外,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梁上部纵筋 应伸至节点外侧并向下弯至梁下边缘高度后截断。
任框 务架 2结
构
6.2.1 框架结构的形式 6.2.2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6.2.3 现浇框架构造要求
(非抗震设防要求)
6.2.1 框架结构的形式
1.框架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框架、半现浇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 整体式框架四种形式。 (1)现浇整体式框架 (2)半现浇框架 (3)装配式框架 (4)装配整体式框架
6.2.3 现浇框架构造要求(非抗震设防要求)
3.现浇框架节点构造
(3)中间层中间节点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如图所示。
6.2.3 现浇框架构造要求(非抗震设防要求)
3.现浇框架节点构造
(3)中间层中间节点 1)当计算中不利用其强度时,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2d。 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应锚固在节点内。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钢筋的锚固长度 不应小于la,如图(a)所示;当框架柱截面较小而直线锚固长度不足时,也可采用带90°弯折的锚固 形式,其中竖直段应向上弯折,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 la,垂直投影长度应取15d,如图 (b)所示;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也可贯穿框架节点,在节点以外梁中弯矩较小部位设置搭接接头, 如图(c)所示,搭接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要求。 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伸入节点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 la。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 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寸,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5):剪跨比宜大于 2 (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 ,二级为0.75 ;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 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6)纵筋配置原则: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l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地要求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1.4.12-1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0.8%的要求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表9.5.1率(%)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第11.4.1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2002 第-1条)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2002 第-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与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0.8%的要求第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表率(%)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2002 第条)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1.4.12-1抗震设计规范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0.8%的要求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表9.5.1 率(%)四、柱单边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第11.4.1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哪些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哪些规范要求?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8%的要求四、柱单边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3条)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3条)六、柱纵筋间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3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1条)七、框架柱箍筋最小直径(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8-2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2-4条)八、框架柱箍筋肢距最大间距(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5条)同时满足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的要求九、框架柱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8-2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6.4.3-2条)1.三级框架柱加密区间距= 100满足150mm和8倍纵筋直径注:三级框架柱根处箍筋加密区间距不应小于100,十、框架柱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10条,6.3.13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4条)三、四级框架(中、边)柱箍筋非加密区间距满足15倍纵筋直径十一、框架柱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12条,6.3.14条)(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柱配筋规范要求
牛腿支承不等跨 为14mm的钢筋,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少于2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
结构
2、牛腿中的纵向受拉钢筋和锚筋的锚固措施及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但其中的受
应以laE代替;
3、牛腿水平箍筋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为100mm。
铰接排架柱柱顶预埋件直锚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锚钢筋截面面积可按规范规定计算并增大25%,且应适当增大锚板厚度。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柱类型
一级
抗震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中柱、边柱
0.9(1.0)
0.7(0.8)
0.6(0.7) 0.5(0.6)
角柱、框支柱
1.1
0.9
0.8
0.7
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采用335MPa级、400MPa级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按表中数值增加0.1和0.05采
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
框支柱
柱 铰接排架柱 框架梁柱节点
箍筋加密区箍筋 肢距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直径中的较大者;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 当采用拉筋且箍筋与纵向钢筋有绑扎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箍筋。
小偏心受拉纵筋 值增加25%。
配筋率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
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 箍筋加密区长度 者;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层柱根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不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1.4.12-1抗震等级柱类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框架角柱、框支柱 1.2 1.0 0.9 0.8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
抗震设计规范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类别抗震等级1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中柱、边柱 0.9,1.0, 0.7,0.8, 0.6,0.7, 0.5,0.6,角柱、框支柱 1.1 0.9 0.8 0.7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 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0.8%的要求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框架柱构造配筋应遵守的规范
框架柱构造配筋应遵守的规范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8%的要求四、柱单边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3条)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3条)六、柱纵筋间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1.4.13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1条)七、框架柱箍筋最小直径(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8-2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2-4条)八、框架柱箍筋肢距最大间距(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5条)同时满足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的要求九、框架柱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8-2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6.4.3-2条)1.三级框架柱加密区间距= 100满足150mm和8倍纵筋直径注:三级框架柱根处箍筋加密区间距不应小于100,十、框架柱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10条,6.3.13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4条)三、四级框架(中、边)柱箍筋非加密区间距满足15倍纵筋直径十一、框架柱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2 第6.3.12条,6.3.14条)(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柱纵筋直径:《砼规》(Ⅰ)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3 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9.3.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
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与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抗规》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与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她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间距:《砼规》(Ⅰ)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 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4 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5 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注:水平浇筑的预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9.2.1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9.3.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
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与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11.4.13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高规》6.4.4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 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
2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其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抗震等级为四级与非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柱纵向钢筋净距均不应小于50mm。
《抗规》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配筋率:《砼规》(Ⅰ)柱9.3.1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4 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9.3.3 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
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与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9.3.8 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 S应符合下列规定: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的弯弧内半径,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6d;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8d。
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防剥落的构造钢筋。
11.4.12 框架柱与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框架柱与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1;11.4.13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高规》6.4.3 柱纵向钢筋与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抗震设计时,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
6.4.4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 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
3 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
4 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 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抗规》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与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连接与锚固:《砼规》(Ⅱ)梁柱节点9.3.4 梁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 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1)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应伸过柱中心线,伸过的长度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
2)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本规范第8.3,3条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
梁上部纵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包括机械锚头在内的水平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 ab(图9.3.4a)。
3)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此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并向节点内弯折,其包含弯弧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 ab,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图9.3.4b)。
2 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的锚固: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的锚固方式及长度应与上部钢筋的规定相同。
2)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或仅利用该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9.3.5条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的规定。
9.3.5 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
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
当必须锚固时,应符合下列锚固要求:1 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面钢筋不小于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钢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其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 a;3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l a(图9.3.5a);4 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宜按本规范第9.3.4条第1款的规定采用钢筋端部加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5 钢筋可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搭接长度的起始点至节点或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h0(图9.3.5b)。
9.3.6 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的中间节点或端节点,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
柱纵向钢筋在顶层中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且自梁底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 a。
2 当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可采用90°弯折锚固措施。
此时,包括弯弧在内的钢筋垂直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 ab,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图9.3.6a)。
3 当截面尺寸不足时,也可采用带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
此时,包含锚头在内的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 ab(图9.3.6b)。
4 当柱顶有现浇楼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
9.3.7 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1 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 ab(图9.3.7a)。
其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