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图像融合及其实时处理技术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引言:近年来,随着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技术的发展,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在目标检测、夜间监测、军事侦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图像能够突破可见光图像的局限性,具有辐射强度分布多变、辨识率高、适合在夜间和复杂天气条件下感知目标等优势;而可见光图像在空间和形状信息方面具有优势。
因此,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质量和信号噪声比,从而更好地进行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
方法: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中,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作为一种前沿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图像识别和特征提取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
基于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预处理: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均衡化处理,使其具有相似的对比度和亮度分布。
这一步骤对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
2. 特征提取: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可以有效地提取图像的空间特征和纹理信息,对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特征融合: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进行融合。
融合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加权平均法、多层感知机等。
本文采用了基于CNN的特征级融合算法,该算法可以通过学习权重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进行融合,得到更具有信息量的融合特征。
4. 图像重建:将融合后的特征通过反卷积操作进行重建,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
重建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先验知识,如红外图像的辐射分布和可见光图像的形状信息,以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
实验结果:本文通过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的实验验证,证明了基于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
与传统的图像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等任务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准确率。
结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红外目标提取的夜视图像融合实时系统研究

Re s e a r c h o f Re a l ・ t i me Ni g h t - Vi s i o n I ma g e Fu s i o n S y s t e m Ba s e d o n
i a g m e i s s h o wn o n he t OLE D. T h e f u s i o n s y s t e m i s r e a l — t i me , wh o s e i ma g e ’ S b a c k ro g u n d h a s mo r e d e t a i l s
w h i c h l o w- l e v e l — l i g h t i ma g e i s a s b a c k g r o u n d , i n f r a r e d i ma g e i s a s o b j e c t , a n d i ma g e r f o m d o u b l e o p t i c a l
a n d i s s i m i l r a o t v i s i b l e l i ht g , nd a h i h g c o n r t a s t p s e u d o — c o l o r o b j e c t i s d i s t i n c t , w h i c h C n a h e l p t h e s o l d i e r i n
he t b a t t l e i f e l dt oo b s e r v e t h e s u r r o nd u i n g s ndt a Of a s t l o o kf or o b j e c t . Ke y wo r d s : i n f r a r e d i ag m e , l o w・ l e v e l - l i ht g i ma g e , p s e u d o - c o l o r p r o c e s s , i ma g e us f i o n , o b j e c t e x t r a c i t o n ,
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摘要:随着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重点详细介绍了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通过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并融合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达到优化融合结果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更好地保留红外图像的热点目标信息和可见光图像的目标细节信息,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1.引言随着红外与可见光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在军事、安防、医疗和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性有所不同,需要将两者融合,以提高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等应用的效果。
因此,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2.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综述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主要包括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等方法。
像素级融合方法是将两个图像的对应像素进行加权平均;特征级融合方法是提取两个图像的特征,然后将特征进行融合;决策级融合方法是根据各个图像的决策结果进行融合。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无法完全满足应用需求。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3.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基于多尺度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小波分解。
首先,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各个尺度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
通过小波变换可以将图像在时域和频域同时进行分析,较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空间和频率信息。
(2)对低频分量进行融合。
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低频分量进行融合,可以保留红外图像的热点目标信息和可见光图像的目标细节信息。
(3)对高频分量进行融合。
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高频分量进行融合,可以提取出更多的边缘和纹理信息。
(4)重构融合后的图像。
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

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技术在军事、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存在巨大的差异,给图像分析和识别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是一种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在一起的图像处理技术。
通过将两种图像的信息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从而更好地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
二、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的原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波长范围不同:红外波长范围为0.75-1000微米,可见光波长范围为0.4-0.75微米。
2.光学特性不同:红外光具有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一些物体,如雾、烟等;可见光光线的穿透力较弱,易受到大气、云雾等干扰。
3.图像质量不同:红外图像的质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温度、湿度等;可见光图像的质量受到光线和环境光的影响较大。
因此,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的原理就是将两种图像的信息进行结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更高质量的图像。
三、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的应用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在军事、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图像识别和跟踪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比如,在军事领域,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可以用于夜视装置、导弹制导、无人机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可以用于诊断乳腺癌、糖尿病等疾病。
在安防领域,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可以用于监控、安检等方面。
四、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未来,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目标识别和跟踪,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之,红外可见光融合算法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信息,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红外光可见光融合处理

红外光可见光融合处理红外光和可见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两种光线。
红外光是一种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辐射,而可见光则是人眼可以感知到的电磁辐射。
虽然它们在波长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在光学处理中的融合却可以带来许多有趣的应用。
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军事、医学、环境监测等方面。
在军事方面,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可以用于夜视设备和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提高战场的侦查和监视能力。
在医学方面,这种融合处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和诊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监测方面,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可以用于火灾监测和空气污染检测,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的原理是将两种光线的图像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图像。
这种处理可以通过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
首先,将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图像进行对齐,使它们的像素点能够一一对应。
然后,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将两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融合,生成一幅新的图像。
这个过程既可以是简单的像素点加权平均,也可以是更复杂的算法,如小波变换等。
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的优势在于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光线的信息,提高图像的质量和细节。
红外光可以穿透一些可见光无法穿透的物体,如烟雾、云层等,因此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而可见光则可以提供更多的颜色和纹理信息。
通过融合处理,可以将红外光的透明度和可见光的颜色综合起来,使图像更加真实和清晰。
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的应用还在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中。
例如,在无人驾驶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可以用于提高车辆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增强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在安防领域,这种处理可以用于监控摄像头的图像增强,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可以用于卫星图像的解译和地球观测,为科学研究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处理虽然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研究背景:
在军事、安防、资源调查等领域中,同时采集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已成为常规的手段。
由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在物理性质和成像原理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将它
们有效地融合起来,以提高目标识别和跟踪的准确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
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研究。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成像原理和特点入手,探究两种图像融合的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解和融合的优化算法。
具体内容如下:
1. 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成像原理和特点分析
2. 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方法分析
1)基于像素的融合方法
2)基于区域的融合方法
3)基于特征的融合方法
3.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解和融合的优化算法
1)多尺度分解方法
2)信息熵融合方法
3)小波变换融合方法
4. 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
1)数据集的采集和预处理
2)算法实现及实验仿真
3)实验结果分析和对比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探究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融合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一种优化的算法,以提高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后的目标检测和跟踪的准确度。
该研究对于实现军事、安防、资源调查等领域中的目标侦察和跟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Mamba和Transformer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

基于Mamba和Transformer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背景与动机 (3)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4)1.3 主要工作与贡献 (5)2. 相关工作 (6)2.1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概述 (7)2.2 Transformer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8)2.3 Mamba框架简介 (9)3. 研究方法 (10)3.1 网络结构设计 (12)3.1.1 Transformer架构概述 (12)3.1.2 Mamba框架特点 (13)3.1.3 融合网络结构设计 (15)3.2 损失函数与优化算法 (16)3.2.1 常见损失函数介绍 (18)3.2.2 优化算法选择 (19)3.3 过程参数设置与实现细节 (20)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21)4.1 数据集与实验环境 (22)4.2 实验设计与对比实验 (23)4.2.1 数据预处理与增强方法 (24)4.2.2 实验参数设置 (26)4.2.3 结果对比与分析 (27)4.3 性能评估指标 (28)4.3.1 准确率 (29)4.3.2 信息熵 (29)5. 结果可视化与讨论 (31)5.1 融合图像结果展示 (32)5.2 结果分析 (33)5.3 讨论与展望 (34)6. 总结与未来工作 (35)6.1 研究成果总结 (36)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7)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8)1. 内容概要本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mba和Transformer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旨在提高图像融合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结合Mamba的灵活性和Transformer的强大表征能力,该网络能够有效地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信息融合在一起,从而生成具有更高清晰度和准确性的融合图像。
在具体实现上,该网络采用了分层式架构,包括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和决策输出三个阶段。
在特征提取阶段,网络利用Mamba模块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不同层次的图像特征。
遥感影像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遥感影像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方法研究摘要:遥感影像融合是将多源遥感影像的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获取更多、更高质量的地理信息的过程。
其中,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融合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农业、环境等领域。
本文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包括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 引言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是遥感数据中常见的两种图像,它们分别捕捉了不同光谱范围内的信息。
可见光图像能够提供地物的几何形状、颜色和纹理等信息,红外图像则能够反映地物的热特性。
将这两种图像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提高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识别性能。
2. 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主要包括像素级融合和特征级融合两种方法。
2.1 像素级融合像素级融合方法直接将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像素进行组合。
其中,加权平均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根据像素的权重将两幅图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融合图像。
另外,变换域融合方法如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能够提取图像的频率和相位信息,将两幅图像进行适应性融合。
2.2 特征级融合特征级融合方法通过提取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特征,将特征进行融合。
常用的特征包括梯度、边缘、纹理等。
其中,拉普拉斯金字塔和傅里叶谱分析是两种常用的特征级融合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提取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对融合结果具有很好的保边性。
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方法深度学习在图像融合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深度学习中最常用的网络结构之一。
将CNN应用于图像融合可以通过学习图像的特征,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3.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CNN的图像融合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和基于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的方法。
红外光可见光融合处理

红外光可见光融合处理
红外光和可见光是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它们在物理特性和应用领域上有很大的差异。
然而,通过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获取和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实现,其中最常用的是图像融合技术。
图像融合技术是将多幅图像融合成一幅图像的过程,可以通过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等不同的融合方法实现。
在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中,常用的是像素级融合方法,即将两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幅新的融合图像。
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用于夜视仪和导弹制导系统等设备中,提高目标识别和跟踪的准确性。
在环境监测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用于火灾监测和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在医疗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高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
通过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的智能识别和跟踪,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此外,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还可以应用于
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中,提高其对环境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总之,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获取和分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

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简介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工业、医疗和安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红外相机捕捉物体的热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是将红外热成像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相结合,以提供更全面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实现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的方法1. 数据采集要实现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首先需要获得红外热成像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数据。
红外热成像图像可以通过红外相机或红外热像仪进行采集,而可见光图像可以通过普通的相机或摄像机进行采集。
2. 数据处理获得红外热成像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后,需要对两个图像进行处理,以便进行画中画效果的实现。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对齐、图像融合和图像增强等。
图像对齐由于红外相机和普通相机的光学系统不同,两个图像的视角和尺寸可能不一致。
因此,首先需要对两个图像进行对齐,以确保它们在像素级别上相匹配。
这可以通过特征点匹配算法来实现。
图像融合将对齐后的红外热成像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可以将两种能量信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全面的图像。
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小波变换法和金字塔法等。
图像增强为了提高画中画效果下的图像细节和对比度,可以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增强和锐化等。
3. 可视化展示完成数据处理之后,可以将最终的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图像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例如,可以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或者在交互式界面中展示。
应用案例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可以用于故障诊断和设备维护。
通过将红外热成像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相结合,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设备的热量分布和工作状态,从而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红外热成像画中画效果可以用于体温检测和疾病诊断。
结合人体的红外热辐射和可见光图像,可以更准确地测量体温,并观察到身体表面的异常温度分布,以及肿瘤、炎症等潜在问题。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题目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技术研究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红外成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夜间监测、目标识别、空间探测等领域。
但是由于红外成像技术只能得到目标的热辐射信息,无法提供目标的诸如颜色、形状等可见光图像信息。
因此,如何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有效地融合起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很多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如基于像素级融合、基于区域级融合、基于特征级融合等。
但是由于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在成像机理、图像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实现有效的图像配准和融合,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例如,物体的边缘、纹理、形状等方面的特征是否一致或者相似。
2.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方法研究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探究有效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如基于像素级、基于特征点级、基于区域级等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方法研究通过图像融合算法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起来,并分析各种图像融合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其中包括基于局部性质的融合方法、基于全局性质的融合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等。
4.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应用研究将研究所得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如夜间目标识别、高空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等,评估技术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现有方法的比较分析和改进,逐步深入研究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及融合的技术。
四、拟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本研究,达到如下预期目标:1. 分析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确定有效的配准方法;2. 探究适用于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各种算法,并比较不同算法的优缺点;3. 将研究所得的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如夜间目标识别等,评估技术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
红外双波段图像实时融合系统

( . C a g h nI siu e0 Op is 1 h n c n tt t u 厂 tc ,FieM e h nc n y is n c a isa d Ph sc ,
Ch n s a e f S in e ,C a g、u 3 0 3 ieeAc d my o ce c s h n e n 1 0 3 ,Ch n h ia; 2 Gr du t ie st f Ch n s a e f S in e ,Bej n 0 0 9, h n . a a eUn v ri o i eeAc d my o ce c s y ii g 1 0 4 C ia; 3 Ch n c u i e st / S in ea d Teh oo y,Ch n c u 0 3,C ia) . a g h n Un v r i o ’ ce c n c n lg y a g h n10 3 3 hn
融合 , 对实 时嵌 入 式 系统 的特 点 , 算 法进 行 了优 化 , 将 其 移植 在 以 D P 针 对 并 S +AR 架 构 的嵌 人式 平 台上 。实验 结 果 表 M 明, 该融 合 算 法经 仿 真 优 化 聍 , 需 3 . 只 9 6mS即可 完 成两 幅大 小 为 30pxl 4 ie 的 红外 图像 的 实 时 融 合 , 足 2 2 ieX2 0pxl 满 5
红 外 双 波 段 图像 实 时 融 合 系统
曲 锋 , 英 , 健 , 刘 王 董科研。刘建卓 一, , 郭帮辉 , 强 孙
(. 1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03; 303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 北京 104 ;. 00 93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长春 10 3) 30 3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军事、医疗、安全监控等领域,其应用日益广泛。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作为图像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将概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包括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点、图像融合的必要性以及融合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将详细介绍目前国内外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各种融合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将重点研究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关键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融合策略等。
针对这些关键技术,本文将深入分析其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如何优化融合算法,以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所研究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将评估融合算法的性能指标,如清晰度、对比度、融合度等,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还将讨论融合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本文将全面深入地研究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概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旨在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融合,以生成一种包含更多信息、更具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的新图像。
这种技术能够结合不同传感器捕捉到的信息,利用它们各自的优点,以弥补彼此的不足。
红外图像主要反映物体的热辐射信息,对于隐蔽目标、伪装目标以及夜间目标的检测具有显著优势。
红外图像往往分辨率较低,且难以区分目标的细节和纹理。
而可见光图像则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纹理信息,对于场景的识别和目标的分类具有较好的效果。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摘要:随着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获取技术的发展,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展现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通过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探索其在军事、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并比较了目前常用的融合算法的特点和优劣。
关键词: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应用潜力、特点、优劣一、引言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信息相互融合,提取双方图像的优势特征,实现整体图像质量的提高与增强。
随着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获取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在军事、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应用1. 学习和融合算法学习和融合算法是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之一,它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学习的方法将两种图像的特征进行融合。
该算法不仅能够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还能够提高图像的目标检测和识别能力。
在军事领域,该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目标识别与跟踪。
然而,该算法对训练样本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且实时性较差。
2. 基于传统方法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传统方法的图像融合算法主要包括像素级融合、小波变换融合和相关融合等。
其中像素级融合算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它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像素进行简单的加权平均。
该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且实时性较好,但其融合效果较为粗糙,细节信息展示不够明显。
小波变换融合算法能够更好地提取图像的低频和高频信息,实现了对图像的多尺度分析,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
相关融合算法是在空间域和频域两个方向上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但其对噪声比较敏感。
3. 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也采用了这一方法。
深度学习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能够自动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并实现更精确的融合效果。
例如,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作为输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融合后的图像。
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

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一种将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的技术,通过将两种图像的信息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图像结果。
热红外图像是通过红外相机获取的一种特殊图像,它能够显示物体的热分布情况。
通过红外辐射的特点,热红外图像可以在黑暗或者烟尘等环境下看到物体的轮廓和温度分布。
而可见光图像则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图像,它能够显示物体的外观和颜色。
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融合这两种图像,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提高图像的质量和信息量。
在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方法:像素级融合和特征级融合。
像素级融合是将两种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逐一融合,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两种图像的灰度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新的融合图像。
特征级融合则是先提取两种图像的特征,再将这些特征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融合结果。
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事领域,可以利用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提高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
在安防领域,可以通过融合这两种图像,实现对夜间或者复杂场景下的监控。
在医学领域,可以利用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尽管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有很多优点和应用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分辨率不一致,如何在融合过程中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是一个难题。
此外,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也存在差异,如何平衡这些差异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起来,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一种将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结合的技术,通过融合这两种图像,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图像结果。
这种技术在事、安防、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这种技术,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

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摘要: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探讨了该技术在军事、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引言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对目标的识别能力。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红外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在细节信息和颜色还原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
可见光图像虽然具有良好的颜色还原和细节信息,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夜间或低光条件下,可见光图像的能力受到限制。
因此,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图像质量和识别能力。
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包括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融合四个主要步骤。
首先,通过专用的红外和可见光相机采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
然后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等,以提高图像质量。
接下来,通过特征提取算法提取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包括边缘、纹理等。
最后,通过融合算法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一幅融合图像。
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实现方法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有多种实现方法,包括多分辨率分解法、拉普拉斯金字塔法、小波变换法等。
多分辨率分解法是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次分解,然后通过图像融合算法将分解后的图像进行重构。
拉普拉斯金字塔法是通过金字塔算法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次分解,然后通过图像融合算法在不同尺度上进行融合,再通过反向金字塔操作得到最终的融合结果。
小波变换法是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在小波域下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
四、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应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在军事、安防、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

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摘要: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用于整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的不同信息,提供更全面和有用的图像数据。
本文旨在探讨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并介绍其在军事、航空航天、环境监测、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引言红外与可见光是常用的图像获取技术,它们在不同波长范围内捕获图像信息。
然而,它们各自具有有限的数据可用性和信息表达能力。
红外图像能够感知目标的热量,但无法提供目标的颜色和形态信息。
可见光图像则能提供目标的形态、纹理以及颜色等信息,却无法穿透烟雾、低照度等特殊环境。
因此,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起来,能够补充彼此的不足,实现更全面的目标检测和图像分析。
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原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图像获取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融合算法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
1. 图像获取模块:通过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获取两种图像数据。
2. 图像预处理模块: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配准等预处理操作,以减少后续处理中的噪声和误差。
3. 特征提取模块:基于融合目标的特点,提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如边缘、纹理、颜色等。
4. 融合算法模块: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生成一幅融合度较高的图像。
5. 图像显示模块:将融合后的图像显示出来供用户观看和分析。
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应用1. 军事领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在军事侦察、目标识别和导弹导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外图像能够检测隐蔽在夜间的目标,可见光图像则提供目标的形状和纹理信息,两者融合后可实现目标的全天候监测和定位。
2. 航空航天领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目标探测和导航。
红外图像能够探测到飞机发动机等热源,可见光图像则提供飞行器周围的环境信息,两者融合后可实现对隐蔽目标的探测和导航。
3. 环境监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能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和融合中的关键技术

第35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l o月h妇删aIl d LaL s er EngiI lee血g oc t.2006 V01.35Suppl em ent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和融合中的关键技术蒋宏,任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083)擅要:针对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配准与融合中的关键技术,即:使用新型的基于一维最大类间方差和最大连通性测量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源图像进行分割来更好地实行图像粗配准;使用新型的特征点提取方法,特征点的匹配及误匹配的消除来更好地实行图像精配准;采用新型的基于区域的树状小渡活性测度计算来实现树状小波图像融合;利用自生成神经网络来实现模糊图像融合。
关键词:一维最大类间方差;最大连通性测量;特征点的匹配及误匹配的消除;树状小波图像融合;模糊图像融合中圈分类号:r I N91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6)增D一0007一06l m r a r en K eV t ec hnol ogi es i n r e gi st l?at i on and f hs i on f br i nf}ar e dJ0eV t eC nnol ogl eS l n r el r l SU?anon a nd I U Sl on10rand V i si bl e i m agesJ认N G H ong,R E NzhaI l gs咖雠s,Beij ing100083,ChiI l a) (Sch∞l0f Au协I弛吐∞Sc i∞ce锄d El ec哦c E ngi neer i ng'B嘶i ng ull ive璐it y o f A er0舱ut i cs柚d Achar act嘶st ics aI l d di f!f i c ul t i es of t he V i s i bl e锄d i nf r ar ed.t t l e ke y t ecl l l l0109i es吼dⅡl eA bst r act:A i l I l i ng t o t l lepr obl em-s ol vi ng s chem es a r e pm pos ed i n t l l ei r r egi s t m t i on aI l d f us ion,i.e.,m e noV el i m a ge segm en t at i on al gor i t l l m i s us ed bas ed on t Il e1一D l ar ge st i nt r a-cl as s V ar i ance and t he l a唱es t s ha pe connect i V i t),m easur er r l ent t o s egm e nt m e s ou r c e i m a ges f or也e be仕er c02u r s e r eg i st r at i on,t I l e noV el f eat I l r e poi nt ext r act i on m et h od,f ea m r e poi nt m at cl l i ng aJ l dbe他r fi ne r egi s舰t i on,m e noV el r egi on_bas ed t r.ee w aV e l et I I l i sm at c I l i ng r e m oV al m et l l ods a r e e m pl oyed f or m eact i vi哆m eas ur em ent cal cul at i o n i s apphed t o r e al i zeⅡl e e w aV e l et i m age f us i on,m e se堆gener at i ng neural ne t w or k i s adopt ed t o re al i z e t I le f uzzy i m age f usi on.K ey w or ds:1一D l a曙e st i nt r a—cl ass v撕aIl ce;La昭es t s ha pe connect i V姆m easur em ent;F e at I l r e poi ntr em oV al;T慨w avel et i m age f usi on;F uzz y i m a ge f us i on m at cl l i ng aI l d II l i sm at c l l i ngO引育图像融合将多传感器采集的同一目标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提取各自的信息,可克服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实现多源数据的优势互补,最后综合成统一图像以供进一步处理‘11;同时由于各传感器通过的光路不收■日期l20080r7.11作誊—介l蒋宏(1967一),女,四川达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目标跟踪目标检测等面的研究.8红外与激光工程:光电信息处理技术笫35卷同,或成像体制不同等原因,图像间可能出现相对平移、旋转、比例缩放等,融合时不能直接进行,而必须进行图像配准。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快速融合算法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快速融合算法第一章:引言-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介绍-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概述-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点及差异- 图像融合的常用方法及分类- 基于像素的融合算法和基于特征的融合算法概述第三章: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快速融合算法的设计- 快速融合算法的设计思想和流程- 选取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图像融合算法- 基于快速融合算法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实现第四章: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快速融合算法的实验评估- 采用模拟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数据进行算法验证- 采用实际拍摄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数据进行算法评估- 评估结果分析与讨论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对快速融合算法的优化提出建议- 展望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第一章:引言在当代图像处理领域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相比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因此可以提供不同的色彩和信息,两者相互补充,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获取能力。
同时,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夜间监控、无人机导航、医学影像等。
然而,在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时,由于两种图像的特性不同,传统的融合方法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因此,如何在保证融合效果的同时提高融合速度,成为了图像融合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本章节将介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最后,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将两种不同的图像信息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获取能力,具有如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1)提高目标检测能力:可见光图像对光线敏感,常常在夜晚或低照度条件下难以获得清晰的图像,而红外图像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光线差下目标检测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膜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ON、OFF拮抗细胞的稳态响应:
中心-环绕区域输入信号相同时:增强反差、突 出边缘、压缩动态范围; 中心-环绕区域输入信号不同时:保留共同信息, 增强不同信息,有效改善信号对比度。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6
双红外图像特性分析——辐射特性 黑体中波、长波红外辐射度在高低温区有明 显差异; 目标与背景辐射对比度中波红外明显大于长 波红外,意味着热目标在中波图像中更为突 出; 长波更适合探测中低温目标,中波更适合探 测高温目标。
Toet算法:13.52ms 视觉模型伪彩色融合算法:54.37ms
25
基于Virtex-5的图像融合硬件平台设计 Virtex-5 FPGA的优势
65nm铜工艺 第二代高级硅片组合模块(ASMBL)列式架构 强大的36Kbit Block RAM/FIFO 第二代25x18 DSP Slice 带有内置数控阻抗的SelectIO技术 ChipSync源同步接口模块 系统监视器功能 增强型时钟管理模块
Waxman算法 Toet算法 色彩传递法
4
视觉神经动力学模型 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动物的视觉系统是自然界 最完美的成像及处理系统; 人眼视网膜同心圆拮抗式感受野; 响尾蛇视顶盖6种双模式细胞:视网膜和视 皮层的完美结合; Hodgkin等据此提出了视觉神经动力学被动 膜方程,它是中心-环绕拮抗感受野的一种 动力学描述,具有适合于彩色图像增强应用 的属性和性能。
26
基于Virtex-5的图像融合硬件平台设计
27
基于Virtex-5的图像融合硬件平台设计 大容量存储器模块设计
NoBL SRAM:CY7C1372D(1M18bit) DDR2 SDRAM:MT47H64M16HR-3 (8Meg168banks bit) 利用MIG工具生成存储器控制器单元
电源模块设计
2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于Virtex-5的图像融合硬件平台设计
29
Xilinx SoPC架构 MB BUS IP
30
基于XtremeDSP的高层次设计方法 XtremeDSP设计套件包括System Generator和AccelDSP两个工具。
系统数学建模
Control Circuits Platform Studio(EDK) Signal Flow Simulink
ISE Foundation
设计校验和诊断
HDL产生和仿真
31
SoPC设计流程
32
基于SoPC的伪彩色融合处理架构
33
图像采集与输出模块设计
34
伪彩色融合算法模块设计 将融合算法模块作为MicroBlaze的协处理器, 其间用高速FSL总线连接。
35
伪彩色融合算法模块设计 首先将融合算法算法在AccelDSP中的实现, 架构如图所示。 查看RTL报告,获取数据运算时间
23
基于DM642的微小型化实时融合系统 硬件设计:电路板面积为130mm90mm 软件架构:利用TI提供的驱动开发套件 (DDK)管理视频输入输出流,DSP/BIOS 管理任务,采集与融合处理操作采用乒乓结 构。
24
DM642微小型化实时融合系统实验 利用CCS Profiler工具测算融合处理时间
19
图像融合系统硬件方案论证 数字信号处理器方案
优点:技术成熟,算法移植的工作完全通过软 件实现,开发难度不高,调试方便;尤其是多 媒体处理器的出现,大大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 同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缺点:系统架构灵活性较差,只能按照所选 DSP芯片完成相应的板级设计,系统功耗较大 且不受用户控制。微观上看一个CPU处理多个 事件的顺序是串行的,因此对于复杂算法仍有 可能无法胜任。
14
基于图像边缘特征的融合规则 在小波域利用Canny准则检测图像边缘
对边缘点:取能量大的小波系数; 对非边缘点,意味着源图像在某种程度上近似, 采用加权平均规则; 对非边缘点的高频系数加入衰减因子用来抑制 噪声的干扰,该因子可灵活调整。
15
目标伪彩色融合算法 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小波域目标伪彩色图像 融合算法: 算法特点:
算法优化和改进
MATLAB
System Generator for DSP Hardware
in the loop 硬件平台 ChipScope Pro
AccelChip Simple Tasks (e.g. state machine) Difficult Tasks Xilinx (e.g. linear Algebra) HDL co-simulation ModelSim
21
图像融合系统硬件方案论证 硬件可编程系统方案(FPGA/SoPC)
FPGA具有高灵活性和并行性,能够提供强大的 并行计算能力和内存带宽; SoPC结合了SoC、PLD和FPGA各自的优点:一 方面,它是片上系统,即由单个芯片完成整个 系统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它是可编程系统, 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扩充、升级, 并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的功能。
44
LOGO
7
基于被动膜方程的图像融合框架 基本框架: 双波段红外图像融合架构:
8
算法改进 引入响尾蛇视觉模型中“与细胞”响应,用 来强化融合过程中的去相关操作:
9
融合算法评价 采用主观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
10
图像融合中受到的挑战 海面目标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输出终端:
人眼观测 机器后处理
22
图像融合系统方案现状及发展趋势
实时图像融合系统方案
单DSP或多DSP并行处理方式 DSP+FPGA处理方案 大规模FPGA处理方案
基于FPGA的SoPC图像融合系统方案优势
硬IP适合含有大量乘加运算的图像融合算法; 合理定制处理器阵列,高度并行处理; 具有灵活的系统架构; 相比单一的FPGA设计方法,SoPC拥有众多的设计资源 可供利用,包括丰富的IP核以及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 可以通过合理的软硬件划分提高设计效率。
20
图像融合系统硬件方案论证 单芯片集成系统方案(ASIC/SoC/ASSP)
优点:可以实现功能复杂的单芯片系统,具有 高可靠性,可以显著减小系统体积、降低系统 功耗;一旦产品定型,具有很低的单片成本, 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缺点:设计难度较大,对设计人员和设计软件 均有很高要求;设计周期较长,初期开发成本 过高,芯片验证和测试更为复杂。
11
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图像融合 在视觉范围内,那些能够产生新异刺激、较 强刺激或人所期待刺激的视觉对象容易引起 观察者的注意:
数据驱动,自底向上 任务驱动,自顶向下
经典的可计算的视觉注意模型:Itti模型
12
基于改进的视觉注意模型红外目标检测
13
红外图像融合规则的研究 常用的融合规则:取系数绝对值较大法、基 于局部能量的融合规则、基于多算子的融合 规则、…… 效果越好的融合规则往往计算量越复杂,并 且局部能量大的区域并非完全能反映图像的 特征,如噪声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缘特征的融合规则, 能有效克服片面追求局部能量最大在有些情 况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视觉模型的双红外图像伪彩色融 合理论及SoPC实现关键技术
报告人:许廷发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2011年3月12日
LOGO
主要内容
1 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视觉模型的双红外图像融合理论
视觉模型的目标伪彩色融合理论 双红外图像融合硬件平台设计 伪彩色图像融合算法SoPC实时实现 结束语
2
3
4 5 6
课题背景和意义 红外焦平面的发展
由单色到多色 从分立到集成 数据处理从片外到片上 功能从单一到智能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
融合算法研究 实时融合系统
} }
多色红 外智能 焦平面
3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双红外图像融合算法研究现状 不同的分类:按其理论基础分、按融合结果 的色彩分、按分辨力的级别分、…… 灰度图像融合:代数法、PCA法、调制法、 金字塔多分辨法、小波多分辨法、 …… 伪彩色图像融合:
采用源图像的边缘特征信息定义融合规则; 根据改进的视觉注意模型,在源图像中提取兴 趣目标,尤其针对复杂背景和低对比度的目标 该方法更加有效; 融合结果中包含已定位的目标信息,并且该目 标信息比直接在融合图像中检测所得结果更加 可靠,伪彩色目标便于人眼识别。
16
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指标 本文采用以下几个客观评价指标
37
SoPC融合系统综合结果 在XPS默认设置和约束下,XST综合得到的 系统时钟周期为4.663ns,即最高为 214.452MHz,因此系统工作在200MHz时钟 下是安全的。 根据综合报告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如表6-1。
38
SoPC系统软件流程
39
SoPC融合系统实验结果 实验一:可见光与长波红外图像融合实验 实验二: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图像融合实验
协处理器每次计算1个像素融合结果:单次运算 耗时340ns,总耗时141ms; 利用面积换速度原则,使协处理器每次计算25 个像素融合结果,单次运算耗时1.42ms,总耗 时23.47ms。
算法协处理器IP核的生成及使用
36
其他接口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存储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使用不同 的总线和接口; UART接口、GPIO接口模块,以及DMA控 制器、存储器控制器模块; 系统中断控制器的使用:
40
SoPC融合系统性能测评
41
多色智能焦平面系统芯片 本课题未来的方向是集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 正、 无线光输出、融合处理甚至目标检测 的多色智能型焦平面。