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鲁教版

合集下载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五单元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重点与难点
3
教学内容
4
课后练习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课堂引入
新知讲解
水被电解 了,水分子变 了,构成水分 子的原子当然 也就变啦!
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现在要表示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你认为下列图 示哪一个更好? 甲 乙 丙
你选择了( 丙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 选择?
根据你的选择,请推测在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的总分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增大、减少或者不变)
不变
现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有哪些问题必须思考呢?
1)、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 作为研究对象
2)、还要知道如何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 质量;尤其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要注 意不要让气体溢出或进入,或受到空气的浮力 等的影响,保证实验密闭、顺利进行。
B.6 g
C.7 g
D.4 g
4.(2021·衡阳中考)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 与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 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下节课再见
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D )
A.H2 C.NaOH
B.Cl2 D.NaNO3
2.(2022·滨州滨城区期中)下列装置及实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3.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
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B )
A.5 g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变?
分 破裂 原 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课件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课件

例题解析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是( B )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选项A中镁条燃烧有氧气参与,且生成的 氧化镁有一部分变成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选项 C中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中产生的 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它们都不能直接 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B。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 (1)由于装置没密封,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二
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而使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故答案 为:符合;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 (2)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原子的种类、 个数一定不变,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而分 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是一定发生改变的;分子的数目有 时也会相等;故答案为:①②⑤;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结束
Goodbye!
第1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知识网络
化学反应 中的质量 守恒
质量守恒定 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 律微观解释
➢ 实验探究 ➢ 内容 ➢ 应用
➢ 过程 ➢ 三不变 ➢ 一变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①实验探究:用白磷燃烧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和氢氧 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两个实验来验 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质__量___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质__量___总和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 变的是______①__②__⑤________(填序号)。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第五章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情景引入】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 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他的助手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 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福 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 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 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2H2O (2O、4H)
2O、4H
O2 +2H2 (2O、4H)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 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六个不变:①宏观方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 质量、元素质量、元素种类;②微观方面:原 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3.有个资本家说他能使水变成汽油 (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 利。现在,他要把这项发明权超低价 卖给你,你会买吗?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 素种类不变,水中没有C元素,所以水不 能变成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例题: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C )D A.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 B.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锥形瓶内药品减少的质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3、大量实验证明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 44g二氧化碳,则12g碳放在40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了 52g二氧化碳.(× )
试一试:相信你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2、10g黄泥水过滤后得到了7g水和3g 泥,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试一试:相信你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体积的氢气
和1体积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
成3体积的水。
(×)
多识一点
定性与定量
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 家们用定量的方法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 化学变化的重要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定量”与“定性”有何区分呢?
光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金子会不会生锈?蚂 蚁有没有思维能力?这些都属于定性的问题;光从 太阳到达地球需要多长时间?石墨在多高的温度和 压强下转化为金刚石?燃烧1L汽油能放出多少热量? 这些都属于定量的问题。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 是定性的精确化。定量研究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方 法之一,它需要精密的计量仪器。1774年,法国科 学家拉瓦锡就是依靠比较精密的天平,经过反复测 定和分析,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 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
试一试:你能帮他吗?
有同学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二是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镁。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他认真收集反应的生成物,并准确称量了这些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实验1 实验2
氧化汞1.083g 金属镁0.486g
水电解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水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 质量总和有怎样的关系?
两位化学家的“争论”
波义耳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小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_等于反应后____________。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__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质量守恒指质量方面守恒,其他方面不一定守恒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均保持不变(原 子的“三不变”)。
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均同时反应完,没有剩余
题型一:简单计算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为____g
2、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 有______g氧气参加了反应。
3、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
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

+

+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大小不变
反应前物质总重量=?=反应后物质总重量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1、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仪器总重量 2、产生化学反应 3、称量反应后反应物和仪器总重量
实验1: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 )
现象: 大理石表面产生气泡,天平往右偏转
HCl +CaCO3 CaCl2 + H2O + CO2
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由 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Fe+CuSO4
Cu+FeSO4
m1
=
m2
反应前物质总重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重量
实验3:白磷燃烧
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 先膨胀后收缩;天平保持平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2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六 元素质量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 分子的种类

思维训练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原 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分子的种类④元 素的种类⑤物质质量总和
3、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后 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 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D)
A. 1:1 C. 4:1
B. 2:1 D. 5:1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例:解释下列现象: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2、煤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了。
(2)推测一些物质的元素组成
例: 1、某物质燃烧以后只产生CO2和 H2O,说明该物质
中一定含__C_、___H_ 元素,可能含____O__元素。
友情提示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 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 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
拆分
重新组合
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
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实验探究: 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操作及方法 (1)在锥形瓶中放几一小块大理石,在小试管中 加入少许稀盐酸。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将锥形瓶倾斜,使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1)(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1)(鲁教版(五四制))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重温历史,让
我们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使得化学由 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它为化学家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 提供了最精确的理论根据,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作业设计
1
2
巩固性作业


白磷(固) + 氧气(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案 盐酸(液)+大理石(固)→二氧化碳(气)+水(液)+氯化钙(液)

确定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5-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实验步骤和方法 称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使反应产生 称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旧分子 分裂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原子的种类、数量均、不质变量均不变

等于 +
猜想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
分解的过氧化氢
生成的水和氧气
的质量 等于
的质量
估计:
参加化学反应的
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 等于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5-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律。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
的体积,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水的体积。
×
(3)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共14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共14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2.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
讨论: 1.你的实验方案是否验证了自己的推测? 2.你的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失误? 是否影响了你的实验结果?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 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 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而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结果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那么,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解的过氧 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 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反应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一节 化学Leabharlann 应中的质量守恒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谢谢观看
1.你同意下列两位同学中哪一位的观点?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2.小丽同学用如下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的反应。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 为什么?
讨论: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PPT课件2 鲁教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PPT课件2 鲁教版
通电 点燃
Fe3O4 2Al2O3 O2
2、铝箔燃烧
3、水通电分解
2H2O
2H2 +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
2 H2O+O2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KMnO4

K2MnO4 +MnO2 +O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PPT课件3 鲁教版优质课件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PPT课件3 鲁教版优质课件
2、“点石成金”具有科学依据吗?
23
判断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比原反应物轻,这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 )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变成水蒸气,质量保持
不变。
(× )
3、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24
学以致用
蜡烛燃烧后质量明显减少,是否还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3)它研究的是 “质量” ,不能推广其它物理 量。
(4)该实验如果有气体参加,必须在密闭容器中 进行。
18
为什么化学反应会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
19
分解
重新组合
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
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2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20
准备好了吗?开始检测了:
10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勤奋刻苦,努力拼搏的人才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平庸,取得最后的胜利。 13 、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9 、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成功力量的源泉。其实成功的本质是蕴藏在人的内心的,总想着成功的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受到启迪。 14 、人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哪能没有风、没有雨?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斑斓的彩虹;有了失败的痛苦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20 、新人新工作,要有新气象:工作要认真,遇事莫要慌,见人懂礼貌,微笑挂脸上,心态要摆正,前辈是榜样,听从领导话,虚心又自强,注意讲卫生,衣着要端庄。祝你早日适应工作,成 为国家栋梁。
13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5 、一个人要想掌握精湛的技术,不能性急,要肯于吃苦,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5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4 、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喜舍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 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4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4张PPT)

活动与探究2:白磷燃烧
实验 现 象: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结论
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
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亲自体验: 探究3: 盐酸和大理石反响后质量如 何变化? 思考: 有气体生成时如何设计实验?
活动与探究3: 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响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局部 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 质〞,没有参加反响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①分子种类 ②分子个数 ③原子种类
④原子个数 ⑤物质总质量 ⑥原子质量

⑦元素种类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④⑥⑦
B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 淀粉中一定含有 碳、氢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氧。
分析:H2O + CO2
守恒定律。X
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
拆分
重新组合
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
1、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2、反响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反响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响前后
物质的 总质量 呢?
归纳整理
种类
数量

质量
种类
质量 种类
种类
分子总数
总质量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六 元素质量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练习:
1、判断以下说明是否正确。
① 10克糖溶解在90克水X中,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鲁教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鲁教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01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
原子的质量不会改变
0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原子的重新组合
03
化学反应中,原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物质,但原
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会改变。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 如佩戴护目镜、使用坩埚钳等,以避 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 论解释
PART ONE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伴随着物质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 放。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课件鲁教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汇报人姓名
目 录
引言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解释
课堂小结与思考 CONTENCT
引言
PART ONE
定律的提出和背景
18世纪中叶,俄国化 学家罗蒙诺索夫首次 提出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质量不变的观点。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通过天平进行定量 实验,进一步验证 了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 然界普遍存在的规 律,也是化学反应 的基本特征之一。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 和质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 变。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当堂检测
1.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
A
B
C
D
当堂检测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当堂检测
3.现有化学反应 A+B→C,若ag A与bg B充分反应,
则生成C的质量( C )
A.大于(a+b)g
B.等于(a+b)g
C.小于或等于(a+b)g
D.无法确定
当堂检测
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因为( C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活动天地5-1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根据你的推测,设计实验来检验你的推测是否正确。
1.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 2.如何测定反应前后质量 3.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 4.需要哪些仪器,药品
方案一: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天 平保持平衡
法国 拉瓦锡
英国 波义耳
1673年,波义耳在密闭 的容器中煅烧金属,打 开容器盖称量,发现反 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
俄国 罗蒙诺索夫
1756年,罗蒙诺索夫在 密闭容器里煅烧金属, 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 在煅烧前后没变。
1777年,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的实验 使质量守恒定律得 到公认。
你能分析出波义耳为什么和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吗?
当堂检测

鲁教版(54制)八年级化学: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ppt课件(2)

鲁教版(54制)八年级化学: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ppt课件(2)

2
建立猜想
3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1、研究对象: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2)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2、设计实验装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橡皮塞、气球、细线;
药品: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3、确定实验步骤:
小提示:在称量完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后,不必将砝码放回、 游码归零,只需比较反应前后指针的偏向即可(这样能使实验更 准确快捷地完成)。
拉瓦锡
(1742-1794)
拉瓦锡使用的实验仪器 无论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 什么东西。物质在每一个化学反应前的数量等 于反应后的数量,这可以算是一个公理。 《化学纲要》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 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 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在工业生产中,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 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现有一反应 A+B→C,现有10克A和5克B反应,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 3 克 A , B 无剩余,则生成 C 的质量 是( )克。
研究对象 碳酸钠粉末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保持平衡 天平保持平衡。
1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 会变化呢?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小 明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 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氧气
小 丽
小丽同学用下列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甲)
+
(乙)
+
(丙)
+
【思考】1、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估计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
实验现象或结果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重 量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 方案 量总和的测定
现 象: 1、有蓝色沉淀生成
2、天平仍平衡
反应原理 :
硫酸铜+氢氧化钠
硫酸钠+氢氧化铜
结 论:
1、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方案 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1_6__克氧气参加
了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即微观解释):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分析原因。
+
H2O2
H2O + O2
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x=24%。由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后 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60%﹣32%=28%,故乙是反应物; 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30%﹣24%=6%, 故丙也是反应物;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36%﹣2%=34%,丁是生成物;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 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归纳新知
例6 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 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A ) A. 碳酸钠 B. 硫酸钠 C. 碳酸氢钠 D. 氢氧化钠
冲刺·满分 解答本题应利用守恒法。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故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
例7 如图6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反应Ⅰ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 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 C. 反应Ⅱ丙中N 的化合价为﹣ 3 价 D. 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Ⅱ的产生
1.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分子 —分—裂→原子 —重—新—组合—→新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 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
2. 拓展:化学变化前后:①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②分子的种类改变,数目可能改变。
速记口诀 原子:“三不变” 元素:“两不变一可能变( 化合价)” 分子:“一变一可能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3. 这一定律守恒的对象是质量,只适用于“质量” 守恒,而体积、密度、分子数等则不包括在内。这些内 容有可能守恒,也有可能不守恒。
例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 石蜡融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
量不变 C. 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 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是否一致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一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种法术,即 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 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 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生成的
氢氧化钠 + 硫酸铜
的质量
的质量
氢氧化铜 + =
的质量
硫酸钠
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对定义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
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符合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和。 不是体积和或其它量的和。
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元素种类
一 定 不 变
微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分子数目
木炭燃烧成为灰烬, 质量如何变化?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质量如何变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活动天地5-1】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1.你同意下图两位同学中哪一位的观点?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 化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B )
A、X2Y3
C、X2Y6
B、XY3
D、 X2Y4
在 A + B —— C + D 的反应中, 5克A和4克B完全反应,生成 3克C,求 生成的D的质量。
解: A + B —— C + D
5克 4 克
3克

m D =5克 + 4克 –3 克 =6克
2.小丽同学用如下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 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 为什么?
思考: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 的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探究5-1】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反应原理: 1.盐酸+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二氧化碳 2.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蓝色)+硫酸钠 3.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的质量
锥形瓶的质量 氢氧化钠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水的质量
烧杯的质量
反应前的质量 锥形瓶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锥形瓶的质量
没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
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氢氧化钠的质量 水的质量
没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生成硫酸钠的质量 水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
参加反应的
生成的
2、某物质M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则它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A、C C、C H H O
水 H、 O
B、 D、 H
+
C O
二氧化碳 C、O
M + 氧气 C、H O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