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共26张PPT)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 的反帝活动; 危害:清政府已经完全听命于列强, 对强俯首称臣,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工具。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 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 主义的侵略。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 国防安全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和 清军共同与八国联军作战的地点有 ()
①廊坊②大沽③杨村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
赔款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问题思考:
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 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 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清政 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 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 人民的反帝斗争。
• 3、影响:
• (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 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 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令是英国人西摩尔。 • 3)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侵华路线图
经过:
过程: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天津失陷-----侵占 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 材料一: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 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北京居民物 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 不易调查。皇宫大部分可移动之贵 重物件,皆被抢去。
2.率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 军司令是( )
A.瓦德西 C.克林德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 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 主义的侵略。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 国防安全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和 清军共同与八国联军作战的地点有 ()
①廊坊②大沽③杨村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
赔款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问题思考:
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 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 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清政 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 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 人民的反帝斗争。
• 3、影响:
• (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 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 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令是英国人西摩尔。 • 3)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侵华路线图
经过:
过程: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天津失陷-----侵占 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 材料一: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 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北京居民物 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 不易调查。皇宫大部分可移动之贵 重物件,皆被抢去。
2.率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 军司令是( )
A.瓦德西 C.克林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共32张PPT)
1900年8月15日, 慈禧太后挟光绪 仓皇出逃
侵略者在北京街头横冲直闯
燃烧的北京城
——瓦德西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1900年8月14日瓦德西率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图为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的情 景。
北京齐化门外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
德 军 在 颐 和 园
二、抗击八国联军
在天津保卫战 中,清军直隶 提督聂士成 壮烈殉国。
二、抗击八国联军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镇压 招抚 剿灭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说: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帝国主义列 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 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地位。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 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
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
诱因。
二、抗击八国联军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下面几幅图片是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实时报道,请你阅读课 本后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并简单说一下经过。
大沽口守军在抗击 联军舰队的进攻 西摩尔率2000兵 力进攻天津 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 国联军
中日
2亿两白银 割台、澎、辽
其它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 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 沿线要地;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影响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课件 (共39张PPT)
战争名称 侵略军
当时的皇帝
一、义和团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辛丑条约》
上图反映的是何时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什么 条约的情景?
1901年 《辛丑条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辛丑条约》
增加了人民的负
担,进一步控制
内容
了中国的经济命
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脉清。,本息共中国计人9.民8亿受两中外,反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 京
巷战后的街道
8月16日,中 国军队仍在城中与 八国联军巷战。晚 上,联军占领全城。 各国指挥官下令大 掠3日,北京的劫 难开始了——
被炮火毁坏的北京齐化门
八国联人教军版在八北年京级的上暴册行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 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 《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 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 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万两之 多。仅日军从户部一处就抢走白银300万两——
政府利用并出卖;他们没有把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 文明成果区别开来,“拆铁道"“拔线杆"“毁坏火轮船" 等极端排外行为表现了他们对现代文明的盲目排斥; “神助拳"“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等内容则 表明义和团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2.问题思考 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 影响。
结量 与中 国华 之之 欢物 心力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开始变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 步加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课件(共40张PPT)
【探究三】北京沦陷后的情况
问题1:八国联军做了什么?
联军进入大清门,堆满珍宝文物 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
【探究三】北京沦陷后的情况
问题1:八国联军做了什么?
故宫宫殿前镏金铜缸上面, 一条条刮痕正是八国联军刮 金所致。
【探究三】北京沦陷后的情况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乾清宫的龙椅上……
【探究三】北京沦陷后的情况
通州
京师
(北京)
北
廊坊
永 定
河
运 河
义和团和清军抗击 八国联军的主攻方向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 侵和败退路线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 侵北京路线
西摩尔主要(战英斗地)点
杨村
京津形势
天津 海
河
塘沽 渤
海
大沽
许勇《义和团血战廊坊》
通州
京师
(北京)
北
廊坊
永 定
河
1八9义0国07津和年联月团6大6军失月和月1的沽八清陷4主1国军日失7攻联抗日方,军击陷向入,天
赔白银4.5亿两 划定使馆界,
不准中国人入内
拆毁大沽炮台
人民经济负担加重 破坏了中国主权 便利了列强的侵略
军事 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图示
根据《辛丑条约》 的规定东江米巷改名Le (使馆街),其在中方 绘制的地图中则正式更 名为东交民巷。
第7课
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江米巷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胡同
东交民巷小学
义和团
最初名称 ——原名义和拳
组织形式 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 活动地区 首先在山东兴起
主要成员 ——多是农民、手工业者
八上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共24张PPT)
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引起()的不满和关注
• • • • • • •
(一)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2、侵华目的: 3、开始时间: 4、参与者: 5、指挥者: 6、路线:
二.抗击八国联军
• • • • • • (一)八国联军侵华 (二)抗击八国联军斗争 1、斗争1: 2、与此同时,斗争2: 3、斗争3: 4、斗争4、
结果
《辛丑条约》签订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 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的乾清宫。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901年
2、内容、危害、影响: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 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 2、
标注小题目义和团发展P33第一段
• 清政府利用义和团,以_____、代替 _____,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纷 纷进入天津、 _____。他们通过张贴 文告、捣毁教堂、 _____、砍断 _____、等方式开展反帝斗争。到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_____ 地区。
• 3、标注小题目义和团口号P33第二
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 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 是其侵华的诱因。
自主学习P34
1、斗争3:慈禧等清政府在北京怎么对付帝国主义? 2、斗争4和斗争5:在天津怎么对付帝国主义的? 3、本课的清军爱国民族英雄是谁?结果如何? 4、斗争6: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的态度? 5、义和团运动的结局?和哪一事件结局一样 6、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看P34 7、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一贯的做法是什么? 8、回忆列强占领北京的事件除了这一件外,还有 哪个事件?分别逃跑的皇帝都是谁?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PPT课件
2.义和团的组织性质
• 反清的秘密结社 • 单纯的习武团体
具有广泛群众 性的反帝斗争
组织
3.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清政府
剿灭
义和团 获得合法地位
招抚
1900年夏, 控制了京津地区
4.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评价
扶清 灭洋
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
本质认识不清
清
政 府
抱有幻想
排斥洋人等
洋
盲目排外 人
另外, 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
利息
本息
39年还清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经济命脉被别人掌握
政治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帮凶
军事
大沽炮台
拆
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处于列强控制下, 失去军事自主权
外交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不准中国 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滔公
,
,
,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联军进入大清门,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
苑囿被洗劫一空。北京城在八国联军巷的战炮后火的下街燃道烧
8.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1901年, 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比、 荷、西等11国, 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经济
4.5亿两
5.3亿两
9.8亿两
本金
阅读课本后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 并简单说一下经过。
西摩尔率领八国 联军进攻天津
1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3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 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5
2
义和团在廊坊狙击八国联军
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课件(23张)
幼 儿 园 经 验 的汇报 材料《 加强乡 镇教研 建设 提 高农村 幼儿园 教学质 量》
幼 儿 园 经 经 验汇报 材料
――加 强 乡 镇 教 研 建设提 高农村 幼儿园 教学质 量 针 对 我 市 城 区目前 尚无政 府办园 这一实 际情况 ,今年来 我们将 课改的 重心下 移到乡 镇 ,但 这 对 占 全市90% 的农 村幼儿 园来说 是一个 严峻的 考验,怎 样引领 她们融入幼儿 园 课 程 改 革 的大潮 ,是摆在 我们面 前亟待 解决的 问题,因 此,我 市坚持 从幼儿 教师的 需 求 出 发 ,开 展扎实 有效的 乡镇教 研活动 ,使她们 在不断 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 步 明 确 评 课目的 ,把握评 课内容 ,掌握评 课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简介:
❖ 清代活动于山东、直隶地区的民间农民 秘密反清结社组织。原名义和拳。
❖ 1898年公开活动后,改名义和团 ❖ 以自发的反洋教斗争为特点 ❖ 其口号先后有: ❖反清复明 反清灭洋 扶清灭洋
历史背景:
❖ 局限性: 使群众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同时具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 尔的率领。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形势图
山
义和团在廊直坊
顽强阻击八国联军
北京
廊坊 天津 大沽
隶 运
渤 海
西
河 南
河
平原
东
济南 河山
黄 江苏
胶州湾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 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洋 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 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的反帝活动
幼 儿 园 经 经 验汇报 材料
――加 强 乡 镇 教 研 建设提 高农村 幼儿园 教学质 量 针 对 我 市 城 区目前 尚无政 府办园 这一实 际情况 ,今年来 我们将 课改的 重心下 移到乡 镇 ,但 这 对 占 全市90% 的农 村幼儿 园来说 是一个 严峻的 考验,怎 样引领 她们融入幼儿 园 课 程 改 革 的大潮 ,是摆在 我们面 前亟待 解决的 问题,因 此,我 市坚持 从幼儿 教师的 需 求 出 发 ,开 展扎实 有效的 乡镇教 研活动 ,使她们 在不断 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 步 明 确 评 课目的 ,把握评 课内容 ,掌握评 课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简介:
❖ 清代活动于山东、直隶地区的民间农民 秘密反清结社组织。原名义和拳。
❖ 1898年公开活动后,改名义和团 ❖ 以自发的反洋教斗争为特点 ❖ 其口号先后有: ❖反清复明 反清灭洋 扶清灭洋
历史背景:
❖ 局限性: 使群众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同时具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 尔的率领。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形势图
山
义和团在廊直坊
顽强阻击八国联军
北京
廊坊 天津 大沽
隶 运
渤 海
西
河 南
河
平原
东
济南 河山
黄 江苏
胶州湾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 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洋 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 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的反帝活动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17张PPT)
D
13
课堂检测
3、“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 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 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4、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右图漫画《“惩罚”中国》, 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天津保卫战 北京守卫战
5、联军罪行: 屠杀、劫掠
7
相关史事
落后必然挨打,国强才能自立。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 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联军统帅瓦德西 在八国联军的抢劫中,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 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八国联军烧杀淫掠,犯下骇人听闻的累累暴行, 以至“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近代化探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课堂检测
1、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鲜明地表达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意志的是下列哪一 派别?( ) A、太平天国 B 、义和团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B
2、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 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课件(共24张PPT)
八国联军司令、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 1840 - 1929 )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
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 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
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
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 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登陆,挑 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天津保 卫战
2、义和团的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的斗争精神。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901年
2、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3、内容、危害、影响: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 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 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合作学习:
项目 内容
《辛丑条约》
危害及影响
经济受制,加重了中 国人民的负担,税收 受列强控制。
经济 政治
外交
赔白银4.5亿两,分39 年还清。 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洋 人统治的工具
划定使馆界,改设外务 内政外交被控制 部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军事
拆毁炮台,不得设防, 允许各国驻兵
5.《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 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D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6.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D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26张PPT)
《4等.辛5税亿收丑两作,条担以保约海关》是经中济 国近代史上赔军款事数目帝到国山最主海义关庞国铁家路大派沿兵线,驻要扎地主北京权
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 政治
民参加反帝活动
禁
外交
馆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 国人居住
Aug ust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2时18 分43秒 下午2 时18分1 4:18:43 21.8.1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 ar d Nixon , Amer ican Pr esiden 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下 午2时1 8分21. 8.1114: 18Aug ust
11,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 2021 年8月1 1日星 期三2时 18分43 秒14:18 :431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36张PPT)
2.义和团的组织性质
• 反清的秘密结社 • 单纯的习武团体
具有广泛群众 性的反帝斗争
组织
3.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清政府
剿灭
义和团 获得合法地位
招抚
1900年夏,控制了京津地区
4.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评价
扶清 灭洋
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
本质认识不清
清
政 府
抱有幻想
排斥洋人等
洋
盲目排外 人
另外,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 大水缸上面至今留 有当年八国联军所 刮的痕迹
被抢的翰林院藏书室
抢劫古观象台
天开对八 罪抢北国 行劫京联 ,三实军 烧天行攻 、。各陷 杀八国北 、国分京 抢联区后 、军占, 掠在领设 无北,联 恶京军军 不犯队司 作下甚令 。了至部
滔公,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联军进入大清门,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
影响:
射杀义和团民、清军
大沽炮台失陷 1900年6月
列强要光绪帝执政 谎报流言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 清政府利用义和团
清政府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扩大对中国侵略
老龙头火车站激战 义和团在 1900年7月中旬
慈禧与光绪狼狈西逃
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 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对比三大不平等条约,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
《南京条约》
签订 国家
中英
赔款 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 中日
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等国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 9.8亿两
土地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 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共53张PPT)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二单元
攻占大沽炮台
廊坊大战的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 的侵略战争。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略军激战
大沽炮台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2、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大沽炮台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清军炮阵地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略军激战
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大沽炮台失陷的 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帝的谎 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义和团战士
义和团的团旗
义和团的武器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二单元
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挙、民间秘密结 社和练挙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活动于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 秘密组织,以农民为主要成员,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最初他们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进行的是一些反清的斗争。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越来越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原因 深入,一些外国教会势力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拳就逐渐把斗 争的矛头转向这一股特殊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在民间进行反洋 直接原因 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横行乡里 教的斗争。1898年秋,山东义和拳改名义和团,正式竖起“扶清灭洋” 的旗帜,在当地攻打洋教堂,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随后, 各地义和拳改名义和团。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学习目标导航
一、理解义和团的形成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状况。 二、了解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时间、过 程、结果。 三、掌握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 四、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五、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 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课件(共38张PPT)
概括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2、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北京和天津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 统治的心脏,义和团纷纷进人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 侵略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1900 年6月,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运动发展到顶峰,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国,争取官军) (1)“扶清”有何进步意义? (2)“扶清”有何局限性? (放松警惕) (3)“灭洋”有何进步意义?(爱国,动员群众) (4)“灭洋”有何局限性? (笼统排外)
2、评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 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 抱有幻想。
比较近代前期两次农民运动的相同点?
1、领导阶级和斗争方式相同:都是农民领导的,采取暴力斗 争形式。 2、结果相同: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而失败。 3、失败原因相同:既有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也有中外 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4、历史意义相同: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和清王朝,有积极意 义
太平军战士
被捕的义和团民
义和团是一个什么组织? 后来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1900年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庚子拳变 ”
团民杀洋人、 教徒,烧教堂 、拆电线、毁 铁路,进攻租 界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1900年5月底 ,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2、义和团发展迅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 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 在 东 聂士成壮烈殉郊国 民 巷 与 外 国 军
新课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读了这段话你 有何感受?
.
新课讲解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
新课讲解
内容
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
息《共辛9丑.8亿条两约,》以是海关赔税款、数盐目税最等税庞收大作,担主权收丧受失列强最控严制重。的不平等
保
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时间:1900年6月
目的: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侵略利益。
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
新课讲解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 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
新课讲解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战役 廊坊阻击战 大沽之战 围攻西什库教案和 东郊巷使馆区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
结果 八国联军撤回天津 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 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
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北京陷落
.
新课讲解
天津保卫战 廊坊大捷
.
队义 发和 生团 激和 战清
.
典型例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
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 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 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 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
发展原因: 清政府的招抚、利用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 其合法地位。
变化原因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 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 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 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 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 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 剿杀的政策。
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 ④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深渊
②廊坊阻击战
经过
③攻占大沽炮台 ④天津保卫战
⑤联军攻陷北京
⑥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 ⑦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影响 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
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①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②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挙、民间秘密结社
和练挙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义和团团员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 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 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 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
新课讲解
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新课讲解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 样评价这些主张?
扶清灭洋
.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
情境导入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 仅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而且进一步刺激了 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1898 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时局图》中中 国已被瓜分殆尽,在帝国主 义侵略日益加重的情况下, 中国人民又会进行怎样的抗 争呢?
.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课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动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国的工具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
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
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华大本营。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方便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灭洋
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 铁路等统统排 斥,又具有盲目排 外的落后性。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对它抱有幻想。
.
新课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由于义和团势力的发展,帝国主义担
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于是拼凑 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 密议团匪乱事┅ 决计不将 义和团巢除。 ┅如与以上 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 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 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
新课讲解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 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口号是什么?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新课讲解
慈禧回銮图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 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
课堂小结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19001901年)
兴起 背景 义和团运动 发展
口号
目的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①开始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
新课讲解
联军进入紫禁城,堆满珍宝文 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上面至今 留有当年八国联军所刮的痕迹
.
新课讲解
被抢的翰林院藏书室
抢劫古观象台
.
新课讲解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中国(李鸿章,庆亲王奕劻)同11个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另外 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签订《辛丑条约》
新课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读了这段话你 有何感受?
.
新课讲解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
新课讲解
内容
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
息《共辛9丑.8亿条两约,》以是海关赔税款、数盐目税最等税庞收大作,担主权收丧受失列强最控严制重。的不平等
保
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时间:1900年6月
目的: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侵略利益。
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
新课讲解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 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
新课讲解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战役 廊坊阻击战 大沽之战 围攻西什库教案和 东郊巷使馆区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
结果 八国联军撤回天津 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 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
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北京陷落
.
新课讲解
天津保卫战 廊坊大捷
.
队义 发和 生团 激和 战清
.
典型例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
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 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 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 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
发展原因: 清政府的招抚、利用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 其合法地位。
变化原因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 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 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 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 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 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 剿杀的政策。
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 ④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深渊
②廊坊阻击战
经过
③攻占大沽炮台 ④天津保卫战
⑤联军攻陷北京
⑥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 ⑦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影响 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
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①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②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挙、民间秘密结社
和练挙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义和团团员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 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 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 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
新课讲解
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新课讲解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 样评价这些主张?
扶清灭洋
.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
情境导入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 仅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而且进一步刺激了 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1898 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时局图》中中 国已被瓜分殆尽,在帝国主 义侵略日益加重的情况下, 中国人民又会进行怎样的抗 争呢?
.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课讲解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动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国的工具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
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
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华大本营。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方便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灭洋
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 铁路等统统排 斥,又具有盲目排 外的落后性。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对它抱有幻想。
.
新课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由于义和团势力的发展,帝国主义担
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于是拼凑 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 密议团匪乱事┅ 决计不将 义和团巢除。 ┅如与以上 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 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 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
新课讲解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 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口号是什么?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新课讲解
慈禧回銮图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 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
课堂小结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19001901年)
兴起 背景 义和团运动 发展
口号
目的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①开始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
新课讲解
联军进入紫禁城,堆满珍宝文 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上面至今 留有当年八国联军所刮的痕迹
.
新课讲解
被抢的翰林院藏书室
抢劫古观象台
.
新课讲解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中国(李鸿章,庆亲王奕劻)同11个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另外 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签订《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